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5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青杂有限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徐亮 唐国永 +1 位作者 王宗昌 杜德志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青杂有限1号是2022年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培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了加快该品种的推广,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施肥水平、不同种衣剂拌种等栽培措施对青杂有限1号的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60万株/hm^(2)左右、75kg尿素+... 青杂有限1号是2022年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培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了加快该品种的推广,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施肥水平、不同种衣剂拌种等栽培措施对青杂有限1号的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60万株/hm^(2)左右、75kg尿素+磷酸二铵225~262.5 kg/hm^(2)产量较高且生产成本较低;35%毒氟种衣剂1∶50拌种能很好的防治青杂有限1号跳甲和茎象甲。本研究为青杂有限1号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青杂有限1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3年青海省化肥施用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洋 胥婷婷 张荣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36-40,共5页
使用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2000—202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提取2000—2023年青海省物资消耗和化肥施用量数据,对青海省24年间化肥施用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剖析青海省不同化肥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省24年间化肥总施肥量(折纯)年增加量... 使用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2000—202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提取2000—2023年青海省物资消耗和化肥施用量数据,对青海省24年间化肥施用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剖析青海省不同化肥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省24年间化肥总施肥量(折纯)年增加量共增长-2.62万t,年增长率为-10.92%;氮(N)肥年增加量共计增长-1.51万t,年增长率为-6.57%;磷(P_(2)O_(5))肥年增加量共计增长-0.95万t,年增长率为-3.96%;钾(K_(2)O)肥年增加量共计增长-0.17万t,年增长率为-0.71%;复合肥(折纯)年增加量共计增长0.02万t,年增长率为0.08%。说明青海省24年间化肥总施肥量(折纯)年增长率、氮(N)肥年增长率、磷(P_(2)O_(5))肥年增长率和钾(K_(2)O)肥年增长率均为负增长,复合肥(折纯)年增长率为正增长。可为青海省科学施肥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统计年鉴 化肥施用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甜樱桃品种在廊坊设施栽培中的引种表现及适应性评价
3
作者 于桂凤 高君慧 +2 位作者 曹立娜 刘新月 朱丽颖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82-85,103,共5页
为进一步丰富廊坊设施栽培的甜樱桃优良品种,同时筛选出高品质的果实。本研究以引进的10个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畸形果率和裂果率,以期找出适宜在廊坊地区推广栽培的品种。结果显示,在设施... 为进一步丰富廊坊设施栽培的甜樱桃优良品种,同时筛选出高品质的果实。本研究以引进的10个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畸形果率和裂果率,以期找出适宜在廊坊地区推广栽培的品种。结果显示,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甜樱桃品种‘齐早’和‘黄蜜’表现出早熟特性,果实发育期为52 d和55 d,‘塔玛拉’与‘黑金’果实发育期为86 d和87 d,表现出晚熟特性,其余6个品种果实发育期为63~73 d。‘黄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25.58%,但单果重最小,为6.70 g。从畸形果和裂果发生率可知,‘俄8’、‘美早’和‘美国1号’易发生畸形果(畸形果率分别为5.7%、0.2%和0.18%),同时‘俄8’和‘美早’易发生裂果(裂果率分别为1.0%和2.8%)。综上可知,在廊坊地区的设施栽培中适宜推广种植‘齐早’、‘辉煌’、‘科迪亚’、‘雷吉娜’、‘塔玛拉’和‘黑金’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引种 物候期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菊芋为原料的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孟良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菊芋作为一种富含菊粉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新型作物,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对于菊芋食品的开发较单一,利用程度不高。本文对菊芋食品开发的类型、工艺、应用领域、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绿色... 菊芋作为一种富含菊粉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新型作物,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对于菊芋食品的开发较单一,利用程度不高。