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250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氨化水稻秸秆对湖羊育肥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大勇 刘海霞 +2 位作者 周明夏 朱爱文 张耀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尿素添加量对水稻秸秆氨化的效果及氨化水稻秸秆不同添加量对湖羊育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不添加尿素的水稻秸秆为对照,用4种不同尿素添加量(3%,4%,5%,6%)氨化处理水稻秸秆,每个组设3个重复,40 ...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尿素添加量对水稻秸秆氨化的效果及氨化水稻秸秆不同添加量对湖羊育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不添加尿素的水稻秸秆为对照,用4种不同尿素添加量(3%,4%,5%,6%)氨化处理水稻秸秆,每个组设3个重复,40 d后进行秸秆感官鉴定和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根据氨化试验结果,选取氨化效果最优的尿素添加量进行后续试验。选择90只体重20 kg左右的湖羊公羊进行育肥试验,试验羊只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试验Ⅰ组为对照组,粗饲料为未氨化水稻秸秆,试验Ⅱ组的粗饲料为50%未氨化水稻秸秆+50%氨化水稻秸秆,试验Ⅲ组的粗饲料全部为氨化水稻秸秆。秸秆氨化试验结果表明,尿素不同添加量条件下氨化水稻秸秆的色泽、气味、质地均可达到正常水平;各氨化处理组水稻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尿素添加量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3%和4%尿素添加量组(P<0.05)。5%和6%尿素添加量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5%和6%尿素添加量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湖羊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羊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Ⅲ组羊只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Ⅲ组羊只的单位增重成本低于试验Ⅰ组,增重收益和最终盈利高于试验Ⅰ组。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氨化水稻秸秆的最适宜尿素添加量为5%;使用氨化水稻秸秆作为湖羊育肥日粮中的粗饲料,可显著提高湖羊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氨化 水稻秸秆 湖羊 育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发明 郭涛 +2 位作者 李飞 郝生燕 刘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数学和化学计量学方式分析光谱数据,构建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实际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从西北5个省区共采集190份全株玉米青贮,测定干... 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数学和化学计量学方式分析光谱数据,构建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实际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从西北5个省区共采集190份全株玉米青贮,测定干物质(DM)、淀粉(Starch)、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含量;根据Kennard-stone方法将所有样品按照4∶1随机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剔除异常光谱,并结合数学和化学计量学分别构建各营养成分预测模型,同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ADF含量预测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和预测决定系数(RSQ)分别为0.946 7和0.90,可以用于饲料检测中的精确预测。CP、Ash和DM含量预测模型的1-VR分别为0.634 4、0.777 3和0.747 0,RSQ分别为0.68、0.70和0.71,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的预测。NDF含量预测模型的1-VR和RSQ分别为0.289 4和0.39,预测准确性较低,模型还需进一步优化。EE和Starch预测模型的1-VR分别为0.181 0和0.170 5,预测模型不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营养成分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3
作者 达瓦 索朗达 +5 位作者 巴桑玉珍 阿旺措吉 巴贵 德吉 吴玉江 仁青措姆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藏西北绒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饲粮,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氨基酸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藏西北绒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饲粮,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0.5%RPMet(过瘤胃蛋氨酸),RPLys组羊饲喂基础饲粮+1%RPLys(过瘤胃赖氨酸),RPLys+RPMe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0.5%RPMet+1%RPLys,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显示,RPLys组和RPLys+RPMet组羊的末重(FBW)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PMet组(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1天,各试验组的血浆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49天,RPMet组和RPLys+RPMet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和RPLys+RPMet组的血浆蛋氨酸(M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血浆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丙氨酸(Phe)含量RPLys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RPMet组与RPLys+RPMet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PMet+RPLys组的瘤胃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PMet组和RPMet+RPLys组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显著提高藏西北绒山羊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抗氧化能力,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绒山羊 过瘤胃蛋氨酸 过瘤胃赖氨酸 生长性能 血浆指标 瘤胃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药渣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金丽娜 蒋苏苏 +2 位作者 何建文 敬淑燕 张慧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芪药渣和全株玉米不同混合比例的青贮饲料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日龄断奶、来源相似、体况相近的湖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饲喂黄...