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110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传统文化走进高中化学课堂的实践新样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换荣 张英锋 王秀红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53-56,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基石,关乎民族发展。文章发掘化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而深入的联系,突破单纯知识与技能的局限,有选择性地挖掘和加工传统文化素材,有针对性地创设传统文化情境和任务,打造“传统文化—物质世界—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基石,关乎民族发展。文章发掘化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而深入的联系,突破单纯知识与技能的局限,有选择性地挖掘和加工传统文化素材,有针对性地创设传统文化情境和任务,打造“传统文化—物质世界—人的发展”三维化学教学场域,创建工艺流程、化学实验、反应原理等深度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实践新样态,让学生从中更好地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一脉相承,深层次塑造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发展他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元素化合物 工艺流程 实验改进 反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课例研究:主要特征及方法体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玉东 严加平 宁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式课例研究是国际比较语境下的用语,它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群体合作方式改进课堂教学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中式课例研究以独有的教研制度保障、磨课研究为基本范式,内隐的强学科性是根本特征。中式课例研究在长期的经... 中式课例研究是国际比较语境下的用语,它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群体合作方式改进课堂教学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中式课例研究以独有的教研制度保障、磨课研究为基本范式,内隐的强学科性是根本特征。中式课例研究在长期的经验性教研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系列方法,覆盖了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预研究)、实施阶段(磨课研究)、总结阶段(成果提炼)等不同层面的具体方法。这一系列具体方法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从逻辑起点到过程运作,再到结果指向的结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课例研究 方法体系 磨课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阅读教学语篇的有效研读路径——以语篇“Space Talk:An Astronaut’s Day”的三次研读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蒋京丽 吴雅娜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43-47,共5页
语篇研读的准确性和深入性决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对语篇的研读不足往往导致教师不能充分利用语篇有效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发展受限,育人效果不佳。文章通过对同一个阅读语篇的三... 语篇研读的准确性和深入性决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对语篇的研读不足往往导致教师不能充分利用语篇有效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发展受限,育人效果不佳。文章通过对同一个阅读语篇的三次研读改进结果进行分析,从遵循课标要求分析语篇三个重要方面及其内在逻辑关联,并将研读结果对接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等维度,深入探析语篇研读的应有之义,旨在为教师深入研读阅读语篇,进而基于研读结果开展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活动提供参考,切实发挥语篇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研读 阅读教学 课程标准 研读改进 研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通知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正式启用
4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为方便作者在线投稿和查询审稿进度,畅通作者与编辑的交流互动,自2024年11月起,《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正式启用在线投稿系统qk.17morefun.com。进入系统页面,点击右下方的“立即注册”,填写信息并注册成功后即可按照相关提示进行在线... 为方便作者在线投稿和查询审稿进度,畅通作者与编辑的交流互动,自2024年11月起,《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正式启用在线投稿系统qk.17morefun.com。进入系统页面,点击右下方的“立即注册”,填写信息并注册成功后即可按照相关提示进行在线投稿。原投稿邮箱zxxktjxyi@sina.com已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关闭,望广大作者相互转告,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0771-5877925/5865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通知《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正式启用
5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为方便作者在线投稿和查询审稿进度,畅通作者与编辑的交流互动,自2024年11月起,《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正式启用在线投稿系统qk.17morefun.com。进入系统页面,点击右下方的“立即注册”,填写信息并注册成功后即可按照相关提示进行在线... 为方便作者在线投稿和查询审稿进度,畅通作者与编辑的交流互动,自2024年11月起,《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正式启用在线投稿系统qk.17morefun.com。进入系统页面,点击右下方的“立即注册”,填写信息并注册成功后即可按照相关提示进行在线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跨学科学习与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毓信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当更好地认识与处理跨学科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仅可以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包括清楚认识积极从...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当更好地认识与处理跨学科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仅可以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包括清楚认识积极从事跨学科阅读与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切实地防止与纠正各种可能的片面性认识和简单化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专业化 交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意义表达——基于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新教材读写结合板块教学的思考
7
作者 蒋京丽 李珍珠 黄紫欣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32-37,共6页
当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普遍存在读写脱节、任务情境缺乏真实性、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基于此,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新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读写结合板块。文章通过阐述新教材读写结合板块的设计思路和实施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 当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普遍存在读写脱节、任务情境缺乏真实性、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基于此,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新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读写结合板块。文章通过阐述新教材读写结合板块的设计思路和实施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为读写结合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原则与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技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师大版新教材 Writing Workshop板块 读写结合教学 真实情境 意义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课例研究(二):主题和载体的循证研究
