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2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区慈善的独特价值、既有实践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谢琼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0,共10页
社区慈善以公益慈善的机制动员社区内外力量,优化社区治理能力,改善社区民生福祉,提升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社区慈善承载着中国慈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国慈善特色,是中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构建基层治理体系的有力抓手,有其... 社区慈善以公益慈善的机制动员社区内外力量,优化社区治理能力,改善社区民生福祉,提升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社区慈善承载着中国慈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国慈善特色,是中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构建基层治理体系的有力抓手,有其独特价值。经过多年实践,我国社区慈善走出了一条载体和驱动模式多样的“政策引导—行业撬动—社区行动”中国路径,发展成效显著,但问题和瓶颈也开始显现。面向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社区慈善对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价值,继续探索中国社区慈善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遵循其运行原理,立足社区、动员社区、服务社区、提升社区,激发其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慈善 独特价值 中国路径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海的网红:面向Z世代的内容生产、情感共同体建构与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6
2
作者 吕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及网络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出海,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员。不过,基于商业逻辑的个体营利需要的“网红”与作为基于和平崛起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体制需求的国家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张力。具有一定... 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及网络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出海,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员。不过,基于商业逻辑的个体营利需要的“网红”与作为基于和平崛起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体制需求的国家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张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出海成功的网红们,在视频生产和传播的内容选题、视听语言以及传播视角等方面有着一些共通的特征特色。基于内容生产和传播互动过程中的跨文化情感共同体的最终建构是其取得成功的本质因由,而这也是协商网红个体与国家间对外传播张力的基础。出海网红们的个案和经验,可以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反思的样本,甚至可以将其纳入整体对外传播的战略格局体系。因而,要站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高度对网红出海进行引导,从而赋能民间及个体的中国故事讲述,进而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 网络主播 跨文化情感共同体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州学刊》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3
作者 李丽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76,共1页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是学术研究根本任务之一,学术期刊作为最新...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是学术研究根本任务之一,学术期刊作为最新科研成果和文化思想的重要发布平台和传播载体,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州学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使命 科研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传播载体 学术期刊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滨 王鹏飞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59,共6页
传统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息,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运用、线条描绘、构图设计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现代艺术家积极从传统中汲取灵感,... 传统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息,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运用、线条描绘、构图设计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现代艺术家积极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借鉴传统壁画的色彩搭配,对传统壁画的线条进行重新诠释与活化利用,对传统壁画的构图设计进行提炼与画面重塑,对传统壁画的题材内容进行重新演绎,灵活运用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社会思潮相结合,将传统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绘画技法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既具有传统美感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形成新的艺术风格。深入研究传统壁画艺术,揭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内在联系,注重传统壁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不仅可以为现代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而且能够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壁画 现代艺术 艺术表现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和创新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玉珍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在相当长时期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和创新。新质生产...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在相当长时期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和创新。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马克思生产力要素构成与效率理论以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和载体理论的发展。基于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关系的守正和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与数字经济、数实融合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和机制,大力弘扬科技企业家精神,升级各类科技园、产业园,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优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层社会情感治理的理论探赜与实践布局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2,共9页
情感治理内生于中国社区的独特土壤,承载着鲜明的政治与社会双重本土基因。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维度,情感治理彰显了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柔性治理范式。基层社会情感治理模式呈现为对象治理、工具治理、目标治理三位一体的... 情感治理内生于中国社区的独特土壤,承载着鲜明的政治与社会双重本土基因。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维度,情感治理彰显了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柔性治理范式。基层社会情感治理模式呈现为对象治理、工具治理、目标治理三位一体的内涵架构,并在治理方式融合创新、治理结构重塑再造以及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展现出多维度的积极价值。当前,要实现促进正向积极情感再生、增加社会资本存量、重塑基层各种社会关系的治理目标,基层社会情感治理须通过党政筑基、专业驱动、情景适配、人文关怀和数智赋能等策略进行系统化的实践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 情感治理 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视角下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建构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宁波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三链协同”是推动粮食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式发展,传统的系统理论分析框架难以深入论证其中机制,复杂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精准的分析视角。基于复杂系统视角,实现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必... “三链协同”是推动粮食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式发展,传统的系统理论分析框架难以深入论证其中机制,复杂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精准的分析视角。