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粉 被引量:21
1
作者 印万忠 李先学 +3 位作者 韩跃新 王泽红 梁军 赖茂明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8-50,43,共4页
纳米银粉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用途广泛,研究其制备方法很重要。本文以工业AgNO3为原料,采用新型还原剂AX2,通过引入表面保护剂AJO-02制备了球形或类球形的纳米级银粉;考察了体系中AgNO3浓度、还原剂AX2浓度以及表面保护剂AJO... 纳米银粉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用途广泛,研究其制备方法很重要。本文以工业AgNO3为原料,采用新型还原剂AX2,通过引入表面保护剂AJO-02制备了球形或类球形的纳米级银粉;考察了体系中AgNO3浓度、还原剂AX2浓度以及表面保护剂AJO-02用量对纳米银粒子粒径的影响,并采用TEM、XRD对产品进行了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得粒度分布均匀、结晶性能良好的纳米级银粉。该方法易操作,设备简单,所得产品产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化学还原 纳米银粒子 表面保护剂 表面活性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胶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彤彤 唐燕祥 +2 位作者 单齐梅 卢亚平 潘英民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2-95,共4页
提出一整套有别于以往的胡麻胶提取新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只采用水作为唯一溶剂,不引入酸类试剂,解决了以往工艺由于使用化学试剂而带来的残留问题。新工艺的整个流程包括胡麻籽的清选、水浸取、胶液的分离与干燥等几道工序。通过充分的... 提出一整套有别于以往的胡麻胶提取新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只采用水作为唯一溶剂,不引入酸类试剂,解决了以往工艺由于使用化学试剂而带来的残留问题。新工艺的整个流程包括胡麻籽的清选、水浸取、胶液的分离与干燥等几道工序。通过充分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与参数:浸取温度90~95℃,浸取时间为50~60min,胶液的分离与干燥分别采用了蒸汽加温加压分离法和喷雾干燥法,最终制成优质的胡麻胶粉。得胶率达13%~14%,1%胶液的黏度达2500~3000mPa·s。采用此新工艺,已在河北尚义县粮油加工厂建立了胡麻胶提取车间,顺利实现连续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胶 胡麻籽 胡麻胶 提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尾砂胶结充填料配比优化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胡家国 古德生 王新民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10,共4页
某矿山要求水泥-粉煤灰-尾砂胶结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在2 0MPa以上,并降低充填料成本。据此,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充填料的最优配比;应用线性回归求出最优配比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最优配比充填体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配比的充... 某矿山要求水泥-粉煤灰-尾砂胶结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在2 0MPa以上,并降低充填料成本。据此,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充填料的最优配比;应用线性回归求出最优配比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最优配比充填体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配比的充填料不但能满足充填体的强度要求,而且具有泌水率低、密度小、料浆不易离析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胶结充填料 最优配比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氧化铈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玉成 孙立柏 张久兴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1-53,64,共4页
氧化铈由于具备独特的redox性能,在催化剂制备方面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水热法、模板剂诱导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氧化铈的合成工艺。在NaOH、NH3反应体系中,120℃、24h可获得肩峰较宽、具有CeO2、Ce3O3固溶峰的纳米结构氧化铈颗粒。... 氧化铈由于具备独特的redox性能,在催化剂制备方面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水热法、模板剂诱导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氧化铈的合成工艺。在NaOH、NH3反应体系中,120℃、24h可获得肩峰较宽、具有CeO2、Ce3O3固溶峰的纳米结构氧化铈颗粒。粒径在5~15nm,比表面积为128 52m2/g;模板诱导沉淀法在(NH2)2CO为0 44mol、SDS为0 02mol、Ce(NO3)3·6H2O为0 01mol、反应72h,可制备出比表面积为155 08m2/g,粒径为10nm、孔径(poresize)为10 07nm的氧化铈。两种合成方法均可制备出具有催化剂所要求的、较高内比表面积和较好纳米结构相的氧化铈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氧化铈 水热法 均相沉淀 模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间隔装药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跃达 孙忠铭 +3 位作者 谢源 唐华蓉 刘庆林 张银平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3年第4期8-13,共6页
