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1
作者 吴丽丽 刘艳霞 +1 位作者 武海鹏 韩港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1,共15页
为解决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阴角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用1个冷弯薄壁方钢管和2个U形钢管焊接成L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形式。设计了5组共10根试件的轴压试验,并开展了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 为解决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阴角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用1个冷弯薄壁方钢管和2个U形钢管焊接成L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形式。设计了5组共10根试件的轴压试验,并开展了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U形管外伸长度和钢材强度等参数对构件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试件的主要破坏形态为中上部局部鼓曲破坏,适量增大U形管外伸长度可以提高承载力,但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易发生弯扭破坏;承载力和延性随着钢管厚度和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加;混凝土强度对构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荷载的影响都很小,但对曲线下降段的影响较大;试件端部和中部截面阴角处的混凝土应力值比各边中部更大,说明采用U形钢管与方钢管组合的方式改善了阴角处钢管对混凝土约束普遍较弱的问题。基于“统一理论”,给出了两种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两种计算方法在0.44~1.94的约束效应系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U形管 钢管混凝土柱 轴心受压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加培养与氧调控协同提高大肠杆菌产L⁃苏氨酸
2
作者 王泽建 银肖剑 +4 位作者 郭文慧 吕莹 范晓光 栗波 梁剑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5期160-166,共7页
以实验室1株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首先将活化后的大肠杆菌菌液按照5%接种量接种至优化后的发酵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调节控制溶解量不低于15%,并实时流加葡萄糖酸钠、磷酸甜菜碱和玉米浆干粉混合溶液,控制细胞的氧消耗速率(oxygen uptake ... 以实验室1株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首先将活化后的大肠杆菌菌液按照5%接种量接种至优化后的发酵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调节控制溶解量不低于15%,并实时流加葡萄糖酸钠、磷酸甜菜碱和玉米浆干粉混合溶液,控制细胞的氧消耗速率(oxygen uptake rate,OUR)为215 mmol/(L·h),通过在线氧消耗速率控制系统、补料控制与OUR调节的作用关系,获得最优流加补料方案:流加25%氨水控制pH值,调整转速和通气控制溶氧15%以上,当溶氧开始回升时流加质量浓度为65%的葡萄糖,起始流加速度1 g(/L·h),控制残糖浓度不超过1.0 g/L。结果表明:L⁃苏氨酸产量提高了35%,达到15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苏氨酸 氧消耗速率 优化调控 流加培养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CC技术的L波段低通滤波器设计
3
作者 于国庆 宋宇翔 +2 位作者 张秀清 李博嘉 王启凡 《信息化研究》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针对移动通信设备小型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利用计算公式设计了一款工作在L波段截止频率为2 GHz的3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集总电感和电容设计,然后使用ADS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优化,再在HFSS软件中利用低温共烧陶瓷... 针对移动通信设备小型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利用计算公式设计了一款工作在L波段截止频率为2 GHz的3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集总电感和电容设计,然后使用ADS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优化,再在HFSS软件中利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分别构建了螺旋式电感和垂直交指形电容,最后将构建的电感和电容模型结合成滤波器整体的3D结构。经过HFSS仿真测得该滤波器在通带中插入损耗<1 dB,回波损耗≥10 dB,在带外3~6 GHz的抑制均>17 dB。该产品尺寸仅为2.4 mm×2.3 mm×1.2 mm,非常适用于小型化移动设备领域。LTCC技术的使用不仅提升了滤波器的性能,同时也使滤波器结构更加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 低通滤波器 低温共烧陶瓷 集总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设计法的L型不规则结构隔震设计
4
作者 滕振超 张家浩 +2 位作者 霍静轶 黄漪澜 计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8,17,共9页
