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解慧梅 殷韶杰 +5 位作者 贾青辉 张君胜 周海云 穆晓惠 李卫晴 程念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04-2914,共11页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眼方式接种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为10^(-4.67)/100μL的IBV-QX株病毒液,0.25 mL/只。攻毒后24 h给药,四黄散低、中、高剂量组雏鸡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分别给予浓度为1 g/mL的四黄散药液2、4、6 mL,早晚给药,2次/d,连续给药24 d,对照组和病毒组饮用超纯水,每日观察临床症状。给药24 d后雏鸡全部进行剖检,采集气管、肺脏和肾脏样品,分析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无菌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结果】病毒组雏鸡给药第3天时出现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和腹泻等症状。给药第7天时,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临床症状逐渐减轻,给药第8天时,四黄散中、高剂量组雏鸡呼吸困难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未见气管黏膜层呼吸上皮大面积脱落、肺泡塌陷和肺泡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炎症渗出及坏死等病理变化;四黄散中剂量组雏鸡气管黏膜层完整,可见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肺泡结构完整,肾小球结构完整,偶见炎性细胞聚集。盲肠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盲肠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四黄散各剂量组和对照组菌群构成相似度高,不存在明显差异;病毒组与四黄散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菌群聚落显著分开,差异明显。门水平上,病毒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四黄散中剂量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Inconstantimicrobium菌属明显高于病毒组。【结论】四黄散可有效改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中剂量(0.4 g/只)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黄散 治疗效果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2
作者 焦显芹 马晓 +3 位作者 田润博 刘颖 马世杰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8-2286,共9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CV2d KF1株DNA为模板扩增ORF 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酶切后将ORF 2基因引入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RV转移载体pG中,获得重组质粒pG-PCV2d-EGFP。运用转染试剂ZLip2000将质粒pG-PCV2d-EGFP和PRV三基因缺失毒株gE^(-)/gI^(-)/TK^(-)PRV NY DNA共转染至ST单层细胞中拯救重组病毒,并利用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重组病毒中EGFP基因。经EGFP基因测序、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获得的重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经8轮绿色荧光蚀斑筛选,纯化得到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EGFP基因后,经3轮筛选没有绿色荧光的蚀斑,获得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基因测序结果表明,rPRV-PCV2d中EGFP基因被剪截了1251 bp,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PRV-PCV2d携带的ORF 2基因能在ST细胞中转录与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表达PCV2d Cap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PCV2d,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伪狂犬病病毒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表位区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林青 张刘辉 +3 位作者 陈曦艋 马世杰 宋月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5-1824,共10页
【目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当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两种重要病原,目前无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本试验旨在构建含有CSFV E2基因部分表... 【目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当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两种重要病原,目前无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本试验旨在构建含有CSFV E2基因部分表位区的重组PRV毒株,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开发同时预防CSFV和PRV的二联疫苗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包含CSFV E2蛋白B/C/D/A 4个表位区的一段基因插入pG-EGFP重组质粒的BamH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G-E2AD-EGFP;然后将质粒转染已接种PRV三基因缺失毒株rPRV NY-gE^(-)/gI^(-)/TK^(-)的ST细胞,在ST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利用蚀斑纯化法拯救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E2AD-EGFP。使用CRISPR/Cas9敲除载体敲除EGFP基因,经蚀斑纯化得到无荧光的重组病毒rPRV-E2AD。利用PCR扩增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rPRV-E2AD的E2基因A-D表位区表达情况。通过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检测不同理化性质处理后病毒增殖情况,对重组病毒培养特性、理化特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和病毒蚀斑纯化,得到了同时表达CSFV E2AD抗原和EGFP的重组病毒rPRV-E2AD-EGFP。