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1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萤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药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宏静 刘春光 +1 位作者 刘剑飞 王丽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2,共7页
萤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用途非常广泛。我国萤石矿储量丰富,但富矿少,贫矿、伴生矿及难选矿多,且萤石矿物嵌布粒度细,与脉石矿物共生状态复杂,致使常规物理选矿方法无法高效回收该部分萤石资源,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浮选... 萤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用途非常广泛。我国萤石矿储量丰富,但富矿少,贫矿、伴生矿及难选矿多,且萤石矿物嵌布粒度细,与脉石矿物共生状态复杂,致使常规物理选矿方法无法高效回收该部分萤石资源,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浮选作为细粒矿物的有效分选方法,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萤石矿选矿。由于萤石与方解石两种矿物表面活性位点相似且具有同质化效应,导致浮选分离困难,故这两种矿物的高效浮选药剂开发是萤石浮选药剂研究领域的难点。本文立足于萤石与方解石两种矿物浮选分离药剂研究现状,着重进行正浮选常用捕收剂、抑制剂种类及效果、金属离子对药剂作用效果概述,并分析未来药剂研究方向,得出改性捕收剂与组合捕收剂、组合抑制剂及新型抑制剂的研发,金属离子的正向助抑制作用探索,是萤石与同类型碳酸盐含钙矿物浮选分离药剂的主要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萤石 浮选分离 捕收剂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硫酸盐型盐湖钾盐浮选捕收剂
2
作者 贾菲菲 黄一鸣 +1 位作者 陈鹏 宋少先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罗布泊盐湖属于硫酸盐型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钾石盐和软钾镁矾是制取硫酸钾的关键中间产品,目前通过浮选实现二者与石盐等脉石矿物的分离。因硫酸盐型盐湖卤水组分更为复杂,矿物浮选处于五元水盐体系,二者的浮选工艺仍存... 罗布泊盐湖属于硫酸盐型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钾石盐和软钾镁矾是制取硫酸钾的关键中间产品,目前通过浮选实现二者与石盐等脉石矿物的分离。因硫酸盐型盐湖卤水组分更为复杂,矿物浮选处于五元水盐体系,二者的浮选工艺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我们聚焦硫酸盐型盐湖钾盐浮选,在钾石盐和软钾镁矾浮选捕收剂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将对钾石盐与捕收剂作用机理及浮选工艺优化、软钾镁矾浮选新捕收剂开发等研究工作进行简要叙述,希望为我国盐湖钾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一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型盐湖 浮选 钾石盐 软钾镁矾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油改性起泡剂环己二醇单戊醚的起泡与浮选性能
3
作者 王帅 李了艳 +2 位作者 段广宇 马鑫 钟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利用化工副产品开发新型起泡剂是实现浮选药剂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将轻质油改性制备的环己二醇单戊醚用作起泡剂,测定了环己二醇单戊醚、松醇油和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的泡沫高度、泡沫半衰期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起泡... 利用化工副产品开发新型起泡剂是实现浮选药剂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将轻质油改性制备的环己二醇单戊醚用作起泡剂,测定了环己二醇单戊醚、松醇油和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的泡沫高度、泡沫半衰期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起泡能力优于松醇油和MIBC,泡沫稳定性介于松醇油和MIBC之间。对云南硫化铜矿和硫化铅锌矿进行浮选,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与松醇油相比,铜粗精矿的铜回收率提高5.67百分点,铅锌粗精矿的铅回收率提高0.57百分点,铅锌粗精矿与锌粗精矿的锌回收率提高0.4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环己二醇单戊醚 起泡性能 硫化铜矿 硫化铅锌矿 浮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
4
作者 马鑫 王帅 +4 位作者 林奇阳 王文斐 张湘予 吴玉琨 钟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87-95,116,共10页
