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0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英玻璃气孔成因与原料晶体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修权 张立 +3 位作者 张晋 尤大海 李国栋 张朝宏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176-180,212,共6页
气孔是影响石英玻璃品质的主要结构缺陷,为了探究其成因与原料石英晶体特征的关系,选择5种产自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优质脉石英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ICP及XRD等仪器及方法分析不同脉石英晶体性质、包裹体特征及石英砂纯度,比较各... 气孔是影响石英玻璃品质的主要结构缺陷,为了探究其成因与原料石英晶体特征的关系,选择5种产自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优质脉石英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ICP及XRD等仪器及方法分析不同脉石英晶体性质、包裹体特征及石英砂纯度,比较各高温熔体表观特征、原料表面与玻璃体气孔内外硅氧元素分布状态。结果显示,原生包裹体少、晶格缺陷少、结晶度高,则熔体气孔少,石英玻璃透明度高;反之,熔体气孔多,石英玻璃透明度低。石英晶体内大量微细原生包裹体是石英玻璃气孔形成的主要因素;晶格缺陷与结晶度紧密相关并可遗传,石英砂纯度与熔体气孔形成无直接关系,但晶格杂质的存在会导致晶格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玻璃 气孔成因 包裹体类型 晶格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9光学元件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流场与加工实验研究
2
作者 袁巧玲 王玥 +2 位作者 文东辉 孔凡志 郭旭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30,共11页
提出了锥形约束射流抛光的加工方法,将原本垂直的细小射流约束成几乎平行于工件表面的环形射流。使用Fluent软件对抛光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根据Preston方程建立了材料去除函数模型;并以K9玻璃为加工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 提出了锥形约束射流抛光的加工方法,将原本垂直的细小射流约束成几乎平行于工件表面的环形射流。使用Fluent软件对抛光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根据Preston方程建立了材料去除函数模型;并以K9玻璃为加工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平台进行加工实验。结果表明,锥形约束射流抛光方法法向最大速度比切向最大速度小63.9%,从而减少射流在垂直于工件表面方向的冲击损伤;锥形约束射流抛光后,K9玻璃表面粗糙度在加工区域内呈“V”型分布,其算数平均粗糙度(Ra)值从95.40 nm降至14.52 nm,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锥形约束射流抛光主要依靠射流沿工件表面的剪切力,不仅有效减小了射流法向冲击力,对射流的约束还减小了射流束的发散;确定的表面去除函数表明该方法有望实现确定性抛光;另外,环形的射流出口提高了射流抛光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约束 冲击损伤 表面粗糙度 K9玻璃 去除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玻璃研制的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承遇 庞世红 陶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24,共4页
阐述了无铅玻璃包括晶质玻璃、电子玻璃、电真空玻璃、焊料玻璃、微晶玻璃焊料的成分、性质、制造过程,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无铅玻璃 晶质玻璃 电子玻璃 电真空玻璃 焊料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玻璃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与更新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梦琪 《住宅产业》 2024年第6期78-80,93,共4页
当前,建筑新型玻璃类型层出不穷,为更好加强玻璃材料在新型建筑中的应用,需要对玻璃的发展史及特性进行更具体的了解与分析。本文以分析玻璃的基础特性为基础,思考玻璃与建筑的关系,系统研究新型玻璃材料的优秀特性与发展前景,通过对玻... 当前,建筑新型玻璃类型层出不穷,为更好加强玻璃材料在新型建筑中的应用,需要对玻璃的发展史及特性进行更具体的了解与分析。本文以分析玻璃的基础特性为基础,思考玻璃与建筑的关系,系统研究新型玻璃材料的优秀特性与发展前景,通过对玻璃材料更新的研究对玻璃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梳理,对新型玻璃的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全面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 新型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微晶玻璃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培新 文岐业 +3 位作者 刘剑洪 张黔玲 任祥忠 魏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45-47,8,共4页
回顾了矿渣微晶玻璃的研究历史,着重分析了不同主晶相的矿渣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对矿渣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作了探讨。最后评述了我国在矿渣微晶玻璃开发与应用上与国外的差距。
