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狭缝引导配体1-3’非翻译区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作用
1
作者 王娅 伍华燕 +5 位作者 高原 吴茹诗 关佩莹 李晖 方俊涛 单志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474,共9页
【目的】研究狭缝引导配体1(Slit1)的3’非翻译区序列部分片段(Slit1-3’UTR)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ICR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序列(Slit1-3’UT... 【目的】研究狭缝引导配体1(Slit1)的3’非翻译区序列部分片段(Slit1-3’UTR)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ICR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序列(Slit1-3’UTR 1526nt),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评估mCFs中胶原Iα1/(COL1A1)、胶原IIIα1/(COL3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EdU和Trans-well实验评估对mCF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血管紧张素II(AngⅡ)处理mCFs,检测Slit1-3’UTR 1526nt对于AngⅡ处理mCFs中纤维化表型的影响。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后转染miR-34a-5p的类似物,放线菌素D干预实验检测Slit1-3’UTR 1526nt的mRNA的稳定性。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检测mCFs中miR-34a-5p及其靶基因SIRT1的水平。分别转染miR-34a-5p和靶向SIRT1基因的小干扰RNA(si-SIRT1),检测对Slit1-3’UTR 1526nt调控mCFs纤维化表型的影响。【结果】利用腺病毒可在mCFs中有效介导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过表达Slit1-3’UTR1526nt可显著抑制mCFs纤维化基因的表达和mCFs增殖、迁移能力,抑制AngⅡ诱导mCFs的纤维化表型。放线菌素D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34a-5p降低mCFs中Slit1-3’UTR1526nt的稳定性,而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时mCFs中miR-34a-5p水平降低。转染miR-34a-5p可促纤维化表型,并可逆转Slit1-3’UTR 1526nt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抑制作用。在mCFs中过表达Slit1-3’UTR 1526nt显著升高miR-34a-5p靶基因SIRT1水平,在mCFs中分别转染miR-34a-5p和siRNA可一致性地逆转Slit1-3’UTR 1526nt抑制mCFs的纤维化表型。【结论】Slit1-3’UTR1526nt通过特异结合miR-34a-5p并增加其靶基因SIRT1表达发挥抑制mCFs纤维化表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狭缝引导配体1(Slit1) 3’非翻译区(3’UTR) 微RNA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 3′非翻译区最新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昊玉 闫晓红 +1 位作者 牟芳 王宁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624,共9页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是真核生物mRNA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其3′最末端。3′UTR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3′UTR调控mRNA的加尾、稳定性、翻译效率及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是真核生物mRNA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其3′最末端。3′UTR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3′UTR调控mRNA的加尾、稳定性、翻译效率及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多种组学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人们发现3′UTR还具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真核生物3′UTR的新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3′UTR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真核生物基因功能及调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3′非翻译区 转录后调控 独立3′非翻译区 蛋白多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引导配体13′UTR通过miR-34a-5p/SIRT1轴调节内皮细胞表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欧涛 胡志琴 +5 位作者 高原 伍华燕 陈凯茵 徐金东 方咸宏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72,共11页
在高等生物的进化过程中,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显著增加,提示3′UTR在生物功能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狭缝引导配体1(slit guidance ligand 1,SLIT1)3′UTR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中水... 在高等生物的进化过程中,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显著增加,提示3′UTR在生物功能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狭缝引导配体1(slit guidance ligand 1,SLIT1)3′UTR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中水平降低,但其对肥厚心肌中血管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不清楚。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中过表达SLIT13′UTR,检测HAECs中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e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表达。