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654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的道德载体:明清商人墓碑文中的价值观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立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5,160,共11页
商人墓碑文作为明清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商人个体和家族的意志,也反映当时社会对商人角色和地位的认知与态度。墓碑文的书写通常生动直接,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这些墓碑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当时商人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以... 商人墓碑文作为明清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商人个体和家族的意志,也反映当时社会对商人角色和地位的认知与态度。墓碑文的书写通常生动直接,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这些墓碑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当时商人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以及对家族和社会的贡献与意义;揭示他们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对儒家伦理的坚守;显示商人阶层在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微妙平衡,反映商人的价值取向,同时也突显士人对商人地位的审视与期待;塑造商人们既具有经济实力又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典范形象。这种从现实到文本、再从文本到现实的互动关系,突显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及其对商人身份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商人墓碑文 儒家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史家的传统史学观及其理性特征——兼论中国现代史家的流派划分问题
2
作者 徐国利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共11页
历史研究主要使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不同理性的使用不仅是方法的不同,也反映了文化观的差异。中国现代不同流派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就反映出三种不同的理性特征和价值取向。新考据派史家审视传统史学时,强调科学精... 历史研究主要使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不同理性的使用不仅是方法的不同,也反映了文化观的差异。中国现代不同流派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就反映出三种不同的理性特征和价值取向。新考据派史家审视传统史学时,强调科学精神和方法的作用,是工具理性的思维,将价值理性排除在外,是唯科学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史家大体主张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对传统史学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和传承。但是,他们强调道德理性的主体性,体现了中国文化道德实践理性的特点,对传统史学的非科学性和专制性缺乏批评。马克思主义史家以实践理性看待传统史学,批判传统史学不适于革命的需要。不过,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史学的革命性,其研究往往没有做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他派别史家评述传统史学时,具体认识虽然与上述三派多有不同,总体上仍是以工具理性的取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考据派史家 文化保守主义史家 马克思主义史家 其他派别史家 传统史学观 理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前期的同善会考述
3
作者 曾桂林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同善会兴起于晚明,清初曾一度沉寂,然不久重兴。顺康之交,苏州府长洲、昆山、太仓,常州府无锡、江阴,松江府上海,嘉兴府嘉善、秀水、桐乡等地纷纷重设同善会,呈现出向乡镇发展的趋向。此外,扬州府宝应、如皋、江都,淮安府以及山东莱芜... 同善会兴起于晚明,清初曾一度沉寂,然不久重兴。顺康之交,苏州府长洲、昆山、太仓,常州府无锡、江阴,松江府上海,嘉兴府嘉善、秀水、桐乡等地纷纷重设同善会,呈现出向乡镇发展的趋向。此外,扬州府宝应、如皋、江都,淮安府以及山东莱芜、安徽舒城也占据一席之地。从地域分布上看,清前期同善会主要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并开始向苏北、浙南及鲁、皖地区流布,其间可看出地方善会谱系的传承与嬗变。由于清前期同善会的倡办者不像晚明高攀龙等人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名,声望仅限于本地,故而同善会的影响也多囿于一县之内。不过,这些同善会却是清代中后期各地善堂善会及慈善事业兴起的直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同善会 慈善 谱系 地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我完全无缺之金瓯”:章太炎对中国疆域完整的追求(1900—1936)
