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1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阳 陈福贵 温念慈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了2种越行模式在系统能力、运行效率及越行站设置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和适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功能和成本角度考虑,越行站宜设置为双岛四线、高架站方案;快车不停站越行模式是慢车待避时间更短、系统能力损失更少、越行站设置数量更少的方案,适合在设计阶段采用;同时考虑到设计与实际客流特征可能存在差异,也提出在运营阶段调整为快车停站再越行模式的影响及相应措施。相关成果可为快慢车模式的设计和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越行模式 系统能力 运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客运枢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海山 任钰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空间关系普遍规律,从时间上看,站城空间关系经历了交通价值和城市价值走向平衡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市发展需求推动站城空间关系不断演化。基于这一规律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梳理我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历程,剖析站城空间关系理论研究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国内研究存在从站到站城兼顾,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潜力与价值评估,从综合开发到对空间更新改造关注的研究趋势变化,通过梳理站城空间关系演化规律旨在为当前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及城市更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站城空间关系 城市化 演化历程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运输影响视角的我国共同富裕时空变化特征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欧国立 托同霞 王俊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75,214,共14页
基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构建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的共同富裕水平,构建交通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2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交通运输影响下的共同... 基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构建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的共同富裕水平,构建交通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2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交通运输影响下的共同富裕时空演变特征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交通运输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②时间维度方面,不同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影响共同富裕呈现出“凸性”趋势;③处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交通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有异质性,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据此,从转变模式机制、强化区域协同、完善落后地区设施规模等方面提出交通赋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交通运输 时空特征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收益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物业开发研究
4
作者 陶思宇 赵悦 +3 位作者 冯涛 彭其渊 陈昕梅 罗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分为7类,分别是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公共休闲服务、文化和绿化业态,根据每种业态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分别制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测算方法。建立以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考虑多方约束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总体量及每种业态的组合配比,为我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 物业开发模型 土地价值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演化研究综述及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与探讨
5
作者 李曼 刘贵源 +3 位作者 王艳辉 贾利民 郭湛 张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0,共18页
风险内涵分析及风险演化机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构建国内外风险演化研究的共现网络图,全面剖析了风险演化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主题分布,发现风险演化主要围绕基于图论的风险分析... 风险内涵分析及风险演化机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构建国内外风险演化研究的共现网络图,全面剖析了风险演化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主题分布,发现风险演化主要围绕基于图论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估、基于系统论的风险评估、基于机器学习的风险预测与失效分析以及基于仿真与建模技术的风险传播与故障分析4个热点主题开展。其次,构建了风险管理框架,系统性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演化方法体系。从系统论、因果逻辑、图论、建模仿真以及机器学习5方面详细阐述了风险演化研究方法。最后,研究剖析了轨道交通领域现阶段风险演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究了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可为安全生产中的风险防控理论体系构建及技术应用实践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演化 轨道交通 动态风险 图论 系统论 机器学习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构建研究
6
作者 薛锋 杨颖 +3 位作者 李佳霖 左大杰 张守帅 保鲁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153,共8页
铁路技术规章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基于对产学研用方案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分析,从产、学、研、用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构建思路;运用平均集对势,对专家给出的指标重要性排... 铁路技术规章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基于对产学研用方案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分析,从产、学、研、用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构建思路;运用平均集对势,对专家给出的指标重要性排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根据基于相对联系数的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筛选方法,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筛选,识别重要指标,保留了原始二级指标的60%,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比重、投入的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对于构建产学研用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最终确定的49个指标,并结合主管部门、铁路企业、用户、高校和科研机构5个主体构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产学研用方案,为铁路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产学研用方案 相对联系数 指标筛选 平均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成本内部化的公铁联运定价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辉 石瑜 +2 位作者 杨洋 陈进杰 黄守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4-94,共11页