黄药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研究新型环境友好的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浮选药剂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中南大学钟宏教授团队在新型黄药类捕收剂的分子设计、绿色合成及产... 黄药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研究新型环境友好的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浮选药剂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中南大学钟宏教授团队在新型黄药类捕收剂的分子设计、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在黄药捕收剂分子结构中引进配位官能团来消除黄药特有的臭味和强化浮选功能的新思路,通过系统研究黄药分子疏水链中引入O、N、S等杂原子以及含有O、N、S的配位基团对药剂气味与浮选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出了酰氨基黄药、硫脲基黄药、硫氨酯基黄药等具有R^(1)-X-R^(2)-O-C(=S)-SM结构通式(M为Na或K)的环保型双配体黄药捕收剂。发明了二硫化碳溶剂体系黄药合成新方法,开发出“浆料反应-薄层干燥-溶剂循环”一体化连续黄药制备技术与装备集成,提高了合成效率,改善了黄药生产环境,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捕收剂 黄药 设计 绿色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浮选捕收剂分子设计构想与研究进展
5
作者 叶子涵 刘胜 +1 位作者 陈伟 刘广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8-32,共25页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是研发浮选药剂的重要工具,计算化学结合机器学习关联理论与现实,可提高药剂设计的精准度。实现数据驱动的分子设计很大程度依赖科学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将捕收剂分子结构输入计算程序,输出各种化学性质描述符...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是研发浮选药剂的重要工具,计算化学结合机器学习关联理论与现实,可提高药剂设计的精准度。实现数据驱动的分子设计很大程度依赖科学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将捕收剂分子结构输入计算程序,输出各种化学性质描述符,同捕收剂试验特性的响应建立映射关系,正逐渐成为现今捕收剂高通量分子设计与筛选的一套范式。QSAR的关键在于描述符的筛选与映射的拟合,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系统性梳理了构建浮选捕收剂QSAR的流程,阐述了获取并处理捕收剂结构-性质-响应数据的方法;根据计算化学理论描述捕收剂亲固性特征与疏水性特征,分析亲固性与疏水性机理;介绍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筛选高相关性的描述符并训练预测模型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展望数据驱动的浮选捕收剂分子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捕收剂 QSAR 计算化学 描述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抑制剂在提高低品位银铜铅锌矿铅银回收率的应用
6
作者 周玉才 董艳红 +1 位作者 朱一民 刘若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针对某地低品位富银铅锌矿石特点,进行了银铅优选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影响铅锌及伴生银选矿的主要因素为:原矿品位低、嵌布粒度微细、层状易浮脉石云母含量高、铅锌硫共生关系复杂等。以此为基础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 针对某地低品位富银铅锌矿石特点,进行了银铅优选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影响铅锌及伴生银选矿的主要因素为:原矿品位低、嵌布粒度微细、层状易浮脉石云母含量高、铅锌硫共生关系复杂等。以此为基础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条件以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抑制剂“NaOH+YZ-1+ZnSO_(4)”和捕收剂BJ-10可有效提高精矿中铅、银回收率,并实现铅与锌分离。银铅优先浮选闭路可获得铅精矿中Pb品位62.47%、含Ag13430 g/t、铅回收率为88.68%、银回收率为82.38%的选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铅锌矿 组合抑制剂 YZ-1 BJ-10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镁硅酸盐类脉石矿物的浮选抑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环艳 魏志聪 +2 位作者 谢海云 刘洋 瞿俊男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33-47,共15页
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是典型的层状镁硅酸盐矿物,三者通常呈组合的方式赋存于硫化矿中。硫化矿浮选过程中,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易进入硫化精矿且恶化浮选环境,造成精矿品质不高、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与硫化矿往往难以实现高效分离。目前... 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是典型的层状镁硅酸盐矿物,三者通常呈组合的方式赋存于硫化矿中。硫化矿浮选过程中,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易进入硫化精矿且恶化浮选环境,造成精矿品质不高、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与硫化矿往往难以实现高效分离。