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7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键路径法的导管架施工进度风险评估
1
作者 宋青武 尹永强 +2 位作者 王圣强 高本金 马红旗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78-81,共4页
导管架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核心工程设施,导管架施工涉及多专业协同、交叉作业密集及复杂工艺管控,进度易受环境、管理、技术等多维度风险因素制约。针对导管架施工进度风险的系统性评估需求,结合关键路径法(CPM)特征,构建风险动态量化... 导管架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核心工程设施,导管架施工涉及多专业协同、交叉作业密集及复杂工艺管控,进度易受环境、管理、技术等多维度风险因素制约。针对导管架施工进度风险的系统性评估需求,结合关键路径法(CPM)特征,构建风险动态量化分析框架:通过风险识别建立多维度风险因素清单,基于关键路径作业总浮时与工期敏感度分析,量化风险事件对关键节点及整体进度的影响程度;结合概率-影响矩阵分级评估风险等级,并以南海某导管架工程为实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定位高风险作业环节,优化风险应对策略优先级,为海洋工程进度风险管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 进度风险 计划管理 关键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穿越岩溶区注浆加固对地层及管片的影响
2
作者 詹胜文 铁明亮 +2 位作者 赵海宴 王丽 张磊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广西支干线潇水盾构穿越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岩溶发育区,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技术穿越强发育岩溶地层(喀斯特地貌)。针对隧道周边分布的4个异质性溶洞(全填充、半填充及未填充),基于ZK11典型断面构建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广西支干线潇水盾构穿越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岩溶发育区,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技术穿越强发育岩溶地层(喀斯特地貌)。针对隧道周边分布的4个异质性溶洞(全填充、半填充及未填充),基于ZK11典型断面构建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系统研究溶洞空间分布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及注浆加固效果。研究表明:未处理工况中,溶洞1、溶洞2与隧道间岩板塑性区贯通,导致最大沉降0.49 mm、管片应力峰值1.76 MPa;采用水泥砂浆加固后,地层最大沉降降低22.4%(0.38 mm),管片应力降幅达4.6%~8.2%,塑性区体积缩减58.7%。研究成果揭示了岩溶区盾构隧道围岩渐进破坏规律,提出了基于塑性区贯通临界条件的溶洞处治阈值,为潇水隧道施工及类似工程风险防控提供了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与工艺优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岩溶地层 数值模拟 围岩失稳 塑性区 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上油田超役钻机井架评估方法
3
作者 杨向前 郭华 +2 位作者 刘磊 闫天红 周国强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26-30,53,共6页
我国诸多海上油田钻机井架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但油田可采油气资源仍然可观,为了满足超役井架延寿及油气钻探安全生产的需求,介绍了超役钻机井架体征状态与性能状态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技术,提出了钻机井架体征与性态感知的数字孪生评估方... 我国诸多海上油田钻机井架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但油田可采油气资源仍然可观,为了满足超役井架延寿及油气钻探安全生产的需求,介绍了超役钻机井架体征状态与性能状态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技术,提出了钻机井架体征与性态感知的数字孪生评估方法。以某海上油田钻机井架为例,通过井架结构动态特性与承载应力测试,应用模型修正数字孪生技术,进行井架延寿安全评估。其研究结果可为海上油田超役钻机井架延寿安全服役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超役钻机井架 检测技术 数字孪生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囊助浮法的导管架平台拆除过程翻身作业动力学分析
4
作者 白宁 田永花 +3 位作者 杨海军 常宗瑜 赵林 王海波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开发的深入,部分导管架平台到了服役年限末期需要进行拆除。翻身作业是海洋导管架平台拆除的关键步骤,深入分析其过程对于保证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气囊助浮法拆除深水导管架平台过程中的翻身作业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开发的深入,部分导管架平台到了服役年限末期需要进行拆除。翻身作业是海洋导管架平台拆除的关键步骤,深入分析其过程对于保证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气囊助浮法拆除深水导管架平台过程中的翻身作业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气囊助浮法的海洋平台导管架翻身作业的垂直和反向翻身工艺流程,在考虑了水动力荷载的基础上建立了导管架平台翻身作业的动力学模型,对导管架平台两种翻身作业进行了模拟,得到翻身过程中导管架关键节点的位移、轨迹、速度和受力等动态响应。反向助浮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为评估导管架翻身作业过程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助浮法 拆卸 导管架翻身 多体动力学 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低温调节蝶阀设计与性能试验
5