货运价格直接影响托运人对运输方式的选择,科学合理的定价能有效提高公铁联运在与公路运输竞争时的优势。在双碳背景下,以碳税形式考虑碳排放成本内部化对定价的影响,基于公铁联运经营人和托运人的双重视角,依据利润分析和广义费用建立... 货运价格直接影响托运人对运输方式的选择,科学合理的定价能有效提高公铁联运在与公路运输竞争时的优势。在双碳背景下,以碳税形式考虑碳排放成本内部化对定价的影响,基于公铁联运经营人和托运人的双重视角,依据利润分析和广义费用建立双层规划定价模型。通过比较考虑碳排放成本前后,公路运输和公铁联运2种方式的货运分担率变化,分析碳税政策的有效性,进而研究不同的碳税税率对于货运相关利益方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税政策能够减少货运行业碳排放量;仅考虑公路运输和公铁联运2种方式时,随着碳税税率的提高,公铁联运定价上涨,分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为多式联运经营者优化定价策略、实现利润增长提供决策支持,并为政府制定和征收碳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联运 碳排放成本内部化 定价策略 双层规划模型 广义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行条件下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何必胜 石宇航 +2 位作者 黄永龙 张光远 王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6,共11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贯通运行已成为提升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向。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与系统架构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运行图编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观路网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通过构建介观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贯通运行已成为提升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向。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与系统架构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运行图编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观路网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通过构建介观路网模型,精准描述列车的运行过程及其对轨道资源的占用与释放关系,结合列车子路径策略,实现列车越行、折返、停站、过轨等操作,并引入车底运用策略,提高车底资源调度效率。在此基础上,以重庆江跳线与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贯通运行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列车运行组织与资源协调中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研究表明,该策略可有效协调多制式系统在运行图编制中的冲突,为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多网融合 列车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的铁路客站低碳技术适应性研究
9
作者 鲁垠涛 邱圣明 +3 位作者 郭淑慧 高玉明 田璞 姚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8,78,共11页
铁路客站作为铁路运营阶段的第二大碳排放来源,是铁路行业低碳减排的重要部门,通过构建包含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2个指标层的铁路客站低碳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组合赋权(层次分析-熵值法)-TOPSIS法对6种低碳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结... 铁路客站作为铁路运营阶段的第二大碳排放来源,是铁路行业低碳减排的重要部门,通过构建包含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2个指标层的铁路客站低碳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组合赋权(层次分析-熵值法)-TOPSIS法对6种低碳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环境效益准则层下的碳减排率、碳排放强度、综合能源消耗下降率指标和技术应用准则层下的普适性指标的组合权重值较高,是铁路客站低碳技术的重要评价指标。6种低碳技术中光伏发电技术为优选的低碳技术,相对贴近度为0.6003,地源热泵技术的相对贴近度为0.2660,普适性较低,应用性不强。研究结果可为铁路客站低碳技术选择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碳排放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方法
10
作者 许心越 陈培升 +3 位作者 刘晶 张安忠 卢锦生 宋雨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针对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信息缺失以及难获取的问题,融合地铁AFC和城市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挖掘反映乘客年龄的出行特征,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和自动编码器结合的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模型。首先利用多源数据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并提取与... 针对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信息缺失以及难获取的问题,融合地铁AFC和城市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挖掘反映乘客年龄的出行特征,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和自动编码器结合的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模型。首先利用多源数据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并提取与乘客年龄属性相关的6个出行特征(出行频率、出行时段分布、首次/末次出行时间、OD经纬度、出行时耗、目的地POI),构建乘客出行特征矩阵作为模型输入。特别的是,考虑服务能力的加权POI,以增强对目的地吸引强度刻画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年龄乘客到每个站点的出行频率,构建乘客出行稀疏矩阵,作为模型空间信息的补充输入。为学习并提取乘客出行特征间的关系和时空相关性,利用DNN对特征间关系进行捕捉;为学习乘客出行稀疏矩阵中隐含的空间关系,利用AE对稀疏矩阵压缩并进行编码和解码。最后,选取广州地铁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SVM,DT,MLP,AdaBoost等方法相比,DNN+AE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3.83%,8.01%,5.66%,4.98%,其中,老人的年龄属性推断精度最高,达到了77.51%,学生、成人的年龄属性推断精度分别达到了74.69%,68.89%。考虑服务能力的加权POI对乘客年龄属性推断结果有明显的改进。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推断,为智慧地铁运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年龄属性推断 深度神经网络 自动编码器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作业流程优化设计
11
作者 张光远 李亚凌 +2 位作者 刘昱希 张贺 鲁工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共14页
