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木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3 位作者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糖质量分数比3年生竹要大,而木素和灰分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 大木竹 竹材 化学成分 综纤维素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剩余物的木酢液制备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母军 于志明 +1 位作者 李黎 周文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为了解以木材剩余物为原料的木酢液制备特性和木酢液的成分组成,采用电控炭化反应釜进行调制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和调制温度下的生成物组成。并采用GC-MS对木酢液的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同定出有机酸、酚、醛、酮、酯等38种有机成分,对主... 为了解以木材剩余物为原料的木酢液制备特性和木酢液的成分组成,采用电控炭化反应釜进行调制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和调制温度下的生成物组成。并采用GC-MS对木酢液的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同定出有机酸、酚、醛、酮、酯等38种有机成分,对主要组成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杉木调制的针叶材木酢液,与采用杨木调制的阔叶材木酢液,其酚类成分的组成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与原料木素的组成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其特征谱图可以对混合木质来源材料制取的木酢液进行评价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酢液 木材剩余物 木材热解 成分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素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蒲俊文 宋君龙 +1 位作者 谢益民 顾瑞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1-215,共5页
随着造纸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造纸原料 (特别是木材原料 )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生长快、纤维形态好等优点 ,很有希望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为了深入了解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 (特别是木质... 随着造纸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造纸原料 (特别是木材原料 )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生长快、纤维形态好等优点 ,很有希望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为了深入了解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 (特别是木质素的含量和化学结构 ) ,该研究不仅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进行了分析 ,而且用硝基苯氧化法结合红外光谱、1 H -NMR详细分析了其木质素的化学结构 .研究结果证明 :三倍体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普通毛白杨要低 ,但是其缩合型结构的比例比较高 ,木质素中游离酚羟基的含量也比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木质素 结构特性 硝基苯氧化 红外光谱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胶粘剂化学背景的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宏健 张军华 +2 位作者 邱荣强 凌敏 尹秀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探讨漾濞泡核桃壳作木材胶粘剂原料的化学背景。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壳中含(硝酸法)纤维素3 3 2 5 %、多戊糖2 6 72 %、木素6 0 94 %、灰分1 1 9%;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和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壳木素以愈疮木基-... 探讨漾濞泡核桃壳作木材胶粘剂原料的化学背景。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壳中含(硝酸法)纤维素3 3 2 5 %、多戊糖2 6 72 %、木素6 0 94 %、灰分1 1 9%;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和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壳木素以愈疮木基-紫丁香基木素为主,属GS型木素,且G型木素的含量大于S型木素。利用G型阔叶材木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合成得到与普通酚醛树脂胶合性能相当的核桃壳木素-苯酚-甲醛共聚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化学组分 木素 木材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藤藤材的化学组成特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文华 江泽慧 吴玉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100,共5页
黄藤的藤芯和藤皮组分有明显不同。与藤皮相比,藤芯的各种抽提物含量、聚戊糖含量、酸度、酸碱缓冲容量更大,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灰分含量和pH值等更小,阿拉伯糖和木糖等五碳糖的含量更低,而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六碳糖的含量... 黄藤的藤芯和藤皮组分有明显不同。与藤皮相比,藤芯的各种抽提物含量、聚戊糖含量、酸度、酸碱缓冲容量更大,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灰分含量和pH值等更小,阿拉伯糖和木糖等五碳糖的含量更低,而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六碳糖的含量更高,糖类组分的绝对含量更低。这说明藤芯含有更多的吸湿性基团、半纤维素和酸性物质等,含有更少的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等。自藤茎基部向上,抽提物含量减少,酸度减小,聚戊糖含量增多,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和灰分含量呈增多趋势但变化不大。与一般木、竹、藤材相比,黄藤藤材含抽提物较多,纤维素较少,酸度较大,酸碱冲容量较大;半纤维素以聚木糖为主。这些化学组成特征对黄藤藤材在制浆造纸等方面的应用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藤 藤材 基本成分 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考泡桐木材成分的变色行为及其变色过程 被引量:20
6
作者 祖勃荪 周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7-103,共7页
