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9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小张角的红外双站多目标配准方法
1
作者 王霄 刘士建 +1 位作者 李冰 裘莉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593,共6页
为了解决双站多目标配准方法中受各种误差影响使得配准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张角的配准方法。首先计算双站中所有测角线对应的张角矩阵,然后利用每个站的航迹信息缩量更新张角矩阵,最后基于最小张角和全局最优的原则选择... 为了解决双站多目标配准方法中受各种误差影响使得配准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张角的配准方法。首先计算双站中所有测角线对应的张角矩阵,然后利用每个站的航迹信息缩量更新张角矩阵,最后基于最小张角和全局最优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数据关联组合。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可以提高配准的精度,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运算的时间;目标之间距离30m时,关联的正确率大于97%,算法的运行时间约0.016ms,在精度和性能上均优于其他算法,为提高目标多维定位的精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多目标配准 最小张角 航迹匹配 局部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无人机红外目标检测算法
2
作者 张瑞芳 刘占占 +1 位作者 程小辉 赵虹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4,共9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红外图像中因为噪声干扰、光照波动和复杂背景带来的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的无人机红外目标检测算法SDE-YOLOv8。首先,引入了YOLOv10中的SCDown模块让每个尺度最大化地保留上下文的语义信息;其次,引... 针对无人机航拍红外图像中因为噪声干扰、光照波动和复杂背景带来的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的无人机红外目标检测算法SDE-YOLOv8。首先,引入了YOLOv10中的SCDown模块让每个尺度最大化地保留上下文的语义信息;其次,引入动态上采样器DySample来提升模型对于图像细节的敏感度;同时引入三重注意力机制改进C2f,来强化模型对空间和通道维度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复杂数据的处理能力;最后,设计了轻量级解耦头Efficient_Head模块,确保了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mAP50达到83.7%,较YOLOv8n提高了4.2%,精确率提升了1.2%,召回率提升了3.8%,浮点运算次数下降了2.5%,FPS达到了323.17 fps的检测速度,充分说明改进算法整体性能优于其他主流算法,能更好的完成无人机红外目标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检测 YOLOv8 注意力机制 语义信息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型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3
作者 段沛沛 张严 +1 位作者 雒明世 闫效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针对红外小目标特征难以提取、易被噪声干扰及复杂背景淹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型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在U型多尺度网络架构下,借助卷积操作提取、强化小目标局部显著性特征,同时又基于Transformer机制对图像全... 针对红外小目标特征难以提取、易被噪声干扰及复杂背景淹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型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在U型多尺度网络架构下,借助卷积操作提取、强化小目标局部显著性特征,同时又基于Transformer机制对图像全局特征进行建模,以获取红外图像背景信息;通过对所生成目标置信图与特征图的自注意力运算,完成了对图像浅层和深层特征的融合,实现了对像素级红外小目标的分割及检测。实验证明,在红外序列图像弱小飞机目标检测跟踪数据集中,即使针对背景复杂且含噪的图像进行检测,所提算法性能仍然优于对比算法,呈现了良好的鲁棒性及稳定、准确的检测效果。在算法阈值选用使FM平均值最大的情况下,其检测率为0.9972,虚警率为2.82×10^(-7),精确率为0.9127,而召回率则为0.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视场反远距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4
作者 刘洋 孙绪绪 柳翀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4-1120,共7页