关键词 矿渣微晶玻璃 压延法 压制法 晶核剂 结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玻璃真空度在线检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小根 包亦望 +2 位作者 宋一乐 庞世红 邱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光弹法和动态法在线检测真空玻璃的真空度.试验测试表明,通过光弹仪可以观测到真空玻璃支撑物与玻璃支撑点处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应力光斑,而且随着真空度的提高,应力光斑直径也增大.同时,采用动态法测得的真空玻璃的固有频率也随着... 采用光弹法和动态法在线检测真空玻璃的真空度.试验测试表明,通过光弹仪可以观测到真空玻璃支撑物与玻璃支撑点处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应力光斑,而且随着真空度的提高,应力光斑直径也增大.同时,采用动态法测得的真空玻璃的固有频率也随着其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该两种方法的原理、检测过程及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该两种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可靠,易于实现真空玻璃实际工程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玻璃 真空度 光弹法 动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TiO_2有机无机杂化玻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隽 罗胜成 +1 位作者 桂琳琳 唐有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9-292,共4页
Poly(methyl methacrylate)-titania hybrid glasse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gel processes using acrylic acid or allyl acetylacetone as coupling agent. Titanium butoxide modified with acrylic acid (or titanium isopropoxi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titania hybrid glasse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gel processes using acrylic acid or allyl acetylacetone as coupling agent. Titanium butoxide modified with acrylic acid (or titanium isopropoxide modified with allyl acetylacetone) was hydrolyzed to produce a titania network, and then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chains formed in situ through a radical polymerization were chendcally bonded to the fortheng titania network to synthesize a hybrid glass. Transparent hybrid glass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titania were achie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tania content, the color of the products changed from yellow to red. The synthesis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stepwise by using FTIR spectroscopie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crylic or acetylacetonate groups bound to titanium remain in the final hybrid glasses.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hybrid materials were considerably improved relative to pure PMMA. The hybrid glasses using allyl acetylacetone as coupling agent exhibited ther mochromatic effect which both pure PMMA and titan ia do not manif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二氧化钛 热致变色 溶胶凝胶法 杂化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功能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顺龙 张敬杰 +2 位作者 邓建国 贺传兰 宋广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6-79,共4页
空心玻璃微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轻、高强、隔热、耐腐蚀、流动性好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空心玻璃微球进行表面功能化可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综述了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包覆、表面接枝、表面镀膜、表面沸石化等改... 空心玻璃微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轻、高强、隔热、耐腐蚀、流动性好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空心玻璃微球进行表面功能化可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综述了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包覆、表面接枝、表面镀膜、表面沸石化等改性方法,并就其在隐身、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球 表面功能化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铝硅微晶玻璃自增强机制分析及表面强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要辉 傅国英 +1 位作者 成惠峰 吴云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4,共5页
