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果枸杞栽培株行距研究
1
作者 吴秀花 杨荣 +3 位作者 杨宏伟 张嘉益 张颖 姜永智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确定黑果枸杞栽植的株行距,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实生苗进行田间栽植,分别设置3个不同株距1、1.2、1.5 m,以及3个栽植株行距1.5 m×2 m、1.5 m×3 m和2 m×2.5 m,通过测定株高、冠幅、分枝数、侧枝数、侧枝长、尖削... 为确定黑果枸杞栽植的株行距,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实生苗进行田间栽植,分别设置3个不同株距1、1.2、1.5 m,以及3个栽植株行距1.5 m×2 m、1.5 m×3 m和2 m×2.5 m,通过测定株高、冠幅、分枝数、侧枝数、侧枝长、尖削度、坐果率、果实参数、产量等,比较不同株距和栽植株行距对黑果枸杞生长发育及果实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的合适株距为1.5 m,行距2~3 m,在保持单株占地面积相近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株行距;栽植株行距为1.5 m×3 m时,果型变异小,果实纵径、横径、果型指数等表型特征较稳定。以期为人工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栽植密度 表型性状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及生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建 韦柳端 +3 位作者 蓝柳凤 罗通 庞朱良 曾祥秀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及胸径的影响。采用桉树组培苗木进行造林试验,以1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造林效果,记录样地坡向、坡位,并实测每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结果表明,坡向或坡向与坡位二者的交... 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及胸径的影响。采用桉树组培苗木进行造林试验,以1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造林效果,记录样地坡向、坡位,并实测每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结果表明,坡向或坡向与坡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程度均强于坡位,其中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造林成活率受坡向的影响最大,不同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坡位对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较小;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光照依次逐渐减弱,桉树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0.83%、84.18%、77.34%、75.95%,平均树高从8.59 m减小到7.57 m,平均胸径从6.26 cm减小到5.43 cm;从阳坡到阴坡,桉树造林成活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不同坡位的降低,其变化不明显,但均在中坡表现出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光照 水肥分布 造林成活率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蒜头果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措施
3
作者 莫宗明 黄银珊 谭长强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3期83-85,共3页
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为我国特有树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文章在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蒜头果资源、利用和效益3个方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蒜头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为我国特有树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文章在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蒜头果资源、利用和效益3个方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蒜头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8项蒜头果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措施,旨在为广西蒜头果科学研究、生产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人工造林 蒜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4
作者 张启义 《南方农业》 2024年第6期245-247,共3页
随着现代林业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创新,在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工作中引入成熟、有效的技术方法已经成为确保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推动甘肃省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筛选出适宜在兰州市种植的树种,探讨兰州市规范... 随着现代林业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创新,在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工作中引入成熟、有效的技术方法已经成为确保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推动甘肃省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筛选出适宜在兰州市种植的树种,探讨兰州市规范化的苗木培育及高效移植造林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苗木选育与繁殖技术、苗木营养与水分管理、苗木硬化与病虫害防治,以及移植造林树种选择与品质控制、移植造林场地选择与准备技术、移植造林施工与后期抚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苗木培育 移植造林 环境适应性 甘肃省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天竺葵和金盏菊栽培 被引量:20