本文对菊芋食品开发的类型、工艺、应用领域、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绿色、安全的食品选择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参考产品,也为菊芋产业发展理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食品开发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淑清 李娟 +3 位作者 程亮 谢慧春 马永贵 耿贵工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硒是动物体和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更是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为探讨富硒微生物对农作物的影响,本文从富硒微生物的种类、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抗逆和抗病能力、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 硒是动物体和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更是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为探讨富硒微生物对农作物的影响,本文从富硒微生物的种类、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抗逆和抗病能力、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富硒微生物在今后农业方面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富硒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微生物 农业应用 抗逆 抗病 修复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菌协同发酵产青稞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李赵远 张文刚 +1 位作者 党斌 杨希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8-17,共10页
在酶解青稞的基础上利用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制备多糖,筛选出适宜酶解青稞的酶的种类,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酶解及发酵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后青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适宜协同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的酶为纤维... 在酶解青稞的基础上利用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制备多糖,筛选出适宜酶解青稞的酶的种类,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酶解及发酵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后青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适宜协同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的酶为纤维素酶,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46 min,酶添加量0.20%,酶解pH值4.40。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4℃,发酵时间15 d,接种量28%。在此条件下青稞总多糖含量为40.08%,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2.12 mg/mL、7.76 mg/mL、2.47 mg/mL,对α-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IC_(50)值分别为0.15 mg/mL、0.13 mg/mL。可见,酶菌协同发酵可提高青稞多糖含量,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黄伞菌 固态发酵 青稞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栽培基质中菊芋发酵秸秆的适宜配比筛选
7
作者 宋旭 魏晓强 +2 位作者 钟启文 张广楠 谭龙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了研究菊芋发酵秸秆作为栽培基质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使用“雪晶特号”韭菜为试材,以基质土、蛭石、珍珠岩作为基础基质,复配0%、10%、20%、30%菊芋发酵秸秆,形成四种栽培基质处理(T1、T2、T3、T4),通过测定复配基质在0 d和100 d... 为了研究菊芋发酵秸秆作为栽培基质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使用“雪晶特号”韭菜为试材,以基质土、蛭石、珍珠岩作为基础基质,复配0%、10%、20%、30%菊芋发酵秸秆,形成四种栽培基质处理(T1、T2、T3、T4),通过测定复配基质在0 d和100 d的理化性质以及韭菜100 d时的生长及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探究复配基质的不同配比对韭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芋秸秆的复配基质相比于常规复配基质可以提高韭菜的长势、品质及产量,其中,20%秸秆添加量处理pH在100 d时呈微酸性(6.76),且容重较大,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比值较优,叶身宽和假茎粗较大,维生素C含量显著大于其它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纤维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容重和孔隙度呈正相关,与pH、EC、气水比、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综上,添加菊芋秸秆量为20%时,韭菜的品质较好且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菊芋秸秆 复配基质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对香瓜茄幼苗耐冷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严雪 保善花 +2 位作者 杨世鹏 魏晓强 钟启文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研究香瓜茄嫁接苗耐冷性及果实产量品质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正常温度和低温胁迫下的叶片表型,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7 d内的变化及果实产量、风味品质。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嫁接苗叶色黄化更明显,自根苗叶片卷边失水更显著。嫁接苗叶... 研究香瓜茄嫁接苗耐冷性及果实产量品质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正常温度和低温胁迫下的叶片表型,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7 d内的变化及果实产量、风味品质。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嫁接苗叶色黄化更明显,自根苗叶片卷边失水更显著。嫁接苗叶绿素a含量在第7 d显著高于自根苗,类胡萝卜素含量数值在各测定节点略高于自根苗,而正常管理下自根苗显著高于嫁接苗。低温处理组SOD、POD和CAT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降低,但相比于正常管理,第5 d、7 d的嫁接苗SOD活性较自根苗差异不显著,第7 d的POD活性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MDA含量在第7 d较自根苗显著降低9.69%。嫁接后果实蔗糖、Vc含量分别提高1.58倍、3倍,产量无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瓜茄 嫁接 营养品质 低温胁迫 耐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黑粒关键调控基因HvnISC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吴泰瑞 姚有华 姚晓华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为鉴定出黑青稞粒色形成关键调控基因,本研究基于黑粒青稞品种昆仑17号和白粒青稞资源白91-97-3籽粒形成的三个关键时期的二代转录组测序(RAN-seq)结果,得到显著差异表达基因HvnISC,同时对该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序列比对和表达量分析。... 