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变筛选Vc二步伴生菌
1
作者 朱建茹 朱娜 +3 位作者 刘丽华 王俊芬 焦暖 王莹莹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49-152,共4页
为了提高Vc二步发酵糖酸转化率,以巨大芽孢杆菌WS-05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和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进行诱变选育,筛选促进产酸菌生长和代谢的伴生菌。研究了微波-氯化锂诱变过程中不同的剂量、时间对Vc二步伴生菌存活率的影响,选取菌株存... 为了提高Vc二步发酵糖酸转化率,以巨大芽孢杆菌WS-05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和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进行诱变选育,筛选促进产酸菌生长和代谢的伴生菌。研究了微波-氯化锂诱变过程中不同的剂量、时间对Vc二步伴生菌存活率的影响,选取菌株存活率为55%~70%的3组诱变组合方式进行诱变,筛选能使小菌发酵产2-酮基-L-古龙酸产量高的伴生菌,经摇瓶发酵复筛,获得高产菌株D06,其转化率较出发菌株高2%。研究了发酵条件对新菌系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增加新菌系通气量(250 mL发酵摇瓶中装液20~25 mL)可以充分满足菌体代谢产酸对氧的要求,最适底糖浓度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1℃;经传代实验证明,其遗传性状稳定,4代平均转化率可达8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复合诱变 伴生菌 氯化锂 微波诱变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维生素C二步发酵种子质量的方法
2
作者 胡静 刘丽华 +3 位作者 朱娜 苏宏儒 王婧 米帅东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通过在维生素C二步种液培养基中添加半胱氨酸或(和)氯化钙的方法,研究了这2种物质对二步菌种生长和产2-酮基-L-古龙酸(2-KLG)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步种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半胱氨酸和(或)氯化钙能够促进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生长,提高... 通过在维生素C二步种液培养基中添加半胱氨酸或(和)氯化钙的方法,研究了这2种物质对二步菌种生长和产2-酮基-L-古龙酸(2-KLG)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步种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半胱氨酸和(或)氯化钙能够促进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生长,提高菌体密度,协调混菌比例,提高种子质量,并提高后续发酵2-酮基-L-古龙酸生成速率,缩短发酵周期。在种子培养基中同时加入0.3 g/L半胱氨酸和0.6 g/L氯化钙培养效果最显著:种液中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浓度提高30.77%,发酵周期缩短8.33%,2-酮基-L-古龙酸生成速率提高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发酵种子 半胱氨酸 氯化钙 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 菌体密度 2-酮基-L-古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L-古龙酸合成维生素C工艺研究进展
3
作者 慕金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2期11-13,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由2-酮基-L-古龙酸合成维生素C工艺在维生素C生产中的重要性,综述了现有的合成工艺,并分析了各生产工艺的优缺点,为优化维生素C生产工艺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古龙酸 维生素C 甲酯化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生产技术 被引量:20
4
作者 仪宏 张华峰 +1 位作者 朱文众 曾远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3年第6期76-81,共6页
介绍了维生素C的性质、功能和用途。综述了维生素C生产技术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微生物发酵法的生产工艺进展。介绍了二步发酵法与葡萄糖直接发酵法的研发现状 ,探讨了 2 -酮基 -L-古龙酸的分离提取工艺。展望了我国维生素... 介绍了维生素C的性质、功能和用途。综述了维生素C生产技术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微生物发酵法的生产工艺进展。介绍了二步发酵法与葡萄糖直接发酵法的研发现状 ,探讨了 2 -酮基 -L-古龙酸的分离提取工艺。展望了我国维生素C生产技术的前景。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二步发酵法 葡萄糖直接发酵法 生产工艺 功能 2—酮基—L—古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苯甲酸和山梨酸 被引量:9
5
作者 丁健桦 罗明标 +1 位作者 王兴祥 张鸿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C 同时测定 山梨酸 苯甲酸 HPLC法 饮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常规分析方法 强化食品 准确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建华 盛勤 +2 位作者 冯瑞山 丁敏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58-760,共3页
报道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的方法。将最佳生长条件下对数生长后期的培养物以溶菌酶处理,YE培养基上再生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形成率约99%,再生率2.93%。
关键词 氧化 葡萄糖酸杆菌 原生质体 维生素C 发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化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瑞山 陈建华 +1 位作者 盛勤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21-623,共3页
用甘氨酸和青霉素对软化芽孢杆菌体进行酶解前的预处理。处理后菌在溶菌酶浓度为5mg/ml,作用温度42℃,作用时间2h下,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0%~99%,再生率达50%~70%。
