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3-氨基吡咯烷二盐酸盐的合成研究
1
作者 蒋旭东 袁哲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经缩合得N-甲酰-L-天冬氨酸酐,然后经酰化、酯化、还原、成环得(S)-1-苄基-3-氨基吡咯烷,最后脱苄合成(S)-(+)3-氨基吡咯烷二盐酸盐,总收率62.8%。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S)-1-苄基-3-氨基吡咯烷适宜工艺条件...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经缩合得N-甲酰-L-天冬氨酸酐,然后经酰化、酯化、还原、成环得(S)-1-苄基-3-氨基吡咯烷,最后脱苄合成(S)-(+)3-氨基吡咯烷二盐酸盐,总收率62.8%。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S)-1-苄基-3-氨基吡咯烷适宜工艺条件为:n(KBH4)∶n(H2SO4)∶n(混合物4)=3∶1.5∶1,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6h,收率71.6%。产物结构经MS和1 H NMR进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天冬氨酸 (s)-(%PLUs%)-3-氨基吡咯烷盐酸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S)-3,3'-二(吡咯烷甲基)-八氢联萘酚合成方法
2
作者 符世玮 葛锐 +2 位作者 汤佳凡 明巍 古双喜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S)-3,3'-二(吡咯烷甲基)-八氢联萘酚可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和手性分子识别,但其合成方法仍有待改进。以(S)-联萘酚为原料,通过环境友好的两步反应在乙醇溶剂中合成了(S)-3,3'-二(吡咯烷甲基)-八氢联萘酚。在(S)-联萘酚的... (S)-3,3'-二(吡咯烷甲基)-八氢联萘酚可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和手性分子识别,但其合成方法仍有待改进。以(S)-联萘酚为原料,通过环境友好的两步反应在乙醇溶剂中合成了(S)-3,3'-二(吡咯烷甲基)-八氢联萘酚。在(S)-联萘酚的氢化反应中,研究了钯的负载量及其回收套用,发现在质量分数1%~5%(钯净含量占原料)的钯炭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收率均几乎定量,但所需反应时间不同。在类曼尼希反应中,开发了改进的合成方法,不仅溶剂更为绿色,而且后处理方法更为简单、高效和省时,产品收率高达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 3'-(吡咯烷甲基)-八氢联萘酚 手性催化剂 类曼尼希反应 绿色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核因子-KB表达及细胞凋亡作用
3
作者 阚氏海 唐菁 +2 位作者 于振海 张乃丽 金昌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8-398,封2,共7页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大鼠建立模型后取肺组织行大体及光镜下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凋亡调控因子(Fas)、B淋巴细胞瘤-2(Bcl...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大鼠建立模型后取肺组织行大体及光镜下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凋亡调控因子(Fas)、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观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AP组与PDTC预处理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细胞凋亡明显,NF-κB、Fas、Bcl-2与TNF-α表达均明显升高,6h达最高峰.PDTC预处理组与SAP组比较,则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凋亡指数、NF-κB、Fas、TNF-α与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而Bcl-2表达趋势相反.结论:NF-κB活化参与了SAP时肺组织的细胞凋亡.PDTC能有效缓解SAP肺损伤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激活与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氨基甲酸吡咯烷 核因子-κB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细胞凋亡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中氨基吡啶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
4
作者 董淑波 杨汉跃 +1 位作者 徐亮 陈学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在降血糖药物苯甲酸阿格列汀的合成过程中,有可能因原料的因素而引入氨基吡啶类基因毒性杂质而对上述药物的用药安全性造成影响。为此试验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中3种氨基吡啶化合物(4-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和2... 在降血糖药物苯甲酸阿格列汀的合成过程中,有可能因原料的因素而引入氨基吡啶类基因毒性杂质而对上述药物的用药安全性造成影响。为此试验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中3种氨基吡啶化合物(4-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和2-氨基吡啶)的方法。称取试样0.3g,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甲醇(90+10)混合溶液超声溶解并定容至10.0mL。选择Shim-pack Scepter 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甲醇(90+10)的混合溶液等度洗脱,流量为0.5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10μL。在选定的条件下,上述3种化合物可达到很好的分离,4-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和2-氨基吡啶间的分离度分别为30.3,8.4,其检出限(3S/N)分别为0.0289,0.0711,0.0702mg·L-1。在3个浓度水平上对3种化合物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依次为101%,98.4%,97.2%。重复性和重现性试验所测得3种化合物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依次为1.5%,0.90%,0.70%和6.2%,3.0%,2.2%。样品加标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24h内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甲酸阿格列汀 3-氨基哌啶盐酸盐 氨基吡啶 基因毒性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中间体(S)-2-(1-氨基丙基)-5-氟-3-苯基-4(3H)-喹唑啉酮盐酸盐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5
