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971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路明 王薪淇 +2 位作者 张伟 郑淑波 刘文国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鲜食玉米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健康饮食的代表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优质营养成为鲜食玉米的市场新需求。本文旨在探讨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鲜食玉米品种朝向优质化、绿色化、适宜机械化和... 鲜食玉米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成为健康饮食的代表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优质营养成为鲜食玉米的市场新需求。本文旨在探讨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鲜食玉米品种朝向优质化、绿色化、适宜机械化和选育精准化等方向发展,下一步应加强鲜食玉米品质基础研究、现代关键育种技术应用、新一代优质高产新品种培育、优质高产技术综合方案构建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等创新路径。可为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育种 发展态势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菜害虫的发生现状
2
作者 杨安沛 张航 +3 位作者 白微微 丁瑞丰 王锁牢 李广阔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为明确新疆甜菜害虫发生现状。【方法】通过田间系统害虫普查与监测方法,对新疆甜菜种植区域的甜菜害虫种类、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新疆甜菜害虫大约有41种/类,隶属于2纲5目15科,以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为主要类群。... 【目的】为明确新疆甜菜害虫发生现状。【方法】通过田间系统害虫普查与监测方法,对新疆甜菜种植区域的甜菜害虫种类、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新疆甜菜害虫大约有41种/类,隶属于2纲5目15科,以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为主要类群。新疆甜菜田常发害虫主要有筒喙象、象甲类、地老虎类、潜叶蝇、跳甲、叶螨、大龟甲、旋幽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偏重发生或大发生的害虫有叶螨、地老虎、甘蓝夜蛾、甜菜夜蛾,中等发生的害虫有筒喙象、甜菜跳甲,间歇性爆发害虫有旋幽夜蛾、草地螟、象甲,区域性偶发害虫有甜菜大龟甲、红头纹豆芫菁,零星或偶发害虫有甜菜潜叶蝇、白星花金龟、棉铃虫、牧草盲蝽、亚洲玉米螟等。【结论】掌握区域性甜菜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对靶标害虫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害虫 分布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榨季国内外食糖市场回顾与2024/2025榨季展望
3
作者 刘晓雪 张忠鹏 谢由之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2023/2024榨季,巴西食糖生产和出口表现强劲,有效抵补了印度和泰国的供应减量,全球食糖供应过剩约500万吨,ICE原糖价格于2023年11月初创下28.14美分/磅高位后震荡回落至17.5~20.0美分/磅。国内因良种良法政策激励,以及气候适宜提振单产... 2023/2024榨季,巴西食糖生产和出口表现强劲,有效抵补了印度和泰国的供应减量,全球食糖供应过剩约500万吨,ICE原糖价格于2023年11月初创下28.14美分/磅高位后震荡回落至17.5~20.0美分/磅。国内因良种良法政策激励,以及气候适宜提振单产,产糖量恢复性增产到996.3万吨,同比增11.07%。2023年初销糖量同比大增,致使工业库存降至近年低位,累计产销率亦创近年纪录水平,而后低库存和高产销率由2024年初维持至9月份,成为整个榨季国内现货价格相对抗跌的主要支撑,基差亦整体维持在200元/吨高位。因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抑制了含糖食品消费,涉糖行业营收普遍下降,8月和9月企业利润同比差于此前10个月的利润同比,涉糖企业通过增加糖浆预混粉等低成本替代品进口,对食糖市场形成一定挤占打压。展望2024/2025榨季,预计泰国、欧盟增产,巴西减产,幅度需持续关注含糖量和制糖比指标,印度持平可能较大,但受糖醇政策和出口政策影响仍有较大不确定,全球食糖供应过剩格局仍将持续,但过剩量将有所收窄。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供给宽松程度不及去年同期,若巴西产量不及预期,有可能进一步转为偏紧格局,为糖价走强提供动能。国内增产幅度约为9.4%,近期进口糖利润改善,7月和8月进口到港增加,新榨季开启,糖浆和预混粉进口数量的稳定替代,均将对国内糖价形成明显压制。此外,2024/2025榨季全球宏观经济、能源政策、强势美元和印度出口政策对食糖价格的影响明显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糖 供需 价格 产量 市场 进口 能源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重离子诱变选育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董喜存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镉胁迫对重离子诱变选育的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评价重离子诱变后代对镉抗性的能力。【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组培养至三叶期幼苗分别施加50 mg/kg的镉溶液和清水,待14 d后进行形态学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 【目的】探讨镉胁迫对重离子诱变选育的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评价重离子诱变后代对镉抗性的能力。【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组培养至三叶期幼苗分别施加50 mg/kg的镉溶液和清水,待14 d后进行形态学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50 mg/kg的镉溶液对甜高粱幼苗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离子诱变后代‘KFJT-1’和‘KFJT-3’幼苗的株高分别降低了20.66%和17.57%,差异极显著。