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芪药渣和全株玉米不同混合比例的青贮饲料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日龄断奶、来源相似、体况相近的湖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饲喂黄芪药渣与全株玉米混合比例为0∶100、5∶95、10∶90和15∶85的青贮饲料(粗饲料),饲粮精粗比50∶50(干物质基础)。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后,每组每个重复选择1只羊屠宰(共计20只)。结果表明:饲喂混合青贮饲料有提高湖羊采食量的趋势。Ⅱ组的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Ⅲ、Ⅳ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Ⅱ组最低,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混合青贮饲料能显著提高湖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GR值和眼肌面积(P<0.05),Ⅱ组的增幅最大。屠宰率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混合青贮饲料可促进湖羊肝、脾、肺、睾丸、瓣胃、皱胃的发育。Ⅳ组羊肉的黄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他各组间肉色参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混合青贮饲料可显著提高羊肉的失水率(P<0.05),但对pH值、剪切力和熟肉率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黄芪药渣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能够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可以促进其器官发育,对羊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以5∶95混合青贮饲料对湖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药渣 全株玉米 混合青贮 湖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器官发育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地区绵羊品种中多羔主效基因FecB的分布
5
作者 贺小云 肖国亮 储明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分析FecB基因在喀什地区不同绵羊群体中的分布情况,以喀什地区广泛分布的多浪羊、巴尔楚克羊、叶城羊、塔什库尔干羊、诺维什羊和湖羊等9个主要养殖品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TaqMan探针技术对3 756只不同群体绵羊FecB基因进行了分型... 为分析FecB基因在喀什地区不同绵羊群体中的分布情况,以喀什地区广泛分布的多浪羊、巴尔楚克羊、叶城羊、塔什库尔干羊、诺维什羊和湖羊等9个主要养殖品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TaqMan探针技术对3 756只不同群体绵羊FecB基因进行了分型检测。结果显示,湖羊含有最高的B等位基因频率,叶城羊、多浪羊、诺维什羊、巴尔楚克羊和塔什库尔干羊母羊中均含有FecB突变,但B等位基因频率都较低,均在0.12以下;以湖羊为母本的杂交后代中FecB突变的频率也较高,杜泊羊种公羊不含有FecB突变。说明可以通过FecB基因检测和早期选择来增加喀什地区地方绵羊品种的群体产羔数,进而达到增加出栏率、提升养殖效益的目标,同时为地方绵羊品种的提纯复壮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地区 绵羊 FECB基因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郝海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准确、及时的早期妊娠诊断是缩短母畜空怀时间,提高繁殖性能及减少牧场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目前,超声检查和妊娠蛋白(PSPB、PAG)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其准确性高、实用性强。同时,干扰素-τ刺激基因、循环mRNA及... 准确、及时的早期妊娠诊断是缩短母畜空怀时间,提高繁殖性能及减少牧场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目前,超声检查和妊娠蛋白(PSPB、PAG)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其准确性高、实用性强。同时,干扰素-τ刺激基因、循环mRNA及牛奶和血液蛋白组学分析等新兴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本文详细论述了不同诊断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发展潜力,旨在为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超声检查 妊娠蛋白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俞任 孙洪新 +5 位作者 刘月 丁虹 赵志强 董玉玲 敦伟涛 王红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22只白萨福克成年公羊、84只母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与体尺指标,使用SPSS20.0软件对不同性别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不同阶段... 为探究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22只白萨福克成年公羊、84只母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与体尺指标,使用SPSS20.0软件对不同性别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不同阶段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成年白萨福克公、母羊变异系数最大的均是体重,分别为22.49%、16.06%;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公、母羊分别为5.57%、4.20%。