作者 吴云登 龚飞虎 +3 位作者 万辉 谢俊 徐向阳 李剑 《化学世界》 CAS 2023年第5期359-364,共6页
以(S)-2-(叔丁氧羰基氨基)丁酸和2-氨基-6-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合,然后与苯胺反应,再在盐酸的作用下,脱Boc、成盐酸盐,即得(S)-2-(1-氨基丙基)-5-氟-3-苯基-4(3H)-喹唑啉酮盐酸盐。目标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 以(S)-2-(叔丁氧羰基氨基)丁酸和2-氨基-6-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合,然后与苯胺反应,再在盐酸的作用下,脱Boc、成盐酸盐,即得(S)-2-(1-氨基丙基)-5-氟-3-苯基-4(3H)-喹唑啉酮盐酸盐。目标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进行了表征,再经挥发得到了本品的单晶,并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表征了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δ抑制剂 Idelalisib中间体 (s)-2-(1-氨基丙基)-5--3-苯基-4(3H)-喹唑啉酮盐酸盐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继伟 蒋文伟 +1 位作者 罗芩 杨琴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8期35-37,共3页
以1,2,3-三氯苯为原料,经硝化、水解和还原反应合成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通过调节剂甲酸铵的用量,得到高收率和高纯度的产品。在现有工艺和设备条件下,甲酸铵与原料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产品收率最高,达72.... 以1,2,3-三氯苯为原料,经硝化、水解和还原反应合成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通过调节剂甲酸铵的用量,得到高收率和高纯度的产品。在现有工艺和设备条件下,甲酸铵与原料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产品收率最高,达72.7%,并且产品纯度也高。通过红外分析、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等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为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三氯苯甲酸铵4 6-氨基间苯盐酸盐合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砌块3-(S)-氨基四氢呋喃合成研究
7
作者 王晓娟 李高伟 +3 位作者 刘澜涛 郭保国 刘瑛 赵文献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2-555,共4页
从便宜、易得的天然L-蛋氨酸出发,先与碘甲烷反应生成碘代二甲锍鎓盐叶利德,然后与碳酸氢钠水解反应得L-高丝氨酸,在加入盐酸的条件下,通过关环反应,得到γ-丁内酯盐酸盐,最后通过InBr3和Et3SiH还原,高效率、高选择性地合成了手性3-(S)... 从便宜、易得的天然L-蛋氨酸出发,先与碘甲烷反应生成碘代二甲锍鎓盐叶利德,然后与碳酸氢钠水解反应得L-高丝氨酸,在加入盐酸的条件下,通过关环反应,得到γ-丁内酯盐酸盐,最后通过InBr3和Et3SiH还原,高效率、高选择性地合成了手性3-(S)-氨基四氢呋喃。通过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熔点测定,并经质谱、核磁及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蛋氨酸 3-( s)-氨基四氢呋喃 内酯盐酸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氧基-3-(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吲哚的合成研究
8
作者 田建文 张小林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5-甲氧基吲哚为原料,经加热反应、真空去挥发物、碱液稀释调和、溶剂萃取、减压蒸馏等工艺过程制得5-甲氧基-3-(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吲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原料的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 以5-甲氧基吲哚为原料,经加热反应、真空去挥发物、碱液稀释调和、溶剂萃取、减压蒸馏等工艺过程制得5-甲氧基-3-(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吲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原料的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即反应时间为18~19h,反应温度为130~140℃,用环丁砜作溶剂,反应原料配比(质量比)为m(5-甲氧基吲哚)∶m(DIPEA)∶m(碘代异丙烷)=1∶2.73∶3.57时,收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3-(2-异丙基氨基乙基)-吲哚 5-甲氧基吲哚 吲哚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中间体(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润南 王婷 +3 位作者 张丹丹 王璇 张珍明 李树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S-环氧氯丙烷与氨水和苯甲醛反应,酸性水解后,4-二甲氨基吡啶作为催化剂,醋酐作为酰化试剂合成(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用LC-MS分析S-环氧氯丙烷与氨水反应的副产物,发现在氨水中加入醋酸铵可以抑制副反应,提高1-氨基-3-氯... S-环氧氯丙烷与氨水和苯甲醛反应,酸性水解后,4-二甲氨基吡啶作为催化剂,醋酐作为酰化试剂合成(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用LC-MS分析S-环氧氯丙烷与氨水反应的副产物,发现在氨水中加入醋酸铵可以抑制副反应,提高1-氨基-3-氯-2-丙醇的收率;在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下与乙酸酐反应得到(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收率90.91%,时间缩短了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 乙酰胺副反应 醋酸铵4-氨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核糖核酸的UV-Vis光谱探针反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迟燕华 庄稼 +2 位作者 董发勤 赵志龙 李克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UV -Vis分光光度法 ,研究在 pH7~8的缓冲溶液中 ,酵母核糖核酸 (RNA)与3_氨基_6_二甲氨基_2_甲基吩嗪盐酸盐 (ZR)相互作用;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 ;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变化明显 ,配合物的吸收峰与试... 