为鉴定出黑青稞粒色形成关键调控基因,本研究基于黑粒青稞品种昆仑17号和白粒青稞资源白91-97-3籽粒形成的三个关键时期的二代转录组测序(RAN-seq)结果,得到显著差异表达基因HvnISC,同时对该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序列比对和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HvnISC基因的编码区(CDS)在昆仑17号和白91-97-3中无序列差异;蛋白的二三级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结构稳定。启动子区域在两品种中发生一个碱基差异,造成该碱基位点结合的转录因子在黑粒品种中发生改变,导致HvnISC基因在黑粒和白粒青稞中的表达产生了差异。实时荧光定量(RT-q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粒色形成的中后期,黑粒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粒(P<0.01)。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该基因通过调控内源环境的离子浓度,影响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间接地调控了青稞黑粒粒色的形成,该研究结论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调控基因 HvnISC 多酚氧化酶 克隆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根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谢晓铃 李维波 +4 位作者 陈帅 王欣玥 王贺 余代杨 叶文雨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8-12,41,共6页
为深入探究棕榈科三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征,本研究首先运用Biolog-ECO技术,选取蛇皮果、狐尾椰等三种棕榈科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变化、碳源的利用情况。基于试验培养120 h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WC... 为深入探究棕榈科三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征,本研究首先运用Biolog-ECO技术,选取蛇皮果、狐尾椰等三种棕榈科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变化、碳源的利用情况。基于试验培养120 h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综合分析得,香棕对多聚物类碳源的利用率最高,AWCD值为1.44,蛇皮果最低,为0.97。其次,采用培养基培养法从狐尾椰根部分离出阿耶波多杆菌(Bacillus aryabhata),从蛇皮果根部分离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并对两种内生菌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双氧水、甲基红均为阳性,油脂水解均为阴性。该研究明晰棕榈科三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差异,同时挖掘根际效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根际土壤 Biolog-ECO技术 代谢功能多样性 内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结蚁属蚂蚁研究概况
11
作者 袁涛 王安琪 +1 位作者 黄瑾 熊忠平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刺结蚁属建立于1861年,其全球已知147种(含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界(62.5%)、古北界(33.4%)及东洋界(16.3%),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是近年新种发现的核心区域。中国刺结蚁属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已确认有效种9种,2个亚种,集中分布于西南和华南... 刺结蚁属建立于1861年,其全球已知147种(含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界(62.5%)、古北界(33.4%)及东洋界(16.3%),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是近年新种发现的核心区域。中国刺结蚁属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已确认有效种9种,2个亚种,集中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高海拔高纬度地区仅有零星分布,这可能与国内古北界相关调查研究较少相关。本文主要对刺结蚁属研究历史、分类情况及物种地理分布等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概述,这将为深入研究其分布概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刺结蚁属 分类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山茶叶片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性质研究
12
作者 肖扬 王贺 +6 位作者 王欣玥 陈帅 李维波 段如意 谢晓玲 符常笑 叶文雨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71-76,共6页
本试验从山茶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解硅酸盐和有机磷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XJX-3,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16S rRNA分子鉴定、菌株生理生化性质研究,还探究了菌株对生菜营养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XJX-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 本试验从山茶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解硅酸盐和有机磷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XJX-3,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16S rRNA分子鉴定、菌株生理生化性质研究,还探究了菌株对生菜营养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XJX-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淀粉水解、产接触酶、固氮等多种性能。生菜营养品质及叶绿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菌液XJX-3灌根对生菜的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总量较对照均有所提高。本试验可为山茶的合理种植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农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内生细菌 生理生化性质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绿肥还田条件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尚琰隽 李正鹏 +2 位作者 严清彪 胡发龙 韩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25-30,91,共7页