结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凡口铅锌矿阶段深孔台阶崩矿采矿法研究”回采间柱的试验研究,从改善爆破效果、加强爆破作用控制、确保两侧充填体的稳定性着手,分析和研究了作为控制爆破作用技术措施之一的空气间隔装药爆破的作用机理... 结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凡口铅锌矿阶段深孔台阶崩矿采矿法研究”回采间柱的试验研究,从改善爆破效果、加强爆破作用控制、确保两侧充填体的稳定性着手,分析和研究了作为控制爆破作用技术措施之一的空气间隔装药爆破的作用机理及合理结构参数的确定。模型试验及现场应用情况都表明了空气间隔装药爆破能改变应力波的形状、降低应力峰值、延长正压作用时间、增加冲量密度和能量密度,从而有利于改善爆破效果,加强爆破用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岩爆破 空气间隔装药 爆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搅拌磨制备超细粉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杜高翔 郑水林 +1 位作者 李杨 四季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使用介质搅拌磨并以0 8~1 4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研磨介质对水镁石、电气石、云母(包括白云母、金云母、绢云母)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选择适宜的助磨剂、分散剂、料浆浓度、研磨时间等试验条件,得到了d50=0 78μm、d97=1 85μm的水镁石... 使用介质搅拌磨并以0 8~1 4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研磨介质对水镁石、电气石、云母(包括白云母、金云母、绢云母)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选择适宜的助磨剂、分散剂、料浆浓度、研磨时间等试验条件,得到了d50=0 78μm、d97=1 85μm的水镁石和d50=0 75μm、d97=1 07μm的电气石,以及d50=0 75μm、d97=1 93μm的云母超细粉体;而且物料的原有晶形在超细粉碎过程中得到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磨 超细粉体 水镁石 电气石 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辣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雪红 李华昌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6-98,共3页
姜辣素在食品工业和医药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姜辣素在组成、提取、测定及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姜辣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鉴于生姜具有多种药效功能,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来解决姜辣素的分离和分析问题... 姜辣素在食品工业和医药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姜辣素在组成、提取、测定及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姜辣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鉴于生姜具有多种药效功能,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来解决姜辣素的分离和分析问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姜辣素 提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函分析下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重油消耗最优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鄂加强 梅炽 +3 位作者 时章明 刘春洋 张卫华 陈羽年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4-47,39,共5页
以互相耦合的炉膛辐射换热和粗铜熔液内部导热能量平衡式,建立了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重油消耗最小的真实目标泛函,采用变分法对真实目标泛函极值进行了求解,得出了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中粗铜溶液最优升温曲线、最优升温速度曲线以及... 以互相耦合的炉膛辐射换热和粗铜熔液内部导热能量平衡式,建立了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重油消耗最小的真实目标泛函,采用变分法对真实目标泛函极值进行了求解,得出了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中粗铜溶液最优升温曲线、最优升温速度曲线以及重油消耗最优曲线。由模型应用可知,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重油消耗最优曲线受粗铜熔液氧化时间的影响很大,当氧化时间由2 0h减小为1 7h时,对应的重油消耗量却增加了20%。此最优控制模型为铜精炼阳极炉保温过程在线优化控制以及节能降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炼阳极炉 重油消耗 最优控制 泛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的可浮性研究及生产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珉 邓文辉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2年第2期32-37,47,共7页
文章综合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对黄铁矿的可浮性进行了评述。纯矿物试验表明,表面氧化的黄铁矿,无论是增加捕收剂、添加活化剂硫酸铜,都不能使黄铁矿的可浮性得到很好的改善。本文重点研究了影响黄铁矿可浮性的各种因素,如... 文章综合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对黄铁矿的可浮性进行了评述。纯矿物试验表明,表面氧化的黄铁矿,无论是增加捕收剂、添加活化剂硫酸铜,都不能使黄铁矿的可浮性得到很好的改善。本文重点研究了影响黄铁矿可浮性的各种因素,如氧化作用、pH值、抑制剂和调整剂种类、酸洗黄铁矿矿物表面和硫酸铜活化等。指出了生产实践中回收难选黄铁矿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可浮性 活性 抑制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尔法氧化铝赤泥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先锋 谢珉 +1 位作者 肖莹 贺飞丽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22,52,共6页
