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269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的汉语句子阅读中的促进作用
1
作者 王永胜 韩洋 +1 位作者 李馨 何立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探讨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操纵了文本呈现方向(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词切分线索(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和目标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 为探讨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操纵了文本呈现方向(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词切分线索(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和目标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阅读词间空格句子的效率显著高于阅读无空格的句子,从右向左阅读时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注视次数显著少于无空格条件;词间空格条件下目标词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无空格条件,但词切分线索与词频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词间空格作为词切分线索可以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阅读效率与词汇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维吾尔族大学生 汉语阅读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和启示——基于对美国、芬兰等12国经验的文献分析
2
作者 王永丽 曾盼盼 李玉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我国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起步较晚,尚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数字化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三个角度全面...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我国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起步较晚,尚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数字化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三个角度全面梳理美国、芬兰等12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并提出夯实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建构以服务全体学生为中心的循证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速对数字化赋能心理健康服务的多路径探索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服务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支持、同伴支持、心理韧性与情绪智力的关系:超常与常态儿童的比较
3
作者 程黎 陈啸宇 刘玉娟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本研究考察教师支持与同伴支持对情绪智力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群体间的差异,对改善超常儿童学习生活环境、为超常与常态儿童提供针对性教育支持、促进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协同发展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 本研究考察教师支持与同伴支持对情绪智力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群体间的差异,对改善超常儿童学习生活环境、为超常与常态儿童提供针对性教育支持、促进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协同发展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情绪智力自陈量表、教师支持量表、同伴支持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292名超常儿童和322名常态儿童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教师支持与同伴支持均正向预测超常与常态儿童情绪智力,但教师支持对超常儿童的预测作用较常态儿童更弱,而同伴支持对超常儿童的预测作用较常态儿童更强;(2)心理韧性在超常儿童教师支持与情绪智力间不发挥中介作用而在常态儿童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超常儿童同伴支持与情绪智力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常态儿童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儿童 情绪智力 教师支持 同伴支持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解决要求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视角
4
作者 马露露 王悦 +3 位作者 马红宇 涂艳 孙琛 战祥平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2,共8页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讨问题解决要求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机制,并尝试从个体应对策略以及领导行为两方面揭示其中的调节机制。采用问题解决要求、压力认知评价、工作投入、SOC策略、教练型领导量表对某国企职员进行两时点施测,...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讨问题解决要求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机制,并尝试从个体应对策略以及领导行为两方面揭示其中的调节机制。采用问题解决要求、压力认知评价、工作投入、SOC策略、教练型领导量表对某国企职员进行两时点施测,有效匹配227份。结果表明:(1)问题解决要求通过挑战性评价对工作投入产生正向间接影响,通过阻碍性评价对工作投入产生负向间接影响;(2)SOC策略强化问题解决要求通过挑战性评价对工作投入的间接正向影响,当SOC策略水平较高时,会增强员工对问题解决要求的挑战性评价,进而增强对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3)教练型领导缓解问题解决要求通过阻碍性评价对工作投入的负向间接影响,当教练型领导水平较高时,会缓解员工对问题解决要求的阻碍性评价,进而缓解对工作投入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要求 认知评价 工作投入 SOC策略 教练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新词学习中的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
5
作者 刘妮娜 孙文涛 +2 位作者 于杰 高乾程 邬诗卉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睡眠在离线记忆巩固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动物古代雅称的双字生僻真词为材料,探讨立即与延迟睡眠在汉语新词语义学习中的作用。41名大学生被分为夜晚学习的睡眠-清醒组和清晨学习的清醒-睡眠组,并在学习后进行立即、12h和24h的三次测... 睡眠在离线记忆巩固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动物古代雅称的双字生僻真词为材料,探讨立即与延迟睡眠在汉语新词语义学习中的作用。41名大学生被分为夜晚学习的睡眠-清醒组和清晨学习的清醒-睡眠组,并在学习后进行立即、12h和24h的三次测试。结果显示,在外显测试任务中,睡眠-清醒组在12h后的成绩提升(vs.立即)大于清醒-睡眠组,即立即睡眠有助于巩固记忆,其优势在定义任务中保持至24h;而清醒-睡眠组在24h的提升(vs.12h)更大,即延迟睡眠也能有效巩固记忆,且在图片命名任务中与立即睡眠作用相当。在内隐大小判断任务中,立即和延迟睡眠均促进了新词的语义整合,但方式不同。结果支持睡眠在记忆巩固中的积极巩固和被动保护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 新词学习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还是多重?青少年成长型思维动机框架的异质性及其与学业适应的关系