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基于Matrigel胶的管腔形成实验检测HAECs的迁移和成管腔能力。结果发现,过表达SLIT13′UTR会升高HAECs中p-eNOS、eNOS和VEGFA水平(P<0.01),并促进HAECs迁移和成管腔能力(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提示,SLIT13′UTR上有多个微RNA(miRNA)的潜在结合位点,反义RNA纯化技术(RNA antisense purification,RAP)筛选和利用Ago2抗体进行RNA结合蛋白质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结果显示,SLIT13′UTR与miR-34a-5p存在结合作用,而过表达SLIT13′UTR的HAECs中miR-34a-5p水平显著降低(P<0.05)。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miR-34a-5p可逆转过表达SLIT13′UTR对去乙酰化酶SIRT1的上调作用(P<0.05)。在HAECs中转染miR-34a-5p和si-SIRT1,可一致地抑制过表达SLIT13′UTR引起的p-eNOS、eNOS和VEGFA增加(P<0.05,P<0.01),及促进HAECs迁移和成管腔的能力(P<0.01,P<0.001)。因此,SLIT13′UTR可以特异性吸附miR-34a-5p,通过miR-34a-5p/SIRT1轴发挥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引导配体1 3′非翻译区 血管内皮细胞 微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Geological Modeling with Multi-source Data Integration in Polymetallic Region:A Case Study of Luanchuan,He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Gongwen Wang~(1,2),Shouting Zhang~(1,2),Changhai Yan~3,Yaowu Song~3,Limei Wang~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3.He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Zhengzhou 450007,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 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chuan,the case study area,southwestern Henan Province,is an important molybdenum-tungsten -lead-zinc polymetallic bel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ULTI-SOURCE data MINERAL exploration METALLOGENIC model virtual GEOLOGICAL section Luanchuan POLYMETALLIC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n 3′ Coding Region of Wild Boar and Cross Bred Pig Myostatin Gene
5
作者 LIUDi YANGXiu-qin YANGJia-f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Myostatin, with a highly conservative gene among breeds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muscle. The 3′ coding regions of wild boar and crossbred pig myostatin were cloned by RT-PCR and sequenced respectively. The homology... Myostatin, with a highly conservative gene among breeds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muscle. The 3′ coding regions of wild boar and crossbred pig myostatin were cloned by RT-PCR and sequenced respectively. The homology of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between wild boar and crossbred pig was 100%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is region compared with pig myostatin gene of Genbank. Th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t change of gene sequence in this region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statin gene RT-PCR 3'coding reg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地区2017—2021年PM_(2.5)和O_(3)污染特征
6
作者 牛红亚 金妞 +4 位作者 胡塔峰 胡伟 王硕 史沥介 王金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70,共11页
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分析2017—2021年邯郸市及周边区县PM_(2.5)和O_(3)污染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1年各地区PM_(2.5)年均质量浓度持续降低,轻度及轻度以上污染逐渐减少;2017—2019年O_(3)污染加剧,2020年起O_(3)年均质量浓度逐年下降,... 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分析2017—2021年邯郸市及周边区县PM_(2.5)和O_(3)污染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1年各地区PM_(2.5)年均质量浓度持续降低,轻度及轻度以上污染逐渐减少;2017—2019年O_(3)污染加剧,2020年起O_(3)年均质量浓度逐年下降,污染天不断减少。PM_(2.5)和O_(3)-8 h分别在1月(平均浓度为127.3μg/m^(3),平均超标22d)和6月(平均浓度为233.4μg/m^(3),平均超标22 d)污染最严重。结合气象参数分析来看,PM_(2.5)与温度、风速和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O_(3)-8 h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风速、湿度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弱。