4
作者 何卓恩 陈博然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0,共9页
民族主义与疆域思想密不可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学界已有共识,而其疆域思想则众说纷纭。其实,晚清革命时期,其“十八行省”疆域论的实质并非真正放弃满、蒙、回、藏所聚居的边疆,当面对外部世界、中... 民族主义与疆域思想密不可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学界已有共识,而其疆域思想则众说纷纭。其实,晚清革命时期,其“十八行省”疆域论的实质并非真正放弃满、蒙、回、藏所聚居的边疆,当面对外部世界、中外话题时,他会不经意流露出内心深处保全整体国土的愿望。中华民国建立后,基于中国内部整合问题在法理上已经定型这一现实和他本人筹边经历,章太炎的族群主义退隐,而国族主义凸显,其疆域思想中,追求领土完整的成分迅速上升,族群主义逐渐移向文化层面。九·一八事变后,章太炎驳斥“满蒙非中国论”,“收复失地”成为内心强烈愿望。章太炎的疆域观始终与他的民族主义相激荡,这种族群主义与国族主义之间的消长,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出“天下主义”探索现代民族国家之路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民族主义 国族主义 族群主义 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山之石:民初中国政坛对墨西哥革命的引鉴
5
作者 张华腾 张嘉玮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6,共10页
1910年10月,墨西哥爆发革命,因其与中国辛亥革命在时间上相近,且两国革命之后的情况存在诸多相似性,因此在民初对中墨两国进行对比成为了当时流行的议题,并引起了袁世凯的关注。随后,经外籍顾问以及筹安会的解读,“墨西哥的教训”逐步... 1910年10月,墨西哥爆发革命,因其与中国辛亥革命在时间上相近,且两国革命之后的情况存在诸多相似性,因此在民初对中墨两国进行对比成为了当时流行的议题,并引起了袁世凯的关注。随后,经外籍顾问以及筹安会的解读,“墨西哥的教训”逐步脱离了学术讨论的范畴,成了为复辟帝制张目的绝佳借口,也引起了国内政治精英的尖锐批判。尽管各政治派系以墨西哥为参照提出了不同甚至互相冲突的政治主张,但其对中墨两国的解读也给我们了解其政治行为背后的思想逻辑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革命 袁世凯 外籍顾问 筹安会 政治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商的双层合伙
6
作者 王裕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5,共9页
徽商合伙组织中存在双层合伙结构,且多出现于合股合伙中,较少出现于普通合伙中。出名共股、匿名合伙、诸子共伙和商号参伙是双层合伙构成的主要类型,资本不足、附本经营、分家析产和商号入伙是双层合伙的主要原因,弥补资本不足、分产不... 徽商合伙组织中存在双层合伙结构,且多出现于合股合伙中,较少出现于普通合伙中。出名共股、匿名合伙、诸子共伙和商号参伙是双层合伙构成的主要类型,资本不足、附本经营、分家析产和商号入伙是双层合伙的主要原因,弥补资本不足、分产不分业和扩大投资是双层合伙的目的所在。第一层合伙是第二层合伙的基础,大部分第二层合伙经营方式和利润分配与第一层合伙一致,少部分第二层合伙有独立的经营方式和利润分配制度。双层合伙并不限于两层结构,部分第二层合伙中出现双层合伙。双层合伙是商业资本组织不断发展的结果,标志明清商业产权结构更加复杂,其与当今家族企业和公司参股颇有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合伙 合股合伙 商号参伙 分产不分业 徽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相关概念论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置及其性质
7
作者 熊元彬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72,共9页
对于清末成立的责任内阁,时人及后人均因其时代背景的复杂性和相关概念的含糊性而对其有着“皇族内阁”“亲贵内阁”“排汉阁”“非驴非马之内阁”“畸形内阁”“暂行内阁”“怪胎”“假内阁”“皇族集权的大暴露”“第一届责任内阁”... 对于清末成立的责任内阁,时人及后人均因其时代背景的复杂性和相关概念的含糊性而对其有着“皇族内阁”“亲贵内阁”“排汉阁”“非驴非马之内阁”“畸形内阁”“暂行内阁”“怪胎”“假内阁”“皇族集权的大暴露”“第一届责任内阁”等不同的称呼。从西方宪政法制而言,责任内阁有其“违法”和“失政”之分,因而对于增设两名协理,并对皇帝负责的这届责任内阁,以及盛宣怀在未经阁议就推行的铁路干线国有及其借款到底是违法还是失政,这些都理当结合其相关的内涵而定,以便客观地评析盛宣怀及其政治法治化进程。甚至长期以来有关责任内阁“中国化”和“中央专制集权”等问题仍应先明确其内涵,并结合其时代背景,综合其法制与理论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内阁 盛宣怀 暂行内阁 中国化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中国抗战大使的胡适形象——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为文本的讨论
8
作者 欧阳哲生 安泰和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51,共16页
