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浙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和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丽英 朱洪 周元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 N G F)是第一个被发现,也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清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 利用 P C12 细胞生物活力测定为跟踪检测手段,分别经过 C M  Sepharose C...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 N G F)是第一个被发现,也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清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 利用 P C12 细胞生物活力测定为跟踪检测手段,分别经过 C M  Sepharose C L6 B、 Sephadex G75 及 F P L C m ono S层析,从30 g 江浙蝮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到200 μg N G F,纯化倍数高达105经 S D S P A G E 测定,该蛋白分子量为 26 k D,由两个亚基通过二硫键交联组成二体形式等电聚焦显示其等电点为67,与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相吻合 江浙蝮蛇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活力水平与小鼠25 S N G F相当,在1~100 μg/ L 的浓度范围内维持 P C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蝮蛇 神经生长因子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凝血酶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0
2
作者 吕慧敏 李长龄 +2 位作者 董金婵 张翠兰 周湘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83-885,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从国产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的尖吻蝮蛇凝血酶(HCA)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为指标评价HCA的促凝与止血作用;以全血凝块溶解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为指标探讨HCA的止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C... 本研究旨在探讨从国产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的尖吻蝮蛇凝血酶(HCA)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为指标评价HCA的促凝与止血作用;以全血凝块溶解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为指标探讨HCA的止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CA能显著缩短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立止血(repitilase)相似。HCA使纤维蛋白原α亚基裂解,其诱导形成的血浆凝块能在尿素溶液中溶解。结论:HCA通过水解纤维蛋白原的α亚基释放出A肽,形成纤维蛋白聚合体而产生止血作用,但不引起凝血因子ⅩⅢ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凝血酶 止血作用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计数与血栓弹力图判断危重型蝮蛇咬伤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红升 赵晓东 +3 位作者 苏琴 王曼 赵楠 姚咏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92-2094,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型蝮蛇咬伤患者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栓弹力图(TEG)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治疗的危重型蝮蛇咬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局部伤口、... 目的探讨危重型蝮蛇咬伤患者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栓弹力图(TEG)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治疗的危重型蝮蛇咬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局部伤口、神经毒症状、血循毒症状的第2高分,将患者依次分为非危重组(20例)、危重组(27例)和极危重组(21例)。检测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PLT,描绘TEG,记录血凝时间(R)、血块成型时间(K)、α角和血块强度(MA)。结果 3组APT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T、FIB、DD和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极危重组PT、DD高于非危重组和危重组,极危重组FIB、PLT低于非危重组和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R、K、α角和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极危重组R、K较非危重组和危重组延长,极危重组α角、MA小于非危重组和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PT和PLT与R呈正相关(r=0.379、0.571、0.061、0.645,P<0.05);TT、PT、DD与K呈正相关(r=0.637、0.611、0.521,P<0.05),FIB、PLT与K呈负相关(r=-0.371、-0.723,P<0.05);TT、PT与α角呈负相关(r=-0.687、-0.702,P<0.05),FIB、PLT与α角呈正相关(r=0.335、0.728,P<0.05);APTT、TT、PT与MA呈负相关(r=-0.567、-0.787、-0.679,P<0.05),FIB、PLT与MA呈正相关(r=0.329、0.639,P<0.05)。结论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LT及TEG对判断危重型蝮蛇咬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可以较好地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状态,有助于提供精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蝮蛇 血液凝固 血栓弹力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乳腺癌手术创面的止血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陆旭 杨鑫 +4 位作者 朱明炜 华彬 牛小娟 肖文政 韦军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止血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盲法、对照的研究设计,共纳入符合入排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于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尖吻蝮蛇...