后向轨迹和潜在源分析表明:邯郸地区PM_(2.5)典型污染月受山西省中部地区污染传输影响最大,O_(3)典型污染月受河南省东部污染传输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地区 PM_(2.5) O_(3)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PM_(2.5)和O_(3)污染特征及协同控制分区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子健 段文娇 +1 位作者 亓浩雲 侯晓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71-5979,共9页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PM_(2.5)和O_(3)浓度和健康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同控制分区,通过量化复合污染健康影响指数,以城市为节点、城市间复合污染的相似性为权重,构建了京津冀复合污染相关性网络;并基于Girvan-Newman社区发现算法,将京...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PM_(2.5)和O_(3)浓度和健康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同控制分区,通过量化复合污染健康影响指数,以城市为节点、城市间复合污染的相似性为权重,构建了京津冀复合污染相关性网络;并基于Girvan-Newman社区发现算法,将京津冀划分为3个PM_(2.5)和O_(3)协同控制分区.结果显示,2017~2022年京津冀PM_(2.5)年均浓度降幅为42.19%,呈显著下降趋势,MDA8O_(3)年均浓度降幅为1.85%,呈波动趋势;PM_(2.5)严重的区域同时也是O_(3)恶化的区域,空间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东部人口密集城市PM_(2.5)和O_(3)暴露的健康风险较高,10月~次年3月为PM_(2.5)健康控制期,4~9月为PM_(2.5)和O_(3)协同健康控制期;京津冀划分为3个联防联控区,各分区内部复合污染特征具有更强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健康风险 复杂网络 区域联防联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观测的不同污染天气O_(3)垂直分布特征
8
作者 郭伟 朱凌云 +3 位作者 李雁宇 陈玲 闫世明 李一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78-6589,共12页
为了解不同污染天气下近地面O_(3)垂直分布及演变特征,利用无人机及机载环境气象设备于2022年8~9月在山西省大同(清洁天)、太原(污染天)、临汾(污染天转清洁天)进行了33次外场观测,获得了近地面500m内每日06:00、10:00、15:00和19:00O_... 为了解不同污染天气下近地面O_(3)垂直分布及演变特征,利用无人机及机载环境气象设备于2022年8~9月在山西省大同(清洁天)、太原(污染天)、临汾(污染天转清洁天)进行了33次外场观测,获得了近地面500m内每日06:00、10:00、15:00和19:00O_(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二氧化氮(NO2)和气温、湿度垂直分布.结果表明:O_(3)浓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但15:00主要表现为下降(太原、临汾)或均匀分布(大同);NO2和TVOCs浓度则均为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大同O_(3)垂直分布日变化为随高度垂直递增—均匀分布(或递增减弱)—垂直递增,太原、临汾主要为垂直递增—垂直递减—垂直递增.受不同高度区域输送影响,光化学反应期间(10:00~15:00)垂直方向O_(3)日变幅形成2种类型分别是高空—接地层O_(3)浓度同步增高型和接地层增高—高空基本稳定型.白天垂直扩散条件越好,午后污染峰值期间O_(3)垂直递减越显著.受夜间逆温层影响,边界层中上层储存的O_(3)会持续影响第二日O_(3)垂直分布及地面浓度.各观测城市近地面均为VOCs控制区,随着高度的上升逐渐转为共同控制区及NO_(x)控制区,观测期间O_(3)浓度越高VOCs控制区的高度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 无人机 垂直分布 区域输送 O_(3)生成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秦皇岛27-3大型油田发现与地质新认识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家雄 徐春强 +4 位作者 杨海风 张宏国 张震 柳永军 张德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历经50余年勘探,在凸起高部位背斜区发现了3个浅层亿吨级大油田,而低部位斜坡区浅层由于构造圈闭不发育,勘探程度较低,近10年无规模性发现。随着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提高,现已全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针对石臼坨凸起东...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历经50余年勘探,在凸起高部位背斜区发现了3个浅层亿吨级大油田,而低部位斜坡区浅层由于构造圈闭不发育,勘探程度较低,近10年无规模性发现。随着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提高,现已全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针对石臼坨凸起东段顺向断裂斜坡区浅层油气运移、岩性圈闭刻画和油气成藏规律等展开了深入系统研究。研究认为:(1)研究区南北两侧被富生烃凹陷夹持,凸起边界大断层晚期强烈活动和陡坡带近源扇体普遍发育使凸起区成为规模性油气运聚的最终指向区;(2)凸起边界大断层在馆陶组开启系数最小,馆陶组含砾砂岩输导层是石臼坨凸起之上主要的油气横向运移通道;(3)馆陶组输导脊坡度和切脊断层组合控制顺向斜坡区油气的垂向输导,当坡度小于1°且断层长度大于2.50 km、成藏期断距大于40 m时斜坡区可产生规模性的油气垂向运移,突破顺向断裂斜坡区“过路不留”的传统认识;(4)在凸起斜坡区,与构造脊方向斜交的砂体有利于油气保存,同时,提出井约束谱蓝化整形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实现了对斜坡区岩性圈闭有效刻画,优选出保存条件较好的斜向砂体开展钻探部署。基于上述新认识、新技术,2023年在石臼坨凸起东段顺向斜坡区成功评价了秦皇岛27-3亿吨级油田,实现了勘探老区浅层挖潜的重大突破,为渤海湾盆地高成熟探区持续油气发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27-3 顺向斜坡区 油气运聚 岩性圈闭刻画 石臼坨凸起 渤海海域 浅层 油田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肝硬化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β链CDR3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王佳 胡宇婷 +3 位作者 龚跃峰 朱健 苏式兵 陆奕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6-1924,共9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库测序,分析肝硬化不同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探讨肝硬化证候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方法 20例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包括肝胆湿热(LGHD)、肝郁脾虚(LDSD)、肝肾阴虚(LKYD)3种证型,10例健康患者为... 