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EGFP基因,得到了无EGFP基因表达的重组病毒rPRV-E2AD。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该毒株表达蛋白大小约27 ku,与预期CSFV E2AD抗原大小一致。rPRV-E2AD毒株与亲本株在ST、IPEC-J2、PK-15、Vero细胞中生长特性基本一致,均在感染后12 h引起细胞融合,36 h出现细胞脱落。理化特性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毒株与亲本株在相同理化条件处理下,培养特性相似。【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重组病毒rPRV-E2AD,且外源基因不影响亲本株的增殖特性,试验结果为研发重组CSFV E2基因活载体疫苗提供了候选毒株,也为PRV活载体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CSFV) 伪狂犬病病毒(PRV) 重组病毒 E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22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小格 司煊瑛 +8 位作者 闫志伟 王飞 尤龙琪 刘梗 蔡茂 梁珺珹 梁玉秀 杜永坤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1,共11页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通过ELISA方法测定腹水效价;利用在线软件预测p22蛋白抗原表位分布情况并合成重叠多肽,通过Dot blotting鉴定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22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原核系统表达的p22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2 ku。用纯化后p22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成功筛选到4株阳性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1G3D7G11、2G5H6H8、6D10G7D6和8F6F8B9,其腹水效价均达到1∶500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2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单克隆亚型鉴定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和6D10G7D6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为IgG1类,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为IgG2a类,4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为Kappa型。Dot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58—89位氨基酸处;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126—150位氨基酸处。[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4株ASFV p2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鉴定了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B细胞表位区间。研究结果为p2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ASFV血清学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2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3年福建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ORF5基因变异分析
5
作者 黄文琳 于慧 +5 位作者 蓝欣 杨圆 陈洪博 范克伟 魏春华 刘建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共8页
为了研究2020-2023年福建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和变异规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福建不同地区收集的240份疑似PRRSV的组织样品和血清进行PRRSV-1和PRRSV-2检测,对阳性样品采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 ORF5基因,应用... 为了研究2020-2023年福建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和变异规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福建不同地区收集的240份疑似PRRSV的组织样品和血清进行PRRSV-1和PRRSV-2检测,对阳性样品采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 ORF5基因,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PRRSV总体阳性率为18.8%(45/240),其中PRRSV-2的阳性率为16.3%(39/240),PRRSV-1的阳性率为2.5%(6/240)。经RT-PCR成功扩增35个PRRSV-2 ORF5基因和3个PRRSV-1 ORF5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35个PRRSV-2 ORF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1.3%~99.8%,与代表毒株VR2332、NADC30、NADC34、QYYZ和JXA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9%~99.3%。3个PRRSV-1 ORF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2.8%~98.5%,与代表毒株LV、Amervac PRRS、FJQEU14、FJEU13等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5%~99.7%。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福建省PRRSV-2可分为Lineage1、Lineage3和Lineage8,其中Lineage1占比最高,为68.6%(24/35,18株为NADC30-like毒株,6株为NADC34-like毒株),PRRSV-1均属于SubtypeⅠ。氨基酸分析表明,PRRSV-1 GP5蛋白氨基酸变异主要集中于信号肽区域(aa 1-33)和2个胞外域(aa 33-67和aa 89-109);PRRSV-2 GP5蛋白氨基酸变异主要集中于信号肽区域(aa 1-25)、aa 27-36区域和抗原表位C(aa 52-62)。综上表明,PRRSV-1和PRRSV-2同时在福建省流行,NADC30-like PRRSV-2为优势流行毒株且呈现遗传多样性,NADC34-like PRRSV-2和PRRSV-1可能已在福建省潜在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5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NADC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CD8^(+)T细胞表位的鉴定
