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6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流技术》2025年重点关注选题
1
物流技术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自主物流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与物流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经济区(带)产业建设与跨区物流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物流管理创新◆绿色物流及可持续发...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自主物流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与物流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经济区(带)产业建设与跨区物流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物流管理创新◆绿色物流及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技术 绿色物流 中国式现代化 供应链协同创新 人工智能 可持续发展 物流管理创新 知识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色技术投资与共享的港航供应链竞合决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物流技术 2025年第2期37-48,共12页
针对港航供应链中绿色技术投资与共享的竞合决策问题,构建了两条竞争性港航供应链模型,其中一条链包含技术创新型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另一条链包含技术跟随型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技术创新型港口企业可通过投资研发绿色技术并选择性地... 针对港航供应链中绿色技术投资与共享的竞合决策问题,构建了两条竞争性港航供应链模型,其中一条链包含技术创新型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另一条链包含技术跟随型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技术创新型港口企业可通过投资研发绿色技术并选择性地与技术跟随型港口企业共享技术,而航运企业则可选择与同链条上的港口企业进行纵向合作投资。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型港口企业的最优技术投资和共享策略,分析了技术跟随型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的最优决策,并考察了投资成本系数、投资成本分担比例以及绿色竞争程度对港航链成员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技术投资成本系数较低且绿色竞争程度较高时,技术创新型港口企业倾向于不共享技术,并偏好纵向合作投资;当绿色竞争程度较低时,只有在技术投资成本系数适中的情况下,技术跟随型港口企业才不愿意接受技术共享,当绿色竞争程度较高时,只有在技术投资成本系数适中的情况下,该企业才愿意接受技术共享;当技术投资成本分担比例较低时,下游航运企业才会参与纵向合作技术投资;纵向合作投资情形下技术创新型港口企业的最优服务绿色度高于单独投资情形下,当技术投资成本系数较低且绿色竞争程度较高时,横向技术共享情形下该企业的最优服务绿色度低于无共享情形下。研究结论为港航供应链中的绿色技术投资与共享提供了决策参考,对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航供应链 绿色技术投资 技术共享 竞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区域差异研究
3
作者 刘帅 物流技术 2025年第4期73-84,共12页
物流行业加速绿色化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正推动物流绿色技术的革新,为物流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含直辖市)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低... 物流行业加速绿色化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正推动物流绿色技术的革新,为物流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含直辖市)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低碳经济发展和绿色物流水平,并对低碳经济发展对绿色物流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市场一体化和绿色技术创新在影响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同时讨论了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绿色物流水平的提升,成为物流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的驱动作用可以通过促进市场一体化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的影响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性,在东部、南方地区、高城镇化水平及高物流集聚水平地区,其驱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提出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物流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绿色物流核心竞争力;实施差异化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等一系列建议,以加速物流业绿色化转型,培育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物流 市场一体化 绿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复杂性解析与韧性构建
4
作者 王超 物流技术 2025年第4期13-24,共12页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新四化”驱动下正经历深刻变革与高度不确定性,其供应链呈现跨领域、多层级、高耦合的复杂特征。芯片短缺、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及地缘冲突等风险频发,凸显供应链韧性提升的迫切性。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供应链韧性...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新四化”驱动下正经历深刻变革与高度不确定性,其供应链呈现跨领域、多层级、高耦合的复杂特征。芯片短缺、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及地缘冲突等风险频发,凸显供应链韧性提升的迫切性。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供应链韧性优化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特征,包括结构、技术和动态复杂性,并从抵御、恢复、重构与适应四个维度构建供应链韧性评估体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高保真建模与实时映射,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研究提出了多目标韧性优化模型和虚实闭环交互机制,通过虚实闭环机制实现了全链感知、风险预警与动态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孪生凭借高保真建模与实时映射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风险预测能力与柔性调度效率,为抵御、恢复、重构与适应的韧性构建提供了系统支撑。据此提出整车企业应将数字孪生纳入战略规划,产业链各环节加强数据共享与标准协同,共建行业级数字孪生平台;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促进关键技术攻关与跨行业协作等建议。本研究为产业链协同与数据驱动决策优化提供了可行路径,也为智能制造产业在不确定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网联汽车 供应链韧性 复杂系统 跨领域协同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的食品出口物流网络优化研究
5
作者 谢京辞 物流技术 2025年第2期25-36,共12页
山东省拥有优质的海港资源,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推动者,其外贸高质量发展对陆海物流网络效率提升与“双碳”目标达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食品出口物流网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内陆物流枢纽与海... 山东省拥有优质的海港资源,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推动者,其外贸高质量发展对陆海物流网络效率提升与“双碳”目标达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食品出口物流网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内陆物流枢纽与海港物流网络的联动优化。通过TOPSIS方法筛选出济南、西安、石家庄、银川和郑州等关键节点城市,综合考虑运输成本、碳排放成本和建设成本三个目标,构建了食品出口物流网络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应用NSGA-II算法求解,生成帕累托最优解集,得到山东食品出口物流网络的最优布局和资源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合理的物流网络能够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和碳排放,提升物流效率和环境效益。多港口情境下的物流网络在成本和环境影响方面优于单一港口情境,且更符合山东省的港口资源条件。基于此,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内陆物流枢纽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物流网络的国际化水平等政策建议。该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物流协同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支持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我国食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和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碳排放 食品物流 多目标优化 NSGA-II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交通强国的哲学基础
