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ning the reactivity of TiO_(2)layer with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ub-5 nm Fe_(2)O_(3)particles via in situ voltage-assisted oxidation for robust catalytic redu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Nisa Nashrah Abdelkarim Chaouiki +1 位作者 Wail Al Zoubi Young Gun Ko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3-234,共12页
The trade-off betwee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has limited the application of TiO_(2)as a catalyst due to its poor surface reactivity.Here,we present a modification of a TiO_(2)layer with highly stable Sub-5 nm Fe_(2)... The trade-off betwee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has limited the application of TiO_(2)as a catalyst due to its poor surface reactivity.Here,we present a modification of a TiO_(2)layer with highly stable Sub-5 nm Fe_(2)O_(3)nanoparticles(NP)by modulating its structure-surface reactivity relationship to attain efficiency-stability balance via a voltage-assisted oxidation approach.In situ simultaneous oxidation of the Ti substrate and Fe precursor using high-energy plasma driven by high voltage resulted in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e_(2)O_(3)NP embedded within porous TiO_(2)layer.Comprehensiv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s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emonstrated an improved electronic transition in TiO_(2)due to the presence of surface defects fro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possible charge transfer from Ti to Fe;it also unexpectedly increased the active site in the TiO_(2)layer due to uncoordinated electrons in Sub-5 nm Fe_(2)O_(3)NP/TiO_(2)catalyst,thereby enhancing the adsorption of chemical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catalyst.This unique embedded structure exhibited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reducing 4-nitrophenol to 4-aminophenol,achieving approximately 99%efficiency in 20 min without stability decay after 20 consecutive cycles,outperforming previously reported TiO_(2)-based catalysts.This finding proposes a modified-electrochemical strategy enabling facile construction of TiO_(2)with nanoscale oxides extandable to other metal oxid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dioxide Oxide nanoparticl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Surface reactivity Efficiency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TiO_(2)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2
作者 柴猛 娄惠芳 +2 位作者 班垚 牛炳康 郭婧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67-679,共13页
提升高能{001}晶面的暴露比例可有效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通常采用晶面控制剂暴露高能{001}晶面,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合成的TiO_(2)形貌不稳定,且粒径较大,有必要在缩小粒径的基础上实现TiO_(2)纳米晶的稳定合成。基于此,本文以钛酸钾... 提升高能{001}晶面的暴露比例可有效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通常采用晶面控制剂暴露高能{001}晶面,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合成的TiO_(2)形貌不稳定,且粒径较大,有必要在缩小粒径的基础上实现TiO_(2)纳米晶的稳定合成。基于此,本文以钛酸钾纳米线为前驱体稳定合成TiO_(2)纳米晶,首先通过酸处理保证TiO_(2)八面双锥体形貌,并通过降低钛酸钾纳米线中K+含量来减小TiO_(2)纳米晶的粒径。研究表明,以钛酸钾纳米线为前驱体酸处理7 h合成的TiO_(2)-H7光催化活性最强,其粒径比未酸处理时缩小了近86%,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是原始锐钛矿型TiO_(2)的7.4倍。在此基础上,以(NH_(4))_(2)CO_(3)为形貌控制剂,通过改变(NH_(4))_(2)CO_(3)浓度来调控{001}晶面的暴露比例进一步提高TiO_(2)纳米晶的光催化活性。前驱体未酸处理系列(NH_(4))_(2)CO_(3)晶面调控后可有效提升光催化活性,(NH_(4))_(2)CO_(3)的浓度为0.14 mmol/L时合成的TiO_(2)-0.14是原始锐钛矿型TiO_(2)降解活性的2.6倍。以酸处理7 h的钛酸钾纳米线引入(NH_(4))_(2)CO_(3)进行晶面调控后,光催化活性反而受到了抑制,可能是{001}晶面暴露比例不足,且颗粒粒径随(NH_(4))_(2)CO_(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氧空位含量随之减少导致的。本研究发现酸处理钛酸钾纳米线前驱体可合成八面双锥体TiO_(2)纳米晶并缩小颗粒尺寸,进而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但酸处理程度会影响后续晶面调控{001}晶面的暴露比例和纳米晶结晶度,要想进一步提升TiO_(2)纳米晶的光催化活性还需深入探究酸处理与晶面调控之间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酸处理 光催化 亚甲基蓝(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表面包覆SiO_2和Al_2O_3的机理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99
3
作者 崔爱莉 王亭杰 +2 位作者 金涌 肖帅刚 盖旭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27-1729,共3页