作者 张学亮 赵珂 +3 位作者 章文忠 刘思良 苏娜 刘斌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41-47,共7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LNG超低温调节蝶阀,其公称压力等级为ANSI Class 150,适用温度低至-196℃。研究内容涵盖了阀门的结构设计、密封与连接机制的优化,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改进。采用双偏心结构设计,优化流道并降低启闭扭矩;... 设计了一种新型LNG超低温调节蝶阀,其公称压力等级为ANSI Class 150,适用温度低至-196℃。研究内容涵盖了阀门的结构设计、密封与连接机制的优化,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改进。采用双偏心结构设计,优化流道并降低启闭扭矩;创新开发多层复合密封系统,结合金属密封与柔性石墨密封,确保低温工况下密封可靠性。主要承压部件选用ASTM A351 Gr.CF8M奥氏体不锈钢,并采用深冷处理工艺提升材料低温韧性。通过对样机进行低温环境测试和性能验证,表明该蝶阀在LNG工况下具有高效控制性能与可靠性。研究成果为LNG关键设备国产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调节蝶阀 LNG 性能测试 技术特点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水达标处理技术研究
6
作者 万捷 阿黎穆·阿不都拉 +3 位作者 葛芸芸 耿越超 林睿 郑存川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针对某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污水后化学需氧量(COD)指标不满足外运污水处理厂的要求,采用“絮凝沉降-蒸发-芬顿氧化”的工艺组合进行达标处理研究,考察各工艺实验条件对COD值影响。通过GC-MS表征测试污水有机物种类及去除效率,并... 针对某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污水后化学需氧量(COD)指标不满足外运污水处理厂的要求,采用“絮凝沉降-蒸发-芬顿氧化”的工艺组合进行达标处理研究,考察各工艺实验条件对COD值影响。通过GC-MS表征测试污水有机物种类及去除效率,并进行含油污水达标处理工艺设计。结果表明:絮凝沉降过程中使用3000 mg/L净水剂PAC(聚合氯化铝)、600 mg/L破乳剂QZ-2、50 mg/L絮凝剂C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H值为6.5、絮凝时间1.0 h时,COD值降至40611 mg/L;蒸发过程中采用减压蒸发,蒸发率85%、真空度-0.095 MPa、温度45℃时,COD值降低至1497 mg/L;芬顿氧化过程中FeSO4质量占比20%,总加量7500 mg/L,氧化时间3 h,pH值为3.5时,COD值降低至326 mg/L。该处理技术对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好,COD值从68865 mg/L降至326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其他指标均满足要求。该含油污水达标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工艺组合 絮凝沉降 蒸发 芬顿氧化 水质分析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海域作业适用性评估方法与实践
7
作者 王丽丽 张乐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
为准确评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实际作业能力,提出一种系统化的海域适用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从气隙分析、整体强度分析、锚泊或动力定位分析以及稳性分析四个方面入手,全面评估平台的作业能力,并提出了针对目标海域适用性的评估方法和流程... 为准确评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实际作业能力,提出一种系统化的海域适用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从气隙分析、整体强度分析、锚泊或动力定位分析以及稳性分析四个方面入手,全面评估平台的作业能力,并提出了针对目标海域适用性的评估方法和流程。通过中国船级社“中国海域海况数据查询系统”,对南海海域进行区块划分,并计算分析不同重现期的环境条件数据;以某一半潜式钻井平台为例,系统评估其在南海海域的作业适用性,结合南海各区块环境条件数据,明确了适宜该平台作业的区块。研究结果表明,该算例平台在南海海域的适用性满足率约为60%,为作业者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给出的评估方法和流程可为半潜式平台在不同海域的作业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作业能力 气隙 整体强度 南海 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地面生产过程全生命周期多源碳耦合机制与减排路径
8
作者 卫乾 李国彬 +3 位作者 王伟 王腾飞 徐寅 赵东亚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62-72,共11页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油田地面生产系统的碳排放机理模型。该模型系统解析了采油、集输、处理、储存及运输等核心环节的碳素代谢规律,综合考虑了不同生产阶段和核算方法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燃料燃烧、工艺过程排放、间接排放及逸...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油田地面生产系统的碳排放机理模型。该模型系统解析了采油、集输、处理、储存及运输等核心环节的碳素代谢规律,综合考虑了不同生产阶段和核算方法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燃料燃烧、工艺过程排放、间接排放及逸散排放构成油田地面生产过程4大主要碳源。以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机采系统为典型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永磁直驱设备改造、智能化间抽控制及数字化泄漏监测等组合式减排方案。研究成果为油田企业制定碳减排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油田地面生产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路径,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全生命周期 机理模型 减排措施 油田地面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荆少东 杜亦农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数智技术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融合,正在深刻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工程部提出了工程建设“3557”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数智技术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融合,正在深刻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工程部提出了工程建设“3557”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及集团公司服务能力的四级贯通。