采用UV -Vis分光光度法 ,研究在 pH7~8的缓冲溶液中 ,酵母核糖核酸 (RNA)与3_氨基_6_二甲氨基_2_甲基吩嗪盐酸盐 (ZR)相互作用;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 ;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变化明显 ,配合物的吸收峰与试剂本身比较红移90nm ;研究了体系的酸度、温度、时间等基本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离子对体系的影响 ,发现离子强度的改变对体系的吸光度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核糖核酸 3-氨基-6-氨基-2-甲基吩嗪盐酸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RNA探针 相互作用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单体的合成优化及提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艳红 黄玉东 +2 位作者 宋元军 孟祥丽 景介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8-701,705,共5页
研究了液晶高分子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的2个单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的制备与提纯,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出最优的合成与提纯路线。通过IR、1H NMR、13C NMR、HPLC、DSC和元... 研究了液晶高分子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的2个单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的制备与提纯,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出最优的合成与提纯路线。通过IR、1H NMR、13C NMR、HPLC、DSC和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为目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 5-羟基-1 4-苯撑吡啶并咪唑] 2 5-羟基对苯甲酸 2 6-氨基-3 5-硝基吡啶 2 3 5 6-四氨 基吡啶盐酸盐 合成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并[1,2-d∶5,4-d′]二噁唑-2,6-二(1,4-亚萘基)的合成及表征
12
作者 崔天放 魏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88,共3页
采用4,6-二氨基-1,3-苯二酚盐酸盐和1,4-萘二甲酸为原料,在磷酸、多聚磷酸介质中经溶液缩聚,制得聚苯并[1,2-d∶5,4-d′]二噁唑-2,6-二(1,4-亚萘基)(PNBO),并对制得的PNBO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P_2O_5添加量为84%(wt,质量分数),减... 采用4,6-二氨基-1,3-苯二酚盐酸盐和1,4-萘二甲酸为原料,在磷酸、多聚磷酸介质中经溶液缩聚,制得聚苯并[1,2-d∶5,4-d′]二噁唑-2,6-二(1,4-亚萘基)(PNBO),并对制得的PNBO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P_2O_5添加量为84%(wt,质量分数),减压、氮气保护条件下,制得的PNBO产率达到86.73%,黏度达到17.95dL/g,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1 2-d∶5 4-d′]噁唑-2 6-(1 4-亚萘基) 4 6-氨基-1 3-盐酸盐 1 4-甲酸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川 赵圣轩 陈宇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改进利伐沙班关键中间体4-(4-氨基苯基)-3-吗琳酮和(S)-N-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并用于合成利伐沙班的方法,所得目标产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总收率达到16.4%。
关键词 4-(4-氨基苯基)-3-吗啉酮 (s)-N-环氧丙基邻苯甲酰亚胺 利伐沙班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格列汀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霞 刘新元 +2 位作者 王鹏 王宇栋 梁丙辰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以(S)-吡咯烷-2甲腈对甲苯磺酸盐(W1)与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经氯乙酰化制得关键中间体(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W2),后W2再与3-氨基-1-金刚烷醇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原料药维格列汀。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两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以(S)-吡咯烷-2甲腈对甲苯磺酸盐(W1)与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经氯乙酰化制得关键中间体(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W2),后W2再与3-氨基-1-金刚烷醇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原料药维格列汀。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两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W1与氯乙酰氯及三乙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1∶1.2,于5℃反应2 h左右可制得W2;W2与3-氨基-1-金刚烷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0,于45℃反应12 h可制得维格列汀。最终目标产物经红外确认化学结构,并经高效液相色谱仪确定质量,纯度达99.9%,总收率达76.5%。该制备工艺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纯度和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格列汀 (s)-吡咯烷-2甲腈对甲苯磺酸盐 3-氨基-1-金刚烷醇 糖尿病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