体长、体高、胸宽和胸围与成年公羊的体重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胸宽、胸围与成年母羊的体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体高与成年母羊体重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白萨福克羊成年公、母羊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924_(x5)-121.915(R^(2)=0.939),y=0.655_(x2)+0.846_(x3)+0.952_(x5)-0.942_(x7)-59.245(R^(2)=0.558)。上述回归方程的截距及通径系数均达显著水平(P<0.05),个别数据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白萨福克羊选种过程中可将公羊的胸围、体长、体高、胸宽,母羊的胸围、胸宽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其中胸围与白萨福克羊体重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萨福克羊 体重 体尺 相关分析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南黑裘皮羊和泽库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雪 张志超 +9 位作者 韩步鹰 王雷 赵进财 裴全帮 仁欠本 田得红 张子安 刘德会 王松 赵凯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贵南黑裘皮羊和泽库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藏绵羊品种。为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两个地方绵羊品种,本研究随机选取处于自然放牧条件下的12月龄体况良好、健康的贵南黑裘皮羊和泽库羊各20只(公母各半),通过屠宰试验探究两个品种在生长性能... 贵南黑裘皮羊和泽库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藏绵羊品种。为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两个地方绵羊品种,本研究随机选取处于自然放牧条件下的12月龄体况良好、健康的贵南黑裘皮羊和泽库羊各20只(公母各半),通过屠宰试验探究两个品种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贵南黑裘皮羊的体长,背最长肌肉中的蛋白质、肌苷酸、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泽库羊(P<0.05);体高、管围、肌肉红度值(a^(*))、二十一碳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泽库羊(P<0.05);胸宽、腰角宽、脾脏指数、肌肉的熟肉率、干物质、粗脂肪、钙、铜、铁、镁、赖氨酸、甲硫氨酸、棕榈油酸、十七碳酸、十七碳一烯酸、硬脂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四碳一烯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泽库羊(P<0.01);胴体重、屠宰率、肌肉pH值、肌苷、钾、组氨酸、十二碳酸、十四碳酸、十五碳一烯酸、棕榈酸、亚油酸、二十碳四烯酸含量,以及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极显著低于泽库羊(P<0.01)。综上,泽库羊的屠宰性能优于贵南黑裘皮羊,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更高,口感更鲜美。而贵南黑裘皮羊肌肉中的蛋白质、粗脂肪、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含量高于泽库羊,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南黑裘皮羊 泽库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微滴式数字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9
作者 谢世斌 郑辉 +6 位作者 沙洲 房琳琳 尼博 张慧 董雅琴 魏荣 崔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更加灵敏的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检测方法,为BRV的病原学调查及畜牧养殖行业疫病防控提供更加准确和灵敏的技术支持。根据BRV VP6基因组序列,利用Oligo7.56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与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本研究旨在建立更加灵敏的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检测方法,为BRV的病原学调查及畜牧养殖行业疫病防控提供更加准确和灵敏的技术支持。根据BRV VP6基因组序列,利用Oligo7.56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与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BRV的微滴式数字RT-PCR方法,同时开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14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83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对14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4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8.57%,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0%。综上说明,本研究建立的BRV微滴式数字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为BRV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VP6基因 微滴式数字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不同剂量的L-瓜氨酸对母羊繁殖性能及相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妮格尔阿依·安尼瓦尔 李卓 +5 位作者 赵茜 艾克拜尔·艾合麦提 英提扎尔·阿不力孜 王旭光 阿布力孜·吾斯曼 赵国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的L-瓜氨酸(L-Citrulline,L-Cit)对湖羊繁殖性能及相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挑选120只胎次为2~3胎、体重45.65 kg±5.79 kg的健康湖羊母羊,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II组、试验III组,每组3... 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的L-瓜氨酸(L-Citrulline,L-Cit)对湖羊繁殖性能及相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挑选120只胎次为2~3胎、体重45.65 kg±5.79 kg的健康湖羊母羊,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II组、试验III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每天每只母羊补喂10、20和30 g的L-瓜氨酸。预饲期7 d,正式饲喂期20 d。在母羊阴道内埋置阴道海绵栓(FGA)的第1天记为试验的第0天,于第12天撤栓,第14天进行人工授精,同时肌肉注射1 mL的促排三号(LRH-A_(3))。