为满足某机载设备超大视场红外成像需求,设计了工作波段3μm~5μm,97°×97°超广角、低畸变大相对孔径红外光学系统。采用二次成像结构形式减小后组透镜直径,在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基础上利用结构件材料线膨胀系数补偿剩... 为满足某机载设备超大视场红外成像需求,设计了工作波段3μm~5μm,97°×97°超广角、低畸变大相对孔径红外光学系统。采用二次成像结构形式减小后组透镜直径,在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基础上利用结构件材料线膨胀系数补偿剩余热差,实现了全温度范围的无热化设计,采用“非相似”成像技术校正畸变。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在典型空间频率33 lp/mm处,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均优于0.4,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最大畸变量小于0.6%,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超广角镜头 红外光学系统 无热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中波红外水平大气透过率修正研究
5
作者 贾娜 齐振恒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8-932,共5页
大气红外辐射透过率是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和红外辐射反演计算的基础。近海面远距离大气水平透过率受环境气象条件、水平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基于自主研制的海上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和大气辐射传输测量系统采用海面拉锯的... 大气红外辐射透过率是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和红外辐射反演计算的基础。近海面远距离大气水平透过率受环境气象条件、水平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基于自主研制的海上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和大气辐射传输测量系统采用海面拉锯的方式进行远距离中波红外测量实验,并借助辐射传输软件CART进行大气透过率的计算,实现对远距离中波辐射传输大气透过率的修正。该研究对海上远距离目标特性测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 中波红外 水平大气透过率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特征的烟幕干扰效能评估方法
6
作者 刘书信 丁佳麟 +1 位作者 赵凤 陈春生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4,共8页
烟幕以其施放方式简单、效费比高等优点成为了现代战场的主要干扰手段之一,但目前针对烟幕干扰效能评估的方法较少,且缺少定量评估手段。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烟幕干扰效能评估方法(HD-EEMSSJ),通过外场试验获取了真实试验数据并对... 烟幕以其施放方式简单、效费比高等优点成为了现代战场的主要干扰手段之一,但目前针对烟幕干扰效能评估的方法较少,且缺少定量评估手段。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烟幕干扰效能评估方法(HD-EEMSSJ),通过外场试验获取了真实试验数据并对该方法评估效果进行测试。该方法从导引头跟踪机制出发,将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深度特征、余弦相似度以及亮度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得出定量化的评估结果HD-EEMSSJ指数,该指数能够更加准确且敏锐地体现出烟幕的动态干扰情况,为后期干扰效果的分级评定提供参考依据。经多组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HD-EEMSSJ指数对比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PSNR、RFSIM、SSIM以及本文提出的EEMSSJ方法具有更好的评估效果,准确性分别提高了533.15%、170.2%、26.4%和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特征 烟幕干扰 效能评估 方向梯度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与可见光视觉的高炉铁口铁水温度场在线检测
7
作者 潘冬 许川 +2 位作者 龚芃旭 蒋朝辉 桂卫华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5,共13页
高炉铁口铁水温度场(Molten iron temperature field,MITF)是表征铁水质量、判断炉温状况的重要信息.然而高炉出铁场动态粉尘的干扰使得铁水温度场的在线准确获取充满挑战.为此,首次提出基于红外与可见光视觉的高炉铁口铁水温度场检测方... 高炉铁口铁水温度场(Molten iron temperature field,MITF)是表征铁水质量、判断炉温状况的重要信息.然而高炉出铁场动态粉尘的干扰使得铁水温度场的在线准确获取充满挑战.为此,首次提出基于红外与可见光视觉的高炉铁口铁水温度场检测方法,利用可见光图像为红外视觉测温提供先验粉尘干扰情况.首先,设计红外与可见光视觉协同的测温系统,同步获取高炉铁口铁水流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铁水流红外图像表征铁水原始温度场信息,可见光图像为量化粉尘透射率提供数据基础.其次,构建基于色彩一致性的可见光图像中粉尘透射率估计模型和基于雾线先验的红外图像中粉尘透射率估计模型,得到红外波段下粉尘透射率.最后,结合红外辐射测温原理,构建基于粉尘透射率的红外测温近似补偿模型,实现铁水温度场的针对性补偿,获取误差较小的铁水温度.工业实验表明,相比于仅利用红外视觉测量铁水温度场,所提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粉尘造成的测温误差,为高炉调控提供连续可靠的铁水温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铁水温度场 红外视觉 透射率估计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判断模块的红外长时目标跟踪方法
8
作者 王美怡 王向军 +1 位作者 赵美蓉 刘峰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5-1073,共9页