从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木材的含水甲醇浸提物分离出梓醇、泡桐素和芝麻素三种成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模拟变色试验。结果显示,pH值是影响梓醇变色的主要因素,光照和氧气同时作用可导致泡桐... 从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木材的含水甲醇浸提物分离出梓醇、泡桐素和芝麻素三种成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模拟变色试验。结果显示,pH值是影响梓醇变色的主要因素,光照和氧气同时作用可导致泡桐素和芝麻素变色。温度和湿度变化对兰考泡桐木材成分变色也有显著影响。泡桐木材变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了这些成分在变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变色成分 梓醇 泡桐素 芝麻素 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木素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慧 詹怀宇 +2 位作者 付时雨 罗小林 刘盛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146,共6页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有机元素分析对从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中提取的纤维素酶酶解木素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木素的芳香环结构主要以愈创木基为主,有少量的对羟基苯基;...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有机元素分析对从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中提取的纤维素酶酶解木素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木素的芳香环结构主要以愈创木基为主,有少量的对羟基苯基;都含有较多的脂肪族羟基;与正常木木素相比,应压木木素含有较多的对羟基苯基单元和酚羟基,其中缩合酚羟基和对羟基酚羟基较多,还含有少量的紫丁香基酚羟基;应压木木素中的甲氧基、羧基、β-O-4键、β-5键,β-β键和β-1键较少;正常木与应压木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7.27O1.53(OH)0p.H19(OH)1A.118(OCH3)1.23和C9H7.28O1.54(OH)0p.H20(OH)1A.117(OCH3)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应压木 木素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苯酚液化物碳纤维原丝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2
8
作者 马晓军 赵广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该文以木材苯酚液化物为原料,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熔融纺丝,将熔纺纤维置于甲醛和盐酸溶液中固化处理后制成碳纤维原丝,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碳纤维原丝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丝的拉伸强度随收丝辊转速和固化处理时间的增... 该文以木材苯酚液化物为原料,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熔融纺丝,将熔纺纤维置于甲醛和盐酸溶液中固化处理后制成碳纤维原丝,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碳纤维原丝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丝的拉伸强度随收丝辊转速和固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盐酸浓度15%、固化升温速率15℃/h时,拉伸强度和模量达到最大值;原丝的拉伸模量与其拉伸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收丝辊转速72 r/min、固化液盐酸浓度18.5%、固化升温速率10℃/h和固化时间4 h条件下,制备出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分别为356 MPa和31 GPa的木材苯酚液化物碳纤维原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原丝 木材液化物 拉伸强度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对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常德龙 宋湛谦 +3 位作者 黄文豪 胡伟华 李福海 张全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为弄清真菌对变色泡桐木材成分与结构的影响,更加有效防治泡桐木材变色,该文对真菌引起的变色泡桐木材成分含量及其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变色前后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及红外谱图(FTIR)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发现热水抽提物... 为弄清真菌对变色泡桐木材成分与结构的影响,更加有效防治泡桐木材变色,该文对真菌引起的变色泡桐木材成分含量及其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变色前后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及红外谱图(FTIR)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发现热水抽提物由5.01%增加到5.87%,冷水抽提物由2.10%增加到3.47%,1%NaOH抽提物由18.19%增加到20.48%,木质素基本未变,综纤维素由77.60%变为76.10%,其中综纤维素中口一纤维素基本未变,而戊聚糖由26.13%减小至22.75%,半纤维素含量降低,FTIR表明,与正常材相比,变色泡桐木材的与羰基C=0振动相关的红外吸收谱峰1744、1734cm^-1有些减弱,即具有羧基的半纤维素和少量纤维素发生变化;变色木材的木质素特征吸收谱峰1508、1270、1266cm^-1(G型)相对比较稳定,即木质素变化不大;变色木材的具有多糖类特征吸收谱峰1200、1153、1112cm^-1相对减弱,即在变色菌作用下,半纤维素发生较多的降解反应,ESCA分析结果为:正常材C1s峰面积为68.9l%,变色材增加为73.92%,变色前后木材中C1含量变化较小(15.11%-15.02%),C2与C3显著减少(15.98%-11.06%),与正常材相比,变色泡桐木材O1s/C1s的比值下降,与FTIR和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木材 变色 真菌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信阳长台关七号墓出土棺木化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红英 郝玉乐 +3 位作者 王鑫晓 高江华 魏刚 王经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0-172,共3页
Compared to modern counterparts,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wood 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of the waterlogged uncovered from Changtaiguan Tomb No.7.Some suggestions on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wate... Compared to modern counterparts,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wood 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of the waterlogged uncovered from Changtaiguan Tomb No.7.Some suggestions on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waterlogged wood have been provid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logged coffin wood from Changtaiguan may be eroded heavily.Compared with modern fresh wood,contents of hot water extractives and organic extractives in ancient wood have decreased,and contents of holocellulose and pentosan have declined sharply,while contents of lignin and ash have relatively increased.Sulfur content in the ancient wood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s the modern fresh one and iron content in the ancient wood is much richer than the modern fresh one.Treatments using PEG or and sugars are unsuitable for the waterlogged coffin wood uncovered from No.7 Ancient Tomb in Changtaig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木质文物 化学组成 综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染色及其对木材纹理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淑宜 邓邵平 +1 位作者 林金国 黄碧中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42-245,共4页
木材纹理的产生决定于木材组织结构的差异,而不同的组织结构显示其化学组分差异,试验证实同一染料对木材的主要化学组分的染色性不同,从而染色深化了木材纹理.不同染料对木材纹理的深化程度不同.