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止血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盲法、对照的研究设计,共纳入符合入排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于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 U,术后4和24 h再次注射2 U,对照组对应时间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1~3 d创面引流量及创面总引流量;同时观察凝血功能变化和安全性,以及临床结局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95.0±48.3)g较对照组(144.8±105.4)g显著减少(t=-2.07,P=0.044);研究组术后创面总引流量(166.7±71.2)g显著少于对照组(251.4±166.3)g(t=-2.29,P=0.029);凝血功能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未出现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92±2.32)d比(15.00±3.53)d,t=-1.057,P=0.297]。未出现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乳腺癌手术创面的止血作用较好,未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乳腺癌手术 凝血功能 安全性 静脉血栓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与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璨 高化 +3 位作者 陈文韬 程晟 沈素 王宝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血凝酶组),各50例。氨甲环酸组切皮前30 min给予氨...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血凝酶组),各50例。氨甲环酸组切皮前30 min给予氨甲环酸1 g,静脉滴注,关闭切口前将氨甲环酸1 g稀释至20 mg·mL^(-1)于筋膜下及肌内注射。血凝酶组切皮前15 min单次缓慢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 U。观察指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压积,记录显性失血量、输血率、输血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Gross线性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氨甲环酸组和血凝酶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215.17±148.65),(340.27±170.85)mL(P<0.01),输血量分别为(140.30±161.48),(207.20±182.59)mL(P<0.05),手术后D-二聚体分别为(4.45±4.16),(10.09±8.18)mg·L^(-1)(P<0.01)。两组显性失血量、输血率及末次随访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甲环酸对于老年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止血效果优于尖吻蝮蛇血凝酶,尤其可减少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尖吻蝮蛇血凝酶 转子间骨折 止血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毒提取物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国光 许敏 +1 位作者 段海峰 张根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16-519,共4页
本研究探讨皖南蝮蛇毒蛋白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采用MTT(四唑氮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蛇毒蛋白提取物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提取物对K56... 本研究探讨皖南蝮蛇毒蛋白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采用MTT(四唑氮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蛇毒蛋白提取物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提取物对K562细胞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20μg/ml蛇毒蛋白提取物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的关系;提取物作用48小时后显示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蛇毒作用48小时后K562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特征;1、10、20μg/ml蛇毒作用48小时后的凋亡率分别为21.3%、49.7%、70.1%;蛇毒提取物使ERK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蛇毒蛋白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蛇毒 白血病 细胞凋亡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蛇药材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成芳 包永睿 +1 位作者 孟宪生 李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3-894,共2页
目的:建立蕲蛇药材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方法:以20mmol/L硼砂-0.2mol/L硼酸(pH8.4)作为背景电解质缓冲液,柱温25℃,运行电压19kV,245nm波长处检测,25min内完全分离。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有7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达到标... 目的:建立蕲蛇药材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方法:以20mmol/L硼砂-0.2mol/L硼酸(pH8.4)作为背景电解质缓冲液,柱温25℃,运行电压19kV,245nm波长处检测,25min内完全分离。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有7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达到标准。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分离效果,可作为蕲蛇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 高效毛细管电泳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蛇蛇毒纤溶组分Ⅱ的分离和若干药效学的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家树 孙家钧 梁陆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5,共4页
