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生理变化特征
1
作者 张嘉嘉 杜改改 +1 位作者 李莉 刁松锋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7,共10页
【目的】研究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相关生理变化特征,探讨内源激素、相关氧化酶活性和内源生根抑制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柿嫩枝扦插不定根发育机制及优良砧木资源快速繁育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方法】以5年生嫁... 【目的】研究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相关生理变化特征,探讨内源激素、相关氧化酶活性和内源生根抑制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柿嫩枝扦插不定根发育机制及优良砧木资源快速繁育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方法】以5年生嫁接苗母树‘中柿7号’柿上剪切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试验材料,经专用生根剂快速浸蘸的插穗基部30 s处理,于扦插35天后计算插穗的生根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插穗基部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和玉米素(ZR)的含量;利用比色法测定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总酚(TP)、总黄酮(TF)、总单宁(TT)含量。【结果】1)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可划分为根原基诱导期(0~15天)、不定根表达期(15~25天)和不定根伸长期(25~35天)。在不定根表达期可观察到插穗基部有幼小白色不定根突破皮层。柿嫩枝扦插生根类型以皮部诱导生根和混合生根为主,柿嫩枝扦插生根率可达82.33%,平均根长6.54 cm,平均每根插穗生根数达6.80根。2)柿嫩枝插穗内源激素含量随生根过程而发生变化,其中,IAA和ZR含量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AB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扦插20天时达到最大值;而GA_(3)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IAA、GA_(3)、ABA和ZR在根原基诱导和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功能不同。3)柿扦插生根与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其中,SOD和PPO活性呈先平稳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扦插15天内一直保持较高活性,直到根原基诱导期后才显著下降;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扦插20天时达到最大活性;IAAO活性则呈逐步下降趋势,与IAA含量呈此消彼长趋势。4)柿嫩枝扦插生根与内源生根抑制物密切相关,其中总酚、总黄酮和总单宁含量呈先下降后稍微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扦插25天时达到最低值,在扦插35天时却稍有上升。【结论】在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IAA含量的升高和总酚、总黄酮和总单宁等内源生根抑制剂含量的下降是诱导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因素,同时,ZR含量升高,GA_(3)和ABA含量下降,IAAO活性降低,SOD、POD和PPO活性的提高,均与生根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枝扦插 内源激素 酶活性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不同灌溉方式下幼龄灰枣果实产量和品质特征的研究
2
作者 刘帮 陈高安 +2 位作者 程平 何丹 张志刚 《新疆林业》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阿克苏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是当地特有的气候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日凸显,农林业灌溉用水与当地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等已经产生了激烈的供需矛盾。近些年来,阿... 阿克苏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是当地特有的气候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日凸显,农林业灌溉用水与当地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等已经产生了激烈的供需矛盾。近些年来,阿克苏红枣种植业已经成为当地较为重要的农林作物的支柱产业,其中灰枣种植面积占比较大。如何采用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方式,提升灌溉用水的使用效率,是阿克苏地区红枣种植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幼龄灰枣 果实产量 阿克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正大新型肥料在冬枣上的应用试验
3
作者 安萍 李祝斌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119-120,共2页
为验证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水溶肥料在冬枣种植中的施用效果,为该肥料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科学施肥技术普及,助力化肥减量增效,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依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印发202... 为验证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水溶肥料在冬枣种植中的施用效果,为该肥料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科学施肥技术普及,助力化肥减量增效,大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依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印发2023年水溶肥等新型肥料产品田间示范方案的通知》要求,于2023年开展了针对冬枣的田间试验。通过田间示范,验证金正大新型肥料在冬枣上应用的减量增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 减量增产 冬枣 金正大新型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头LSTM模型的南疆枣树土壤墒情预测
4
