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4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产权、创新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1
1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I0002-I0002,共1页
10月19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法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知识产权、创新和发展:中国与世界”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来自美国的Keith Maskus和Kamal Saggi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 10月19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法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知识产权、创新和发展:中国与世界”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来自美国的Keith Maskus和Kamal Saggi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专家以及国内高校该领域的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创新和发展" 国际学术研讨会 自主创新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知识产权保险发展与创新思考——以数据交易所合作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国锋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8,共12页
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后,由于缺乏法律、技术方面的规制与保障,在其价值不断释放的同时,面临数据侵权、数据安全、交易不确定因素等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潜在风险,影响了数据要素的流转。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数字经济“减震器”和社会“... 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后,由于缺乏法律、技术方面的规制与保障,在其价值不断释放的同时,面临数据侵权、数据安全、交易不确定因素等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潜在风险,影响了数据要素的流转。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数字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以保险为手段加强数据知识产权有效保障是其中一条解决路径。本文从知识产权保险发展情况分析入手,经过对比各地数据知识产权保险的实施情况,从法理和操作层面分析利弊,不断创新保险服务数据要素流转的主要环节,助力以数据要素为底座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针对全国数据交易所建设运营实际,提出以发挥数据交易所功能切入数据知识产权的保险业务的可能性,为数据知识产权商业保险的扩量提质与提升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知识产权 数据资产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市场 知识产权保险 保险创新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质量——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顺春 王兆伟 刘桥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文章在厘清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专利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文章在厘清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专利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专利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面板门槛模型估计可以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其作用效果逐渐由负转正,可以划分为低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区间(sys <0.0053)、中区间(0.0053≤sys <0.0096)和高区间(sys≥0.0096)三种类型;调节机制的分析显示,以往普适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专利质量 知识产权保护 面板门槛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绿色创新:赋能还是挤出——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陆菊春 肖晓寒 卞文婕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5,共12页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以及门槛模型,分析2010—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是持续变化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赋能效应转变...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以及门槛模型,分析2010—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是持续变化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赋能效应转变为挤出效应且负向阻碍作用呈现出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内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创新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倒“U”型关系,长三角内未出现明显的非线性演化。第二,知识产权保护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内本地知识产权保护对毗邻城市绿色创新发挥赋能效应,而长三角城市群内则呈现为挤出效应。第三,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城市绿色创新质量提升,即在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下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能促进研发人员及研发资金投入,在既有创新活动基础上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城市绿色创新 赋能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路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天建 樊逸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本路径。以我国2014-202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制造业行业、112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了知识产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本路径。以我国2014-202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制造业行业、112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系数为0.225,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研发密度异质性;(2)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制造业企业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两种路径进行技术升级,长期来看,自主创新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技术引进;(3)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技术引进水平和自主创新水平影响,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激励企业实现创新路径转换,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基于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创新的思考
6
作者 张文喜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在一个全球的文化视野中,没有单一的知识,只有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共存、竞争或交融是不同种类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样态,尤其如果切近中西对比视野中之主流知识和被压抑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便可看见一种中国自主知识体... 在一个全球的文化视野中,没有单一的知识,只有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共存、竞争或交融是不同种类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样态,尤其如果切近中西对比视野中之主流知识和被压抑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便可看见一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先透过本土经验和本土问题的逻辑掌握并摆脱业已占据主导的知识体系,试着构建全新的知识形式系统。当代中国以它自身的发展逻辑超越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形式系统更往前推进,直到证明如何不可避免地从一种存在逻辑过渡到关系逻辑,过渡到一系列特定的思想、概念、方法与财产权的知识体系,且是全新整合的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以关系的逻辑思考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等于以现实观念思考。如何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并非就是西方对中国知识体系的看法,那恰恰是中国知识体系要解决的矛盾,而那些矛盾是不折不扣的两种文化结合的试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结合 知识产权 创新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赵喜仓 谢倩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08,共7页
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且通... 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东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发挥知识产权保护的独特作用、加大对数字化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等,以推动城市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经济发展 科技研发投入 城市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与创新要素跨境流入——基于高标准知识产权规则的研究
8
作者 杨珍增 郎倩文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72,共16页
基于高水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对接视角,用区域贸易协定条款统计数据构建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测度了202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运用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国家间创新要素流动,研究了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的影... 基于高水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对接视角,用区域贸易协定条款统计数据构建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测度了202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运用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国家间创新要素流动,研究了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入,优化创新制度环境、降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成本和降低风险是影响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起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伙伴国制度型开放水平提升同样有利于本国创新要素流入,且相较于本国制度型开放的作用更强。扩展研究发现,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保护强度,提升执法力度都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要素流入。制度型开放的作用对于研发投入密集型行业和电信投入密集型行业更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全球研发网络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制度型开放 创新要素 跨境流入 全球研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下的图书馆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建设
9
作者 祝林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图书馆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文章以我国承担或参与建设TISC的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地域分布、图书馆类型、建设主体、资源建设、服务类别等方面分析TISC建设现状和问题,从区域图书馆... 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图书馆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文章以我国承担或参与建设TISC的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地域分布、图书馆类型、建设主体、资源建设、服务类别等方面分析TISC建设现状和问题,从区域图书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数据资源与智慧化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创新团队培育等四个维度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强国 图书馆 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产业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10
作者 曲三强 郭文奇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机制的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必要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系统性优化,从国内外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来看,中国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机制的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必要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系统性优化,从国内外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来看,中国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保护目前还存在立法仍存空白地带、司法保护效能仍需提升、行政保护仍有短板等不足,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在立法层面,应根据国情和不同技术领域的发展特点,稳慎推进立法工作,填补法律空白;在司法层面,应通过实施专业化高效能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构建、指导性案例制度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改进等措施,优化司法保护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在行政层面,应从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优化行政管理和服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入手,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服务与执法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知识产权保护 立法模式 司法效能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静 程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103,共11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内地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赋能数字产业创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内地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赋能数字产业创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规模城市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中介作用机制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优化创新资本配置、降低信息披露成本、营造良好自主研发环境3种途径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正向赋能本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而且对邻近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发挥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可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资本配置 信息披露成本 自主研发环境 数字产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治理能够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吗?——来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妍 耿云江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44,共20页
