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ESG信息披露漂绿规制的反身法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传轩 安妮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ESG披露机制的不健全和企业的短期主义行为引发了ESG信息披露漂绿问题。一味加强外部规制方式的强制性不仅与ESG理念的特征不相符合,而且会提高企业披露成本,进一步刺激企业采取漂绿行为。反身法理论提供了全新思路,即规制ESG信息披露... ESG披露机制的不健全和企业的短期主义行为引发了ESG信息披露漂绿问题。一味加强外部规制方式的强制性不仅与ESG理念的特征不相符合,而且会提高企业披露成本,进一步刺激企业采取漂绿行为。反身法理论提供了全新思路,即规制ESG信息披露漂绿应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性,外部规制应通过程序机制来引导企业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从而更好地规制企业ESG漂绿行为。据此,ESG信息披露规制路径应当从外部行政规制为主转向自我规制和外部规制相结合。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的自我规制作用,应当从培育ESG理念出发,协调内部和外部规制手段共同发挥作用,构建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二元披露机制,重点建立企业内部可持续治理机制,实施自我规制,优化鉴证机制和评级机制,促进信息披露充分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切实提高ESG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漂绿 反身 自我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视阈下高校辅导员自我认同的反身性重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媛 刘爱莲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辅导员群体自我认同度的高低关系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场域视阈下,高校是学术场域与行政场域的结合体,兼具学术与行政的双重属性,辅导员在其中难以获取专家角色、享受权力话语和求得生存空间。为此,在对高校辅导员自我认... 辅导员群体自我认同度的高低关系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场域视阈下,高校是学术场域与行政场域的结合体,兼具学术与行政的双重属性,辅导员在其中难以获取专家角色、享受权力话语和求得生存空间。为此,在对高校辅导员自我认同反身性概念剖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性制度对自我认同的深刻影响,提出在场域交互实践中克服自我认同危机的三条路径,具体包括与环境互动获得本体性安全、与他者互动克服自我无意义感和与制度互动形成自我认同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辅导员 自我认同 反身性重构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身、链接与想象:中国艺术乡建“乡愁乌托邦”建构的美学审视
3
作者 屈行甫 刘英田 李瑞君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6,139,140,共10页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人以反身性的观看在乡村寻求诗意的生命家园,形成了关于“乡愁”的美学叙事。其中艺术乡建的在场实践链接了关于乡土传统的历史记忆和现代生活的美学营造,使乡村成为安放“乡愁乌托邦”的文化场景。概言之,“...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人以反身性的观看在乡村寻求诗意的生命家园,形成了关于“乡愁”的美学叙事。其中艺术乡建的在场实践链接了关于乡土传统的历史记忆和现代生活的美学营造,使乡村成为安放“乡愁乌托邦”的文化场景。概言之,“乡愁乌托邦”是“他者”视角下艺术乡建实践者对乡村的想象性改造,体现的往往是现代精英群体的审美意识,这不仅很难消除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城乡主客体之间的观看关系,并且对乡村价值的滤镜化放大还会加深城乡之间的文化隔膜。本文尝试从反身性观看、在场的链接与想象的叙事等维度,对中国艺术乡建实践的“乡愁乌托邦”审美理念进行辨析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乡愁乌托邦 反身 想象性改造 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往“镜面”之外:反身性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张美川 杨天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反身性一直以来都是西方社会理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十分庞杂,从反身性与问题感的逻辑关联及其与反思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勾勒出反身性的轮廓;从其建构性与延展性方面探讨,则可以挖掘出反身性的内在活力与创造性。学界由此衍生出了诸如... 反身性一直以来都是西方社会理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十分庞杂,从反身性与问题感的逻辑关联及其与反思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勾勒出反身性的轮廓;从其建构性与延展性方面探讨,则可以挖掘出反身性的内在活力与创造性。学界由此衍生出了诸如反身性社会学、反身性现代化等议题,有关反身性的研究也逐渐从一种概念上的辩驳转向具体应用。经过学界的多年探索,反身性不再仅仅作为束之高阁的思辨工具,而是进一步演变成为理解经验现象的重要途径。现如今,中国正值急剧变化的时代,将反身性置于具体的经验现象进行再思考,有利于为学科研究及政策实践提供更为贴合现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 反思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政策研究中的反身性主题分析:价值、策略与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瀚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共6页
作为揭示数据内容的主要方法,主题分析被广泛用于解释质性数据。由于研究范式的差异,不同主题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造成了质性方法的错误标记和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政策建议失当。以概念化大学生借款人债务经历的质性调... 作为揭示数据内容的主要方法,主题分析被广泛用于解释质性数据。由于研究范式的差异,不同主题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造成了质性方法的错误标记和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政策建议失当。以概念化大学生借款人债务经历的质性调查为例,研究详述了反身性主题分析的六步骤流程,旨在厘清和消解适用反身性主题分析可能存在的混淆和误区,并为在教育政策研究中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提供方向和技巧。反身性主题分析突出了研究者在知识生产中的积极参与:开放、有机的编码和主题生成过程是研究者对质性资料意义模式的主动诠释。对主题的深入解释更能把握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有助于教育决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反身 主题分析 助学贷款 反身性主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书钧电影的文化风格:迷影、反身与凝视