作者 杨轶航 吕德生 +4 位作者 刘宁宁 王振华 李淼 张金珠 王东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在南疆枣业生产中,准确预测土壤墒情对于优化作物种植质量和制定灌溉计划至关重要。通过建立高精度的土壤墒情预测模型,为南疆枣树的灌溉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2021和2022年的全生育期枣树在20、40、60、80 cm土层的土壤墒情数据、... 在南疆枣业生产中,准确预测土壤墒情对于优化作物种植质量和制定灌溉计划至关重要。通过建立高精度的土壤墒情预测模型,为南疆枣树的灌溉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2021和2022年的全生育期枣树在20、40、60、80 cm土层的土壤墒情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灌溉水量等小时级数据集,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对各土层土壤墒情进行多步预测。引入了由4个单一LSTM模型组成的多头LSTM模型,旨在扩大预测范围并提高预测精度,并采用k折交叉验证结合麻雀搜索算法(SSA)对每个单一LSTM模型进行超参数调优,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准确性。对各单一模型的输出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最终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在4个土层墒情均值数据集上,多头LSTM模型对未来1、12、24、48 h的土壤墒情预测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升至0.951、0.932、0.870、0.815;多头LSTM模型可有效提升枣树土壤墒情的中长期预测精度,特别是在24和48 h的预测中,改进效果尤为明显,这为枣树的精细化灌溉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可帮助农民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预测 多头LSTM 麻雀搜索算法 k折交叉验证 南疆滴灌骏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枝角度对骏枣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尹美霖 林敏娟 +1 位作者 井双泉 熊仁次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49,共7页
【目的】研究拉枝角度对叶片大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拉枝角度,为枣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主干形骏枣的枣头枝进行70°、90°、110°共3个水平的拉枝角度处理,以不拉枝角度为对照... 【目的】研究拉枝角度对叶片大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拉枝角度,为枣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主干形骏枣的枣头枝进行70°、90°、110°共3个水平的拉枝角度处理,以不拉枝角度为对照,分析不同拉枝角度的叶片大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拉枝角度90°处理的叶片大小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显著高于拉枝角度70°和110°处理。拉枝角度90°处理叶片的Pn、Gs和Tr日均值均显著高于拉枝角度70°、110°和对照,分别为13.36μmol/(m^(2)·s)、0.36 mol/(m^(2)·s)、10.29 mmol/(m^(2)·s),3个拉枝角度处理和对照的Pn、Gs、Ci和Wue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拉枝角度为90°的处理,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拉枝角度70°、110°处理和对照。【结论】主干形骏枣适宜的枣头枝拉枝角度为90°,有利于主干形骏枣叶片生长、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拉枝角度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草系统中枣树对不同方位紫花苜蓿和鸭茅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张英豪 刘楚波 +3 位作者 周坤 郭家存 刘世鹏 孙娈姿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12,共10页
提高种间促进作用和降低种间竞争是实现果草系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果树的竞争力强于牧草,但果树对果园中不同方位牧草生长的影响及主要限制因素尚不明晰。本研究在陕北黄河滩红枣主产区延川,以紫花苜蓿和鸭茅分别开展果园生草,... 提高种间促进作用和降低种间竞争是实现果草系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果树的竞争力强于牧草,但果树对果园中不同方位牧草生长的影响及主要限制因素尚不明晰。本研究在陕北黄河滩红枣主产区延川,以紫花苜蓿和鸭茅分别开展果园生草,测定枣树不同方向上不同距离处牧草生物量、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果园中牧草的生长存在空间差异性,位于枣树南面牧草的生物量最高(苜蓿22.57 g·m^(-2),鸭茅174.57 g·m^(-2)),东西次之,北面最低(苜蓿14.29 g·m^(-2),鸭茅71.84 g·m^(-2))。同时,距离枣树越近,牧草受到抑制程度越大。在不同方向上,牧草的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差异,南面最高、北面最低。在各个方向上,距离树干越近,土壤氮磷养分含量有所增加,而土壤含水量和光合有效辐射减少,同时紫花苜蓿和鸭茅的根冠比呈增大趋势。这些结果揭示,不同方向上牧草生长差异主要是由果树对光照的竞争所致;随着距离的缩短,果树对牧草的主要竞争因素是水分,其次是光照,在土壤养分方面未发生明显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鸭茅 果草复合系统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双生病毒A的序列分析及检测
7
作者 王澍 刘保军 +3 位作者 张李娅 单佳祁 李克梅 白剑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7-893,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吐鲁番市葡萄双生病毒A(Grapevine geminivirus A)的田间侵染状况,检测采集71份疑似葡萄病毒样本,为明确葡萄双生病毒A的发生、分布及其分子检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据高通量测序结果,验证样本中葡萄双生病毒A,测... 【目的】研究新疆吐鲁番市葡萄双生病毒A(Grapevine geminivirus A)的田间侵染状况,检测采集71份疑似葡萄病毒样本,为明确葡萄双生病毒A的发生、分布及其分子检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据高通量测序结果,验证样本中葡萄双生病毒A,测定GGVA的全基因序列,以葡萄双生病毒A的全基因序列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疑似葡萄病毒样本的检测。【结果】测定GGVA的全基因组序列,获得GGVA-QKT分离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4.3%~99.3%,与已公布的分离株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与来自以色列(KX618694.1)、(NC_031340.1)的2个GGVA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71份不同葡萄样本均有感染双生病毒A,其中,新疆鄯善县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30.55%,新疆托克逊县检出率最低,检出率为9.10%。该病毒在新疆吐鲁番市葡萄种植区普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病毒 DNA病毒 序列分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和脱落酸对“千层花”和“豫大籽”石榴萌蘖的影响
