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bio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oil employing indigenou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strain F1 被引量:6
1
作者 邓新辉 柴立元 +3 位作者 杨志辉 石岩 童海霞 王振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73-1979,共7页
Bioleaching i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conomical technique to remove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oil.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find out an indigenous strain to remedy soil contaminated by Zn,Pb,Cu and ... Bioleaching i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conomical technique to remove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oil.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find out an indigenous strain to remedy soil contaminated by Zn,Pb,Cu and Cd.A strain which was selected from the soil of a local smelting industry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produce many organic acids and degrade pH value of the liquid medium.The fungus strain is identified a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P.Chrysogenum) by sequencing 18srDNA and ITS.Bioleaching condition using P.Chrysogenum is optimized.Glucose is the best carbon source for P.Chrysogenum and inorganic nitrogen is better than organic nitrogen.In addition,neutral solution and room temperature are fit for P.Chrysogenum to bioleach.In the one-step bioleaching,the bioleaching ratios are 39.95% for Zn,9.4% for Pb,34.89% for Cu and 49.59% for Cd,which are 53.89% for Zn,14.44% for Pb,55.53% for Cu and 62.81% for Cd in the two-step bioleaching.The efficiency of two-step bioleaching is better than the one-step bioleaching.P.Chrysogenum is effective in removing heavy metals from the contaminated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BIOLEACHING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organic a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during bioleaching process
2
作者 邓新辉 柴立元 +1 位作者 杨志辉 王洋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54-3262,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ioleaching heavy metal from the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Penicillium chrysogenum(P.chrysogenum),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P.chry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ioleaching heavy metal from the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Penicillium chrysogenum(P.chrysogenum),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P.chrysogenum during bioleaching.The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P.chrysogenum were observed.Assuming that the heavy metals are all leached out from the experiment soil,heavy metals are added into the agar medium by simulating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the soil.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rvivable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mass range for P.chrysogenum is 2.5-5.0 g.As for biomass determination,the contaminated soil is added into the liquid medium directly.The soil mass that P.chrysogenum can be survivable is in the range of 2.5-8.75 g.In this mass range,the biomass of P.chrysogenum is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sample.10 g soil mass is the threshold of the growth of P.chrysogenum.102.2 mg/L gluconic acid,156.4 mg/L oxalic acid,191.6 mg/L pyruvic acid,0.02 mg/L citric acid,0.03 mg/L malic acid and 70.6 mg/L succinic acid are determined after 15 d bioleaching.The mycelium is broken into fragments,and heavy metals are adsorbed on the cell wall or transported into the cytoplasm during bioleaching.The GOD activity declines from 1.08 U/mL to 0.2 U/mL under 400 mg/L of multi-metal stress.The influence of Pb on GOD activity is bigger than that of Cr and Cd,and the GOD activity is not influenced apparently by Mn,Zn and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heavy metal stress BIOLEACHING MORPHOLOGY PHYSI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铅的吸附机理研究——参与铅生物吸附的化学物质及功能团的确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汤岳琴 牛慧 +1 位作者 林军 王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对产黄青霉废菌体对废水中Pb2 +的生物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探讨了参与吸附的细胞组分及化学功能团。