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173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驱动决策优化机制及其福利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权 贺梅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15,共13页
从技术、政策、运作机制多维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驱动决策优化的机制及其福利效应。基于技术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代理与人机协同在优化决策流程中的作用;从价值创造视角,研究了数字化决策如何促进政企合作与社会价值共创;在均... 从技术、政策、运作机制多维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驱动决策优化的机制及其福利效应。基于技术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代理与人机协同在优化决策流程中的作用;从价值创造视角,研究了数字化决策如何促进政企合作与社会价值共创;在均衡发展视角上,探讨了数字化决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平均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员工平均工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资的提升效应在高数字化行业和高市场集中度行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决策优化 福利效应 员工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婚姻决策——基于中国高铁开通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张永冀 陈优雅 +1 位作者 热孜亚·巴吾尔江 苏治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3-118,共26页
随着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众多学者研究了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等经济方面的影响,鲜有文献关注高铁开通对居民个体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全国253个地级市2003年至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了双重差分方法,... 随着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众多学者研究了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等经济方面的影响,鲜有文献关注高铁开通对居民个体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全国253个地级市2003年至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了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高铁开通对城市居民婚姻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会导致当地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高铁开通对居民婚姻决策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性别角色观念、儒家文化的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机制分析发现,高铁开通会提升当地城镇化率和房价,从而导致结婚率下降;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从而导致离婚率上升。本文丰富了有关婚姻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研究婚姻决策行为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婚姻决策 结婚率 离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现状与路径
3
作者 任保平 张雪珂 林琳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17,共15页
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重要环节,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深入研究长三角区域的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提升路径,对于发挥该区域的辐射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实数融合加速了长三角区域产业... 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重要环节,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深入研究长三角区域的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提升路径,对于发挥该区域的辐射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实数融合加速了长三角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度,激活了创新动能,拓展了发展空间,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空间竞争优势。从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态势来看,长三角区域展现出产业格局优化、新型基础设施领先、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人才资金充足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跨区域协同不够、产业融合存在体制障碍等问题。为推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数字化转型,需充分发挥该区域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夯实转型根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打通流通壁垒;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打造转型引擎;健全机制体制,提供转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转型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注册制改革如何走深走实:基于IPO发行定价效率视角
4
作者 沈红波 陈鹏翔 张琼心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0-79,共20页
深化股票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把好上市入门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需要不断深化发行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从IPO抑价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创业板近三年来股票发行注... 深化股票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把好上市入门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需要不断深化发行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从IPO抑价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创业板近三年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试点的整体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自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的IPO抑价程度均显著下降,包括一级市场的发行抑价和二级市场的投机溢价,但同时也普遍存在超额募集的发行现象;询价新规的出台进一步缓解了注册制下创业板一级市场的发行抑价问题,以及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现象,但同时也使得新股破发的情况更为普遍;注册制改革更显著地缓解了高研发企业的IPO发行抑价问题,提高了对科创上市企业的定价效率。目前的注册制改革在融资端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投资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格把控发行上市准入关,并增强创业板市场化的定价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注册制改革 IPO抑价 询价新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发展与企业“脱实向虚”——基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视角
5
作者 刘敏 黄灿杰 方俊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1-45,共15页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倾向日趋加深,可能导致严重的“脱实向虚”。以2011—2023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以及ESG表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脱...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倾向日趋加深,可能导致严重的“脱实向虚”。以2011—2023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以及ESG表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来抑制制造业企业“脱实向虚”。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主要通过ESG表现中的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两个维度发挥抑制效应。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和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中,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脱实向虚”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这一结论为避免企业过度“脱实向虚”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脱实向虚 ESG表现 制造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民间投资活力的路径研究——基于经典经济理论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陆岷峰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0-92,共13页