6
作者 徐宁 张仕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8-92,共5页
对魏书钧电影作品进行整体审视后可以发现他已在迷影、反身与凝视三个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风格。魏书钧的电影中处处可见的对电影制作、电影批评与电影体制的反讽/嘲弄已然成为一种特定的“捍卫”电影的迷影话语与气质;元电影作... 对魏书钧电影作品进行整体审视后可以发现他已在迷影、反身与凝视三个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风格。魏书钧的电影中处处可见的对电影制作、电影批评与电影体制的反讽/嘲弄已然成为一种特定的“捍卫”电影的迷影话语与气质;元电影作为魏书钧呈现迷影气质最重要的方法,不仅贯穿于电影创作和观众接受的全过程及其机制之中,还通过对电影史的关注与讨论,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电影反身实践。此外,摄影机、景深镜头与莫比乌斯隐喻也在其电影中不断被使用,共同构成了魏书钧在电影主题上凝视深渊的重要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书钧 迷影 元电影 电影反身 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者主体性的结构转向:电影化虚拟现实的“反身性”思考
7
作者 郑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3-77,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影视行业的革新,其衍生的电影化虚拟现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参与者主导的影游融合特征。从威廉·托马斯提出,乔治·索罗斯推崇的“反身性”作为核心视角,CVR参与者与前虚拟现实形式电影观众在参...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影视行业的革新,其衍生的电影化虚拟现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参与者主导的影游融合特征。从威廉·托马斯提出,乔治·索罗斯推崇的“反身性”作为核心视角,CVR参与者与前虚拟现实形式电影观众在参与方式、体验特征与视角内容方面的不同,思考CVR在交互性、具身化与间离化三个层面的转型,并分析在反身性视域下,观者主体性的结构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化虚拟现实 反身 主体性转型 具身化 间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身性视域下电子竞技体育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维凯 崔华 孔振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0,共8页
基于反思、悖论和诠释学循环反身性三维理论的方法论指导,利用文献与逻辑分析方法,对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的转变及其与体育的价值冲突进行辨识和讨论,发现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由客观外在性向主体内生性转变,并... 基于反思、悖论和诠释学循环反身性三维理论的方法论指导,利用文献与逻辑分析方法,对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的转变及其与体育的价值冲突进行辨识和讨论,发现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由客观外在性向主体内生性转变,并引发了其与体育之间的价值冲突,形成了“电竞不属于体育”的发展悖论。基于悖论,在明晰冲突的基础上,利用诠释学循环对电子竞技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依据体育的结构与电子竞技的本质,对电子竞技要素进行创造性建构,以彰显体育特质,消解二者之间的价值冲突,促进电子竞技体育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体育化 反身 价值冲突 消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暗面到亮面:反身性的再转向及其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肖瑛 韩倩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43,共13页
"反身性转向"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的一股炙手可热的学术思潮。"反身性"的多元内涵之间隐含着"反思"和"自反"的紧张。第一次"反身性转向"凸显的是现代性的暗面。但在米德等实用主... "反身性转向"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的一股炙手可热的学术思潮。"反身性"的多元内涵之间隐含着"反思"和"自反"的紧张。第一次"反身性转向"凸显的是现代性的暗面。但在米德等实用主义思想家的学术脉络之中,潜伏着"反思"引导和控制"自反"的维度。2000年前后,英国社会理论家阿切尔推动的"反身性的再转向",接续和彰显了米德这一传统,让现代性的亮面得以光大。暗面和亮面的分化,折射出当代人类矛盾的生存境况:一方面风险社会并非耸人听闻,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每一个"积极施动者"。"一般化他人""社会理性"和"团体能动性"的概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为反思和自反相结合并让现代性的亮面照进现代性的暗面,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 反身性现代化 自我 一般化他人 内心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指代消解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玉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指代消解是语言理解和产出的核心环节,是理论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使用精确度毫秒级的眼动研究范式,以汉语母语使用者为对象,探讨汉语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的实时指代消解。研究表明在早期加工阶段局部辖域内的近距... 指代消解是语言理解和产出的核心环节,是理论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使用精确度毫秒级的眼动研究范式,以汉语母语使用者为对象,探讨汉语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的实时指代消解。研究表明在早期加工阶段局部辖域内的近距离先行词不能被优先提取,不支持句法优先提取假说。在晚期加工进程中,简单反身代词倾向近距离先行词,复合反身代词倾向远距离先行词。两类反身代词在加工机制上体现出质的不同,这和他们句法属性不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反身代词 复合反身代词 指代消解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身性视角下信息流空间建构与网络韧性分析:以长三角百度用户热点搜索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艳 孙阳 陈雯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2,共11页
