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9,3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姜资源品质与产量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绍鋆 葛治欢 +3 位作者 贾利 王明霞 董言香 俞飞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9-32,35,共5页
以霍山小黄姜、水口生姜、马厂黄姜、洪里生姜、临泉狮子头、临泉小黄姜、岳西小黄姜、舒城小黄姜、广西红芽姜、金寨小黄姜、铜陵白姜等16份地方生姜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品质与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岳西小黄姜的姜辣素总和最高(22548... 以霍山小黄姜、水口生姜、马厂黄姜、洪里生姜、临泉狮子头、临泉小黄姜、岳西小黄姜、舒城小黄姜、广西红芽姜、金寨小黄姜、铜陵白姜等16份地方生姜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品质与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岳西小黄姜的姜辣素总和最高(22548.290μg/g),最低为临泉小黄姜(13694.800μg/g);粗纤维含量最高为西林火姜(46.707 mg/g),最低为玉林园肉生姜(3.437 mg/g);粗蛋白含量最高为玉林园肉生姜(311.863 mg/g),最低为水口生姜(200.917 mg/g);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临泉狮子头(91.687 mg/g),最低为水口生姜(31.000 mg/g);含水量最高为玉林园肉生姜(932.53 g/kg),最低为铜陵白姜(90.420 mg/g);产量最高是广西红芽姜(108075.0 kg/hm^(2)),最低是水口生姜(74475.0 kg/hm^(2))。岳西小黄姜、马厂黄姜、平顶4号、洪里生姜和临泉狮子头可以作为生产生姜调味品的育种材料。马厂黄姜、平顶4号、水口生姜、金寨小黄姜、石塘姜、玉林园肉生姜和舒城小黄姜适合以嫩姜进行加工。广西红芽姜、临泉狮子头、岳西小黄姜、洪里生姜、平顶4号、马厂黄姜、铜陵白姜和西林火姜更符合产量育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姜辣素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杰 王玉成 +2 位作者 崔建国 吴月亮 邓继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5-267,270,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夯实林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可以通过挖掘思政元素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林木育种学课程的特点,初步挖掘了该门课程的思...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夯实林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可以通过挖掘思政元素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林木育种学课程的特点,初步挖掘了该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了林木育种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该研究不仅可为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而且可为培养知林、爱林新型林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林木育种学 课程思政 挖掘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涉农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建设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乔宁 李守杰 +1 位作者 李法君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71-273,278,共4页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面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导学关系,落实“三全育人”的关键举措。以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为例,以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涉农专业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突破口,从制度保障的完善、...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面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导学关系,落实“三全育人”的关键举措。以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为例,以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涉农专业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突破口,从制度保障的完善、师生互选程序的优化、生生互助机制的建立以及具有农学特色的培养体系和激励奖励制度等方面形成了可借鉴的模式,旨在为其他相关高校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地方高校 本科生 学业导师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凤娟 秦绍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1∶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60℃的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在料液比1∶5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50℃的条件下,羊肚菌多糖提取率最高。[结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是一种可行有效、节约、经济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提取工艺 多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绿地乡土植物应用现状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博 刘晖 +4 位作者 郝红飞 祝顺万 李进宇 苑超 孙振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03-108,128,共7页
为了解乡土植物在北京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情况,为北京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数码拍摄、实际测量等方法,对北京市典型的公园绿地和区域绿地进行乡土植物调研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群落中乡土植物隶属于13科22属23种;出现... 为了解乡土植物在北京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情况,为北京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数码拍摄、实际测量等方法,对北京市典型的公园绿地和区域绿地进行乡土植物调研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群落中乡土植物隶属于13科22属23种;出现频度较高的乔木为栾树、国槐,灌木为金银木,藤本为蔷薇;在调查的群落中乡土树种数量占比最高值为40.0%,最低值为11.1%。可见,北京城市绿地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有较大差异,需要打造乡土植物应用成功案例,并大力推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乡土植物的种植搭配形式,提高公众对乡土树种的认知度,加大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力度及乡土树种苗木市场占有率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植物 应用现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粉复合物替代豆粕对肉鸡的影响
