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1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加氢型酸性水汽提装置异常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会强 李小俊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1期29-31,44,共4页
介绍了非加氢型酸性水汽提装置的特点及流程。阐述了非加氢型酸性水汽提装置运行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液位、塔底压力及回流量异常的问题。针对该装置运行异常现象进行分析,采取如下措施:适当降低塔底蒸汽负荷,有利于快速降低塔内汽相负荷,... 介绍了非加氢型酸性水汽提装置的特点及流程。阐述了非加氢型酸性水汽提装置运行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液位、塔底压力及回流量异常的问题。针对该装置运行异常现象进行分析,采取如下措施:适当降低塔底蒸汽负荷,有利于快速降低塔内汽相负荷,稳定塔底压力;适当降低回流量,有利于降低塔内液相负荷,可以稳定塔底液位;稳定塔顶温度可以稳定回流罐液位。同时,全塔物料平衡是衡量重沸器管束完好与否的重要参考。通过大检修对塔盘污物清理及更换重沸器管束等措施,实现了非加氢型酸性水汽提装置净化水合格率100%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加氢型酸性水汽提 重沸器管束 腐蚀 泄漏 塔盘积垢 蒸汽负荷 回流量 塔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开发与工业应用总结
2
作者 刘剑利 吴基荣 +3 位作者 李留忠 徐秦川 刘增让 徐翠翠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5期38-41,共4页
开发了LSH-03G高效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试生产。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制备重复性及活性,满足催化剂技术指标要求。在中石化川西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5号脱硫站进行了LSH-03G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装置... 开发了LSH-03G高效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试生产。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制备重复性及活性,满足催化剂技术指标要求。在中石化川西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5号脱硫站进行了LSH-03G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装置各项参数运行正常;SO_(2)加氢转化率为100.00%,有机硫水解率平均值为93.46%,CO变换率平均值为97.09%,LSH-03G催化剂满足装置的使用要求;装置总硫回收率为99.96%,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劳斯 尾气加氢 LSH-03G催化剂 加氢转化 有机硫水解 CO变换 总硫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酸再生装置SO_(2)低温氧化催化剂工业应用总结
3
作者 徐翠翠 孙启洪 +3 位作者 潘红年 刘剑利 杨析宗 刘增让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4期47-50,共4页
介绍了SO_(2)低温氧化催化剂LC-01的工业生产及在某炼油厂烷基化废酸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在工业生产装置上进行了LC-01催化剂的工业试生产。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制备重复性及活性。与进口催化剂相比较,LC-01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 介绍了SO_(2)低温氧化催化剂LC-01的工业生产及在某炼油厂烷基化废酸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在工业生产装置上进行了LC-01催化剂的工业试生产。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制备重复性及活性。与进口催化剂相比较,LC-01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灰分明显低于进口催化剂。在某炼油厂烷基化废酸装置完成了催化剂的装填及开工,装置开工后三级反应器(R-355)运行稳定,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尾气SO_(2)的质量浓度稳定低于1 mg/m^(3),LC-01催化剂运行良好。装置稳定运行两个月后,开展了首次工业应用标定,标定期间R-355入口SO_(2)的质量浓度在41~55 mg/m^(3),出口SO_(2)的质量浓度小于1 mg/m^(3);LC-01催化剂SO_(2)转化率在98%以上,平均转化率为99.07%;高架源SO_(2)排放稳定低于0.58mg/m^(3),满足环保法规要求。LC-01催化剂运行良好,可以满足装置使用要求,实现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酸再生装置 二氧化硫 低温氧化 LC-01催化剂 转化率 床层压力降 床层温度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38烟气轮机国产化与技术提升
4