6
作者 高剑平 余昶 物流技术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交通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战略。从自然哲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交通强国战略的哲学基础,剖析其理论根基与实践意义。研究指出... 交通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战略。从自然哲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交通强国战略的哲学基础,剖析其理论根基与实践意义。研究指出,在自然哲学领域,交通作为物质运动的高级形态,其发展不仅推动了物质的高效流动,还促进了能量传递与信息交流。交通强国战略通过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高效整合,为社会的物质生产与人类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社会科学领域,交通强国战略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济上,交通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通过促进商品流通和扩大市场范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治上,交通强国战略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优化交通布局,增强了国家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政治稳态。社会层面,交通强国战略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文化上,交通网络的完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科技上,交通强国战略推动了智慧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该研究为理解交通强国战略的深远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 哲学基础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自然哲学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机需求的疫苗预置-跨区协作接种策略
7
作者 陈达强 物流技术 2025年第2期49-60,共12页
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增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鉴于接种点疫苗预置量与接种需求存在不一致,以及转运对疫苗活性的影响,对疫苗预置-跨区协作接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为控制疫苗过量预置与人群调配风险,提出了基于二... 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增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鉴于接种点疫苗预置量与接种需求存在不一致,以及转运对疫苗活性的影响,对疫苗预置-跨区协作接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为控制疫苗过量预置与人群调配风险,提出了基于二层规划的疫苗预置-人群调配联合优化决策模型。首先,以泊松分布表征随机接种需求,基于疫苗预置与人群调配的数量关系,提出了疫苗预置成本、过量预置损失及接种人群调配成本等决策目标。其次,考虑二级疫苗配发接种系统的层级结构及其决策的主从特性,构建了联合优化决策模型,并设计了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由于上下层决策目标间的冲突,难以同时实现各目标最优化,但存在Pareto有效解;高水平的储备点供给能力可满足更多接种点的随机需求,进而降低人群调配规模,但易导致较高的疫苗总预置成本;人群调配、接种点疫苗预置与过量预置等成本显著影响调配人群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预置 跨区协作 人群调配 随机需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A-2方法的安徽省物流新质生产力评估研究
8
作者 张孝琪 物流技术 2025年第5期13-24,共12页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的评估已成为推动区域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构建物流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SMAA-2方法对安徽省物流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评估。SMAA-2方法通过对权重样本空间的随机抽样,有...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的评估已成为推动区域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构建物流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SMAA-2方法对安徽省物流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评估。SMAA-2方法通过对权重样本空间的随机抽样,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指标权重获取困难的问题,并且相较于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能够获得更加鲁棒的评估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合肥市在物流新质生产力评估中占据绝对优势,排名第一的概率高达96.38%;芜湖市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的概率为91.06%;而黄山市排名最后,显示出明显的短板。通过占优概率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发现合肥市在绝大多数城市中拥有较高的占优概率,而铜陵市和黄山市的占优概率较低。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推动安徽省物流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提升。研究结果表明,SMAA-2方法在评估物流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新质生产力 SMAA-2方法 鲁棒性评估 区域物流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烟草企业工商物流协同流程优化方案研究
9
作者 王海军 李乐 物流技术 2025年第2期13-24,共12页
聚焦于我国烟草企业工商物流协同流程的优化,旨在通过精益管理思想与流程重组方法,提升烟草企业物流协同效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在全面分析烟草企业工商物流发展现状与协同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工商物流协同业务流程中存在... 聚焦于我国烟草企业工商物流协同流程的优化,旨在通过精益管理思想与流程重组方法,提升烟草企业物流协同效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在全面分析烟草企业工商物流发展现状与协同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工商物流协同业务流程中存在的瓶颈及优化关键点。结合流程优化重组方法与精益管理思想,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订单计划、库存管理与运输调度等协同环节,提出了以订单计划为抓手的全流程精益管理框架、工商共库联合运作模式、库存预警模型、规范化的运输调度体系以及精准运输调度流程优化方案。通过优化计划调控、资源共享、联合管理、信息互联以及规范精益管理等流程,有效降低了订单响应时间与物流成本,改善了工商资源共享和库存结构布局,提升了运输调度效率与客户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实现了工商物流交互流程的精准对接与全流程的精益管理。该研究为烟草企业工商物流协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企业 物流协同 流程改进 精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DEMATEL-ISM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孙静 陈雨朵 物流技术 2025年第1期37-48,共12页
全球化和产业革命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面临潜在风险与挑战,提升供应链韧性对保障产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多侧重于提升路径、韧性测量和宏观政策,缺乏对影响因素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研究。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韧... 全球化和产业革命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面临潜在风险与挑战,提升供应链韧性对保障产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多侧重于提升路径、韧性测量和宏观政策,缺乏对影响因素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研究。