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气门正时对高比例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宫艳峰 钱丁超 +3 位作者 马赫阳 刘铭礼 解方喜 孟祥龙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26,共7页
采用自行开发的可变气门机构,在高压缩比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排气门正时对高甲醇掺烧比甲醇-汽油发动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提前排气门正时会使燃烧开始时刻(CA5)滞后,燃烧持续期延长,结合点火正时后,燃烧相位得到... 采用自行开发的可变气门机构,在高压缩比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排气门正时对高甲醇掺烧比甲醇-汽油发动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提前排气门正时会使燃烧开始时刻(CA5)滞后,燃烧持续期延长,结合点火正时后,燃烧相位得到改善;在排气门正时结合最佳点火正时下,等效有效比油耗(b e)和NO x排放都得到明显改善,在最佳点火正时下,排气门正时前移可以使M50,M75和M100的最佳b e分别降低7.39%,11.06%和18.72%,NO x排放量分别降低34.5%,19.6%和23.9%;提高甲醇添加量可以提高经济性,降低HC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门正时 甲醇 汽油 双燃料发动机 燃油经济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喷嘴漏液典型故障分析及优化
2
作者 胡方圆 李楠 +2 位作者 伏金龙 安丽花 张晓丽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消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后处理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尿素喷射系统往尾气中喷射尿素,用于降低污染物NO_(x)排放以满足国VI排放法规对于NO_(x)的限值要求。尿素喷嘴作为尿素喷射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在应用...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消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后处理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尿素喷射系统往尾气中喷射尿素,用于降低污染物NO_(x)排放以满足国VI排放法规对于NO_(x)的限值要求。尿素喷嘴作为尿素喷射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在应用的过程中易出现尿素喷嘴漏液情况,最终导致后处理结晶或者氨泄露。本文针对国六柴油机紧耦合后处理系统中,尿素喷嘴布置在DPF前应用时出现的尿素喷嘴漏液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地优化改进方案,提升了尿素喷射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耦合后处理 尿素喷嘴 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性能影响的模拟探究
3
作者 李志军 李智洋 +2 位作者 李振国 王妍 杨绵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6-893,共8页
为了优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捕集、压降性能,本文基于孔径概率密度函数和孔隙率分布函数建立了二维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孔道微观结构模型,考虑了拦截机理和扩散机理用以计算颗粒在过滤器中的沉积分布情况和捕集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 为了优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捕集、压降性能,本文基于孔径概率密度函数和孔隙率分布函数建立了二维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孔道微观结构模型,考虑了拦截机理和扩散机理用以计算颗粒在过滤器中的沉积分布情况和捕集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和入口速度对颗粒捕集效率的影响与粒径有关,100 nm粒径颗粒随流速增大初始捕集效率降低最为明显,1000 nm粒径颗粒在不同均匀性的过滤壁下的捕集效率差超过了30%;孔径分布函数方差越大,颗粒就会更多地分布在过滤壁前端,捕集效率也越高,但较大的孔径方差会导致捕集器的初始压降增大和捕集过程结束时的性能出现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捕集器 数值模拟 微观结构 概率密度函数 压降 捕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参数对多孔介质压降与捕集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志军 张建华 +3 位作者 焦运景 杨绵松 张时杰 吕和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5,共9页
为研究涂层对颗粒捕集器(DPF)在颗粒捕集过程中效率及压降的变化情况、孔道轴向及壁厚方向的沉积情况,建立二维加膜DPF孔道模型.主要考虑颗粒拦截机理和扩散机理、涂层渗透率及厚度等诸参数,研究涂层渗透率和厚度对捕集过程的影响以及... 为研究涂层对颗粒捕集器(DPF)在颗粒捕集过程中效率及压降的变化情况、孔道轴向及壁厚方向的沉积情况,建立二维加膜DPF孔道模型.主要考虑颗粒拦截机理和扩散机理、涂层渗透率及厚度等诸参数,研究涂层渗透率和厚度对捕集过程的影响以及对速度增加不利影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入口速度为1 m/s时穿壁速度呈“U形”,入口速度为5 m/s和10 m/s时呈“钩形”,涂层提高进/出口孔道轴线速度的线性,降低末端穿壁速度的峰值;涂层有效提高孔壁的捕集效率并且明显缩短饱和时间,使更多颗粒堆积在孔壁表面,但涂层过低的渗透率使得压降急剧增加;厚度增加使初始捕集效率小幅增加,但无法有效缩短饱和时间,厚度为39.0/23.4μm较为适宜;厚度相较于渗透率对压降的影响较小;大部分颗粒拦截在多孔介质壁的前端,可以防止颗粒进入壁面深处所带来的永久性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捕集器 涂层 渗透率 捕集效率 颗粒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汽油机冷启动碳氢化合物吸附和扩散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左青松 翟润行 +4 位作者 马颖 谢永川 沈壮 陈伟 朱国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3-3555,共13页
