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383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农耕文化中饮食文化的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1
作者 吴澎 杨瑞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96-101,共6页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记忆场域的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农耕文化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记忆场域的内涵,阐释了以饮食文化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确定情感归属、完成情感建构、铸牢中...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记忆场域的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农耕文化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记忆场域的内涵,阐释了以饮食文化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确定情感归属、完成情感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探索提出了梳理符号载体、重塑仪式载体及建设数字载体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记忆场域 共同历史记忆 价值诠释 实践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的果物消费与果业管理
2
作者 蒋波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汉代国家一统,有利于打破果木的地域性限制,也刺激了各阶层的果业消费。当时的果木种植有民间、官营之分,果物消费主要包括食用、药用、赏赐之用等。不论京城,还是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果木的苑囿或区域均设果官;当时以专职果官为中心,... 汉代国家一统,有利于打破果木的地域性限制,也刺激了各阶层的果业消费。当时的果木种植有民间、官营之分,果物消费主要包括食用、药用、赏赐之用等。不论京城,还是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果木的苑囿或区域均设果官;当时以专职果官为中心,实行中央及郡县官僚、专职事务官双重管理体制,从而较好保证了国家的果木种植、果品经营与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果业 消费 果官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民要术》管理思想基本内涵与价值
3
作者 李兴军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不仅是中国传统农业科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因为其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丰富性以及贾思勰身为“高阳太守”的特殊身份,也蕴含了以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多样化管理方式方法... 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不仅是中国传统农业科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因为其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丰富性以及贾思勰身为“高阳太守”的特殊身份,也蕴含了以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多样化管理方式方法为内容的传统经营管理思想,体现了中国式传统管理学的丰富内涵和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齐民要术》管理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对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启发现代管理实践,助力现代管理优质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农圣文化 管理思想 传统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南茶史研究综述
4
作者 周方高 肖月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湖南茶史,研究渐次由浅入深,内容逐渐丰富,视角日趋多元,对茶史资料的整理日益完善,有关茶业茶史诗词也有所论及。21世纪以来,湖南茶史研究更深入,层次更丰富,范围更广泛。总体而言,茶业和茶文化史研... 20世纪6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湖南茶史,研究渐次由浅入深,内容逐渐丰富,视角日趋多元,对茶史资料的整理日益完善,有关茶业茶史诗词也有所论及。21世纪以来,湖南茶史研究更深入,层次更丰富,范围更广泛。总体而言,茶业和茶文化史研究成为湖南茶史研究的两大主要领域。在茶业方面,学界对茶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日渐深入,有关茶叶出口贸易以及茶税和茶叶国内市场的研究论文不断涌现。著名茶人、茶礼、茶俗研究成绩可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茶史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历日中的传统农业祭礼——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
5
作者 赵贞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敦煌具注历日中,经常看到诸如藉田、社、风伯、雨师、祭川原、启原祭等名目的祭祀礼仪,这些祭礼寓有祈求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熟的意涵。其中祭祀时间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与二十四节气有关,比如立春后丑日祭风伯,立夏后申日祭雨师,春秋二... 敦煌具注历日中,经常看到诸如藉田、社、风伯、雨师、祭川原、启原祭等名目的祭祀礼仪,这些祭礼寓有祈求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熟的意涵。其中祭祀时间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与二十四节气有关,比如立春后丑日祭风伯,立夏后申日祭雨师,春秋二社通常选择最为接近春分、秋分的戊日,谷雨前后祭川原,雨水前后启原祭等。这说明二十四节气界定的时令秩序对于传统农业祭祀时间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历日 祭礼 二十四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农业文化遗产耦合机制与活化利用——《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述评
6
作者 周永健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133-135,95,共4页