为探讨豆科绿肥还田条件下缓释肥配施生物炭、腐殖酸、沸石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一次性施入缓释肥对土壤中硝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有提高,SRF70+FA铵态氮含量提高1.53 mg/kg... 为探讨豆科绿肥还田条件下缓释肥配施生物炭、腐殖酸、沸石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一次性施入缓释肥对土壤中硝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有提高,SRF70+FA铵态氮含量提高1.53 mg/kg,硝态氮含量提高9.69 mg/kg,微生物量氮提高2.49 mg/kg;SRF70+FA处理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CF70提高10.38%,CF70+FA纤维素水解酶活性提高30.27%,CF70+FA木糖苷酶活性提高11.49%,SRF70+B处理脲酶活性提高23.57%,CF70+Z蔗糖酶活性提高11.63%;缓释肥显著提高小麦的千粒重,SRF70+B处理小麦增产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土壤调理剂 无机氮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浸种对柠条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雪玲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86-90,共5页
为提高豆科植物柠条种子发芽率和播后幼苗生长量,在甘肃省古浪县设立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热水浸种处理对柠条种子萌发能力、胚根生长量、有机内含物含量和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播前热水浸种提高了种子发芽能力、胚... 为提高豆科植物柠条种子发芽率和播后幼苗生长量,在甘肃省古浪县设立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热水浸种处理对柠条种子萌发能力、胚根生长量、有机内含物含量和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播前热水浸种提高了种子发芽能力、胚根生长量、有机物含量和幼苗生长量,其中60℃水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幼苗株高和主根长均最高,较对照(CK)20℃水温处理分别提高了78.26%、43.88%、70.89%、183.65%、159.51%、69.07%和30.35%。60℃水温处理的各项指标与对照(CK)20℃水温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柠条育苗中优先使用60℃水温处理种子来提高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浸种 萌发 生长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不同SA浓度浸种对大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15
作者 王守康 李正鹏 +4 位作者 祁凯斌 贾顺斌 赵名好 马利利 蒋福祯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SA浸种在干旱胁迫下对大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大颖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5%、10%、15%、20%4个梯度并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SA作为浸种溶液,设置0.25 mmol、0.5 mmol、0.75 mmol、1 mmol 4个...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SA浸种在干旱胁迫下对大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大颖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5%、10%、15%、20%4个梯度并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SA作为浸种溶液,设置0.25 mmol、0.5 mmol、0.75 mmol、1 mmol 4个梯度并以蒸馏水为对照。测定发芽指标,分析差异性,综合分析抗旱性。结果显示,在PEG-6000胁迫和SA浸种预处理下大颖草种子萌发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浓度的PEG-6000胁迫和SA浸种均可以促进大颖草种子萌发。本研究中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在SA浸种浓度为0.5 mmol时D值最大,抗旱性最强,所以在SA浸种溶液浓度为0.5 mmol时可以有效促进大颖草的生长缓解(10%PEG-6000)和(15%、20%PEG-6000)大颖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本试研究中一定程度的SA浸种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增强了大颖草的抗旱性。该研究可为青海干旱地区牧草生产、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颖草 SA PEG-6000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麸皮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工艺优化及其粉体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李崇瑜 张文刚 杨希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65-72,79,共9页
为提高青稞麸皮中的β-葡聚糖含量,本试验以3种酵母发酵剂对8个品种青稞麸皮进行发酵,以β-葡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的发酵菌种及青稞麸皮,进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发酵所得青稞麸皮... 为提高青稞麸皮中的β-葡聚糖含量,本试验以3种酵母发酵剂对8个品种青稞麸皮进行发酵,以β-葡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的发酵菌种及青稞麸皮,进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发酵所得青稞麸皮粉体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菌种为高糖酵母,优选麸皮为昆仑14号青稞麸皮,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5℃、发酵时间49 h、接种量0.52%,此条件下青稞麸皮β-葡聚糖含量最高达到5.41 g/100g。与未发酵组相比,发酵后青稞麸皮粉的持水力、持油力、胆盐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而溶解度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酵母菌 Β-葡聚糖 工艺优化 粉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三江源区牧区牧草供需格局及潜力分析
17