对菌体的化学处理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经脱蛋白、脱脂及脱乙酰化预处理的菌体对Pb2 +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 对产黄青霉废菌体对废水中Pb2 +的生物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探讨了参与吸附的细胞组分及化学功能团。对菌体的化学处理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经脱蛋白、脱脂及脱乙酰化预处理的菌体对Pb2 +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2 +的吸附主要发生在产黄青霉菌细胞壁上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和葡聚糖均参与了吸附过程 ;酰胺基团 (-NHCOCH3)和羟基基团 (-OH)协同作用结合Pb2 +,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产黄青霉菌 金属结合机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传宝 朱春宝 许文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3,310,共4页
产黄青霉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 ,菌丝体最佳酶解条件与原生质体释放最适条件不同 ,菌丝体培养基含有 0 .0 5 % L-天冬酰胺时 ,选取培养 48h的菌丝体 ,在裂解酶 (L ysing enzym e)浓度 15 mg/ ml,0 .7mol/ L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的条件下酶... 产黄青霉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 ,菌丝体最佳酶解条件与原生质体释放最适条件不同 ,菌丝体培养基含有 0 .0 5 % L-天冬酰胺时 ,选取培养 48h的菌丝体 ,在裂解酶 (L ysing enzym e)浓度 15 mg/ ml,0 .7mol/ L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的条件下酶解 ,可获得大量原生质体 ;同时 ,再生培养基中含有 2 5 mm ol/ L Ca2 +离子、上层琼脂浓度 1.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原生质体 再生率 青霉素 发酵 丝状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对烤烟苗期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端永明 王晓霞 +5 位作者 徐兴阳 陈林 王建光 林兴红 杨新成 陈穗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烟草红花大金元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对烟叶苗期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漂浮育苗时加入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能促进烟苗的生长,每个漂浮育苗盘(162孔)基质中加入31.25 DM烟苗生长状况最好。在施用方式、施用量及施... 以烟草红花大金元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对烟叶苗期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漂浮育苗时加入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能促进烟苗的生长,每个漂浮育苗盘(162孔)基质中加入31.25 DM烟苗生长状况最好。在施用方式、施用量及施用时期3个影响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施用方式,直接拌入基质是最佳施用方式,而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共同影响苗期的烟叶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形态的显微图像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乐洪 储炬 +1 位作者 庄英萍 张嗣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法对产黄青霉的菌丝形态进行了定量研究 ,并统计分析了青霉素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的变化规律 ,具体对菌丝总长度、菌丝生长期的菌丝生长单位。
关键词 显微图像分析 产黄青霉 青霉素 菌丝形态 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铅的吸附机理(Ⅱ)——铅生物吸附途径和吸附类型的确定 被引量:8
7
作者 汤岳琴 牛慧 +1 位作者 林军 王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5-49,共5页
探讨了铅生物吸附途径和吸附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及离子竞争及洗脱实验结果表明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2 +的吸附途径有 2个 :第 1,Pb2 +与一些细胞自溶物或细胞碎片结合 ,沉积在吸附剂颗粒表面 ,这些沉积物具有晶体结构 ,此部分吸附量最... 探讨了铅生物吸附途径和吸附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及离子竞争及洗脱实验结果表明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2 +的吸附途径有 2个 :第 1,Pb2 +与一些细胞自溶物或细胞碎片结合 ,沉积在吸附剂颗粒表面 ,这些沉积物具有晶体结构 ,此部分吸附量最大可占总吸附量的 5 3% ;第 2 ,Pb2 +与菌体表面结合位作用 ,进行离子交换吸附 ,Pb2 +与[H+/ 2 +Ca2 ++Mg2 +]等量置换 ,其中以离子键形式进行的吸附至少占离子交换吸附总量的 2 5 % ,其余主要为以共价 /配位键形式存在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产黄青霉菌 金属结合机理 废水处理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对烤烟漂浮育苗生长和抵抗烟草花叶病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新成 端永明 +7 位作者 王晓霞 王建光 徐兴阳 陈树林 尹平 朱三 李秀军 陈穗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以红花大金元烟草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嵩明、宜良两个烟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对烟草漂浮育苗成苗状况、生物学特性及大田苗期跟踪抗烟草花叶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漂浮育苗基质中随着拌入DMP浓度的增加,烟苗株高、茎直径... 