为减少L型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探讨隔震设计中隔震层三种抗震缝设置方案对扭转效应的控制效果,提出针对L型不规则结构的整体设计流程。基于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某L型建筑建立上部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整体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隔... 为减少L型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探讨隔震设计中隔震层三种抗震缝设置方案对扭转效应的控制效果,提出针对L型不规则结构的整体设计流程。基于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某L型建筑建立上部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整体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隔震装置的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比,并进行修正反应谱计算;在SAUSG中对最优方案补充弹塑性时程分析,验算罕遇地震下支座极限位移与楼层位移角。结果表明,整体设计法以底部剪力比确定隔震目标,采用多计算模型包络,能更直观、方便地进行隔震设计。采取设置竖向抗震缝的方案将扭转位移比从1.60降低至1.16,位移角从1/212降低至1/505,有效控制了扭转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设计 扭转效应控制 整体设计法 SAUSG弹塑性时程分析 l型不规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类基础油调制的L-CKD680氧化性能提升方案初探
5
作者 于海 范丰奇 +1 位作者 周康 吕会英 《润滑油》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Ⅰ类基础油辅以高分子化合物调制的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极易在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上出现100℃运动黏度增长率不合格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开展了不同补强剂对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氧化性能提升方案的研究。同时,考... 以Ⅰ类基础油辅以高分子化合物调制的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极易在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上出现100℃运动黏度增长率不合格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开展了不同补强剂对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氧化性能提升方案的研究。同时,考察了多种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与SH/T 012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的对应性。结果表明:RH01 ZB303《齿轮油烘箱氧法》与SH/T 012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有较好的对应性。采用酸酯型抗氧剂辅以小分子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可有效提升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的氧化安定性能,改善油品在100℃运动黏度易出现增长率不合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基础油 l-CKD680 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 100℃运动黏度增长率 补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不同剂量的L-瓜氨酸对母羊繁殖性能及相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妮格尔阿依·安尼瓦尔 李卓 +5 位作者 赵茜 艾克拜尔·艾合麦提 英提扎尔·阿不力孜 王旭光 阿布力孜·吾斯曼 赵国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的L-瓜氨酸(L-Citrulline,L-Cit)对湖羊繁殖性能及相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挑选120只胎次为2~3胎、体重45.65 kg±5.79 kg的健康湖羊母羊,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II组、试验III组,每组3... 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的L-瓜氨酸(L-Citrulline,L-Cit)对湖羊繁殖性能及相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挑选120只胎次为2~3胎、体重45.65 kg±5.79 kg的健康湖羊母羊,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II组、试验III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每天每只母羊补喂10、20和30 g的L-瓜氨酸。预饲期7 d,正式饲喂期20 d。在母羊阴道内埋置阴道海绵栓(FGA)的第1天记为试验的第0天,于第12天撤栓,第14天进行人工授精,同时肌肉注射1 mL的促排三号(LRH-A_(3))。埋栓处理后第7天、第14天和第18天,在母羊空腹的情况下使用含有肝素钠抗凝剂的采血管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样,检测试验羊只血清中的LH、GnRH、E_(2)和P_(4)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第0天试验Ⅱ组和Ⅲ组的血清孕酮(P_(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间也差异显著(P<0.05)。第7天试验Ⅲ组的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的血清雌二醇(E_(2))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第14天试验Ⅲ组的血清E_(2)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第18天试验Ⅲ组的血清GnRH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Ⅰ组(P<0.05)。给母羊补喂LCit后,试验Ⅰ、Ⅱ、Ⅲ组的受胎率、产羔率及双羔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母羊受胎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4.59%(P<0.05)、150.00%(P<0.05)和24.23%(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给湖羊母羊补喂L-Cit提高了受胎率,L-Cit的添加量以每天每只10 g或20 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瓜氨酸 湖羊 生殖激素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醛脱氢酶Ald在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高丝氨酸的作用