6
作者 刘雪兰 张亨 +9 位作者 高庆涛 商延 李霞 董以雷 石天虹 阎佩佩 贾思珂 韩明生 朱应波 伏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蚯蚓粉-蚯蚓砂复合物替代部分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消化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1日龄罗斯308肉公鸡252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CT1组(对照组)、CT2组(鱼粉对照组)和Test组(试验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 [目的]研究蚯蚓粉-蚯蚓砂复合物替代部分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消化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1日龄罗斯308肉公鸡252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CT1组(对照组)、CT2组(鱼粉对照组)和Test组(试验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14只,饲喂3种相同营养水平的不同配方日粮,饲喂42 d后测定其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消化酶活性和血清激素水平。[结果]Test组的体重和增重显著大于CT1和CT2组,料重比显著小于CT1(P<0.05);Test组、CT2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大于CT1组(P<0.05)。Test组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大于CT1组(P<0.05)。Test组各肠段的淀粉酶活性显著大于CT1(P<0.05),各肠段的蛋白酶活性显著大于CT1组(P<0.05),十二指肠、回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大于CT1组(P<0.05),空肠、回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小于CT2组(P<0.05)。Test组的生长激素(GH)浓度显著大于CT1和CT2(P<0.05),胰岛素(INS)浓度显著大于CT1组(P<0.05)。[结论]用蚯蚓粉-蚯蚓砂复合物部分替代饲粮中的豆粕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消化功能以及生长相关激素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粉-蚯蚓砂复合物 肉鸡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消化功能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5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朱镇 赵凌 +3 位作者 赵庆勇 陈涛 王才林 张亚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4,167,共5页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南粳5758为材料,2021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本部试验基地开展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氮量处理,成熟期测定每个处理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相关指标及RVA谱特征值等,研究施...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南粳5758为材料,2021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本部试验基地开展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氮量处理,成熟期测定每个处理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相关指标及RVA谱特征值等,研究施氮量对南粳575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南粳5758稻米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300 kg/hm^(2)施氮量产量最高,稻米食味品质呈下降趋势;不同施氮量间,南粳5758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黏度、外观和食味值等品质性状有显著差异,胶稠度和硬度差异不显著。不同施氮量间,RVA谱特征值各参数均有显著差异;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明显增加,外观、黏度和食味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明显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RVA谱特征值中热浆黏度、崩解值、峰值时间、最终黏度、消减值和峰值黏度明显降低,成糊温度上升,回复值先降后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5758 施氮量 产量 稻米品质 RVA谱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8
作者 王月玲 许浩 +4 位作者 安钰 韩新生 万海霞 董立国 米克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41-48,68,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宁南黄土区彭阳中庄小流域6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林、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为... [目的]探究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宁南黄土区彭阳中庄小流域6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林、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结果]土壤养分含量受林分类型和土层的影响,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差异明显,且具有“表聚性”,SOC和TN随土层加深呈递减趋势,TP和TK随土层变化较弱。6种林分中柠条林的养分含量最高。土壤SOC含量处于“缺乏”或“稍缺乏”水平,土壤TP含量处于“稍贫乏”水平,表明SOC、P是限制性元素。土壤C∶N、N∶P、N∶K在各林分之间差异不明显,山杏×柠条林的C∶P明显高于其他林分。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规律不一致,土壤C∶P、C∶K受土壤SOC影响较大,C∶N、N∶P、N∶K受TN影响最大,P∶K受TP影响最大。[结论]研究结果为该区域人工林植被恢复和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变化特征 宁南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外源钙对岩溶区石灰性土壤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殷红慧 胡棕棂 +6 位作者 李鹏飞 张四平 赵兴能 胡荣华 敖金成 涂译然 王影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38-141,173,共5页