锂铝硅(LAS)微晶玻璃凭借优异的零膨胀特性和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LAS微晶玻璃中大量的石英固溶体颗粒对裂纹扩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裂纹尖端的应力释放和裂纹弯曲等独特的断裂机制可有效实现结构自增强。鉴于LAS... 锂铝硅(LAS)微晶玻璃凭借优异的零膨胀特性和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LAS微晶玻璃中大量的石英固溶体颗粒对裂纹扩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裂纹尖端的应力释放和裂纹弯曲等独特的断裂机制可有效实现结构自增强。鉴于LAS微晶玻璃和基础玻璃的相似性,在保持零膨胀和高透过的前提下,其表面强韧化技术成为其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全面论述了国内外锂铝硅微晶玻璃表面强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我国今后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硅微晶玻璃 力学性能 表面增强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渣提铁及熔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亚利 倪文 +2 位作者 张锦瑞 马明生 刘凤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以金川闪速炉镍渣为主要原料提铁及采用浇铸工艺制备熔渣微晶玻璃,获得了可用于炼钢的生铁原料和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组成条件下,渣铁分离和熔渣微晶玻璃晶化的效果,确定了可用于工业试验的最... 以金川闪速炉镍渣为主要原料提铁及采用浇铸工艺制备熔渣微晶玻璃,获得了可用于炼钢的生铁原料和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组成条件下,渣铁分离和熔渣微晶玻璃晶化的效果,确定了可用于工业试验的最佳原料配比:镍渣77.0%,氧化铝粉3.4%,生石灰12.6%,萤石5.0%,氧化钠2.0%,焦炭5.5%。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及性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微晶玻璃 熔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油颗粒过滤用玻璃纤维滤材的改性优化
11
作者 杨洋 李思康 +5 位作者 曹庆峰 王怡 陈虎 崔勇 王昕 陈海军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2期25-30,共6页
覆油颗粒是有色金属加工业常见的污染物,主要采用过滤法进行去除。覆油颗粒的高黏特性使其在滤材表面形成大面积的液膜且容易板结,导致滤材阻力增长迅速,使用寿命短。本文对玻璃纤维滤材过滤覆油颗粒的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浸渍法制... 覆油颗粒是有色金属加工业常见的污染物,主要采用过滤法进行去除。覆油颗粒的高黏特性使其在滤材表面形成大面积的液膜且容易板结,导致滤材阻力增长迅速,使用寿命短。本文对玻璃纤维滤材过滤覆油颗粒的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超亲油滤材,分析了原始滤材和超亲油滤材的运行压降、过滤效率等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发现:超亲油改性可以显著降低滤材过滤过程中压降的增长速率,其使用寿命比原始滤材提高了60.76%;同时,超亲油滤材对粒径段在0.3~0.5μm的小颗粒的过滤效率有约3%的小幅提高。通过观察滤材表面的形貌特征,阻力降低和效率提升的原因在于超亲油滤材对油具有很好的亲和力,油相快速输运到滤材的内部,在纤维上扩散并被吸收,抑制在滤材表面及内部形成液膜。本研究可降低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中因过滤产生的能耗及减少因滤材频繁更换产生的人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油颗粒 玻璃纤维 超亲油 表面改性 降阻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调光玻璃应用设计选型和遮阳性能评价研究
12
作者 洪晓强 《世界建筑》 2024年第11期12-13,共2页
0引言建筑光热环境的变化总是受到室外周期性气候条件的影响,为实现对室内采光和太阳辐射得热的高效调控,应用具有可变透光、可变隔热特性的热致变色玻璃(Thermochromic),可以对进入建筑物的可见光和近红外热辐射进行动态调控,在室内光... 0引言建筑光热环境的变化总是受到室外周期性气候条件的影响,为实现对室内采光和太阳辐射得热的高效调控,应用具有可变透光、可变隔热特性的热致变色玻璃(Thermochromic),可以对进入建筑物的可见光和近红外热辐射进行动态调控,在室内光环境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1]。热致变色玻璃中,基于水凝胶材料的热致调光玻璃无色透明,可以实现20~50℃转变温度的自由设定且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射比[2],能同时满足在建筑中应用对转变温度和可见光透过率的要求,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采光 热致调光 光环境舒适度 太阳辐射得热 设计选型 可见光透射比 红外热辐射 热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加工中能动磨盘面形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海涛 曾志革 张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83,共7页
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分析了计算机数控能动磨盘加工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时磨盘底面需要形成的实时面形,给出了通用的盘面实时轮廓的计算方法。以NST(新太阳望远镜)的离轴抛物面主镜参数为例,给出了用现有能动磨盘加工时盘面形状及... 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分析了计算机数控能动磨盘加工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时磨盘底面需要形成的实时面形,给出了通用的盘面实时轮廓的计算方法。以NST(新太阳望远镜)的离轴抛物面主镜参数为例,给出了用现有能动磨盘加工时盘面形状及磨盘变形量的计算结果,并将该方法用于两块轴对称非球面(Φ1030F/1.6椭球面和Φ1250F/1.5抛物面)反射镜的研磨中,加工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描述加工中磨盘的面形。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结果为今后开展能动磨盘加工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磨盘 离轴非球面加工 磨盘面形计算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玻璃及其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武彪 卢安贤 朱立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2,共6页