在二氧化钛的表面上包覆一层保护膜,使二氧化钛的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产生屏障,从而降低二氧化钛的光化学活性,有利于提高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耐光性、耐候性和抗粉化性.影响颗粒包膜均匀性和致密性的主要因素是颗粒的分散、加料方式... 在二氧化钛的表面上包覆一层保护膜,使二氧化钛的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产生屏障,从而降低二氧化钛的光化学活性,有利于提高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耐光性、耐候性和抗粉化性.影响颗粒包膜均匀性和致密性的主要因素是颗粒的分散、加料方式、溶液的酸度和陈化时间等.包膜的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包覆 二氧化硅 钛白粉 氧化铝 保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超细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含酚溶液 被引量:41
4
作者 施利毅 李春忠 +3 位作者 房鼎业 古宏晨 华彬 张仲燕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1-297,共7页
采用非离子型W/O微乳液中水核作为“微反应器”制备水合TiO2,在不同温度煅烧得到形态不同的TiO2超细粒子;研究TiO2粒子作为光催化剂降解含酚溶液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前驱体煅烧温度对粒子光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煅... 采用非离子型W/O微乳液中水核作为“微反应器”制备水合TiO2,在不同温度煅烧得到形态不同的TiO2超细粒子;研究TiO2粒子作为光催化剂降解含酚溶液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前驱体煅烧温度对粒子光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煅烧温度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粒子催化活性强;酚去除率随TiO2浓度升高而升高,但存在最大值;通入适量氧气有助于酚的去除,但通氧速率过大酚去除率反而下降;用酚氧离子在TiO2表面吸附机理解释pH值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子 二氧化钛 苯酚 光催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宁成云 王玉强 +3 位作者 郑华德 谭帼馨 邓春林 刘绪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将纯钛浸入HF酸水溶液,在钛基体表面原位构建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探讨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浓度和电解液温度等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尺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SEM、XRD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结构特征进...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将纯钛浸入HF酸水溶液,在钛基体表面原位构建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探讨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浓度和电解液温度等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尺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SEM、XRD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浓度和温度都将影响TiO2纳米管阵列的尺寸和形貌,在阳极氧化电压为20V,HF电解液浓度为0.5%t条件下,可制备出结构规整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阵列 电化学阳极氧化 浓度 电解液温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金红石型TiO_2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元华 张中太 +1 位作者 袁方利 李晋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0-64,共5页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将ZnCO_3包覆在Ti(OH)_4沉淀上,在500℃进预焙解,使ZnCO_3转变为ZnO,Ti(OH)_4转变为H_2T...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将ZnCO_3包覆在Ti(OH)_4沉淀上,在500℃进预焙解,使ZnCO_3转变为ZnO,Ti(OH)_4转变为H_2TO_3.然后溶去97%的包覆ZnO粉体,800℃焙烧,最终制得粒径约20~60nm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利用TEM、XBD、ICP对粉体粒子的形貌、大小、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利用UV-2100S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此粉体对24D-400nm的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对 400- 800nm波段范围的光反射率达 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金红石型 二氧化钛 化学沉淀法 粉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段涛 杨玉山 +1 位作者 彭同江 唐永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呈现出诸多新奇的物理、化学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3种类型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形成机理,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催化、...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呈现出诸多新奇的物理、化学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3种类型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形成机理,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催化、生物医学、药物控制释放和光子晶体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梅 杨绪杰 +1 位作者 陆路德 汪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 粉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系列粉末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TiO2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TIO2 凝胶时间 转变温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N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彭兵 刘立强 +3 位作者 齐萨仁 柴立元 刘云超 李国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4-949,共6页