8
作者 严加平 杨玉东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11-16,共6页
围绕主题和载体进行循证研究是中式课例研究前期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对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避免后续重复劳动,鼓励教师实践创新,并帮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围绕主题的循证研究,从行动逻辑上分为文献分析、面向... 围绕主题和载体进行循证研究是中式课例研究前期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对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避免后续重复劳动,鼓励教师实践创新,并帮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围绕主题的循证研究,从行动逻辑上分为文献分析、面向师生开展调查以及采用多种方法多元举证等不同方式。围绕载体的循证研究可从代表性和启示性等不同的载体方向上展开。在进行主题和载体的循证研究时,教师需立足专业数据库和优质资源网站寻找适当证据,为后续实践做好开放式准备。循证分析的结果应成为研究小组的群体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课例研究 主题与载体 循证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课例研究(三):基于磨课模式的过程循证
9
作者 杨玉东 宁锐 严加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4期10-14,共5页
中式课例研究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群体合作开展的课堂教学改进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磨课研究。课例研究中磨课模式的选择关乎在实践中循证的过程和运作方式。常见的磨课模式有一课多磨、同课异构、异课同... 中式课例研究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群体合作开展的课堂教学改进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磨课研究。课例研究中磨课模式的选择关乎在实践中循证的过程和运作方式。常见的磨课模式有一课多磨、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也有多种模式的混合运用,并且在新型磨课模式中,“课”的边界不断被打破。磨课背后的循证实践分别指向课堂教学改进,课例研究主题认识的深入推进和教师工作场域中专业学习的不断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课例研究 磨课模式 过程循证 课例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理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10
作者 邢红军 王宇鹏 程柏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22-27,共6页
物理教学关键事件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生成的对物理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教学观点或教学主张。作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物理教学关键事件能够展现物理教学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提纲挈领地串联物理教学过程,有效改进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关键事件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生成的对物理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教学观点或教学主张。作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物理教学关键事件能够展现物理教学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提纲挈领地串联物理教学过程,有效改进物理教学的效果。文章结合三个物理教学案例,阐述了物理教学关键事件的生成性、本质性、创新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启示,为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关键事件 生成性 本质性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主题教学研究——以生态文明主题为例
11
作者 金钊 宋金红 万琴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9-64,共6页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也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当前基于中小学一体化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的教学研究还比较少,仍停留在“喊口号”、浅表化、碎片化、不聚焦等层...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也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当前基于中小学一体化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的教学研究还比较少,仍停留在“喊口号”、浅表化、碎片化、不聚焦等层面。文章以生态文明主题为例,从“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四个维度出发,深度探讨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主题教学的实施路径,从而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初高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主题教学 生态文明 《读本》一体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价关系学习进阶的理论研究及教学探讨
12
作者 巩子坤 陈影杰 钟博雅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17-21,52,共6页
早期代数学习进阶研究框架的开发可以明晰学生等号概念与等价关系的学习进阶水平。文章基于课程框架、课程进阶、教学序列、评估以及学生思维进阶水平等五部分研究框架及对比实验设计研究,将等价关系学习进阶具体划分为七个进阶水平:无... 早期代数学习进阶研究框架的开发可以明晰学生等号概念与等价关系的学习进阶水平。文章基于课程框架、课程进阶、教学序列、评估以及学生思维进阶水平等五部分研究框架及对比实验设计研究,将等价关系学习进阶具体划分为七个进阶水平:无应答/有应答无解释、规则运算、灵活运算、独立计算、整体结构、关系结构、符号化结构。基于此,提出教学建议:巧设教学序列,聚焦等价关系;巧用平衡模型,促进等价理解;巧构评估项目,衡量进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代数 等号 等价关系 学习进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中项目产品设计的四大关键策略
13
作者 徐国辉 杨茜 张建元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项目产品的设计是项目式学习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设计项目产品,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提炼并阐述了在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有效设计项目产品的四个关键策略:基于目标清晰导向,明确单元主题,提取项目产品... 项目产品的设计是项目式学习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设计项目产品,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提炼并阐述了在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有效设计项目产品的四个关键策略:基于目标清晰导向,明确单元主题,提取项目产品所需的核心知识;基于真实问题导向,借鉴GRASPS框架,创设项目产品应用的真实情境;基于目标达成导向,设计多元评价工具,反思项目产品应用的效果;基于递进循环导向,坚持化整为零,将最终项目产品分解为子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项目产品设计 产品评价 单元整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出入相补”为轴心的“三角形面积的再认识”
14
作者 刘晓婷 刘勇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38-42,共5页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众多,当前教材多以“倍拼折半”为主,在中国数学史上,数学家通过“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方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文章阐释了“出入相补”的内涵及其应用,分析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价值,...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众多,当前教材多以“倍拼折半”为主,在中国数学史上,数学家通过“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方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文章阐释了“出入相补”的内涵及其应用,分析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价值,并给出应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面积 出入相补 空间观念 推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贴近学生的挑战性学习任务:为何与如何——以《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为例
