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加PAM条件下土壤养分淋溶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员学锋 吴普特 +1 位作者 汪有科 冯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关中(?)土经PAM处理后,土壤中氮、磷、钾的淋溶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N,P,K累积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2.40%,43.85%和68.19%。同时,不同浓度PAM的试验结果发现,增加PAM浓度能使土壤淋溶液...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关中(?)土经PAM处理后,土壤中氮、磷、钾的淋溶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N,P,K累积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2.40%,43.85%和68.19%。同时,不同浓度PAM的试验结果发现,增加PAM浓度能使土壤淋溶液中N,P,K累积量进一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土壤 N P K 淋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AM施用方法对土壤入渗和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于健 雷廷武 +2 位作者 I.Shainberg 张俊生 张季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4,共7页
施用土壤调理剂PAM可增加入渗率和减少土壤侵蚀,为了研究不同PAM形态与施用方法对施用PAM效果的影响,该文对3种形态的PAM(溶胶态、溶液与干粉状)以及干粉PAM与石膏混合的2种施用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形态PAM均能够显著增加... 施用土壤调理剂PAM可增加入渗率和减少土壤侵蚀,为了研究不同PAM形态与施用方法对施用PAM效果的影响,该文对3种形态的PAM(溶胶态、溶液与干粉状)以及干粉PAM与石膏混合的2种施用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形态PAM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入渗、减少侵蚀量。与对照相比,喷洒溶胶和溶液PAM可分别提高土壤稳定入渗率1.0~2.5、1.7~2.8倍,直接施用干粉PAM可提高0.25~1.8倍。综合比较干粉PAM的两种施用方法,地表直接撒施干粉比与土壤混合效果略好一些,与石膏联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干粉PAM增加入渗效果,并且增加幅度随着石膏混合量增加而增加。地表直接撒施干粉PAM,与对照相比减少土壤侵蚀量最大约80%,可达到施用溶胶态与溶液PAM减少侵蚀相同的效果。干粉PAM与表层土壤混合施用将降低PAM减少侵蚀的效果。增加石膏掺入量可以加强干粉PAM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径流的效果,但会降低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综合比较3种形态PAM及干粉PAM施用方法对入渗与侵蚀的影响,直接使用干粉PAM不仅具有较好效果,且施用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旱作农业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侵蚀 聚丙烯酸酯(pam) 水土保持 pam形态 施用方法 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乙基淀粉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纸张增干强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沈一丁 刘宝华 费贵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56-159,共4页
以阳离子淀粉(CS)、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为主要原料,采用无皂乳液两步聚合法合成了腈乙基淀粉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纸张增强剂,对合成工艺条件等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较佳的合成条件为无皂乳液聚合,m(阳离子淀粉)∶m(丙烯酰胺)... 以阳离子淀粉(CS)、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为主要原料,采用无皂乳液两步聚合法合成了腈乙基淀粉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纸张增强剂,对合成工艺条件等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较佳的合成条件为无皂乳液聚合,m(阳离子淀粉)∶m(丙烯酰胺)=1.0∶1.0,w(GMA)=0.8%~0.9%,反应温度80~85℃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间5 h,得到的乳液型腈乙基淀粉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纸张增强剂对增加纸张环压强度、耐破度有明显效果,用量为绝干浆质量的0.4%时,可使纸的环压强度相对空白原纸提高29.5%,耐破度提高45%。对这种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两步聚合 增干强剂 聚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溶液流变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冯茹森 郭拥军 +2 位作者 罗平亚 张健 杨爱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4-328,共5页
近年来,国外在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溶液流变性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溶液结构与流变特征、线性粘弹性的关系,以及温度、盐对缔合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文中主要对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流变特征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合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其共聚物水凝胶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单军 刘占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467-1470,共4页