以红花大金元烟草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嵩明、宜良两个烟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对烟草漂浮育苗成苗状况、生物学特性及大田苗期跟踪抗烟草花叶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漂浮育苗基质中随着拌入DMP浓度的增加,烟苗株高、茎直径、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增加,但是,嵩明试验点当DMP处理浓度大于0.4 g/株时烟苗株高和地上部干重下降。同时,当DMP处理浓度大于0.4 g/株时与对照相比出苗时间推迟2~12 d,出苗率降低8.6%~35.2%,成苗率降低10.7%~54.1%;而当DMP处理浓度小于0.4 g/株时对出苗时间、出苗率和成苗没有明显影响。DMP苗期处理烟苗在大田期烟草花叶病病情指数明显降低,防治效果达50%~77%。综合成苗状况、烟苗素质,建议生产中DMP苗期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0.4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 漂浮育苗 烟草花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根瘤农杆菌LBA4404 Ti质粒介导高效转化产黄青霉及克隆vgb基因 被引量:7
9
作者 孙传宝 朱春宝 +1 位作者 朱宝泉 许文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1,107,共6页
通过根瘤农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 BA4 4 0 4中 Ti-质粒的介导将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 vgb和博来霉素 (bleomycin)抗性基因转移到产黄青霉 (Penicilliumchrysogenum)中 ;利用根瘤农杆... 通过根瘤农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 BA4 4 0 4中 Ti-质粒的介导将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 vgb和博来霉素 (bleomycin)抗性基因转移到产黄青霉 (Penicilliumchrysogenum)中 ;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产黄青霉孢子时需要有乙酰丁香酮诱导 ;转化菌丝体时乙酰丁香酮不是必要的 ,但一定浓度的乙酰丁香酮可提高转化率 ,与原生质体转化法相比可提高转化率 1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农杆菌 TI质粒 产黄青霉 VGB基因 原生质体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与一株木霉菌组合在烤烟苗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龙春瑞 张拯研 +4 位作者 王建光 曾嵘 朱源 李秀军 陈穗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09,114,共5页
为了提高烟草育苗质量,给其苗期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红花大金元烟草种子、青霉菌灭活菌丝体、青霉菌灭活菌丝体+绿色木霉菌的混合物为材料,采用漂浮育苗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菌剂在烟草苗期的应用效果及对烟苗素质和抗病性... 为了提高烟草育苗质量,给其苗期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红花大金元烟草种子、青霉菌灭活菌丝体、青霉菌灭活菌丝体+绿色木霉菌的混合物为材料,采用漂浮育苗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菌剂在烟草苗期的应用效果及对烟苗素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漂浮育苗基质中加入混合剂型霉菌(DMP+Tr)与加入单一霉菌(DMP)相比,能显著提高烟草的出苗率、增强烟苗素质、有效防治苗期黑胫病,其最佳施用量为0.2g/株。2)烟苗移栽20d,用3.5g/株混合剂型(DMP+Tr)霉菌灌施,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用等量DMP的烟苗,且其酶活性可最长时间的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 烟苗素质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扣囊复膜孢酵母替代部分大曲提高食醋原料利用率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琪 王静慧 +3 位作者 花锦 王如福 侯红萍 霍乃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2,共5页
从分离自山西老陈醋大曲中高产糖化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中筛选优良菌株,制成麸曲与大曲共发酵,采用混料回归设计确定最佳原料配比并检测食醋质量。结果表明,以菌株AS3.4309(M0)为对照菌株,筛选出产黄青霉(M4)和扣囊复膜孢酵母(M8),大曲... 从分离自山西老陈醋大曲中高产糖化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中筛选优良菌株,制成麸曲与大曲共发酵,采用混料回归设计确定最佳原料配比并检测食醋质量。结果表明,以菌株AS3.4309(M0)为对照菌株,筛选出产黄青霉(M4)和扣囊复膜孢酵母(M8),大曲与麸曲的最佳总添加量为主料的40%,其中大曲25.10%,M8麸曲6.81%,M4麸曲8.09%,安琪酵母0.06%,料水比1∶3(g∶m L),此时酒精度为11.2%vol。制成麸曲与大曲共发酵后酒精度显著高于菌株M0(P<0.05),与大曲单独发酵相比,麸曲M4+M8+大曲共酵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了31.81%,减少大曲用量37.25%,且食醋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扣囊复膜孢酵母 大曲 山西老陈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发酵过程中菌体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洪水 李术娜 +2 位作者 朱宝成 王峰 王世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对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发酵过程中菌丝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超声波破碎细胞以及二苯胺显色法进行菌体量测定的方法,此方法与常规的测定菌体干重的方法比较,能很好地反映发酵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情况。... 对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发酵过程中菌丝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超声波破碎细胞以及二苯胺显色法进行菌体量测定的方法,此方法与常规的测定菌体干重的方法比较,能很好地反映发酵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情况。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用于含固形物的发酵液中菌丝量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菌体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与芽孢杆菌组合配方在3种不同基质中对烟草K326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虹 张立猛 +4 位作者 杨海林 时红敏 闫春丽 王建光 陈穗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9,共6页