8
作者 张文 宋金辉 +5 位作者 冯志良 陈延惠 史江莉 简在海 万然 胡青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36-42,48,共8页
为了提高石榴除萌效率,促进石榴省力化栽培,采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抗寒砧木“千层花”和“豫大籽”石榴主干基部(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通过调查萌蘖数量及其生长情况,比较不同处理对石榴萌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800 mg/L乙烯... 为了提高石榴除萌效率,促进石榴省力化栽培,采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抗寒砧木“千层花”和“豫大籽”石榴主干基部(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通过调查萌蘖数量及其生长情况,比较不同处理对石榴萌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800 mg/L乙烯利处理“千层花”石榴主干基部对萌蘖抑制效果最好,不仅有效推迟了其萌蘖芽发生时间,处理后27 d时,平均萌蘖芽数量和萌蘖芽长度分别显著低于对照100%和100%,且萌蘖新梢叶片数量、长度和宽度均显著较低;1200 mg/L乙烯利处理“豫大籽”石榴主干基部对萌蘖抑制效果最好,至处理后27 d时,其平均萌蘖芽数量和萌蘖芽长度分别显著低于对照95.7%和94.5%,但对萌蘖新梢叶片数量、长度和宽度只在处理后前21 d有抑制效果。因此,推荐使用800 mg/L乙烯利处理“千层花”石榴,使用1200 mg/L乙烯利处理“豫大籽”石榴,以减少除萌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萌蘖 乙烯利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沙枣栽培管理技术及应用推广
9
作者 李晓龙 任晓远 +2 位作者 杜海波 孙鹏 王漫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76-79,共4页
沙枣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是改造沙地、盐碱地的优良树种。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域,结合多年试验调查及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规范化的沙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沙枣利用价值,探讨了沙枣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策略,以... 沙枣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是改造沙地、盐碱地的优良树种。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域,结合多年试验调查及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规范化的沙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沙枣利用价值,探讨了沙枣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策略,以期为吉林西部农林户及相关企业提供参考,推动本地沙枣产业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沙枣 栽培 应用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山撂荒枣林不同生态转型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胶结物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嘉琦 沐春恒 +2 位作者 黄富超 殷海善 王改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3-1093,共11页
吕梁山撂荒枣林的生态转型是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组成和稳定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胶结物质是团聚体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研究通过探究吕梁山红枣经济林不同生态转型模式样地土... 吕梁山撂荒枣林的生态转型是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组成和稳定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胶结物质是团聚体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研究通过探究吕梁山红枣经济林不同生态转型模式样地土壤团聚体和胶结物质含量的变化,揭示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以枣林撂荒为对照(CK),选取枣林补种苜蓿(AL)、补种药材(MM)、补植油松(CP)、补植侧柏(PO) 4种不同生态转型模式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0.053 mm、0.053~0.250 mm、0.250~2.000 mm和>2.000 mm 4个不同土壤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特征,测定土壤有机碳、富里酸、胡敏酸、多糖、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6种团聚体有机胶结物质以及1种无机胶结物质(碳酸钙)的含量,通过冗余分析探究团聚体胶结物质与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1)与CK处理相比, 4种生态转型模式提高了粒径>2.000和0.250~2.000 mm的团聚体含量,增幅分别为7.78%~25.56%和13.04%~44.71%;此外,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也有所增加,其增量分别为0.05~0.16 mm和0.02~0.08 mm,其中CP处理增量最大;团聚体破坏率有所下降,降幅为24.85%~66.15%。2)与CK处理相比, 4种生态转型模式均提高了6种有机胶结物质含量,降低了无机胶结物质(碳酸钙)含量。3)胡敏酸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对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59.0%和14.8%,均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胡敏酸的贡献率最高,为71.0%。