埋栓处理后第7天、第14天和第18天,在母羊空腹的情况下使用含有肝素钠抗凝剂的采血管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样,检测试验羊只血清中的LH、GnRH、E_(2)和P_(4)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第0天试验Ⅱ组和Ⅲ组的血清孕酮(P_(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间也差异显著(P<0.05)。第7天试验Ⅲ组的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的血清雌二醇(E_(2))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第14天试验Ⅲ组的血清E_(2)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第18天试验Ⅲ组的血清GnRH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Ⅰ组(P<0.05)。给母羊补喂LCit后,试验Ⅰ、Ⅱ、Ⅲ组的受胎率、产羔率及双羔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母羊受胎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4.59%(P<0.05)、150.00%(P<0.05)和24.23%(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给湖羊母羊补喂L-Cit提高了受胎率,L-Cit的添加量以每天每只10 g或20 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瓜氨酸 湖羊 生殖激素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肖桐 袁超 +2 位作者 卢曾奎 刘建斌 郭婷婷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79,共6页
羊病是当前我国养羊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羊产业的发展,培育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病害问题和减少损失。本文从抗病育种技术、与羊病相关的重要基因和信号通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羊抗病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以期... 羊病是当前我国养羊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羊产业的发展,培育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病害问题和减少损失。本文从抗病育种技术、与羊病相关的重要基因和信号通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羊抗病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 育种技术 基因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马齿苋缓解肉兔肠炎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谢浦航 张子儒 +4 位作者 唐晓琴 张贝贝 邱彦博 佘木子 孙秀柱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8,共10页
本研究旨在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马齿苋缓解肉兔肠炎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挖掘出马齿苋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查找肉兔肠炎疾病的靶点,将两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进行靶点间互作分析并筛选... 本研究旨在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马齿苋缓解肉兔肠炎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挖掘出马齿苋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查找肉兔肠炎疾病的靶点,将两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进行靶点间互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点,经过GO、KEGG富集分析得到马齿苋抗炎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选出马齿苋主要活性成分中度值最高的5种与筛选出的核心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的AutoDock Vina插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马齿苋的主要活性成分为β-胡萝卜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槲皮素等10种,其对应靶点共267个,核心靶点52个。经KEGG富集分析发现,核心靶点与炎症、癌症、病毒性疾病的相关通路密切相关,马齿苋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5,7-dihydroxy-2-(3-hydroxy-4-methoxyphenyl)chroman-4-one、花生四烯酸与核心靶点PLK1、SYK、PLA2G4A、MPO、GUSB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综上,马齿苋可能通过PLK1、SYK、PLA2G4A、MPO、GUSB等核心靶点,作用于PI3K-Akt、mTOR、NF-κB等主要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肠炎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理过程,从而发挥缓解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肉兔 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高海拔地区11个秋播饲用燕麦生产性能评价
13
作者 赵庭辉 刘昀 +5 位作者 张美艳 李庆华 木永君 赵蔚婧 朱新强 王晓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为筛选适宜云南丽江高海拔地区秋季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在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引入陇燕1号、梦龙、伽利略等11个饲用燕麦品种(系),通过生产性能鉴定、营养品质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供试燕麦品... 为筛选适宜云南丽江高海拔地区秋季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在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引入陇燕1号、梦龙、伽利略等11个饲用燕麦品种(系),通过生产性能鉴定、营养品质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供试燕麦品种(系)乳熟期的饲草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梦龙燕麦的鲜草产量最高,为73.6 t/hm^(2),其次陇燕2号、白燕7号的鲜草产量也较高,三者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梦龙和陇燕2号的干草产量分别为23.41 t/hm^(2)和23.23 t/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陇燕4号、陇燕2号、梦龙、本地燕麦、478、白燕7号和409燕麦的全株粗蛋白含量较高,在7.46%~8.88%之间,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燕麦(P<0.05)。