5
作者 魏乐 李素艳 +2 位作者 李燕 龚小强 孙向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854,共6页
为探索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和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栽培基质的可能性,将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以0%,25%,50%,75%和100%的比例替代泥炭进行试验。将天竺葵和金盏菊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基质... 为探索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和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栽培基质的可能性,将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以0%,25%,50%,75%和100%的比例替代泥炭进行试验。将天竺葵和金盏菊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基质中进行育苗研究,当幼苗生长35 d后进行测定。将幼苗分别移栽到不同基质中,栽培6个月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园林废弃物比例的增加,基质的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园林废弃物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基质p H值、电导率值、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育苗试验显示:天竺葵幼苗在园林废弃物处理中的生长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即使在25%的低比例下也会对幼苗产生不良影响。金盏菊幼苗在添加25%和50%的园林废弃物处理中的生长量与对照组一致。盆栽试验显示:添加园林废弃物显著(P<0.05)增加了天竺葵和金盏菊的地上部分干质量、株高、茎直径和叶面积以及金盏菊的根干质量和花蕾数。园林废弃物堆肥可以部分代替泥炭作为金盏菊育苗基质及天竺葵和金盏菊的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园林废弃物堆肥 泥炭 天竺葵 金盏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堆肥用于青苹果竹芋栽培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张璐 孙向阳 田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为减少花卉无土栽培对泥炭资源的依赖和提高园林废弃物的再利用率,以泥炭和园林废弃物为原材料,通过使用品氏泥炭(Y)、炭化园林废弃物(TY)、堆置园林废弃物(DZ)、泥炭+炭化园林废弃物(Y+TY)、泥炭+堆置园林废弃物(Y+DZ)、泥炭+炭化园林... 为减少花卉无土栽培对泥炭资源的依赖和提高园林废弃物的再利用率,以泥炭和园林废弃物为原材料,通过使用品氏泥炭(Y)、炭化园林废弃物(TY)、堆置园林废弃物(DZ)、泥炭+炭化园林废弃物(Y+TY)、泥炭+堆置园林废弃物(Y+DZ)、泥炭+炭化园林废弃物+堆置园林废弃物(Y+TY+DZ)6种基质来栽培青苹果竹芋,探讨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作为青苹果竹芋栽培基质的可行性。通过对青苹果竹芋总鲜质量、根鲜质量、叶鲜质量、烘干总质量、烘干根质量、烘干叶质量、冠幅、发枝数、株高和根长10项生长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得出6种基质对青苹果竹芋生长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Y+DZ>Y+TY>DZ>Y>Y+TY+DZ>TY。可知经一定处理及配比的堆置园林废弃物能够全部或部分替代进口泥炭进行青苹果竹芋栽培,且其中有3个处理均优于原有泥炭处理,对青苹果竹芋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作为青苹果竹芋无土栽培的代用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青苹果竹芋 堆置园林废弃物 基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红掌和鸟巢蕨栽培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燕 孙向阳 龚小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6-742,共7页
为促进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以0%,20%,40%,60%,80%,100%替代泥炭进行红掌Anthurium anaraeanum和鸟巢蕨Asplenium nidus栽培研究。该研究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园林废弃物堆肥的添加显著提高栽... 为促进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以0%,20%,40%,60%,80%,100%替代泥炭进行红掌Anthurium anaraeanum和鸟巢蕨Asplenium nidus栽培研究。该研究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园林废弃物堆肥的添加显著提高栽培基质容重、持水孔隙,降低了总孔隙度、通气孔隙(P〈0.05);园林废弃物堆肥的添加显著降低基质有机碳质量分数(P〈0.05),提高基质p H值、电导率值、营养元素质量分数(P〈0.05);鸟巢蕨栽培中,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60%~80%效果明显,植株鲜质量、株高、冠幅、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提高11.91%~51.18%,4.09%~5.12%,31.72%~43.08%,18.06%~14.84%(P〈0.05);红掌栽培中,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60%效果最好,鲜质量、株高、冠幅,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提高27.00%,23.74%,13.05%,10.15%(P〈0.05)。园林废弃物堆肥可以部分替代泥炭用于红掌和鸟巢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园林废弃物堆肥 泥炭 红掌 鸟巢蕨 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南岩溶地区干旱及干湿交替下金银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锦春 马晔 +2 位作者 陶建平 高凯敏 梁千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116,共7页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干旱频发、干湿交替现象严重,植被生存环境恶劣,植被恢复困难,石漠化程度呈加剧之势。丛枝菌根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干旱频发、干湿交替现象严重,植被生存环境恶劣,植被恢复困难,石漠化程度呈加剧之势。