以常规基质、砂基质和生物碳基质及烟草K326为材料,通过在这3种不同基质中分别拌施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DMP和芽孢杆菌(B68)混合物及喷施B68,研究不同基质中DMP和B68对K326漂浮育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常规基质、砂基质和生物... 以常规基质、砂基质和生物碳基质及烟草K326为材料,通过在这3种不同基质中分别拌施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DMP和芽孢杆菌(B68)混合物及喷施B68,研究不同基质中DMP和B68对K326漂浮育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常规基质、砂基质和生物碳基质培育的烟苗在定苗前期的出苗率都能达90.0%,但常规基质利于烟苗叶片及株高的生长,生物碳基质有助于烟苗地上、地下部干重的积累;分别在3种基质中拌施0.2 g/株的DMP+B68混合制剂能有效提高烟苗定苗前的出苗率,使烟苗叶片数、株高、茎直径增加,特别是在生物碳基质中拌施该混合剂型后,烟苗叶片数、茎直径、地上、地下部干重改善效果显著(P<0.05)。综合烟苗农艺性状指标出苗率、烟苗素质,建议:在基质中拌施0.2 g/株的DMP+B68制剂比单独拌施DMP和喷施B68更有利于烟苗生长和芽孢杆菌提高烟苗素质,同时还证明可以使用生物碳基质替代常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 芽孢杆菌 基质 出苗率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地对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诱导烤烟抗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端永明 张廷金 +5 位作者 徐兴阳 方荣启 杨宗云 王建光 李秀军 陈穗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49-2454,共6页
针对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示范推广中出现不同土壤环境中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开展砂土和壤土中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对烤烟抗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的效果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差异明显。砂土中施用青霉菌... 针对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示范推广中出现不同土壤环境中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开展砂土和壤土中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对烤烟抗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的效果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差异明显。砂土中施用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15 kg/hm2的效果优于施用7.5 kg/hm2;前者的主要农艺性状显著高于常规防治和空白对照,未出现黑胫病病株,对烟草花叶病的相对防效达81.88%,比对照增产180 kg/hm2、增值8 400元/hm2。壤土中施用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15kg/hm2的效果比施用7.5 kg/hm2的效果略差;后者的主要农艺性状显著高于常规防治和空白对照,未发现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病株,对普通花叶病的相对防效达74.60%,比对照增产255 kg/hm2、增值11 707.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 砂土 壤土 抗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提取丝状真菌产黄青霉DNA的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叶喧 王世英 +1 位作者 李兵 朱宝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3-504,共2页
介绍一种快速有效的提取丝状真菌产黄青霉染色体DNA的方法。该方法以100mm o l/L T ris、100mm o l/L N aC l、50mm o l/L EDTA-N a2和2%SDS(pH 9.0)为提取液,经石英砂研磨破壁,获得了较高质量的染色体DNA,该法较酶解法和氯化苄法廉价... 介绍一种快速有效的提取丝状真菌产黄青霉染色体DNA的方法。该方法以100mm o l/L T ris、100mm o l/L N aC l、50mm o l/L EDTA-N a2和2%SDS(pH 9.0)为提取液,经石英砂研磨破壁,获得了较高质量的染色体DNA,该法较酶解法和氯化苄法廉价、快速、安全,且不影响其后续的分子生物学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染色体DNA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烟草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壮壮 谢虹 +6 位作者 钟宇 张鹏远 龙春瑞 陈林 王建光 陈穗云 李秀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2期26-31,共6页
为了探究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在烟草抗性中的作用机制,以DMP水溶液处理的烟草红花大金元叶片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并对文库进行了分析。SSH获得356个克隆,挑选102个克隆,测序成功77个。Blastn比对出47个... 为了探究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在烟草抗性中的作用机制,以DMP水溶液处理的烟草红花大金元叶片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并对文库进行了分析。SSH获得356个克隆,挑选102个克隆,测序成功77个。Blastn比对出47个不同功能的基因。Blastx比对出26个不同功能的蛋白;7种未知功能的预测蛋白;2个克隆没有比对出相关蛋白。所有克隆抗病防御、能量代谢和细胞保护相关基因较多,分别占总数的40.3%、23.4%和14.9%。其余有关细胞结构、蛋白合成、转录及信号传导的基因相对较少,分别占到8.5%、4.3%、4.3%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 烤烟 红花大金元 CDNA文库 S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产黄青霉培养液的上清液生物合成纳米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素玲 孟佑婷 +2 位作者 刘桂君 王平 尚宏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503-504,506,共3页
