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噁二唑纱线的还原染料染色
1
作者 丁致家 夏亚辉 +2 位作者 吴之瑜 钱俊 曹根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聚噁二唑(POD)纤维存在光稳定性不足、耐日晒色牢度差的问题,选用日晒牢度优异的3种不同颜色的还原染料对POD纱线进行染色试验,研究其染色性能及色牢度。研究表明,3%(omf)还原红/黄/蓝染料染色POD纱线的K/S值分别达到6.5/9.2/11.4,耐日... 聚噁二唑(POD)纤维存在光稳定性不足、耐日晒色牢度差的问题,选用日晒牢度优异的3种不同颜色的还原染料对POD纱线进行染色试验,研究其染色性能及色牢度。研究表明,3%(omf)还原红/黄/蓝染料染色POD纱线的K/S值分别达到6.5/9.2/11.4,耐日晒色牢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4级,耐汗渍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均可达到4~5级。同时,染色对POD纱线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染料 染色 耐日晒色牢度 染色性能 POD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染料电化学还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勇刚 陈大俊 +3 位作者 纪俊玲 陶永新 汪媛 秦勇 《染整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7-11,25,共6页
电化学还原技术消耗化学品和水少,还原剂可再生,绿色环保,正日益受到关注。论述了国内外电化学还原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电化学还原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还原电解槽结构。分析了电化学还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还原染料 电化学还原 铁络合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酒石酸棉织物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染色 被引量:16
3
作者 屈新奇 樊增禄 张文强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0-12,共3页
以Fe(Ⅱ)-酒石酸配合物为氧化还原媒介,对还原黄G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研究六水硫酸铁、酒石酸和氢氧化钠等质量浓度对还原黄G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六水硫酸铁质量浓度为8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35 g/L,酒石酸质量浓度为... 以Fe(Ⅱ)-酒石酸配合物为氧化还原媒介,对还原黄G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研究六水硫酸铁、酒石酸和氢氧化钠等质量浓度对还原黄G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六水硫酸铁质量浓度为8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35 g/L,酒石酸质量浓度为15 g/L,染色时间为60 min,染色温度为35℃,外加电压为3 V,阴极面积为20 cm2的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可获得较好的还原染色效果,其耐皂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达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还原染料 电化学 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及涤棉混纺织物近红外迷彩伪装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辉 张建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3,75,共5页
分别采用还原和分散染料对棉及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生产近红外迷彩伪装。研究表明:还原蓝L-MG和汽巴能蓝83962属于同一类染料;随着还原蓝L-MG染料浓度的增加,近红外反射光谱产生红移,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峰值与红移量有关;当染料质... 分别采用还原和分散染料对棉及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生产近红外迷彩伪装。研究表明:还原蓝L-MG和汽巴能蓝83962属于同一类染料;随着还原蓝L-MG染料浓度的增加,近红外反射光谱产生红移,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峰值与红移量有关;当染料质量分数为1%~2%时,染色织物反射光谱和树叶反射光谱曲线最为接近;除蜂巢和缎纹组织外,染料浓度对可见光反射光谱没有影响,对近红外反射光谱曲线影响很小;近红外反射光谱与产生红移量最大的染料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还原染料 漫反射光谱 染色 近红外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液体还原染料染色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柳 李艳福 +2 位作者 闫凯 王蒙 曹机良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4,共4页