从相对饲喂价值(RFV)来看,本地燕麦的RFV最高,为134.33,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燕麦品种(P<0.05)。综合各项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结果表明,本地燕麦、陇燕2号、梦龙和陇燕4号4个品种(资源)表现优秀,适宜在丽江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高海拔地区 饲草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胎萨福克母羊体重与体尺的通径分析与回归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孙国智 李国保 +3 位作者 刘悦 司建军 李静 杨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为了研究多胎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筛选与绵羊周岁体重相关的体尺指标,本研究以300只多胎萨福克母羊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周岁体重(Y)、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胸深(X_(4))、胸宽(X_(5))、管围(X_(6)),对体重和体... 为了研究多胎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筛选与绵羊周岁体重相关的体尺指标,本研究以300只多胎萨福克母羊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周岁体重(Y)、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胸深(X_(4))、胸宽(X_(5))、管围(X_(6)),对体重和体尺各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通过通径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周岁多胎萨福克母羊的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胸宽、管围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强;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体尺指标对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0.113X_(1)+0.149X_(2)+0.462X_(3)+0.086X_(4)+0.073X_(5)-0.823X_(6)-6.894,胸围指标对体重的回归系数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在多胎萨福克母羊的选育过程中要重视胸围的选择,以提高母羊的体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胎萨福克羊 体重 体尺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抗逆育种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杰一 张众 +3 位作者 王静 曹婷婷 封菊 王照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富含蛋白质,牛羊喜食。作为一种高产、高营养、适口性好的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推广与应用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低温、干旱、盐碱地等各种逆境因子会影响紫花苜蓿在生产过程中的生长发育,进...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富含蛋白质,牛羊喜食。作为一种高产、高营养、适口性好的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推广与应用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低温、干旱、盐碱地等各种逆境因子会影响紫花苜蓿在生产过程中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质量和产量,但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和再生能力,是畜牧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优质饲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研究了紫花苜蓿多方面的抗逆性。本文就近年来对于紫花苜蓿应对非生物胁迫的五大抗逆性以及应对生物胁迫的两大抗逆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我国抗逆性紫花苜蓿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紫花苜蓿的抗逆性研究以及抗逆性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TMEM182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16
作者 张明昊 王佟 +5 位作者 包鹏甲 黄纯 于沁冉 邓婧瑛 褚敏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9,共8页
为研究家牦牛TMEM182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家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TMEM182基因的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测定了该基因在牦牛心、肝、脾、肺、肾、脂肪、肌肉以及睾丸中的表达... 为研究家牦牛TMEM182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家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TMEM182基因的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测定了该基因在牦牛心、肝、脾、肺、肾、脂肪、肌肉以及睾丸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家牦牛TMEM182基因CDS区序列长690 bp,编码299个氨基酸;核苷酸相似性比对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的同源性最高,为99.7%,与猕猴的同源性最低,为85.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家牦牛TMEM182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48,为轻微酸性跨膜的疏水蛋白,主要分布于内质网中;同时,该蛋白存在12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和4个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与TM6SF1、MCTP2、TSPAN33和CDH15等蛋白存在主要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MEM182基因在家牦牛被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睾丸、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牦牛 TMEM182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分析