1938年9月至1942年9月胡适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如何评价胡适担任这一要职的工作成绩,学界历来存有争议。在此期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围绕胡适发表的抗战言论及其活动亦作了大量报道,从这些报道,人们可以窥察当时... 1938年9月至1942年9月胡适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如何评价胡适担任这一要职的工作成绩,学界历来存有争议。在此期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围绕胡适发表的抗战言论及其活动亦作了大量报道,从这些报道,人们可以窥察当时美国新闻媒体对胡适工作表现的感受和印象。《华盛顿邮报》较多地追踪胡适在华埠社交圈的各种外交活动和社会交际,《纽约时报》则对胡适持守的抗日立场和各种动态作了正面宣传推介。两报对胡适的工作成就和为人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赏,罕见地称其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好的外交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抗日战争 中国大使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该如何阅读修昔底德?--康纳所谓“递进手法”再评价
9
作者 何元国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4,129,共13页
美国学者康纳借鉴伊泽尔的“读者反应理论”的主要思想,但舍弃其概念,用以研究修昔底德艺术的一面。康纳认为,“递进”是修昔底德最有特色的手法。通过它,修昔底德一方面让读者设身处地,获得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关于人性和政治... 美国学者康纳借鉴伊泽尔的“读者反应理论”的主要思想,但舍弃其概念,用以研究修昔底德艺术的一面。康纳认为,“递进”是修昔底德最有特色的手法。通过它,修昔底德一方面让读者设身处地,获得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关于人性和政治等思考融入叙事和评论中,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康纳的“递进手法”说有一概而论的毛病。运用海登·怀特的学说,可以解释其理论借鉴的不足。但其理论借鉴大体上是成功的,它提醒我们留意修昔底德的“递进”“反讽”等手法,领会其不做定论、邀请读者做出反应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康纳 “递进手法” “读者反应理论” 海登·怀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初期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规划
10
作者 王薇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二战初期,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设立了三个研究分支,对世界秩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英国政府规划战后世界秩序提供了多种方案。在三个分支中,世界秩序研究组认为,构建战后世界秩序的核心是构建欧洲区域组织;重建委员... 二战初期,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设立了三个研究分支,对世界秩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英国政府规划战后世界秩序提供了多种方案。在三个分支中,世界秩序研究组认为,构建战后世界秩序的核心是构建欧洲区域组织;重建委员会着重探索如何构建能替代纳粹欧洲新秩序的大陆型世界秩序。而查塔姆研究所的战时核心部门国外研究与媒体服务处则在1941年春,主张将战后世界秩序的研究重心从欧洲转移至美国,提出构建英美两国主导的海洋型世界秩序,建立比国际联盟更具广泛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这一方案在《大西洋宪章》发布前一个月,被英国战时内阁、外交部等部门传阅,为英美同盟的形成及联合国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英国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查塔姆研究所 世界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子:18—20世纪上半叶山西中部村民的生存变迁观察
11
作者 刘振刚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9,共9页
清中期到民国,山西榆次县大伽南村民住房来源有分家、自建、买房、典房及借住等形式。嘉庆前后大量建房与晚清民国时期出现卖房高潮,与山西中部商业发展、鸦片危害中国的进程同步,也是榆次乃至山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写真。多数人务农,限制... 清中期到民国,山西榆次县大伽南村民住房来源有分家、自建、买房、典房及借住等形式。嘉庆前后大量建房与晚清民国时期出现卖房高潮,与山西中部商业发展、鸦片危害中国的进程同步,也是榆次乃至山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写真。多数人务农,限制了本村住房水平。住房反映出山西村落整体经济水平,并潜在地受职业取向与文化水平的影响。住房也反映了祖先经济能力与分家举措,是乡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中期至民国山西中部农村住房水平整体偏低,有必要置于当时农村社会普遍贫困的事实中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中部 农村住房 经济水平 职业取向 乡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口五国租界关系研究——基于法国外交档案的考察
12
作者 吕颖 马璟程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6,共11页