[目的]对利用产黄青霉培养液的上清液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投射电镜研究硝酸银起始浓度、pH值、光照和微波辐照等条件对合成反应速率及合成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结果]硝酸银的最佳起始浓度为2 mm... [目的]对利用产黄青霉培养液的上清液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投射电镜研究硝酸银起始浓度、pH值、光照和微波辐照等条件对合成反应速率及合成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结果]硝酸银的最佳起始浓度为2 mmol/L;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升高,反应速率随之加快,合成纳米银粒子的粒径变小;光照和微波辐照均能有效促进纳米银的合成。[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纳米银的可控合成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纳米银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PcgstA的克隆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富强 郑桂珍 +4 位作者 赵颖 任志红 贾茜 贺建功 于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23-1229,1230,共8页
从青霉素工业生产菌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中首次克隆了一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定名为PcgstA.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840bp,含有两个内含子,编码一个238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一些已经鉴定的丝状真... 从青霉素工业生产菌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中首次克隆了一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定名为PcgstA.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840bp,含有两个内含子,编码一个238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一些已经鉴定的丝状真菌GST具有50%左右的序列一致性.PcgstA的完整编码区经RT-PCR扩增、验证,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1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RP菌株,表达得到重组PcGSTA蛋白.酶活测定证实,重组PcGSTA具有GST活性,其对底物CDNB(1-chloro-2,4-dinitrobenzene)的比活为(0.159±0.031)μmol/(min·mg).利用TaqMan探针法,对Pcgst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添加了侧链前体苯乙酸的青霉素生产培养基中,PcgstA的表达水平和在不含苯乙酸培养基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显示了该基因与苯乙酸代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苯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促生诱抗剂普绿通与多太保对白菜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永福 张昌容 +1 位作者 叶照春 李鸿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53-55,共3页
为明确植物促生诱抗剂普绿通与多肽保对白菜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普绿通与多肽保2种植物诱抗蛋白对白菜株高、叶片数、鲜重及病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促生诱抗剂能有效提高白菜鲜重和降低病情指数,其中,普... 为明确植物促生诱抗剂普绿通与多肽保对白菜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普绿通与多肽保2种植物诱抗蛋白对白菜株高、叶片数、鲜重及病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促生诱抗剂能有效提高白菜鲜重和降低病情指数,其中,普绿通800倍浸根+苗期喷雾和多肽保500倍浸根+苗期喷雾的处理效果最好,其鲜重分别为807.19g/株和805.20g/株,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且在苗期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31.40%和27.04%,可在反季节白菜生产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绿通 多肽保 白菜 甘蓝 霜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抗真菌几丁质酶的纯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兆建 丁飞鸿 +2 位作者 陈欢 耿云龙 赵宜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9-136,共8页
为实现抗真菌性能的耐热新型几丁质酶在食品防腐及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从产黄青霉Xch23中分离纯化几丁质酶(Chi-Pc76)并研究其应用特性。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A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均一的Chi... 为实现抗真菌性能的耐热新型几丁质酶在食品防腐及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从产黄青霉Xch23中分离纯化几丁质酶(Chi-Pc76)并研究其应用特性。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A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均一的Chi-Pc76。最终得到Chi-Pc76纯化倍数17.1倍,回收率21.6%,比活力为584.8 U/mg。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Chi-Pc76分子质量61 kDa。纯化后的Chi-Pc76最佳反应条件为pH 6.0、温度55℃。Chi-Pc76在宽泛的pH 4.0~10.0之间稳定性强,其显著的热稳定性可达到70℃。ChiPc76对底物胶体几丁质具有高的底物特异性,对乙二醇几丁质、α-几丁质、β-几丁质有中等活性,而对其他受试底物无活性或痕量活性。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K_(m)和V_(max)值分别为0.25 mg/mL和20μmol/(min·mg)。金属离子Ca^(2+)、Ba^(2+)、K^(+)、Na^(+)对酶有明显激活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苯甲基磺酰氟和尿素对酶活力基本无影响,但Mn^(2+)、Co^(2+)、Fe^(2+)、Ag+、Cu^(2+)、Zn^(2+)、Pb^(2+)、Hg^(2+)和β-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均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Chi-Pc76对黑曲霉、黄曲霉、尖孢镰刀菌和橘青霉均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对比文献为产黄青霉抗真菌几丁质酶。鉴于Chi-Pc76纯化简便、热稳定性好、宽广的pH值稳定性、高效降解几丁质和抗真菌等特点,产黄青霉Xch23几丁质酶在几丁质废料综合利用、生物转化药理活性产品、食品保鲜以及植物病原性真菌和昆虫幼虫生物防治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产黄青霉 分离纯化 酶学特性 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