作者 成科 张力 李文建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原进口E138烟气轮机的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国产化替代方案。通过对原进口三机组建模重构、转子动力学分析、气动还原等工作,取得一系列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原机组的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原机组的设计指标基本一致,证... 对原进口E138烟气轮机的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国产化替代方案。通过对原进口三机组建模重构、转子动力学分析、气动还原等工作,取得一系列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原机组的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原机组的设计指标基本一致,证明模型重建及复核工作的技术正确,为后续改造和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采用高效叶型设计、气动计算、转子动力学分析及润滑油系统改造等新方法,确保国产烟气轮机具有低投资、高可靠性的特点。改造后的烟气轮机振动值为18~30μm,轴承温度、润滑油耗量等运行参数优良,标定输出功率达11000 kW以上,效率达82.1%。连续运行一年多的数据表明,国产烟气轮机的关键指标和运行性能均优于原E138烟气轮机,国产化效果显著。项目实际投资较预算大幅下降,改造经费节省1157万元,目前已收回全部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38 烟气轮机 国产化 气动设计 轴系分析 转速谐频裕量 扭转临界转速 扭转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苯脱蜡装置生产低熔点100B蜡总结
5
作者 杨晓宇 崔健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探讨影响100B蜡中油含量和蜡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条件,选取溶剂酮比、脱油一段进料温度、冷点原料温度、脱油真空度等4个对油含量和蜡收率影响较大的参数,建立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正交试验... 为探讨影响100B蜡中油含量和蜡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条件,选取溶剂酮比、脱油一段进料温度、冷点原料温度、脱油真空度等4个对油含量和蜡收率影响较大的参数,建立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生产100B蜡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100B蜡中油含量和蜡收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溶剂酮比、脱油一段进料温度、冷点原料温度、脱油真空度;适度溶剂酮比(64%~66%)、高冷点原料温度(25℃)、适度脱油一段进料温度(9℃)和脱油真空度(75 kPa)有利于降低100B蜡中油含量、提高蜡收率;100B蜡结晶以大片状结晶为主,正构烷烃质量分数高达96.47%,碳数分布范围在C20~C25,属于石蜡范畴;经过优化100B蜡中油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8%以下,最低可降至0.5%,蜡收率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苯脱蜡装置 低熔点 100B蜡 油含量 蜡收率 正交试验 脱油一段进料温度 脱油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脱硫醇装置碱液再生尾气治理
6
作者 刘健 刁青国 +1 位作者 孙克文 王鹏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4期15-18,54,共5页
某液化石油气脱硫醇装置采用常规的Merox法脱硫醇,碱液再生单元产生的尾气排至低压燃料气系统,存在腐蚀和安全风险。通过对尾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原净化风改为富氧气体并进行尾气循环,尾气排放量由80.0 m^(3)/h降至0.8 m^(3)/h,减少... 某液化石油气脱硫醇装置采用常规的Merox法脱硫醇,碱液再生单元产生的尾气排至低压燃料气系统,存在腐蚀和安全风险。通过对尾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原净化风改为富氧气体并进行尾气循环,尾气排放量由80.0 m^(3)/h降至0.8 m^(3)/h,减少液化石油气夹带损失量为144.26 t/a,实现了近零排放的目的。富氧系统取代净化风系统提高了硫醇钠氧化效果,减少消耗碱液30 t/a和催化剂(磺化酞菁钴)0.016 t/a,减少碱渣排放量80 t/a,有效降低了装置运行成本。循环尾气中甲硫醇含量大幅降低,减少了尾气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尾气循环过程中烃体积分数约为65%,高于其爆炸极限上限,氧体积分数为6%~8%,低于爆炸所需最低需氧量,从根本上避免了尾气系统发生闪爆的可能性,使装置运行达到安全环保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脱硫醇 碱液再生尾气 富氧气体 烃含量 氧含量 爆炸极限 碱渣量 硫醇硫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长周期运行探索与实践总结
7