综上所述,不同生态转型模式均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胶结物质含量,其中CP处理效果最优,且胡敏酸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变化最显著的胶结物质。本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撂荒枣林生态转型和促进黄土高原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经济林 生态转型模式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胶结物质 胡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挂果枝冠幅管理对压砂地枣林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宿起坤 李王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7,共9页
为探究不同水肥和冠幅控制条件下挂果枝管理对于退耕压砂地枣树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规律。采取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分析水、肥、挂果枝与冠幅4个因素对压砂地枣树生长、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光合作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水肥和冠幅控制条件下挂果枝管理对于退耕压砂地枣树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规律。采取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分析水、肥、挂果枝与冠幅4个因素对压砂地枣树生长、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光合作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挂果枝、灌水定额、施肥量、冠幅,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灌水定额、施肥量、冠幅、挂果枝,对水肥利用效率影响的主次效率为灌水定额、施肥量、挂果枝、冠幅;挂果枝、灌水定额、施肥量和冠幅对于枣树产量具有极显著作用,灌水定额、施肥量、冠幅对枣树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影响,灌水定额、施肥量、挂果枝对枣树水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枣树最适合的水、肥、冠幅和挂果枝的组合方式为灌水定额250 mm,施肥量110 kg/hm^(2),冠幅2.0 m,挂果枝60个,可获得产量3 485.02 kg/hm^(2),比对照组增加了67.0%。该研究成果可为压砂地枣林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水肥 冠幅 挂果枝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石榴良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12
作者 王瑞雪 于晓燕 +4 位作者 王浩然 吴其超 马燕 臧德奎 臧凤岐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4-40,共7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内石榴良种的遗传背景并构建其指纹图谱,以期为后期石榴品种的选育和鉴定等方面提供分子层面支持。【方法】以18份石榴良种样品为材料,利用8对荧光SSR引物进行遗传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共检测到31个等位基因... 【目的】分析山东省内石榴良种的遗传背景并构建其指纹图谱,以期为后期石榴品种的选育和鉴定等方面提供分子层面支持。【方法】以18份石榴良种样品为材料,利用8对荧光SSR引物进行遗传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共检测到31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对引物3.875个。PIC最小值为0.372,最大值为0.618,平均值为0.501;Shannon信息指数(I)范围在0.687~1.283,平均值为1.009。Nei’s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65~2.007,变幅为1.942,遗传相似系数为0.135~0.964,变幅0.829。筛选出5对核心引物,可分为Pu04+Pu16+Pu17,Pu05+Pu16+Pu17两组,每组均可完全区分18个石榴良种。以5对核心引物生成分子指纹特征码,并构建指纹图谱。【结论】利用SSR标记构建石榴良种分子身份证操作简便可行,可为石榴品种真伪鉴定、权益保护、身份识别、溯源管理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营养肥对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开花、坐果的影响
13
作者 樊悦 宋丽华 +1 位作者 曹兵 万仲武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研究追施营养肥对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开花、坐果的影响。【方法】以设施栽培灵武长枣植株为研究对象,测定追施中埴复合微生物肥(浓度为0、5000 mg/L、4000 mg/L、3330 mg/L)和源溯植物细胞1号肥(0、2500 mg/L、1670 mg/L、1250 mg... 【目的】研究追施营养肥对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开花、坐果的影响。【方法】以设施栽培灵武长枣植株为研究对象,测定追施中埴复合微生物肥(浓度为0、5000 mg/L、4000 mg/L、3330 mg/L)和源溯植物细胞1号肥(0、2500 mg/L、1670 mg/L、1250 mg/L)对其开花情况、坐果率、落果率、吊果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生长发育期内,随着追施营养肥浓度的增加,灵武长枣开花率、坐果率和吊果率呈上升趋势,落果率呈下降趋势。当枣吊长度在15~20 cm时,在追施中埴复合微生物肥料浓度为5000 mg/L、源溯植物细胞1号肥浓度为2500 mg/L处理下,灵武长枣的花朵数、花蕾数和开花率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开花率较对照增加了23.87%;坐果数和坐果率也高于其他处理,坐果率较对照增加了17.48%。在追施中埴复合微生物肥料浓度为5000 mg/L、源溯植物细胞1号肥浓度为2500 mg/L处理下,灵武长枣吊果率较对照提高了22.78%,落果率较对照降低了35.97%。【结论】设施栽培灵武长枣追施中埴复合微生物肥料5000 mg/L、源溯植物细胞1号2500 mg/L能促进开花坐果,可在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设施栽培 追施营养肥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修剪量对冬枣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秀岐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冬季修剪是冬枣田间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明确滨州市无棣县冬枣冬季最佳修剪量、促进冬枣的丰产稳产和果实品质的提升,试验研究了冬季修剪量对冬枣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马山子镇傅台子... 