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计能量方法振声响应的损耗因子参数灵敏度分析
1
作者 蔡延年 张文春 +2 位作者 李忞 王铁钧 石巍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3,88,共5页
为了量化损耗因子对统计能量方法中振声响应的影响能力,以声腔-板件-声腔三子系统统计能量分析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矩阵形式的功率流平衡方程,提出振声能量损耗因子参数的灵敏度计算方法,分析每个子系统能量响应受各子... 为了量化损耗因子对统计能量方法中振声响应的影响能力,以声腔-板件-声腔三子系统统计能量分析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矩阵形式的功率流平衡方程,提出振声能量损耗因子参数的灵敏度计算方法,分析每个子系统能量响应受各子系统阻尼损耗因子及子系统间耦合损耗影响程度的宽频段计算结果。计算结果明确两类损耗因子的参数灵敏度排名情况,指出在设计阶段为了降低分析维度可以忽略的参数,定量分析在不同频段内改变各子系统能量的高效方式,可为此类典型的减振降噪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损耗因子 统计能量分析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高铁桥上直立式声屏障的列车风致振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珍 张效邦 +2 位作者 郑净 徐鸿 陈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5-1422,共8页
高铁列车提速使声屏障动力问题凸显.以列车高速行驶时引发的直立式声屏障的动力放大系数为研究对象,探究直立式声屏障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影响参数.首先,建立高铁桥上直立式声屏障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基本动力特性;然后,开展声屏障在400 km/... 高铁列车提速使声屏障动力问题凸显.以列车高速行驶时引发的直立式声屏障的动力放大系数为研究对象,探究直立式声屏障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影响参数.首先,建立高铁桥上直立式声屏障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基本动力特性;然后,开展声屏障在400 km/h移动列车脉动风荷载时程作用下的振动规律研究,据此计算声屏障钢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最后,针对声屏障的振动响应和动力放大系数开展多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车速400 km/h时,5.0 m高声屏障立柱的动力放大系数约为2.76;声屏障安装位置距轨道中心线距离从3.8 m增大到4.7 m,弯矩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减小了0.3;2.3、3.3、5.0 m高声屏障立柱弯矩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分别为1.64、2.52、2.76,顶部的横向位移由0.45 mm增大至3.80 mm,根部弯矩则分别提高了26.8%和60.8%,增大声屏障高度不利于结构的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直立式声屏障 脉动风荷载 动力响应 动力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弹性体夹芯的夹芯板振动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彤彤 王纬波 +2 位作者 刘媛慧 吴健 吴文伟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5-941,共17页
目前夹芯结构由于其轻质、减振、隔声等优良性能,已在隔声壁板、减振结构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夹芯板在低频振动中通常易于表现为弯曲振动模式,但夹芯板面板材料和芯材材料的性能往往差别较大,在中高频段易产生较为丰富的振动模式... 目前夹芯结构由于其轻质、减振、隔声等优良性能,已在隔声壁板、减振结构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夹芯板在低频振动中通常易于表现为弯曲振动模式,但夹芯板面板材料和芯材材料的性能往往差别较大,在中高频段易产生较为丰富的振动模式,因此建立一种适用于各个频段的夹芯板振动理论预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夹芯板振动理论计算方法,对夹芯板的芯材应用三维弹性力学理论,面板应用薄板理论。本文建立的理论方法可综合体现夹芯板弯曲变形模式和膨胀变形模式,容许夹芯板产生法向形变,可显著提高中高频夹芯板的振动预报计算精度。通过算例将本文理论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计算方法和有限元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本文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板 振动 弹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体旋转诱导模态下拓扑声高性能波束成形机理
4
作者 马承志 吴九汇 +1 位作者 宋倩 于罗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204,共14页
实现具有特定形式的无旁瓣高指向性声波波束的发射以及发射器件抵抗错误因素的能力过低一直是波束成形领域的棘手问题,通过旋转散射体在声学拓扑绝缘体的体边对应关系下提出了散射体旋转诱导模态下拓扑声学高性能波束成形机理。受到旋... 实现具有特定形式的无旁瓣高指向性声波波束的发射以及发射器件抵抗错误因素的能力过低一直是波束成形领域的棘手问题,通过旋转散射体在声学拓扑绝缘体的体边对应关系下提出了散射体旋转诱导模态下拓扑声学高性能波束成形机理。受到旋转散射体对模态耦合的调控,能够实现无旁瓣宽频段下对波束波峰宽度以及波束能量衰减速率的近场和远场调控。通过在此结构内部引入错误因素,发现此拓扑声学高性能波束成形器具有高容错特性,多个错误因素对波束成形的近场远场结果基本不产生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使用寿命。分别对拓扑声学波束成形以及错误因素介入下波束成形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测试结果实现了4100~4630 Hz宽频带下无旁瓣的宽波峰波束,并且在器件中部分散射体缺失的情况下充分验证了波束成形器的高容错性。该研究提出的全新波束成形方法可为声学通信、微纳制造、生物医学和其他微形及多功能声学设备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形 拓扑声学 高容错 模态耦合 无旁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壳体瞬态辐射噪声评估试验验证与分析