除株高外,根长、生物量、叶面积、镉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主要性状指标在镉胁迫前后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甜高粱重离子诱变后代幼苗的抗镉能力增强,生物量、叶面积和根长可作为评价甜高粱抗镉胁迫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重离子 镉胁迫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甘蔗良种繁育与种茎制种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李权 邓宇驰 +8 位作者 陈荣发 范业赓 吴宗猛 廖树冠 吴延勇 赖振光 李燕娇 周忠凤 吴建明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而甘蔗种业是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关键,是支撑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优良甘蔗品种的基础上,种茎制种技术对甘蔗栽培来说尤为重要。目前甘蔗种业还相当薄弱,甘蔗传统种茎制种技术主要是人工砍成双芽段...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而甘蔗种业是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关键,是支撑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优良甘蔗品种的基础上,种茎制种技术对甘蔗栽培来说尤为重要。目前甘蔗种业还相当薄弱,甘蔗传统种茎制种技术主要是人工砍成双芽段或行间砍成3~4芽段种植。本文对我国甘蔗品种推广与制种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提出发展新思路,应对当前甘蔗生产困境与挑战,为我国甘蔗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业 良种繁育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施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对甜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泽 王望 +3 位作者 华佳祺 肖傲雪 宋柏权 王秋红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为研究减施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对甜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生物炭基有机肥用量。【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选用氮高效材料‘H004’、氮低效材料‘86131/1’,以常规施肥(氮肥施用量120 kg/hm^(2))为对照(CK),设置减施15%... 【目的】为研究减施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对甜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生物炭基有机肥用量。【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选用氮高效材料‘H004’、氮低效材料‘86131/1’,以常规施肥(氮肥施用量120 kg/hm^(2))为对照(CK),设置减施15%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888 kg/hm^(2)(BOF_(1))、减施30%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1776 kg/hm^(2)(BOF_(2))、减施45%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2664 kg/hm^(2)(BOF_(3))、减施60%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3552 kg/hm^(2)(BOF_(4))4个生物炭基有机肥处理,测定甜菜光合特性指标和全株含氮量。【结果】(1)BOF1和BOF3处理增加了氮高效材料‘H004’甜菜和氮低效材料‘86131/1’甜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SPAD);(2)与对照比,各生物炭基有机肥处理甜菜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降低,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系统Ⅱ实际光能转换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不同程度地提高,叶片ΦPSII、qP值在BOF_(3)处理下相对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3)不同生物炭基有机肥水平处理下两种甜菜材料光合特性指标差异不显著;(4)BOF_(1)、BOF_(3)处理植株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除了BOF_(4)处理,各处理的氮高效材料‘H004’的植株全氮含量均高于氮低效材料‘86131/1’。【结论】BOF_(1)和BOF_(3)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研究结果可为减施氮肥配施生物炭基有机肥在寒地黑土甜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氮肥 生物炭基有机肥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第16轮甘蔗品种区试开远点评价
7
作者 普新援 姚丽 +9 位作者 艾静 张静 任生林 夏红明 赵丽萍 赵俊 赵培方 刘家勇 陈学宽 昝逢刚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31-42,共12页