【目的】冬季修剪是冬枣田间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明确滨州市无棣县冬枣冬季最佳修剪量、促进冬枣的丰产稳产和果实品质的提升,试验研究了冬季修剪量对冬枣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马山子镇傅台子村7年生冬枣树为研究对象,设置不修剪(CK)、修剪量为总枝条的10%(P1)、20%(P2)、30%(P3)和40%(P4)5种修剪量梯度,分析了不同冬季修剪量处理下冬枣树体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的表现。【结果】冬季修剪量对冬枣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在冬季修剪量为总枝条的30%(P3)时树高最高,为188.36 cm;在不修剪(CK)处理下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最高,分别为157.35 cm和134.56 cm;在冬季修剪量为总枝条的40%处理下(P4)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最低,分别为104.53 cm和91.18 cm。除果形指数外,冬季修剪量对冬枣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产量影响显著,在冬季修剪量为总枝条的40%(P4)时有最大单果质量,单果质量为19.83 g;在冬季修剪量为总枝条的30%(P3)时产量最大,为27.53 kg/株。冬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在冬季修剪量40%处理下有最大值,分别为23.55%和286.59 mg/g。【结论】冬枣在冬季修剪量为总枝条的30%时,对冬枣树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修剪量 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丹若1号”软籽石榴果皮外观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叶才华 王晓雯 +3 位作者 杨成坤 黄凯哲 崔仁鸿 钱敏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9-214,共6页
“丹若1号”是一种适宜在海南种植的软籽石榴,但在生产上常受到日灼伤害。以“丹若1号”石榴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自然生长(未套袋)、套袋和套袋—去袋处理的果实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色素含量、色差值、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活... “丹若1号”是一种适宜在海南种植的软籽石榴,但在生产上常受到日灼伤害。以“丹若1号”石榴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自然生长(未套袋)、套袋和套袋—去袋处理的果实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色素含量、色差值、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活性氧损伤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综合评价套袋对“丹若1号”石榴果皮外观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处理采收期果实籽粒色泽无明显差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套袋未影响果实的主要内在品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对果实发育后期着色影响不大;而花青苷含量是影响“丹若1号”石榴果皮着色的关键因素,以套袋—去袋处理含量显著最高,为11.12(OD 530-OD 600)/g FW,且果皮光滑靓丽,颜色更红。3个处理中,以套袋处理的果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最低,分别为30.71 OD 325/g FW和157.74 OD 280/g FW。结合过氧化氢含量、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丙二醛含量分析,发现套袋处理果皮受到的活性氧损伤程度最低;自然生长(未套袋)和套袋—去袋处理分别通过提升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来应对组织活性氧损伤,但套袋—去袋处理未造成影响表型的活性氧损伤。因此,套袋—去袋处理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改善“丹若1号”软籽石榴外观品质的优良技术手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丹若1号”石榴 花青苷 外观品质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对行唐大枣开花坐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6
作者 范会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61-61,共1页
行唐大枣主要栽植于土层比较薄的山地区域,受地形复杂、坡度大、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利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枣树出现严重干旱现象。特别是2024年6~7月份连续近40 d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达40℃左右,且无雨,严重影响了行唐大枣的开花... 行唐大枣主要栽植于土层比较薄的山地区域,受地形复杂、坡度大、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利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枣树出现严重干旱现象。特别是2024年6~7月份连续近40 d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达40℃左右,且无雨,严重影响了行唐大枣的开花结果,致使行唐大枣严重减产,个别地块甚至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坐果 高温干旱 高温天气 水土流失 水利设施 大枣 山地区域 地形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树枝叶枯萎原因与防治措施
17
作者 肖利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50-50,共1页