针对红外目标长时跟踪场景下跟踪置信度的可信度不足、相似目标中易出现误判所导致的跟踪错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判断模块的红外长时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以孪生网络作为基础跟踪器,融合跟踪器输出的几何信息、判别信息、状态... 针对红外目标长时跟踪场景下跟踪置信度的可信度不足、相似目标中易出现误判所导致的跟踪错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判断模块的红外长时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以孪生网络作为基础跟踪器,融合跟踪器输出的几何信息、判别信息、状态信息进行状态判断模块构建,包括LSTM网络堆叠适配设计、场景的自适应调节设计以及触发重检测机制设计等,实现了对红外目标跟踪状态的精准评估和长时跟踪。方法在红外长时跟踪数据集LSOTB-TIR-LT上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F分数达到0.681,相较于经典的SiamRPN++LT算法性能提升了17.6%,特别适用于红外目标被遮挡、消失、被相似目标干扰或尺度发生显著变化时进行持续跟踪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跟踪 状态判断模块 孪生网络 红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器红外装置对低反射率物体的测温性能
9
作者 黄善杰 赵劲松 +3 位作者 王岭雪 许方宇 宋腾飞 蔡毅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测温准确度较低是制约红外测温在精准测温领域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红外测温的主要测量对象是低反射率物体,简称为低反体。针对传统红外装置在低反体精准测温方面的不足,采用反射器替换传统红外装置的镜头制成反射器红外装置,以提高其... 测温准确度较低是制约红外测温在精准测温领域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红外测温的主要测量对象是低反射率物体,简称为低反体。针对传统红外装置在低反体精准测温方面的不足,采用反射器替换传统红外装置的镜头制成反射器红外装置,以提高其对低反体的测温性能。计算和测试结果显示,F数为1的红外镜头被替换为反射器后,红外装置对低反体的辐射收集能力和测温准确度提高约4倍。此外,低反体充满视场后,反射器红外装置的温度测量结果与测量距离无关。反射器红外装置有望用于科研和工业领域的高精度红外测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测温准确度 发射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高轨红外探测器对飞机低温尾焰探测能力分析
10
作者 高旭 柴建忠 +3 位作者 王旌尧 田浩 高明辉 苗俊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1,共13页
以美国退役的SBIRS-GEO卫星和未来部署的Next-Gen OPIR所搭载的两代先进天基高轨红外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轨红外探测模型以及构建对应的天基探测场景,分析两者对飞机的低温尾焰的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力状态和观测角度... 以美国退役的SBIRS-GEO卫星和未来部署的Next-Gen OPIR所搭载的两代先进天基高轨红外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轨红外探测模型以及构建对应的天基探测场景,分析两者对飞机的低温尾焰的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力状态和观测角度对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很大,在2.8~4.3μm和8.0~10.8μm两个观测波段内,飞机在非加力状态下尾焰的红外辐射能量最高分别可以达到400~600 W/sr,而在加力状态下最高可以达到2600~10000 W/sr,两者都可以被SBIRS-GEO和Next-Gen OPIR搭载的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但SBIRS-GEO的能量信噪比(SNR)仅为4.0~12.37,显著低于Next-Gen OPIR的18.92~41.72。在尾焰辐射面积放大1.5倍时,两种红外探测器的能量信噪比均明显提高,SBIRS-GEO提升最显著,达到了6.92~20.31,有效提高了红外发现概率,说明羽流控制仍十分必要。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在非加力状态下,当尾焰起始端温度低于750 K,末端温度低于360 K时,SBIRS-GEO探测器理论上无法探测到飞机尾焰。因此,未来飞机对抗天基红外探测的手段应该包括:缩小尾焰尺寸,降低尾焰温度,在特定角度范围内飞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天基探测 飞机 暗弱目标 低温尾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法Rb同位素比测量
11
作者 徐积政 孟远 +6 位作者 卢兴吉 黄俊 杨韬 赵强 寿欢欢 黄印博 曹振松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041,共11页