【目的】评价新选育甘蔗品种(系)在开远点的丰产性、糖分和稳定性,为甘蔗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12份参试材料,‘新台糖22号’为对照,2019—2021年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田间试验,并对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蔗茎产量和蔗糖... 【目的】评价新选育甘蔗品种(系)在开远点的丰产性、糖分和稳定性,为甘蔗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12份参试材料,‘新台糖22号’为对照,2019—2021年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田间试验,并对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在开远试点,综合评价表现最佳的为‘云蔗121185’、‘云蔗121220’、‘云蔗113898’,与对照相比,蔗茎产量分别增加20.19%、5.92%、3.56%,蔗糖产量分别提高27.13%、14.59%、5.05%;蔗糖分表现最佳的为‘云蔗13165’、‘云蔗103148’,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6.7%、16.26%,蔗糖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43%、6.95%。【结论】在开远试点综合性状较优的品种(系)为‘云蔗121185’、‘云蔗121220’和‘云蔗113898’,可以考虑进一步在开远及临近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性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BvNLP2-like基因敲除载体构建与拟南芥中模拟敲除
8
作者 王希 陶艳昵 +3 位作者 张西宁 张琦 李志烨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20-26,共7页
【目的】为研究此前自甜菜中发现的BvNLP2-like基因的功能,需要观察其过表达与基因敲除对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构建该基因的敲除载体,同时构建拟南芥中同源基因敲除载体并进行模拟敲除。【方法】以甜菜BvNLP2-like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 【目的】为研究此前自甜菜中发现的BvNLP2-like基因的功能,需要观察其过表达与基因敲除对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构建该基因的敲除载体,同时构建拟南芥中同源基因敲除载体并进行模拟敲除。【方法】以甜菜BvNLP2-like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基础载体,设计构建BvNLP2-like基因的敲除载体;同时寻找拟南芥中与之同源的基因,构建该拟南芥基因的敲除载体,最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基因敲除载体转化拟南芥以验证敲除效果。【结果】设计并构建了BvNLP2-like基因的敲除载体pHK2-Cas9-U6-BV,拟南芥中同源基因的敲除载体pHK2-Cas9-U6-AT,通过模拟敲除得到了基因组中目的基因发生缺失突变的植株,表明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成功实现该NLP基因的敲除。【结论】本研究得到了2种可用于NLP基因基因敲除的载体,为此基因在甜菜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NLP基因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9
作者 王禹童 刀静梅 +3 位作者 杨绍林 李如丹 艾静 邓军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52-63,共12页
【目的】随着甘蔗种植区域向旱坡地转移,干旱胁迫已对甘蔗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抗旱品种的筛选与评价是应对干旱胁迫、提高植物耐旱性和产量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方法】本研究以13个“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区试品种和4个甘蔗主栽品... 【目的】随着甘蔗种植区域向旱坡地转移,干旱胁迫已对甘蔗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抗旱品种的筛选与评价是应对干旱胁迫、提高植物耐旱性和产量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方法】本研究以13个“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区试品种和4个甘蔗主栽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浇水为对照,干旱胁迫和复水3 d为处理,通过测定叶绿素、H_(2)O_(2)、MDA、SOD、POD、CAT、APX、脯氨酸、SP、SS等生理生化指标,运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甘蔗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和鉴定,为抗旱育种和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理论支撑。【结果】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甘蔗的叶绿素总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浇水处理,复水3 d后指标恢复正常;干旱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浇水处理,并在复水3 d后恢复;不同甘蔗品种的SOD、POD、CAT、APX活性,H_(2)O_(2)、MDA、SP、SS含量在干旱胁迫处理和复水3 d处理后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甘蔗响应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显著;甘蔗品种‘云瑞14662’和‘桂糖14811’推荐于云南开远等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及复水 生理生化指标 抗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亚磷酸钾对甜菜褐斑病抗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史宝 鞠晨 +4 位作者 邢旭明 隋文雪 崔伟东 魏磊 史树德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目的】研究亚磷酸钾处理能否通过增强感病甜菜的防御反应来降低病害胁迫的不利影响,为褐斑病的防治及病害条件下甜菜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菜品种‘KUHN1387’为试验材料,清水处理(CK)和杀菌剂处理(T1)为对照,设置... 