针对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在传统调度算法下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合理、设备空载率高、路径冲突等典型问题,提出基于优化调度算法而设计的作业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分析传统调度算法下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的核心作业流程,设计融合动-静态优... 针对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在传统调度算法下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合理、设备空载率高、路径冲突等典型问题,提出基于优化调度算法而设计的作业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分析传统调度算法下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的核心作业流程,设计融合动-静态优先级评估、资源预分配机制以及最短路径规划的新型作业流程方案,依托仿真平台构建涵盖列车、集装箱、托盘等8类智能体的作业流程协同仿真模型,选择货物处理能力、损耗率等指标开展对比分析实验。实验表明:优化调度算法下的作业流程方案使得托盘和冷藏集装箱处理效率分别提升40.2%和23.7%,货物损耗率降低2.6个百分点,验证了该算法在规范作业流程、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有效性,为铁路冷链联运集散中心的实际运营提供了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冷链 调度算法 作业流程 仿真分析 损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路网列车群组运行情景推演及运能协调度评估研究
12
作者 宋宗莹 周芳如 +1 位作者 谢琦 赵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9,共14页
为提高重载铁路路网运能及运输效率,研究列车群组运行下重载路网的运能协调问题,设计典型列车群组运行情景,对不同情景下路网运能协调度进行评估并提出运能优化措施。首先,阐述了重载列车群组运行基本原理及实施需求,探究影响列车群组... 为提高重载铁路路网运能及运输效率,研究列车群组运行下重载路网的运能协调问题,设计典型列车群组运行情景,对不同情景下路网运能协调度进行评估并提出运能优化措施。首先,阐述了重载列车群组运行基本原理及实施需求,探究影响列车群组运行情景推演的因素并提出情景推演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列车群组运行下重载路网线路和车站运输能力的计算方法,构建了路网运能协调度评估模型。最后,以国家能源集团重载路网为研究对象,设计典型列车群组运行情景并评估各情景下路网的运能协调度,得到列车群组运行情景推荐方案及优化措施。研究发现:实施群组运行可有效提升重载路网线路和车站运输能力,其中,车站运输能力是提升路网运能协调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群组运行 情景推演 运能计算 协调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模式的影响——以上海为例
13
作者 丁鹏飞 李卫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51,174,共12页
为揭示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功能和客流特征差异,以上海市404个地铁站点为样本,构建各站点的网络中心性和客流变化特征指标,选取特定时段的上海地铁站客流数据,并采用两步聚类再合成的方法划分出9种站点类型;同时,利用无序多分类... 为揭示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功能和客流特征差异,以上海市404个地铁站点为样本,构建各站点的网络中心性和客流变化特征指标,选取特定时段的上海地铁站客流数据,并采用两步聚类再合成的方法划分出9种站点类型;同时,利用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探讨非常态下站点类型与建成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24个建成环境变量中,道路密度、文化场馆、公共设施、教育学校、公司企业、餐饮服务和酒店宾馆数量等7个指标与非常态下的站点类型显著相关。具体而言,道路密度与多数站点类型显著负相关;文化场馆、公共设施与核心枢纽型、对外交通型站点显著正相关;教育学校对所有站点类型均呈负相关;公司企业对产业型和核心枢纽型站点正相关;宾馆酒店对居住型、对外交通型站点显著正相关;餐饮服务对强传导型、局部联系混合型和居住型站点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揭示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复杂性和出行特征的适应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非常态客流 分两步站点聚类 建成环境 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
14
作者 朱炜 田一含 张炜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7,共14页
“清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工作,清分结果是票款清分清算、网络客流分析、运营计划编制、网络运营协调以及运营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前提和依据。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发展概况... “清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工作,清分结果是票款清分清算、网络客流分析、运营计划编制、网络运营协调以及运营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前提和依据。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发展概况,在梳理清分出现的历史背景与清分问题的缘起及深化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2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国内外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与评述;结合未来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要求、多源化的运营数据资源以及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对清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分析与展望,为新时期多网融合条件下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理论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管理 清分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模型的天津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对租赁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影响
15
作者 张纯 王文洁 崔娜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3,共8页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响作用仍不清晰。以天津市为例,利用贝壳网租房价格数据与高德兴趣点数据(POI),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研究轨道交通可达性对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显示,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对租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在0~400 m范围内呈现单向递减规律,在400~800 m范围内呈现倒U形规律,200~400 m范围内溢价最低;从轨道站点出发,不同方向的公共服务设施溢价效果不同,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敏感度不同;轨道交通沿线住房可支付性,受到城市区位与邻里因素的可达性影响而逐渐降低。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轨道交通的住房可达性与可支付性之间的两维度地理空间研究框架,为面向青年友好的住房政策制定和高品质轨道交通生活圈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空间分异 可达性 住房可支付性 溢价效应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综述
16
作者 田志强 靳欣妮 +2 位作者 王付霞 连惠 吴文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9,共13页
