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如何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以电子商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晗 张应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7,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四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提升其数字素养,改善其健康福利不平等问题;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选择村镇医疗机构及专科医院、位于东部及西南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电子商务对其健康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电子商务进村政策 消费结构升级 数字素养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杜洋文 周倩 +2 位作者 杜拾平 程军勇 张荣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1.71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叶片氮、磷、钾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11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46 kg/株;影响土壤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33 kg/株+过磷酸钙1.28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土壤酶活性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22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树高和茎粗增长量与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效氮、磷、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上,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影响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施肥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薄壳山核桃 生长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山区流域洪水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保明 曾泓源 +2 位作者 卢旺铭 陈朝清 康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7,共11页
山区流域洪水具有突发性强、预见期短的特点,快速准确进行洪水预报始终是防汛工作的关键问题。以长短时记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选取崇阳溪流域1997年到2022年共30场暴雨洪水过程作为研究数据,将其中21场洪水作为训练集,以上游... 山区流域洪水具有突发性强、预见期短的特点,快速准确进行洪水预报始终是防汛工作的关键问题。以长短时记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选取崇阳溪流域1997年到2022年共30场暴雨洪水过程作为研究数据,将其中21场洪水作为训练集,以上游吴边等6个雨量站的逐时雨量、武夷山站控制断面前期流量为模型输入,武夷山站控制断面相应洪水流量为模型输出,采用均方根误差最小准则分析确定LSTM隐含层单元数和网络迭代轮数,同时在LSTM层之后设置一个全连接层,并对全连接层进行dropout处理,建立具有时间序列记忆功能的山区流域LSTM神经网络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余下的9场洪水进行测试,并与LMBP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STM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在洪水过程、洪峰流量和洪峰出现时间预测方面精度高于LMBP模型,适用于山区流域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LSTM网络 LMBP网络 崇阳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数字化助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阳 刘芮含 周承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6,共13页
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农业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农村数字化能否成为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运... 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农业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农村数字化能否成为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该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为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量化支持。研究发现:农业农村数字化能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2016-2022年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数字化 农业碳排放强度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FC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微 王强 +3 位作者 江湘婷 万灿 张立志 黎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MFC修复镉污染稻田,可有效降低土壤总镉和有效镉含量,投加0.5%和1.0%MFC,土壤总镉分别降低22.14%和24.08%,有效镉分别降低2.29%和12.21%;施加MFC的处理组,3个时期的土壤Shannon指数与Chao1指数均高于该时期对照组,表明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对照组相比,抽穗期处理组土壤的Asc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成熟期处理组土壤的Rozell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其中,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脲酶活性提升达到55.40%,抽穗期和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4.40%和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 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的云南黄连分子身份证构建
6
作者 李月仙 姜太玲 +7 位作者 严炜 沈绍斌 肖明昆 白丽娜 段春芳 罗鑫 车彬 张林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为了开发能够精准鉴别云南黄连不同基因型的分子标记以便为种质真实性鉴定提供依据,利用5个云南黄连群体的简化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筛选获得34891个有变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基于所有的SNP位点... 为了开发能够精准鉴别云南黄连不同基因型的分子标记以便为种质真实性鉴定提供依据,利用5个云南黄连群体的简化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筛选获得34891个有变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基于所有的SNP位点信息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来自福贡县鹿马登乡的群体2和福贡县石月亮乡的群体3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来自贡山县独龙江乡的群体1与来自泸水市老窝镇的群体5以及福贡县上帕镇的群体4的亲缘关系均较远。筛选出10个核心SNP标记,成功构建了5个云南黄连群体的分子身份编码和二维码,可用于鉴别不同基因型的云南黄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黄连 简化基因组重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系统发育树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信号增强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估计与特征重要性研究
7
作者 朱建功 张杰 +2 位作者 许文韬 戴海峰 魏学哲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9,共11页