对郑州铝厂拜尔法产生的氧化铝赤泥使用浮选再回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和筛析研究表明;氧化铝在赤泥各粒级中呈不均匀分布,粗粒级含Al_2O_3较高,细粒级含Al_2O_3较低。铝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约占70~85%,它被水云母、水合钙... 对郑州铝厂拜尔法产生的氧化铝赤泥使用浮选再回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和筛析研究表明;氧化铝在赤泥各粒级中呈不均匀分布,粗粒级含Al_2O_3较高,细粒级含Al_2O_3较低。铝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约占70~85%,它被水云母、水合钙铝硅酸盐和细分散态的铁的氧化物所包裹,矿粒表层以Ca、Fe、Si为主。因此,若用浮选法回收拜尔法氧化铝赤泥,就必须对试料进行分级和再磨,剥离表面覆盖层,并创造新生表面。+0.043mm粒级浮选后的精矿产品含Al_2O_352.75%,作业回收率77.85%,铝硅比7.53,基本达到浮选回收极限。-0.043mm粒级的可选性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拜尔法 赤泥 表面活性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性能及其燃烧控制对石灰回转窑结圈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铁军 彭志坚 +2 位作者 罗敏 胡友明 朱科良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1-64,共4页
涟源钢铁公司田湖铁矿石灰石回转窑结圈问题,严重影响了回转窑的运转率、石灰的质量和产量。本文通过结圈物的矿相鉴定,从煤的质量、灰分性能、煤粉的燃烧过程及燃烧的控制等方面,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回转窑结圈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 石灰回转窑 结圈 煤粉性能 燃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选-350mm磁铁矿石的大型永磁磁滚筒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雷 杨守业 谭达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2年第1期48-53,97,共7页
我国大中型磁铁矿山中,矿石贫化现象较为普遍,在粗碎后采用大型磁滚筒预选,剔除-350mm大块脉石,使占原矿量10~20%的合格尾矿免除进一步破碎、磨矿及选矿工序,节能节电,经济效益显著。设计大型永磁磁滚筒应考虑与分选大块矿石相适应的... 我国大中型磁铁矿山中,矿石贫化现象较为普遍,在粗碎后采用大型磁滚筒预选,剔除-350mm大块脉石,使占原矿量10~20%的合格尾矿免除进一步破碎、磨矿及选矿工序,节能节电,经济效益显著。设计大型永磁磁滚筒应考虑与分选大块矿石相适应的磁场特性曲线的分布特点、磁场深度、磁场力等主要因素。CT—1416永磁磁滚筒采用高磁能积的稀土磁钢与铁氧体材料组成复合磁系,为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规格最大、磁场力最强的干式永磁磁滚筒,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对混入围岩较多的磁铁矿选矿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磁选 大型磁滚筒 磁铁矿石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铁鳞为原料的预烧钡铁氧体球团中杂相的形成机理及其解决办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集刚 王飞 金宝惠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2年第1期98-104,共7页
对采用铁鳞为原料在回转窑中预烧钡铁氧体时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了钡铁氧体球团内钡迁移和除所期望的M型铁氧体相BaFe12O19外,还形成了杂相*的现象,用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机理解释,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办法,... 对采用铁鳞为原料在回转窑中预烧钡铁氧体时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了钡铁氧体球团内钡迁移和除所期望的M型铁氧体相BaFe12O19外,还形成了杂相*的现象,用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机理解释,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办法,为打通该新工艺提供了基础。有关球团在进入高温区之前应尽量将球团内的FeO氧化完全以及注意窑内气氛控制等建议已为工艺采纳。这是成功地运用于工艺矿物学解决工艺存在问题的典型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磁性材料 工艺矿物学 球因 杂相 铁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和硝酸铵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元达 汪旭光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6,共6页
叙述了采用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胺类表面活性剂在硝酸铵晶粒表面作用机理的系统研究。分析了含有胺类表面活性剂的硝酸铵具有良好抗结块性的原理,为表面活性剂在硝酸铵和硝酸铵炸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硝酸铵 作用机理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溶液界面电子转移的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讨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水裕 王淀佐 龙翔云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4-39,61,共7页
本文通过半经验分子轨道法(CNDO/2)计算,得到了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的电子结构、原子净电荷密度和前线分子轨道能量。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探讨了电子在硫化矿-溶液界面转移的微观机理。硫化矿自诱导浮选涉及到电子从矿物表面转... 本文通过半经验分子轨道法(CNDO/2)计算,得到了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的电子结构、原子净电荷密度和前线分子轨道能量。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探讨了电子在硫化矿-溶液界面转移的微观机理。硫化矿自诱导浮选涉及到电子从矿物表面转移到分子氧;硫化钠诱导浮选涉及到电子从HS-离子传递给矿物表面然后再给分子氧。研究表明,方铅矿表面电子能级较高,易给出电子,自诱导浮选好,黄铁矿表面电子能级较低,易接受电子,硫化钠诱导浮选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表面电子结构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的添加对粘结铁氧体磁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毅 吕宝顺 要继忠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2年第1期84-88,共5页