7
作者 祁玉婷 钟兆月 +5 位作者 张霞 徐宁 魏亮 刘君 姜巨全 邵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4,共7页
玉米浆是玉米湿磨工业的主要副产品,在工业发酵中被广泛用作经济有效的营养源。然而,玉米浆影响发酵性能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玉米浆可以促进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为... 玉米浆是玉米湿磨工业的主要副产品,在工业发酵中被广泛用作经济有效的营养源。然而,玉米浆影响发酵性能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玉米浆可以促进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为探究添加玉米浆对L-高丝氨酸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与代谢通路的影响,利用转录组学分析并挖掘其潜在的关键基因,最终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编码醛脱氢酶Ald的cg3096在玉米浆高效促进L-高丝氨酸发酵生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这可能部分归因于细胞内NADPH供应水平的提高。此外,过表达cg3096可以显著提高底物转运(amt、cg0922、urtABC)和利用基因(cg0535-cg0536)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揭示了cg3096在L-高丝氨酸高水平生产中的基本功能和潜在机制,为玉米浆在发酵过程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玉米浆 l-高丝氨酸 转录组分析 cg3096 发酵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仓仓内图像分类检测的ConvNeXt-L-CA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荣喆 许德刚 +2 位作者 张蕙 任飞燕 李智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9,共8页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关于创新粮食监管手段、实现“穿透式”监管的要求,基于粮仓仓内视频监控系统和计算机视觉的粮食储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在粮食行业逐步得到了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到的仓内图像存在较多异常情况...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关于创新粮食监管手段、实现“穿透式”监管的要求,基于粮仓仓内视频监控系统和计算机视觉的粮食储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在粮食行业逐步得到了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到的仓内图像存在较多异常情况,亟需对其进行智能分类并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维护,以提高仓内粮食数量监测的准确性。对此,以ConvNeXt模型为主干网络,引入CA注意力机制及Lion优化器,提出一种ConvNeXt-L-CA的粮仓仓内图像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onvNeXt-L-CA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指数分别达到了98.24%、98.00%、98.04%、98.00%,较原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0.5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信息化监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监管 粮仓仓内图像 图像分类 ConvNeXt-l-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提高大肠杆菌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
9
作者 汪吉鹏 朱滕滕 +4 位作者 刘璐 马铖 魏晓博 刘慧燕 方海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方法提高大肠杆菌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以E. coli NXA为出发菌株,首先采用λ-Red同源重组敲除编码支链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brnQ,获得突变菌株E. coli NXA1。然后将E. coli NXA1经常温常压等离子... 本研究旨在通过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方法提高大肠杆菌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以E. coli NXA为出发菌株,首先采用λ-Red同源重组敲除编码支链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brnQ,获得突变菌株E. coli NXA1。然后将E. coli NXA1经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紫外(UV)与亚硝基胍(NTG)多轮复合诱变,以α-氨基丁酸(α-AB)为结构类似物进行筛选,筛选得到突变菌株E. coli NXA2。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在37℃、200 r/min条件下发酵40 h后,E. coli NXA1的L-异亮氨酸滴度为2.76 g/L,较E. coli NXA提高了33.98%;E. coli NXA2的L-异亮氨酸滴度为3.22 g/L,较E. coli NXA1提高了16.67%,较E. coli NXA提高了56.31%。