为了深入理解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脉络,首先分析了支撑该研究领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前景理论及广义费用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个人属性和出行方式特征如何影响旅客的出行决策过程。同时,研究了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偏... 为了深入理解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脉络,首先分析了支撑该研究领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前景理论及广义费用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个人属性和出行方式特征如何影响旅客的出行决策过程。同时,研究了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偏好,阐释了在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和分析工具,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旅客的出行选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经济状况、时间偏好、出行目的以及交通方式的特征,如便捷性和舒适度等。特别是在出行需求多样化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旅客的决策行为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模式。未来,旅客出行选择行为与其他优化目标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预测行为将会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运输组织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 行为调查 意向调查 LOGIT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货运网络的级联失效抗毁性研究
17
作者 齐亚伟 卢思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90,共9页
为研究铁路货运网络在不同蓄意攻击方式下的级联失效抗毁性,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无向加权的我国铁路货运网络。在分析其拓扑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节点强度、加权接近中心性、货物运输总量和综合性评价指标识别重要节点,并设计不... 为研究铁路货运网络在不同蓄意攻击方式下的级联失效抗毁性,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无向加权的我国铁路货运网络。在分析其拓扑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节点强度、加权接近中心性、货物运输总量和综合性评价指标识别重要节点,并设计不同的蓄意攻击方式,借助网络效率比、失效规模比和综合抗毁性,评价铁路货运网络的级联失效抗毁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铁路货运网络可以归类为小世界网络,且具有无标度特性;铁路货运网络在加权接近中心性攻击模式下的抗毁性较强,在货物运输总量攻击模式下的抗毁性强于节点强度攻击模式,而在攻击节点比例较小时,综合重要度攻击模式下的网络抗毁性弱于节点强度攻击模式,当攻击节点达到一定比例后,2种攻击模式下的网络抗毁性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网络 重要节点识别 蓄意攻击 级联失效 抗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门到门”城际出行路径规划研究综述
18
作者 李得伟 吕佳晰 +3 位作者 黄悦 徐恩华 杨瑞霞 戴智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52,共13页
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际出行需求日益增长。为提高旅客出行服务质量、促进绿色出行,研究全面回顾了近10年旅客“门到门”出行路径规划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单一出行方式和组合出行方式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建模,归纳总结了... 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际出行需求日益增长。为提高旅客出行服务质量、促进绿色出行,研究全面回顾了近10年旅客“门到门”出行路径规划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单一出行方式和组合出行方式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建模,归纳总结了最短路径算法、A*算法、Dijkstra算法等路径搜索算法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在出行路径推荐方面,梳理了基于不同数据类型(如问卷数据、历史出行轨迹数据)的路径推荐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在特征提取与推荐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进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多交通方式的智能整合与优化,构建更加精细化的出行服务系统,并推动“端到端”路径规划系统的实现,推动智能交通发展和绿色出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路径规划 路径搜索 路径推荐 个性化 出行即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高速铁路出行社会排斥表征及机理研究
19
作者 殷平 孙超 +1 位作者 高会洁 杨小露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人口老龄化对高速铁路运营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供适老化的高速铁路产品和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的有力举措。为探讨我国老年人高速铁路出行的现状,选择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在30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深度半结... 人口老龄化对高速铁路运营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供适老化的高速铁路产品和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的有力举措。为探讨我国老年人高速铁路出行的现状,选择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在30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深度半结构访谈获得的数据支持下,研究了老年人高速铁路出行中感受到的社会排斥表征和社会排斥形成机理,研究识别了经济排斥、服务排斥、设施排斥、流程排斥、数字排斥和主观排斥6个排斥社会表征主范畴,归类了收入限制、经验限制、教育限制、健康限制和年龄限制为内容的社会排斥缘由,并构建老年人高速铁路出行社会排斥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了高速铁路适老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的建议,对高速铁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运营与服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出行 老年人 社会排斥 扎根理论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20
作者 帅斌 孙宗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84,共16页
“双碳”目标的刚性约束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及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带来的运输需求变革,为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带来机遇。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快运产品实践及学术研究3方面考虑,将我国铁路快运分为普铁快运发展及以高铁快运... “双碳”目标的刚性约束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及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带来的运输需求变革,为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带来机遇。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快运产品实践及学术研究3方面考虑,将我国铁路快运分为普铁快运发展及以高铁快运为代表的谱系化发展2个阶段。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中英文研究概况梳理。从运输组织方案角度对普铁快运、高铁快运研究进行综述。最后提出深化旅客列车行包运输方案实时编制、单条高铁线路快捷货物运输与旅客列车运输计划协同优化、复杂路网下高铁快运网络化运输组织方案设计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快捷货物 行包 快运班列 高铁快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