采用液体还原染料还原蓝RSN、棕BR和橄榄T对棉织物进行浸轧染色,探讨了保险粉、氢氧化钠和染料用量,以及染色温度和时间对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影响。优化的棉织物液体还原染料染色工艺为:还原染料2%(omf),保险粉20g/L,氢氧化... 采用液体还原染料还原蓝RSN、棕BR和橄榄T对棉织物进行浸轧染色,探讨了保险粉、氢氧化钠和染料用量,以及染色温度和时间对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影响。优化的棉织物液体还原染料染色工艺为:还原染料2%(omf),保险粉20g/L,氢氧化钠15g/L,染色温度40~60℃,染色时间40min,染色织物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服用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还原染料 染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还原染料染色及近红外伪装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辉 张建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共4页
利用织物反射光谱法,测量不同结构的还原染料染棉织物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并与绿色树叶相比,对其伪装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还原染料所染棉织物具有与树叶类似的反射光谱曲线,不同种类还原染料所染棉织物的反射峰所处的波段不同,即染料... 利用织物反射光谱法,测量不同结构的还原染料染棉织物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并与绿色树叶相比,对其伪装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还原染料所染棉织物具有与树叶类似的反射光谱曲线,不同种类还原染料所染棉织物的反射峰所处的波段不同,即染料结构决定了棉织物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染色织物的反射光谱主要由红移量最多的染料反射光谱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还原染料 染色 近红外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染料电化学染色技术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蔡信彬 樊增禄 李庆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8-51,共4页
从还原染色原理、还原染色体系、还原染色装置等三方面阐述国内外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当前染色介体可选择性少,还原染色设备效率低等问题,结合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原理,分析了间接电化学染色技术的... 从还原染色原理、还原染色体系、还原染色装置等三方面阐述国内外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当前染色介体可选择性少,还原染色设备效率低等问题,结合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原理,分析了间接电化学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还原染料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染料PLA纤维织物染色性能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德驹 张伟 张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4-27,共4页
玉米纤维,即聚乳酸(PLA)纤维使用还原桃红R进行染色,探讨了染浴pH值、染色温度、时间和尿素用量对染色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110℃条件下染30 min,可得到很好的染色效果,加入尿素可提高得色深度。还原桃红R对玉米纤维具有很... 玉米纤维,即聚乳酸(PLA)纤维使用还原桃红R进行染色,探讨了染浴pH值、染色温度、时间和尿素用量对染色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110℃条件下染30 min,可得到很好的染色效果,加入尿素可提高得色深度。还原桃红R对玉米纤维具有很好的提升力,各个浓度下染色后都具有很好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还原染料 染色牢度 聚乳酸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橄榄绿B的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 被引量:12
9
作者 卢寅 樊增禄 冯玉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12,共4页
选取两种配位体三乙醇胺和葡萄糖酸钠与铁离子络合物作为载体,对还原橄榄绿B染料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研究了六水硫酸铁、三乙醇胺、葡萄糖酸钠和氢氧化钠等对还原橄榄绿B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六水硫酸铁5 g/L,三乙醇胺1... 选取两种配位体三乙醇胺和葡萄糖酸钠与铁离子络合物作为载体,对还原橄榄绿B染料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研究了六水硫酸铁、三乙醇胺、葡萄糖酸钠和氢氧化钠等对还原橄榄绿B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六水硫酸铁5 g/L,三乙醇胺18 g/L,葡萄糖酸钠10 g/L,氢氧化钠17 g/L,外加电压5.5 V,阴极面积为27 cm2,45℃还原43 min可以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且染色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均能达到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还原染料 电化学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防红外性能还原染料的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园园 卑圣金 +2 位作者 蔡再生 何可立 张钧良 《染整技术》 CAS 2008年第10期6-10,共5页
通过染色织物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其反射率曲线,筛选具有防红外性能的染料;分析该类染料的结构特点;初步测试影响棉织物染色的因素。