用60Co-γ射线辐射合成了低交联度的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水凝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水凝胶经过丙酮脱水的干态试样的微观结构特征。发现聚合物中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单体单元的比例对其微观结构... 用60Co-γ射线辐射合成了低交联度的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水凝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水凝胶经过丙酮脱水的干态试样的微观结构特征。发现聚合物中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单体单元的比例对其微观结构影响很大,并且从聚合物链段之间存在氢键和静电排斥这两种对立作用力相对强度的角度,定性地阐述了各水凝胶微观结构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合成 水凝胶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酰胺化酶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深基 陈松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197,共3页
C端酰胺化是许多神经内分泌多肽重要的翻译后加工过程,是在酰胺化酶的催化下分两步进行的,PHM和PAL分别催化这两步反应.PHM由两个结构相似的结构域组成,每个结构域均为九链β折叠组成的三明治样结构,分别由三个His或... C端酰胺化是许多神经内分泌多肽重要的翻译后加工过程,是在酰胺化酶的催化下分两步进行的,PHM和PAL分别催化这两步反应.PHM由两个结构相似的结构域组成,每个结构域均为九链β折叠组成的三明治样结构,分别由三个His或两个His和一个Met螯合一个Cu组成活性中心.在一个反应周期中,两个Cu分别独立地与抗坏血酸和分子氧发生单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酰胺化酶 结构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3-1740,共8页
以自制的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磺酸钠(MA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共聚单体比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 以自制的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磺酸钠(MA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共聚单体比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并重点考察了共聚各单体用量和聚合反应条件对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MPEGAA)∶n(AA)∶n(MAS)∶n(AMPS)∶n(AM)=0.1∶0.65∶0.1∶0.2∶0.15,引发剂用量为5%,聚合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控制在80℃和5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保塑性。当掺量(折固掺量)为0.24%时,90 min内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率高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 共聚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乙基淀粉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8
作者 刘宝华 沈一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4,共4页
以阳离子淀粉、丙烯腈、丙烯酰胺为主要单体,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交联剂,采用无皂乳液两步聚合法制备了氰乙基淀粉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树脂(AS-CPAM)。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 以阳离子淀粉、丙烯腈、丙烯酰胺为主要单体,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交联剂,采用无皂乳液两步聚合法制备了氰乙基淀粉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树脂(AS-CPAM)。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S-CPAM中各单体单元的存在,且AA-CPAM树脂属于非晶态聚合物,聚合体系中主要成分AS及CPAM由于交联剂的存在其相对依赖性增加;聚合物在198.3℃开始分解,符合造纸工艺的温度要求。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纸张表面及断面的微观结构,显示出纤维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为提高纸张干强度提供了依据。当(AS-CRAM)用量增至1%时,纸张表面强度逐渐增大,环压强度提高27.8%,耐破度提高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乙基淀粉 表面强度 增干强剂 接枝共聚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滴定法测定采油污水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浓度 被引量:4
9
作者 何萍 段明 +1 位作者 方申文 蒋晓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0-73,78,共5页
应用胶体滴定技术建立了采油污水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pH值、水解度、矿化度、含油量、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滴定速度对胶体滴定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0,HPAM溶液浓度在5 mg/L~200 mg/L时,其... 应用胶体滴定技术建立了采油污水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pH值、水解度、矿化度、含油量、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滴定速度对胶体滴定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0,HPAM溶液浓度在5 mg/L~200 mg/L时,其电荷量(以滴定值表示)与对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出液中水相的矿化度和低于50 mg/L的含油量以及HPAM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对胶体滴定值无明显影响,但水解度会影响胶体滴定值。滴定速度应控制在0.02 mL/s左右。HPAM的平均回收率为99.89%,相对标准偏差为5.35%。胶体滴定法和淀粉-碘化镉法测定的油田采出液中HPAM的浓度差值小于5 mg/L。与淀粉-碘化镉法相比,胶体滴定法具有所用试剂无毒、对环境无污染、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合在现场监测使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滴定法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采油污水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