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数智技术应用的多个阶段性成功案例,并对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数智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 创新 人工智能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场址工程勘察数据库设计研究
10
作者 祁磊 边锋 +3 位作者 姚志广 徐爽 顾红兵 李华智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随着“双碳”战略推进,我国海洋油气和海上风电开发的规模持续扩大,海洋工程勘察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但现有勘察数据的利用率较低。针对海洋工程勘察数据多源异构特性,基于地理信息(GIS)技术提出了海洋平台场址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方... 随着“双碳”战略推进,我国海洋油气和海上风电开发的规模持续扩大,海洋工程勘察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但现有勘察数据的利用率较低。针对海洋工程勘察数据多源异构特性,基于地理信息(GIS)技术提出了海洋平台场址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方案。该数据库涵盖5大要素数据集(41个要素类)、3类栅格数据及多种业务实体表等非要素类数据。数据库已录入渤海50余个场址数据,可实现多种数据关联和整合展示等功能。工程验证表明,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为移动平台临时插桩点优选、平台插桩就位、场址地质灾害评价等提供分析数据支持,勘察数据复用率从18%提升至67%。研究成果为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化、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勘察 数据库 地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工程设计院
11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工程设计院(中国石油海外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石油集团旗下从事海内外专业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及技术支持保障单位。主要从事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钻完井工程及海上开发工程建设可行性研...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工程设计院(中国石油海外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石油集团旗下从事海内外专业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及技术支持保障单位。主要从事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钻完井工程及海上开发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基本设计、详细设计;海洋石油工程作业的设计及技术支持保障;工程项目管理、现场监造及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工程EPC总包业务等。拥有海洋石油行业甲级设计、一级总承包资质、钻井工程设计甲级和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技术 海洋石油工程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咨询甲级 总承包资质 特种设备 甲级设计 海上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特稿
12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石油石化工程建设行业正面临重大挑战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强化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石油工程建设》编辑部特别邀请中国石油天然...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石油石化工程建设行业正面临重大挑战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强化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石油工程建设》编辑部特别邀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和物装管理部宋官武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荆少东副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孔令海总经理撰写了专题文章,集中探讨行业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这些文章聚焦智能化工程管理、数智技术应用、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系统阐述了石油石化行业在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探索历程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内容涵盖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为石油石化工程建设行业的转型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石化行业 专题文章 行业前沿 工程建设行业 转型发展 阶段性成果 工程技术部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US工程管道安全停输时间模拟分析研究
13
