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玉米芯构筑Fe_(x)O_(y)/C复合材料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力国民 高洁 +3 位作者 杜秀宁 贾琨 张克维 梁丽萍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1-783,共13页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本研究以废弃玉米芯为载体,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浸渍法和碳热还原工艺制备Fe_(x)O_(y)/C复合吸波材料。通过优化焙烧温度和前驱体溶液浓度来探究不同磁性组分及其负载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Raman、SEM、BET、VNA多种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物相演变规律、微观形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入适量的磁性组分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Fe/C复合材料仍保持了玉米芯天然的三维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可达126.97 m^(2)/g,孔径为5.40 mm,有助于入射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和损耗。当负载量过大时,导致复合材料阻抗失配,不利于吸波性能的优化。其中,FCC-0.3-700和FCC-0.3-900均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FCC-0.3-700在涂层厚度为2.0 mm时,最低反射损耗值(RLmin)达到−41.4 dB,对应的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5.6 GHz;FCC-0.3-900在8.4 GHz处的RLmin达到−41.7 dB,涂层厚度为1.5 mm时EAB达到4.5 GHz。Fe_(x)O_(y)/C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得益于玉米芯中的固定碳被部分消耗产生的缺陷能够增强入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和反射,这些缺陷还可以提供偶极位点进而产生偶极极化,有利于电磁波的衰减。此外,Fe_(3)O_(4)、Fe颗粒均匀的负载于废弃玉米芯孔道内或分散在其碎片间,形成大量的有效界面,增强了界面极化。同时,Fe_(x)O_(y)/C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碳与Fe_(3)O_(4)、Fe颗粒形成的导电网络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导电损耗。本研究制备的材料不仅符合电磁波吸收材料“薄、轻、宽、强”的发展特点,而且开辟了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与功能化利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fe_(3)O_(4)/fe 多孔结构 复合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焊接制备(TiB_2+Fe)/Fe结构材料 被引量:7
2
作者 何代华 付正义 +1 位作者 王皓 张金咏 《陶瓷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SHS焊接陶瓷与金属是一种新的陶瓷 /金属连接工艺 ,本文采用SHS工艺制备了 (TiB2 +Fe) /Fe结构材料 ;通过SEM测试及显微结构分析表明TiB2 +Fe陶瓷金属层结构致密 ,Ti从TiB2 +Fe侧向Fe基片侧进行扩散 ,以及TiB2 +Fe层与Fe基片结合良好。... SHS焊接陶瓷与金属是一种新的陶瓷 /金属连接工艺 ,本文采用SHS工艺制备了 (TiB2 +Fe) /Fe结构材料 ;通过SEM测试及显微结构分析表明TiB2 +Fe陶瓷金属层结构致密 ,Ti从TiB2 +Fe侧向Fe基片侧进行扩散 ,以及TiB2 +Fe层与Fe基片结合良好。接头断裂时 ,断裂位置发生在TiB2 +Fe金属陶瓷层 ,而不是沿着TiB2 +Fe层与Fe基片的界面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焊接 制备 (tib2+fe)/fe结构材料 SHS焊接 界面结合 陶瓷 金属 连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亚江 王娟 +2 位作者 尹衍升 吴会强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技术对Fe3 Al/Q2 35真空扩散焊界面附近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当加热温度 10 5 0~ 10 80℃ ,保温时间 6 0min ,压力 9.8MPa时 ,Fe3 Al金属间化合物与Q2 35钢扩散焊界面附近形...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技术对Fe3 Al/Q2 35真空扩散焊界面附近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当加热温度 10 5 0~ 10 80℃ ,保温时间 6 0min ,压力 9.8MPa时 ,Fe3 Al金属间化合物与Q2 35钢扩散焊界面附近形成了明显的扩散过渡区 ,该过渡区由Fe3 Al相和α -Fe(Al)固溶体构成 ,显微硬度约为 4 80~5 4 0HM ,不存在含铝较高的高硬度脆性相。有利于提高Fe3 Al/Q2 35扩散过渡区的韧性 ,提高扩散焊接头的抗裂纹能力。扩散过渡区中的Fe3 Al相与α -Fe(Al)固溶体之间存在着 (11- 0 ) α -Fe(Al) ∥ (0 11) Fe3Al和 [0 0 1]α -Fe(Al) ∥ [10 0 ]Fe3Al的晶体学取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Q235 异种材料 扩散焊 界面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Fe_3O_4@TiO_2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平强 张岩 +2 位作者 温晓晴 卢翠英 赵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3-416,共4页
利用热分解油酸铁复合物得到油相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以冰醋酸、钛酸四异丙酯和乙醇组成混合溶液,采用水热仿生合成法制备Fe_3O_4@TiO_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 利用热分解油酸铁复合物得到油相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以冰醋酸、钛酸四异丙酯和乙醇组成混合溶液,采用水热仿生合成法制备Fe_3O_4@TiO_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磁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TiO_2在Fe_3O_4颗粒表面进行了有效的包覆,形成了良好的包覆层,产品分散性好、结晶度高、形态稳定、磁性良好,为其在环境保护、生物、光催化等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磁性材料 fe3O4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菱镁矿尾矿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玉香 曲殿利 李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2-416,共5页