为研究汽油机冷启动过程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在金属有机框架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特性,建立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计算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比分析C2H4和C6H6组分在沸石与MOFs上的吸附性能。最后,采用蒙特卡罗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分... 为研究汽油机冷启动过程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在金属有机框架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特性,建立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计算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比分析C2H4和C6H6组分在沸石与MOFs上的吸附性能。最后,采用蒙特卡罗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C2H4、C6H6及等物质的量比混合组分在ZIF-20、ZIF-67、ZIF-318这3种MOFs结构的吸附性能和扩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沸石材料相比,MOFs具有更优异的碳氢吸附效果。3种MOFs结构中,ZIF-20对C2H4和C6H6具有最大的吸附量,其吸附量分别为202.1和187.8个晶胞。在ZIF-20中C2H4的吸附位点主要集中在β-笼,C6H6的吸附位点主要集中在α-笼和双四元环。而在ZIF-67和ZIF-318中的吸附位点主要集中在十二元环。C2H4和C6H6分别在ZIF-318和ZIF-20中的扩散最强烈,且C2H4在3种MOFs上的扩散系数明显比C6H6的扩散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冷启动 碳氢吸附 MOFS 吸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轻型汽油车NH_(3)和PN排放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计广 顾王文 +3 位作者 李加强 彭鹄 雷基林 朱云波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9,共8页
选取10辆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的不同动力类型轻型汽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传统单一汽油发动机),在昆明海拔1914 m的高原轻型整车环境模拟排放实验室开展常温和低温环境下WLTC循环排放测试,研究分析高原环境下轻型汽油车NH_(3)和PN(PN_(10)... 选取10辆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的不同动力类型轻型汽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传统单一汽油发动机),在昆明海拔1914 m的高原轻型整车环境模拟排放实验室开展常温和低温环境下WLTC循环排放测试,研究分析高原环境下轻型汽油车NH_(3)和PN(PN_(10)和PN_(23))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尾气经TWC后NH_(3)排放大幅增加,高原环境下国六b阶段不同类型轻型汽油车排放因子达到21.80~485.10 mg/km,显著高于《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中轻型汽油车氨排放因子26 mg/km。插电式混合动力和传统汽油发动机的轻型汽油车NH_(3)排放主要集中在低速段和中速段,低温环境下NH_(3)排放更高。与PN_(23)排放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传统动力轻型汽油车PN_(10)排放分别增加21.11%~50.21%和12.00%~38.47%。低温环境下PN_(10)和PN_(23)排放速率峰值分别为6.12×10^(11)个/s和5.28×10^(11)个/s,高出常温环境下相应PN排放速率约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轻型汽油车 颗粒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贡觉卓玛 胡金辉 王辛岩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的背景下,城市交通运输业成为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碳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文章利用“自下而上法”测算了2013-2022年拉萨市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并且选取了拉萨市的人口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的背景下,城市交通运输业成为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碳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文章利用“自下而上法”测算了2013-2022年拉萨市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并且选取了拉萨市的人口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机动车保有量、客货运周转量等对碳排放影响程度较高的因素,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货运周转量、机动车保有量、客运周转量、国民生产总值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而当地旅游人数、总人口数量、公共交通客运量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由此相应提出节能减排措施,为其他区域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排放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起动模式和后处理对轻型车实际行驶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8