基于复杂系统视角,实现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必须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进而构建“节点—连边—整体”三维分析框架。对应到实践层面,当前“三链协同”仍存在资源错配现象突出、产业链条韧性不足、系统协作效率较低、内生动力有待激发等关键问题。为确保“三链协同”有序推进,应着重从资源整合逻辑、链条协同逻辑、系统演化逻辑入手,厘清“三链协同”系统的构建思路,在资源整合、激励约束、科技创新、协同治理等方面进行整体优化,以期推动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式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我国由粮食大国向粮食强国的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业“三链协同” 复杂系统 高质量发展 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效应与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夏英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综合视角测度,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性收入、社区公共服务、乡村治理、非农就业等方面总体福祉效应显现,并探索出多种发展模式及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提升/达成成员福祉?其内在...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综合视角测度,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性收入、社区公共服务、乡村治理、非农就业等方面总体福祉效应显现,并探索出多种发展模式及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提升/达成成员福祉?其内在的实现机制具有决定性影响。受股权形成机制、组织治理机制、收益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叠加作用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受到保护,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得到夯实,成员的收益水平、福利状况和幸福感得到改善提升。进一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重从乡村治理、政策扶持、法制规范等方面入手加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福祉效应 路径及模式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满德 程国强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
深入实施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战略是兼顾减轻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和保障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创新举措。粮食流通涉及环节多、主体多,损失浪费规模巨大,具有极大的节约减损潜力,是推进粮食全链条节... 深入实施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战略是兼顾减轻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和保障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创新举措。粮食流通涉及环节多、主体多,损失浪费规模巨大,具有极大的节约减损潜力,是推进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的重点领域。现阶段,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供给不足和普通农户不愿购买产后服务并存,未经处理的粮食易损耗;粮食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通成为常态,因四散化流通比重低、“北粮南运”多式联运的反复装卸增加了物流损耗;农户储粮、私营企业储粮损耗大,但伴随政策性收储减少,大量粮食将流向私营企业和社会仓容;粮食超期储存、陈化处置、经济价值下降等隐性损失浪费巨大且易被忽视,以及粮食收储质量标准与加工消费要求脱节造成非必要的损耗浪费。为此,要因地制宜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系统支持产区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仓储布局优化和设施改善,改革创新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机制,适时调整粮食政策性收储标准,持续推进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高质量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 粮食流通 粮食物流 粮食收储制度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州学刊》启事
10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州学刊》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中州学刊》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提倡原创、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关注... 《中州学刊》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中州学刊》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提倡原创、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关注学术前沿,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推出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力作。《中州学刊》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河南省社科二十佳期刊、一级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州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文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差距缩小、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助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键动能,可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但碍于政策发展规划与政府支持异位、新质人才引育留工作存在不足、数字资源利用不足以及服务供给不畅...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差距缩小、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助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键动能,可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但碍于政策发展规划与政府支持异位、新质人才引育留工作存在不足、数字资源利用不足以及服务供给不畅、生态环境履责压力较大以及发展脆弱性较高的四维困境,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路径受阻。为此,立足政府扶持困境、人才源生困境、要素配置困境与产业转型困境,要找准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基准点、核心点、发力点、落脚点,通过健全宏观顶层设计、培养新质人才、借助数字技术与构筑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增强新质生产力对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民族地区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州学刊》启事
12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州学刊》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中州学刊》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提倡原创、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关注... 《中州学刊》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中州学刊》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提倡原创、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关注学术前沿,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推出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力作。《中州学刊》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河南省社科二十佳期刊、一级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州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的空间运行及活化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芳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和基层民主制度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体现了党对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把握。当前基层协商民主呈现为物理空间、制度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精神文化空间等多元空间形态的良性运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和基层民主制度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体现了党对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把握。当前基层协商民主呈现为物理空间、制度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精神文化空间等多元空间形态的良性运行,数字技术为基层协商民主提供全新的空间融合、平等的空间互动和共享的空间秩序,有助于激活政治参与过程,增强民主实践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但在数字技术价值、空间权益保障、协商意见表达、协商回应落实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秉持创新思维、开放思维和协同思维,亟待整合空间形态、优化空间关系、创新协商模式、凝聚空间合力,充分释放数字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的活力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基层协商民主 空间运行 空间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微短剧海外传播的生态竞争优势与进化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怡宁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5,共9页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艺形式,微短剧具有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点。