在工业废弃物菱镁矿尾矿中加入石英砂和少量Fe2O3,经1550℃反应烧结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探讨Fe2O3对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XRD、X'pert plus软件、SEM对合成镁橄榄石的相组成、晶胞参数、显微结构等进行研究。... 在工业废弃物菱镁矿尾矿中加入石英砂和少量Fe2O3,经1550℃反应烧结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探讨Fe2O3对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XRD、X'pert plus软件、SEM对合成镁橄榄石的相组成、晶胞参数、显微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2O3的引入使得镁橄榄石结构中形成缺陷,导致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发生改变,促进了高温液相的形成,加速了离子的扩散,加快了反应速度,促进了镁橄榄石的烧结,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镁橄榄石的合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尾矿 镁橄榄石 fe2O3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Fe_3Al复合材料的界面电子结构计算及材料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嘉 尹衍升 +1 位作者 谭训彦 范润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4-209,共6页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rO2 (3Y) /Fe3 Al复合材料 ,材料的室温抗弯强度、断裂韧性、HRA硬度分别为 132 1MPa、39MPa·m1/ 2 、86 .7,临界热震温差 (ΔT)由单相ZrO2 (3Y)的 2 5 0℃提高至 5 0 0℃。在此基础上 ,用EET理论 (经验电子理...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rO2 (3Y) /Fe3 Al复合材料 ,材料的室温抗弯强度、断裂韧性、HRA硬度分别为 132 1MPa、39MPa·m1/ 2 、86 .7,临界热震温差 (ΔT)由单相ZrO2 (3Y)的 2 5 0℃提高至 5 0 0℃。在此基础上 ,用EET理论 (经验电子理论 )计算了ZrO2 与Fe3 Al的价电子结构及其部分晶面的电子密度 ,并对两相的晶体学取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fe3Al复合材料 界面 电子结构 计算 电子密度 增韧 抗热震性能 氧化锆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隋新国 高文元 +1 位作者 孙俊才 刘扬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6-818,841,共4页
使用硝酸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x=0.05、0.10、0.15、0.20)的粉料并研究了粉料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800℃煅烧3h形成粉料... 使用硝酸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x=0.05、0.10、0.15、0.20)的粉料并研究了粉料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800℃煅烧3h形成粉料具有六角晶系钙钛矿结构;Ca2+和Sr2+双掺杂取代La3+进入晶格后,随着Ca2+含量x增加,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晶胞a轴方向缩短c轴方向拉长,晶胞体积减小;且1200℃烧结3h后所有样品电导率在降低。温度升高到490℃,掺杂样品的电导率出现最大值,温度继续升高晶格氧逸出导致电导率降低。当x=0.10和0.15时,阴极材料电导率在500~650℃范围内基本相等且高于700S/cm,并与Ce0.8Sm0.2O2热性能的表现一致,且两者阴极材料在650℃时,所组装单电池的输出功率明显大于350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La0.7Sr0.3-xCaxCo0.8fe0.2O3-δ 晶体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烧结工艺制备Fe_3Al/Al_2O_3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江涛 JIANG Tao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1,35,共7页
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Fe3Al/Al2O3复合材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将Fe3Al粉末与Al2O3粉末相混合制备Fe3Al/Al2O3复合粉末,并通过压力成型和常压烧结工艺(1700℃,2 h)制备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 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Fe3Al/Al2O3复合材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将Fe3Al粉末与Al2O3粉末相混合制备Fe3Al/Al2O3复合粉末,并通过压力成型和常压烧结工艺(1700℃,2 h)制备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材。本实验主要研究Fe3Al/Al2O3复合材料烧结块材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球磨60 h并经过800℃和1000℃热处理后得到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经过常压烧结工艺得到的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材主要由Fe3Al相和Al2O3相组成。Fe3Al/Al2O3复合材料烧结块材的显微结构均匀致密。其中Fe3Al晶粒均匀分布在Al2O3基体中,Fe3Al晶粒的平均颗粒尺寸约为4~5μm,而Al2O3基体颗粒尺寸约为5~10μm。随着Fe3Al合金含量的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相对密度逐渐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逐渐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金属间化合物 fe3Al/Al2O3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常压烧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含量对锂离子电池Fe_(2-x)SiO_4@C负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曹志良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4,118,共4页