作者 尹黛霖 岳志刚 +1 位作者 孙国阳 潘朋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采用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的方法,对两辆国六轻型汽油车的细颗粒物排放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冷、热起动两种模式和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GPF)对细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N10主要产生于冷起动阶段,且排放峰值... 采用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的方法,对两辆国六轻型汽油车的细颗粒物排放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冷、热起动两种模式和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GPF)对细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N10主要产生于冷起动阶段,且排放峰值易出现在急加速和急减速工况,最高排放峰值为8.10×10^(11)个/s。带GPF车辆的PN23和PN10在各速度段的占比分布差异较大,总行程的PN10数量较PN23增长30.9%,增长率为不配备GPF车辆的3倍左右。低温下的细颗粒物排放较常温大幅上升,且带有GPF车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未配备GPF的车辆。研究表明,冷起动阶段的细颗粒排放控制是未来监管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 冷起动 热起动 汽油机颗粒捕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防渗漏防过量加注的车载尿素加注与存储系统
9
作者 华伟 魏伟华 黄香儿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7期12-14,共3页
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需要在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上设计SCR系统。SCR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排气上游NOx的含量来精准控制尿素的实时喷射量以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因此需要随车携带尿素。本文介绍了一种防渗漏防过量加注的车载尿素加注与存储系... 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需要在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上设计SCR系统。SCR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排气上游NOx的含量来精准控制尿素的实时喷射量以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因此需要随车携带尿素。本文介绍了一种防渗漏防过量加注的车载尿素加注与存储系统,解决了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尿素箱变形,尿素渗漏,过量加注尿素至尿素箱内壁导致尿素箱内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无信号的问题,对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很大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渗漏 防过量加注 尿素 存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高效颗粒捕集器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马标 钟秋月 +2 位作者 胡帅 孙豫 滕勤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了适应国家排放法规对汽油直喷发动机颗粒物监测粒径逐渐减小的要求,根据汽油直喷发动机排放开发目标,设计不同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技术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转毂试验的测试选型确定捕集效率高、背压小的最优方案。建立了基... 为了适应国家排放法规对汽油直喷发动机颗粒物监测粒径逐渐减小的要求,根据汽油直喷发动机排放开发目标,设计不同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技术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转毂试验的测试选型确定捕集效率高、背压小的最优方案。建立了基于发动机原排和压差的GPF控制策略,结合GPF测试选型数据标定GPF碳载量模型、再生效率模型等,实现再生工况识别并协调再生控制。通过WLTC排放循环验证GPF控制策略,最优方案的捕集效率满足排放开发目标,有效降低了汽油直喷汽油机的颗粒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汽油机 颗粒捕集器 控制策略 再生效率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国Ⅵ柴油机N_(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睿钊 张磊 +4 位作者 刘吉绪 吴春玲 张琳 高涛 汪晓伟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在三台满足国Ⅵ阶段排放标准的重型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了冷热态WHTC尾气N_(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热态WHTC试验中N_(2)O排放水平与NO_(X)相当,N_(2)O排放与排气温度有很高的相关性,冷态排放低于热态,冷热态间N_(2)O排放差... 在三台满足国Ⅵ阶段排放标准的重型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了冷热态WHTC尾气N_(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热态WHTC试验中N_(2)O排放水平与NO_(X)相当,N_(2)O排放与排气温度有很高的相关性,冷态排放低于热态,冷热态间N_(2)O排放差异主要体现在I阶段。热态WHTC初期N_(2)O排放突增峰值与冷态循环末期后处理系统中残留的过量喷射尿素有关。低浓度尿素有助于降低N_(2)O排放,但同时也会导致NO_(X)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后处理系统 氧化亚氮 排放特性 瞬态循环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系统尿素喷嘴雾化特性与结晶风险研究
12
作者 赵闯 楼狄明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为研究发动机SCR系统尿素喷嘴雾化特性和结晶风险,探究了不同喷嘴雾化性能以及不同雾化性能对尿素结晶影响,结果表明SCR系统尿素喷嘴主要通过改变雾化方式和提高喷射压力来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即通过降低喷雾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SMD)来... 为研究发动机SCR系统尿素喷嘴雾化特性和结晶风险,探究了不同喷嘴雾化性能以及不同雾化性能对尿素结晶影响,结果表明SCR系统尿素喷嘴主要通过改变雾化方式和提高喷射压力来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即通过降低喷雾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SMD)来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达到降低尿素结晶的目的。在同等喷射压力下,气助式尿素喷嘴产生的喷雾的SMD比非气助式喷嘴产生的喷雾的SMD更小,雾化效果更好,相同工况下结晶量更少;而同样类型的喷嘴,其喷雾SMD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逐渐减小,喷雾SMD越小,雾化效果越好,相同工况下结晶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系统 尿素喷嘴 喷射压力 喷雾特性 尿素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下不同停车驾驶行为的尾气排放规律研究