目前,针对此类硅酸盐类脉石矿物,如何采用适宜的选矿药剂进行高效选择性抑制,仍然是浮选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分析了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晶体化学特征与浮游性能的关系,蛇纹石表面荷正电,可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滑石是分子晶体,天然可浮性较好,常用脂肪酸类和胺类捕收剂浮选;绿泥石天然可浮性仅次于滑石,可用阴阳离子捕收剂浮选。同时综述了无机、有机、新型及组合四个类别抑制剂的研究现状,无机抑制剂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新型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和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组合抑制剂协同抑制机理研究尚待加强。还阐述了各类药剂的作用原理和应用,为新型、高效、绿色抑制剂的筛选与合成指明了方向,为抑制剂的组合使用提供了参考,为硫化矿的高效浮选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镁硅酸盐 蛇纹石 滑石 绿泥石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瞿俊男 魏志聪 +2 位作者 谢海云 刘洋 环艳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12,87,共13页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微细粒矿物浮选、尾矿浓缩及选矿废水处理等矿物加工过程的诸多环节。综合分析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特性和絮凝机理,并详细探讨了其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实践应用。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不仅能改变目的矿物颗粒...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微细粒矿物浮选、尾矿浓缩及选矿废水处理等矿物加工过程的诸多环节。综合分析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特性和絮凝机理,并详细探讨了其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实践应用。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不仅能改变目的矿物颗粒的表面性质,适当增大颗粒尺寸进而提高微细粒矿物与脉石的浮选分离效率,而且能提升精尾矿的浓缩性能,有效降低选矿废水中pH值、色度、COD、BOD、SS、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新型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合成与应用是未来该类混凝剂研究的重点,而无机与有机以及微生物等高分子混凝剂的混合配伍应用,也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为矿物加工过程中的选别、精尾矿的处理以及选矿废水净化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矿物加工 微细粒矿物 选矿废水 尾矿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选矿背景下浮选泡沫状态信息化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艳兵 马艺闻 +4 位作者 柳小波 孙欣 姚富兴 郑梦可 孙竞珲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实现矿产资源高质量发展,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建设绿色、高效的智慧矿山是必要途径。智慧选矿是智慧矿山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基础是选矿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以泡沫浮选为切入点,梳理了泡沫状态信息化...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实现矿产资源高质量发展,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建设绿色、高效的智慧矿山是必要途径。智慧选矿是智慧矿山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基础是选矿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以泡沫浮选为切入点,梳理了泡沫状态信息化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泡沫状态信息的数字化应用,探讨了浮选过程智能化的研发与推广方向,旨在推动智慧选矿领域先进技术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选矿 浮选泡沫 信息化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型捕收剂强化微细粒浮选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龙秋容 卢斌达 +4 位作者 姜峰 张毓芳 温志森 倪梦茜 徐政和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品位高、易回收矿产资源逐年减少,矿相更为复杂的原生和次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贫细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导致矿石的细磨和超细磨以达到物理分离所需的单体解离度,而... 随着矿产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品位高、易回收矿产资源逐年减少,矿相更为复杂的原生和次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贫细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导致矿石的细磨和超细磨以达到物理分离所需的单体解离度,而细粒高效分离仍是当今浮选技术面临的世界难题。