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柴油机气阀阀盘结构对密封锥面微滑移的影响
1
作者
朱峰
李耀宗
刘梦雨
机构
先进船舶发动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出处
《柴油机》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文摘
针对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气阀密封锥面因微滑移带来的磨损下陷问题,建立气阀-阀座密封锥面微滑移仿真模型,并通过平台试验验证其仿真精度,探索密封锥面角度、阀盘厚度和颈部圆角对密封锥面微滑移幅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密封面锥角对锥面滑移幅值的影响最大,滑移量随密封面锥角增大而显著增大;阀盘厚度对微滑移的影响次之,滑移量随阀盘厚度增大而减小;颈部圆角对锥面微滑移的影响最小,在一定范围内滑移量随颈部圆角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柴油机
气阀
磨损下陷
微滑移
Keywords
diesel engine
valve
wear recession
micro⁃slip
分类号
TK423.4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机械挺柱与液压挺柱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及评价
2
作者
韩佩良
王延荣
张丽
孙亚奇
刘旭康
机构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出处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文摘
以某型柴油机配气机构为研究对象,将原机械挺柱改为液压挺柱,设计新状态凸轮型线,改良配气机构结构,基于AVL EXCITE Timing Drive软件建立液压挺柱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对液压挺柱配气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在全转速范围内开展液压挺柱与机械挺柱配气机构动态特性测试,动态特性测试与动力学性能仿真均表明,液压挺柱配气机构落座冲击载荷与落座速度小于机械挺柱配气机构,且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6.7%,验证了配气机构动力学测试方法的合理性与分析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配气机构
液压挺柱
机械挺柱
运动学特性
动力学特性
Keywords
valve train
hydraulic tappet
mechanical tappet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
dynam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内燃机排气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继先
李兆文
王务林
郑泉
陈黎卿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07A061)
安徽省科技厅2005年重点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某款480型柴油车配装的排气系统存在怠速状态下排气尾管振动强烈的现象,将模态试验分析技术和有限元模态分析相结合,建立了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基于ANSYS软件和试验设备进行模态试验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出排气系统6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图。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得知柴油机排气系统在2阶时发生了共振,采用优化悬挂位置点的方法对排气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经实车验证,改进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的降噪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内燃机
排气系统
模态分析
潴响应分析
振动
Keywords
IC engine
exhaust system
modal analysis
harmony responseanalysis
vibration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配气相位对6106柴油机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邵治家
白敏丽
吕继组
王宇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一汽解放大柴分公司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6007、50576008)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101058、20042156)
文摘
利用GT-Power软件,研究了配气正时对6106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在全负荷工况下,分别对进气门关闭角度、排气提前角以及气门叠开角度对柴油机性能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且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佳配气正时角度。最后将所得的计算结果在6106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测得了全负荷工况下的柴油机的扭矩、燃油消耗和充气效率等参数,给出了优化前后计算值和试验值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计算值跟试验值最大误差在1%以内,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数值模拟
配气正时
性能优化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valve timing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柴油机排气微粒泡沫陶瓷过滤器的热再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光辉
郭英男
季雨
肖宗成
刘巽俊
机构
吉林工业大学
出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2,共6页
文摘
本文对柴油机排气微粒泡沫陶瓷过滤器的热再生过程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可用来估算再生过程中过滤器内微粒的燃烧速率、滤芯温度等的变化历程等热再生参数。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两者基本吻合。理论与实验都证实泡沫陶瓷滤芯在热再生时热损坏的可能性很小,可靠性良好。
关键词
柴油机
过滤器
热
再生
微粒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增压6缸柴油机排气压力波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骏
王绍明
崔毅
张有
杨卫东
黎程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2,38,共6页
基金
柴油机高增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9140C3307080802)
文摘
针对某增压6缸柴油机进行了不同负荷特性下的排气压力波测量,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增压6缸柴油机,当配气相位相同时,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平均值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随着扭矩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进行横向对比时以及在外特性上,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高。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强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排气压力波强度随着扭矩的增加而增高;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排气压力波强度进行横向对比时,排气压力波强度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高,但是在外特性上,随着转速的增加,排气压力波强度先增加后减小。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排气压力波
涡轮增压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exhaust pressure wave
turbocharging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电液驱动气门柴油机性能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焕祥
李道飞
叶锦
王雷
方奕栋
俞小莉
机构
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1CB707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6104)