《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是侯有德博士的学位论文,经修改完善后,2024年4月,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24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此篇博士论文名列其中,足见其学术价值已经得到广... 《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是侯有德博士的学位论文,经修改完善后,2024年4月,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24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此篇博士论文名列其中,足见其学术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2020年1月19日,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一书,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将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开展研究。从选题的现实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谋篇布局、逻辑分析诸方面,对于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陕西路沿边堡寨及其农业开发
7
作者 李景寿 孙洪升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11-22,共12页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陕西路沿边堡寨承袭了以往的军事防御功能,属于纯军事堡垒性质的设施,但从宋真宗时期开始,这些堡寨逐渐向具有屯田功能的经济设施转变;至宋仁宗时期,众多堡寨在完成由军事堡垒向屯田设施转变的同时还具备了护耕功能...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陕西路沿边堡寨承袭了以往的军事防御功能,属于纯军事堡垒性质的设施,但从宋真宗时期开始,这些堡寨逐渐向具有屯田功能的经济设施转变;至宋仁宗时期,众多堡寨在完成由军事堡垒向屯田设施转变的同时还具备了护耕功能。于是,这些堡寨便与屯田等农业开发功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北宋陕西路沿边堡寨从时间纵向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在空间横向上,也表现出密度不断增加或地域不断拓展的趋势,因此陕西路沿边围绕堡寨而进行的屯田等农业开发总体上也呈不断扩展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陕西路 堡寨 农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礼对农户生计发展的影响、逻辑及防返贫涵义——基于代际责任与婚姻效用视角
8
作者 章珂熔 陈军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8-28,共21页
彩礼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将长期存在,其上涨带来的负担可能对农村家庭正常生计和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就此影响及作用机制仍缺少系统剖析与实证研究。利用三省四期村庄跟踪调研数据和农户专题调研数据,基于代际责任与婚姻效用视... 彩礼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将长期存在,其上涨带来的负担可能对农村家庭正常生计和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就此影响及作用机制仍缺少系统剖析与实证研究。利用三省四期村庄跟踪调研数据和农户专题调研数据,基于代际责任与婚姻效用视角,通过分析彩礼对家庭负债、教育中止与婚姻稳定的影响,深入探究彩礼上涨对农户生计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代际责任文化背景下,子女结婚高彩礼支出确实增加农户陷入负债概率并导致负债金额增加;彩礼上涨也会提高农户陷入贫困概率,表现为村庄贫困户增加和贫困发生程度提高。高彩礼压力还会促使处于学龄阶段的男性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工作以为未来储蓄。此外,高彩礼还会给婚姻稳定增加隐患,婚前高彩礼谈判和支出可能增加夫妻间摩擦和冲突概率,降低婚姻效用,影响婚姻稳定性。随着彩礼支出水平上涨,农村离婚率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嫁彩礼 农户生计发展 家庭负债 教育中止 婚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史视角下《丰豫庄本书》的成书过程考察——以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四年为中心
9
作者 张子斌 夏如兵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潘曾沂自道光八年(1828)开始编著《丰豫庄本书》,直至道光三十年(1850)方才完成。据刊刻时间显示,自道光八年家刻本《课农区种法直讲三十二条》率先刊行后,其他篇章的创作多集中于道光十四年(1834)。但从知识史的视角来看,农书的创作是... 潘曾沂自道光八年(1828)开始编著《丰豫庄本书》,直至道光三十年(1850)方才完成。据刊刻时间显示,自道光八年家刻本《课农区种法直讲三十二条》率先刊行后,其他篇章的创作多集中于道光十四年(1834)。但从知识史的视角来看,农书的创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丰豫庄本书》多个版本的比对以及信札与诗文集的考察,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四年是潘曾沂重要的创作阶段。其中《课农种粟法》为道光十一年、十二年潘曾沂据种粟经验所作,经陆我嵩传播后见于邓琛刊《区田法》;《柜田图》篇参考《农政全书》,作于道光十三年;道光十四年诸篇则多为响应林则徐倡议而作。透过潘曾沂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的农书创作过程,亦可窥见《丰豫庄本书》知识体系的生成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曾沂 《潘丰豫庄本书》 区田法 知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越莓的起源、发展与全球传播
10
作者 孙静静 张箭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83-95,53,共14页
目前在全球市场上普及的大果蔓越莓原产于北美洲。印第安人最早食用蔓越莓,有着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的蔓越莓文化。1550年,詹姆斯·怀特·诺伍德(James White Norwood)首次记载印第安人食用蔓越莓,这可谓欧洲人“发现”蔓越莓的... 目前在全球市场上普及的大果蔓越莓原产于北美洲。印第安人最早食用蔓越莓,有着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的蔓越莓文化。1550年,詹姆斯·怀特·诺伍德(James White Norwood)首次记载印第安人食用蔓越莓,这可谓欧洲人“发现”蔓越莓的开端。1648年,托马斯·谢波德(Thomas Shepard)和约翰·埃利奥特(John Elliott)首次正式使用“蔓越莓”这一名称。蔓越莓传播到欧洲离不开彼得·科林斯(Peter Collins)对蔓越莓种子的引入。1808年,约瑟夫·贝克斯(Joseph Banks)成功栽培种植了蔓越莓,推进了其在英国的培育和发展。由于蔓越莓对土壤、水分等有特殊要求,只适宜生长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但人们通过改变局部环境,将蔓越莓引种、传播到英国、德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拉脱维亚、芬兰、智利、中国等国。蔓越莓的采摘方式非常独特,分为干采摘和水中采摘。干采摘又分为人工采摘与蔓越莓勺采摘;水中采摘使用水耙或者水中收割机采摘。目前,蔓越莓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逐渐成为市场新宠,蔓越莓干、蔓越莓果酱、蔓越莓原浆等制品风靡全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越莓 印第安人 采摘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合发展路径