研究了不同铁含量对锂离子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高温固态法制备含不同比例铁的Fe_(2-x)SiO_4负极材料,采用XRD、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恒定电流蓄放电性能及交流阻抗性质。XRD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比例铁含量对负极材料的晶体结... 研究了不同铁含量对锂离子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高温固态法制备含不同比例铁的Fe_(2-x)SiO_4负极材料,采用XRD、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恒定电流蓄放电性能及交流阻抗性质。XRD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比例铁含量对负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而SEM分析结果表明,负极材料内部晶体粒径随铁含量增加而变小,更为均匀;此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xSiO4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工艺制备Fe_3Al/Al_2O_3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
10
作者 江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82-1887,1893,共7页
本实验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并将Fe3Al粉末与Al2O3粉末相混合制备Fe3Al/Al2O3复合粉末,并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材试样,对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 本实验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并将Fe3Al粉末与Al2O3粉末相混合制备Fe3Al/Al2O3复合粉末,并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材试样,对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球磨60 h后得到Fe-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并经过800℃和1000℃热处理后得到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经过热压烧结后得到的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材主要有Fe3Al相和Al2O3相。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均匀致密。Fe3Al晶粒均匀分布在Al2O3基体中,Fe3Al晶粒的平均颗粒尺寸为3~4μm,而Al2O3基体颗粒尺寸为4~5μm。随着基体中Fe3Al合金含量的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相对密度逐渐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逐渐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Fe3Al/Al2O3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是由于复合材料具有均匀致密的显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Al2O3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工艺 机械合金化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Al_2O_3纳微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衍升 龚红宇 +4 位作者 谭训彦 范润华 甄玉花 陈云 张银燕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5,共7页
利用EET理论计算了Al2 O3 与Fe3 Al的价电子结构及其部分晶面的电子密度。结果表明 ,两相界面的电子密度差Δρ >10 % ,界面有较大的应力。两相以一定方式取向时 ,可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 fe3Al/Al2O3 纳微米复合材料 界面 电子结构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材料Cu/Fe_2O_3-TiO_2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萍 钟顺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Cu/Fe2O3-TiO2光催化材料。用XRD、Ram an、TPR、IR、TEM、UV-V is DRS测试技术和光催化反应等对固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2O3的质量分数为10%时,在TiO2表面以单分子层分散,Fe2O3的引入使TiO2吸光...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Cu/Fe2O3-TiO2光催化材料。用XRD、Ram an、TPR、IR、TEM、UV-V is DRS测试技术和光催化反应等对固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2O3的质量分数为10%时,在TiO2表面以单分子层分散,Fe2O3的引入使TiO2吸光限蓝移。Fe2O3含量超过单分子层分散时,有晶相Fe2O3生成,光吸收性能下降。Fe—O—Ti键的形成加强了半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在半导体间的输送。少量Cu的引入,使复合材料的吸光域向可见光范围扩展。光催化反应性能与材料的光响应能力密切相关。在光催化CO2和CH3NH2直接合成NH2CH2COOH的反应中,负载质量分数为10%Fe2O3的光催化反应性能最优。