以廉价的TiOSO4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制备正钛酸前驱体,然后,向正钛酸前驱体中加入尿素作为氮源,经煅烧制备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考察煅烧温... 以廉价的TiOSO4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制备正钛酸前驱体,然后,向正钛酸前驱体中加入尿素作为氮源,经煅烧制备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考察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及Ti与N配比等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氮掺杂使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明显增强;煅烧温度和Ti与N配比对光催化性能影响显著;于400℃制备的样品中存在1个最佳的Ti与N配比,所对应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强,甲基橙降解实验15min时脱色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氮掺杂TiO2 尿素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的分散工艺及其改性水性涂料的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旭昀 王勇 +1 位作者 齐波 孙世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3-45,共3页
通过锐钛型纳米TiO2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试验,解决了纳米TiO_2在水性介质的团聚问题,并研究了各因素对纳米TiO_2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分散工艺为:100mL水性介质中731分散剂0.5g,偶联剂硅烷1.5mL,纳米TiO_20.5%(... 通过锐钛型纳米TiO2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试验,解决了纳米TiO_2在水性介质的团聚问题,并研究了各因素对纳米TiO_2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分散工艺为:100mL水性介质中731分散剂0.5g,偶联剂硅烷1.5mL,纳米TiO_20.5%(质量分数),pH值为7.5。将分散后的纳米TiO2浆料加入到普通水性苯丙乳液涂料中,并加入各种助剂,配制出了水性纳米TiO2涂料。对所配制涂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涂料的漆膜柔韧性和附着力提高,光泽、流平性、耐水性、耐碱性和耐擦洗性均优于普通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分散 硅烷偶联剂 改性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粉体的织物抗紫外线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辉 范立红 +1 位作者 吴长春 朱华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通过纳米粉体反射光谱和纳米树脂薄膜紫外线透过率的测试,筛选出的纳米粉体.应用到棉织物上,使得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符合抗紫外线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对UVA波段吸收较强;二甲苯含量对紫外线透过率有一定影响;对于相同厚度的... 通过纳米粉体反射光谱和纳米树脂薄膜紫外线透过率的测试,筛选出的纳米粉体.应用到棉织物上,使得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符合抗紫外线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对UVA波段吸收较强;二甲苯含量对紫外线透过率有一定影响;对于相同厚度的膜,二甲苯比例越大,紫外线透过性能越好.随着纳米粉体含量增加,纳米膜抗紫外线效果会增强.对于ZnO、TiO2纳米粉体,波长320nm的紫外线透过率与纳米粉体含量呈负指数关系,当添加量达到4%以后,棉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在0.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透过率 TiO2纳米粉体 抗紫外线性能 丙烯酸树脂 树脂薄膜 反射光谱 研究结果 标准要求 透过性能 指数关系 棉织物 UVA 苯含量 二甲苯 ZnO 纳米膜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程萍 金燕苹 顾明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6-79,共4页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用途很广,能够把多种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为 H_2O 和 CO_2,把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的金属,把水分解为 H_2和 O_2 并获取氢能,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有效转换为化学能等。而阻碍其应用的是它的大禁带宽度不...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用途很广,能够把多种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为 H_2O 和 CO_2,把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的金属,把水分解为 H_2和 O_2 并获取氢能,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有效转换为化学能等。而阻碍其应用的是它的大禁带宽度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光,因此研究开发对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就成为当前光催化剂研究中的关键课题。简述了光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可见光响应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目前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研究进展 可见光响应型 改性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制备高热稳定性锐钛矿型纳米TiO_2 被引量:19
13
作者 褚道葆 周幸福 +1 位作者 林昌健 谭建光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43-447,共5页
以醇中加入少量有机胺导电盐作为电解液,以工业纯钛作“牺牲”阳极,控电流电解,可分别得到乙醇钛、异丙醇钛、正丁醇钛等的相应醇溶液.然后直接水解,经溶胶_凝胶(Sol_gel) 过程,形成凝胶前体,在450 ℃,720 ℃... 以醇中加入少量有机胺导电盐作为电解液,以工业纯钛作“牺牲”阳极,控电流电解,可分别得到乙醇钛、异丙醇钛、正丁醇钛等的相应醇溶液.然后直接水解,经溶胶_凝胶(Sol_gel) 过程,形成凝胶前体,在450 ℃,720 ℃煅烧30 min 后,均得到高热稳定锐钛矿型(anatase) 纳米TiO2(10 nm 左右).通过FTIR,XRD,TEM 等测试手段,对钛醇盐和纳米TiO2 进行了表征.本文同时讨论了不同钛醇盐制备纳米TiO2 的优缺点,发现钛酸乙酯制备的纳米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合成 钛醇盐 纳米级 二氧化钛 锐钛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干燥法制备 TiO_2 微粉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湘怡 黄丽清 +3 位作者 赵军武 罗建军 武明堂 姚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08-110,共3页
以TiCl4为原料,乙醇为介质溶剂,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TiO2微粉.实验表明:所得微粉粒径分布在120nm附近的窄区域,粉体呈锐钛矿结构,并具有大量的无定形或晶格缺陷.变温XRD显示了微粉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 以TiCl4为原料,乙醇为介质溶剂,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TiO2微粉.实验表明:所得微粉粒径分布在120nm附近的窄区域,粉体呈锐钛矿结构,并具有大量的无定形或晶格缺陷.变温XRD显示了微粉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二氧化钛 微粉 超临界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微粉的溶胶凝胶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姚奎 孔令兵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40-44,5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BaTiO3超微粉.利用XRD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BaTiO3微粉的结晶结构.根据Scherrer原理计算了BaTiO3微晶的晶粒尺寸效应.研究了BaTiO3微粉的粒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