选择性疏水团聚是提高微细粒矿物浮选性能的有效途径。本综述通过研究微细粒浮选的性能,提出采用疏水性团聚的途径解决微细粒浮选难的思路,并提出采用金属离子络合剂三乙烯四胺(TETA)和油酸(OA)通过极性基静电相互作用,组装成伪双子型结构的微细粒氧化铜浮选新型pH响应开关型捕收剂TETA-2OA(T-OA)。该捕收剂通过诱导疏水性团聚来增大微细粒氧化铜矿物表观粒径,降低微细粒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用量,实现微细粒CuO和SiO2的有效分离。本综述总结了悬滴表面张力测定法表征新型开关型捕收剂T-OA性质及T-OA浮选微细粒CuO单矿物的最新结果,最后对新型开关型捕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型捕收剂 疏水性团聚 微细粒浮选 氧化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矿物浮选应用及未来设计思路
11
作者 欧阳燎原 马金鹏 +1 位作者 曾邦毅 黄志强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Gemini表面活性剂凭借其独特的双子星座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浮选性能,在矿物浮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的大量研究不仅揭示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用作矿物浮选捕收剂时在提高矿物浮选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还深入探讨了其分子结构对浮选过程... Gemini表面活性剂凭借其独特的双子星座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浮选性能,在矿物浮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的大量研究不仅揭示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用作矿物浮选捕收剂时在提高矿物浮选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还深入探讨了其分子结构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关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其结构特性、浮选应用以及未来Gemini设计思路,为进一步优化和推广新型Gemini捕收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结构特性 浮选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的配位化学原理
12
作者 陈建华 李玉琼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33-48,共16页
从药剂与矿物的轨道对称性匹配原理、共价配位和电价配位原理、空间匹配原理等方面,介绍了捕收剂和抑制剂分子与硫化矿和氧化矿在作用原理上的差异。轨道对称性匹配原则可以解释黑药、氰离子和石灰等对铅硫的选择性作用等现象,共价配位... 从药剂与矿物的轨道对称性匹配原理、共价配位和电价配位原理、空间匹配原理等方面,介绍了捕收剂和抑制剂分子与硫化矿和氧化矿在作用原理上的差异。轨道对称性匹配原则可以解释黑药、氰离子和石灰等对铅硫的选择性作用等现象,共价配位和电价配位是氧化矿和硫化矿与捕收剂作用差异的本质所在。以上原则都与药剂分子和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相关,而空间匹配原理决定了药剂是否能接近矿物表面从而发生有效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浮选 矿物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铜钼分离高效抑制剂研究与工业实践
13
作者 吴桂叶 卢通 +4 位作者 刘崇峻 刘慧南 朱阳戈 张旭普 赵志强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针对黄铜矿与辉钼矿伴生密切、可浮性相近,分离过程添加的铜矿抑制剂存在药剂用量大、毒性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研发新型高效铜抑制剂BK511替代NaHS实现铜钼清洁分离。开展新型抑制剂实验室小型试验与工业试验,考察新型抑制剂的分离... 针对黄铜矿与辉钼矿伴生密切、可浮性相近,分离过程添加的铜矿抑制剂存在药剂用量大、毒性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研发新型高效铜抑制剂BK511替代NaHS实现铜钼清洁分离。开展新型抑制剂实验室小型试验与工业试验,考察新型抑制剂的分离性能、与NaHS协同作用、氧气影响及分离回水对原矿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粗两扫七精、中矿顺序返回”的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Mo品位45.21%、Mo回收率91.36%、Cu含量0.51%的钼精矿。工业试验采用BK511与少量NaHS协同作用,NaHS用量由37.6 kg/t混合精矿降低到4.2 kg/t混合精矿,BK511用量为5.2 kg/t混合精矿,降低药剂用量89%,并显著改善生产操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清洁分离 铜抑制剂 生物降解性能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浮选药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一民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3期1-22,共22页
本文收集了2023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部分浮选药剂的信息,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与助磨剂及助滤剂、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和废水处理六个方面介绍并略加评论。