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因素,识别关键因素,并剖析这些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可为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初步影响因素体系,并邀请专家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筛选,从预测能力、响应能力、恢复能力、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0个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FuzzyDEMATEL模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ISM模型分析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智慧物流水平和供应链合作等8个因素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供应链可见性和财务实力是供应链韧性的根本因素,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供应链韧性起最直接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深化供应链合作、构建ESG生态体系等建议,以提升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供应链韧性 影响因素 Fuzzy-DEMATEL-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供性视角下数字技术采纳对供应链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金亮 王玉 物流技术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随着数字供应链和智慧供应链的相继出现,数字技术已成为供应链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与丰富的供应链创新实践相比,供应链创新的理论还处于萌芽和概念建构阶段。基于可供性视角,探究了“数字技术采纳-供应链创新”的驱动机理。将供应... 随着数字供应链和智慧供应链的相继出现,数字技术已成为供应链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与丰富的供应链创新实践相比,供应链创新的理论还处于萌芽和概念建构阶段。基于可供性视角,探究了“数字技术采纳-供应链创新”的驱动机理。将供应链创新分为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和内外耦合三种类型,首先分析了数字技术采纳如何通过提供吸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可供性促进供应链创新。随后基于理论融合逻辑,分析了组织合法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权变影响,组织合法性通过影响吸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可供性,调节数字技术采纳对供应链创新的驱动效应;环境不确定性通过匹配企业的吸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可供性影响数字技术采纳的效果,从而明确了数字技术采纳和供应链创新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结论有助于启发和引导企业管理者利用数字技术采纳驱动供应链创新实践,同时密切关注组织合法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权变影响,从而实现不同类型的供应链创新,这不仅对指导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采纳来推动供应链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创新 数字技术采纳 可供性理论 组织合法性 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低空经济的跨域协同型数智技术体系与数字基建重大工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闳肆 物流技术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简要回顾低空经济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跨域协同的紧迫需求和低空经济多方治理的复杂性,探讨了数智技术为部门间和辖区间提供信息共享、统一监管和智能决策等支撑的机理;从场景、产业链、功能领域与网络支撑四个维度,系统提出... 在简要回顾低空经济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跨域协同的紧迫需求和低空经济多方治理的复杂性,探讨了数智技术为部门间和辖区间提供信息共享、统一监管和智能决策等支撑的机理;从场景、产业链、功能领域与网络支撑四个维度,系统提出跨域协同型数智技术“场-链-域-网”四维赋能体系架构,结合低空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空域管理改革、基础设施短板、核心技术依赖等难点,通过解析重大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及机制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低空物流、空中观光等多场景应用提供支撑。通过体系化的数字基建布局,可加快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可持续、可监管、可演化的低空经济生态体系。研究不仅为低空经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数智技术 新质生产力 低空信息基础设施 低空物流 跨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物流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敏杰 物流技术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建构中国物流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下物流学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发展历史的回顾,可以追溯中外物流展的不同历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提出中国物流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遵循守... 建构中国物流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下物流学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发展历史的回顾,可以追溯中外物流展的不同历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提出中国物流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遵循守正创新、系统集成、问题导向等原则,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方面展开。学科体系建设需从教材、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创新和师资团队建设入手;学术体系建设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推动原创性研究成果;话语体系建设则需构建中国特色物流学术术语体系,强化国际传播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物流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成功构建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并为全球物流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物流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流学 中外对比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云飞 王莉 物流技术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现代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原理,构建了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R&D经费投入作... 现代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原理,构建了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R&D经费投入作为外生变量对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最大,且其联合效应更为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和R&D经费的增加不仅提升了物流系统的物理承载能力和作业效率,还显著拉动了物流信息化投资和交通运输支出的增长。然而,两者的独立贡献路径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通过直接促进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建设与更新,提升物流系统的物理承载能力和作业效率,从而增强物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推动产值增长;而R&D经费投入则侧重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提升物流技术的先进性、智能化程度以及核心竞争力,间接提升物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产值水平。该研究为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动力机制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物流服务采纳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动态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绍增 物流技术 2025年第4期61-72,共12页
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低空物流作为“低空经济+物流”的新兴应用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物流企业与顾客在低空物流服务采纳过程中的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策略选... 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低空物流作为“低空经济+物流”的新兴应用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物流企业与顾客在低空物流服务采纳过程中的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策略选择机制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影响物流企业与顾客采纳低空物流服务策略的内在机制,并通过局部稳定性分析确定了系统可能达到的均衡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低空物流服务的采纳行为受到物流企业固定成本、顾客支付成本、机会损失以及政府政策协同调控等关键因素的显著影响。推动系统向全采纳稳定状态转变的关键在于有效降低物流企业的固定成本、提升顾客所获附加收益以及优化政策协同机制;反之,较高的固定成本、机会损失和顾客支付成本则会显著阻碍低空物流服务的推广。针对研究结果,从政府、企业与顾客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该研究不仅为低空物流服务的市场化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政府制定空域管理与激励政策、企业设计差异化服务策略提供了实践指导。通过协调多方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为推动低空物流服务的规模化应用和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物流 物流企业 顾客 采纳行为 演化博弈 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高品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策略研究