Rb同位素分析可提供待测样品的起源和历史信息,在地质科学、生物医学以及核法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WM-DAS)具有高信噪比和免标定的优势,对气态分子或原子可实现快速高灵敏度测量,适合用于气态金属原子同位素... Rb同位素分析可提供待测样品的起源和历史信息,在地质科学、生物医学以及核法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WM-DAS)具有高信噪比和免标定的优势,对气态分子或原子可实现快速高灵敏度测量,适合用于气态金属原子同位素丰度现场快速测量。采用RbCl固体样品作为实验对象,使用电热还原法获取气态Rb原子,在WM-DAS方法基础上添加阈值去噪,用直接吸收光谱和WM-DAS以及阈值去噪后的WM-DAS分别测量了Rb原子D2跃迁线的吸收率函数,用高斯线型进行拟合,信噪比分别提升了1.40倍和1.84倍。考虑D2线超精细结构后信噪比提升1.48倍,并反演气态Rb原子温度为439 K和饱和蒸气压1.826 Pa。同位素比^(85)Rb∶^(87)Rb为2.613±0.007,测量精度达到0.779%,精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DAS方法,^(85)Rb检测限为0.23%,可满足铷矿石探测需求。WM-DAS与电热还原原子化装置相结合,在固体金属检测领域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更利于现场快速测量,在同位素丰度测量分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 Rb同位素 超精细结构 吸收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12
作者 赵洪山 王惠东 +5 位作者 刘婧萱 杨伟新 李忠航 林诗雨 余洋 吕廷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9,共11页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缺乏对设备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考虑导致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GAN聚合网络的电力设备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移位卷积设计电力设备局部特征提...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缺乏对设备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考虑导致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GAN聚合网络的电力设备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移位卷积设计电力设备局部特征提取模块,在不增加参数情况下扩展卷积的感受野,提取电力设备局部纹理及其周围不同空间维度特征的信息。然后,引入全局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深度卷积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捕捉图像不同区域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最后,采用UNet编解码器网络融合各层局部特征和全局表示,生成清晰自然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和视觉信息保真度(visual information fidelity,VIF)三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同时它具有良好的主观视觉效果,泛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局部纹理特征 全局温度分布 Transformer-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长光程气室的小型化NDIR气体传感器设计
13
作者 王奕杰 张心茹 +2 位作者 张磊 樊磊 谭秋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0-280,共11页
工业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严重问题,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被广泛用于工业CO_(2)排放监测。然而,NDIR传感器的精度受到光程长度... 工业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严重问题,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被广泛用于工业CO_(2)排放监测。然而,NDIR传感器的精度受到光程长度的影响,小型化NDIR传感器的体积限制了光程长度,导致传感器灵敏度不足,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创新性地设计了一款具有长光程气室的小型双通道NDIR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多段折返型气室结构,在紧凑的尺寸(30 mm×30 mm×11 mm)内实现了208.47 mm的有效光程,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传感器内部通过具有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小信号调理电路,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干扰。此外,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了探测器双通道输出值、气室温度与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在实现温度补偿的同时减少了非线性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最终经过测试,该系统能够在的-10~40℃范围内,实现0%~3%浓度下的测量,绝对误差在0.043%以内,均方根误差为0.99,对小型化NDIR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NDIR 温度补偿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裂纹的脉冲调频超声红外热像检测方法
14