【目的】研究亚磷酸钾处理能否通过增强感病甜菜的防御反应来降低病害胁迫的不利影响,为褐斑病的防治及病害条件下甜菜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菜品种‘KUHN1387’为试验材料,清水处理(CK)和杀菌剂处理(T1)为对照,设置杀菌剂与亚磷酸钾的混合处理(T2),亚磷酸钾设稀释400、800、1200倍3个浓度处理,以及喷施2次和4次处理。喷药后7~9 d调查田间病情指数,测定甜菜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过氧化氢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收获期测定其产量和含糖率。【结果】亚磷酸钾显著提高了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指数,在亚磷酸钾的不同处理中,杀菌剂和亚磷酸钾混合处理(T2)效果最优,防效达到了65.45%;亚磷酸钾处理促进了甜菜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降低了甜菜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提高了CAT和SOD活性,提高了甜菜对褐斑病的抗性,最终提高了甜菜的产量和含糖率,其中亚磷酸钾喷施4次、稀释800倍的处理效果最优,其产量及含糖率较CK分别提高了28.50%和2.19个百分点。【结论】亚磷酸钾处理可以缓解褐斑病对甜菜的危害,降低甜菜褐斑病的病情指数,促进甜菜的生长,提高甜菜的产量和含糖率。研究结果可为甜菜褐斑病防治和甜菜产量提高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亚磷酸钾 褐斑病 病情指数 抗氧化酶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品牌红甜菜根粉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
11
作者 芋鑫鑫 项星淳 +2 位作者 符晶晶 刘大丽 兴旺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36-45,共10页
【目的】为评估不同品牌甜菜根粉质量安全状况。【方法】参考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相关标准以及甜菜根粉中甜菜红素的测定标准,检测了12个不同品牌甜菜根粉的基本指标及多种元素的含量。【结果】12种不同品牌甜菜根粉在颜色反应试验、最... 【目的】为评估不同品牌甜菜根粉质量安全状况。【方法】参考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相关标准以及甜菜根粉中甜菜红素的测定标准,检测了12个不同品牌甜菜根粉的基本指标及多种元素的含量。【结果】12种不同品牌甜菜根粉在颜色反应试验、最大吸收波长及吸光度试验、pH值测定中,所得的数值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通过检测12种不同品牌甜菜根粉中多种元素含量,发现甜菜根粉中铁、锰、铜、锌含量较高,砷、硒、镉、铅含量较低,12种甜菜根粉中均不含汞元素。【结论】正规生产或正规渠道购买的甜菜根粉的主要理化指标安全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以增进消费者对甜菜根粉质量安全状况的了解,促进甜菜根粉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根粉 无机元素 品质分析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甜菜BvFVE1互作蛋白
12
作者 徐蕊 邳植 +2 位作者 柯立勋 张春雪 孙月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为了探究甜菜WD-40重复蛋白MSI4(BvFVE1)在调控甜菜生长发育中的潜在功能。【方法】以甜菜品种‘KWS9147’幼苗为材料提取RNA,构建的酵母cDNA文库作为猎物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酵母cDNA文库中与BvFVE1相互作用的蛋白。... 【目的】为了探究甜菜WD-40重复蛋白MSI4(BvFVE1)在调控甜菜生长发育中的潜在功能。【方法】以甜菜品种‘KWS9147’幼苗为材料提取RNA,构建的酵母cDNA文库作为猎物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酵母cDNA文库中与BvFVE1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通过含有X-α-Gal四缺培养基筛选后,共鉴定出40种可能与BvFVE1相互作用的蛋白。对这些蛋白功能进行注释发现BvFVE1互作蛋白主要参与mRNA降解代谢、蛋白质翻译、细胞骨架的形成等过程。【结论】这些结果说明BvFVE1可能参与染色质重塑相关的基因表达,为今后探索BvFVE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BvFVE1 酵母双杂交系统 蛋白质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醇价差与糖醇比例对巴西和中国食糖产业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杨文燕 刘晓雪 李维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86-97,共12页
为深入探究巴西对中国食糖产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糖醇价差与糖醇比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糖醇价差与糖醇比例对巴西和中国食糖产业的影响机制。基于2017年至2023年月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得出几个主要结论:一是... 为深入探究巴西对中国食糖产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糖醇价差与糖醇比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糖醇价差与糖醇比例对巴西和中国食糖产业的影响机制。基于2017年至2023年月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得出几个主要结论:一是糖醇价差决定甘蔗制糖比例,两者呈非线性关系,月均糖醇价差每增加1美分/磅,甘蔗制糖比例月均增加约2.1%,但其增速以0.27%逐渐变慢,当糖醇价差处于低位时(-1.77~-1.62美分/磅),甘蔗制糖比例变动相对敏感;二是甘蔗制糖比例与巴西产糖量、食糖出口量均呈正相关,月均甘蔗制糖比例每增加1%,引起巴西月均产糖量增加9.87万吨,月均食糖出口量增加6.45万吨,在变动趋势上,巴西食糖出口量变动滞后于甘蔗制糖比例变动约2个月;三是通常情况下,巴西产糖量水平负作用于国际糖价,巴西月均产糖量每增加1万吨,月均国际糖价降低0.02美分/磅;四是国际糖价通过影响国内外价差和食糖进口利润间接改变中国食糖进口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糖价月均每减少1美分/磅,中国食糖进口量月均增加0.72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糖醇价差 糖醇比例 食糖产业 中国 进口量 进口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程序的甜菜CBDP核心引物的筛选