5
作者 陈天宇 徐荣武 李瑞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1-236,共6页
基于自身振动数据实时测量进行水下结构体辐射噪声快速预报,对于掌握水下目标运行状况、保持隐蔽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问题,在圆柱壳体(舱段模型)上开展验证试验,通过稳态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和... 基于自身振动数据实时测量进行水下结构体辐射噪声快速预报,对于掌握水下目标运行状况、保持隐蔽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问题,在圆柱壳体(舱段模型)上开展验证试验,通过稳态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和实测辐射噪声,利用基于广义交叉验证的正则化方法求解振-声传递函数,以此来评估瞬态激励下的辐射噪声,并与实测的瞬态辐射噪声进行对比,同时提出针对目标被探测性影响程度的加权平均误差来衡量评估误差。试验结果显示,在瞬态辐射噪声的特征频段(辐射噪声水平明显高于背景噪声),评估结果的加权平均误差在2 dB以内。该文验证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在水下复杂结构上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噪声评估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瞬态辐射噪声 圆柱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冲激响应的瞬态噪声近似预报方法
6
作者 张逸豪 王斌 +1 位作者 范军 王文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4,共8页
为了提高水下结构瞬态噪声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冲激响应的瞬态噪声近似预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已知结构表面法向振速时的瞬态辐射噪声预报,它通过时域快速算法求解与辐射问题相互易的脉冲点源散射问题获取结构表面各单元的... 为了提高水下结构瞬态噪声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冲激响应的瞬态噪声近似预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已知结构表面法向振速时的瞬态辐射噪声预报,它通过时域快速算法求解与辐射问题相互易的脉冲点源散射问题获取结构表面各单元的冲激响应,再将各冲激响应与该处相应的法向振速信号作卷积,最后以单元面积为权重对卷积结果进行加权求和便可计算出最终的瞬态噪声场。利用2种典型的解析模型,通过与时域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针对镶嵌于圆形障板的管阵列结构,利用该近似预报方法对已确定法向振速边界条件下的瞬态辐射噪声进行计算,并结合该模型几何结构分析了考察场点处辐射噪声信号的时间特征及声能量空间指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噪声 冲激响应 互易性 时域快速算法 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功率极小值的产生机理分析
7
作者 史英沙 黎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84-2093,共10页
针对结构辐射声功率极小值产生机理尚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基于振动模态耦合声功率的正负对矩形板结构的辐射声功率极小值进行了研究。结合声辐射模态对结构振动模态的辐射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结构在不同流体介质中辐射声功率极小值的特... 针对结构辐射声功率极小值产生机理尚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基于振动模态耦合声功率的正负对矩形板结构的辐射声功率极小值进行了研究。结合声辐射模态对结构振动模态的辐射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结构在不同流体介质中辐射声功率极小值的特性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声功率极小值的产生主要与振动模态耦合相关,低阶奇-奇振动模态之间的耦合对声功率极小值有较大贡献。在本文中激励频率在第5到第6阶共振频率之间,第5、6阶振动模态耦合的声功率为负时,会较大降低矩形板的辐射声功率;水中矩形板的低阶奇-奇模态辐射效率高,模态耦合可以极大降低结构的辐射声功率并出现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功率 极小值 振动模态 声辐射模态 模态分析 模态耦合 辐射效率 激励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研究及实验
8
作者 柴凯 楼京俊 +1 位作者 李荣华 胡俊波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1450,共10页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然后,仿真对比上述两种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的重构结果,研究外推误差和扩展测点数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最后,在消声水池中利用小孔径全息测量面进行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能大大减小有限测量孔径带来的“窗效应”和“孔径重复效应”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可为水下大尺寸声源的近场声全息精确测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近场声全息 波数域外推 窗效应 二级迭代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型声流超声电机驱动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9