作者 张海蓉 施建军 +3 位作者 刘青青 吕亮雨 李发毅 蔡宗程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阐明青海三江源区(TRSR)牧区牧草供需格局及其潜力,本研究运用典型调查法搜集三江源区牧区牧草业、畜牧业相关数据及资料,同时利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结果显示,玉树州牧草供需平衡状态优于果洛州,其中治多县鲜草产... 为阐明青海三江源区(TRSR)牧区牧草供需格局及其潜力,本研究运用典型调查法搜集三江源区牧区牧草业、畜牧业相关数据及资料,同时利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结果显示,玉树州牧草供需平衡状态优于果洛州,其中治多县鲜草产量达峰值(2.95×10^(9)kg),囊谦县最低(0.54×10^(9)kg);兴海县鲜草需求量最大(4.19×10^(9)kg),玛多县最低(0.87×10^(9)kg)。80%的县域存在供给缺口,兴海县短缺量最大(3.30×10^(9)kg),曲麻莱县最小(0.17×10^(9)kg)。种植面积差异较大,达日县保有最大饲草种植面积,杂多县面积最小。区域饲草供给差异显著,果洛州与玉树州分别供应0.30×10^(9)kg和0.19×10^(9)kg,而泽库、河南、兴海三县分别供应0.05×10^(9)kg、0.07×10^(9)kg和0.19×10^(9)kg。在不同利用率(25%~100%)下,果洛州鲜草需求量均为1.56×10^(9)kg,玉树州约为2.70×10^(9)kg;河南、泽库、兴海在100%利用率下的鲜草需求分别为1.94×10^(9)kg、1.96×10^(9)kg和2.69×10^(9)kg。研究表明,当前牧草产量无法满足畜牧业增长需求,供给调配机制存在关键瓶颈。本研究为高寒生态脆弱区草地管理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产量 草地供给量 供需格局 羊单位 三江源区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还田与减量施氮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18
作者 姚百伦 宋明丹 +2 位作者 韩梅 德青年卓 李正鹏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针对过量施用氮肥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探讨绿肥还田量与施氮量配施双因素大田试验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2G2相较N1G2株高无显著差异,而相较N0G1茎粗、穗长、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提升。在N0水平下,N0G2相... 针对过量施用氮肥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探讨绿肥还田量与施氮量配施双因素大田试验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2G2相较N1G2株高无显著差异,而相较N0G1茎粗、穗长、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提升。在N0水平下,N0G2相比N0G1茎粗、地上部吸氮量显著增加9.20%、51.50%。与N0G相比,N1G1的小麦产量、N1G2的有效穗数分别增加95.83%、24.89%。在各处理中,N1G2处理的千粒重、穗粒数均达最大,与N2G2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地上部吸氮量随施氮水平呈上升趋势,N2G2处理达最值为440.61 kg/hm^(2)。在N0、N1水平下,G2相较G1地上部吸氮量显著增加75.32%、28.15%。N1G2相较N2G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显著增加60.15%、93.62%。综上所述,N70%G2处理能够减少化肥投入,稳定小麦产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绿肥还田 农艺性状 氮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野生藏茴香种质特性探究
19
作者 郑铭贤 朱惠琴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了解青海地区野生藏茴香的遗传差异,从表型层面探究其遗传特点和亲缘关系。本研究对青海周边38个不同群体的野生藏茴香的表型性状和种子特性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种子特性。结果表明: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 为了解青海地区野生藏茴香的遗传差异,从表型层面探究其遗传特点和亲缘关系。本研究对青海周边38个不同群体的野生藏茴香的表型性状和种子特性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种子特性。结果表明: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86,6个表型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6个表型性状缩减为2个因子,在欧式距离为20.0处,依据表型性状可将38份种质分为4类。种子形态的变异系数在3.49%~30.70%间,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74;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对38份种质进行评价,其中编号为QX03、QG23、Q02、QH22、QG25和QX06藏茴香种质的食用和精油用综合表现最好。青海地区不同居群的藏茴香植株的形态和种子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巨大的变异潜力和广阔的育种基础,为藏茴香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保护、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茴香 表型性状 种子特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与黑果枸杞杂交F1代果实生长发育模型分析
20
作者 李婷 张得芳 +1 位作者 史文君 田颜虹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77-81,共5页
为了解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优势,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对其杂交F1代果实生长发育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以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杂交F1子代的果实为样本,对杂交后产生的27个果实每隔3 d测定果实的横径、纵径及果... 为了解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优势,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对其杂交F1代果实生长发育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以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杂交F1子代的果实为样本,对杂交后产生的27个果实每隔3 d测定果实的横径、纵径及果柄长,研究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示,F1代果实纵径动态变化曲线为双S型生长曲线,生长规律为快—慢—快,在授粉后44 d达到最大值16.02 mm,数学模型拟合为三次函数、幂函数及对数方程;横径的变化曲线为单S型生长曲线,生长规律为慢—快,在授粉后44 d达到最大值7.35 mm,数学模型拟合为三次函数方程;果柄长的变化曲线为单S型生长曲线,生长规律为快—慢,在授粉后38 d达到最大值18.72 mm,数学模型部分拟合为三次函数,部分接近逆函数、S函数方程。本研究为提高枸杞类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宁夏枸杞 杂交子代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