冬枣是河北省常见的一种果树,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冬枣树枝叶枯萎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枣农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1冬枣树枝叶枯萎原因分析,1.1气候因素。①温度异常:冬枣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花期温度过低或过... 冬枣是河北省常见的一种果树,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冬枣树枝叶枯萎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枣农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1冬枣树枝叶枯萎原因分析,1.1气候因素。①温度异常:冬枣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花期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授粉受精,导致坐果率下降,树体营养消耗过多,引起枝叶发黄。冬季遭遇极端低温,可能会使树体受冻,春季发芽后,叶片发黄、生长不良。②干旱:长时间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冬枣树根系吸收的水分无法满足叶片蒸腾作用和正常生理活动的需求,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叶片发黄。③洪涝:连续降雨或排水不畅,使果园积水,根系会因缺氧而导致呼吸作用受阻,根系活力下降,甚至腐烂,从而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枝叶发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吸收 冬枣树 树体营养 极端低温 叶片发黄 气候因素 叶片气孔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繁殖及管理技术
18
作者 赵海东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54-54,共1页
酸枣是常见的食疗药材,富含大量脂肪酸和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经常食用对身体益处颇多。酸枣仁是一味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功效的中药,适合失眠、心悸、体虚的人群服用。酸枣仁具有清肝的功效,对治疗肝阴不足、肝火旺盛以及... 酸枣是常见的食疗药材,富含大量脂肪酸和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经常食用对身体益处颇多。酸枣仁是一味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功效的中药,适合失眠、心悸、体虚的人群服用。酸枣仁具有清肝的功效,对治疗肝阴不足、肝火旺盛以及降低血压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起到镇静作用,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适当服用。此外,酸枣仁泡茶能养阴清心,煲汤时可适量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阴不足 宁心安神 酸枣仁 体虚 清肝 心律失常患者 镇静作用 敛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位盐碱地枣树种植技术研究
19
作者 刘冠彬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的紧张,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盐碱地是一种不利的土壤类型,因其高含盐量和碱性,通常被视为难以耕种的土地。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利用盐碱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的紧张,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盐碱地是一种不利的土壤类型,因其高含盐量和碱性,通常被视为难以耕种的土地。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利用盐碱地。枣树作为一种经济林木,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探索在高水位盐碱地条件下的枣树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拓展枣树的种植范围,提高盐碱地的利用率,还能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收入来源。1高水位盐碱地枣树种植技术1.1种植前土壤改良技术1.1.1改土措施在高水位盐碱地上种植枣树,土壤改良是关键步骤之一。土壤洗盐利用灌溉水对盐碱地进行淋洗,借助水溶解和淋溶土壤中的盐分,使其随水排出根区土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木 盐碱地 土壤改良 土壤类型 现代农业技术 根区土壤 高含盐量 枣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叶木通扦插生根的影响
20
作者 刘磊 李薇 +3 位作者 李争艳 高本旺 黄成名 张海玲 《农学学报》 2025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三叶木通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以三峡植物园引种的三叶木通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清水浸泡处理作为对照,设置因素A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3个水平为IBA、NAA和IBA+NAA(1:1)]、因素B浓度(3... 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三叶木通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以三峡植物园引种的三叶木通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清水浸泡处理作为对照,设置因素A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3个水平为IBA、NAA和IBA+NAA(1:1)]、因素B浓度(3个水平为50、150、250 mg/L)和因素C处理时间(3个水平为2、4、6 h)共10个处理,扦插3个月后统计各处理的插穗存活率、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根表面积及平均根体积,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插穗生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三叶木通为皮部生根型,其中枝节处不定根占不定根总数的26.4%,节间处不定根占不定根总数的73.6%。3个因素对生根效果影响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种类>浓度。在2、4、6 h这3种处理时间中,处理4 h的生根效果最佳;在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和IBA+NAA(1:1)中,IBA+NAA(1:1)表现最佳;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50、150、250 mg/L)对生根效果无显著影响。研究发现,10个处理组合中,250 mg/L IBA+250 mg/L NAA+2 h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生根效果最佳。研究旨在为三叶木通良种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正交试验 生根类型 方差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