关键词 软化芽孢杆菌 原生质体 维生素C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及其伴生菌软化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盛勤 冯瑞山 +2 位作者 陈建华 王颜玉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18-618,共1页
经紫外线单亲灭活的软化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 30-6原生质体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unobacter oxydans 10-3原生质体在PEG(MW6000)诱导下进行融合。在含利福平的YE再生培养基上筛选融合子,融合频率为2.8×10^(-7)。
关键词 维生素C 氧化葡萄糖酸 杆菌 原生质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中月桂酸维生素C酯的酶催化合成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晓丽 安庆大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3,共3页
以月桂酸甲酯和维生素 C为原料 ,以固定化的脂肪酶 (LIPOZYM IM)为催化剂 ,合成了月桂酸维生素C酯。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月桂酸维生素 C酯的较佳合成条件为 :维生素 C与月桂酸甲酯摩尔比为 5 .0∶ 1、反应温度为 60... 以月桂酸甲酯和维生素 C为原料 ,以固定化的脂肪酶 (LIPOZYM IM)为催化剂 ,合成了月桂酸维生素C酯。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月桂酸维生素 C酯的较佳合成条件为 :维生素 C与月桂酸甲酯摩尔比为 5 .0∶ 1、反应温度为 60℃、脂肪酶用量为反应体系重量的 2 .5 %、反应时间为 1 0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产物一次收率为 61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介质 月桂酸维生素C酯 催化合成 维生素C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隙气升式反应器的开发——Ⅱ.维生素C两步发酵过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学钦 夏杰 +1 位作者 屠天强 俞俊棠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742-746,共5页
在400mm直径的环隙气升式发酵罐(Ⅰ)内进行了两步发酵试验,由山梨醇制取维生素C的前体——2-酮基-L-古龙酸。测定了第二步发酵过程的氧传递速率和体积传质系数。实验表明,在产酸中期的平均体积传质系数仅为相同表观气速下,空气-水系统... 在400mm直径的环隙气升式发酵罐(Ⅰ)内进行了两步发酵试验,由山梨醇制取维生素C的前体——2-酮基-L-古龙酸。测定了第二步发酵过程的氧传递速率和体积传质系数。实验表明,在产酸中期的平均体积传质系数仅为相同表观气速下,空气-水系统的体积传质系数的40%左右。采用性能指标PI作为评价发酵罐操作性能的标准,求得(Ⅰ)的最佳空气流量,并与机械搅拌罐(Ⅱ)作比较。发酵试验表明,(Ⅰ)非常适用于两步发酵过程。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其总收率可达85%左右。所以(Ⅰ)完全能替代(Ⅱ),从而大大节约能耗和投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发酵罐 反应器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提取α-酮基-L-古龙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坐镇 谢小华 +1 位作者 徐惠珍 倪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用离子交换法对发酵液中维生素C中间体α-酮基-L-古龙酸(KGA)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系统筛选、研究了四种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KGA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洗脱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E5... 用离子交换法对发酵液中维生素C中间体α-酮基-L-古龙酸(KGA)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系统筛选、研究了四种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KGA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洗脱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E5树脂对发酵液中KGA的提炼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维生素C 酮基古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法提纯维生素C发酵液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银惠 马东祝 +1 位作者 李文红 边习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57,共4页
维生素C发酵液中存在蛋白质、菌丝体和固体悬浮颗粒等杂质,超滤法提取发酵液中的古龙酸,采用Suntar-Ⅲ膜组件,滤液质量高,过滤收率可以达到99.45%,操作温度为30℃,压力为0.45MPa ̄0.50MPa,过滤中的平均膜通量达到110.5L(/m·2h)。
关键词 超滤 提纯 古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剂对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文平 王月慧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研究了食品中常用螯合剂对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螯合剂螯合作用受pH值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面团的拉伸试验表明螯合剂有效地延缓了L-抗坏血酸的氧化作用。面包烘焙试验进一步证实螯合剂可以使L-抗坏血酸氧化作... 研究了食品中常用螯合剂对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螯合剂螯合作用受pH值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面团的拉伸试验表明螯合剂有效地延缓了L-抗坏血酸的氧化作用。面包烘焙试验进一步证实螯合剂可以使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变慢,螯合剂与L-抗坏血酸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面包烘焙品质,其中柠檬酸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 L-抗坏血酸 氧化作用 面包烘焙品质 螯合作用 温度影响 拉伸试验 烘焙试验 协同作用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保鲜过程中维生素C的快速电位滴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志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4-665,共2页