凭借其独特形式,微短剧强势攻入海外市场,成功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成为一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自由流通的媒介产品。从生态系统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微短剧的...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艺形式,微短剧具有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点。凭借其独特形式,微短剧强势攻入海外市场,成功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成为一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自由流通的媒介产品。从生态系统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微短剧的海外传播态势可见,微短剧的海外竞争优势来源于人性化进化逻辑、出海网文提供的海外传播生态资源、横竖屏互补构建的生态群落优势以及海外社交媒体连接用户构筑活跃受众生态等几个方面。但微短剧海外生态的发展仍面临挑战,需从强化内容供给、夯实微短剧国际传播生态位竞争力,以平台生态系统思维推动内容共创、实现内容的商业增值,数智技术赋能微短剧国际传播生态进化三方面优化竞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海外传播 生态竞争优势 进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孔颜之乐”看道德审美的“中国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吉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论语》中的“孔颜之乐”,以安贫乐道的精神要义,将道德主体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融于自我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的审美体验中,形成一种美善相融的圣贤气象,蕴含着内以修身、外以治世的道德审美价值取向。宋儒通过以“诚”贯通... 《论语》中的“孔颜之乐”,以安贫乐道的精神要义,将道德主体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融于自我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的审美体验中,形成一种美善相融的圣贤气象,蕴含着内以修身、外以治世的道德审美价值取向。宋儒通过以“诚”贯通天道性命、会通孔孟“识仁”之法和“循理而乐”的成德之教等具体途径,将“孔颜之乐”的人文意蕴进一步扩展到仁乐相通的天地精神,从而将人的自我道德境界修养提升与修身治世的社会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最终实现道德本体与审美生成的圆融。由此,“孔颜之乐”以一种对自我与世界进行审美感应的精神把握方式,形成以个体精神超越和理想社会秩序构建为重点、充分凸显人生内在道德终极价值意义与天道相贯通为最高审美追求的理论系统,成为道德审美“中国性”的诗意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颜之乐 道德 圣贤气象 天地精神 审美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证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共9页
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基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现代化探索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之中,是在世界历史演进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语境中积极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自觉能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 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基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现代化探索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之中,是在世界历史演进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语境中积极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自觉能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展现于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之中,是对西方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彻底批判与根本反思。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传播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之中,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展示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阳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在一百多年党史发展中,伟大建党精神的谱写和传承,引领各族人民形成了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伟大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新时代新征程依然要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引领各族人民汇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中,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化研究阐释,拓展宣传主体,丰富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魏晋文化的总体潮流精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稼雨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7,共14页
魏晋文化是士人文化的起步阶段,在中国士人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演变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魏晋士人文化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就是用个人色彩很强的全新士人价值观念和人生信条来取代此前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服务的帝王文化。其总体潮流精神... 魏晋文化是士人文化的起步阶段,在中国士人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演变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魏晋士人文化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就是用个人色彩很强的全新士人价值观念和人生信条来取代此前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服务的帝王文化。其总体潮流精神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现实物质欲求,二是以个体的自由洒脱取代社会的规矩樊笼,三是以“道统”良知取代皇权“势统”控驭,四是以审美人生态度取代现实功利人生态度。这些理念不仅明确夯实了中国古代士人文化的基本底色和价值取向,而且也为后来唐宋士人文化高潮繁荣局面的到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化 潮流精神 士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加工环节损失现状、困境与减损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武拉平 胡南燕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7,共9页
粮安方能国安,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加工环节不仅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环节。掌握粮食加工损失现状和减损潜力,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加工环节粮食减损,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对粮食加... 粮安方能国安,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加工环节不仅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环节。掌握粮食加工损失现状和减损潜力,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加工环节粮食减损,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对粮食加工环节损失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利用2023年调研数据,分析粮食加工环节损失现状及减损潜力。据测算,2023年中国粮食加工损失率为5.31%,按照当年粮食产量估算,损失量达到3463.12万吨;基于样本最小损失率与生产技术可行性,加工环节目标损失率为3.64%,减损潜力为1.66%,相当于可减少1084.66万吨粮食损失。然而,目前粮食加工环节仍面临工艺和设备落后、消费者认知存在误区和调查制度缺失等问题,亟须通过升级加工设备与工艺、加强节粮减损宣传以及建立健全粮食损失调查评估制度等途径,释放加工环节的减损潜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加工环节损失 减损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炳林 刘志亮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3,共9页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是真挚情感,实事求是是根本原则,开拓创新是政治勇气,独立自主是根本立足点,团结统一是制胜法宝,胸怀天下是宽广境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十大要素,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崇高品格,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精神谱系 思想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