13
作者 李周洁 邓建华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5期25-27,共3页
为研究停车场内不同驾驶行为对尾气排放的影响,经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处理,获取机动车在停车场范围内速度、加速度等参数。通过机动车在不同的停车位的停车方式和驾驶模式变化,划分为8种不同的驾驶行为。使用MOVES软件计算不同驾驶行为下... 为研究停车场内不同驾驶行为对尾气排放的影响,经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处理,获取机动车在停车场范围内速度、加速度等参数。通过机动车在不同的停车位的停车方式和驾驶模式变化,划分为8种不同的驾驶行为。使用MOVES软件计算不同驾驶行为下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速率。结果表明:相同的驾驶模式下,平行式停车位进行停车时的尾气排放量普遍大于在垂直式停车位进行停车;车位相同的情况下啊驾驶模式为减速尾气排放量相对最低,驾驶模式为多次减速加速直至减速的情况下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环境 多模式 停车驾驶行为 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插电式混动RDE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家启 杨冬霞 +4 位作者 杜君臣 顾绍晶 欧阳曾繁 向桥 邵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随着国家碳中和政策和汽车企业油耗双积分政策的推行,插电式混动汽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占有量稳步上升。以一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代表性插电式混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模拟实验室使用全流排放测试系统(CVS)和PEMS串联测试,研究了环... 随着国家碳中和政策和汽车企业油耗双积分政策的推行,插电式混动汽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占有量稳步上升。以一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代表性插电式混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模拟实验室使用全流排放测试系统(CVS)和PEMS串联测试,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插电式混动汽车RDE排放测试影响。结果表明:PN排放量和符合因子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升高;NOx符合因子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升高;THC、CO、NH_(3)排放量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基于欧七或国七控制不同环境温度下插电式混动汽车RDE排放特点及风险分析,提出了通过进行原排、标定策略优化,加载CGPF,提升后处理催化剂的贵金属用量等思路以确保RDE排放满足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混动汽车 RDE排放 环境温度 欧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氢/氨燃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15
作者 余文龙 唐小康 +3 位作者 罗明江 陈子铭 刘勇翔 李瑞娜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4期119-121,共3页
氢、氨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等特点,是未来车用零碳燃料发展的方向。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燃料制取、储存运输、车辆使用以及车辆生产后期)计算和分析碳排放。结果表明,使用天然气制氢、煤制氢、哈伯法制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使用... 氢、氨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等特点,是未来车用零碳燃料发展的方向。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燃料制取、储存运输、车辆使用以及车辆生产后期)计算和分析碳排放。结果表明,使用天然气制氢、煤制氢、哈伯法制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使用传统燃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别降低8.5%、54.27%、78.5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用氢、氨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降低碳排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全生命周期 氢燃料 氨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汽油机颗粒物生成机理及排放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6
作者 帅石金 董哲林 +4 位作者 郑荣 王步宇 付海超 徐宏明 王建昕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汽油机是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乘用车和轻型货车的主流动力.随着汽车排放法规加严,汽油机颗粒物(PM)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以及在大气中形成雾霾等问题广受关注.围绕直喷(GDI)汽油机缸内碳烟生成机理、GDI汽油机和进气道喷射(PFI... 汽油机是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乘用车和轻型货车的主流动力.随着汽车排放法规加严,汽油机颗粒物(PM)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以及在大气中形成雾霾等问题广受关注.围绕直喷(GDI)汽油机缸内碳烟生成机理、GDI汽油机和进气道喷射(PFI)汽油机的一次颗粒物排放特性以及汽油机尾气排放生成二次颗粒物机理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已有研究表明:GDI汽油机碳烟排放主要来源于附壁油膜的池火燃烧和缸内局部浓区的燃烧,燃油喷射策略和混合气组织方式对缸内碳烟生成有重要影响;GDI汽油机颗粒物的排放水平要远高于PFI汽油机以及装有颗粒过滤器(DPF)的柴油机,但GDI和PFI汽油机排放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总体相近;汽油机排放生成二次颗粒物质量要远高于其生成的一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汽油机尾气中VOCs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汽油机 进气道喷射汽油机 一次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选择性催化转化器的催化特性试验研究