介绍了氧氟玻璃的基本概念、性能特点和氧氟玻璃的成分、分析方法和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红外光学材料和高能激光窗口等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用作激光工作介质的掺稀土氧氟微晶玻璃的研究概况,探讨了氧氟玻璃和氧氟微晶玻璃开发研... 介绍了氧氟玻璃的基本概念、性能特点和氧氟玻璃的成分、分析方法和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红外光学材料和高能激光窗口等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用作激光工作介质的掺稀土氧氟微晶玻璃的研究概况,探讨了氧氟玻璃和氧氟微晶玻璃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认为氧氟玻璃在红外光学材料和高能激光窗口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氧氟微晶玻璃是高功率的激光工作介质的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玻璃 微晶玻璃 激光介质 红外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耐碱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豪迈 姜景山 +4 位作者 张超 岳子川 杨宇泰 张家瑄 付幸 《江苏建材》 2024年第3期16-17,23,共3页
剑麻纤维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植物纤维,具有成本低廉、韧性和弹性模量高、抗拉抗腐蚀性好等诸多优点,混凝土中掺入剑麻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耐碱玻璃纤维... 剑麻纤维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植物纤维,具有成本低廉、韧性和弹性模量高、抗拉抗腐蚀性好等诸多优点,混凝土中掺入剑麻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耐碱玻璃纤维具有抗拉强度高、流动性好、与混凝土浆料的包裹黏结性好等特点。该纤维的掺入对于混凝土的抗折和抗拉强度有着明显提高,并且已经成功应用在了隧道工程当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结果。这两种纤维所组成的双掺混合纤维不仅能够保留两者优点,而且能够加强其力学性能。文章主要探讨了两者混合所构成的混合纤维混凝土的特点及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改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纤维混凝土 剑麻-耐碱玻璃纤维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环保型彩色玻璃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艳芳 沈军 +4 位作者 吴广明 倪星元 周斌 付甜 J.Mugnier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5-368,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有生物染色剂的SiO2 彩色溶胶 ,利用提拉法在普通玻璃上镀膜 ,制得了均匀透明 ,颜色鲜亮 ,可回收利用的彩色玻璃。彩色玻璃在可见光部分的透射率可通过改变薄膜的厚度或溶胶中染料的浓度而进行调控。运用光...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有生物染色剂的SiO2 彩色溶胶 ,利用提拉法在普通玻璃上镀膜 ,制得了均匀透明 ,颜色鲜亮 ,可回收利用的彩色玻璃。彩色玻璃在可见光部分的透射率可通过改变薄膜的厚度或溶胶中染料的浓度而进行调控。运用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彩色玻璃的耐磨损、耐刮擦、耐腐蚀和抗紫外线等实际耐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利用 彩色薄膜 生物染色剂 溶胶-凝胶法 彩色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上浆剂与玻璃纤维界面结合分子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宋嘉祁 汪峰 +4 位作者 王矿 卓炎 孙壮壮 付一政 朱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49,共7页
上浆剂可以有效提高玻璃纤维的织造效率。文章选择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作为上浆剂对玻璃纤维进行上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尺度解析聚氨酯/玻璃纤维界面作用机制。研究了三种常见硅烷偶联剂对聚氨酯/玻璃纤维界面的影响,并通过... 上浆剂可以有效提高玻璃纤维的织造效率。文章选择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作为上浆剂对玻璃纤维进行上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尺度解析聚氨酯/玻璃纤维界面作用机制。研究了三种常见硅烷偶联剂对聚氨酯/玻璃纤维界面的影响,并通过玻璃纤维力学性能实验进行了验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界面中硅烷偶联剂能够提升聚氨酯上浆剂在玻璃纤维表面的界面结合能力,其中AWPU/KH570/GF模型的平均界面结合能最大(-191.488 kcal/mol),说明在KH570作用下,聚氨酯分子更容易与玻璃纤维表面形成优良的结合界面。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两种硅烷偶联剂,KH570对提高聚氨酯上浆剂和玻璃纤维的界面结合性最佳,实验结果与模拟结论相符;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当AWPU质量分数为20%、KH570质量分数为4%时,玻璃纤维浆纱断裂强力和耐磨性能分别升高了5.6%和14.7%,并且集束性能最好。界面中硅烷偶联剂KH570显著增加了聚氨酯上浆剂/玻璃纤维的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氨酯 硅烷偶联剂 上浆剂 分子动力学 界面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对矿渣玻璃熔体粘度及微晶玻璃析晶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徐文策 曹钊 欧阳顺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2-268,共7页