五步蛇蛇毒经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获得15个蛋白组分。sephadex G—50柱再层析组分Ⅱ,呈单一个蛋白峰,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呈单一区带。狗血浆纤维蛋白平板法证实五步蛇蛇毒组分Ⅱ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同时狗血浆纤维蛋白热平... 五步蛇蛇毒经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获得15个蛋白组分。sephadex G—50柱再层析组分Ⅱ,呈单一个蛋白峰,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呈单一区带。狗血浆纤维蛋白平板法证实五步蛇蛇毒组分Ⅱ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同时狗血浆纤维蛋白热平板法还证实其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系直接性的。体外试管实验显示组分Ⅱ虽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均有溶解作用.但在浓度17.8mg·L^(-1)以下时.其溶解纤维蛋白活性相对较高。兔scO.1ml(500mg·L^(-1)组分Ⅱ未发现类似五步蛇全毒的出血反应。小白鼠腹腔注射纯化后的组分Ⅱ,LD_(50)为11.105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蛇 蛇毒 纤维蛋白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通过促进半胱天冬酶3表达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兵 张根葆 +2 位作者 段婷 周珏 吴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76,共4页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component I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C-Ⅰ),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选择K562/A02细胞株为对象,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AVC-Ⅰ(6.25-100μg/ml),用CCK-8法检测K562...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component I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C-Ⅰ),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选择K562/A02细胞株为对象,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AVC-Ⅰ(6.25-100μg/ml),用CCK-8法检测K562/A02细胞增殖活性,Giemsa和Hoche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A02细胞凋亡情况,酶显色活性分析法检测caspase 3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AVC-Ⅰ能够抑制K562/A02细胞的体外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48 h时半数抑制浓度为30.988μg/ml。AAVC-Ⅰ作用K562/A02细胞48 h后,镜下可见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随着作用药物的浓度由0增高到50μg/ml,细胞凋亡率也由0.88%升高到53.66%。相比对照组,各实验组caspase 3凋亡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AAVC-Ⅰ能够有效地抑制人红白血病K562/A0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 3蛋白的高表达促进K562/A02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毒 K562/A02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纤溶酶对动物血栓的溶栓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黎肇炎 杨斌 +1 位作者 唐双意 雷丹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 研究尖吻蝮蛇毒 (Agkistrodonacutus)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物血栓形成的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动物血栓和大白鼠静脉血栓模型 ,静脉注射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 ,分 3个剂量组 (n =6) ,其剂量分别为 0 1 4、0 7、1 4mg&... 目的 研究尖吻蝮蛇毒 (Agkistrodonacutus)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物血栓形成的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动物血栓和大白鼠静脉血栓模型 ,静脉注射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 ,分 3个剂量组 (n =6) ,其剂量分别为 0 1 4、0 7、1 4mg·kg- 1 ,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测定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的溶栓作用。结果 给药后 ,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湿重均有减轻作用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对动物血栓有明显的溶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 纤溶酶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蛇毒出血毒素Ⅲ的荧光光谱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真龙 赵大庆 +3 位作者 刘清亮 丁兰 张祖德 倪嘉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皖南尖吻蝮蛇蛇毒经分离和纯化得到出血毒素Ⅲ(AaHⅢ),质谱测定分子量为23,284.4±0.1。实验表明,Trp残基较大程度位于AaHⅢ分子的疏水区。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盐酸胍的加入使AaHⅢ的分子构象发... 皖南尖吻蝮蛇蛇毒经分离和纯化得到出血毒素Ⅲ(AaHⅢ),质谱测定分子量为23,284.4±0.1。实验表明,Trp残基较大程度位于AaHⅢ分子的疏水区。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盐酸胍的加入使AaHⅢ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导致分子内色氨酸(Trp)残基的荧光淬灭。盐酸胍的加入使Trp残基的荧光发射峰位明显红移,表明位于AaHⅢ分子较疏水环境的Trp残基相对外露。我们还就酸度、EDTA和金属离子对AaHⅢ分子内Trp残基荧光光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 出血毒素Ⅲ 荧光光谱 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小分子多肽的分离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雷丹青 周先丽 李映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抗血小板聚集小分子多肽,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及对ADP、胶原、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影响。方法经SephadexG-75凝胶过滤,超滤,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蛇毒组分,采用高效液相鉴定... 目的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抗血小板聚集小分子多肽,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及对ADP、胶原、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影响。方法经SephadexG-75凝胶过滤,超滤,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蛇毒组分,采用高效液相鉴定纯度,用SDS-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用比浊法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862u等电点为4.29的组分,该组分能抑制由ADP、胶原、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成剂量依赖性。结论此法成功地从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出抗血小板聚集组分。该组分与去整合素比较相似,可能属于去整合素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毒 分离提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春阳 钱友存 +1 位作者 杨胜利 龚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687-691,共5页