探究施用外源钙对岩溶区石灰性土壤烤烟生长发育、叶部病害防效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筛选适宜岩溶区石灰性土壤的钙肥类型。采用大田试验,以烤烟K326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基施过磷酸钙(T1)、常规施肥+叶施氯化钙(T2)、... 探究施用外源钙对岩溶区石灰性土壤烤烟生长发育、叶部病害防效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筛选适宜岩溶区石灰性土壤的钙肥类型。采用大田试验,以烤烟K326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基施过磷酸钙(T1)、常规施肥+叶施氯化钙(T2)、常规施肥+叶施纳米级碳酸钙(T3)4种施肥处理对岩溶区石灰性土壤烤烟影响的综合效应。综合比较,T3能有效促进烟叶光合色素的合成和烟株长势且整体效果优于T1和T2;有效降低烟叶叶部病害发病率;明显提高上橘二(B2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协调性及感官质量。叶施纳米级碳酸钙能促进岩溶区石灰性土壤烤烟的生长发育,降低烤烟叶部病害发病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及上部烟叶内在品质,其综合效应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钙 烤烟 纳米级碳酸钙 农艺性状 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措施对高原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杨旭昆 刘振环 +6 位作者 米艳华 杨彦雄 陈璐 王文治 张鹏 王建雄 苏雯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以赤小豆(IL)、箭筈豌豆(IG)、马铃薯(IP)为间作作物结合松针覆土(PC)等措施,研究不同间作措施对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果园行间间作的田间大区试验,研究PC、IG、IL、IP和常规管理(CK)5种果树间作措施对果园... [目的]以赤小豆(IL)、箭筈豌豆(IG)、马铃薯(IP)为间作作物结合松针覆土(PC)等措施,研究不同间作措施对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果园行间间作的田间大区试验,研究PC、IG、IL、IP和常规管理(CK)5种果树间作措施对果园土壤养分、重金属含量、C/N、土壤团聚体以及果品质量安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以赤小豆、箭筈豌豆、马铃薯为间作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其中IL增幅最大,可达30.7%)、碱解氮(可提高71%)、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5.4%~25%),提高<2.00 mm土壤团聚体占比,提高20%以上。间作措施均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储量(增加约40%),降低C/N,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不明显。行间松针覆土前期表现出良好的土壤保墒和抑制杂草的作用,苹果V_(C)含量显著增加,为所有处理最高(456.28 mg/kg);果树行间播撒箭筈豌豆提高苹果糖酸比2.3%,可溶性固形物和V_(C)含量分别增加5.6%、6.5%,苹果质量和产量表现较好。[结论]综合考虑土壤质量和苹果提质增效,推荐采用松针覆盖+间作箭筈豌豆(绿肥)的高原苹果园间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间作模式 C/N 土壤质量 果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鸡群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
11
作者 侯宏艳 沈学怀 +7 位作者 赵瑞宏 胡晓苗 戴银 尹磊 殷冬冬 王洁茹 郝胜杰 潘孝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2-85,91,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在安徽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菌株的遗传进化特征,对10个不同类型鸡群进行血清学和抗原核酸检测,分离并鉴定菌株,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安徽鸡群中MS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1.... 为进一步了解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在安徽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菌株的遗传进化特征,对10个不同类型鸡群进行血清学和抗原核酸检测,分离并鉴定菌株,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安徽鸡群中MS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1.02%,平均核酸阳性率为72.19%,血清学检测结果和核酸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通过不同类型鸡群的比较发现,青年鸡群MS的感染率最低,其次为种鸡群。经过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从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MS分离株,命名为AHH-01和AHH-02,分离株具有典型的MS菌株特征;基因分型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均为K基因型,在遗传进化关系上与四川分离株SMU-SCYA-LF1/2019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分离株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该研究为深入分析安徽地区鸡群MS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菌株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血清学 核酸 分离鉴定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智能移栽机设计
12
作者 田红梅 刘茂 +5 位作者 沈成祥 张建 王胜昔 陶珍 朱淑芳 王朋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01-204,共4页
蔬菜移栽环节劳动强度大,用工荒问题严重,而现有移栽机机型较大,不适宜中小棚蔬菜移栽作业,且多为半自动机型,因此,设计适宜中小棚作业的全自动智能移栽机,实现打孔、取苗、送苗、覆土工艺流程自动化,对于瓜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 蔬菜移栽环节劳动强度大,用工荒问题严重,而现有移栽机机型较大,不适宜中小棚蔬菜移栽作业,且多为半自动机型,因此,设计适宜中小棚作业的全自动智能移栽机,实现打孔、取苗、送苗、覆土工艺流程自动化,对于瓜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移栽机适用于茄果类蔬菜移栽,采用仿人工移栽模式设计机械动作。打孔机构由钻头、电机、电控系统组成,采用转速控制孔穴大小;取苗送苗机构由苗盘自行移动平台、取苗送苗机械手平台组成,采用电软件控制系统调控苗盘移动、机械手取苗和送苗精度;覆土机构由弧形手抓、L形手臂、电机等组成,采用电控系统控制手臂手抓往返运动频率,控制覆土量的大小,实现高质量蔬菜移栽;行走系统采用底盘履带、电驱动和遥控设备组成,实现机械自动行走和转弯调头。该移栽机每小时栽植苗数≥3500株,移栽成功率≥98%,移栽成活率≥99%,可极大缓解蔬菜移栽环节用工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智能 遥控 电驱动 茄果类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不同季节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