作者 龙有 余镜湖 +1 位作者 陈波 王璐瑶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延长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的运行周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采用成套固定床渣油加氢反应器内件技术对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加氢反应器封头空间安装了阻垢均流盘和新型分配器。在原料性质相近的情况下,改... 为延长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的运行周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采用成套固定床渣油加氢反应器内件技术对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加氢反应器封头空间安装了阻垢均流盘和新型分配器。在原料性质相近的情况下,改造后渣油加氢装置第一反应器(一反)压力降为0.13 MPa,远低于改造前,总压力降为1.2 MPa,也低于改造前。改造后一反、第二反应器(二反)压力降的升高趋势被大大延缓,系统总压力降整体平稳。在一反、二反的阻垢均流盘中分别发现了厚度约320、120 mm的沉积垢物,验证了该技术能有效拦截垢物,延缓反应器压力降上升,延长装置运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 渣油加氢装置 长周期运行 积垢物 阻垢均流盘 新型分配盘 总压力降 一反压力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质原油加工设备腐蚀防控关键技术挑战与对策
8
作者 朱亚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5期61-64,共4页
以炼化企业加工劣质原油所带来的腐蚀问题为切入点,系统梳理炼化设备典型腐蚀机理、损伤形态、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多维度分析了当前劣质原油加工设备腐蚀防控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了涵盖工程设计理念优化、原料质量管理创新、设备... 以炼化企业加工劣质原油所带来的腐蚀问题为切入点,系统梳理炼化设备典型腐蚀机理、损伤形态、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多维度分析了当前劣质原油加工设备腐蚀防控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了涵盖工程设计理念优化、原料质量管理创新、设备选材优化、腐蚀监测与检测手段升级和腐蚀管理体系完善等内容的应对策略,旨在为炼油厂提供全面且有效的腐蚀防控思路,供其在构建高效劣质原油加工设备全流程腐蚀防控体系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原油 设备腐蚀 监控检测 防控措施 设计理念 原料管理 选材优化 腐蚀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全体相金属催化剂应用总结
9
作者 童军 黎臣麟 +3 位作者 武宝平 郭晓雷 陈马奔 周杰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了提高柴油产品质量,降低柴油收率,某公司将3.5 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3.0 Mt/a柴油加氢裂化装置。采用全体相金属催化剂Nebula 20实现中压柴油加氢装置在单台反应器高空速工况下生产国Ⅵ柴油,增产部分重石脑油。在精制体积空速2... 为了提高柴油产品质量,降低柴油收率,某公司将3.5 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3.0 Mt/a柴油加氢裂化装置。采用全体相金属催化剂Nebula 20实现中压柴油加氢装置在单台反应器高空速工况下生产国Ⅵ柴油,增产部分重石脑油。在精制体积空速2.08 h^(-1),裂化体积空速4.39 h^(-1)情况下,柴油收率为81%,达到了降低柴油收率的目的。控制原料中二次油占比不高于20%,原料95%点回收温度不高于363℃,原料氮质量分数不高于397μg/g的情况下,精制催化剂失活速率0.42℃/月,裂化催化剂失活速率0.33℃/月,催化剂连续运行62个月。表明采用高活性催化剂级配技术能够实现柴油质量升级,同时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 全体相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级配 体积空速 重石脑油收率 柴油收率 原料性质 催化剂失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除盐防腐技术连续重整装置应用总结
10
作者 于希水 张毅文 +5 位作者 韩振强 郝先荣 王莜菁 张乐乐 刘硕 卢浩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4期55-59,共5页
针对连续重整装置脱戊烷塔塔顶循环(顶循)系统的结盐腐蚀问题,对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在线除盐防腐技术,开发了“湍流分散-顺流洗涤-油水深度分离”除盐装置。工业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在线除盐装置后,出口循环油的平均氯质量分数为0... 针对连续重整装置脱戊烷塔塔顶循环(顶循)系统的结盐腐蚀问题,对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在线除盐防腐技术,开发了“湍流分散-顺流洗涤-油水深度分离”除盐装置。工业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在线除盐装置后,出口循环油的平均氯质量分数为0.116μg/g,平均硫质量分数为0.137μg/g,脱氯、脱硫效果明显;除盐装置出口循环油的平均水质量分数为7.450μg/g,出口除盐水的平均油质量浓度为2.398 mg/L,实现了油水的深度分离,降低了顶循系统的水含量;空冷器出口腐蚀速率维持在极低水平,为0.08624 mm/a,可有效缓解脱戊烷塔塔顶设备的结盐腐蚀问题,对脱戊烷塔的安全、经济运行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除盐 连续重整装置 脱戊烷塔 结盐腐蚀 脱氯 脱硫 腐蚀介质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05L低温型COS水解催化剂天然气脱硫应用总结
11