对菌株E. coli NXA2经连续传代20代后,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对大肠杆菌提高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有明显效果,为选育L-异亮氨酸高产菌株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λ-Red重组技术 brnQ基因 复合诱变 发酵 l-异亮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波段远程增益单元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梁宇东 喻杰奎 +7 位作者 谭曼 段明雄 王文忠 龙函 徐健 黄超 李书恒 吴剑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针对C+L波段大容量超长跨距传输系统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同时放大C和L波段的远程增益单元(RGU)。【方法】文章通过研究掺铒光纤(EDF)对光信号放大的理论,得出EDF长度与RGU的增益以及噪声系数的关系。再通... 【目的】针对C+L波段大容量超长跨距传输系统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同时放大C和L波段的远程增益单元(RGU)。【方法】文章通过研究掺铒光纤(EDF)对光信号放大的理论,得出EDF长度与RGU的增益以及噪声系数的关系。再通过模拟仿真,比较不同设计方案下RGU的增益与噪声系数,选出RGU中C和L波段最佳的EDF长度,并通过优化光路子系统参数,设计出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基于远程光泵放大器(ROPA)系统性能最优的C+L波段RGU。文章还搭建了基于后向RGU的单载波400 Gbit/s速率C+L超大容量长跨距无中继传输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实验采用前向高阶拉曼放大技术与高阶泵浦结合后向ROPA放大技术,实现了36 Tbit/s(90×400 Gbit/s)无中继传输342.5 km的最新记录。【结论】结果表明,实验测试的C+L波段RGU的增益与噪声系数与模拟仿真数据结果高度一致,即这种远程增益结构下C波段17 m与L波段21 m EDF的设计符合理论研究。实验系统的传输记录说明了基于理论研究设计的C+L波段RGU在无中继大容量传输系统中的可行性,并且其能大幅提高C+L波段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文章取得了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为我国大容量超长距离(ULH)系统在信号波段的拓展方向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参数和标准等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容量传输 超长距离传输 远程光泵放大技术 C%PlUS%l波段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11
作者 马腾飞 陈志华 杜颜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基于叠加原理,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技术规程》提供的理论计算公式基础上,研究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在考虑再生混凝土有效约束面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 基于叠加原理,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技术规程》提供的理论计算公式基础上,研究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在考虑再生混凝土有效约束面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绘制出轴力-弯矩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引入钢管对内填再生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系数,考虑钢管对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有效约束作用,并根据约束强弱将钢管对内填再生混凝土的约束区域进行划分,可得到再生混凝土的有效约束面积;通过与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该公式可用于预测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偏压承载力,轴力-弯矩关系曲线可较为准确且安全地预测试件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l形异形柱 再生混凝土 偏压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n^(+)埋层和L型场板的Si/SiC异质结沟槽LDMOS器件
12
作者 康怡 刘东 +2 位作者 卢山 鲁啸龙 胡夏融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Si/4H-SiC异质结构能够同时结合Si材料的成熟工艺和SiC材料的宽禁带特性,在功率器件设计中具有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具有n+埋层和L型场板的Si/SiC异质结沟槽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器件。位于Si/SiC异质结界面SiC侧的重掺杂n... Si/4H-SiC异质结构能够同时结合Si材料的成熟工艺和SiC材料的宽禁带特性,在功率器件设计中具有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具有n+埋层和L型场板的Si/SiC异质结沟槽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器件。位于Si/SiC异质结界面SiC侧的重掺杂n+埋层能够有效降低界面势垒宽度,增强电子隧穿效应,降低界面电阻,进一步降低比导通电阻。位于厚氧化层角落并与漏极相连的L型场板通过在SiC漂移区和厚氧化层之间产生高电场,重塑器件横向和纵向电场强度分布,将击穿点从表面转移至体内,提高击穿电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SiC LDMOS器件相比,该器件的品质因数从109.29 MW/cm^(2)提升至159.92 MW/cm^(2),提高了46.36%,进一步改善了LDMOS器件导通电阻和击穿电压之间的折中关系,器件性能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 Si/4H-SiC异质结 n^(%PlUS%)埋层 l型场板 功率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L-赖氨酸处理对低盐狮子头品质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姜佩歧 薛昱轩 +3 位作者 张迎浩 孙旭 徐双意 郭秀云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I0001-I0004,共12页