作者 石明辉 陈书杰 +2 位作者 张绍林 马鑫峰 刘甫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202,共10页
针对传统超声电机定子与转子表面存在严重摩擦磨损导致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非接触悬浮式声流超声电机。该电机结构紧凑,能够利用声悬浮原理实现定子和转子的非接触驱动,消除传统超声电机存在的严重摩擦磨损。基于连续性方... 针对传统超声电机定子与转子表面存在严重摩擦磨损导致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非接触悬浮式声流超声电机。该电机结构紧凑,能够利用声悬浮原理实现定子和转子的非接触驱动,消除传统超声电机存在的严重摩擦磨损。基于连续性方程,建立了悬浮间隙介质流体分析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搭建实验台进行转动特性测试实验,分析了新型电机的工作机理,研究了不同槽型及运转状态下的声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转子表面刻槽导致间隙内圆周方向产生了压力梯度,进而形成了驱动转子的转矩;随着驱动电压升高,定子盘的振动幅值及转子转速均增大,当驱动电压为1 430 V时,定子盘振动幅值为9.8μm,转子转速达到74 r·min^(-1);相较于光滑转子,刻槽型转子在槽域附近的声流场发生了明显改变。此研究可为非接触超声电机的研究提供参考,也能进一步扩展超声电机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声流 非接触悬浮 声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
10
作者 邵浩峰 靳洋 +2 位作者 林壮 杨丽红 吴林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4-40,70,共8页
复合材料圆柱壳质量轻、力学性能好,在水下无人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的耐压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掌握其在水压载荷作用下的声振特性对UUV的声隐身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Flügge圆柱壳理论,采用波传播法,... 复合材料圆柱壳质量轻、力学性能好,在水下无人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的耐压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掌握其在水压载荷作用下的声振特性对UUV的声隐身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Flügge圆柱壳理论,采用波传播法,开展了在水压载荷作用下的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自由振动研究。运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水下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的特征频率,并通过与COMSOL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浸没圆柱壳受流固耦合与水压载荷共同作用,特征频率减小,模态振型发生改变。本文还对圆柱壳进行参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薄壁圆柱壳的长径比、厚径比以及材料参数对圆柱壳特征频率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为UUV耐压壳水下声振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对UUV声隐身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 水下自由振动 波传播法 流固耦合 无人潜航器(UUV)耐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任务学习残差卷积网络的声源定位和深度估计方法
11
作者 耿林 张鸽 +3 位作者 王书海 夏晨骏 谢峰 斯嘉禾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7-895,共9页
针对基于平面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方法难以估计声源深度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多任务学习残差卷积网络的声源定位和深度估计方法。提出的网络模型具有两个输出分支,分别用于实现声源定位和深度估计。该网络使用函数波束形成的成像结果作为... 针对基于平面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方法难以估计声源深度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多任务学习残差卷积网络的声源定位和深度估计方法。提出的网络模型具有两个输出分支,分别用于实现声源定位和深度估计。该网络使用函数波束形成的成像结果作为输入特征。通过设计一种高分辨率并且无旁瓣的目标图作为网络的标签来提高函数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性能,同时将声源面与测量阵列之间的距离均匀离散成不同的深度类别,根据网络输出的深度类别的概率来估计声源深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五种频率的测试集中定位准确率都不低于96.95%,平均距离误差小于0.003 4 m,分类准确率大于99.05%,能够准确定位声源并估计声源深度。此外,该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也能有效识别声源,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深度估计 多任务学习 残差卷积网络 函数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耐压壳体结构振动传递控制技术研究
12
作者 黄颜 刘文章 胡志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7,共6页