作者 徐秦川 刘剑利 +3 位作者 朱超 刘增让 龙飞飞 徐翠翠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中石化川西气田脱硫站的建设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天然气短流程低碳化净化技术,在LS-05催化剂基础上,采用多级成孔、分步集成的新型载体,合理匹配活性组分,定向调控了催化剂孔结构和表面弱碱性活性位数量及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 中石化川西气田脱硫站的建设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天然气短流程低碳化净化技术,在LS-05催化剂基础上,采用多级成孔、分步集成的新型载体,合理匹配活性组分,定向调控了催化剂孔结构和表面弱碱性活性位数量及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水解活性,开发出了低温型COS水解催化剂LS-05L。催化剂工业生产后在川西气田各脱硫站陆续进行了工业应用,各站开工后均运行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装置进行了工业标定。标定结果表明:水解反应器运行温度为96℃,催化剂可在反应温度低于100℃的工况下稳定运行,水解率高于98%,满足COS水解率不低于95%的技术指标要求;净化天然气中COS质量浓度小于0.4 mg/m^(3),总硫低于20 mg/m^(3),满足新国标一类气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05L COS水解催化剂 天然气脱硫 COS水解率 反应温度 COS含量 总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规标准对石油化工泵机械密封设计选型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欣 钟伟明 庄皓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5期12-15,20,共5页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相关挥发性有机物(VOCs)物料排放标准对机械设备密封的排放提出较高要求。文中对比国家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有关VOCs物料排放标准,指出其对相关石油化工泵机械密封选型的影响。国内外对化学危险品分类法规、标准在...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相关挥发性有机物(VOCs)物料排放标准对机械设备密封的排放提出较高要求。文中对比国家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有关VOCs物料排放标准,指出其对相关石油化工泵机械密封选型的影响。国内外对化学危险品分类法规、标准在不断发展变化,化学危险品的危险分类及其危害属性对石油化工泵用机械密封的设计应用也产生较大影响。API 682—2014 Pumps—Shaft Sealing Systems for Centrifugal and Rotary Pumps第4版公布了一种基于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的机械密封选型方法,即按照相关危险化学品分类、含量及职业暴露接触限值等信息设计选用机械密封。文中通过调查、追踪国内外最新有关危险化学品分类的法规、标准,结合实际,按API标准新方法对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机械密封选型进行了尝试,以进一步提高对相关危险化学品分类的认识,认清泵送介质的危害属性及其对泵机械密封选型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与尝试,指出石油化工泵机械密封的设计选用需与时俱进,使机械密封设计更安全、更有益于环保和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石油化工泵 机械密封 设计选型 危险化学品分类 材料安全数据表 职业暴露接触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过程醇胺吸收剂降解路径及腐蚀特性分析
13
作者 杜延年 王乐 +2 位作者 马骏 杨琰嘉 汪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5期34-37,共4页
醇胺法CO_(2)捕集技术以高效、经济、适用性强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在碳减排领域应用广泛。然而醇胺吸收剂在装置内长周期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导致装置的CO_(2)捕集效率下降、设备腐蚀泄漏风险增加和运行成本升高等一系列... 醇胺法CO_(2)捕集技术以高效、经济、适用性强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在碳减排领域应用广泛。然而醇胺吸收剂在装置内长周期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导致装置的CO_(2)捕集效率下降、设备腐蚀泄漏风险增加和运行成本升高等一系列问题。以单乙醇胺(MEA)和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CO_(2)捕集过程中醇胺吸收剂的热降解、氧化降解和化学降解等的降解路径及降解产物分布,对醇胺吸收剂及降解产物的腐蚀特性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出相应的降解抑制对策,并对未来新型醇胺吸收剂的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醇胺吸收剂 热降解 氧化降解 化学降解 热稳定盐 腐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产品油浆调节阀冲蚀问题分析
14