近代汉口开埠以来,英、德、俄、法、日五国列强相继设立租界,在长期共存中形成了复杂而紧密的租界间关系。合作与竞争、妥协与冲突构成了租界关系的一体两面,并随国内外局势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一战爆发从根本上破坏了租界合作的基础,致... 近代汉口开埠以来,英、德、俄、法、日五国列强相继设立租界,在长期共存中形成了复杂而紧密的租界间关系。合作与竞争、妥协与冲突构成了租界关系的一体两面,并随国内外局势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一战爆发从根本上破坏了租界合作的基础,致使租界关系后期转向对立与疏离,而随着战后德、俄、英三国租界的陆续撤废,汉口多国租界并立的格局最终瓦解。租界关系及其变动不仅深刻影响了租界自身历史的发展脉络,也是近代中国收回租界斗争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租界 租界关系 法国外交档案 武昌起义 收回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的祭祀、日常与清代江南村落的民间纠纷
13
作者 张盛满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作为重要的仪式用品与日常器物,灯在清代江南广泛地参与了“村落共同体”的营造,通过“挂灯设祭”“鼓乐迎灯”等方式使人们结成彼此互助的纽带。与此同时,灯又因其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广泛的流动性,成了村落冲突的重要根源。从纠纷发生的... 作为重要的仪式用品与日常器物,灯在清代江南广泛地参与了“村落共同体”的营造,通过“挂灯设祭”“鼓乐迎灯”等方式使人们结成彼此互助的纽带。与此同时,灯又因其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广泛的流动性,成了村落冲突的重要根源。从纠纷发生的区域来看,灯导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宗族内部、村落之间等“熟人圈”。由此可见,在江南村落中,灯一方面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推动了民间互助,但又因各种日常“细故”导致冲突频频发生。对于灯的考察,有助于了解器物在清代江南的社会功能,也可为学界讨论传统社会的具体形态提供不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村落 民间纠纷 熟人社会 地方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伪“谣言攻势”初探
14
作者 朱英 孙永健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日伪“谣言攻势”指抗战时期日伪面向中国在海内外炮制、流播谣言的宣传战略。日本同盟通讯社、宣抚班等为主要造谣机构,日伪各宣传组织、士兵特务、浪人汉奸,亦为谣言炮制、流播者。谣言借文本、影音、图像等形式,流播于中国、日本、国... 日伪“谣言攻势”指抗战时期日伪面向中国在海内外炮制、流播谣言的宣传战略。日本同盟通讯社、宣抚班等为主要造谣机构,日伪各宣传组织、士兵特务、浪人汉奸,亦为谣言炮制、流播者。谣言借文本、影音、图像等形式,流播于中国、日本、国际,自军政外交至社会民俗等诸多场域。日伪借谣言诋毁国共两党、离间抗战力量、破坏国民政府经济统制、策应军事行动、愚弄中日群众、妖魔化中国形象、矫饰侵略实质。然因谣言本身“事实结构性缺失”,日本宣传多方矛盾、滥谣无度,中方构建“反日伪谣言攻势”宣传网络,国际也为华发声等,日方谣言攻势只会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伪 宣传 “谣言攻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与事实:清中叶河南地方社会职役与治理
15
作者 常建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清朝刑科题本记录河南乾隆朝命案报案职役的23个事例中,职役名称主要是“地方”与“地保”;嘉庆朝报案职役的87个事例中,职役名称基本上是“地保”。这种从多样化到一致性的变化,需要考察刑科题本书写的真实性。刑科题本出现的地保,是... 清朝刑科题本记录河南乾隆朝命案报案职役的23个事例中,职役名称主要是“地方”与“地保”;嘉庆朝报案职役的87个事例中,职役名称基本上是“地保”。这种从多样化到一致性的变化,需要考察刑科题本书写的真实性。刑科题本出现的地保,是以保为单位的报案者,同时报案者也可能是“地方”或“保正”(保长),而被刑科题本的书写者统一为地保。《清仁宗实录》记载了嘉庆朝的乡约活动,故需要注意乡约的存在。保甲与地方、乡约构成清代中叶河南职役的形态。雍乾时期河南持续推行保甲以来,“保甲”与“地方”“乡约”趋于结合,民间碑刻记载河南府乾嘉时期乡保、地方、保正、保地的存在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研究所见,河南与山东、直隶地方社会职役形态近似,显示出华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保 乡保 刑科题本 田文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民主运动的土地改革:缘起、实践与意义
16
作者 欧阳军喜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共11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土地问题当作民主问题,试图通过贫农团和农会,发扬群众民主,以彻底完成土地改革,并实现对基层党、政、民组织与干部的改造。群众民主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极端民主化倾向,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群众民主与党的领导之...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土地问题当作民主问题,试图通过贫农团和农会,发扬群众民主,以彻底完成土地改革,并实现对基层党、政、民组织与干部的改造。群众民主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极端民主化倾向,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群众民主与党的领导之间存在张力。中国共产党及时开展自我革命,发扬党内民主,调整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和党内关系,在顺利推进土地改革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全面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 群众民主 党内民主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道学先生”:明代的道学群体人格及其转向