在120℃、常压、空速200 h-1、CO2与CH3NH2摩尔比为1∶1和6.5×10-4W/cm2的紫外灯照射下,CH3NH2转化率为1.35%,NH2CH2COOH选择性达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 Cu/fe2O3-TiO2 光催化材料 光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烧结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稀土永磁材料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冬冬 顾正飞 +2 位作者 徐成福 刘涛 成林一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5,49,共5页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的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稀土永磁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使用SPS等离子烧结炉能够在较低烧结温度和较少保压时间下制备高密度的烧结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稀土永磁材料,其微...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的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稀土永磁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使用SPS等离子烧结炉能够在较低烧结温度和较少保压时间下制备高密度的烧结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稀土永磁材料,其微观组织是由独立的Nd_2Fe_(14)B相和Ce_2Fe_(14)B相均匀分布构成;退火能够使烧结后还未晶化的非晶体晶化,且SPS等离子烧结能够使烧结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稀土永磁材料发生很少的稀土元素扩散。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Nd_2Fe_(14)B相和Ce_2Fe_(14)B相之间稀土元素的扩散距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相稀土永磁材料 Nd2fe14B-Ce2fe14B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微观结构 退火 元素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Ni_(0.5)Zn_(0.5)Fe_2O_4/PANI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燕 张立新 +1 位作者 孙益新 樊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9-1323,共5页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Ni0.5Zn0.5Fe2O4纳米颗粒以及Ni0.5Zn0.5Fe2O4/PANI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借助FT-IR、XRD、SEM、TEM、VS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Ni0.5 Zn0.5Fe2O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Ni...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Ni0.5Zn0.5Fe2O4纳米颗粒以及Ni0.5Zn0.5Fe2O4/PANI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借助FT-IR、XRD、SEM、TEM、VS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Ni0.5 Zn0.5Fe2O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Ni0.5 Zn0.5 Fe2O4/PANI复合纳米材料平均粒径约为25nm;TEM和FT-IR结果说明可能得到了PANI/Ni0.5Zn0.5 Fe2O4复合纳米颗粒;TG-DTA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ANI含量约为2.6%;磁性能研究表明Ni0.5Zn0.5Fe2O4纳米颗粒在外加磁场下表现出亚铁磁性物质所特有的磁滞现象,其矫顽力较小,表现出超顺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Ni0.5Zn0.5fe2O4/PANI 核壳结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Fe_3O_4@SiO_2-Ag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彦昭 王红 +3 位作者 周晓飞 林果 姜欢 胡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1,共4页
通过多步法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Fe_3O_4@SiO_2-Ag介孔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氮气吸脱附仪等测试手段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加入了表... 通过多步法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Fe_3O_4@SiO_2-Ag介孔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氮气吸脱附仪等测试手段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加入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提高了银纳米粒子的分散性,使得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果表明:银氨溶液浓度的改变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当[Ag(NH_3)_2]^+溶液的浓度为0.2mol/L时,使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对染料污染物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性能最佳。Fe_3O_4@SiO_2-Ag-0.2复合催化剂的循环催化性能良好。在经过5次的循环催化测试后,其催化效率仍可达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fe3O4@SiO2-Ag 催化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2—MoSi2—Fe系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祯 王兆文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关键词 tib2 MOSI2 fe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TiB/Fe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原位合成及显微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维平 刘硕 邹龙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8-801,共4页