基于百度指数,集成网络联系强度、网络复杂性、Circos弦图等研究方法,尝试基于个体搜索行动对实体地理空间与虚拟信息空间进行跨尺度认知,在反身性视角下诠释长三角信息流空间建构,对长三角信息流空间网络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 基于百度指数,集成网络联系强度、网络复杂性、Circos弦图等研究方法,尝试基于个体搜索行动对实体地理空间与虚拟信息空间进行跨尺度认知,在反身性视角下诠释长三角信息流空间建构,对长三角信息流空间网络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节点等级性与密度集聚性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信息流空间具有较高的网络韧性,总体呈现“一极多中心”格局,密度呈显著非均衡性。2)层级传输性与流向匹配性分析显示,一方面,旅游相较于房价、天气、人才政策的网络层级性更高、层级性优势突出;另一方面,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在长三角信息流空间中占据较高层级,其中,上海、杭州与苏州是双向信息流动的最重要节点。3)反身性视角展示了从个体行动到虚拟信息空间并反身至实体地理空间的跨尺度地理空间认知方法,网络韧性分析表明个体行动相对于区域网络结构与区域网络结构韧性是具有地域反身性的,通过反身性视角建立个体-区域的跨尺度空间关联,有助于展示个体行动变化与区域空间变化的互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性视角 信息流空间 网络韧性 百度指数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难的社会想象:媒体反身叙事与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基于新冠肺炎事件的报道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梅兰 陈先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媒体对灾难及其与人类复杂的联系缺乏普遍叙述,媒体叙事能否引起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和学习值得深入研究。引入反身性理论,从"持续反思、主体性呼唤、情感真实、反身科学化"四个面向对新冠疫情的媒体叙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媒体... 媒体对灾难及其与人类复杂的联系缺乏普遍叙述,媒体叙事能否引起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和学习值得深入研究。引入反身性理论,从"持续反思、主体性呼唤、情感真实、反身科学化"四个面向对新冠疫情的媒体叙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媒体反身叙事引起社会对灾难持续、流动的反思,完成灾难主体性身份的回归,形成灾难的情感动力,促进灾难的社会启蒙。媒体反身性叙事将社会引入灾难的现代性反思之中,建构了灾难的社会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叙事 反身 灾难 现代性反思 社会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反身代词习得考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月圆 杨素英 +1 位作者 高立群 崔希亮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60,共12页
本文报告我们对日语和英语为母语的两组留学生习得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情况的研究。“自己”受长距离约束,具有主语倾向性,这是普遍语法中长距离反身代词的特征。研究发现,在接受“自己”受长距离主语先行词约束方面,日语组明显好于英... 本文报告我们对日语和英语为母语的两组留学生习得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情况的研究。“自己”受长距离约束,具有主语倾向性,这是普遍语法中长距离反身代词的特征。研究发现,在接受“自己”受长距离主语先行词约束方面,日语组明显好于英语组;在判断双宾语句型的测试中,两组学生接受主语先行词明显多于接受宾语先行词,但是两组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宾语先行词,而且接受程度一致。这些情况表明普遍语法和母语在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第二语言汉语反身代词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长距离反身代词 普遍语法 母语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规制的反身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国民 刘桂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3,共8页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生物安全危机,各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进行规制,但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分依赖“命令-控制”规制路径,忽视了社会高度分化的复杂性和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独特运行规律。实践...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生物安全危机,各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进行规制,但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分依赖“命令-控制”规制路径,忽视了社会高度分化的复杂性和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独特运行规律。实践中生物安全规制路径陷入约束力不足,立法分散且泛滥,监管松散等困境。对此,法社会学中反身法理论意识到法律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强调各社会子系统的自我规制,为突破我国生物安全规制瓶颈提供了新路向。立足于反思法框架下的范式革新,结合其组织、程序、商谈等规制策略形成生物安全的半自主社会系统,克服传统规制模式之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规制 社会系统论 反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反身”到“正身”:现代教育的身体转向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冯合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9,共7页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身体是"在场"的。但是,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实践场域中身心背离,扬心抑身。为了实现现代教育中的"反身"到"正身"的转向,现代教育应该立足后现代身体理论,在教育理...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身体是"在场"的。但是,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实践场域中身心背离,扬心抑身。