作者 卓雄鹰 赵振辉 +3 位作者 伏莉莎 王充 张志 梁昌晶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CCUS工程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停输问题与常规油气管道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输送介质存在瞬态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和相态转变。这些变化将会对管道和附件造成冲击,因此确定其安全停输的边界条件尤为重要。在分析含杂质CO_(2)物理性质... CCUS工程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停输问题与常规油气管道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输送介质存在瞬态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和相态转变。这些变化将会对管道和附件造成冲击,因此确定其安全停输的边界条件尤为重要。在分析含杂质CO_(2)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安全停输时间定义为管内任意一点介质进入气液两相区的时间,基于OLGA软件建立了长距离CCUS工程管道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安全停输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停输过程中,全线压力迅速趋于一致,起点最先进入气液两相区;在入口温度45℃、出口压力9 MPa、土壤温度20℃、总传热系数1.5 W/(m^(2)·℃)的条件下,起点、中点和末点进入气液两相区的时间分别为21.2 h、23.1 h和70.5 h;再启动过程会产生压力激增现象,最大增幅0.5 MPa,但不会影响管道承压;此外,当土壤温度较高、总传热系数较大、入口温度较低、出口压力较高、管道输量较小时,可适当延长管道的安全停输时间,为维抢修创造有利条件。研究结果可为同类CCUS工程管道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管道 停输 再启动 模拟 瞬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声明
14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47-47,共1页
本刊2024年增刊第S期D0I:10.3969/j.issn.1001-2206.2024.S.001《漂浮+顶驱下套管技术在XX井中的应用》一文,所在页码1-7,作者调整为:张浩、温韬、沈吉阳、李洪奎、康倩。D0I:10.3969/j.issn.1001-2206.2024.S.005《赵东XX井开窗侧钻水... 本刊2024年增刊第S期D0I:10.3969/j.issn.1001-2206.2024.S.001《漂浮+顶驱下套管技术在XX井中的应用》一文,所在页码1-7,作者调整为:张浩、温韬、沈吉阳、李洪奎、康倩。D0I:10.3969/j.issn.1001-2206.2024.S.005《赵东XX井开窗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一文,所在页码27-32,作者调整为:温韬、张尧、安耀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吉阳 赵东 康倩 温韬 开窗侧钻 李洪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平台井口高压注气配管设计
15
作者 陆争光 李虎 +1 位作者 蒋曙鸿 夏志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8-12,共5页
海上平台井口区配管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基于往复式压缩机高压注气管道的载荷特征和边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井口配管设计整体应力校核分析导则、应力工况组合原则及优化设计方法。以某海上低渗油藏... 海上平台井口区配管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基于往复式压缩机高压注气管道的载荷特征和边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井口配管设计整体应力校核分析导则、应力工况组合原则及优化设计方法。以某海上低渗油藏注气开发试验项目的井口配管设计为例,开展了小尺寸高压注气管道的静态应力及疲劳工况分析、管嘴及法兰泄漏分析、管道模态及共振分析,以及关键元件声致振动分析(AIV)。研究表明:持续应力工况为关键工况;管道系统一阶固有频率较低,多阶固有频率易与压缩机激振频率重叠,需优化调整管道支吊架及布局以避开激振频率区间;此外,有必要提前开展关键元件AIV分析,筛选出存在振动破坏失效风险的管道,为下阶段详细声学响应应力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注气 配管 应力 疲劳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工程管理赋能石油工程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国石油数智化战略的实践
16
作者 宋官武 杨斌 +2 位作者 王永朝 阎俊 李茂华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全面实施“数智中国石油”战略部署,创建“5667”工程管理体系,打造了以三维模型为基础、设计编码为纽带、集约采购为支撑、质量管控为核心、智慧工地为感知...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全面实施“数智中国石油”战略部署,创建“5667”工程管理体系,打造了以三维模型为基础、设计编码为纽带、集约采购为支撑、质量管控为核心、智慧工地为感知、管理平台为终端、数字交付为终点的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阐述了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策略,并对重点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成果进行介绍,突显了“数智中国石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最后对智能化工程管理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为工程建设快速迈向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集约化采购 质量管控 智慧工地 智能化管理平台 数字化交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伴生气乙烷回收工艺的改进和综合评价
17