丛枝菌根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性。然而,丛枝菌根真菌是否能够提高宿主植物对干湿交替等多变环境的耐受性,目前并没有见到相关报道。以西南岩溶地区适生植物金银花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控制实验,采用3因素(接种、水分处理、干旱时间处理)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摩西管柄囊霉对不同干旱及干湿交替条件下金银花根系形态参数及根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的干旱促进了未接种真菌的金银花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等形态参数,根系生物量增加,且复水对植物有一定补偿作用;但长期干旱后植株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所有根系形态参数均降低,根系生物量显著下降,即长期干旱对金银花的根系生长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且复水补偿作用因干旱的严重抑制作用而丧失。短时间干旱降低了接种植株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根系生长参数,根系生物量不变;复水后接种植株仍然具有补偿生长作用,其原因可能与菌根泡囊结构有关。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接种植物的根系也受到伤害,复水补偿能力丧失。可见,菌根真菌促进了喀斯特干旱和干湿交替条件下金银花的根系生长,且在干旱条件下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但与干旱时间和干旱强度并没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喀斯特地区 复水 金银花 根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汉江局全面完成2024年度“两林”任务
9
作者 李广彦 《国土绿化》 2024年第4期28-28,共1页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季节,全面完成2024年度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截至3月20日,共完成“两林”长度71公里,面积3412亩,新植幼树11万株。“两林”是指种植于临水面堤脚的防浪林、内坡堤脚的防护林,特别是迎水面的防浪林。
关键词 防浪林 植树造林 防护林 堤脚 迎水面 汉江 湖北省 新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勇鹏 张劲峰 +4 位作者 景跃波 李荣波 马赛宇 曹建新 王磊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2,共7页
2012年采用2年生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实生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连续3 a观测其保存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成效。结果表明,两种苗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裸根苗的苗高生长量与容... 2012年采用2年生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实生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连续3 a观测其保存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成效。结果表明,两种苗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裸根苗的苗高生长量与容器苗相比无显著差异,2年后地径的增长量无显著差异,而造林成本低于容器苗;裸根苗造林有3个月的缓苗期,在缓苗期加强水分管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发现云南红豆杉的年生长周期可以划分为慢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基本停滞期3个时期,依据生长周期的划分,在有灌溉的条件下,每年的3-4月为裸根苗最适宜造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裸根苗 容器苗 成活率 保存率 苗高 地径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方式对乌兰察布地区油松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11
作者 李佳鑫 尚天歌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1-37,65,共8页
为了提高乌兰察布地区油松容器苗在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环境下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试验分别采用常规整地、集水整地和菌根菌剂造林技术对油松容器苗进行栽植处理。3年间观察并测定苗木成活率、生长量以及土壤水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值法... 为了提高乌兰察布地区油松容器苗在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环境下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试验分别采用常规整地、集水整地和菌根菌剂造林技术对油松容器苗进行栽植处理。3年间观察并测定苗木成活率、生长量以及土壤水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值法评价不同造林技术的抗旱性。结果发现:3年试验期间(2014-2017年),相比常规整地和集水整地造林技术,菌根菌剂造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试验区油松容器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采用菌根菌剂处理的样地土壤水分明显高于常规整地和集水整地;将集水整地和菌根菌剂造林技术相结合,油松容器苗成活率、生长量和土壤水分指标均优于其他3种单独造林技术。