关键词 木材染色 木材纹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竹叶中13种黄酮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琦 王淑英 +3 位作者 汤锋 张华新 喻谨 岳永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87,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竹叶中13种黄酮类化合物(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苷、牡荆苷、芹菜素、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7- O -葡萄糖苷、芹菜素-7- O -葡萄糖苷、Demethyltorosaflavone、芹菜素-7-O...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竹叶中13种黄酮类化合物(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苷、牡荆苷、芹菜素、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7- O -葡萄糖苷、芹菜素-7- O -葡萄糖苷、Demethyltorosaflavone、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6-反式-(2″-O -α-鼠李糖基)乙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此方法对牡竹属10种竹种(麻竹、龙竹、牡竹、黄竹、梁山慈竹、花吊丝竹、云南龙竹、福贡龙竹、勃氏甜龙竹、版纳甜龙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牡竹属竹叶的开发利用及提取竹叶黄酮时的竹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HPLC梯度洗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仪器精密度、LOD值、LOQ值、日内稳定性、日间稳定性及添加回收率对方法进行验证。竹叶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经石油醚萃取后采用 HPLC 进行检测。【结果】各黄酮类化合物标准品分离效果良好,保留时间在13.23~54.67 min之间。13种黄酮类化合物标准品在0.01~500 mg·L -1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在0.9996~1.0000之间。仪器精密度 RSD 在1.06%~2.55%之间, LOD 值在0.01~0.10 mg·kg -1之间,LOQ值在0.03~0.34 mg·kg -1之间。方法准确性、日间与日内精密度良好,日内稳定性 RSD在0.15%~0.67%之间,日间稳定性在0.44%~5.61%之间,13种黄酮类化合较稳定。7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回收率高于70%,其余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回收率在39.76%~68.75%之间。采用此方法对牡竹属10种竹种竹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竹种竹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除木犀草素、6-反式-(2″-O-α-鼠李糖基)乙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和 Demethyltorosaflavone未在部分竹种中检测到外,其余10种黄酮类化合物均在10种竹叶中检测到。13种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在419.94~5155.84 mg·kg -1之间,花吊丝竹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福贡龙竹含量最低。【结论】本文建立的同时测定竹叶中13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牡竹属10种竹种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丰富,有利于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竹叶 牡竹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人工培育木材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邱坚 杜官本 保昆雁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1-83,87,共4页
对杨树 3 5 1 ,黑荆树和喜树木材的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进行了测定及分析 ,旨在为其用于制造人造板及制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 :3种木材综纤维素含量高 ,纤维形态好 ,纤维长度大 ,长宽比高 ,壁腔比小于 1 ;分析认为 3种木... 对杨树 3 5 1 ,黑荆树和喜树木材的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进行了测定及分析 ,旨在为其用于制造人造板及制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 :3种木材综纤维素含量高 ,纤维形态好 ,纤维长度大 ,长宽比高 ,壁腔比小于 1 ;分析认为 3种木材均是生产纸浆、纤维板、刨花板的优质原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培育木材 化学成分 纤维形态 人造板 制浆造纸 杨树351木材 黑荆树木材 喜树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酸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尤纪雪 宋桢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大多数木材呈酸性、木材的酸性易引起木材变色,会使木材缓慢水解,腐蚀木制品中铁固件,尤其在人造板生产中会影响树脂凝胶时间和固化速度,所以研究木材酸性对油漆化学、纸浆工业和木材加工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着重对木材酸性... 大多数木材呈酸性、木材的酸性易引起木材变色,会使木材缓慢水解,腐蚀木制品中铁固件,尤其在人造板生产中会影响树脂凝胶时间和固化速度,所以研究木材酸性对油漆化学、纸浆工业和木材加工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着重对木材酸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制定出适宜的测定方法,为合理利用木材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酸 结合酸 电位滴定 木材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藏条件对绿竹笋酶活性与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余学军 裘贤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0-385,共6页
对采收后绿竹Bambusa oldhami笋经不同的处理后,研究不同温度的储藏条件下,对绿竹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纤维素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竹笋采收后,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各处理PAL活性... 对采收后绿竹Bambusa oldhami笋经不同的处理后,研究不同温度的储藏条件下,对绿竹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纤维素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竹笋采收后,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各处理PAL活性呈先升后下降趋势,2~3 d后PAL活性快速下降,4 d开始PAL活性变化趋缓;而常温条件下竹笋PAL活性上升得快,下降速度也快,常温条件下竹笋PAL酶的失活早于低温储藏的竹笋。储藏过程中各组POD活性迅速增加后降低,经保鲜处理后的各组竹笋POD活性增加和降低均迟于未处理的对照组;常温储藏的对照组POD采收后4 d就完全失活,常温储藏过程中竹笋纤维素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增加速率比低温储藏的快。通过保鲜处理和低温条件储藏,能有效保持酶活性,延长竹笋保鲜时间,降低竹笋老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竹笋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保鲜处理 木质素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香柏木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欢 关健 +1 位作者 赵紫剑 伊松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3,共7页