关键词 防近红外 反射光谱 棉织物 还原染料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胍开关控制循环涂料泡沫染色机制及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少瑜 张婉 王潮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6,共6页
为实现泡沫染色中残余泡沫的回收和循环再使用,以四甲基胍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合成并表征了开关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四甲基胍(DTMG)。DTMG在CO2的作用下,通过离子化形成泡沫性良好的十二烷基四甲基胍碳酸氢盐(DTMG·CO2),其发泡比为1... 为实现泡沫染色中残余泡沫的回收和循环再使用,以四甲基胍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合成并表征了开关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四甲基胍(DTMG)。DTMG在CO2的作用下,通过离子化形成泡沫性良好的十二烷基四甲基胍碳酸氢盐(DTMG·CO2),其发泡比为11.23,半衰期为126 s,可作为发泡剂应用于涂料泡沫染色体系中。经过涂料泡沫染色,残余泡沫中DTMG·CO2在80℃加热作用下,释放出CO2重新回复到泡沫性差的DTMG结构,实现了残余泡沫的快速破灭和回收。此开关过程循环可逆,涂料泡沫染色中涂料、黏合剂、稳泡剂对泡沫开关性及开关循环性影响不大,且染色效果良好,利用烷基胍开关控制泡沫性的作用,可应用于循环涂料泡沫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表面活性剂 烷基胍 发泡剂 涂料泡沫染色 循环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桃红R的络合物还原体系染色 被引量:4
12
作者 栾野梅 胡苑苑 樊增禄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12,共4页
以氯化亚铁/柠檬酸钠仨乙醇胺络合体系作为纯棉织物染色还原桃红R的还原剂,采用传统浸染法和超声波染色法,考察了氯化亚铁、柠檬酸钠、三乙醇胺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以及还原条件和染色条件对织物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 以氯化亚铁/柠檬酸钠仨乙醇胺络合体系作为纯棉织物染色还原桃红R的还原剂,采用传统浸染法和超声波染色法,考察了氯化亚铁、柠檬酸钠、三乙醇胺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以及还原条件和染色条件对织物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还原桃红R 2%(omf),浴比1:50,氯化亚铁1.0 g/L,柠檬酸钠8 g/L,三乙醇胺6g/L,氢氧化钠18 g/L,70℃还原6 min,染色35 min,或者超声波染色25 min。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染色可以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性能,织物各项色牢度达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体系 染色 络合物 还原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筒子纱的还原染料微悬浮体染色 被引量:3
13
作者 曲铭海 张梅 张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24,共3页
将棉筒子纱还原染料干缸染色法改为微悬浮体染色法,通过优化染色工艺,减小染色筒子的内外层、纱架上层与下层之间色差,灰卡评级在4~5级,电脑测配色ΔE值在0.7以下,染料渗透较深、匀染性较好。
关键词 微悬浮体染色 还原染料 色差 染色牢度 棉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染料配位体系染色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红玉 李戎 宋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6,共3页
采用配位络合物(酒石酸或柠檬酸/FeSO4/三乙醇胺)替代传统的保险粉进行还原艳绿FFB染色,以减少保险粉染色后产生的含硫化合物的毒性。试验从还原电位方面证明酒石酸或柠檬酸配位体系来代替保险粉的可行性,并发现还原染料采用配位体系染... 采用配位络合物(酒石酸或柠檬酸/FeSO4/三乙醇胺)替代传统的保险粉进行还原艳绿FFB染色,以减少保险粉染色后产生的含硫化合物的毒性。试验从还原电位方面证明酒石酸或柠檬酸配位体系来代替保险粉的可行性,并发现还原染料采用配位体系染色,织物的K/S值比保险粉体系高,摩擦牢度则与保险粉染色体系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还原染料 配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仿棉针织牛仔布靛蓝染色工艺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萍 张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36,共4页
研究了天然染料靛蓝对超仿棉针织牛仔布的染色工艺,测试并分析了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将靛蓝染色后超仿棉纱线的反射光谱和色牢度与靛蓝染色后棉纱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靛蓝主要以隐色酸Ⅱ的形式实现对超仿... 研究了天然染料靛蓝对超仿棉针织牛仔布的染色工艺,测试并分析了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将靛蓝染色后超仿棉纱线的反射光谱和色牢度与靛蓝染色后棉纱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靛蓝主要以隐色酸Ⅱ的形式实现对超仿棉纱线染色,其最佳染色工艺为:pH值为6,染色温度120~130℃,染色时间为30 min;靛蓝染色后超仿棉纱线色光纯正,提升性好,其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 天然染料 超仿棉 针织 牛仔布 染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织物还原染料高温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新敏 李宏伟 +2 位作者 邵增进 杨元 王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筛选出了适合汉麻纤维高温染色的还原染料,分别为还原黄G、还原大红GG和还原橄榄绿B。