14
作者 宋玥 吴则东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旨在选出高多态性、高稳定性、可重复性好的核心引物,并找到更适合筛选甜菜CBDP引物扩增的PCR程序。【方法】利用3种不同的PCR程序,对39条CBDP引物进行筛选,并通过此3种PCR程序的扩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ouch Down程序... 【目的】旨在选出高多态性、高稳定性、可重复性好的核心引物,并找到更适合筛选甜菜CBDP引物扩增的PCR程序。【方法】利用3种不同的PCR程序,对39条CBDP引物进行筛选,并通过此3种PCR程序的扩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ouch Down程序扩增结果优于固定退火温度55℃以及低退火温度的程序,基于最优退火温度从39条CBDP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好的CBDP引物,这9条引物扩增出的总条带数为76条,多态性条带为72条,多态百分比为94.7%。多态性信息量范围在0.552~0.913,引物的平均PIC值为0.762。【结论】CBDP核心引物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甜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降落PCR CBDP引物 分子标记 核心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赤霉素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15
作者 王紫奕 胡华兵 +1 位作者 王荣华 王茂芊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目的】为了测定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对不同温度下甜菜种子的引发效果。【方法】选用‘TD802’甜菜种子作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作为引发剂,分别设置5、15、25 mg/L三个浓度梯度,并设置20、10、4℃三个温度梯度,共9... 【目的】为了测定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对不同温度下甜菜种子的引发效果。【方法】选用‘TD802’甜菜种子作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作为引发剂,分别设置5、15、25 mg/L三个浓度梯度,并设置20、10、4℃三个温度梯度,共9个处理。通过对‘TD802’甜菜种子浸泡回干后发芽培养,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电导率。【结果】不同温度梯度下,经不同浓度GA_(3)处理的甜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20℃下,5 mg/L GA_(3)处理的发芽势、活力指数,25 mg/L GA_(3)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高于其他处理组;10℃下,5 mg/L GA_(3)处理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25 mg/L GA_(3)处理的发芽率、活力指数高于其他处理组;4℃下,25 mg/L GA_(3)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于其他处理组。不同温度梯度下,25 mg/L GA_(3)处理的电导率值均低于其他处理组。【结论】25 mg/L GA_(3)浸种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的甜菜种子引发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组,有效提高了低温胁迫下甜菜种子的萌发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种子 赤霉素 种子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基因组的前沿研究
16
作者 暴怡雪 张木清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甘蔗。复杂的遗传背景和极高程度的多倍体特性使得甘蔗基因组的破译工作困难重重。本文汇总了目前甘蔗基因组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深入剖析了首个染色体水平的现代... 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甘蔗。复杂的遗传背景和极高程度的多倍体特性使得甘蔗基因组的破译工作困难重重。本文汇总了目前甘蔗基因组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深入剖析了首个染色体水平的现代杂交栽培种甘蔗ZZ1的全基因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旨在为我国甘蔗产业的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组 前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定量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清滕 吴艳青 +3 位作者 胡贝贝 刘志伟 周佳敏 朱虹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46-58,共13页