作者 张珊珊 宋英豪 +4 位作者 王飞 安东阳 刘振旭 岳洪浩 刘俊岩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超声红外热像法相较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具有较大检测范围、结果直观、对裂纹损伤具有选择识别特性。针对超声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检测铝合金试件的裂纹缺陷展开实验研究。首先,建立理论模型,以超声激励下的裂纹区域生热机理和热波扩散行... 超声红外热像法相较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具有较大检测范围、结果直观、对裂纹损伤具有选择识别特性。针对超声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检测铝合金试件的裂纹缺陷展开实验研究。首先,建立理论模型,以超声激励下的裂纹区域生热机理和热波扩散行为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为基础,介绍了调频脉冲超声激励形式,并针对表面热波信号的提取给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双路正交解调算法;其次,采用自主搭建的轻量化超声红外热像检测系统进行脉冲调频超声激励,获取温度序列并进行后处理;最后,在三个铝合金试件上制造大小不同的裂纹缺陷,通过实验验证了特征提取算法的正确性以及超声红外热像法在铝合金材料裂纹检测中的可行性,选用特征图像分辨率较高、能较好地呈现裂纹缺陷的双路正交解调算法的幅值图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第一主成分,并探究不同脉冲调制参数对检测效果的影响。最终可知,在起始频率2 Hz、终止频率5 Hz、扫描周期6 s时具有最佳检测效果;采用特征值对比度和对比度波动百分比量化裂纹缺陷的检测效果,对于DOD幅值特征图像,相比平均情况,对比度依次提升了48.63%,47.27%以及35.22%;对于PCA第一主成分特征图像,对比度分别提升了41.45%,44.26%以及4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红外热像法 无损检测 裂纹缺陷 铝合金 调频脉冲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成像的大气透过率二次标定
15
作者 康丽珠 陶亮 +3 位作者 刘海 徐瑞 唐鑫 刘咏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5-740,共6页
本文建立了外场红外成像的大气衰减标定模型,利用标准黑体和红外热像仪对大气透过率进行二次标定。首先对红外热像仪进行实验室标定,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测量数据,求解出红外热像仪的响应度α和探测器暗电流引起的固定偏置DN_(dark)... 本文建立了外场红外成像的大气衰减标定模型,利用标准黑体和红外热像仪对大气透过率进行二次标定。首先对红外热像仪进行实验室标定,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测量数据,求解出红外热像仪的响应度α和探测器暗电流引起的固定偏置DN_(dark);然后建立红外辐射传输过程中大气衰减标定模型,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准黑体进行外场测试,可通过改变测试距离和黑体温度获得显示输出值和黑体辐射亮度,再引入红外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率作为校正系数,得出距离R处的红外大气透过率校正值。大气透过率校正值与仿真值的偏差小于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定 大气透过率 外场试验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引导的轻量化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16
作者 朱琨 沈良吉 +4 位作者 姜文涛 叶超杰 黎中豪 魏巍 刘吉龙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5-702,共8页
现有的图像超分辨率网络大多针对可见光图像,对红外图像超分辨率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沿用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针对红外图像分辨率低、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引导的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该网络充分利用低分辨率红外图... 现有的图像超分辨率网络大多针对可见光图像,对红外图像超分辨率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沿用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针对红外图像分辨率低、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引导的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该网络充分利用低分辨率红外图像中的梯度信息,将梯度图与提取出的特征相融合,使最终生成的高分辨率图像边缘更加清晰、对比度更高。对比实验与消融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中优于其他对比方法,生成的高分辨率图像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AD的绝缘子红外图像异常检测算法
17
作者 李鸿 郑皓亮 +2 位作者 刘昭卫 贾智伟 孙晨昊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7,共8页