抽提五步蛇毒腺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五步蛇毒腺中一种低分子量金属蛋白酶(aculysinl)的cDNA,克隆到pGMT-vector并测定了全序列.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发现aculysinl是以酶原形式合成的分泌蛋白,酶原包括信号肽、前肽、... 抽提五步蛇毒腺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五步蛇毒腺中一种低分子量金属蛋白酶(aculysinl)的cDNA,克隆到pGMT-vector并测定了全序列.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发现aculysinl是以酶原形式合成的分泌蛋白,酶原包括信号肽、前肽、金属蛋白酶成熟肽和间隔肽4个部分.金属蛋白酶成熟肽与其它蛇毒金属蛋白酶相比,蛋白质一级结构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有一个保守的Zn2+结合位点:HEXXHXXGXXH.Aculysinl含有6个半胱氨酸,推测形成3对链内二硫键.五步蛇低分子量金属蛋白酶cDNA的克隆,为研究蛇毒金属蛋白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蛇 金属蛋白酶 克隆 序列分析 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城市蛇伤的网络防治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忠杰 任国军 +2 位作者 张宪 赵晓东 党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调查北方城市蛇伤的网络防治情况。方法调查急救部12年(1992年2月~2006年12月)急诊科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网络防治的特点。结果急诊蛇伤数量逐年上升,近两年明显增加;发病季节以夏季为多,但蛇贩受伤在节假日较多。651例患者,... 目的调查北方城市蛇伤的网络防治情况。方法调查急救部12年(1992年2月~2006年12月)急诊科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网络防治的特点。结果急诊蛇伤数量逐年上升,近两年明显增加;发病季节以夏季为多,但蛇贩受伤在节假日较多。651例患者,男428例,女223例;年龄0.6~69.0岁,平均(38.3±19.8)岁。通过蛇伤救治网络前来就诊者占77.42%(504/651);蛇伤地理分布:北京地区518例;外省市133例:其中河北省99例(承德21、唐山19、保定19、张家口17、其他23例)、天津12例、山西省10例、内蒙古自治区5例、山东省5例、辽宁省2例;蛇伤分类:无毒蛇咬伤101例、毒蛇伤550例;轻伤398例,重度141例,危重11例(5例为蝰蛇伤、5例为蝮蛇伤、1例为五步蛇伤)。咬伤部位:上肢341例,下肢289例,躯干部19例、会阴部1例、舌1例;就诊前局部伤口经处理188例,未做处理463例。4h以内就诊49例,4~24h就诊447例,24h以后就诊155例;症状体征和受累脏器:疼痛477例(86.73%)、伤肢肿胀540例(98.18%),出现单个系统或脏器功能异常263例(47.82%)、多个系统或脏器异常46例(8.36%)。11例危型患者在出现呼吸、循环、血液系统并发症后进行透析、输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结果:毒蛇咬伤的治愈率为99.45%(547/550)、致残率为0.72%(4/550)、死亡率为0.54%(3/550)。3例死亡患者中1例为退院,死亡率为0.8%(3/391)。结论城市内贩蛇业的发展使蛇伤完全没有季节特点,蛇伤的种类也与蛇的自然分布情况完全不同;蛇伤救治要在技术,药品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健全蛇伤救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蝮蛇属 急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璐 张根葆 +4 位作者 闵志雪 马开然 郑汝琦 孙瑶 吴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动脉血栓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奥扎格雷钠,5mg/kg),AHV-PI(0.1mg/kg)实验组共4组,每组6只。应用70%FeCl3溶液化...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动脉血栓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奥扎格雷钠,5mg/kg),AHV-PI(0.1mg/kg)实验组共4组,每组6只。应用70%FeCl3溶液化学损伤的方法来制备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采用血栓弹力仪(TEG)描计血栓弹力图,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率,ELISA测定各组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形态的改变。结果:AHV-PI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弹力图凝血时间(R)值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延长(P<0.01和P<0.05),Alpha角度、最大幅度(MA)和凝血指数(CI)减小(P<0.05和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血浆中GMP-140和TXB2含量降低(P<0.01)。AHV-PI实验组光镜下动脉内未见血栓形成,血小板电镜显示血小板形态基本规则,与模型组相比伪足较少,α-颗粒和致密颗粒无明显减少,胞浆空泡化现象减轻。结论:AHV-PI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保护血小板超微结构,减少血小板脂质代谢和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毒 血小板抑制因子 动脉血栓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Agacutin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松山 王晓华 +3 位作者 张娟辉 杨志勇 刘菁 祁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781-786,共6页