作者 郗艳龙 王伟 +3 位作者 张旭 刘子龙 宋强 陈帅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研究催化裂化(FCC)油浆系统的调节阀冲蚀情况,定义调节阀流量与阀位的比值为冲蚀系数,表征调节阀冲蚀程度。通过冲蚀系数量化油浆固含量及油浆泵与调节阀的压差对调节阀冲蚀程度的影响。对A、B两套油浆系统工艺流程不同的FCC装置进行... 为研究催化裂化(FCC)油浆系统的调节阀冲蚀情况,定义调节阀流量与阀位的比值为冲蚀系数,表征调节阀冲蚀程度。通过冲蚀系数量化油浆固含量及油浆泵与调节阀的压差对调节阀冲蚀程度的影响。对A、B两套油浆系统工艺流程不同的FCC装置进行对比,发现两套装置对油浆固含量的耐受度存在显著区别。A套装置的油浆循环泵出口压力为1.4 MPa,其油浆泵-调节阀的压差约0.5 MPa,调节阀冲蚀严重。B套装置的油浆循环泵出口压力为0.4 MPa,采用变频方式调节油浆循环量,满足油浆循环量的需求,在油浆高固含量工况下安全运行长达8个月,调节阀未发生明显冲蚀。因此,降低油浆系统压力是减少油浆系统冲蚀和泄漏风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油浆 压力 调节阀 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丁烯选择性HBC-B催化裂化助剂的工业应用
15
作者 刘志凯 于善青 +4 位作者 严加松 王寿璋 蔡凯 藏学昊 冯海春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介绍了新型高丁烯选择性催化助剂HBC-B在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9 Mt/a MIP-CGP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HBC-B丁烯助剂采用新开发的中大孔基质和多级孔特殊分子筛的原位改性技术,用于提高液化石油气中丁烯浓度,进而增... 介绍了新型高丁烯选择性催化助剂HBC-B在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9 Mt/a MIP-CGP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HBC-B丁烯助剂采用新开发的中大孔基质和多级孔特殊分子筛的原位改性技术,用于提高液化石油气中丁烯浓度,进而增产丁烯。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当HBC-B助剂占系统催化剂藏量的2.7%时,丁烯收率增加了0.71百分点,其中异丁烯收率增加了0.17百分点,液化石油气中丁烯体积分数增加了2.47百分点;产品分布改善,液化石油气收率增加了0.49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了0.24百分点,柴油和油浆总产率降低了0.91百分点,干气和焦炭产率相当。工业应用结果表明,HBC-B助剂具有较好的丁烯选择性,兼具较强的重油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丁烯选择性 HBC-B 催化裂化助剂 MIP-CGP工艺 丁烯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氢气罐区安全泄放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报春 丁梅峰 +3 位作者 徐兴文 李文龙 姚建军 常征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随着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氢气储运规模扩大,按照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氢气罐区安全泄放量较大,导致安全泄放系统设备尺寸过大。对多种安全泄放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CGA体系(美国压缩气体协会标准)”储罐安全泄放量计算式的基础上,... 随着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氢气储运规模扩大,按照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氢气罐区安全泄放量较大,导致安全泄放系统设备尺寸过大。对多种安全泄放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CGA体系(美国压缩气体协会标准)”储罐安全泄放量计算式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了氢气储罐安全泄放量计算式,统一了其与“容规体系(GB 150.1—201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附录B.7.2条、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附录E5.1条)”“API体系(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包括API 520、API 521、API 526等)”的计算指标。基于邻罐喷射火灾工况等压膨胀过程,推导得到了大型氢气储罐安全泄放量的计算式,对比发现该计算式的结果与“CGA体系”的计算结果相近、趋势一致,适用于计算大型氢气储罐安全泄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罐区 安全泄放量 计算方法 API体系 容规体系 CGA体系 喷射火灾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柴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内构件改造总结
17
作者 于观平 齐庆轩 +2 位作者 王立波 许萧 徐凯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5期16-20,共5页