关键词 钛酸钡 超细粉 溶胶凝胶工艺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工业钛液制备纳米偏钛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延芬 柴立元 +3 位作者 彭兵 韦顺文 苏维丰 苑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廉价的工业TiOSO4溶液为原料,通过热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前驱体偏钛酸(H3TiO4)。研究钛液酸度、钛液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等主要因素对TiOSO4溶液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对偏钛酸粉末粒径厦粒径分... 以廉价的工业TiOSO4溶液为原料,通过热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前驱体偏钛酸(H3TiO4)。研究钛液酸度、钛液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等主要因素对TiOSO4溶液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对偏钛酸粉末粒径厦粒径分布进行检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偏钛酸的形貌和粒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条件直接影响偏钛酸的粒径及其分布,其中,钛液酸度的影响最大;水解条件时TiOSO4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结合点,即当c(H^+)为2.6~2.8mol/L,p(TiOSO4)(接TiO2计)为25~28g/L,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温度为125℃时,TiOSO4的水解率可达95%以上,得到的偏钛酸呈球形且粒径为4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钛液 纳米偏钛酸 热水解法 水解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二氧化钛超微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双怀 周根陶 +1 位作者 徐菱 彭定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40,共5页
以四丁氧基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微二氧化钛粉末.改变热处理气氛、升温速率、水与四丁氧基钛的摩尔比以及溶剂,分别得到7nm球形单相锐钛矿以及四方形(40nm×10nm)、球形(44nm)的主相金红石超微... 以四丁氧基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微二氧化钛粉末.改变热处理气氛、升温速率、水与四丁氧基钛的摩尔比以及溶剂,分别得到7nm球形单相锐钛矿以及四方形(40nm×10nm)、球形(44nm)的主相金红石超微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超微粒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刻蚀缺陷增强Pt/TiO_(2)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张文斐 张元 +2 位作者 周屈兰 李娜 刘东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211,共13页
针对二氧化钛(TiO_(2))在光催化反应中光响应能力差、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问题,采用激光刻蚀方法对锐钛矿TiO_(2)进行改性,并对其由于激光刻蚀造成的结构和性质变化,以及Pt负载后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刻... 针对二氧化钛(TiO_(2))在光催化反应中光响应能力差、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问题,采用激光刻蚀方法对锐钛矿TiO_(2)进行改性,并对其由于激光刻蚀造成的结构和性质变化,以及Pt负载后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刻蚀导致锐钛矿TiO_(2)的晶粒尺寸增大,形成金红石相,并在TiO_(2)中产生了氧空位(O_(v))和Ti^(3+)缺陷,导致其带隙缩小以及对可见光的响应增强;与原始TiO_(2)中存在的缺陷相比,激光刻蚀诱导的缺陷更稳定,还原性更强,因而以缺陷型TiO_(2)作为载体制备的缺陷型Pt/TiO_(2)催化剂中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也更剧烈,具有更强的电子转移能力和载流子分离性能,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过程中表现出极佳的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该结果可为激光刻蚀催化剂载体及催化剂在光催化中的材料特性和催化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刻蚀 二氧化钛 载体缺陷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二氧化碳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TiO_2/水分散体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化桂 韩今依 +1 位作者 古宏晨 干路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601-1604,共4页
研究了TiO2 生产中有关助剂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TiO2/水分散体的流变性能与三乙醇胺用量之间的关系, 并找到了最佳用量. 实验发现, 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时, 其使用效果有时间依赖性; 碳酸铵作絮凝剂时则对分散体... 研究了TiO2 生产中有关助剂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TiO2/水分散体的流变性能与三乙醇胺用量之间的关系, 并找到了最佳用量. 实验发现, 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时, 其使用效果有时间依赖性; 碳酸铵作絮凝剂时则对分散体的流变性能和形成的絮凝体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散体 分散剂 絮凝剂 流变性 生产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中间层的制备及对铱钽涂层钛阳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陶自春 潘建跃 罗启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本文从延缓涂层钛阳极基体钝化的角度出发 ,采用电镀、刷镀、磁控溅射三种工艺在钛基体上制备了含铂中间层 ;利用SEM研究了三种不同中间层的表面形貌 ;采用拉开法测试了中间层与基体的附着力 ;利用XRD分析了三种不同的铂中间层的成分及... 本文从延缓涂层钛阳极基体钝化的角度出发 ,采用电镀、刷镀、磁控溅射三种工艺在钛基体上制备了含铂中间层 ;利用SEM研究了三种不同中间层的表面形貌 ;采用拉开法测试了中间层与基体的附着力 ;利用XRD分析了三种不同的铂中间层的成分及相结构。本文还系统对比研究了含不同中间层的涂层钛阳极的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能以及加速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中间层 制备工艺 铱钽涂层 钛阳极 磁控溅射法 电镀法 刷镀法 电解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