此外,不同造林技术的抗旱性评价由高到低为:集水整地与菌根菌剂造林技术结合>菌根菌剂造林技术>集水整地造林技术>常规整地造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整地 菌根菌剂 油松容器苗 隶属函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方式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姜文博 李松开 +5 位作者 黄蕊 胡韬 李文峰 李琦 彭磊 黄兆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探究避雨栽培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以‘兴津早生’蜜柑为试材,设置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1)、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2)、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3)和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 为探究避雨栽培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以‘兴津早生’蜜柑为试材,设置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1)、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2)、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3)和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4)4种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因素下果实品质最好,果实的果肉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为:45.27 g、12.07%、550.66 mg/kg、50.67 mg/g和1.47 g/kg。在该地区灌水量为30 L/(棵·次)比灌水量为35 L/(棵·次)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7.3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0.47%;柑橘在避雨栽培生长环境比非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避雨栽培下灌水量为30 L/(棵·次)时提升柑橘品质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柑橘品质 灌水量 根域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花楸引种实生苗在辽宁4个地区的生长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军 周志权 +2 位作者 顾宇书 孙士东 胡跃华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5-26,共2页
利用西伯利亚花楸1年生实生苗在沈阳、大连、清原、新宾4个地区进行了栽培试验。观测了西伯利亚花楸物候期,分析了树木的生长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西伯利亚花楸最适宜地区为沈阳,其次为清原和新宾,大连地区表现较差,可为辽宁地区引种作借鉴。
关键词 西伯利亚花楸 实生苗引种 物候期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及效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邹桂霞 王恩成 王力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1期4-5,共2页
采用定点测试与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容器苗造林技术;通过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造林成本对比分析,得知容器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比裸根... 采用定点测试与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容器苗造林技术;通过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造林成本对比分析,得知容器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比裸根苗高30.3和24.0个百分点,容器苗的缓苗现象比裸根苗轻,容器苗造林可节省费350.6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石质山地 容器苗 造林技术 效益 裸根苗 成活率 保存率 幼林生长 造林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雨季栽植油松试验
15
作者 白岗栓 杜社妮 +1 位作者 张占雄 侯喜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6-200,共5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春季栽植的2年生油松为对照,开展了雨季栽植2年生和1年生油松试验.通过测定春季、雨季栽植油松后45 d的气候、土壤水分,调查栽后4年内啮齿类动物的危害状况和油松的存活率、生长状况后得知:雨季的降水量比春季大...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春季栽植的2年生油松为对照,开展了雨季栽植2年生和1年生油松试验.通过测定春季、雨季栽植油松后45 d的气候、土壤水分,调查栽后4年内啮齿类动物的危害状况和油松的存活率、生长状况后得知:雨季的降水量比春季大,空气相对湿度高,风速低,气温与地温高,土壤含水量高,蒸发量在栽植后26 d内较低,利于油松缓苗和生长;雨季栽植躲过了栽植当年啮齿类动物的春季危害高峰,苗木存活率高.从栽植当年到栽植后第4年,雨季栽植的油松存活率一直比春季栽植的高,雨季栽植的2年生苗木树体生长量比春季栽植的2年生苗木生长量大,雨季栽植的1年生苗木树体生长量与春季栽植的2年生苗木基本相同.雨季栽植油松能够显著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雨季 生境 存活率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7种落叶树种截干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姚志勇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4-16,共3页
通过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典型区域甘肃环县甜水镇选择相同立地条件,进行了紫穗槐、丝棉木等7种落叶树种截干留茬与留干造林2种造林技术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截干造林较留干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新稍生长量和发枝数,促... 通过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典型区域甘肃环县甜水镇选择相同立地条件,进行了紫穗槐、丝棉木等7种落叶树种截干留茬与留干造林2种造林技术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截干造林较留干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新稍生长量和发枝数,促进地径的生长,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在截干留茬造林技术下造林成活率对比关系为白蜡>柠条>紫穗槐>丝棉木>黄刺玫>河北杨>刺槐,其中白蜡、柠条和紫穗槐的成活率大于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干 留干 造林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透光抚育林下天然水曲柳大苗造林初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迟长义 腾贵波 +1 位作者 申新春 满志宏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24-24,40,共2页