作者 倪萍 秦英 +2 位作者 高海涛 孙春亮 梁昌晶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油田伴生气处理常用的液相过冷工艺存在乙烷收率低、经济性差等缺点,为实现油田生产的节能降耗,提出了两种改进工艺LSP-1和LSP-2,在5种富气气质条件下,从能耗、㶲、冷箱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气质1条件下,LSP-1工艺和LS... 油田伴生气处理常用的液相过冷工艺存在乙烷收率低、经济性差等缺点,为实现油田生产的节能降耗,提出了两种改进工艺LSP-1和LSP-2,在5种富气气质条件下,从能耗、㶲、冷箱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气质1条件下,LSP-1工艺和LSP-2工艺的总压缩功分别为8199 kW和8169 kW,与LSP工艺相比,分别降低了8.3%、8.6%;㶲损最大的设备单元为压缩机和膨胀机,约占总㶲损的50%以上,在气质1条件下,LSP-1工艺和LSP-2工艺的总㶲损分别降低了4.2%、7.7%;LSP-2工艺在总投资成本和投资回收期上略优于LSP-1工艺;两种改进工艺的节能降耗效果较好,其中LSP-2工艺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对伴生气的适应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气 乙烷回收 LSP工艺 能耗 冷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定向钻穿越技术
18
作者 尹利强 曾志华 +2 位作者 王丽 胥杰 李耀旭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水平定向钻穿越具有工期短、投资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油气管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定向钻设备能力、施工控向、破碎地层防漏浆等技术水平的提升,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逐渐应用于山体穿越。以某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 水平定向钻穿越具有工期短、投资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油气管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定向钻设备能力、施工控向、破碎地层防漏浆等技术水平的提升,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逐渐应用于山体穿越。以某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分析狭窄山谷地区定向钻穿越施工场地布置、定向钻“多接一”设计、大埋深山体定向钻控向措施、定向钻穿越破碎围岩处置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大埋深长距离山体定向钻穿越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定向钻穿越 长距离 大口径 多接一设计 控向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视角下的国际总包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19
作者 王洪亮 廖凌之 +3 位作者 尚继飞 魏鹏飞 李永川 柳彬彬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73-77,共5页
从合同管理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国际工程总包项目(EPC/EPCI)的特征、风险分配、风险表现形式及管理要点。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结构不当,以及合同支付比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对项目执行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了基于FI... 从合同管理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国际工程总包项目(EPC/EPCI)的特征、风险分配、风险表现形式及管理要点。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结构不当,以及合同支付比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对项目执行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了基于FIDIC合同条款的风险管理框架,涵盖了严格的合同审查、标准合同范本的应用、技术与商务的交叉审核、程序化合同管理,以及合同交底等核心环节。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合同管理能够显著提升项目风险管理能力,确保项目成功交付并实现预期经济效益。最后,提出了对合同管理的针对性建议与未来展望,旨在为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迈向国际一流总承包商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工程总包 合同管理 风险分配 风险识别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模式下LNG储罐项目建设阶段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20
作者 张崇瑞 秦军霞 +2 位作者 孙瑜 杨乾坤 温昊淼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88-92,共5页
LNG储罐建设项目具有高投资、长周期、管理界面复杂等特点。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合同工期压缩以及工期违约罚款金额的增加,EPC模式下项目进度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对进度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系统介绍EPC总承包模式及其风险管理特点... LNG储罐建设项目具有高投资、长周期、管理界面复杂等特点。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合同工期压缩以及工期违约罚款金额的增加,EPC模式下项目进度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对进度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系统介绍EPC总承包模式及其风险管理特点,分析并总结了LNG储罐建设过程中的进度风险,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进度风险管理措施,旨在为后续LNG项目建设进度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EPC模式 进度风险管理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