作者 李海燕 曾星雨 +6 位作者 何璞 张弘强 崔玲 周博奇 任卓群 罗春雨 曲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5-200,共6页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MODIS NDVI和气象(气温、降水)数据,探讨2000—2020年三江平原植被各季节NDVI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近21年三江平原春季、夏季、秋季植...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MODIS NDVI和气象(气温、降水)数据,探讨2000—2020年三江平原植被各季节NDVI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近21年三江平原春季、夏季、秋季植被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升幅最大(0.156/10 a),秋季升幅最小(0.075/10 a)。在空间分布上,春季NDVI较低,约70.10%区域处于低覆盖植被区(NDVI≤0.4),中覆盖植被区(0.4<NDVI<0.6)占29.10%;夏季植被生长较好,NDVI迅速增加,高覆盖植被区(NDVI≥0.6)几乎占三江平原整个区域,占比为97.53%;秋季植被NDVI空间分布与春季相似,但数值与春季相比,低覆盖植被区有所减少,中、高覆盖植被区均有所增加。在相关性分析中,春季94.18%植被NDVI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91.21%)和秋季(63.46%)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气温呈负相关,说明春季气温的升高对大多数植被生长主要起促进作用,夏季气温的下降对植被生长主要起促进作用,秋季气温的升高对植被生长主要起抑制作用;夏季(88.90%)和秋季(80.81%)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春季82.46%区域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说明夏季和秋季降水量的增多对三江平原植被生长主要具有促进作用,而春季降水量的增多对大多数植被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 季节变化 气候变化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4
作者 李海燕 张弘强 +6 位作者 何璞 曾星雨 崔玲 周博奇 罗春雨 任卓群 曲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82-87,共6页
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三江平原区域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平均NDVI和各植被类型NDVI均呈上升趋势,森林上升... 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三江平原区域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平均NDVI和各植被类型NDVI均呈上升趋势,森林上升趋势最大(0.0162/a);三江平原全年气温和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生长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三江平原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生长季NDVI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相似,植被覆盖总体呈现改善趋势。生长季植被生长较好,中(0.4<NDVI<0.6)、高(NDVI≥0.6)覆盖植被区域占比较高,占整个区域的98.22%。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说明该地区气温的升高对生长季植被NDVI主要起抑制作用,降水量的增多对生长季植被NDVI主要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相关性分析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草业学科数字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15
作者 赵艳华 杨超 +6 位作者 苗福泓 贾文科 张振超 李长忠 陶奇波 王增裕 孙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74-278,共5页
我国基层数字草业复合型科技人才匮乏,已成为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现代草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学科与行业发展趋势,青岛农业大学以草业科学专业为试点,进行了数字草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我国基层数字草业复合型科技人才匮乏,已成为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现代草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学科与行业发展趋势,青岛农业大学以草业科学专业为试点,进行了数字草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建立适用于地方高校农科生的“156”育人机制,将草学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更新培养方案,创建数字草业创新教学体系,建立数字草业大数据平台、数字草业综合创新实验室,加强校企合作,将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机械化引入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训中;充分发挥专业现有5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为学生开拓多渠道的创新实训机会,构建校园-企业-基地的“三位一体”培养机制;进行教学过程管理改革,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培养数字化复合型高素质草业人才,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特色人才培养 草业 教学体系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黄精的属内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瑶 余永亮 +4 位作者 李春明 杨青 谭政委 许兰杰 梁慧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4,9,共5页
黄精是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全世界有黄精60多种,中国主要产地有31种。由于黄精属植物表观形态相似,遗传学鉴定又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因此黄精属植物分类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黄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幅度大,从形态学、细胞分类学... 黄精是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全世界有黄精60多种,中国主要产地有31种。