11
作者 夏楠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文化赋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传承和弘扬黄河文明有重要作用。黄河流域孕育了丰厚的节气文艺资源、节气信俗资源与节气活态资源,具有流域共生、区域共享的空间特点。构建起以黄河节气事象为中心的景观叙事共同体、情感体验共同体和... 文化赋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传承和弘扬黄河文明有重要作用。黄河流域孕育了丰厚的节气文艺资源、节气信俗资源与节气活态资源,具有流域共生、区域共享的空间特点。构建起以黄河节气事象为中心的景观叙事共同体、情感体验共同体和文化认同共同体,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融合农耕底蕴与乡愁记忆,兼具符号价值和文脉诗性的共叙性文化资源。二十四节气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合需要从三个体系建设着手,即建设以黄河文化引领的节气遗产廊道体系、建立以节气共叙为核心的区域协同体系、把握以时代风尚为导向的多元表达体系。二十四节气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合是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价值再发现的体现,对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黄河篇章有拓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融合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讯
12
作者 佟屏亚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7-7,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佟屏亚研究员著的《2000-2020新世纪中国种业要事评论》2024年6月由线装书局出版。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种子法》颁布实施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推进中国种业迈步市场化、法制化轨道并站在世界中央。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佟屏亚研究员著的《2000-2020新世纪中国种业要事评论》2024年6月由线装书局出版。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种子法》颁布实施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推进中国种业迈步市场化、法制化轨道并站在世界中央。中国种业经历了国营种业体制改革、民营种业兴起、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跨国种业公司进入以及转基因争论等重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化 民营种业 国营种业 WTO 农业科研院所 种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皖江流域圩堤的修筑及维护管理——以大官圩为例
13
作者 许小燕 王旭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23-33,共11页
大官圩被誉为“江南首圩”,清代时形成了一套较为细致完善的圩堤修筑及维护管理程序,主要分为修筑圩堤前的准备工作、取土以及圩堤的夯筑、圩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开工时间与施工人员的选定、建造经费的筹集、修筑材料... 大官圩被誉为“江南首圩”,清代时形成了一套较为细致完善的圩堤修筑及维护管理程序,主要分为修筑圩堤前的准备工作、取土以及圩堤的夯筑、圩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开工时间与施工人员的选定、建造经费的筹集、修筑材料的购买等。取土以及圩堤的夯筑分为选定土塘、核算土方、取土、夯筑、核验五个步骤。圩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主要分为夏季汛期到来时的防汛及巡堤、抢险,种植护堤植物,搜查动物洞穴与填补漏洞,颁布并实施防止圩民破坏圩堤的禁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皖江流域 当涂县 圩堤修筑 大官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小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武东轶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小米加工作为山西小米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促进小米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山西小米加工产业,总结山西小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山... 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小米加工作为山西小米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促进小米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山西小米加工产业,总结山西小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山西小米加工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优质谷子原料供给能力亟待提升、初加工小米产品过度精制加工、精深加工产品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各环节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提出相应对策:提高谷子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山西名米集散中心、适度发展全谷物、开发差异化小米产品、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市场主体间协同作用等,以推动山西小米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小米 加工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救灾工作研究述评(1949-2024年)
15
作者 王娟 孔维昊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经济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人民群众不断探索,初步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学界既从整体上对该时期救灾的方针、措施、成效、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和客观评... 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经济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人民群众不断探索,初步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学界既从整体上对该时期救灾的方针、措施、成效、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和客观评析;同时对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救灾思想、面向不同灾害种类和不同区域的救灾工作,以及对救灾模式、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值得称道的专题研究。在检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今后应当对微观叙事和宏观研究、制度安排与民众反应、救灾历史的阶段性与延续性、救灾的成绩与局限性等若干辩证关系进行深化探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新中国救灾史研究,为新时代国家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历史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 救灾工作 灾害治理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茶叶贸易中俄商走私活动述论