为探讨利用红松林下天然水曲柳大苗造林的可行性 ,利用红松 18年生林分透光抚育时林下水曲柳大苗进行了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与常规营造的水曲柳人工林相比 ,其 10年生的树高生长量增加 4 6 .7% ,胸径生长量增加 2 5 .6 % ;保存率差异不... 为探讨利用红松林下天然水曲柳大苗造林的可行性 ,利用红松 18年生林分透光抚育时林下水曲柳大苗进行了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与常规营造的水曲柳人工林相比 ,其 10年生的树高生长量增加 4 6 .7% ,胸径生长量增加 2 5 .6 % ;保存率差异不大 ;并且可以降低育苗成本 ,缩短成林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透光抚育 林下天然水曲柳 大苗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大果沙棘生长季造林缓苗期苗木生理生化特性
18
作者 李丕军 李宏 努尔妮萨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新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于6—8月林木生长季用当年培养55d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扦插苗造林,造林前后定株、定叶、定时测定试验苗木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造林后1—3d苗木的光合指标降低,第4天开始上升,栽后5d左右可以恢复到栽... 在新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于6—8月林木生长季用当年培养55d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扦插苗造林,造林前后定株、定叶、定时测定试验苗木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造林后1—3d苗木的光合指标降低,第4天开始上升,栽后5d左右可以恢复到栽植前的光合水平;造林缓苗期在5d左右,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苗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造林后均降低,第6天开始上升,第9天可达到造林前的生理水平;与造林后光合作用相比,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恢复有滞后现象。该造林技术与传统造林技术相比,林木缓苗期短,造林成活率高,可延长造林时间50~70d。该造林技术可在西北干旱地区大规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大果沙棘 缓苗期 光合速率 生理生化指标 生长季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辽西北山地植苗造林成活率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忠伟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如何提高人工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是辽西北山地困难立地工程造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辽西北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及现有植被的演替趋势,依据潜在的自然植被演替规律和适地适树原则,阐述了运用科学先进的综合性的林业造林技术措施是... 如何提高人工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是辽西北山地困难立地工程造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辽西北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及现有植被的演替趋势,依据潜在的自然植被演替规律和适地适树原则,阐述了运用科学先进的综合性的林业造林技术措施是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山地 造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五角枫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肖迪 王晓洁 +3 位作者 张凯 康峰峰 何念鹏 侯继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0-57,共8页
为了解五角枫幼苗的生长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等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以北京(BJ)、山西(SX)、内蒙古(NMG)3个不同种源的五角枫幼苗为研究材料,设计5个氮水平:对照(N0,0 kg/(hm2·a),以N计,下同);低氮(N1,15 kg/(hm2·a));中氮(... 为了解五角枫幼苗的生长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等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以北京(BJ)、山西(SX)、内蒙古(NMG)3个不同种源的五角枫幼苗为研究材料,设计5个氮水平:对照(N0,0 kg/(hm2·a),以N计,下同);低氮(N1,15 kg/(hm2·a));中氮(N2,25 kg/(hm2·a));高氮(N3,50 kg/(hm2·a));过饱和氮(N4,150 kg/(hm2·a))。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五角枫幼苗的基径、苗高、月生长量、生物量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1)模拟氮沉降对山西和内蒙古种源五角枫幼苗基径、北京和内蒙古种源的苗高以及北京和山西种源的苗高月生长量均产生了显著影响;2)模拟氮沉降对北京种源五角枫幼苗生物量的影响较小,而随施氮浓度升高,山西、内蒙古种源五角枫幼苗的生物量均呈先增后减的显著变化趋势,山西种源幼苗的生物量在中氮水平达到最大值,而内蒙古种源则在高氮水平达到最大值;3)模拟氮沉降对于3个种源五角枫幼苗的生物量配比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随着施氮浓度的升高,五角枫幼苗的根质量比(RMR)、根冠比(RSR)均有下降趋势,而茎质量比(SMR)、茎叶比(SLR)显著上升,说明其对茎结构的投资明显加大了,而对根和叶结构的投资则相对减少;4)分析五角枫幼苗的变异来源发现,基径(D)、苗高(H)、各部分生物量均与模拟氮沉降处理和种源2个因素存在密切关联,而生物量配比中只有SMR、叶质量比(LMR)和SLR与模拟氮沉降处理这1个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生物量配比的变化与种源的差异关联不大,但与环境中氮的输入量有较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氮沉降 生长指标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五角枫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