力学信号作为电池管理系统多维状态感知体系的重要补充,为锂离子电池内部状态监测提供了新的观测维度。以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估计为验证对象,系统揭示了力学信号对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SOC估计性能增益机制。首先构建了涵盖不... 力学信号作为电池管理系统多维状态感知体系的重要补充,为锂离子电池内部状态监测提供了新的观测维度。以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估计为验证对象,系统揭示了力学信号对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SOC估计性能增益机制。首先构建了涵盖不同老化程度、多温度、多工况的电池放电数据集,对比分析了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TCN)模型在引入力学信号后的表现。结果显示,LSTM和TCN两种模型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15.45%和45.88%,显著提升了估计精度,同时有效延缓了训练过程中验证损失的收敛停滞现象。其次,基于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的特征重要性分析表明,力学信号增强了多维特征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后的鲁棒性测试进一步验证了力学信号对于模型抗干扰能力的提升作用。力学信号对SOC估计精度的显著提升,体现了其在电池管理中的应用潜力,为构建融合机械特性的新一代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深度学习 力学信号 荷电状态估计 特征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不同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蚀时空分异研究
8
作者 龙训建 李天阳 +4 位作者 罗宏森 叶琰 叶勇 张钰欣 王子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4,共13页
水土流失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区域降雨侵蚀时空异质性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基于重庆市32个国家级气象站点2009-2022年逐小时降雨数据,应用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 水土流失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区域降雨侵蚀时空异质性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基于重庆市32个国家级气象站点2009-2022年逐小时降雨数据,应用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蚀力和侵蚀密度的时空分异性。结果表明:(1)各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蚀力和侵蚀密度年际变化的标准差为340.01~687.17 MJ·mm/(hm^(2)·h)和0.15~0.21 MJ/(hm^(2)·h·a),变异系数为0.16~0.25和0.05~0.08;年内分布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中夏季降雨侵蚀力占比50.78%~55.72%;侵蚀密度作为非共识性指标,在揭示侵蚀风险方面比降雨侵蚀力更为敏感。(2)在年际变化中,降雨侵蚀力的年均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和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的部分区域,低值区位于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年降雨侵蚀力最大值出现在2021年大巴山生态屏障区的城口县,达4 676.44 MJ·mm/(hm^(2)·h),最小值出现在2011年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的永川区,仅806.25 MJ·mm/(hm^(2)·h);季节尺度上,春季高值区发生在武陵山生态屏障区,夏、秋时段的高值区出现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和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以中山地貌为主的区域,冬季整体变化较弱。(3)降雨侵蚀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高值区分布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低值区分布在大娄山生态屏障区;季节尺度上的高值区存在空间差异,春季高值区发生在武陵山生态屏障区,夏季高值区发生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和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的部分区域,秋、冬季高值区发生在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降雨侵蚀力 侵蚀密度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微粉碎强度对甘薯全粉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杨世雄 高飞虎 +6 位作者 张玲 李雪 张雪梅 张欢欢 梁叶星 陈贵婷 谭兆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9,共10页
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甘薯全粉,分析不同超微粉碎时间(5、10、15、20、25、30 min)对全粉的基本成分、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甘薯全粉基本营养成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尤其是蛋白、可溶... 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甘薯全粉,分析不同超微粉碎时间(5、10、15、20、25、30 min)对全粉的基本成分、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甘薯全粉基本营养成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尤其是蛋白、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糖等含量有所增加,全粉粒径显著减小(p<0.05),颗粒形貌呈现碎片化,大小逐渐趋于一致,但其官能团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色泽、持水性、持油性及冻融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小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及回生值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说明甘薯全粉经超微粉碎后能够显著改善其热糊稳定性和凝胶的抗老化性。超微粉碎25 min的甘薯全粉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粒径最小,颗粒大小均匀,且其色泽、持水性、持油性及冻融稳定性表现较好,具有最低的糊化温度、衰减值和回生值,相比其他粉碎强度条件下的甘薯全粉,具有更优异的功能性和更适宜的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全粉 超微粉碎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安全帽佩戴分割算法
10
作者 邵晓艳 董文永 +2 位作者 赵雪专 李玲玲 薄树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195,共11页
针对物流园区空间跨度大、作业设备繁多导致安全帽佩戴检测分割难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安全帽佩戴分割算法。该算法采用ResNet-101膨胀残差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在编码阶段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融合模块,有效增强特征... 针对物流园区空间跨度大、作业设备繁多导致安全帽佩戴检测分割难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安全帽佩戴分割算法。该算法采用ResNet-101膨胀残差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在编码阶段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融合模块,有效增强特征区域表征能力;在特征提取阶段引入图像特征网格化模块,将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平均切分,有助于获得局部图像的小目标特征。将该算法在SHWD(Safety Helmet Wearing Detect)数据集中训练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的像素准确率达到89.23%,相比DeepLabv3+提升了2.21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复杂场景下物流园区安全帽佩戴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膨胀卷积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代际差异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善林 康莹莹 +1 位作者 郭秀 何仕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5,共13页