16
作者 陶德臣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中俄茶叶贸易持续200多年。相当长时期内,俄商在中国新疆、东北边疆地区及蒙古,通过茶叶偷运、洒卖、倒灌等方式,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俄商的茶叶走私活动主要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内地通商的种种特权,深入... 中俄茶叶贸易持续200多年。相当长时期内,俄商在中国新疆、东北边疆地区及蒙古,通过茶叶偷运、洒卖、倒灌等方式,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俄商的茶叶走私活动主要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内地通商的种种特权,深入中国茶产区及其他内地,在运输茶叶回国的过程中,采取种种非法手段,向蒙古、新疆、东北地区进行茶叶偷运、洒卖、倒灌等走私活动。俄商进行的种种茶叶走私活动,充分暴露了俄商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狂妄野心,破坏了中国茶叶市场的完整,严重危害近代中国茶业的正常发展,加速了近代中国茶业的衰败进程。同时,这些茶叶走私行为粗暴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严重损害中国政府和有关茶商的切身利益,加剧了近代中国本已严重的边疆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商 茶叶贸易 走私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对政区变动影响——以民国新疆绥来县析置沙湾县为例
17
作者 高煜潮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52-64,共13页
民国初年,新疆调整行政区划,自绥来县析置沙湾县,水资源在其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一,旧移户渠的发现使杨增新的理想县治从沙湾转变为小拐,水资源及水利设施是沙湾县县治选择的重要条件。其二,杨增新对玛纳斯河上下游的聚落采用不同的应... 民国初年,新疆调整行政区划,自绥来县析置沙湾县,水资源在其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一,旧移户渠的发现使杨增新的理想县治从沙湾转变为小拐,水资源及水利设施是沙湾县县治选择的重要条件。其二,杨增新对玛纳斯河上下游的聚落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解决水利纠纷,在上游通过调整行政隶属意图促成水利共同体的形成,而在下游通过构建渠道网络满足聚落用水需求。通过环境史视角研究增设沙湾县这一政区变动的案例,有助于揭示国家权力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双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湾 水资源 移户渠 杨增新 政区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最早的园艺学专著《养花小录》研究
18
作者 马丽君 邱志诚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养花小录》是韩国最早的一部园艺学著作,亦名《菁川养花小录》《晋山养花小录》,作者是李朝前期著名文臣姜希颜。主要版本为成化十年(1474)刻本,收录于《晋山世稿》卷四,现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另有抄本多种,韩国、日本、美国... 《养花小录》是韩国最早的一部园艺学著作,亦名《菁川养花小录》《晋山养花小录》,作者是李朝前期著名文臣姜希颜。主要版本为成化十年(1474)刻本,收录于《晋山世稿》卷四,现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另有抄本多种,韩国、日本、美国均有收藏。该书详细记载了松、竹、菊、梅、兰蕙、瑞香、莲、石榴、山茶等园艺植物的生理性状和栽培方法,反映了十五世纪朝鲜半岛园艺技术发展的历史面貌,是韩国本民族传统农学形成的标志之一。《养花小录》还用大量笔墨记载了各种花卉盆景的制作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盆景专著之一,对后世盆景制作与欣赏产生了很大影响。该书对宋、元、明初农书及相关典籍多有引用借鉴,表明了宋、元、明时代中国传统农学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花小录》 园艺学 姜希颜 姜希孟 《晋山世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的演变历程
19
作者 雷清漪 杨安全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的演变历程。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和对浙江德清一带传统养殖方法的分析,揭示了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逐...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的演变历程。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和对浙江德清一带传统养殖方法的分析,揭示了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叶金扬 有核珍珠 象形珠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姜非姜:蘘荷的栽植与利用史初探
20
作者 高国金 吴斐 王传龙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蘘荷是姜科姜属草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各省广泛分布,栽植历史悠久,利用方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蘘荷最初在野外生长,汉代以后逐渐种植在园圃之中,其种植技术随着历史演变逐渐趋于科学化。因味道甘美,蘘荷备受中国百姓喜爱,其食用历史最早... 蘘荷是姜科姜属草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各省广泛分布,栽植历史悠久,利用方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蘘荷最初在野外生长,汉代以后逐渐种植在园圃之中,其种植技术随着历史演变逐渐趋于科学化。因味道甘美,蘘荷备受中国百姓喜爱,其食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蘘荷药用价值极大,在中国中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食药兼用的保健型植物,古代先民还在利用蘘荷的过程中孕育了独特的蘘荷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蘘荷 历史 栽植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