试验发现,还原黄G和大红GG在100℃、还原橄榄绿B在120℃染色后织物具有很好的匀透性;还原黄G、还原大红GG和还原橄榄绿B较优工艺条件分别是:染料用量... 筛选出了适合汉麻纤维高温染色的还原染料,分别为还原黄G、还原大红GG和还原橄榄绿B。试验发现,还原黄G和大红GG在100℃、还原橄榄绿B在120℃染色后织物具有很好的匀透性;还原黄G、还原大红GG和还原橄榄绿B较优工艺条件分别是:染料用量均为6%,染色温度分别为100、100、120℃,保温时间均为10 min,保险粉用量分别为40、40、30 g/L,NaOH用量分别在15~20 g/L、20~30 g/L和25~35g/L;经这3种还原染料染色后,汉麻纤维织物能达到较高的K/S值和匀透性;并且除还原大红GG的耐湿摩擦色牢度偏小外,其他色牢度以及还原黄G和还原橄榄绿B的各项色牢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织物 还原染料 色牢度 K S值 高温染色 保温时间 匀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绿色近红外伪装染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萍 张伟 刘德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6,共3页
将叶绿素铜钠作为近红外伪装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实现羊毛织物在绿色丛林背景下的近红外伪装。羊毛叶绿素铜钠染色工艺为:叶绿素铜钠用量1%(owf),浴比1∶50,100℃,染色30 min,水洗,皂洗。染色后羊毛在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与树叶有相似... 将叶绿素铜钠作为近红外伪装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实现羊毛织物在绿色丛林背景下的近红外伪装。羊毛叶绿素铜钠染色工艺为:叶绿素铜钠用量1%(owf),浴比1∶50,100℃,染色30 min,水洗,皂洗。染色后羊毛在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与树叶有相似的光反射特性,因此有较好的近红外绿色伪装性能。研究表明,叶绿素铜钠作为红外伪装染料,能解决占军用服装比重较大的羊毛织物的红外伪装染色问题,而且染色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铜钠 羊毛 近红外伪装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染料隐色酸对未改性丙纶织物染色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健飞 侯丛 李秀珍 《印染》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9,共2页
用还原染料隐色酸对未改性丙纶织物进行染色,对染浴pH值、染色温度、染料浓度及盐对染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还原染料 隐色酸 织物 染色 未改性丙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还原剂体系用于还原蓝RSN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栾野梅 耿树青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1,共3页
以保险粉-葡萄糖复配体系作为还原蓝RSN染纯棉织物的还原剂,通过单因子试验考察了葡萄糖与保险粉浓度比例、氢氧化钠浓度、染色温度等对上染率、固色率、K/S等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染色优化工艺为:染料2%(owf),保险粉13.5 g/L,葡萄糖... 以保险粉-葡萄糖复配体系作为还原蓝RSN染纯棉织物的还原剂,通过单因子试验考察了葡萄糖与保险粉浓度比例、氢氧化钠浓度、染色温度等对上染率、固色率、K/S等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染色优化工艺为:染料2%(owf),保险粉13.5 g/L,葡萄糖1.5 g/L,氢氧化钠16 g/L,染色还原温度50℃.通过优化工艺与传统还原染色工艺对比实验得出,复配体系优化工艺染色效果高于传统染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还原体系 还原染料 染色 纯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大红R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染色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诗娟 樊增禄 《染整技术》 CAS 2009年第2期6-9,共4页
以贵金属氧化涂层网状钛电极为阳极(在阳极电解池中加入35g/LH2SO4作为电解质);Cu为阴极{在阴极电解池中加入六水硫酸铁〔Fe2(SO4)3·6H2O〕、三乙醇胺(TEA)、NaOH作为还原染液};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装置进行还原大红R染... 以贵金属氧化涂层网状钛电极为阳极(在阳极电解池中加入35g/LH2SO4作为电解质);Cu为阴极{在阴极电解池中加入六水硫酸铁〔Fe2(SO4)3·6H2O〕、三乙醇胺(TEA)、NaOH作为还原染液};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装置进行还原大红R染料(0.2g/L)的电化学还原染色。最佳还原染色工艺为:还原〔Fe2(SO4)3·6H2O5g/L,TEA30g/L,NaOH13g/L,外加电压5V,阴极面积30cm2,40℃〕→染色(40℃,70min,浴比1∶100)→在空气中自然氧化(15min)→冷水洗→皂洗(90℃,15min)→水洗→烘干。该工艺条件下染色织物的△K/S值为0.059,说明还原大红R电化学还原染色工艺的染色织物匀染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大红R 还原 电化学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