关键词 荔枝保鲜 维生素C 电位滴定 保存时间 VC含量 药食兼用 理论数据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3-5,共3页
维生素C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失活。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的因素有溶液的pH、温度及溶液中的某些金属离子。作者试验了3种常见缓冲体系和5种温度下维生素C的稳定性,6种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柠檬酸及... 维生素C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失活。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的因素有溶液的pH、温度及溶液中的某些金属离子。作者试验了3种常见缓冲体系和5种温度下维生素C的稳定性,6种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柠檬酸及其钠盐缓冲体系中最稳定,温度升高,维生素C的稳定性显著下降,Fe^(3+)、Cu^(2+)和Fe^(2+)对维生素C的氧化失活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溶液中加入明胶浓度为0.5~1.0%时,对维生素C有显著的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L-古龙酸流加发酵过程的在线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恂 章学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开发了用于生产2-酮基-L-古龙酸(2KGA)流加发酵过程的在线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在线检测和控制发酵温度、pH、DO、罐压等环境参数,并可控制糖液、碱液等补料的流加。经70m3环隙气升式发酵罐内的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 开发了用于生产2-酮基-L-古龙酸(2KGA)流加发酵过程的在线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在线检测和控制发酵温度、pH、DO、罐压等环境参数,并可控制糖液、碱液等补料的流加。经70m3环隙气升式发酵罐内的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控制品质好,便于操作,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在线控制 流加发酵 酮基-L-古龙酸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血病的克星——维生素C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志伟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B04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维生素C L-抗坏血酸 水溶性化合物 诺贝尔医学奖 有机化合物 生物化学家 生理代谢 传递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9
18
作者 苏砚溪 杨纪清 《河北化工》 2001年第3期18-19,共2页
以L -抗坏血酸和棕榈酸为原料合成了L -抗坏血酸 -6 -棕榈酸酯,在合成过程中 ,将反应温度从20℃提高到24℃ ,W(硫酸)=99%的溶液改变为100% ,在产品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81 %以上) ,反应时间由48h降到了36h。在精制过程中 ,用氯仿替代乙... 以L -抗坏血酸和棕榈酸为原料合成了L -抗坏血酸 -6 -棕榈酸酯,在合成过程中 ,将反应温度从20℃提高到24℃ ,W(硫酸)=99%的溶液改变为100% ,在产品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81 %以上) ,反应时间由48h降到了36h。在精制过程中 ,用氯仿替代乙醚 ,其用量减少20 % ,溶剂回收率提高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 氯仿 乙醚 合成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士莹 王会君 +2 位作者 牛玉环 曲兴华 李小云 《河北化工》 2005年第6期51-52,共2页
针对L-抗坏血酸结构不稳定、易被氧化的问题,研究了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的制备工艺。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以L-抗坏血酸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为磷化剂,n(L-抗坏血酸)n∶(三偏磷酸钠)为11∶.4,催化剂添加量为5%,溶液pH值为9,反应温度控制... 针对L-抗坏血酸结构不稳定、易被氧化的问题,研究了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的制备工艺。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以L-抗坏血酸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为磷化剂,n(L-抗坏血酸)n∶(三偏磷酸钠)为11∶.4,催化剂添加量为5%,溶液pH值为9,反应温度控制在25℃,经过滤、喷雾干燥等工序得到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固体产品,收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 L-抗坏血酸 三偏磷酸钠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C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燕方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综述了VitC(VitC)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着重介绍了二步发酵法和葡萄糖直接发酵法的研发现状,并对我国VitC生产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VIT C 2-酮基-L-古龙酸 二步发酵法 发酵 提取 转化 葡萄糖直接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