研究了在用铁鳞为原料制备钡铁氧体粘结磁粉过程中,Ca^(2+)的添加对预烧时晶粒生长的作用和对所制磁粉的压制取向性的影响。并对添加1.2wt%的CaCO_3和未添加CaCO_3的这两种预烧料所制磁粉在压制或挤出时,受应力作用其易磁化轴的取向程... 研究了在用铁鳞为原料制备钡铁氧体粘结磁粉过程中,Ca^(2+)的添加对预烧时晶粒生长的作用和对所制磁粉的压制取向性的影响。并对添加1.2wt%的CaCO_3和未添加CaCO_3的这两种预烧料所制磁粉在压制或挤出时,受应力作用其易磁化轴的取向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预烧时添加CaCO_3能够促使M相晶粒向片状化生长;用此预烧料所制磁粉具有明显的压制取向性;用此磁粉挤出的磁胶条磁性能可达:Br=0.1954T,bHc=120 kA/m,(B H)_(max)=5.87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磁粉 铁鳞 压制定向 钙离子 晶粒生长 粘结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钢包烘烤器钢包内衬温度分布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俭平 詹树华 萧泽强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了分析蓄热式钢包烘烤装置的加热均匀性,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基础上,建立了多入口、多出口的非稳态钢包烘烤数学模型。采用k-ε模型和修正的速度-压力耦合算法SIM PLEC,针对耦合流体流动、燃烧和换热过程,对不同气体预... 为了分析蓄热式钢包烘烤装置的加热均匀性,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基础上,建立了多入口、多出口的非稳态钢包烘烤数学模型。采用k-ε模型和修正的速度-压力耦合算法SIM PLEC,针对耦合流体流动、燃烧和换热过程,对不同气体预热温度下钢包内衬温度分布进行数值研究,并进行实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工程现象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蓄热式钢包烘烤器,能够有效提高钢包的烘烤速度和加热均匀性;气体预热温度越高,高温低氧燃烧特性越明显,包衬终点温度越高,温度均匀性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钢包烘烤 温度分布 非稳态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的解谱与校正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兆铭 韩龙 +1 位作者 陈鼎玖 王耀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3-78,共6页
本文分析了全能谱多元素X荧光分析的原理,对多元素能谱重叠用提出的解谱数学模型进行分离,提高了被测元素能谱的分辨率。采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增益自动控制,对能谱漂移进行自校正,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测量样品中多元素的荧光强度... 本文分析了全能谱多元素X荧光分析的原理,对多元素能谱重叠用提出的解谱数学模型进行分离,提高了被测元素能谱的分辨率。采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增益自动控制,对能谱漂移进行自校正,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测量样品中多元素的荧光强度,由元素含量模型进行基体效应校正,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由于采取这些措施,使这类仪器的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仪 全能谱 自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矿物对水煤浆流变性影响及其解决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宝清 张荣曾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3年第4期80-85,102,共7页
在对17种煤的标准实验室制浆及煤中矿物浸出离子的离子色谱测定等实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煤中矿物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得出了Ca^(2+)、Mg^(2+)等高价金属离子对煤浆流变性有显著恶化作用的结论;提出了吸附模型,解释了C... 在对17种煤的标准实验室制浆及煤中矿物浸出离子的离子色谱测定等实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煤中矿物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得出了Ca^(2+)、Mg^(2+)等高价金属离子对煤浆流变性有显著恶化作用的结论;提出了吸附模型,解释了Ca^(2+)、MS^(2+)等的影响,为消除Ca^(2+)、Mg^(2+)等高价离子不利作用,采用了助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水煤浆 助剂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干扰机理的探讨——镍对砷测定的干扰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先进 符斌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1993年第1期82-86,90,共6页
通过3种途径的实验,定性、定量地对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镍对砷测定的干扰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过渡金属元素镍对砷测定的干扰主要发生在液相中,镍对砷测定的干扰是吸附、催化分解和结合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干扰物的... 通过3种途径的实验,定性、定量地对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镍对砷测定的干扰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过渡金属元素镍对砷测定的干扰主要发生在液相中,镍对砷测定的干扰是吸附、催化分解和结合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干扰物的浓度一走而砷的浓度不同时,起主要作用的干扰因素有所不同。通过用KBH_4还原所产生的黑色沉淀的物相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