目的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库测序,分析肝硬化不同典型证候患者外周血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探讨肝硬化证候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方法 20例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包括肝胆湿热(LGHD)、肝郁脾虚(LDSD)、肝肾阴虚(LKYD)3种证型,10例健康患者为正常对照组。从外周血样品中提取DNA,对TCRβ链CDR3进行多重PCR扩增,然后对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TCR β链CDR3的多样性。结果 肝硬化证候LDSD的CDR3独有nt序列数与CDR3独有aa序列数均少于LKYD(P<0.05);LGHD和LKYD的Clonality、Pielous、Shannon.Index和DE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种证型的V和J区基因中多个片段使用频率及V-J基因重组有显著性差异:在LGHD和LDSD中,TRBV21-1、TRBV12-4、TRBV11-1亚型及7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GHD和LKYD中,TRBV10-2、TRBV7-6、TRBV5-8亚型及30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DSD和LKYD中,TRBJ1-5亚型及18对V-J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挖掘肝硬化不同证候的免疫学特征,发现肝硬化证候TCR CDR3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且符合由实向虚的证型变化规律,为寻找“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提供新的支撑,以期发现肝硬化不同证候人群适应性免疫基因重排的表达差异和特异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证候 免疫组库测序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及其与蛋壳品质的关联性
11
作者 罗华伦 王春源 +2 位作者 吴燕 向进 张依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3.0设计引物,采用正向测序法筛选GRIN1基因在3′UTR区域的SNP位点。【结果】GRIN1基因的3′UTR检测到4个SNP位点:g.30871C>T、g.31017A>G、g.31158A>C和g.31166G>C,其中仅g.31158A>C和g.31166G>C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且g.30871C>T和g.31017A>G都极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1)。g.31017A>G与蛋壳品质的关联分析中,GG基因型的蛋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4个SNP位点共产生5个单倍型(H1、H2、H3、H4、H5)和8个双倍型(H1H1、H1H2、H1H3、H2H2、H2H3、H2H4、H3H5、H4H4),双倍型H3H5的蛋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和H2H3(P<0.05),双倍型H3H5的蛋壳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P<0.05),其他双倍型指标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与蛋壳品质存在显著关联;g.31017A>G对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能够作为改善蛋壳品质的分子标记位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顺绿壳蛋鸡 GRIN1基因 3′非翻译区 SNP位点 蛋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 3′非翻译区的功能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海震 王莹 刘定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0-985,共6页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复杂多样,不仅能调控其mRNA的稳定性、控制mRNA的亚细胞定位,而且还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引起疾病的发生.近几年的研究又发现,一些真核生物m...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复杂多样,不仅能调控其mRNA的稳定性、控制mRNA的亚细胞定位,而且还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引起疾病的发生.近几年的研究又发现,一些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3′非翻译区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γmRNA 3′非翻译区可能存在基因表达负调控区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冰冰 卢健 +3 位作者 王家敏 梅文瀚 王楚 钱关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0-635,共6页
为探索人磷脂酰肌醇 3 激酶γ(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γ)基因 3′端非翻译区内AU富含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其 3′端非翻译区 (UTR)内存在0 9kb的AU富含区 ,其中包括 4个AU富含元件 ,以... 为探索人磷脂酰肌醇 3 激酶γ(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γ)基因 3′端非翻译区内AU富含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其 3′端非翻译区 (UTR)内存在0 9kb的AU富含区 ,其中包括 4个AU富含元件 ,以及 1个与众多基因非翻译区高度同源的长 130个碱基的区域 .将AU富含区插入报告基因egfp的下游构建pcDNA3 egfp AUR表达载体 .将表达载体转导NIH 3T3,74 0 2及K5 6 2细胞 ,流式细胞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 .PI3Kγ基因 3′非翻译区AU富含区可显著降低egfp的表达 2~ 3倍 (P <0 0 1) .