甜菊糖苷是低热量、高甜度、无毒性的新一代甜味剂。因其获取方式不同,甜菊糖苷的组分和各组分的占比存在差异,会影响甜菊糖苷的甜味及药用疗效。为确保甜菊糖苷产品质量,常采用液相色谱法对甜菊糖苷产品组分进行定量控制。本文基于液... 甜菊糖苷是低热量、高甜度、无毒性的新一代甜味剂。因其获取方式不同,甜菊糖苷的组分和各组分的占比存在差异,会影响甜菊糖苷的甜味及药用疗效。为确保甜菊糖苷产品质量,常采用液相色谱法对甜菊糖苷产品组分进行定量控制。本文基于液相色谱法的定量机制和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理化特性,重点阐述了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甜菊糖苷类化合物所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固定相材料的优缺点,推荐了甜菊糖苷类化合物反相液相色谱法定量的最佳色谱条件,并展望了用于分离定量糖类化合物的固定相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苷 液相色谱法 固定相 流动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期和种植密度对甘蔗良繁种茎农艺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吴凯朝 黄诚梅 +7 位作者 徐林 翁梦苓 邓智年 庞天 李茂 黄海 陶思兴 周锋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对‘桂糖44号’良繁种茎农艺性状的影响特点,为甘蔗良种高效繁育生产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以植期(A)为主区,种植密度(B)为副区,开展3个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二... 【目的】明确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对‘桂糖44号’良繁种茎农艺性状的影响特点,为甘蔗良种高效繁育生产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以植期(A)为主区,种植密度(B)为副区,开展3个不同植期和种植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植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新植和第一年宿根良繁种茎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植期与‘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分蘖苗数和分蘖率关系密切,A3植期获得最大平均单株分蘖苗数,均在14苗/株以上;植期和种植密度对‘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的株高、茎径、成茎及有效芽有显著的影响,A1B1的株高、茎径、成茎率最大,A3B1获得最大单株蔗茎数,A3B3获得最大单位面积有效茎数,A1B2获得最大单位面积总有效芽数;在宿根蔗表现上,A3B2获得最大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总有效芽数;植期对‘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新植蔗的种茎发芽率影响显著,A3植期的种茎发芽率最大,均在98%以上,但对宿根蔗种茎发芽率影响不大。【结论】‘桂糖44号’脱毒组培苗在桂中蔗区良繁基地的种植期为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间为适宜,种植密度以1.65万株/hm^(2)左右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植密度 植期 脱毒组培苗 桂糖4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肥对甜叶菊生长、光合特性及甜菊糖苷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王翠丽 谢忠清 马金慧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锌肥处理对甜叶菊生长、光合特性及甜菊糖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甜叶菊‘陇甜菊2号’为试材,设置4个锌肥水平(7.5、12.5、17.5、22.5 kg/hm2),测定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和甜菊糖苷含量。【结果】喷施锌肥可以不同程度促进... 【目的】探讨锌肥处理对甜叶菊生长、光合特性及甜菊糖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甜叶菊‘陇甜菊2号’为试材,设置4个锌肥水平(7.5、12.5、17.5、22.5 kg/hm2),测定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和甜菊糖苷含量。【结果】喷施锌肥可以不同程度促进甜叶菊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提高叶片产量和糖苷含量。其中T2(12.5 kg/hm2)处理的株高、分枝数最高,分别较CK提高11.86%和54.50%。T3(17.5 kg/hm2)处理分枝长最大,较CK提高13.30%。不同水平锌肥处理之间甜叶菊茎鲜重、叶片鲜重和干重无显著差异。随着锌肥水平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3处理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最大,较对照(CK)分别提高26.96%、12.06%和34.11%。T2处理的瑞鲍迪苷A(RA)、甜菊苷(STV)、瑞鲍迪苷C(RC)和总苷含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31.91%、35.16%、24.68%和46.75%。【结论】当锌肥水平为12.5~17.5 kg/hm^(2)时,甜叶菊植株生长较好,光合作用增强,糖苷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生长 光合特性 甜菊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疆甜菜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20
作者 王泽玉 多芝贤 +6 位作者 陈海军 孙剑 齐树森 魏国坤 张菡 杨洁 秦亚楠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59-71,共13页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中致腐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鉴定,明确造成甜菜腐败的优势致腐菌。【结果】甜菜中的微生物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腐败甜菜中主要的优势细菌为明串珠菌、泛菌和植物乳杆菌属,优势真菌为酵母菌。整个微生物群落在这些优势细菌的驱动下促使甜菜腐败,含糖量下降。通过对筛选出的60株细菌和44株真菌进行鉴定发现甜菜中优势致腐细菌和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XJ-4和Aspergillus alliaceus A-4。【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新疆甜菜贮藏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贮藏期 蔗糖含量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