6
作者 张阔 李珮瑜 +1 位作者 赵晋娥 贾绪计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3,共8页
采用潜在剖面分析的方法考察青少年思维模式动机框架的异质性及其与学业适应的关系。结果显示:青少年思维模式的动机框架可以划分为成长竞争型、成长取向型、固定取向型和固定疏离型,其中固定取向型占比最高,固定疏离型占比最低。成长... 采用潜在剖面分析的方法考察青少年思维模式动机框架的异质性及其与学业适应的关系。结果显示:青少年思维模式的动机框架可以划分为成长竞争型、成长取向型、固定取向型和固定疏离型,其中固定取向型占比最高,固定疏离型占比最低。成长竞争型和成长取向型青少年均表现出良好的学业适应,但前者具有更高的考试焦虑和学业自我妨碍;固定疏离型青少年具有突出的负性动机框架和较高的考试焦虑和学习倦怠,呈现出低动机高焦虑的疏离状态。研究揭示了中国青少年动机框架的多重分化模式及其对学业适应的影响,对青少年学习动机和学业适应的个性化干预具有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成长型思维 动机框架 异质性 学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系研究: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胡义秋 何震 +2 位作者 曾子豪 赵纤 常梦梦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当今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让个体时刻都对自己或他人的外表进行评价,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常见。基于此,本研究以物化理论为基础,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756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两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T1身体监... 当今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让个体时刻都对自己或他人的外表进行评价,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常见。基于此,本研究以物化理论为基础,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756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两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T1身体监控正向预测T2抑郁症状,但T1抑郁症状无法显著预测T2身体监控;(2)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T1身体监控无法显著预测T2抑郁症状,女生T1身体监控正向预测T2抑郁症状;(3)主观幸福感在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间起到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监控 抑郁症状 主观幸福感 纵向研究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发展趋势: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8
作者 吴鹏 王宇亮 蒋星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为2个亚组,高投入下降组和低投入增长组;(3)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速率,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公正世界信念对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验证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对高中职业规划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职业规划 潜变量增长模型 发展趋势 高中生 公正世界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关系与高中生未来教育规划发展趋势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9
作者 吴鹏 唐汇苓 王杨春子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0,568,共8页
对1977名高中生的未来教育规划进行为期2年的4次追踪测试,同时测试其师生关系,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高中生未来教育规划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师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中生未来教育投入呈下降趋势;(2)高中生未来教育探索的发展趋势... 对1977名高中生的未来教育规划进行为期2年的4次追踪测试,同时测试其师生关系,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高中生未来教育规划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师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中生未来教育投入呈下降趋势;(2)高中生未来教育探索的发展趋势存在异质性,有1个下降组与3个增长组;(3)师生关系能够预测高中生未来教育探索发展趋势的亚组,也能够预测各亚组内发展趋势的初始水平与发展速率;(4)师生关系能够预测高中生未来教育投入的初始水平及其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不仅从人际关系理论的视角验证了师生关系对高中生未来教育规划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也对高中生未来教育规划的指导实践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教育规划 师生关系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抑郁特征的关联性:基于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的纵向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林鑫 刘在花 +6 位作者 杨爽 蒋政凯 党韦强 谭婧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与T2时点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症候群之间存在联结桥梁的时间特异性特点。(3)抑郁子特征自杀意念是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网络的活化节点,而社会排斥子特征“别人好像经常看不到我似的”、“别人总是对我很冷淡”、“别人常常对我封锁很重要的信息”以及“别人总是将我排除在外”是抑郁−人际脆弱性的重要影响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青少年 社会排斥 抑郁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交叉滞后面板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化程度感知对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11
作者 刘佳 高培晋 +2 位作者 李楠 孙敏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1-559,共9页
当今时代人们普遍感知到较高程度的社会变化,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社会变化程度感知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公平感。实验1考察高、低社会变化程度感知对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实验2将社会变化程度感知细化为不同量级,考察其对青少年社... 当今时代人们普遍感知到较高程度的社会变化,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社会变化程度感知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公平感。实验1考察高、低社会变化程度感知对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实验2将社会变化程度感知细化为不同量级,考察其对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作用边界。结果发现:(1)感知到高程度的社会变化显著提升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社会公平感;(2)社会变化程度感知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存在作用边界;(3)初中生社会公平感没有受到社会变化程度感知的影响。本研究将个体心理特征融入社会时代背景,为理解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动态变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化程度感知 社会公平感 青少年 作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亲环境意愿与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干预