6
作者 黄香梅 王旭英 +9 位作者 耿鑫梅 奚媖牡 廖奕洁 张广欣 莫筱可 陈樱 欧阳康 韦祖樟 黄伟坚 覃一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经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CFSE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发现,位于gD蛋白上的多肽^(371)CVYIFFRL^(378)可显著激活CD8^(+)T细胞产生IFN-γ,并促进CD8^(+)T细胞明显增殖,说明该表位属于PRV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将该表位氨基酸序列与NCBI上16株参考毒株及作者实验室2株PRV毒株的gD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发现研究鉴定的T细胞表位高度保守,提示该表位可刺激机体产生对不同亚型PRV感染的交叉保护力。研究结果将为PRV表位疫苗的研制及PRV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CD8^(+)T细胞表位 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提取物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李欢欢 余晨敏 +7 位作者 田晓榕 李瑞 李宗云 张焱焱 赵迪 王蕾 侯永清 吴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0-1369,共10页
【目的】以7日龄仔猪为研究对象,探究儿茶提取物(TCE)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效果及机制。【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8头幼龄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TCE+PEDV组,每组6头猪。试验周期11 d,0~3 d为适应期,4... 【目的】以7日龄仔猪为研究对象,探究儿茶提取物(TCE)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效果及机制。【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8头幼龄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TCE+PEDV组,每组6头猪。试验周期11 d,0~3 d为适应期,4~11 d为试验期。试验期对照组和PEDV组仔猪灌服人工奶,TCE+PEDV组仔猪灌服含有TCE(0.01 g/kg BW)的人工奶;试验第8天PEDV组及TCE+PEDV组仔猪灌服3 mL 10^(6) TCID _(50)/0.1 mL PEDV,对照组仔猪灌服3 mL DMEM培养基。试验第11天将所有仔猪麻醉后屠宰,采集仔猪结肠组织,测定TCE对PEDV感染仔猪结肠形态结构、抗氧化能力、炎性因子及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结肠组织形态受损,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灌服TCE可有效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结肠损伤,与PEDV组相比,TCE+PEDV组仔猪结肠隐窝深度显著变浅(P<0.05)。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组仔猪结肠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PEDV组相比,TCE+PEDV组仔猪结肠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PEDV感染后可检测到仔猪结肠组织内PEDV M、N、S基因表达,且干扰素(IF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ISG 15、IRF 7,炎性因子基因IL-1β、IL-8、REG 3 G及离子通道相关基因AQP 10、APOB及MMP 13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IFN-β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PEDV组相比,TCE+PEDV组仔猪结肠中PEDV M、N、S基因及ISG 15、IL-1β、IL-8、REG 3 G、IRF 7、APOB、MMP 9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IFN-β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PEDV感染导致幼龄仔猪结肠组织黏膜损伤,灌服0.01 g/kg BW的TCE可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结肠组织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儿茶提取物 结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雯雯 汤德元 +6 位作者 曾智勇 王彬 黄涛 周敏 毛茵茗 周飘 何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猪细小病毒感染(PPI)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春、夏产仔季多发;PP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特别是母猪与仔猪,能与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还存在病毒变异,毒... 猪细小病毒感染(PPI)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春、夏产仔季多发;PP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特别是母猪与仔猪,能与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还存在病毒变异,毒株致病力增强的风险,对全世界的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PPI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我国PPV防控与净化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目前,PPI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但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论文对调控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的各类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的新型药物或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感染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关键lncRNA筛选及其功能验证
9