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面向微观企业开展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政策出发,考察知识产权治理如何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治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回... 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面向微观企业开展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政策出发,考察知识产权治理如何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治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回归、倾向得分匹配、熵平衡匹配、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改回归模型、排除新环境保护法的影响等一系列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治理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升级人力资本结构和实现数字化转型三条路径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高管团队环境关注度和公众环境关注度能够正向促进知识产权治理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气候风险更高、所处地区环境规制力度更强的企业中,知识产权治理更能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拓展性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治理在未来的四年中能够持续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同时,知识产权治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总体创新水平、策略性创新水平和实质性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治理作用、破解企业绿色创新难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治理 绿色创新质量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结构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开源社区知识产权治理的生发逻辑、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剑 贾怡炜 戚湧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伴随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数字技术成为开源社区知识产权治理的有效工具,对推动开源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背景,分析数字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发展下开源社区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和... 伴随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数字技术成为开源社区知识产权治理的有效工具,对推动开源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背景,分析数字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发展下开源社区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和治理需求,探究在数字技术创新外部契机下开源社区知识产权治理的生发逻辑。基于系统论和活动理论三角形模型,建构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开源社区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框架,明确治理目标、治理客体、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结合危机三阶段理论提出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开源社区知识产权事前、事中和事后治理运行流程。结合活动理论下的体系要素互动特征和子系统,提出发挥制度优势夯实基础、革新数字技术提升动能和协同共治凝聚主体的不同实践路径。研究旨为开源创新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社区 知识产权治理 数字技术创新 治理体系 活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来自企业IPMS认证的证据
14
作者 彭大地 蒋殿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9,共10页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技能。文章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IPMS认证,GB/T 29490-2013)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I...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技能。文章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IPMS认证,GB/T 29490-2013)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IPMS认证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三种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IPMS认证对于中小型企业和知识产权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创新激励作用,呈现出“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政策效果,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拓展分析显示,企业IPMS认证还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全面推动企业创新“提质增量”。现有文献主要关注我国知识产权外部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文章将研究视角转向企业内部,揭示了知识产权管理因素在企业创新及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理解与优化我国企业IPMS认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IPMS认证 企业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推进科技创新的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恒 姚芳遥 陈柏强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以推进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文章在明确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之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与科技创新之耦合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以推进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文章在明确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之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与科技创新之耦合关系,通过分析二者耦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了各自定位与耦合机制,并借此提出应当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发挥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协同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加强知识产权治理国际话语权,进而为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形成体系化路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 科技创新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与城市绿色创新——来自太阳能产业专利的证据
16
作者 聂彩明 裴姗 任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现“双碳”目标,如何推进城市绿色创新成为关键议题。选取2012—2019年中国24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成立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现“双碳”目标,如何推进城市绿色创新成为关键议题。选取2012—2019年中国24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成立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成立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且这一效应在稳健性检验中得到验证。进一步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增加城市创新投入,显著推动了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此外,异质性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城市间存在差异,且对一般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绿色创新 创新投入 专利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与企业重大技术创新:来自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证据
17
作者 陈灵芝 马艳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0,共10页
知识产权制度环境会对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准实验,选取2008—2020年中国315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表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将其细分为:企业开展了重大技术... 知识产权制度环境会对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准实验,选取2008—2020年中国315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表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将其细分为:企业开展了重大技术创新且是牵头单位、企业开展了重大技术创新但并非牵头单位、企业未开展重大技术创新3种情况,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企业重大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在重大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通过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及稳定性)与创新成果保护、地区知识产权执法推动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文章评估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重大技术创新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基础制度、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了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重大技术创新 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能促进企业数字创新吗?——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18
作者 王寅 张明明 +2 位作者 贾翠雪 张璐 王凌靖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9,共16页
在数字经济情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从总体上看,知... 在数字经济情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从总体上看,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创新;②分生命周期看,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成长期企业中更显著;③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通过减少研发溢出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路径促进企业数字创新;④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处于成长期的服务业企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中表现更明显。研究拓展了数字创新影响机制研究的视角,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企业数字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数字创新 企业生命周期 研发溢出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规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扩散
19
作者 郑坚铭 张丽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选取2005-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规制政策可赋能技术创新扩散;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更显著;相比原始创新阶段... 选取2005-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规制政策可赋能技术创新扩散;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更显著;相比原始创新阶段,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对中试阶段、成熟阶段的技术创新扩散作用更显著;数字规制政策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扩散产生正向影响;数字规制政策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扩散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数字规制政策指数处于(0.3325,0.4416]区间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扩散的赋能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规制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扩散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差距及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20
作者 李影 方远平 毕斗斗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厘清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城市技术创新均衡发展。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差距,并基于因果森林算法考察知识产权示... 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厘清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城市技术创新均衡发展。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差距,并基于因果森林算法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后果。结果发现: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地区内差距是其空间差距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且对北方城市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优于南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异质性,少数城市的影响程度较高。另外,南方城市的影响程度相对集中,北方城市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用下,全国层面上产业结构对城市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影响,南方地区中信息化水平对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在北方地区人力资本负向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全国及各地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政府应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低水平城市技术创新,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范围,并根据城市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知识产权工作方案,同时改善城市技术创新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空间差距 中国城市 空间基尼系数 因果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