12
作者 李鑫 乌云特娜 +4 位作者 姚尚满 袁方舟 刘振会 李志勇 王晶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策略。为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亲环境意愿与行为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实验设计,将98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课程前后及课程结束4周后,分别...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策略。为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亲环境意愿与行为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实验设计,将98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课程前后及课程结束4周后,分别测量被试的亲环境意愿与行为。结果发现:(1)前测中,实验组被试的亲环境意愿及行为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后测及追踪数据表明,实验组被试的亲环境意愿与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证实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亲环境意愿与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干预效果具有一定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亲环境意愿 亲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经历对初中生心理繁荣的影响:控制感的补偿作用和调节作用
13
作者 马娟 吴晓靓 +2 位作者 闫艳 盖笑松 周茹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3,共7页
本研究考察留守经历对初中生心理繁荣的消极影响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补偿和调节作用。研究数据来源于东北某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其中,留守青少年为生活在以农业为主的四个地区中双留守经历在三年及以上的初中生,根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本研究考察留守经历对初中生心理繁荣的消极影响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补偿和调节作用。研究数据来源于东北某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其中,留守青少年为生活在以农业为主的四个地区中双留守经历在三年及以上的初中生,根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级、家庭居住地、家庭结构、上学方式和性别五个标准匹配普通初中生,最终样本为141对被试。结果发现:(1)留守经历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心理繁荣;(2)控制感能够补偿和调节留守经历对初中生心理繁荣的负面影响;(3)具有高控制感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繁荣水平显著高于低控制感的非留守青少年,意味着控制感的培养可以成为留守青少年关爱工作的靶向目标;(4)高控制感的非留守青少年的心理繁荣水平最高,意味着兼具良好的环境与内部心理资源更利于青少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控制感 心理繁荣 补偿作用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选择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作用:来自自主神经反应的证据
14
作者 卢柳柳 刘颖 +2 位作者 吕佳 王芹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为了探究自主选择对积极和消极情绪主观体验及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情境选择范式,随机招募41名天津某大学在校生,在自主和强制两种选择下先后观看积极图片和消极图片。结果发现,在积极情境中,自主选择的积极情绪体验显著高于... 为了探究自主选择对积极和消极情绪主观体验及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情境选择范式,随机招募41名天津某大学在校生,在自主和强制两种选择下先后观看积极图片和消极图片。结果发现,在积极情境中,自主选择的积极情绪体验显著高于强制选择,高频心率变异性边缘大于强制选择,低频与高频心率变异性比值显著小于强制选择;在消极情境中,自主选择的消极情绪体验边缘低于强制选择,高频心率变异性边缘大于强制选择,低频与高频心率变异性比值显著小于强制选择。研究表明,自主选择增加了被试的积极情绪体验,降低被试的消极情绪体验,同时降低了被试的生理唤醒水平,从而维持最佳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选择 情绪调节 自主神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家庭风险与中学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纵向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和同伴支持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叶巧玲 周婷 +1 位作者 李文 黄峥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5,共9页
为探讨累积家庭风险对日常性学业弹性的纵向预测作用,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同伴支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523名北京市中学生为被试,进行两次间隔五个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T1累积家庭风险通过T2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T2日常性学业... 为探讨累积家庭风险对日常性学业弹性的纵向预测作用,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同伴支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523名北京市中学生为被试,进行两次间隔五个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T1累积家庭风险通过T2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T2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发展,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T2同伴支持调节了T1累积家庭风险→T2自我效能感→T2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前半段路径,调节效应表明同伴支持的保护性作用在低累积家庭风险的中学生群体中更明显。因此,自我效能感和同伴支持对中学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累积家庭风险越来越严重的情境下,同伴支持对个体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性学业弹性 累积家庭风险 自我效能感 同伴支持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背景音乐对休闲阅读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16
作者 李文静 孙雯 朱海迪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8-455,共8页