作者 杨荔 杜小妹 +3 位作者 刘梦媛 吴圣龙 包文斌 吴正常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2-800,共9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感染复数(MOI)为1的PEDV感染IPEC-J2细胞构建细胞病变模型,通过RNA-Seq进行lncRNA测...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感染复数(MOI)为1的PEDV感染IPEC-J2细胞构建细胞病变模型,通过RNA-Seq进行lncRNA测序,筛选出影响PEDV复制的关键lnc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核质分离检测lncRNA表达和细胞定位;构建RNA干扰载体并转染IPEC-J2细胞,通过病毒拷贝数测定、Western blotting、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lncRNA表达对PEDV复制水平的影响。[结果]PEDV感染IPEC-J2细胞24 h时,细胞病变最为明显,成功构建细胞病变模型。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组中存在61个差异表达lncRNA,其中19个上调,42个下调,筛选出1个显著上调且差异倍数较大的lncRNA——lncMSTRG.10733.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IPEC-J2细胞后,lncMSTRG.10733.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核质分离测定结果显示,lncMSTRG.10733.2主要分布在IPEC-J2细胞质中。成功构建了lncMSTRG.10733.2瞬时干扰IPEC-J2细胞,干扰效率为45.9%。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PEDV-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和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CID_(50)测定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PEDV滴度极显著上升(P<0.01);IFA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IPEC-J2细胞中的PEDV N蛋白荧光分布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从细胞水平上筛选鉴定出1个与PEDV感染密切相关的lncRNA,其表达水平上调有利于提高猪对PEDV感染的抵抗能力。研究结果揭示了lncRNA在PED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制定PEDV的抗病育种工作策略和筛选分子标记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lncRNA IPEC-J2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2基因在Vero细胞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10
作者 向娇娇 元娜 +6 位作者 李慧慧 邵明珠 赵福平 张龙超 王立贤 石丽君 陈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7,共9页
[目的]探究SOX12基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复制的影响,以期为抗PEDV育种提供有效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合成3条SOX12基因干扰序列(siRNA1、siRNA2、siRNA3)及其阴性对照(siNC)并转染至非洲绿猴... [目的]探究SOX12基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复制的影响,以期为抗PEDV育种提供有效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合成3条SOX12基因干扰序列(siRNA1、siRNA2、siRNA3)及其阴性对照(siNC)并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将有效的干扰片段和siNC分别转染至Vero细胞24 h后,用感染复数为0.05的PEDV感染细胞,分为4组:感染PEDV 12 h试验组(12 hpi-siRNA)、感染PEDV 12 h对照组(12 hpi-siNC)、感染PEDV 24 h试验组(24 hpi-siRNA)及感染PEDV 24 h对照组(24 hpi-siN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EDV N及SOX12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组织半数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_(50))检测PEDV的病毒滴度,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EDV复制情况。通过GeneMANIA网站预测SOX12基因的互作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抑制SOX12基因表达后其互作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SOX12基因3条干扰片段的干扰效率为30%~60%,其中siRNA3干扰效率最高,可达60%。与12 hpi-siNC和24 hpi-siNC组相比,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PEDV N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病毒滴度表型测定结果表明,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的PEDV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IFA结果也表明,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的PEDV复制明显少于对照组。基因互作预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干扰SOX12基因的表达后,其互作基因SOX17、DDX51、ZMIZ2、SSRP1、TAF6和ABCB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SOX12基因在PEDV感染Vero细胞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发现SOX12基因的下调表达能显著抑制PEDV复制和其互作基因SOX17、DDX51、ZMIZ2、SSRP1、TAF6和ABCB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OX12基因 VERO细胞 基因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1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SIV) H3N2亚型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蛋白在TP309水稻细胞中的表达及纯化
12