关键词 浮选药剂 硫化矿 氧化矿 捕收剂 调整剂 起泡剂与助磨剂及助滤剂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化丁基黄药强化黄铁矿浮选回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帅 王宇斌 +2 位作者 雷大士 吴忠意 张钰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分析气溶胶处理丁基黄药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以气溶胶化丁基黄药为捕收剂,进行了黄铁矿单矿物浮选实验,采用电导率、红外光谱及XPS等手段对经气溶胶处理前后的丁基黄药作用的黄铁矿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气溶胶化丁基... 为分析气溶胶处理丁基黄药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以气溶胶化丁基黄药为捕收剂,进行了黄铁矿单矿物浮选实验,采用电导率、红外光谱及XPS等手段对经气溶胶处理前后的丁基黄药作用的黄铁矿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气溶胶化丁基黄药可显著提高丁基黄药中的有效成分双黄药分子的含量以及黄铁矿的浮选效果,在丁基黄药质量浓度为15 mg/L时,黄铁矿的回收率为57.20%,与未处理相比,黄铁矿回收率提高16.47百分点。气溶胶化处理丁基黄药可以提高溶液中的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既可促进溶液中双黄药的生成,强化丁基黄药对黄铁矿的捕收效果,又可影响黄铁矿的氧化反应程度,使黄铁矿表面矿物组成发生变化,并且疏水性单质硫的比例增加了7.61百分点,有利于黄铁矿上浮。此外,由于气溶胶化丁基黄药在黄铁矿表面吸附量增大,黄铁矿表面所含疏水基团-C4H9增多,提高了黄铁矿的疏水性。研究结果对气溶胶浮选技术在浮选领域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化 丁基黄药 强化 黄铁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钙离子沉淀对辉钼矿浮选抑制机理研究
16
作者 宛鹤 张乾康 +4 位作者 薛季玮 宋学文 王森 张崇辉 卜显忠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辉钼矿浮选矿浆中含有的大量钙离子,可能与SO_(4)^(2-)、MoO_(4)^(2-)、CO_(3)^(2-)、OH^(-)等生成沉淀吸附在辉钼矿表面,不同程度抑制辉钼矿的浮选。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矿浆中CaSO_(4)/CaMoO_(4)/CaCO_(3)/Ca(OH)_(2)/出现点分别为p... 辉钼矿浮选矿浆中含有的大量钙离子,可能与SO_(4)^(2-)、MoO_(4)^(2-)、CO_(3)^(2-)、OH^(-)等生成沉淀吸附在辉钼矿表面,不同程度抑制辉钼矿的浮选。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矿浆中CaSO_(4)/CaMoO_(4)/CaCO_(3)/Ca(OH)_(2)/出现点分别为pH=1.8/3.8/6.6/13.6,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行为。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显示CaSO_(4)、CaMoO_(4)对辉钼矿浮选的抑制作用较小,而CaCO_(3)、Ca(OH)_(2)的抑制作用较大,其中CaMoO_(4)影响最小,Ca(OH)_(2)影响最大。接触角测试发现,去离子水/CaMoO_(4)溶液/CaSO_(4)溶液/CaCO_(3)溶液/Ca(OH)_(2)溶液中辉钼矿“棱”上接触角分别为89.25°/80.44°/73.31°/62.56°/53.13°,与不同钙离子沉淀对辉钼矿浮选效果影响的规律一致。SEM-EDS结果发现,仅有微量CaMoO_(4)吸附于辉钼矿“棱”,少量CaSO_(4)吸附于辉钼矿“面”,而CaCO_(3)大量吸附于辉钼矿“面”和“棱”。不同钙离子沉淀物在辉钼矿表面吸附行为的差异是导致辉钼矿浮选效果不同的原因,因此,调控辉钼矿浮选矿浆中钙离子沉淀物的类型有利于改善选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浮选 钙离子沉淀 溶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改性月桂酸捕收剂WN-01对氟碳铈矿的捕收性能研究
17
作者 池汝安 王楠 +3 位作者 郭文达 张臻悦 刘德峰 李新宜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解决氟碳铈矿浮选所用羟肟酸类捕收剂价格高、用量大、毒性强、难降解且起泡性较弱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卤代改性月桂酸捕收剂WN-01用于氟碳铈矿浮选提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改性前的月桂酸,月桂酸卤代改性捕收剂WN-01取得的最佳粗精... 为解决氟碳铈矿浮选所用羟肟酸类捕收剂价格高、用量大、毒性强、难降解且起泡性较弱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卤代改性月桂酸捕收剂WN-01用于氟碳铈矿浮选提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改性前的月桂酸,月桂酸卤代改性捕收剂WN-01取得的最佳粗精矿REO品位和回收率可分别提高4.45百分点和36.86百分点。改性脂肪酸捕收剂WN-01浮选氟碳铈矿的适宜条件为矿浆pH为8.5,矿浆温度为30℃,捕收剂用量为150 mg/L,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120 mg/L。在该条件下,REO品位为26.57%的氟碳铈矿经1次粗选3次精选2次扫选开路浮选,可得到REO品位为49.18%、回收率为80.72%的浮选精矿。产品鉴定结果表明,浮选精矿主要成分为氟碳铈矿,含极少量萤石,浮选尾矿主要是石英和硅灰石,改性脂肪酸捕收剂WN-01表现出了优异的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可替代羟肟酸类捕收剂,实现氟碳铈矿绿色、高效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脂肪酸 捕收剂 氟碳铈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uperGlue模型的浮选泡沫稳定度检测方法研究