探究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可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和政策实施,为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用地保障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参考。基于黑龙江省海伦市42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 探究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可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和政策实施,为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用地保障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参考。基于黑龙江省海伦市42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个人市民化能力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农地转出对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均发挥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5.93%和34.09%;家庭市民化能力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相关性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农地转出在非农收入占比和购买城镇住房的影响中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1.18%和11.54%;农地转出在市民化能力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的中介作用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其父代成员个人市民化能力及子代成员家庭市民化能力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中介效应更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此,从提高农民市民化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以及构建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化能力 农地转出 宅基地退出意愿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觉下低碳城市试点与绿色创新研究
12
作者 宋德勇 华斯琦 王志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8,共22页
低碳城市试点是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了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方案(Low Carbon City Pilot Scheme,LCCPS)对我国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更全面地理解该政策的影响范围和效果,基于2003-2020年中国城市绿色... 低碳城市试点是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了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方案(Low Carbon City Pilot Scheme,LCCPS)对我国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更全面地理解该政策的影响范围和效果,基于2003-2020年中国城市绿色专利授权数据构建了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patial 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结果表明:①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却对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②相对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最大。③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规模大的地区的绿色创新技术水平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城市规模大的城市对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与资源型城市相比,非资源型城市通过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可以更好地推动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且资源型城市对其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④机理分析表明,科技人才、绿色财政支持、绿色投资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影响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低碳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专利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爬行动物的保护:问题、挑战与前景
13
作者 苏胜齐 彭希文 +1 位作者 邢浩 董晟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度位列全球第七。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爬行动物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调控、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受栖息地破碎化、环境污染加剧及非法野生动... 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度位列全球第七。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爬行动物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调控、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受栖息地破碎化、环境污染加剧及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多重胁迫因素影响,我国爬行动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保护压力。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中国爬行动物,整理了国内外有关爬行动物保护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中国爬行动物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加强教育和宣传以及推动跨部门交流合作等。研究提供了保护爬行动物栖息地、养殖与人工繁育技术等成功案例,以期有更多人员参与相关研究。此外,深入剖析了国际爬行动物保护的先进经验,期望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加强对当前中国爬行动物的保护研究工作。对当前中国爬行动物保护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对未来中国爬行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现状和问题 保护 研究与实践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金绍荣 冯乐 贾益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5,共14页
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既要发挥数字化赋能农民物质文明的作用,又要强化其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的功效。基于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与《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作... 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既要发挥数字化赋能农民物质文明的作用,又要强化其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的功效。基于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与《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②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其精神文明水平。③数字乡村建设对中收入、低老年抚养比以及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低财政压力地区农民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基于此,提出构建全国乡村数字化服务统筹平台、制定差异化数字乡村建设策略、加强农民数字化能力培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民精神文明 机制分析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村庄产业发展路径智能推荐系统研究
15
作者 周滔 王晨曦 任茂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8,共13页