17
作者 何文斌 平措占堆 +10 位作者 张强 尼玛加措 王洪壮 余道宁 张梦帆 王彤 冯芬 喇永富 马晓明 洛桑顿珠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桑牦牛公牛的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比母牛高29.89%、40.35%、9.41%、11.24%、4.17%、40.05%。相比于其他牦牛肉,桑桑牦牛的肉色总体表现为亮度偏低,红度偏高,黄度偏高,肉质较韧。桑桑牦牛公、母牛肉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分别为0.39和0.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0.64和0.61,符合FAO/WHO评定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桑桑牦牛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为0.16,低于WHO推荐值,表明桑桑牦牛肉的脂肪酸含量不均衡。综上,桑桑牦牛产肉性能优良,肉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柳志成 车金 +13 位作者 柴宜均 杨来康 陈伟 李丽霞 贠秀君 马艳萍 吴韬 徐利军 杨小梅 马利军 马长春 马鹏 关贵全 殷宏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1,共5页
血液寄生虫的感染对牲畜种群构成严重威胁。最常见的牛血液寄生虫为锥虫、泰勒虫、巴贝斯虫和无浆体,这些血液寄生虫每年给全世界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种类单一且被长期重复使用,使得全世界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 血液寄生虫的感染对牲畜种群构成严重威胁。最常见的牛血液寄生虫为锥虫、泰勒虫、巴贝斯虫和无浆体,这些血液寄生虫每年给全世界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种类单一且被长期重复使用,使得全世界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概述了寄生虫耐药性的产生及表现形式,列举了国内外部分抗血液寄生虫药物耐药性的现状,分析了各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总结了一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分析方法,旨在为科研和生产实践中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分析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寄生虫 耐药性 锥虫 泰勒虫 巴贝斯虫 无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鹿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19
作者 向欣 杨晨晨 +3 位作者 林川 陈红 吕皓 韩春梅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CDS区长1074 bp,编码358个氨基酸;与欧洲马鹿和加拿大马鹿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100%,与牛和白尾鹿的相似性为99.4%;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在37℃、IPTG浓度1 mM的诱导条件下,3~48 h内成功表达塔里木马鹿茸WNT5B蛋白,分子量约40 kDa。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的茸皮、间充质、软骨和骨4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骨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在软骨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茸皮和间充质组织(P<0.01)。综上,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塔里木马鹿茸WNT5B基因CDS区序列,并确定了WNT5B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鹿茸 WNT5B基因 分子克隆 免疫荧光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的瘤胃能量代谢是藏绵羊高原适应性的特征和策略
20
作者 王磊 陈倩玲 +7 位作者 沙玉柱 杨文鑫 马斌 陈小伟 何亚鹏 高旭 刘秀 樊江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胃肠道微生物菌群被称为宿主的共生体和重要功能器官,在动物体内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动物适应性进化研究的新视角。为探究藏绵羊适应高原生境的能量代谢机制,本研究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相近的藏绵羊和湖羊母羊各6只,利用16S rRNA... 胃肠道微生物菌群被称为宿主的共生体和重要功能器官,在动物体内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动物适应性进化研究的新视角。为探究藏绵羊适应高原生境的能量代谢机制,本研究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相近的藏绵羊和湖羊母羊各6只,利用16S rRNA,气相色谱法、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藏绵羊和湖羊瘤胃的菌群结构、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浓度及VFAs吸收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藏绵羊瘤胃中的拟杆菌门、理研菌科_RC9_菌属丰度显著高于湖羊(P<0.05),增加了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质周转等水平,使藏绵羊能够有效发酵和利用饲草以及吸收代谢VFAs;湖羊的瘤胃总VFAs浓度显著高于藏绵羊(P<0.05),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含量也均高于藏绵羊,且乙酸、丙酸、戊酸差异显著(P<0.05),但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低于藏绵羊(P<0.05);藏绵羊瘤胃上皮中与VFAs吸收转运相关的基因下调式腺瘤载体(Down Regulated in Adenoma,DRA)、阴离子交换蛋白2(Anion Exchanger 2,AE2)、钠氢离子交换蛋白1(Na^(+)/H^(+)exchange 1,NHE1)和钠氢离子交换蛋白2(Na^(+)/H^(+)exchange 2,NHE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湖羊(P<0.05),表明藏绵羊能更有效地利用VFAs供能。因此,与湖羊相比,拥有独特的瘤胃微生物菌群与较强的瘤胃发酵功能是藏绵羊适应高原环境的一种特征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湖羊 瘤胃微生物 挥发性脂肪酸 16S rRNA 转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