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中碳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B2-TiB/Fe复相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改善常规材料表面综合使用性能.采用XRD、SEM、EDS、EPMA等手段对复合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Fe,C)固溶体胞状树枝晶及分布于晶间的TiB... 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中碳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B2-TiB/Fe复相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改善常规材料表面综合使用性能.采用XRD、SEM、EDS、EPMA等手段对复合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Fe,C)固溶体胞状树枝晶及分布于晶间的TiB2/Fe或TiB/Fe共晶组成,部分Fe2B相也会出现在晶间.涂层成分不同时,陶瓷增强相的含量将发生变化.涂层力学性能较基体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tib2 fe2B 激光熔覆工艺 共晶 显微分析 中碳钢 原位自生 原位合成 材料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及SiO_2对铜基刹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姚萍屏 熊翔 +2 位作者 李世鹏 陈洁 黄伯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8-483,共6页
通过加压烧结法制备出铜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采用模拟刹车制动试验方法考察了不同转速条件下Fe含量和添加S iO2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其磨损表面形貌,分析了Fe和S iO2... 通过加压烧结法制备出铜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采用模拟刹车制动试验方法考察了不同转速条件下Fe含量和添加S iO2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其磨损表面形貌,分析了Fe和S iO2对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由于高硬度及耐磨的Fe弥散分布于铜基体中,使得刹车材料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有所提高;S iO2虽然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提高高速条件下的耐磨性,但对低速下材料磨损性能的提高不利.这是由于在低速下,S iO2易凸出摩擦表面而增加材料的磨损,而在高速下由于硬质S iO2颗粒对摩擦膜起到很好的钉扎作用而使其摩擦系数增加,磨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fe SIO2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TiO_2/SiO_2薄膜催化剂的结构对其光催化性能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付宏刚 王建强 +4 位作者 任志宇 闫鹏飞 于海涛 辛柏福 袁福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71-1676,共6页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不同量Fe^(3+)的TiO_2光催化剂(Fe^(3+)-TiO_2/SiO_2),以氙灯为光源,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TiO_2/SiO_2比TiO_2纳米粉有更好的催化活性,Fe^(3+)的最...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不同量Fe^(3+)的TiO_2光催化剂(Fe^(3+)-TiO_2/SiO_2),以氙灯为光源,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TiO_2/SiO_2比TiO_2纳米粉有更好的催化活性,Fe^(3+)的最佳掺入量为0.03%。罗丹明B在粉体和膜催化剂的作用下遵循不同的光催化反应机理。根据XRD,SEM,Raman,XPS和FTIR的表征结果可认为,TiO_2在SIO_2表面薄膜化和Ti-O-Si键的形成是催化活性提高和降解机理不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TiO2/SiO2薄膜 催化剂 结构 光催化性能 溶胶-凝胶法 制备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o-CaF_2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韩杰胜 王静波 +2 位作者 张树伟 孟军虎 吕晋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6-310,共5页
采用中频感应热压工艺制备了具有良好高温摩擦学特性的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Fe-Mo合金和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高温下的机械摩擦化学效应,Fe-Mo合金磨损表... 采用中频感应热压工艺制备了具有良好高温摩擦学特性的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Fe-Mo合金和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高温下的机械摩擦化学效应,Fe-Mo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由MoO2及Fe2O3组成的黑色釉质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在500℃以上时,Fe-Mo-CaF2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由CaF2、MoO2、CaMoO4、Fe2O3及FeMo4F6等组成的复合润滑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高温自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合金 fe—Mo—CaF2高温自润滑材料 摩擦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