以淮扬特色菜肴狮子头为实验对象,通过测定pH值、色泽、持水能力、质构和挥发性成分等指标,探究超声辅助L-赖氨酸处理对低盐(1%NaCl)狮子头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辅助L-赖氨酸处理使得低盐狮子头的pH值、L^(*)值和a^(*)值显著升... 以淮扬特色菜肴狮子头为实验对象,通过测定pH值、色泽、持水能力、质构和挥发性成分等指标,探究超声辅助L-赖氨酸处理对低盐(1%NaCl)狮子头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辅助L-赖氨酸处理使得低盐狮子头的pH值、L^(*)值和a^(*)值显著升高,而b^(*)值显著降低(P<0.05)。该处理方法能够显著减少低盐狮子头的烹饪损失和加压损失(P<0.05),并改善其质构特性(P<0.05)。此外,狮子头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醇类和醛类物质。己醛、壬醛、(E)-2-壬烯醛、庚醛和1-辛烯-3-醇这5种挥发性物质对狮子头风味的贡献尤为显著。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经超声辅助L-赖氨酸处理的狮子头在综合评分上显著高于低盐处理组(1%NaCl)和传统处理组(2%NaCl)(P<0.05)。由此可见,超声辅助L-赖氨酸处理不仅有效改善了低盐狮子头的品质,还促进了其良好风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氨酸 低盐 超声 狮子头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蕴涵算子族L-λ-Π的反向三Ⅰ支持算法
14
作者 袁一丹 惠小静 王前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带参数蕴涵算子族L-λ-Π,运用反证法、分类讨论法给出了反向三Ⅰ FMP支持算法的上确界计算公式与反向三Ⅰ FMT支持算法的下确界计算公式,并给予了证明,进一步得到其一般化的α-反向三Ⅰ FMP(FMT)支持算法的上(下)确界的计算公式。... 针对带参数蕴涵算子族L-λ-Π,运用反证法、分类讨论法给出了反向三Ⅰ FMP支持算法的上确界计算公式与反向三Ⅰ FMT支持算法的下确界计算公式,并给予了证明,进一步得到其一般化的α-反向三Ⅰ FMP(FMT)支持算法的上(下)确界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对反向三I支持算法的理论进行了补充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蕴涵算子族l-λ-Π 模糊推理 反向三Ⅰ支持算法 α-反向三Ⅰ支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谷氨酸修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对CO_(2)的吸附
15
作者 陈波 姜宁 +3 位作者 程建 唐毅 祝玉林 余晓鹏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利用L-谷氨酸(L-Glu)作为第二配体一锅合成了MIL-101-xGlu,采用XRD、N_(2)吸附-脱附、SEM及TG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用量的L-Glu对MIL-101晶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L-Glu修饰比例为6%(x)时,晶体呈正八面体分布规则,颗... 利用L-谷氨酸(L-Glu)作为第二配体一锅合成了MIL-101-xGlu,采用XRD、N_(2)吸附-脱附、SEM及TG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用量的L-Glu对MIL-101晶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L-Glu修饰比例为6%(x)时,晶体呈正八面体分布规则,颗粒均匀,呈(113)晶面择优取向生长,接近MIL-101的理论模拟值;微孔体积高达1.65 cm^(3)/g,比表面积高达3679.51 m^(2)/g,具有良好的N_(2)吸附-脱附性能和热稳定性。气体吸附测试表明,298 K及5 MPa下,MIL-101-6%Glu对CO_(2),CH_(4)的吸附量分别达22.94,7.10 mmol/g,对N_(2)的吸附量低至3.94 mmol/g,优于单一MIL-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Il-101 吸附 l-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改造提高L-天冬酰胺酶的催化活性
16
作者 李玉 曾波 +2 位作者 阳鹏辉 李阳阳 刘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4,共10页
L-天冬酰胺酶能催化L-天冬酰胺水解生成L-天冬氨酸,可有效抑制食品高温加工中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的形成。尽管I型L-天冬酰胺酶热稳定性较好,但其催化活性仍有待提高。该研究对吉利热球菌(Thermococcus zilligii)I型L-天冬酰胺酶(TzI)... L-天冬酰胺酶能催化L-天冬酰胺水解生成L-天冬氨酸,可有效抑制食品高温加工中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的形成。尽管I型L-天冬酰胺酶热稳定性较好,但其催化活性仍有待提高。该研究对吉利热球菌(Thermococcus zilligii)I型L-天冬酰胺酶(TzI)进行分子改造,以期提高其催化活性。首先,利用分子对接和虚拟饱和突变筛选了10个活性可能提高的TzI突变体,并对上述突变体进行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突变酶L265W的比酶活力达到2751.13 U/mg,较原始酶TzI提升29%。尽管最适反应温度仍为90℃,但突变酶L265W在80、85及90℃的半衰期较TzI分别提升1.5、1.56和1.43倍。其次,在80℃热烫条件下用等量的酶处理薯条,并测定其油炸后的丙烯酰胺含量。结果表明,L265W可使油炸薯条中丙烯酰胺下降65%,优于商品酶和野生型TzI的处理效果。因此,该研究构建的突变酶L265W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有助于推动L-天冬酰胺酶的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利热球菌 l-天冬酰胺酶 分子改造 饱和突变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麦秸秆综纤维素快速糖化液为碳源的L-乳酸发酵条件研究
17