作者 陈金炫 史倩倩 +6 位作者 潘世源 陈恒耀 寇少康 楚红燕 张磊 张二芹 张改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为获得TP309水稻细胞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OE蛋白,根据水稻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COE基因,构建植物重组质粒pCAMBIA1300-COE,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法将pCAMBIA1300-COE转入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和潮霉素B筛选新愈伤;... 为获得TP309水稻细胞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OE蛋白,根据水稻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COE基因,构建植物重组质粒pCAMBIA1300-COE,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法将pCAMBIA1300-COE转入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和潮霉素B筛选新愈伤;PCR鉴定阳性愈伤;阳性愈伤研磨后制成细胞并进行培养,阳性细胞经无糖诱导培养10 d后,Western blot鉴定表达COE蛋白;并利用Q阴离子层析和MMC阳离子层析纯化COE蛋白。结果显示,经潮霉素筛选获得73个新愈伤,PCR检测有50个阳性愈伤,阳性率约为68.49%,Western blot检测有15个水稻细胞株表达COE蛋白,COE蛋白经Q和MMC纯化后,其纯度达到50%左右。这些研究结果对制备猪流行性腹泻亚单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COE蛋白 水稻愈伤 水稻植株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华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
13
作者 李松倍 谢永生 +5 位作者 龙晓琴 张晓晓 陈永杰 张春红 焦茂兴 郭春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1-340,共10页
[目的]了解2023年华南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华南地区PRRS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不同猪场采集的328... [目的]了解2023年华南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华南地区PRRS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不同猪场采集的328份样品进行PRRSV检测,对来自不同猪场具有代表性的29个PRRSV阳性样品ORF5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所有样本中PRRSV的阳性率为54.27%(178/328),获得29株PRRSV。ORF5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PRRSV毒株均属于基因Ⅱ型毒株,29株PRRSV ORF5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3.7%~10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3.0%~100%。其中6株属于以重组毒株NADC30-like为代表的谱系1,2株属于以经典毒株VR2332为代表的谱系5,21株属于以高致病性毒株JXA1为代表的谱系8。ORF5基因氨基酸突变主要集中在2个高变区、1个诱饵表位和3个跨膜区。谱系1的5株毒株的诱饵表位区域发生了V27A突变,谱系5的2株毒株的诱饵表位区域发生了V29A突变。在中和表位区域,谱系1的8株毒株发生了I39L突变,谱系8的5株毒株发生了I39F突变。在毒力相关位点中,部分毒株发生了R13Q、R151K、R151I、R151G突变。此外,谱系1的N-糖基化位点变异较多,主要集中在第30-32、32-34、33-35、34-36、35-37、57-59位氨基酸处,而谱系5和谱系8的N-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结论]目前华南地区猪场的PRRSV阳性率仍较高,PRRSV流行以多谱基因Ⅱ型为特征,谱系8和谱系1毒株占比较高,并且变异复杂多样,需加强对PRRSV的监测,以掌握PRRSV毒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情况,及时做好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遗传变异 ORF5基因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在乳酸菌工程菌株中的表达及动物免疫
14
作者 陈萌萌 赵洪哲 +7 位作者 刘春羽 陈克伟 王亚新 孟海 王昊 张赫 温永俊 王凤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为了探究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30蛋白的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免疫防控非洲猪瘟效果,以载体pPG612.1为骨架,构建重组质粒,将其电转到乳酸菌XM-38感受态细胞中,抗性筛选获得含有pPG612.1-p30表达质粒的重组乳酸... 为了探究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30蛋白的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免疫防控非洲猪瘟效果,以载体pPG612.1为骨架,构建重组质粒,将其电转到乳酸菌XM-38感受态细胞中,抗性筛选获得含有pPG612.1-p30表达质粒的重组乳酸菌,木糖诱导其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融合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及膜表达定位;进一步用重组菌灌喂ASFV抗体阴性的健康仔猪,采集猪血清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p30抗体。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ASFV p30蛋白的乳酸杆菌,命名为XM38-pPG612.1-p30;重组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59 ku,与p30单抗有良好结合活性;表达的ASFV p30能锚定在乳酸菌XM-38细胞表面;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菌XM38-pPG612.1-p30可刺激猪产生抗ASFV p30的抗体,为ASFV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p30蛋白 免疫原性 乳酸菌 细胞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在家兔上的免疫原性分析
15