针对输电线路绝缘子红外图像需要人工识别,并且异常样本库难以完备构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域变换红外图像处理模块和基于无监督的特征重建异常检测模块相结合的智能检测算法。域变换模块用于提升输入数据与智能模型的匹配度;无监督... 针对输电线路绝缘子红外图像需要人工识别,并且异常样本库难以完备构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域变换红外图像处理模块和基于无监督的特征重建异常检测模块相结合的智能检测算法。域变换模块用于提升输入数据与智能模型的匹配度;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块采用特征重建与知识蒸馏相结合的方式,搭配记忆矩阵来存储正常样本的特征属性,并通过输入与重建图像之间的差异进行异常判别。域变换模块在自制绝缘子红外图像数据集上提升了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2%~4%的检测精度,并在各种背景的对比实验中均取得了成功。基于无监督的特征重建异常检测模块(FRAD)在MVTec AD数据集与自制数据集上的AUCROC指标分别为88.78%与88.56%,相比同领域模型处于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红外图像 异常检测 无监督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防护材料缺陷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检测
18
作者 潘诚浩 高尚 +3 位作者 狄韬 王浩 马立军 江剑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9,共13页
针对热防护材料多孔结构和隔热特性导致非均匀加热下局部升温较快,横向热扩散效应显著的问题,文中基于光流法提出一种具有横向热流抑制(Transverse Heat Flow Suppression,THFS)的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法。首先,通过光流法推导得到沿X... 针对热防护材料多孔结构和隔热特性导致非均匀加热下局部升温较快,横向热扩散效应显著的问题,文中基于光流法提出一种具有横向热流抑制(Transverse Heat Flow Suppression,THFS)的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法。首先,通过光流法推导得到沿X方向和Y方向的热流矢量方程,并通过逆热扩散得到THFS图像序列方程。然后,通过COMSOL仿真建立不均匀线性脉冲热流激励三维热波模型,初步验证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THFS具有较好的归一化幅值/相位。在试验中,制备了16个不同直径与深度平底孔的热防护材料试件进行验证,并通过局部阈值分割方法量化缺陷位置及大小。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能够对最小径深比为5,最小直径6 mm的缺陷开展检测,最大误差为5.17%,较传统方法误差降低7.5%,信噪比最大提升17.98%,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热防护材料非均匀加热下横向热扩散显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热流抑制 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 有限元分析 缺陷检测 热防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算法
19
作者 李雪峰 李宁 +2 位作者 吴迪 于祥跃 郭永强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797,共9页
为解决现有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对红外弱小目标的识别针对性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算法(Yolov8n based on UniRepLK Block and Triplet Attention,UT-Yolov8)。该算法通过特征融合网络输出端的检测头引入三... 为解决现有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对红外弱小目标的识别针对性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算法(Yolov8n based on UniRepLK Block and Triplet Attention,UT-Yolov8)。该算法通过特征融合网络输出端的检测头引入三重注意力机制,为特征融合网络内部添加新的小目标检测层、检测头,以及在特征提取网络的空间池化金字塔内结合大内核卷积,针对红外弱小目标的成像特性进行改进。算法在真实红外图像数据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UT-Yolov8算法在保持高检测速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网络对于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精度,平均精度均值mAP@0.5达到了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识别 Yolov8 大内核卷积 三重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架构的红外运动目标入侵追踪技术
20
作者 简文 丁红昌 曹国华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解决微小型防御设施中红外运动入侵目标检测追踪算法的部署问题,降低防御设施的虚警率,提出基于ZYNQ架构的红外运动目标入侵追踪技术。该技术以中波红外相机拍摄的多序列红外图像为基础,利用双边滤波算法、帧间差算法、形态学算法等... 为解决微小型防御设施中红外运动入侵目标检测追踪算法的部署问题,降低防御设施的虚警率,提出基于ZYNQ架构的红外运动目标入侵追踪技术。该技术以中波红外相机拍摄的多序列红外图像为基础,利用双边滤波算法、帧间差算法、形态学算法等红外运动目标追踪算法,重点对恶劣环境下入侵目标的数量与运动轨迹进行标取追踪处理,并基于ZYNQ实验平台对算法进行硬件逻辑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红外运动入侵目标的标取与追踪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运动目标追踪 形态学处理 ZY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