17
作者 陈宝良 张睿霖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道学先生”之名,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盛服先生”。道学先生是传统礼教的坚定维护者,是传统道德形塑而成的正面典范;道学先生又是不近人情之类已经固化的负面典范,甚至成为迂腐的代名词。明代中期以后,王阳明“心学”崛起,转而取代程朱... “道学先生”之名,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盛服先生”。道学先生是传统礼教的坚定维护者,是传统道德形塑而成的正面典范;道学先生又是不近人情之类已经固化的负面典范,甚至成为迂腐的代名词。明代中期以后,王阳明“心学”崛起,转而取代程朱理学。随之而来者,则是道学群体人格发生历史性的转向:道学先生不再形若土偶,而是不乏诗酒风流;道学先生的个人生活不再拘束严谨,而是转向活泼洒脱。更为甚者,道学先生不再是整日静坐于室的儒者,而是行游天下且颇具英雄气概的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道学 道学先生 群体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制汉语”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18
作者 史桂芳 王庆林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6,142,共8页
20世纪初中国人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使用了大量日本人创造的汉字词汇,即“和制汉语”。“和制汉语”对中国人了解、认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日本人创造的“和制汉语”,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日本文化的影... 20世纪初中国人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使用了大量日本人创造的汉字词汇,即“和制汉语”。“和制汉语”对中国人了解、认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日本人创造的“和制汉语”,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日本文化的影响,存在着表面、片面等不足。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和制汉语”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制汉语”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宦官家庭的组建、形态与维系
19
作者 李军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明代宦官墓志中保留了不少家庭史、生活史资料,为探讨宦官家庭的组建、形态与维系提供了可能。宦官入宫后,对于原生家庭仍有深厚的感情,行有余力则供养父母,荫庇亲族。其发迹后,常通过娶妻纳妾、收养子嗣等方式组建家室。上层宦官家庭... 明代宦官墓志中保留了不少家庭史、生活史资料,为探讨宦官家庭的组建、形态与维系提供了可能。宦官入宫后,对于原生家庭仍有深厚的感情,行有余力则供养父母,荫庇亲族。其发迹后,常通过娶妻纳妾、收养子嗣等方式组建家室。上层宦官家庭规模庞大,多代同居、兄弟合爨的例子较多。宦官及其家人竭力扩张势力,以维系家庭与家族的富贵兴旺,方式包括邀揽官爵、聚敛家产、敬宗收族、课读子弟等。较唐代而言,明代宦官家庭的政治性较弱,呈现出明显的世俗性特点,其主要作用是延续香火、继承家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宦官 家庭形态 家庭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晚期美国北方斑点猫头鹰保护之争及其司法解决
20
作者 滕海键 王法刚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20世纪晚期,美国围绕北方斑点猫头鹰的保护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和博弈,在环保组织的努力推动下,北方斑点猫头鹰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项相关司法诉讼中,地方法院发挥了积极作用,北方斑点猫头鹰的生存空间... 20世纪晚期,美国围绕北方斑点猫头鹰的保护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和博弈,在环保组织的努力推动下,北方斑点猫头鹰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项相关司法诉讼中,地方法院发挥了积极作用,北方斑点猫头鹰的生存空间得到了保障和拓展。1994年以后,在司法裁决的保驾护航下,“西北森林计划”基本上调和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议,并确立了生态管理理念的主导地位。研究发现,片面地认识和对待北方斑点猫头鹰保护与木材采伐的矛盾和冲突均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建构一种综合考量生态、经济和其他社会目标的生态管理理念主导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斑点猫头鹰 古森林 生态管理理念 西北森林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