文摘
建立了电液驱动气门柴油机仿真模型,利用试验获得的电液气门运动规律,分析气门重叠角、进气迟后角和排气提前角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并对三者进行多参数优化,最后研究了排气迟后角对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ulation,EGR)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电液驱动气门可使柴油机在中低转速时动力性和经济性有明显改善;受电液气门响应限制,随着转速升高,改善效果逐渐减弱;以1 500r/min为例,相对于排气门延迟关闭,排气门提前关闭对柴油机功率影响较大,且排气迟后角调整幅度较小时能获得较大内部EGR率。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电液驱动气门
配气相位
性能优化
内部EGR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electro-hydraulic driven valve
valve timing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ternal EGR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柴油机排气门漏气故障诊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以怀
刘永长
杨叔子
机构
上海海运学院
华中理工大学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1-58,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文摘
介绍了在2105和2135柴油机上进行的排气门漏气故障的模拟试验结果,讨论了然温、排烟、油耗量和气缸盖表面振动信号对排气门漏气故障的敏感性,揭示出柴油机气缸内燃烧压力、表面振动信号与排气门漏气故障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振动诊断的频谱分析法和时序谱分析法进行了综合对比。
关键词
诊断
分析
柴油机
故障
排气门
Keywords
Diagnosis Analysis Diesel Engine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进气道位置对柴油机进气涡流可调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杜巍
李向荣
李丽婷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摘
针对某型号四气门柴油机设计制作了一个螺旋气道和直气道的阴模试验件,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利用挡板部分遮挡直气道的入口,实现进气涡流的调节,进行了进气道位置对进气涡流及其可调性能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进气道的位置不同,对进气流量的影响很小,但是对涡流比以及涡流比的调节范围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可调进气涡流
气道位置
稳流试验
Keywords
I. C. Engine
Diesel Engine
Variable Intake Swirl
Position of Intake Port
Steady Flow Test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柴油机进气门偏心对进气流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基林
申立中
毕玉华
贾德文
黄志平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184)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9ZC036M)
文摘
结合气道稳流模拟试验,采用AVL Fire软件建立了螺旋进气道进气流动仿真模型。设计了6个不同进气门偏离气缸中心的偏心率方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三维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柴油机进气门偏心对进气流动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门在气缸中的位置直接影响进入气缸的气流均匀性和气门盘区域的回流状态。进气门偏心对进气流动的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随着进气门偏心率的增加,平均流量系数和平均涡流比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位置区域。当偏心率在0.27~0.37时,进气平均流量系数较大;当偏心率在0.27~0.48时,进气平均涡流比较大。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螺旋进气道
进气门偏心
流动特性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helical intake port
intake valve eccentricity
flow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X6V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龙连春
胡丽萍
隋允康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出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458,共5页
文摘
建立了柴油机配气机构任意自由度的分析模型 ,并对 X6 V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了较精确的分析。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复杂叉型摇臂的应力分布情况 ,获得了摇臂的精确刚度和质量分布 ,便于机构的精确计算 ;将摇臂的等效刚度和质量代入机构动力分析模型中 ,对机构进行动力分析。在动力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了各主要部件的强度和动力性能。
关键词
X6V柴油机
配气机构
分析计算
多自由度模型
有限元分析
摇臂
气门
Keywords
Valve train
Multi-freedom model
Finite element method
Rocker
Valve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电控配气柴油机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镇
徐立春
石荣婷
张晓峰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江苏大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5,共5页
文摘
针对TBD234V6型柴油机的配气系统,设计了电控可变气门系统,并应用相关软件模拟气门运动规律。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该柴油机的模型,计算柴油机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参数,并用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研究分析了柴油机配置电控可变气门后的工作过程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该电液控制配气机构代替传统的配气机构,设计与柴油机运行相对匹配的气门运动规律,有利于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提升。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电液驱动
数值模拟
配气定时
可变气门系统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electro-hydraulic
numerical simulation valve timing
variable valve train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发火顺序对增压柴油机进气不均匀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杜巍
刘福水
乔葳蕤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湖南奔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2,共6页
基金
国家部委预研项目(40402020101)
文摘
在某V型多缸柴油机性能试验和多个气缸压力测量的基础上,对该柴油机的一维性能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了标定和校核,并应用验证后的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该柴油机不同曲轴结构对应的发火顺序时各缸进气流量的不均匀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发火顺序造成各缸进气门前压力波动的规律差异很大,造成各缸进气不均匀度的差异也很大,相比之下,平面曲轴对应的发火顺序造成的进气不均匀度较小,而十字曲轴、成对曲轴和混合曲轴对应的发火顺序造成的进气不均匀度较大。
关键词
内燃机
增压柴油机
发火顺序
进气不均匀性
Keywords
IC engine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
firing order
intake air nonuniformity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进气道螺旋段结构参数对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平