为改善大多数发展落后且存在异质性的乡村缺乏智力支持的现实境况,关注了更微观的知识管理主体——村庄。首先,在系统论视角下,基于产业基础、资源丰度和自然环境本底评估村庄的内源性发展动力,基于区位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评估村庄的外... 为改善大多数发展落后且存在异质性的乡村缺乏智力支持的现实境况,关注了更微观的知识管理主体——村庄。首先,在系统论视角下,基于产业基础、资源丰度和自然环境本底评估村庄的内源性发展动力,基于区位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评估村庄的外源性发展动力,构建了村庄产业发展潜力评估模型。然后,结合该模型运用案例推理技术构建出村庄产业发展路径智能推荐系统,旨在实现村庄产业发展路径的智能推荐。最后,经过算例演示,证实了所构建的村庄产业发展路径智能推荐系统能够有效辅助村庄产业发展经验的知识管理,实现“菜单式”村庄产业发展路径的智能推荐,为广大缺乏智力支持的村庄提供了“一村一策”的定制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案例推理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经验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乡村场景价值理论的视角
16
作者 杨庆媛 王愈滋 +3 位作者 杨人豪 苏康传 王笛 孙朝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目前,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和个案描述,亟需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将场景理论与乡村多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强调乡村多元价值在多种场景中的“生成—互动—反馈”逻辑,揭示各类价值在不同场景中的... 目前,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和个案描述,亟需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将场景理论与乡村多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强调乡村多元价值在多种场景中的“生成—互动—反馈”逻辑,揭示各类价值在不同场景中的显化过程;利用“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分析框架,对成都市多利桃花源和重庆市武隆犀牛古寨乡村建设和发展进行案例分析,证实理论框架的适用性,进一步阐明差异化核心场景在乡村价值生成、互动和反馈中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 场景理论 乡村多元价值理论 乡村场景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
17
作者 许秀川 王浩力 +1 位作者 黄庆华 蒋涵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7,共17页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存在难以脱钩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三大产业占比在数量上的转化能够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也可以推动产业占比在数量上进一步转化;提升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能够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作用能够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机制迫使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源头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二是集中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保护长江经济带优质耕地;三是挖掘“地水关系”,建设好黄金水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双向因果 收敛交叉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下乡村振兴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18
作者 尹秀英 丰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1,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面临着协调发展不足、区域差异显著等问题。为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旅游经济系统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熵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面临着协调发展不足、区域差异显著等问题。为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旅游经济系统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熵权法对其空间差异以及差异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从2013-2021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分别提升了18.64%、31.37%、10.42%和34.29%;全国平均耦合协调度从2013年的0.48增长至2021年的0.58,提升了20.83%。可以看出,尽管各地区协调度均有提升,但区域间的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乡村振兴 旅游经济 耦合协调度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巴鲵野外种群的栖息地微生境偏好研究
19
作者 彭希文 陶家成 +3 位作者 陈光凤 胡亿丰 苏胜齐 赵天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3,共9页
巫山巴鲵(Liua shihi)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面临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等威胁。因此,解析巫山巴鲵野外种群的栖息地微生境偏好,能对该物种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2023年4-5月在重庆市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以及湖北省神... 巫山巴鲵(Liua shihi)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面临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等威胁。因此,解析巫山巴鲵野外种群的栖息地微生境偏好,能对该物种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2023年4-5月在重庆市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以及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14条森林溪流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总共设置了34个有巫山巴鲵分布的样方和26个无巫山巴鲵分布的对照样方,并测定了每个样方的14个微生境因子。结果显示:巫山巴鲵野外种群倾向于选择沙基质较多的区域,回避或不选择卵石、石块与砾石较多的区域。分布样方和对照样方的水体叶绿素a、水体溶解氧、水体浊度、河宽、水体电导率和水温具有显著差异,而气温、海拔、水体流速、植被覆盖度、空气湿度、河深和水体pH值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水温是巫山巴鲵野外种群数量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其次是水体pH值、海拔和河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微生境选择 栖息地保护 野外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机器人书法系统
20
作者 韩浩 刘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1-244,共14页
机器人书法作为工业制造中重要的机器人操纵器应用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动书写机制需要大量包含书写轨迹序列信息的训练数据集,而手动标注这些数据则非常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 机器人书法作为工业制造中重要的机器人操纵器应用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动书写机制需要大量包含书写轨迹序列信息的训练数据集,而手动标注这些数据则非常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机器人书法系统。该书写系统将汉字笔画图像转换为轨迹序列,无须使用笔画轨迹编码信息,克服了传统书写轨迹信息缺失的问题。首先构建了一个生成对抗架构,其中LSTM网络与鉴别器网络结合,以减小训练数据集的规模。然后,LSTM网络通过多个循环逐步生成新的轨迹点,使机器人能够逐渐完成整个汉字书法的书写。最后,利用鉴别器网络评估LSTM网络输出结果来辅助机器人找到最佳策略,并引入强化学习算法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系统能够高效产生高质量的汉字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强化学习 汉字书法 机器人书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