从多种经典经济理论出发,系统探讨了激活民间投资活力的路径。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综述与民间投资现状回顾,总结了民间投资的重要性、表现、... 从多种经典经济理论出发,系统探讨了激活民间投资活力的路径。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综述与民间投资现状回顾,总结了民间投资的重要性、表现、变化轨迹及特点。借助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创新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投资效应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及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民间投资活力不足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认为,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经典经济理论为减少政策制定中的误区提供了有力指导。当前应通过合理的政府支出刺激投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积极鼓励创新创业精神。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地探索提升民间投资活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投资 经典经济理论 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效率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下零工经济蓬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政 刘涛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30,共1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不断发展,零工经济再现生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零工经济的复兴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工智能技术为零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技术支持,也为更多元化的生产组织关系的出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不断发展,零工经济再现生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零工经济的复兴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工智能技术为零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技术支持,也为更多元化的生产组织关系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零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应,有助于降低社会就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然而,这也为平台剥削零工劳动者提供了可能。此外,由于零工经济中的劳动者多被界定为独立承包商,零工经济的发展也为如何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和实现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再平衡功能带来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零工经济 劳资关系 劳动者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点摘编
8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学术界2024年第11期任保平、迟璐婕《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测算与空间网络结构分析》指出数字化转型能力是利用数据知识驱动技术升级,实现价值体系优化、重塑与创新的能力。将产业结构优化纳入数字化转型能力分析框架,以价值体系... 学术界2024年第11期任保平、迟璐婕《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测算与空间网络结构分析》指出数字化转型能力是利用数据知识驱动技术升级,实现价值体系优化、重塑与创新的能力。将产业结构优化纳入数字化转型能力分析框架,以价值体系优化重组为切入点搭建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进行测算与空间网络分析,能为我国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数字化转型 技术升级 空间网络结构 知识驱动 体系优化 长三角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存在的意义在于促进更广泛的低成本交易——我国平台经济的反思与前瞻
9
作者 欧纯智 贾康 张晓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1-44,共14页
数字平台的迅猛发展带动数字经济腾飞,使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数字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在充分认识其创新运行机理及显著正面效果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平台经济存... 数字平台的迅猛发展带动数字经济腾飞,使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数字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在充分认识其创新运行机理及显著正面效果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平台经济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如滥用市场势力和数据优势,损害用户利益,扭曲市场竞争,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剖析平台运行机理、审视发展现状及反思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平台应更好地在撮合交易中来承担起诚信责任,为用户提供优质、特色服务,以维护和优化市场健康秩序,促进更广泛的低成本交易。未来,需要进一步正本清源,充分挖掘平台经济的数据优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是加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据 算法 市场势力 垄断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企业平台化转型对供应商企业溢出效应的演化博弈分析
10
作者 蒋俊鹏 柳文轩 倪艳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6-62,共17页
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暴露出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脆弱性和不足之处,企业亟需探索新的生产力工具和技术提升其供应链的韧性和应对能力。平台化转型成为企业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可行路径,实现平台化转型成为企业资... 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暴露出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脆弱性和不足之处,企业亟需探索新的生产力工具和技术提升其供应链的韧性和应对能力。平台化转型成为企业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可行路径,实现平台化转型成为企业资源整合优化和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维持与塑造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构建“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的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了供应链层面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平台化转型的决策过程。结果显示,客户企业平台化转型会通过挤压机制和资源溢出机制推进供应商企业的平台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化转型 溢出效应 演化博弈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转换中寻求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相互促进之路
11
作者 杨虎涛 唐瑜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94-105,共12页
在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与中等技术陷阱“三重陷阱”叠加的特定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家的发展与安全方面存在相互促进与相互抑制两种可能。这受地缘政治... 在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与中等技术陷阱“三重陷阱”叠加的特定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家的发展与安全方面存在相互促进与相互抑制两种可能。这受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大国来说,更有国家战略的不同考量。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对立统一关系更为具体而复杂,需要在相互转换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思维导向下寻求二者的最大交集。推动生态环境安全、能源与资源安全、国防安全、社会经济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转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如何缩短安全投入到发展动力的转换时滞、找准发展的突破口,是未来需要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安全 典型事实 转换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演化逻辑
12
作者 范欣 李男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5-59,共15页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也是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深入系统做好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分析和总结概括意义重大。本文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出发,试图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厘清马克...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也是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深入系统做好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分析和总结概括意义重大。本文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出发,试图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厘清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明晰生产力的内涵本质,运用现代系统理论总结概括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价值取向、发展动力、条件保障三个维度的基本规定。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过程中,党中央践行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侧重点经历了跨维度转变的过程,并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承继与创新,推动生产力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赋予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新的三重基本规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 现代系统理论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供应链视角的首发经济:产业链协同与多维产业生态圈构建研究
13
作者 陆岷峰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2-93,共12页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以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凭借数字技术的先发优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数字供应链经济视角来看,首发经济在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效率、构建从研发到推广的全链条模式...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以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凭借数字技术的先发优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数字供应链经济视角来看,首发经济在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效率、构建从研发到推广的全链条模式以及促进多主体协同合作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不仅加速了多维产业生态圈的形成,还增强了产业链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数字供应链技术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为了优化首发经济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需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并优化产业政策。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全球化背景下首发经济模式与产业链协同关系的研究,探索构建多维产业生态圈的新路径,同时密切关注数字技术对产业链协同的深远影响,推动经济向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经济 产业链协同 多维产业生态圈 数字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如何实现突破式创新