为了实现现代教育中的"反身"到"正身"的转向,现代教育应该立足后现代身体理论,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关注身体,让现代教育回归身体,恢复人类教育原有的鲜活的生命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现代教育 身体 "反身" "正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话反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炜 蒋晨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146,共9页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反身代词系统呈现出了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迹象和印记,这种迹象和印记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反身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反身代词系统呈现出了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迹象和印记,这种迹象和印记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反身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自个、各自"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自己各儿、各自"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阵容,其间的删汰整合昭然。就反身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自"由18世纪兴盛到19世纪式微直至20世纪没落;(2)"自己"由18世纪对"自"首度超越到19世纪独领风骚直至20世纪依然一枝独秀;(3)"自家"由18世纪式微到19世纪持续衰落直至20世纪难觅踪影;(4)"自个"200年一路沉寂;(5)"自己各儿"19世纪昙花一现;(6)"各自"由18世纪首度现身到19世纪衰落直至20世纪消失。这便是北京话反身代词自1750年至1950年的发展演变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反身代词 历时 演变 语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身性”多重内涵辨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肖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1,共4页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反身性"在西方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反身性"概念有着多重内涵,需要从哲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不同的角度加以辨析。从主体客体混沌状态到主体客体...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反身性"在西方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反身性"概念有着多重内涵,需要从哲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不同的角度加以辨析。从主体客体混沌状态到主体客体的两分状态,再到20世纪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对理性的怀疑中"反身性"逐渐跃入人们的视野。本文试图对"反身性"这一基本概念予以较为科学的界定,除了对其进行词源学的分析外,还要区别其在哲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中的不同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 内涵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身性实践:设计人类学的一种方法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文涛 魏洁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92-98,共7页
设计人类学以新兴学科的面目出现,意味着其形成更新意义的知识生产,包含特定的功能原则、理论与方法。本文提出以“反身性实践”作为设计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对其独立学科的本体论认识也作为可操作的指导,在研究主体、设计概念和实践... 设计人类学以新兴学科的面目出现,意味着其形成更新意义的知识生产,包含特定的功能原则、理论与方法。本文提出以“反身性实践”作为设计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对其独立学科的本体论认识也作为可操作的指导,在研究主体、设计概念和实践行动中建立逻辑的方法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人类学 方法论 反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身法理论下政府与体育组织合作的兴奋剂治理新范式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彬龄 曾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共9页
兴奋剂治理需要政府与体育组织共同合作。分析当前政府介入兴奋剂治理现状,以及在兴奋剂治理过程中政府与体育组织合作的阻滞因素,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划定两者合作的界限。通过引入法社会学反身法理论,认为法律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社... 兴奋剂治理需要政府与体育组织共同合作。分析当前政府介入兴奋剂治理现状,以及在兴奋剂治理过程中政府与体育组织合作的阻滞因素,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划定两者合作的界限。通过引入法社会学反身法理论,认为法律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社会子系统内部建立一种自我反思结构,而非诉诸具体细化的规范指令和高权干预,构建一种新的兴奋剂治理范式。政府可通过优化体育组织的内在话语程序,从信息、组织、权能等方面协助体育组织构建更具反思能力、半自主的兴奋剂治理体系。同时,提出反身法理论框架下兴奋剂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剂治理 政府 体育组织 反身 体育自治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理论与英汉反身代词语法功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华 杨惠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构建了以管辖的概念为基础的一套约束理论,其中规定照应语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英语和汉语的反身代词属于乔姆斯基名词词组分类中的照应语,两种语言中的反身代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文章拟用乔姆斯基的...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构建了以管辖的概念为基础的一套约束理论,其中规定照应语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英语和汉语的反身代词属于乔姆斯基名词词组分类中的照应语,两种语言中的反身代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文章拟用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其在语法功能上的相似性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理论 第一约束原则 英汉反身代词 语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