作者 张晓玲 何兴林 +6 位作者 张梦迪 李鹏飞 孙玉梅 马海龙 朱红梅 张梦佳 李文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1-2311,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猪瘟E2纳米颗粒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以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序列为模板,对其胞外域进行人源密码子优化,通过293F哺乳动物细胞真核表达系统制备E2、E2-pFc(E2与猪源抗体的Fc片段融合表达)、SpyTag-E2(E2与Sp...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猪瘟E2纳米颗粒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以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序列为模板,对其胞外域进行人源密码子优化,通过293F哺乳动物细胞真核表达系统制备E2、E2-pFc(E2与猪源抗体的Fc片段融合表达)、SpyTag-E2(E2与SpyTag融合表达)以及纳米骨架蛋白LS(lumazine synthase-protein A),原核表达系统纯化纳米骨架蛋白mi3(mi3-SpyCatcher),进一步组装成纳米颗粒LS-E2-pFc NP和mi3-E2 NP,并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试验进行鉴定,各组蛋白分别与ISA201佐剂乳化,制备亚单位疫苗。选用1.5~2.0 kg重的日本长耳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空白对照组(n=3)、PBS阴性对照组(n=3)、E2组(n=5)、E2-pFc组(n=5)、LS-E2-pFc NP组(n=5)、mi3-E2 NP组(n=5)和CSFV E2商业化亚单位疫苗组(n=3)。于0、21 d进行肌肉注射免疫,42 d将CSFV C株经耳缘静脉按照100 RID50·只-1进行攻毒,通过阻断ELISA、中和试验、体温监测和RT-qPCR等试验评估兔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水平、兔体定型热反应以及脾脏病毒载量。结果显示,各组分蛋白成功表达,纯化后的蛋白条带单一,纯度较高。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粒径在10~70 nm的纳米颗粒结构,动态光散射试验观察到mi3-E2平均粒径(68 nm)大于mi3(42.73 nm),LS-E2-pFc平均粒径(42.4 nm)大于LS(13 nm)。免疫试验结果表明,E2、E2-pFc、LS-E2-pFc NP、mi3-E2 NP疫苗和商业化亚单位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攻毒前7 d,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阻断率均在89%以上,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后,PBS阴性对照组出现典型的兔体定型热反应,其余免疫组的体温变化不明显;攻毒后7 d,E2、E2-pFc、LS-E2-pFc NP、mi3-E2 NP疫苗和商业化亚单位疫苗组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1∶10392.4、1∶37168.4、1∶75473.6、1∶20201.8、1∶2407,其中,LS-E2-pFc NP组的中和抗体水平最高。RT-qPCR结果显示,E2组有一只兔检出低拷贝的病毒载量,拷贝数为5.83 copies·μL^(-1),其余免疫组未检到病毒载量。以上结果显示LS-E2-pFc NP免疫组效果最好,中和抗体水平最高。这种“标记”疫苗可以对自然感染和免疫接种的动物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猪场净化猪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亚单位疫苗 自组装纳米疫苗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PC对猪瘟病毒在PK-15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16
作者 何俊瑶 宋梦昭 +2 位作者 纪甜甜 罗燕 邓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旨在探究高尔基体支架蛋白GOPC对猪瘟病毒(CSFV)增殖的影响,为其在CSFV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设计合成3条靶向猪GOPC基因的siRNA,验证对GOPC mRNA的干扰效率。以高效siRNA序列为基础,干扰GOPC在PK-15细胞表达,接毒... 旨在探究高尔基体支架蛋白GOPC对猪瘟病毒(CSFV)增殖的影响,为其在CSFV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设计合成3条靶向猪GOPC基因的siRNA,验证对GOPC mRNA的干扰效率。以高效siRNA序列为基础,干扰GOPC在PK-15细胞表达,接毒后检测GOPC敲低情况下CSFV的增殖状况。同时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CSFV感染后PK-15细胞中GOPC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OPC敲低的PK-15细胞中CSFV基因组拷贝数显著上升,IFA也检测到GOPC敲低后CSFV E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在CSFV感染PK-15细胞后,随着病毒感染时间的延长,宿主细胞GOPC的表达量出现了下调趋势,但在感染后24 h出现短暂上调。因此,从上述结果可以初步推断GOPC蛋白抑制CSFV的增殖复制,而CSFV则可以通过调节细胞GOPC蛋白表达从而促进自身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GOPC蛋白 病毒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δ冠状病毒(PDCoV)S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17
作者 陈濛濛 黄嘉瑶 +6 位作者 彭春婷 高翠翠 王婕 唐斯萍 唐青海 胡意 李小申 《猪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型猪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可导致仔猪水样腹泻、呕吐和死亡,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2012年在中国香港发布第一份报告以来,PDCoV已在美国、加拿大、...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型猪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可导致仔猪水样腹泻、呕吐和死亡,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2012年在中国香港发布第一份报告以来,PDCoV已在美国、加拿大、韩国、中国内地、泰国、越南和日本被发现,因此,PDCoV最近表现出全球传播趋势,给养猪业带来更大挑战和风险。PDCoV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等多形性,是一种正义、单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25.4 kb,是现今已知的最小的冠状病毒。PDCoV编码15种成熟的非结构蛋白(nsp 2~nsp 16),四种结构蛋白(纤突(S)蛋白、包膜(E)蛋白、膜(M)蛋白、核衣壳(N)蛋白)和三种辅助蛋白(NS6、NS7和NS7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传染性 重大经济损失 水样腹泻 养猪业 非结构蛋白 猪肠道 核衣壳 纤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18