18
作者 刘惠中 阮怡晖 +1 位作者 闻成钰 余华富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4期97-104,共8页
在浮选过程中,浮选泡沫保持一定的稳定度对保证浮选指标的稳定至关重要。由于浮选泡沫本身的复杂性和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目前还无法对工业现场泡沫的稳定度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估。为此,开发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uperGlue模型的浮选泡沫图... 在浮选过程中,浮选泡沫保持一定的稳定度对保证浮选指标的稳定至关重要。由于浮选泡沫本身的复杂性和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目前还无法对工业现场泡沫的稳定度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估。为此,开发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uperGlue模型的浮选泡沫图像特征匹配算法,用于对浮选泡沫的稳定度进行测量。该算法采用改进的SuperPoint模型网络对泡沫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将原有的VGG网络进行了改进,利用特征匹配模型对所得到的两组特征点进行匹配,再进行误匹配精筛选,设置置信度阈值进一步提升匹配精度。对比了在匹配算法中应用比较多的GMS算法,本文算法的有效特征点匹配对数提升了19.58%,匹配精度达99.85%。与传统灰度差值法对比,本文的泡沫稳定度测量方法对不同状态的泡沫可辨识性提升明显,极大地提高了图像检测灵敏度,可以满足生产对泡沫稳定度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 深度学习 特征点匹配 SuperGlue模型 泡沫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酰胺对高岭土动态絮凝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博 刘新辉 +4 位作者 姚雷 袁雪 谢永鑫 卜祥宁 沙杰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高岭土等黏土矿的存在是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未有关于难沉降煤泥水动态絮凝过程的研究。相较于聚丙烯酰胺(PAM)合成单体的毒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SAM)合成的单体可降解性好。为此,以高岭土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了SAM与PAM... 高岭土等黏土矿的存在是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未有关于难沉降煤泥水动态絮凝过程的研究。相较于聚丙烯酰胺(PAM)合成单体的毒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SAM)合成的单体可降解性好。为此,以高岭土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了SAM与PAM对高岭土动态絮凝过程的影响。首先,考察了不同SAM与PAM用量下的沉降速度和絮凝效果。随后,通过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和颗粒录影显微镜(PVM)技术研究了高岭土悬浮液在SAM和PAM作用下的不同粒级颗粒数量变化。沉降实验和FBRM-PVM测试结果表明,PAM能够形成更多的+100μm大絮团,使得PAM具有更好的沉降效果;SAM形成的絮团更稳定,对细颗粒的絮凝效果更好。最后,通过FBRM获得的数据,基于Smoluchowski模型计算了PAM和SAM作用下高岭土的絮凝动力学参数,发现PAM作用下的絮凝指数明显高于SAM,同时-30μm和30~60μm颗粒数量的动态变化主导了絮凝动力学中絮团的形成过程。总体而言,PAM可以形成更多的、松散的大絮团,有利于高岭土的快速沉降,但对微细颗粒絮凝效果不佳。相较于PAM,SAM独特的多链立体网状结构,有利于微细颗粒絮凝和形成稳定的絮团,从而避免选煤厂洗水系统中细泥的循环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 聚丙烯酰胺 FBRM-PVM 絮凝动力学 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捕收剂强化煤泥浮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茂燕 廖寅飞 +1 位作者 解恒参 赵美霞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与传统药剂(烃类油)相比,乳化捕收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水中的分散度高,可快速有选择性地吸附在煤表面,改善煤表面的疏水性,提高浮选效率,能够有效解决捕收性能差、选择性差和油耗高的问题。介绍了乳化捕收剂(普通乳状液和微乳液)的... 与传统药剂(烃类油)相比,乳化捕收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水中的分散度高,可快速有选择性地吸附在煤表面,改善煤表面的疏水性,提高浮选效率,能够有效解决捕收性能差、选择性差和油耗高的问题。介绍了乳化捕收剂(普通乳状液和微乳液)的结构及形成机理,分析了机械搅拌、超声乳化和射流乳化三种制备乳化捕收剂的方法及优缺点,阐述了乳化捕收剂的分散度、表面改性作用及浮选速度与煤泥浮选效率提高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现阶段乳化捕收剂的研究类型及应用情况。提出针对煤泥的性质,设计及制备不同特性的乳化捕收剂,将有利于推动工业规模上煤泥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捕收剂 乳化方法 形成机理 煤泥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