采用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HS-GS-MS)分析不同处理温度(140、160、180、200℃)、不同处理时间(2 h和3 h)条件下,香柏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香柏木素材50种目标成分进行分析,萜烯类化合物含量... 采用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HS-GS-MS)分析不同处理温度(140、160、180、200℃)、不同处理时间(2 h和3 h)条件下,香柏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香柏木素材50种目标成分进行分析,萜烯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占57.03%;其他成分依次为芳香族类化合物31.67%,醇类化合物5.93%,醛类化合物1.08%,酯类化合物1.01%,酮类化合物0.91%。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芳香族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芳香族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高温热处理 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柏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周期工业材化学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纪文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9,共4页
原料的化学成分是评价和决定其是否适合造纸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短周期工业材制浆适纸性能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测定了我国常用造纸阔叶材杨、桦、桉和常用造纸针叶材马尾松、落叶松、杉木等不同品系,不同树龄的化学成分... 原料的化学成分是评价和决定其是否适合造纸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短周期工业材制浆适纸性能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测定了我国常用造纸阔叶材杨、桦、桉和常用造纸针叶材马尾松、落叶松、杉木等不同品系,不同树龄的化学成分,侧重讨论了树龄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亦对引进材种加勒比松、火炬松进行了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 造纸 化学成分 针叶材 阔叶材 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水热处理对马尾松木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绍祥 李康 +1 位作者 秦韶山 李延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7-220,共4页
采用NREL法对纤维素、半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在高温水热处理的条件下对马尾松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在160℃后开始分解,在200℃时其含量降幅最大;半纤维素由于其分支结构和无定型组织使其热稳定差,140℃即开... 采用NREL法对纤维素、半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在高温水热处理的条件下对马尾松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在160℃后开始分解,在200℃时其含量降幅最大;半纤维素由于其分支结构和无定型组织使其热稳定差,140℃即开始分解;酸不溶木质素含量随水解时间的延长略有增加;高温水热处理工艺中温度和时间均是影响三大素含量的显著因素,温度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木材 水热处理 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光引发自由基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洪林 张文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木材在^(60)Co γ射线辐射下引发g值为2.019、2.029、2.027、2.016、1.999等几种自由基。ESR主谱自由基浓度远大于机械自由基。并与树种、辐射剂量等有关。主谱自由基相对强度随剂量x按指数率Y=1-e^(-ax)上升,当剂量增加到100KGy时趋于... 木材在^(60)Co γ射线辐射下引发g值为2.019、2.029、2.027、2.016、1.999等几种自由基。ESR主谱自由基浓度远大于机械自由基。并与树种、辐射剂量等有关。主谱自由基相对强度随剂量x按指数率Y=1-e^(-ax)上升,当剂量增加到100KGy时趋于饱和,根据福建21个常见树种测试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自由基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棕榈藤藤材的化学组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玉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5-158,共4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ree kinds of rattan canes species, i.e., Calamus tetradactylus, C. simplicifolius and Daemonorops margarita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holocel...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ree kinds of rattan canes species, i.e., Calamus tetradactylus, C. simplicifolius and Daemonorops margarita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holocellulose, pentosan and lignin were major chemical composition for the rattans, and its contents in the C. simplicifolius was the highest and that in D. margaritae was the lowest. The extractives of benzen-alcohol, hot water, cold water and 1%NaOH were minor chemical composition for the rattans, and its contents in the D. margaritae were the highest and that in the C. simplicifolius were the lowest. 2)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content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mong the root, middle and top of canes. For C. tetradactylus cane the holocellulose in root and the lignin in top were the highest and there were a little difference in pentosan content among the root, middle and top of the canes, and the holocellulose, pentosan and lignin in to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root for C. simplicifolius and D. margaritae. 3) The extractives had been shown a difference in contents in different places of canes. For D. margaritae the extractives of the canes in to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places, and that of C. tetradactylus and C. simplicifolius had been shown a ruleless. 4) The major monosaccharide of the three kinds of rattan were glucose and xylose and shown a higher contents of 42%~46% and 20%~24%, respectively. It showed that the rattans were similar to hardw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藤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