作者 樊曦雯 杜衡 +3 位作者 武周慧 王瑜 王亚平 王真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以及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分析刺梨原浆对大肠杆... 【目的】进一步了解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以及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分析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生长、增殖及耐药表型的影响。利用RNA-seq和qRT-PCR对刺梨原浆胁迫下大肠杆菌转录组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阐明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刺梨原浆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2.50%的刺梨原浆。随着刺梨原浆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12 h后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抑制。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存在抑制作用,其中6.25%的刺梨原浆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率达47%。此外,刺梨原浆作用下,能够逆转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刺梨原浆胁迫下,大肠杆菌中与鞭毛运动、代谢过程、抗生素生物合成以及生物膜形成等相关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如编码细菌趋化性的基因tsr显著下调,其在大肠杆菌鞭毛运动、代谢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方面发挥作用,编码细胞运动和黏附相关的基因pdeH显著下调,其在控制生物被膜生长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刺梨原浆具有潜在的抗菌增敏活性,为系统阐明刺梨原浆的抗菌机理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刺梨原浆的应用拓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刺梨原浆 耐药性 抗菌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规模化猪场PCV2d感染的诊断与遗传进化分析
19
作者 钟玮霖 尧建辉 +4 位作者 魏晓琪 颜广智 陈盛楠 刘明杰 黄良宗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81-2789,共9页
【目的】确定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猪是否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并评估病毒的遗传特性及其在猪群中的流行情况,为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对猪场病猪的肾... 【目的】确定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猪是否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并评估病毒的遗传特性及其在猪群中的流行情况,为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对猪场病猪的肾脏、淋巴结、脾脏等内脏组织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PCR扩增PCV2阳性样本的ORF2基因。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模块对所得ORF2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23株PCV2参考毒株进行相似性比对。运用Mega 7.0软件构建基于ORF2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以明确鉴定毒株与参考毒株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结果显示,该猪场病猪符合PCV2感染的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3份样本的Ct值分别为14.42、15.13和16.08,表明病毒载量较高,且PCV2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日龄段猪群中Cap蛋白抗体阳性率介于60%~100%之间,而Rep蛋白抗体阳性率则在0~100%之间,特别是150日龄猪群的2种蛋白抗体阳性率均达到100%,表明PCV2感染强度较高。ORF2基因测序获得了3条序列,分别命名为LZC-2305-1、LZC-2305-2和LZC-2305-3。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条序列间具有99.9%~100%的相似性,且与GenBank中的23株PCV2参考毒株序列的相似性为82.3%~99.7%,其中与CZ246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6%~99.7%。遗传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证实,本研究获得的3条序列与CZ246序列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归属于PCV2的2d分支。【结论】本研究确诊该猪场猪群发生了PCV2d分支的感染。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该猪场的PCV2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规模化猪场的疫病监测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PCR ELISA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中兽医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的用药规律
20
作者 许梦欣 唐一凡 +6 位作者 胡莹莹 乙春梅 陈文 李欣恬 庞晨旭 李琪瑶 边育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3,共6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传染性的肠道疾病,该疾病的流行可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传统的西医治疗策略虽有成效,但存在抗生素的滥用和较高的耐药性等问题。中兽医治疗凭借其整体调理和较少副作用的特点,近年来在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传染性的肠道疾病,该疾病的流行可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传统的西医治疗策略虽有成效,但存在抗生素的滥用和较高的耐药性等问题。中兽医治疗凭借其整体调理和较少副作用的特点,近年来在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该研究收集了近10年的猪流行性腹泻的病例数据,运用SPSS Modeler软件,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挖掘中兽医用药方案中的药物组合和剂量关系。结果揭示了特定中草药组方与临床治愈率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优化治疗方案的建议,并探讨了这些方案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不仅为猪流行性腹泻的中兽医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兽医药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兽医 猪流行性腹泻 中药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