目的:研究类凝血酶Agacutin的止血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静脉注射Agacutin,观察血凝和纤溶指标;小鼠皮下注射Agacutin,采用小鼠剪尾试验测定其止血效果.结果:静脉注射Agacutin 0.01~0.05U·kg-1后,各组全血凝固时间与给药前相比均... 目的:研究类凝血酶Agacutin的止血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静脉注射Agacutin,观察血凝和纤溶指标;小鼠皮下注射Agacutin,采用小鼠剪尾试验测定其止血效果.结果:静脉注射Agacutin 0.01~0.05U·kg-1后,各组全血凝固时间与给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44.9%~60.5%),给药后30 min药效达高峰,药效持续24h.与给药前比较,各组兔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粘度在给药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血液凝固时间缩短一致.试验结果显示,Agacutin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数量、血小板释放活性、血小板体外聚集、优球蛋白凝固时间均无明显影响,但对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有不同的缩短,显示有弱的溶栓活性.腹腔注射Agacutin0.5~2 U·kg-1剂量后,小鼠剪尾出血时间有不同程度的缩短(24%~66%).结论:Agacutin在血管内引起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纤维蛋白且不激活凝血因子Ⅱ和XIII,在伤口部位加速止血,在正常的血管内,不会造成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凝血酶 止血剂 尖吻蝮蛇蛇毒 Agacu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蛇Ⅱ型胶原蛋白对CIA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谷恒存 胡金波 +3 位作者 丁志山 陈建真 范永升 丁兴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207-2209,I0010,共4页
目的:研究蕲蛇Ⅱ型胶原蛋白(C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Wistar大鼠除空白组外均采用牛CⅡ建立CIA模型并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模型组、牛CⅡ... 目的:研究蕲蛇Ⅱ型胶原蛋白(C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Wistar大鼠除空白组外均采用牛CⅡ建立CIA模型并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模型组、牛CⅡ组、蕲蛇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蕲蛇CⅡ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11 d开始给药,期间采用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连续给药20 d后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蕲蛇高、中剂量组、蕲蛇CⅡ高、中剂量组和牛CⅡ组均能显著降低CIA大鼠右后足跖肿胀程度、CD4+T细胞水平,改善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其中蕲蛇CⅡ中剂量组和牛CⅡ组还能显著降低CD4+/CD8+比值(P<0.05)。结论:蕲蛇水提液及蕲蛇CⅡ提取物对CIA大鼠关节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通过主动免疫抑制降低机体亢进的免疫应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 Ⅱ型胶原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T细胞亚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蛇蛇毒类凝血酶N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晓燕 朱洪 +2 位作者 蒋克贤 俞鹤年 周元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4-185,共2页
从五步蛇蛇毒中纯化得到的类凝血酶 ,在SDS PAGE及IEF均为一条带 ,且分子质量约 38ku ,等电点约为 4 0。测定该酶N端 1 5个氨基酸的序列是VIGGVECDINEHRFL 。
关键词 蛇类 蛇毒 五步蛇 类凝血酶 N端 序列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苏里蝮蛇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德军 刘珊珊 +3 位作者 杨春伟 赵轶卓 常淑芳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构建乌苏里蝮蛇(Gloydius ussuriensis)毒腺c DNA文库,克隆、分析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为进一步基因研究和操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链转化法和长距离PCR技术,构建乌苏里蝮蛇毒腺c DNA文库。用TRIzol试剂盒从乌苏里蝮蛇毒腺提取总RNA,... 目的:构建乌苏里蝮蛇(Gloydius ussuriensis)毒腺c DNA文库,克隆、分析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为进一步基因研究和操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链转化法和长距离PCR技术,构建乌苏里蝮蛇毒腺c DNA文库。用TRIzol试剂盒从乌苏里蝮蛇毒腺提取总RNA,再用Oligo(d T) -生物素-链菌素-磁珠法从总RNA中分离m RNA ,反转录合成c DNA第一链,长距离PCR合成第二链c DNA。回收c 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产生粘性末端,层析去除小于5 0 0 bp片段,纯化的c DNA插入载体p Bluescript- sk,电转化E.coli DH 5α,得到乌苏里蝮蛇毒腺c DNA文库,测定丝氨酸蛋白酶上游氨基酸序列,并推导其基因序列,合成引物。从该c DNA文库克隆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该文库库容为2 .3×10 6 ,该c DNA文库为筛选新的目的基因和进一步基因操作提供了有效平台。序列测定和分析显示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开框读码序列全长70 2个核苷酸,编码2 34个氨基酸,活性中心His4 1 、Asp86 、Ser1 80 和6对二硫键进化上高度保守。结论:该文库库容大于通用的10 5标准,符合规定可作为进一步基因操作平台,克隆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与Gene Bank中其他蛇毒丝氨酸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属 毒腺 CDNA文库 安克洛酶 序列分析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未知C类凝集素蛋白cDNA扩增、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查向东 张华远 +2 位作者 肖亚中 刘兢 徐康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2-755,共4页
蛇毒中C类凝集素 (C TLs)超家族蛋白 ,是具有抗凝血等功能的一族蛋白质 .根据测得的蛇毒蛋白的N端氨基酸序列 ,设计PCR引物 ;从湖南尖吻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 ,再通过温度降落锚式PCR ,在只使用一个特异性引物和一个通用引物... 蛇毒中C类凝集素 (C TLs)超家族蛋白 ,是具有抗凝血等功能的一族蛋白质 .根据测得的蛇毒蛋白的N端氨基酸序列 ,设计PCR引物 ;从湖南尖吻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 ,再通过温度降落锚式PCR ,在只使用一个特异性引物和一个通用引物、进行一次循环数不超过 30的非巢式反应的条件下 ,即获得两个较为清晰的扩增条带 ;其中之一带经克隆、测序、比较 ,证明其与已知的蛇毒中C类凝集素超家族蛋白质有较高的同源性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 ,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 2 6 %~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 C类凝集素超家族 温度降落锚式PCR 融合表达 agkisasin 蛇毒蛋白 扩增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