利用放线菌素D阻断RNA转录后 ,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egfp AURmRNA较egfpmRNA不稳定 .实验结果提示 ,PI3Kγ基因 3′非翻译区AU富含区内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负调控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负调控区 转录后调控 磷脂酰肌醇3—激酶γ基因 3′非翻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3′非编码区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宝昌 姜涛 +8 位作者 于曼 邓永强 彭文明 常国辉 司炳银 刘伯华 杨保安 祝庆余 秦鄂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分别对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株基因组 3′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然后应用Blast、DNAstarGeneQuest等软件对中国株的这段序列与其它SARS和非SARS冠状病毒的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所测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 3′非编码... 分别对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株基因组 3′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然后应用Blast、DNAstarGeneQuest等软件对中国株的这段序列与其它SARS和非SARS冠状病毒的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所测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 3′非编码区长度均为 339nt,与其它已测序SARS冠状病毒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 .SARS冠状病毒的非编码区含有冠状病毒保守的“伪结”结构 .在距末端 138nt处还存在 1个长约 32nt的Ⅱ型茎 环结构的序列 ,该序列在其它已知人冠状病毒中并不存在 ,而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星状病毒中的对应序列高度同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中国分离株 序列测定 3′非编码区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亚麻新品种中亚麻3号的选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财生 张正 +5 位作者 龙松华 郭媛 邓欣 郝冬梅 钟国乾 王玉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48-2152,共5页
为选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亚麻新品种,2003年将亚麻种子通过第18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搭载进行空间诱变,经过卫星搭载的种子于2004年开始在云南大理州种植,经过多代系谱选择于2008年决选出性状稳定品系Y5F051,2009年-2010年品种鉴... 为选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亚麻新品种,2003年将亚麻种子通过第18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搭载进行空间诱变,经过卫星搭载的种子于2004年开始在云南大理州种植,经过多代系谱选择于2008年决选出性状稳定品系Y5F051,2009年-2010年品种鉴定试验后参加2011年、2012年新疆亚麻区域试验,在试验中原茎产量居第一位,平均原茎产量比天鑫三号(CK1)增产13.41%,比中亚麻2号(CK2)增产16.73%。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原茎产量比对照天鑫三号增产12.33%。该品种于2013年1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公室登记,命名为中亚麻3号。主要特点是产量高,整齐度好,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强,适合新疆北疆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空间环境诱变 区域试验 中亚麻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光清 张玉颖 +7 位作者 云涛 倪征 张淼涛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青云 盛祖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0,25,共6页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1500 bp,包括部分VP60基因序列、ORF2基因、3′端非编码区(3′Non Coding Region,3′NCR)和poly(A)尾巴,其中 3′NCR位于ORF2终止密码子TAG之后,长59 bp,poly(A)至少含有27个A;3′NCR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93.5%-100%);3′NCR二级结构可以形成2个潜在的茎-环结构(SL1和SL2),其中SL2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其形状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长度关系不大,但是SL1的结构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提示poly(A)尾巴与3′NCR高级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基因组复制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3’端非编码区 POLY(A) 二级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扫描分析TCR Vβ亚家族的CDR3长度方法检测T细胞克隆性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扬秋 汪明春 吴幼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分析了健康人、T-ALL外周血及T细胞株Molt-4和Jurkat中TCRVβT细胞的表达和克隆性。应用RT-PCR扩增TCRVβ24个亚家族的CDR3,并经基因扫描和序列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表明健康人表达除V... 分析了健康人、T-ALL外周血及T细胞株Molt-4和Jurkat中TCRVβT细胞的表达和克隆性。应用RT-PCR扩增TCRVβ24个亚家族的CDR3,并经基因扫描和序列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表明健康人表达除Vβ20外的多克隆T细胞;T-ALL仅表达3~4个Vβ亚家族T细胞;部分呈寡克隆性;Molt-4和Jurkat分别表达Vβ2和Vβ8单克隆T细胞。