相对单耐压壳体,由于多耐压壳体通过舷间连接结构相互耦合,受激励耐压壳体向临近的舷间结构/舷间声介质、临近耐压壳体、轻外壳等主构件传递振动,总体上呈现多路径相互叠加的树形结构,传递路径复杂。采用数值方法,通过建立多耐压壳体有... 相对单耐压壳体,由于多耐压壳体通过舷间连接结构相互耦合,受激励耐压壳体向临近的舷间结构/舷间声介质、临近耐压壳体、轻外壳等主构件传递振动,总体上呈现多路径相互叠加的树形结构,传递路径复杂。采用数值方法,通过建立多耐压壳体有限元模型,基于多耐压壳体耦合特征,分析振动传递路径上基座、激励位置、舷间结构等相关参数对多耐压壳体声学特性影响,从传递路径上开展针对性的结构声学噪声控制技术研究。分析结果可为多体结构的工程设计和振动噪声控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多耐压壳体 振动传递 数值计算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材料与声腔、钣金耦合的研究及建模方法标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荣荣 Charles ZHANG +1 位作者 洪卫芳 李永超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为突破汽车NVH仿真中NTF仿真精度难题,设计制作了“刚性壁乘员舱”,把“声腔模态”与“容器”的耦合效应降到可以忽略。基于此刚性壁乘员舱,分析了子声腔对整体声腔模态的影响,讨论了多孔材料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座椅和地毯等多孔材料模型... 为突破汽车NVH仿真中NTF仿真精度难题,设计制作了“刚性壁乘员舱”,把“声腔模态”与“容器”的耦合效应降到可以忽略。基于此刚性壁乘员舱,分析了子声腔对整体声腔模态的影响,讨论了多孔材料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座椅和地毯等多孔材料模型,量化分析了前围隔声材料对钣金振动与声腔模态耦合的影响。仿真和试验对标的结果表明,空腔模态、空气传递声传递函数、结构传递振动传递函数和声传递函数均获得较好的仿真精度,为整车低频路噪和发动机噪声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腔模态 多孔吸声材料 空气传递噪声 结构传递噪声 有限元建模 试验仿真对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格栅声学黑洞减振性能研究
14
作者 宋春生 尹睿 +2 位作者 韩雨润 徐龙 江友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55-164,共10页
针对弯曲波减振,该文提出了一种周期格栅声学黑洞结构,首先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实能带、复能带方法分析了带隙特性和宽频减振性能,并通过振动传递分析验证了能带分析的结果,最后提出以第一带隙范围和带隙外平均衰减因子作为... 针对弯曲波减振,该文提出了一种周期格栅声学黑洞结构,首先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实能带、复能带方法分析了带隙特性和宽频减振性能,并通过振动传递分析验证了能带分析的结果,最后提出以第一带隙范围和带隙外平均衰减因子作为结构的减振性能指标,研究声学黑洞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周期格栅声学黑洞同时具有全方向带隙特性和宽频减振性能,较低频段的减振由周期结构的带隙特性主导,较高频段的减振由声学黑洞的宽频减振性能主导;在5×5的有限周期结构中,周期格栅声学黑洞相比普通格栅在213~513 Hz处存在低频带隙,低频带隙外相比普通格栅振动平均减小9.5 dB;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声学黑洞长度、指数,减少残余厚度,有利提升结构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格栅 声学黑洞 全方向带隙 复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声学黑洞板件的振动特性分析
15
作者 张博强 张强强 金鑫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24,共9页
非理想声学黑洞结构由于截断的存在,弯曲波在到达截断处会形成反射,导致对振动的抑制效果减弱。针对弯曲波反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段声学黑洞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谐响应分析,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振动速度响应。结果显示,与传统声学黑... 非理想声学黑洞结构由于截断的存在,弯曲波在到达截断处会形成反射,导致对振动的抑制效果减弱。针对弯曲波反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段声学黑洞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谐响应分析,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振动速度响应。结果显示,与传统声学黑洞结构和均匀板件结构相比,分段声学黑洞板件在黑洞布置处具有更强的能量聚集效应,弯曲波的反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远离黑洞结构的均匀处表现出更好的振动抑制效果。同时,探究贴敷阻尼层以及不同黑洞材料对振动控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阻尼层尺寸以及厚度的增大均能提升减振效果。材料刚度的提升亦能进一步增强结构的减振能力。本文的研究可为新型声学黑洞的结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声学黑洞 振动特性 阻尼 振动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功能梯度异质夹层板声辐射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睿 钟意 +2 位作者 张志浩 叶仁传 季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14,共7页