17
作者 郭守峰 贾春富 +1 位作者 高涛 白凤月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
在AVL测试台架上进行发动机后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选择性催化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stic Reduction, SCR)上游温度、空速(Space Velocity, SV)、氨氮比下SCR的氨存储特性和NOx转化效率。结果表明,随SCR上游温度和空速增加,氨存储能力... 在AVL测试台架上进行发动机后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选择性催化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stic Reduction, SCR)上游温度、空速(Space Velocity, SV)、氨氮比下SCR的氨存储特性和NOx转化效率。结果表明,随SCR上游温度和空速增加,氨存储能力逐渐下降,175℃、20000h^(-1)空速时,氨存储最高,为2981.68mg/L;NOx转化效率随SCR上游温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空速的增加而降低,在300℃、20000h^(-1)空速时,该SCR有最高的转化效率,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温 空速 SCR 氨存储 NOx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柴油机WHSC冷热起动测试循环排放及后处理效果的变化
18
作者 孟令楠 李永君 +4 位作者 许文海 王勇 骆海宁 肖俊 解永全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3期6-9,共4页
研究起动工况排放特性对于进一步减少气体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 206m高海拔发动机试验台架对配有DOC+DPF+SCR+ASC尾气净化装置(以下简称后处理)的某国六柴油机进行WHSC试验循环,分析了柴油机在冷热起动工况下的原始排放和... 研究起动工况排放特性对于进一步减少气体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 206m高海拔发动机试验台架对配有DOC+DPF+SCR+ASC尾气净化装置(以下简称后处理)的某国六柴油机进行WHSC试验循环,分析了柴油机在冷热起动工况下的原始排放和尾气排放差异性及其原因,并对气体污染物在后处理中的转换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原始排放或尾气排放,柴油机冷起动循环中CO和THC排放浓度均明显大于热起动循环,且排放规律相似;但冷起动循环中NOx原始排放浓度却小于热起动循环。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在热起动循环中,CO、THC和NOx排放浓度转换效率良好,基本处于90%以上,但后处理在冷起动循环中对于CO排放浓度的转换效率较差,仅有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国六柴油机 WHSC循环 冷热起动工况 排放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汽油机起动及暖机过程中HC排放的探讨 被引量:25
19
作者 程勇 王建昕 +1 位作者 吴宁 庄人隽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6,共5页
根据实测的催化器入口、出口 HC排放浓度及排气管不同位置的温度 ,结合示功图对电喷汽油机冷起动时 HC排放量在台架上进行了模拟分析 ,将起动过程以节气门突开为界划分为 3个阶段 ,其中HC的主要排放量发生在开始起动到节气门开这一段时... 根据实测的催化器入口、出口 HC排放浓度及排气管不同位置的温度 ,结合示功图对电喷汽油机冷起动时 HC排放量在台架上进行了模拟分析 ,将起动过程以节气门突开为界划分为 3个阶段 ,其中HC的主要排放量发生在开始起动到节气门开这一段时间内。通过控制点火提前角使缸内发生不完全燃烧 ,将燃烧延续到排气管内 ,即可降低 HC排放量 ,也有助于加速催化器起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起动 暖机过程 HC排放 碳氢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与治理策略
20
作者 薛华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8期144-146,共3页
伴随着中国城乡各界民众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机动车购买数量和持有数量均呈现出持续增加变化趋势,其在为生产生活实践进程创造提供便利条件基础上,还引致出现较为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为有效彻底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必须... 伴随着中国城乡各界民众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机动车购买数量和持有数量均呈现出持续增加变化趋势,其在为生产生活实践进程创造提供便利条件基础上,还引致出现较为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为有效彻底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全面系统分析各类污染源,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将机动车尾气排放水平控制在恰当范围内。要切实强化针对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工作力度与防治工作力度,切实将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控制减少,助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文章将会围绕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与治理策略,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检测方法 治理策略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