15
作者 刘茂勇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58-62,共5页
由于设计语文挑战性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有的教师便“复制”“粘贴”他人的方案,缺乏基于本班学情的教学改进,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为了提升学生参与挑战性学习任务的意愿,设计贴近学生的挑战性学习任务迫在眉... 由于设计语文挑战性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有的教师便“复制”“粘贴”他人的方案,缺乏基于本班学情的教学改进,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为了提升学生参与挑战性学习任务的意愿,设计贴近学生的挑战性学习任务迫在眉睫。文章从设计贴近学生的挑战性学习任务的缘由入手,通过找准学情与教材的融合点,发现挑战性学习任务设计的支撑点与关注学生能力的增长点这三个角度来探讨挑战性学习任务设计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性学习任务 贴近学生 设计缘由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教学体系的实践路径探索——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为例
16
作者 纪晓平 苏近娣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6期82-86,共5页
文章首先从协同育人机制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解读,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程教学,能达到课程内容融合、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重构;接着,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三... 文章首先从协同育人机制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解读,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程教学,能达到课程内容融合、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重构;接着,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三条路径,即构建树人课程新体系,创新深度学习范式,建设“研学教”平台;最后,在适切性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教学体系的建议方面,提出强化师资培养和完善评价体系等举措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教学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文化 高中教学体系 深度融合 教改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篇分析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设计
17
作者 车向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7-80,86,共5页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使思维外显的手段;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而语言学习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无论是阅读语篇学习,还是听力语篇学习,都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文章通过对不同语篇教学活动设计的分析,探索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使思维外显的手段;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而语言学习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无论是阅读语篇学习,还是听力语篇学习,都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文章通过对不同语篇教学活动设计的分析,探索如何深入分析语篇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路径,进而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通发展其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分析 语言能力 思维品质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价值与策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语境化教学设计
18
作者 孔凡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7-71,共5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语境化教学设计是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制语境化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步骤,承载着达成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素养的基础任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语境化教学设计有助于促进教学...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语境化教学设计是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制语境化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步骤,承载着达成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素养的基础任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语境化教学设计有助于促进教学设计第三阶段——功能语境论教学设计的形成,推动核心素养目标取向沿正轨前行,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创造可行的实践方案,实施策略包括综合性策略、全程性策略与适需性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语境化教学设计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古人记数设认知冲突,学习数概念——以一年级“11~20的认识”单元为例
19
作者 刘晓婷 喜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
“11~20的认识”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是学生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认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文章通过古人记数历程,得到以史促思,感受记数的智慧的教学启示,以古人记数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从“用‘1’当10”到“逢10变‘1’... “11~20的认识”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是学生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认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文章通过古人记数历程,得到以史促思,感受记数的智慧的教学启示,以古人记数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从“用‘1’当10”到“逢10变‘1’”,在思维碰撞中初识“十进”,在辨“11”“12”等活动中,引发对数位的联想,感悟位值思想。同时,应用多种数学史料融入方式,用丰富的形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习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20的认识 古人记数 十进位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认知加工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深度学习
20
作者 兰香 国红延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4期28-32,38,共6页
英语课程倡导在语篇语境中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学习词汇知识,但这种隐性的学习方式还不足以促进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从而无法顺利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为促进词汇的深度学习,教师可基于多重认知加工理论,在明确词汇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英语课程倡导在语篇语境中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学习词汇知识,但这种隐性的学习方式还不足以促进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从而无法顺利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为促进词汇的深度学习,教师可基于多重认知加工理论,在明确词汇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融入高质量的显性词汇学习活动,依托语篇连续建构语义网、运用多种学习策略拓展语义网、通过多轮循环学习活动促进词汇的产出性加工,有效提升词汇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认知加工 深度学习 词汇语义网 词汇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