为协同利用多种固废制备矿渣微晶玻璃,基于铁离子的价态和配位是改变玻璃熔体粘度与结构的重要参数,以粉煤灰、不锈钢渣为基础原料,以铜渣为Fe_(2)O_(3)的主要来源,探究了铜渣用量对玻璃粘度及微晶玻璃析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铜渣... 为协同利用多种固废制备矿渣微晶玻璃,基于铁离子的价态和配位是改变玻璃熔体粘度与结构的重要参数,以粉煤灰、不锈钢渣为基础原料,以铜渣为Fe_(2)O_(3)的主要来源,探究了铜渣用量对玻璃粘度及微晶玻璃析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铜渣中的Fe离子对CaO-MgO-Al_(2)O_(3)-SiO_(2)系矿渣玻璃熔体粘度有主导调控作用,玻璃熔体的粘度随着铜渣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铜渣的添加,不仅破坏了玻璃熔体的硅氧网络结构,而且降低了熔体的流动活化能。②铜渣添加量为5%与10%时,铜渣中的Fe离子具有晶核剂的作用,促进辉石析晶。随着铜渣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过多的Fe离子会诱导磁铁矿结晶生长,并抑制辉石析晶。③协同利用不锈钢渣、粉煤灰和铜渣制备矿渣微晶玻璃,可促使固废中的Fe、Cr、Mg、O结晶形成尖晶石。尖晶石诱导辉石外延生长形成包裹结构,有效将重金属Cr离子固化在矿渣微晶玻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微晶玻璃 玻璃粘度 辉石 磁铁矿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网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的影响
19
作者 贺苗 吴薇 +2 位作者 金良杰 李雪华 程浩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为优化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中的应用,文章研究了铝合金金属网对玻璃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的影响。在12、16、20、24和28 J 5种能量的冲击下,利用落锤试验机对4种孔径的铝合金金属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冲击试验... 为优化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中的应用,文章研究了铝合金金属网对玻璃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的影响。在12、16、20、24和28 J 5种能量的冲击下,利用落锤试验机对4种孔径的铝合金金属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冲击试验,通过试验选出孔径为2[KG*4]mm×3[KG*4]mm的铝合金金属网加入玻璃纤维铺层,通过改变金属网铺层数和冲击能量来研究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复合材料载荷峰值、最大凹陷位移、能量吸收和损伤机制等方面分析铝合金金属网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金属网孔径越大,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越差,损伤越严重;加入多层金属网的复合材料,其抗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金属网增强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上浆剂的制备及其对玻璃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嘉祁 王矿 +1 位作者 卓炎 朱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9-203,共5页
上浆是玻璃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水性聚氨酯作为玻璃纤维上浆剂具有机械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等优点。以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为单体,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AWPU),在稀释的AWPU乳液中加入定量硅... 上浆是玻璃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水性聚氨酯作为玻璃纤维上浆剂具有机械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等优点。以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为单体,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AWPU),在稀释的AWPU乳液中加入定量硅烷偶联剂KH570制备了玻璃纤维上浆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AWPU的官能团、热性能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稳定性,研究了AWPU含量对上浆玻璃纤维(SGF)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集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上浆剂中AWPU含量的增加,SGF表面越来越光滑;AWPU质量分数在15%~20%时,SGF的机械性能增幅最大;SGF-20断裂强力高达984.528cN,与未上浆玻璃纤维相比断裂强力提高了72.6%,耐磨性能比SGF-15提高了93.2%;SGF-20的集束性能最佳,上浆率达到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浆 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上浆剂 玻璃纤维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