作者 彭洪草 许雪芹 +4 位作者 王晓凡 朱慧霞 马晓静 姚日生 王淮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该试验以酶解5 h的麦秸秆综纤维素糖化液为替代碳源,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发酵产L-乳酸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4.20 h,接种量5%,发酵温度50℃,装液量42%,转速150 r/min。在此... 该试验以酶解5 h的麦秸秆综纤维素糖化液为替代碳源,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发酵产L-乳酸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4.20 h,接种量5%,发酵温度50℃,装液量42%,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18 h,L-乳酸的产量为54.92 g/L。由此表明,使用麦秸秆综纤维素经过快速糖化所得的糖化液作为L-乳酸发酵的碳源,可以替代粮食淀粉作为碳源发酵生产乳酸,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力推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替代粮食淀粉用于乳酸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l-乳酸 糖化液 响应面法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钛-铝角片螺栓对接结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
18
作者 郭轩 张引利 +2 位作者 刘彦杰 刘洪权 惠战荣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研究螺栓偏心距离及安装方向对L型钛 铝角片螺栓对接结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试验及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螺栓纯拉伸、螺栓正装及螺栓反装3种构型共7组试验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纯拉伸构型获得螺栓的纯拉伸... 为研究螺栓偏心距离及安装方向对L型钛 铝角片螺栓对接结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试验及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螺栓纯拉伸、螺栓正装及螺栓反装3种构型共7组试验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纯拉伸构型获得螺栓的纯拉伸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正、反装构型获得偏心距离与安装方向对角片对接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ABAQU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复现,通过Johnson-Cook模型定义螺栓的塑性及失效模型,数值仿真得到的模型刚度、失效模式及载荷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且能够清晰地描述螺栓裂纹的起始位置与扩展过程。通过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可知,由于偏心弯矩的影响,L型角片对接结构的破坏载荷远低于螺栓的纯拉伸承载能力,且随着偏心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相同偏心距离下,螺栓反装构型的破坏载荷略高于正装构型。螺栓纯拉伸及反装构型破坏模式为螺栓横截面断裂(Ⅰ型),螺栓正装构型破坏模式为螺栓头翘起破坏(Ⅱ型)。上述研究对L型角片螺栓对接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角片 螺栓连接 偏心距离 安装方向 失效模式 数值仿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L型抽采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合理布置位置研究
19
作者 王保功 《煤》 2025年第4期18-21,26,共5页
为解决石港煤业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浓度严重超标的问题,拟在15405回采工作面使用地面L型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为了验证采用该抽采工艺的合理性并确定L型钻孔的最优布置参数,采用COMSOL模拟软件建立三维裂隙场模型,分析采空区瓦斯运... 为解决石港煤业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浓度严重超标的问题,拟在15405回采工作面使用地面L型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为了验证采用该抽采工艺的合理性并确定L型钻孔的最优布置参数,采用COMSOL模拟软件建立三维裂隙场模型,分析采空区瓦斯运移和富集规律,结果表明:L型高位钻孔水平段的合理终孔范围为:垂直方向上距煤层顶板19~29 m,水平方向上距回风巷上帮13~23 m,L型抽采钻孔可有效将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降至1%以下,预计可解决工作面瓦斯的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 l型钻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k-16与塔康系统兼容应用分析与研究
20
作者 魏海刚 党杰 《现代导航》 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
美军Link-16与塔康系统均工作在L频段,是L频段主用的设备。两系统在同一区域分布应用时,为兼容工作美军有明确的使用限制。通过对两个系统信号特征、频谱特性、技术体制等分析,给出两系统兼容工作影响因素,分析可知,Link-16与塔康系统... 美军Link-16与塔康系统均工作在L频段,是L频段主用的设备。两系统在同一区域分布应用时,为兼容工作美军有明确的使用限制。通过对两个系统信号特征、频谱特性、技术体制等分析,给出两系统兼容工作影响因素,分析可知,Link-16与塔康系统遵循约定的使用限制可保证兼容工作。同时,通过试验测试,模拟了不同Link-16信号对塔康系统误译码和误应答的影响,进行了测试数据分析。研究成果为L频段通导系统兼容性提供了理论与试验支撑,可指导后续相关设备和系统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频段 lINK-16 塔康系统 兼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