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探索--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张峰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
|
“三交”史的另一种面相:学科意识与议题选择 |
杨蕤
张峰
田钒平
王冬丽
马惠兰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以旅游“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 |
孙九霞
罗意林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
4
|
民族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
李曦辉
王贵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5
|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任务与路径 |
彭庆军
张欣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
6
|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三重逻辑:历史、实践与价值 |
严庆
郭雨晨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7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叙事建构 |
何生海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8
|
丝绸之路上回鹘人的中华文化观 |
牛汝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9
|
从自在到自觉: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发展和形成 |
郑大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10
|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 |
汤夺先
刘辰东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1
|
咖啡隐喻:海南福山特色小镇农文旅融合的地方性叙事 |
张海云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2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黄河流域民歌语言特征计量研究 |
张晓瑾
刘海涛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以乡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实践路径 |
王兰
何生海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4
|
从日常食物到文化符号:饮食人类学视域下“在地化”的明太鱼 |
袁同凯
李抒函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5
|
革命主张的地方性刻写——巴中地区红军石刻标语遗存研究 |
赵旭东
张孜伟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6
|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化探索 |
李曦辉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7
|
运用系统思维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 |
陶斯文
蔡林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8
|
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嵌式发展路径——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视角 |
刘利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9
|
多元嵌入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
马伟华
张亦弛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0
|
推进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
宋才发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