T-ALL中存在克隆性生长T细胞。该方法是检测T细胞克隆性的敏感和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扫描 T细胞 CDR3长度 克隆性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区3融合重链促进基于蛋白质内含子的双载体B域缺失型凝血因子Ⅷ转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甫祥 杨树德 +3 位作者 刘泽隆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5-1231,共7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内含子(intein)介导的B区缺失型凝血因子Ⅷ(BDD-FⅧ)的轻链和重链剪接可顺式促进后者的分泌,而且剪接反应在细胞内、外均可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基于蛋白质内含子的双载体转BDD-FⅧ基因的功效,将具有促进重链分泌作... 最近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内含子(intein)介导的B区缺失型凝血因子Ⅷ(BDD-FⅧ)的轻链和重链剪接可顺式促进后者的分泌,而且剪接反应在细胞内、外均可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基于蛋白质内含子的双载体转BDD-FⅧ基因的功效,将具有促进重链分泌作用的位于Pro1640~Ser1690的酸性区3(acidic region-3,AR-3)引入重链,检验对蛋白质内含子剪接的BDD-FⅧ蛋白分泌和活性的影响.用融合蛋白内含子的附加ar-3重链(HCAR3IntN)基因和轻链(IntCLC)基因共转染培养的HEK293细胞,分别用ELISA和Coatest法定量分析分泌至培养上清中剪接BDD-FⅧ蛋白量和生物活性,并用免疫印迹观察了细胞内的BDD-FⅧ剪接.结果显示,共转HCAR3IntN和IntCLC基因细胞,分泌至上清的剪接BDD-FⅧ蛋白量和活性分别为(173±26)μg/L和(1.31±0.15)U/ml,明显高于未添加ar-3的蛋白质内含子融合重链(HCIntN)与轻链(IntCLC)基因共转染细胞[(102±12)μg/L和(0.79±0.09)U/ml],提示AR-3对蛋白质内含子剪接的BDD-FⅧ蛋白分泌和活性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分别转HCAR3IntN和IntCLC基因细胞混合培养后的上清中,亦检测到剪接的BDD-FⅧ蛋白和活性[(35±7)μg/L和(0.28±0.08)U/ml],表明蛋白质内含子可进行不依赖细胞机制的蛋白质剪接.另外,转基因细胞总蛋白呈现明显的可与FⅧ多克隆抗体进行反应的剪接BDD-FⅧ蛋白条带,直观地反映细胞内BDD-FⅧ的剪接.为动物模体内运用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的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BDD-FⅧ基因实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Ⅷ 酸性区3 分泌 蛋白质内含子 蛋白质反式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系漂移和序列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微 马骊 +4 位作者 姚新生 邹红云 温茜 阮光萍 王小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系漂移,为SLE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个性化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5例正常献血员的CDR3分布特征及5例SLE患者PBMC中T细胞TCRβ链CDR3的优势利用情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系漂移,为SLE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个性化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5例正常献血员的CDR3分布特征及5例SLE患者PBMC中T细胞TCRβ链CDR3的优势利用情况,对克隆性增生T细胞的CDR3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5例正常献血员PBMCTCRBVCDR3谱型均呈高斯分布,5例活动型SLE患者24TCRBVCDR3家族均出现不同的优势表达,对单/寡克隆性增生T细胞β链CDR3区基因进行测序,证实存在不同的CDR3序列。结论SLE活动期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系出现明显漂移,提示CDR3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SLE的免疫发病机理有关,特异应答的T细胞TCRCDR3序列的确定,将为SLE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淋巴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 免疫扫描谱型分析 基因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及其3'-非翻译区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贵星 潘卫东 +4 位作者 王宁 贾岩龙 陈小让 王建民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克隆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和3' -非翻译区(3' -UTR)片段。方法:设计2对引物,通过2轮巢式PCR 反应,扩增cbr基因启动子,其中首轮PCR反应使用改良的降落PCR程序,第二轮巢式PCR反应的模板是第一轮 PCR产物,使用普通PCR程序;cb... 目的:克隆盐藻cbr基因启动子和3' -非翻译区(3' -UTR)片段。方法:设计2对引物,通过2轮巢式PCR 反应,扩增cbr基因启动子,其中首轮PCR反应使用改良的降落PCR程序,第二轮巢式PCR反应的模板是第一轮 PCR产物,使用普通PCR程序;cbr基因3' -UTR片段的克隆采用一对引物,通过一般PCR程序得到。结果:通过巢 式PCR得到长约1.1kb的cbr基因启动子片段,DNA测序结果表明碱基序列与文献记载完全相同,无任何碱基突 变;克隆的长0.3kb的cbr基因3' -UTR片段经人工比较,与收录的序列吻合,无碱基突变。结论:利用普通Taq酶 对用PCR方法克隆得到了盐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cbr的2个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结合使用巢式PCR和改 良降落PCR,可以非常有效地克隆具有复杂二级结构的DNA片段;通过两端人工添加的限制序列,将cbr基因启动 子和3' -UTR2个调控片段构建到同一个载体上,形成cbr基因表达盒,为构建转基因盐藻表达载体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 胡箩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启动子 3-非翻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