多层异质板具有良好的减振隔声性能,逐渐在船舶舱室隔振和隔声中进行推广应用。本文以船用功能梯度异质夹层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用于求解船用功能梯度异质夹层板在外载荷下的声辐射特性的半解析法,通过有限元和其他公开发表的理论结... 多层异质板具有良好的减振隔声性能,逐渐在船舶舱室隔振和隔声中进行推广应用。本文以船用功能梯度异质夹层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用于求解船用功能梯度异质夹层板在外载荷下的声辐射特性的半解析法,通过有限元和其他公开发表的理论结果验证本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功能梯度异质夹层板的面板和芯材厚度、密度、弹性模量以及芯材功能梯度指数对声辐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半解析法求解软芯异质各向同性夹层板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能够求解传统理论无法求解的功能梯度异质夹层板声辐射特性,通过数值收敛性和准确性分析,本方法在网格较少时就能很好收敛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此外,研究结果发现面板和芯材厚度、密度、弹性模量以及芯材功能梯度指数对声辐射功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芯材功能梯度指数对声辐射影响呈现梯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板 半解析法 声辐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振动噪声源传递路径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5
17
作者 曹跃云 张磊 +2 位作者 杨自春 何元安 郭文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58-162,共5页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OPA)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虽具吸引力、尚存准确性难以满足船舶实际应用需求等问题,将多源信号视为卷积混叠,提出耦合振动噪声源分离方法。建立船舶OPA模型,结合船舶传递路径振声...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OPA)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虽具吸引力、尚存准确性难以满足船舶实际应用需求等问题,将多源信号视为卷积混叠,提出耦合振动噪声源分离方法。建立船舶OPA模型,结合船舶传递路径振声测试试验对模型可行性、正确性进行验证。讨论观测点数目及不同工况组合对新OPA模型影响,给出有效选取原则。结果表明,新OPA模型可准确、高效进行船舶噪声源识别、声场预报及状态监测,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船舶 耦合 振动噪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结构的辐射噪声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8
作者 高飞 夏禾 安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在试验和分析噪声源特性的基础上,对由结构噪声和轮轨噪声引起的高架结构附近的噪声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应用声学理论建立列车通过高架桥梁时的噪声预测模型。在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桥梁试验段进行的现场噪声测试结果表明:用模型计算出的声... 在试验和分析噪声源特性的基础上,对由结构噪声和轮轨噪声引起的高架结构附近的噪声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应用声学理论建立列车通过高架桥梁时的噪声预测模型。在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桥梁试验段进行的现场噪声测试结果表明:用模型计算出的声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基本控制在5%以内,模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轨道交通高架结构附近的声场分布;在高架桥梁任一竖直平面内,较强的噪声级主要集中在桥梁的中部;梯形轨枕轨道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作用,在低频处的振动速度最大值可降低70%以上,结构辐射噪声最大可降低2.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噪声 高架桥梁 噪声预测 模型 噪声分析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的圆锯片降低振动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骆志高 李举 +2 位作者 王祥 范彬彬 郭啸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金属圆锯片属于面积较大的薄板类零件,其在锯切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振动问题。为提高圆锯片的锯切性能,降低其工作时的振动,在对圆锯片振动分析及其试验模态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两种不同基体结构圆锯片的固有特性,... 金属圆锯片属于面积较大的薄板类零件,其在锯切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振动问题。为提高圆锯片的锯切性能,降低其工作时的振动,在对圆锯片振动分析及其试验模态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两种不同基体结构圆锯片的固有特性,分析其固有频率及振型的变化,推断基体上开减振孔对锯片整体性能,尤其是对圆锯片振动特性的的影响。试验证明,开减振孔锯片可有效降低圆锯片的振动,为圆锯片降低振动的结构设计及基体冲孔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锯片 试验模态 振动分析 减振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加肋圆柱壳振动和声辐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吴文伟 吴崇健 沈顺根 《船舶力学》 EI 2002年第1期44-51,共8页
本文应用傅立叶变换技术 ,对双层加肋圆柱壳进行了振动和声辐射研究 ,并获得了辐射声压的解析解。
关键词 运动方程式 远场声压 辐射声压 解析解 结构参数 振动 声学 傅立叶变换 双层加肋圆柱壳 声辐射 声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