14
作者 许晨曦 杨子燕 牛志伟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30,共15页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突破式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突破式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经由数字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以及突破式创新的概念和文献回顾,将国有企业放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分析其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并从协同组合式运行逻辑的层面分析国有企业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如何实现突破式创新,又基于运行逻辑提出了政府引导的双元主体联动型、融资中介机构主导的产学研联动型、三元主体价值共创型和数字用户驱动的异质性主体联动型四条国有企业创新路径。这些理论探究为进一步研究国有企业突破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突破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贸易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提升效应与机制研究
15
作者 陈奡楠 冯靖雯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在全球化分工深入的背景下,服务业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00—2022年62个经济体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指标,深度探讨了对外贸易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可以显著提升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在全球化分工深入的背景下,服务业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00—2022年62个经济体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指标,深度探讨了对外贸易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可以显著提升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相较于新兴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其对服务业价值链水平的促进机制包括互联网发展、劳动生产率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均可以提升服务业价值链水平,且对外贸易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水平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水平和数字技术水平。要实现我国服务业价值链升级,就需要加速建设自由贸易区与贸易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并发展互联网经济与数字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点摘编
16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治理现代化研究2025年第1期钞小静、王灿《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兼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层支撑》指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统一市场,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作为数字经... 治理现代化研究2025年第1期钞小静、王灿《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兼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层支撑》指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统一市场,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共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政”提链:数字化政府建设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
17
作者 李建军 喻湘 周艳霞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3-81,共19页
世界经济进入全球价值链(GVC)时代,制造业GVC地位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从数字化政府建设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制造业GVC地位攀升的作用机制。基于2003—2020年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中... 世界经济进入全球价值链(GVC)时代,制造业GVC地位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从数字化政府建设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制造业GVC地位攀升的作用机制。基于2003—2020年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稳健性检验及异质性分析,系统地揭示了数字化政府建设对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政府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GVC地位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政府建设通过驱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资本集聚,显著提升了制造业GVC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政府对高收入国家和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国家的制造业GVC地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在行业层面,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会增强数字化政府对制造业GVC地位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化政府建设如何助力制造业GVC地位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并为各国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数字化政府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丹荔 乔桂明 周雷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8-51,共14页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于关键颠覆性技术的重大突破而诞生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为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数字金融整合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成为推动金融...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于关键颠覆性技术的重大突破而诞生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为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数字金融整合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成为推动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并在当前被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工具。数据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生产要素,能够有效促进传统金融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完善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平台支持。未来,在充分考虑数字金融的特性和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应致力于通过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来加速孕育新质生产力,通过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有效结合,共同提升金融领域的数字创新能力,推动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国际和国内省际间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高水平协同发展,强化两者间的双向赋能与互动协作,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新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重大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璐 林木西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82,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施“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进程中,形成“区域重大战略”。以区域均衡发展格局构建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格局构建理论为基础,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施“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进程中,形成“区域重大战略”。以区域均衡发展格局构建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格局构建理论为基础,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重大战略 区域经济布局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榛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总结和分析:必须理清其演进历史,把握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必须明晰其指导理论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总结和分析:必须理清其演进历史,把握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必须明晰其指导理论变迁,寻求进一步改革的理论创新;必须梳理其实践经历,赋予改革新使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条渐进式改革之路,使改革取得巨大成功。能够选择这样一条渐进式改革道路,主要是因为探索并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取得改革的巨大成功,又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提升人民福祉,调动起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