某炼油厂对液相加氢装置反应器进行了升级改进,采用了分形气泡强化传质反应器内构件,在装置关键操作参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操作压力降低对产品总硫、反应温升、氢耗及十六烷值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内构件相比:新型... 某炼油厂对液相加氢装置反应器进行了升级改进,采用了分形气泡强化传质反应器内构件,在装置关键操作参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操作压力降低对产品总硫、反应温升、氢耗及十六烷值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内构件相比:新型强化传质反应器内构件提高了加氢反应器气含率与溶氢速率,由气相到液相的补氢传质能力大幅提高,反应更加均匀;在反应系统压力降至8.0 MPa的条件下,产品柴油硫质量分数为7.5μg/g,仍符合指标要求,并且可降低装置氢耗20%左右。该技术改造对装置的改动小,工作量小、投资低,不影响装置正常生产周期,对同类加氢装置的节能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柴油加氢装置 反应器 分形内构件 动量消泡器 压力降 反应压力 化学氢耗 反应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工艺设计及应用总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振江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对余热锅炉产汽等级、排烟温度选择和余热锅炉补燃问题以及烟风阻力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省煤器低温腐蚀和管束热应力疲劳泄漏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余热锅炉产高压蒸汽相较中压蒸汽,每吨蒸汽增加效益10~15元。某催化裂化装置采用少补燃... 对余热锅炉产汽等级、排烟温度选择和余热锅炉补燃问题以及烟风阻力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省煤器低温腐蚀和管束热应力疲劳泄漏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余热锅炉产高压蒸汽相较中压蒸汽,每吨蒸汽增加效益10~15元。某催化裂化装置采用少补燃技术,装置能耗减少1.15 kgoe/t。余热锅炉采用复合结晶膜技术,避免管束与烟气中腐蚀性气体反应,不仅能有效阻止露点腐蚀,避免炉管泄漏爆管,而且能显著降低余热锅炉积灰结垢,炉管前后温差由110℃降至50℃,节能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余热锅炉 蒸汽参数 燃料气消耗 排烟温度 省煤器泄露 烟风阻力 复合结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专用焦电化学性能评价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李诗文 初人庆 +4 位作者 卫建军 郭丹 李丹 李瑞雄 张媛媛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对锂离子电池负极专用焦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评价实验,考察了粒径、石墨化温度、浆料固含量、极片压实密度和电池封口压力等参数对其首次可逆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负极专用焦,粒径越大,比容量越小;石墨化温度升高,锂离子电池... 对锂离子电池负极专用焦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评价实验,考察了粒径、石墨化温度、浆料固含量、极片压实密度和电池封口压力等参数对其首次可逆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负极专用焦,粒径越大,比容量越小;石墨化温度升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增大;浆料固含量和极片压实密度需适中选取;电池封口压力的选取原则是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规避电池壳体变形造成的短路风险。文中详细分析了上述参数对负极专用焦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上述参数适用于负极专用焦电化学性能测试的数据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专用焦 首次可逆比容量 粒径 浆料固含量 极片压实密度 电池封口压力 石墨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法碳捕集装置腐蚀成因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延年 杨琰嘉 +2 位作者 包振宇 段永锋 汪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醇胺法碳捕集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捕集效率,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中应用广泛。然而,胺液变质会引起碳捕集效率降低、设备腐蚀风险加剧和胺液发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结合醇胺法碳捕集过程特点,以甲基二乙醇胺(MDEA... 醇胺法碳捕集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捕集效率,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中应用广泛。然而,胺液变质会引起碳捕集效率降低、设备腐蚀风险加剧和胺液发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结合醇胺法碳捕集过程特点,以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对象,系统分析了吸收剂的降解方式、降解产物种类及装置腐蚀成因,同时,对比了不同胺液净化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系统的醇胺法碳捕集装置腐蚀控制策略,并对未来新型胺液净化技术和非水体系吸收剂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胺法 碳捕集装置 腐蚀成因 控制策略 热稳定盐 离子交换 电渗析 蒸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