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无人机场景下行人重识别所呈现的多视角多尺度特点,以及传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受限于局部感受野结构和下采样操作,很难对行人图像的全局特征进行提取且图像空间特征分辨率不高。提出一种无人机场景下基于Transfor...针对无人机场景下行人重识别所呈现的多视角多尺度特点,以及传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受限于局部感受野结构和下采样操作,很难对行人图像的全局特征进行提取且图像空间特征分辨率不高。提出一种无人机场景下基于Transformer的轻量化行人重识别(Lightweight Transformer-ba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LTReID)算法,利用多头多注意力机制从全局角度提取人体不同部分特征,使用Circle损失和边界样本挖掘损失,以提高图像特征提取和细粒度图像检索性能,并利用快速掩码搜索剪枝算法对Transformer模型进行训练后轻量化,以提高模型的无人机平台部署能力。更进一步,提出一种可学习的面向无人机场景的空间信息嵌入,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学习获得优化的非视觉信息,以提取无人机多视角下行人的不变特征,提升行人特征识别的鲁棒性。最后,在实际的无人机行人重识别数据库中,讨论了在不同量级主干网和不同剪枝率情况下所提LTReID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性能,并与多种行人重识别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展开更多
无小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都是未来6G的使能技术。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技术在进...无小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都是未来6G的使能技术。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技术在进行信息解码的同时收集能量,与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优势互补。文中基于SWIPT研究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中的能量效率问题,通过联合优化功率分配系数和SWIPT的时隙切换(Time Switching,TS)系数,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为了最大化能量效率,采用布谷鸟算法设计功率分配系数。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将所有终端的TS系数设置相同,进而推导了最佳TS系数的封闭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几种已有方案,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展开更多
工业应用中,动态多变的流式数据特性使强化学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很难在模型收敛性与知识遗忘之间实现很好的平衡。考虑工业现场内容请求与当前生产任务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集成深度Q网络算法(Integrated Deep Q-Network,IDQN)...工业应用中,动态多变的流式数据特性使强化学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很难在模型收敛性与知识遗忘之间实现很好的平衡。考虑工业现场内容请求与当前生产任务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集成深度Q网络算法(Integrated Deep Q-Network,IDQN)的自适应缓存策略。算法在离线阶段利用不同历史任务数据,训练并保存多个历史任务模型。在线阶段每当检测到实时数据流的任务特征发生变化,则重新训练网络模型。如果实时数据流的特征隶属于历史任务,则向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DQN)导入相应的历史任务模型进行网络训练。否则直接利用实时数据流训练并标记为新的任务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DQN与参考算法相比,在内容请求流行度动态变化时能够有效减少模型收敛时间,提高缓存效率。展开更多
文摘具有混合记忆的自步对比学习(Self-paced Contrastive Learning,SpCL)通过集群聚类生成不同级别的伪标签来训练网络,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然而该方法从源域和目标域中捕获的行人数据之间存在典型的分布差异,使得训练出的网络不能准确区别目标域和源域数据域特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双分支动态辅助对比学习(Dynamic Auxiliary Contrastive Learning,DACL)框架。该方法首先通过动态减小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局部最大平均差异(Local Maximum Mean Discrepancy,LMMD),以有效地学习目标域的域不变特征;其次,引入广义均值(Generalized Mean,GeM)池化策略,在特征提取后再进行特征聚合,使提出的网络能够自适应地聚合图像的重要特征;最后,在3个经典行人重识别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提出的DACL与性能次之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方法相比,mAP和rank-1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分别增加了6.0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在MSMT17数据集上分别增加了2.8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在Duke数据集上分别增加了1.7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文摘针对无人机场景下行人重识别所呈现的多视角多尺度特点,以及传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受限于局部感受野结构和下采样操作,很难对行人图像的全局特征进行提取且图像空间特征分辨率不高。提出一种无人机场景下基于Transformer的轻量化行人重识别(Lightweight Transformer-ba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LTReID)算法,利用多头多注意力机制从全局角度提取人体不同部分特征,使用Circle损失和边界样本挖掘损失,以提高图像特征提取和细粒度图像检索性能,并利用快速掩码搜索剪枝算法对Transformer模型进行训练后轻量化,以提高模型的无人机平台部署能力。更进一步,提出一种可学习的面向无人机场景的空间信息嵌入,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学习获得优化的非视觉信息,以提取无人机多视角下行人的不变特征,提升行人特征识别的鲁棒性。最后,在实际的无人机行人重识别数据库中,讨论了在不同量级主干网和不同剪枝率情况下所提LTReID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性能,并与多种行人重识别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文摘无小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都是未来6G的使能技术。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技术在进行信息解码的同时收集能量,与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优势互补。文中基于SWIPT研究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中的能量效率问题,通过联合优化功率分配系数和SWIPT的时隙切换(Time Switching,TS)系数,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为了最大化能量效率,采用布谷鸟算法设计功率分配系数。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将所有终端的TS系数设置相同,进而推导了最佳TS系数的封闭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几种已有方案,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
文摘工业应用中,动态多变的流式数据特性使强化学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很难在模型收敛性与知识遗忘之间实现很好的平衡。考虑工业现场内容请求与当前生产任务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集成深度Q网络算法(Integrated Deep Q-Network,IDQN)的自适应缓存策略。算法在离线阶段利用不同历史任务数据,训练并保存多个历史任务模型。在线阶段每当检测到实时数据流的任务特征发生变化,则重新训练网络模型。如果实时数据流的特征隶属于历史任务,则向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DQN)导入相应的历史任务模型进行网络训练。否则直接利用实时数据流训练并标记为新的任务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DQN与参考算法相比,在内容请求流行度动态变化时能够有效减少模型收敛时间,提高缓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