陆文霞
缪岳川
徐毅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甲醇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控制中若干基础问题研究(08KJA470001)
文摘
用CFD软件进行了柴油机螺旋进气道流动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利用气道稳流试验台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分析了螺旋段的结构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螺旋气道结构的复杂性,螺旋段结构参数对气道性能的影响十分复杂,其中,影响较敏感的结构参数为过渡圆半径、蜗壳半径和气门凸台高度。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螺旋进气道
CFD
流动特性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helical intake port
CFD
flow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某8缸柴油机脉冲增压排气管布置对排气干扰的影响
15
作者
张方方
张波
吕林兴
机构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4期56-63,70,共9页
文摘
为解决某直列8缸脉冲增压柴油机各缸排气干扰问题,设计4种排气管布置形式,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柴油机模型,分析排气管布置形式对排气干扰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排气管的布置形式和发火顺序是产生排气干扰的主要因素,各缸扫气不均匀是排气干扰的直接原因,在25%额定负荷时过量空气系数异常降低;4排管结构、增压器双流道、单个流道排气间隔曲轴转角为180°的排气管布置型式在低负荷工况下排气压力会高于进气压力,各缸形成均匀排气干扰;排气门开启曲轴转角由120°推迟至140°后,过量空气系数由1.82提高至2.15,低速性能明显改善。
关键词
脉冲增压
柴油机
排气管
排气干扰
GT-POWER
Keywords
pulse pressure charging
diesel engine
exhaust pipe
exhaust interference
GT-Power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发动机排气管漏气失效分析与改进
16
作者
王利平
张玉娟
李群力
张文霞
机构
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试验室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文摘
为解决某发动机在耐久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排气管严重漏气问题,分析排气管材料、螺栓力矩、排气管与增压器和气缸盖结合法兰平面度,结合排气管、气缸盖、垫片的面压试验结果,确认排气管漏气原因,并对排气管结构进行针对性优化,对优化后的排气管进行面压试验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排气管垫片密封带不均匀、不连续,部分位置面压较小,排气管法兰面平面度不满足要求,法兰面加工后严重变形是排气管漏气的主要原因;结合仿真计算的排气管垫片密封性能,在排气管漏气位置增加加强筋、增大排气管法兰面厚度,解决了排气管漏气故障。
关键词
排气管
漏气
失效分析
平面度
面压
Keywords
exhaust pipe
air leakage
failure analysis
flange face
surface pressure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基于米勒循环的柴油机IEGR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褚超美
洪佳骏
王成润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5,共6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ZR1428600)
文摘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internal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IEGR)减排功效,增强废气对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抑制作用,提出一种利用柴油机米勒循环缓解因IEGR引起的缸内充量温度升高的方法。以某六缸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将排气门二次开启(exhaust valve re-opening,EVRO)式IEGR技术植入柴油机米勒循环工作过程,形成基于柴油机米勒循环的IEGR方法。运用GT-Power仿真软件建立了目标机性能仿真分析模型,研究米勒循环进气门晚关(late intake valve closing,LIVC)时刻对压缩上止点温度和燃烧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喷油正时对燃烧率和缸内最高温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用米勒循环LIVC相位,能够有效降低压缩终点缸内温度,使IEGR的NOx减排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目标柴油机台架试验表明:NOx排放降低了19.6%。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米勒循环
排气门二次开启
IEGR
NOx减排技术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Miller cycle
exhaust valve re-opening
IEGR
NOx abatement technologies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弹性长枕无砟轨道垂向动力学计算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伍曾
全顺喜
刘学毅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出处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5-3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0798)
文摘
建立弹性长枕无砟轨道的梁—梁—板模型,计算垂向位移、加速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扣件瞬时上拔力与行车速度的关系,垂向位移、加速度与扣件、枕套和路基刚度的关系,垂向位移、加速度与长枕、道床板质量的关系等;分析无砟轨道弹性长枕在不同扣件、枕套、地基刚度和不同弹性长枕、道床板质量下的动力响应;找出扣件、枕套、地基刚度及弹性长枕、道床板质量与垂向速度、加速度、轨枕侧滚等的关系。在弹性长枕、道床板质量和扣件、枕套、地基刚度不变情况下,计算列车不同速度下各垂向动力响应,找出列车速度与垂向位移、加速度的关系。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弹性长枕
垂向动力学
计算分析
动力响应
分类号
U416.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叉型摇臂双气门配气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连春
梅甫良
黄金运
机构
华东石油大学
七一一研究所
出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摘
针对叉型摇臂双气门配气机构,对摇臂采用非协调3维等参单元进行静力分析。计算了摇臂刚度、转动惯量及摇臂刚度随转角的变化情况。在摇臂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整个机构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用Wilson-逐步积分方法求解动力分析方程;并对230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分析,计算了机构的主要参数,实测了气门加速度。其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柴油机
配气机构
叉型摇臂
有限元
双气门
Keywords
Disel engine,Valve train,Fork shaped rocker,Analysis by means of FEM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题名 一种适应PIV测试的新排气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桂华
刘刚
张宏帅
张工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文摘
应用PIV技术对在柴油机进行缸内流场测试中,将原排气门座改为拍照用视窗。基于对开设视窗位置的选择和保证柴油机按照配气定时准确运行的考虑,在试验中设计使用了一种新排气控制方法:将准备改动的排气门部位,以排气门杆为中心,水平旋转180°移至气缸盖外,并配制了相应的支持部件。与此类试验中常用的由电磁阀或弹簧滑块的开闭控制柴油机排气的方法相比,系统完全依照原排气凸轮的规律运行,避免了使用电磁阀或弹簧滑块方法所需要的对排气系统运动规律进行验证的大量试验和计算。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PIV测试
视窗
排气控制
凸轮运动规律
Keywords
I. C. Engine, Diesel Engine
PIV Measurment, Window
Exhaust Control,Cam Motion Principle
分类号
TK423.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