现有研究关于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存在争论,可能受到学习者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流行背景音乐对大学生休闲阅读的影响,以及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和背景音乐熟悉度的作用。实验1发现,... 现有研究关于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存在争论,可能受到学习者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流行背景音乐对大学生休闲阅读的影响,以及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和背景音乐熟悉度的作用。实验1发现,背景音乐的加入会延迟学习者首次注视到题目的时间,降低有效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降低保持和迁移测验成绩。实验2发现,与低知识经验者相比,高知识经验者阅读时感知到的难度更低,更快地注视到题目和内容且首次加工时间更长,有效阅读速度更快,保持测验成绩也更好。与低背景音乐熟悉度组相比,高背景音乐熟悉度组的有效阅读速度更快,阅读理解率和保持测验成绩更高。结果表明,即使对于习惯于多任务处理的当代大学生,流行背景音乐仍会对阅读产生消极影响,对低知识经验者和低背景音乐熟悉度者更为明显。本研究为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理解背景音乐如何影响学习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对数字环境下的学习策略设计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背景音乐 休闲阅读 知识经验 音乐熟悉度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同己身,传之于众:新闻的自我相关性提高分享意愿
17
作者 吴一枫 李欣 +2 位作者 陈慧丽 丁童 侯娟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为探讨新闻的自我相关性与分享意愿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采用新闻自我相关性量表、中文简版PAD情绪量表、情绪唤醒度测量、新闻分享意愿量表对1026名被试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1)新闻的自我相关性显著正向预测分享意愿;(2)新闻的自我相... 为探讨新闻的自我相关性与分享意愿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采用新闻自我相关性量表、中文简版PAD情绪量表、情绪唤醒度测量、新闻分享意愿量表对1026名被试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1)新闻的自我相关性显著正向预测分享意愿;(2)新闻的自我相关性通过情绪效价强度和情绪唤醒度的并行中介显著正向预测分享意愿;(3)女性的新闻自我相关性对情绪唤醒度和分享意愿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男性;男性的情绪唤醒度对新闻分享意愿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女性。结果表明:新闻的自我相关性既可以直接预测新闻分享意愿,也可以通过情绪效价强度和情绪唤醒度的并行中介间接预测,且路径上存在性别差异。研究揭示了在线新闻分享的心理机制,为新闻的自我相关性促进分享意愿提供了更多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相关性 分享意愿 情绪效价 情绪唤醒度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与情绪理解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
18
作者 袁悦 张航 +1 位作者 陈亚楠 李巧灵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2-478,共7页
为揭示3~6岁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与情绪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纵向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方法,对中部某省会城市某幼儿园108名儿童进行间隔6个月追踪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执行功能显著正向预测其情绪理解;(2)工作记忆与情绪理... 为揭示3~6岁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与情绪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纵向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方法,对中部某省会城市某幼儿园108名儿童进行间隔6个月追踪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执行功能显著正向预测其情绪理解;(2)工作记忆与情绪理解存在显著双向及正向预测作用;(3)认知灵活性显著正向预测情绪理解。因此,提升儿童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可作为促进其情绪理解发展的有效路径,未来研究需结合多任务设计进一步验证抑制控制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岁儿童 执行功能 情绪理解 交叉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悉度条件下数字与概念量级结合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19
作者 刘文莉 任维聪 +1 位作者 代文武 张志杰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数字大小会干扰时间判断,数字越大,个体对其持续时间的主观知觉越长,即时间知觉的数字效应。本研究探究在高低熟悉度条件下,数字与概念量级结合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实验1使用数字(1、2、8、9)与低熟悉度的长度概念量级... 数字大小会干扰时间判断,数字越大,个体对其持续时间的主观知觉越长,即时间知觉的数字效应。本研究探究在高低熟悉度条件下,数字与概念量级结合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实验1使用数字(1、2、8、9)与低熟悉度的长度概念量级(分米、毫米)结合。实验2使用相同数字与高熟悉度的长度概念量级(千米、厘米)结合。实验1结果显示,在低熟悉度条件下,概念量级不影响时间知觉的数字效应。实验2结果显示,在高熟悉度条件下,数字与大概念量级结合后,仍表现出时间知觉的数字效应;而数字与小概念量级结合后,该效应消失。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与概念量级结合影响对其时间属性的判断,该过程受到概念熟悉度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概念量级 时间知觉 熟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潜在类别及其转换的影响:双因素模型视角
20
作者 张庆吉 郭丰波 +2 位作者 涂叶满 卿再花 宋凤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6,共8页
为考察青少年心理健康类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探讨劳动价值观对其潜在类别转换的影响,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采用劳动价值观问卷、抑郁-焦虑量表、攻击性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44名初中生进行3次间隔半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 为考察青少年心理健康类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探讨劳动价值观对其潜在类别转换的影响,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采用劳动价值观问卷、抑郁-焦虑量表、攻击性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44名初中生进行3次间隔半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心理健康可分为健康组、亚健康组和困扰组三个潜在类别;(2)劳动价值观显著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潜在类别,在横断面上个体劳动价值观越积极,其归属亚健康和困扰组概率越低;(3)劳动价值观显著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潜在类别转变,在纵向时间维度上积极劳动价值观能使个体更易朝心理健康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劳动价值观 心理健康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