由于黄精属植物表观形态相似,遗传学鉴定又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因此黄精属植物分类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黄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幅度大,从形态学、细胞分类学、化学成分、分子系统学五个方面分别总结了最新的黄精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就其最新的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目前的黄精属植物分类研究可为黄精属植物中间划分、药用植物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形态学 细胞分类学 化学成分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烟区上部叶不同田间成熟度对颜色指标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张杨 杜玉海 +4 位作者 董小卫 刘洋 刘力玮 闫慧峰 孔德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58-161,共4页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科学表征方法和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将上六片叶片的田间成熟度分为尚熟、成熟、完熟3个处理,对相应叶位叶片厚度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成熟度叶片的不同类型颜色指标的差异。结果...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科学表征方法和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将上六片叶片的田间成熟度分为尚熟、成熟、完熟3个处理,对相应叶位叶片厚度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成熟度叶片的不同类型颜色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叶片厚度存在差异,上二叶位、上四叶位均为成熟处理最高,完熟处理最低,其中上二叶位成熟处理与完熟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上部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表现为成熟处理最高。不同成熟度上部叶除少数颜色指标无显著差异,其余颜色指标均呈显著差异,颜色指标NRI、(R-B)/G、(R-B)/(R+G+B)、NGI、G/R、G/(R+B)、(G-B)/R、(G-B)/(R+G+B)可以很好地区分第二叶位叶片成熟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叶 成熟度 烟叶质量 颜色指标 山东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铁锁产量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程远辉 周国华 +4 位作者 戚淑威 康平德 杨丽云 杨少华 陈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金铁锁产量和质量的栽培因素。[方法]对云南、四川金铁锁主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不同栽培环境、不同栽培管理方式下药材产量和质量。[结果]不同产地土壤类型、密度、施肥、地形、种植方式、种植年限、病害都是影响... [目的]研究影响金铁锁产量和质量的栽培因素。[方法]对云南、四川金铁锁主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不同栽培环境、不同栽培管理方式下药材产量和质量。[结果]不同产地土壤类型、密度、施肥、地形、种植方式、种植年限、病害都是影响金铁锁产量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形影响质量检测指标。较高海拔区(>2600~3200 m)建议种植时间3~4年,种植方式为直播,种植密度60万~75万株/hm^(2),选择山地或坡地种植,避免前茬作物为多年生作物;中低海拔区(1800~2600 m)建议种植时间1~2年,选择排水较好、土传病害少的农田或缓坡地种植,直播适宜密度为135万~150万株/hm^(2),株行距可选择(6~8)cm×(6~8)cm。温室种植时做好土传病害处理,或进行客土种植。[结论]不同产地金铁锁产量和质量的差异与栽培环境和栽培管理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金铁锁科学选地,调整种植方式和密度,做好田间精细管理,以综合防控措施减少草害和病害的发生,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高产量的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产量 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生草条件下土壤与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特征研究
19
作者 李晓龙 马军 +8 位作者 褚燕南 岳海英 王芳 刘婷 岳芬芬 李元 吴昊 贾永华 田建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56-63,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生草种类下土壤与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的变化特征,为果园生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采选黑麦草、苜蓿、高羊茅、长柔毛野豌豆4种抗旱、抗寒功能草种,结合自然生草,以清耕为对照,分析不同生... [目的]明确不同生草种类下土壤与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的变化特征,为果园生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采选黑麦草、苜蓿、高羊茅、长柔毛野豌豆4种抗旱、抗寒功能草种,结合自然生草,以清耕为对照,分析不同生草品种、不同季节下果园土壤及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的变化特征。[结果]在春季和夏季高温期,生草栽培下0~40 cm土壤中播种苜蓿和长柔毛野豌豆土壤含水量较高,生草栽培下0~20、>20~40、>40~60 cm土壤中长柔毛野豌豆、苜蓿、高羊茅处理土壤温度降低率总体较高。在夏季高温期,种植苜蓿或长柔毛野豌豆可使近地层空气温度降低1.5℃左右,使空气湿度增加11.82%以上。[结论]相较于清耕,果园行间播种苜蓿和长柔毛野豌豆可明显增加土壤及近地层空气湿度,降低土壤与近地层空气温度。在春季,果园生草主要通过减小土壤昼夜温差来调控果树生长发育。在夏季高温期,果园生草则主要通过抑制土壤水分散失,增加空气湿度来减少高温干旱对果树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土壤 近地层 温湿度 变化特征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的关联分析
20
作者 周小凤 曹阳 +5 位作者 何良荣 董承光 王新 李娟 林忠旭 余渝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39,共5页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新疆蔓延,已成为制约当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高通量SNP芯片对344份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考察群体在4个环境(2年2个试验点)中的黄萎病发病率表型,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新疆蔓延,已成为制约当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高通量SNP芯片对344份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考察群体在4个环境(2年2个试验点)中的黄萎病发病率表型,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与产量、纤维品质存在负相关性。该群体在4个环境中黄萎病发病率的广义遗传力为40.10%。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该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MLM模型检测到18个显著位点,分布在A03、A05、A10、A12、D02、D11和D13。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遗传基础,为研究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制以及指导黄萎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种质资源 黄萎病发病率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