16
作者 刘蕾 物流技术 2025年第3期49-60,共12页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农产品的质量和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成为发展高品质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高品质农产品的发展,从基本功能的角度出发,将农产品供应链概括为农产品供给方、农产品中间商和消费者三类主体,并基于现实中农产品供...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农产品的质量和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成为发展高品质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高品质农产品的发展,从基本功能的角度出发,将农产品供应链概括为农产品供给方、农产品中间商和消费者三类主体,并基于现实中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主体与业务关系,总结了相关领域的企业图谱,并对其流通渠道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供应链连接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均衡质量策略分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高品质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策略,包括:将高质量生产与普通生产间的成本差异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以促进农产品供给方开展高质量生产;营造严苛的质量检测氛围,通过极高的惩罚和赔偿,引导农产品中间商采用严格检测的策略;加强相关标准、认证体系的统一,加大农产品质量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农产品 农产品供应链 质量管控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物流业智慧化升级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利莎 刘海栋 物流技术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物流业的智慧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物流智慧化转型演进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持续的创新和适应以应对复杂多元的挑战。通过构建物流企业智慧物流设施水平提升和消费者使用意愿相互作用的演...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物流业的智慧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物流智慧化转型演进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持续的创新和适应以应对复杂多元的挑战。通过构建物流企业智慧物流设施水平提升和消费者使用意愿相互作用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利益群体在策略选择上的演化稳定均衡,并识别影响其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物流智慧化发展将经历从初始萌芽到扩张、调整,最终达到成熟阶段的动态演变进程。该过程受到消费者溢出成本、效用增量以及企业努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消费者溢出成本和提高其效用感知是加速市场均衡的关键,企业所做努力可以换来物流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但企业努力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物流智慧化均衡的实现。研究结论为物流企业智慧化实施策略的制定与路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于加快实现“十四五”规划中现代物流的远景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物流业智慧化 智慧物流设施 智慧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交通领域节能潜力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长安 物流技术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交通领域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其绿色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以我国交通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交通碳排放现状及发展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交通领域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其绿色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以我国交通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交通碳排放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碳达峰目标设定,预测了基准情景与控制目标情景下我国交通领域中长期的能耗趋势和碳排放趋势。研究采用反推分析法,结合交通碳排放趋势预测结果,反推当前阶段应采取的交通领域减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我国交通碳排放总量在2034年左右达峰,2050年碳排放总量约为8.54亿吨;在控制目标情景下,2030年左右达峰,2050年碳排放总量约为8.22亿吨。公路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排压力较大。现有政策下要如期完成交通领域的双减目标压力巨大,需进一步强化碳排放控制措施,通过优化运输结构、研发交通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低碳运输装备、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和鼓励绿色出行等措施,推动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目标 交通节能潜力 碳排放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物流路径优化:应用挑战、行业实践与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军锋 物流技术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物流路径优化旨在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鉴于传统路径规划方法因计算复杂度高、缺乏动态适应性等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物流需求的问题,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分析了... 物流路径优化旨在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鉴于传统路径规划方法因计算复杂度高、缺乏动态适应性等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物流需求的问题,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分析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在优化路径选择、图像与数据处理、智能决策支持、动态路径调整、自适应优化等应用场景中的具体作用,并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外典型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路径优化中面临的数据准确性、实时性、算法复杂性、人才短缺、应用成本等方面的挑战,给出了提升数据质量、优化算法、加强人才培养、降低成本等应对策略。最后指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与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物流路径优化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物流路径优化 智能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有方 名誉主编
20
物流技术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黄有方,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商贸物流研究院院长、亚洲物流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等。在国内外刊物、学术... 黄有方,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商贸物流研究院院长、亚洲物流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等。在国内外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著作和各类专利30多本(项),并负责或为主完成科技部863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近200项,申请和授权的专利近15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物流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名誉主编 科研项目 上海海事大学 高校物流 学术会议 863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