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保温被对喀什地区日光温室夜间温度影响的量化分析
1
作者 张传坤 马迎春 +4 位作者 付文敏 温丹 刘波 王晓 杨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3,共6页
为研究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夜间温度造成的影响,对试验期间连续两日夜间两种保温被覆盖下日光温室的放热量、温度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室A、D两日夜间放热量分别是221.70、210.00 W·m^(-2)和339.27、334.65 W·m^(-2),温... 为研究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夜间温度造成的影响,对试验期间连续两日夜间两种保温被覆盖下日光温室的放热量、温度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室A、D两日夜间放热量分别是221.70、210.00 W·m^(-2)和339.27、334.65 W·m^(-2),温室A放热量分别是温室D放热量的65%、63%;温室A空气温度降幅分别比温室D空气温度降幅少1.7、1.4℃;两日温室A、D保温被传热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65、0.64 W·m^(-2)·℃^(-1)和1.32、1.32 W·m^(-2)·℃^(-1);温室A保温被的保温作用远大于温室D保温被的保温作用。两日夜间温室A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1.8、12.6℃,凌晨时分最低值分别为10.9、11.1℃,能够满足喜温果菜越冬生产对温度的要求;温室A保温被传热系数最大值为0.74 W·m^(-2)·℃^(-1),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在喀什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保温被 温度降幅 传热系数 参考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日光温室前屋面保温材料保温性能试验分析
2
作者 马月虹 李保明 王平智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6-435,共10页
【目的】分析保温被材料选用依据,确定适合日光温室性价比和安全性的保温被各层材料,为日光温室保温材料的设计、选用和使用维护提供合理依据和参考。【方法】保温被的保温特性以传热系数来表征,保温被的传热系数用静态热箱测试法测量... 【目的】分析保温被材料选用依据,确定适合日光温室性价比和安全性的保温被各层材料,为日光温室保温材料的设计、选用和使用维护提供合理依据和参考。【方法】保温被的保温特性以传热系数来表征,保温被的传热系数用静态热箱测试法测量。在一维稳定传热的状态下,测定覆盖材料试件两侧的空气温度差和通过试件的热流量,再根据热流量求得覆盖材料的传热阻等与保温性能有关的参数。【结果】日光温室前屋面保温被材料层数越多,传热阻越大,传热系数变小,保温性能越好。一般保温被传热阻在0.8~2.7(m^(2)·℃)/W。选择保温被时,主要考虑传热阻。首选外层材料是防水材料、中间材料为保温棉的保温被。优选外层材料无纺布,中间材料珍珠棉、夹心棉的保温被。保温被外层材料均是无纺布时,保温被中间材料选保温棉和毛网卷。【结论】外层材料是防水材料,中间材料是保温棉的保温被适合新疆日光温室,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保温材料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日光温室标准化建造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宋明军 王佐伟 +1 位作者 赵鹏 张旭林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39-42,共4页
日光温室的发展为丰富甘肃省城乡居民菜篮子、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出了巨大贡献。该文针对目前甘肃省日光温室建设中存在结构不规范、不适宜机械操作的问题,根据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的气候特点,进行了日光温室墙体结构参数和前屋面... 日光温室的发展为丰富甘肃省城乡居民菜篮子、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出了巨大贡献。该文针对目前甘肃省日光温室建设中存在结构不规范、不适宜机械操作的问题,根据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的气候特点,进行了日光温室墙体结构参数和前屋面最低作业高度的规范设计,提出了适宜的日光温室建造参数,并在生产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甘肃省日光温室规范建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日光温室 标准化 结构建造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部署优化的农业温室环境低功耗监测方法
4
作者 张庆松 吴文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247,共12页
由于农业温室环境的设计模式较为多样,对传感器监测点的部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准确度不高。为了缓解传感器部署不良的问题,提出基于传感器部署优化的农业温室环境低功耗监测方法。通过在农业温室环境内随机部署传感器监测点... 由于农业温室环境的设计模式较为多样,对传感器监测点的部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准确度不高。为了缓解传感器部署不良的问题,提出基于传感器部署优化的农业温室环境低功耗监测方法。通过在农业温室环境内随机部署传感器监测点,并结合虚拟势场理论计算相邻传感器之间的虚拟力。建立部署优化的模糊规则,通过多次求解得到传感器部署优化策略。设计传感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低功耗传输模式,利用传输得到的数据分析相应的农业温室环境状态。经过实践测试可知,应用该方法得到的监测结果与实际值高度一致,准确度较高,满足农业温室环境管理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温室环境 温室环境监测 低功耗监测 传感器部署优化 传感器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温室智能喷药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王艳莉 于泓 刘斌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提高温室农作物的植保效率,减少农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设计基于激光雷达的温室智能喷药机器人。采用ROS机器人控制系统和共轴摆式悬挂底盘实现自主行走,利用激光雷达采集温室内环境特征及作物垄间情况,将采集数据及时反馈至ROS机器... 为提高温室农作物的植保效率,减少农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设计基于激光雷达的温室智能喷药机器人。采用ROS机器人控制系统和共轴摆式悬挂底盘实现自主行走,利用激光雷达采集温室内环境特征及作物垄间情况,将采集数据及时反馈至ROS机器人控制系统处理,生成对喷药杆高度和幅宽的调节指令,并在到达作物最佳喷药距离时停止。对3垄番茄植株雾滴沉积量和覆盖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3层雾滴沉积分布变异系数分别为7.2%、11.6%和12.8%;外部、中部和内部3垄作物雾滴沉积分布变异系数2.1%~20.9%,雾滴沉积覆盖率和均匀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植保 激光雷达 喷药机器人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左志宇 牟晋东 +4 位作者 毛罕平 韩绿化 胡建平 张晓东 金文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7,共6页
针对温室温度、光照、水肥控制不协调导致的能耗高、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方法。以能耗、光合速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模型,对温度、光照调控目标值进行优化;通过分析不同营养... 针对温室温度、光照、水肥控制不协调导致的能耗高、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方法。以能耗、光合速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模型,对温度、光照调控目标值进行优化;通过分析不同营养液灌溉量对作物长势的影响,确定灌溉量动态调整方法;开发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系统软硬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协调控制温室温度、光照和水肥环境因子,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环境调控能耗降低8.1%,营养液灌溉量降低7.9%,光合速率提升2.7%,能够为温室环境高效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深度强化学习 协调控制 光合速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模式设施植保机器人设计与导航系统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昊栋 郑航 +3 位作者 张毅 薛向磊 童俊华 俞国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针对设施垄作模式下空间结构狭小、环境密闭造成机器自主作业困难等问题,设计一种四轮独立驱动转向设施植保机器人,开发基于UWB和IMU的组合导航控制系统,并对机器人进行室内垄间与换垄行走性能测试。首先根据设施垄作模式特点,确定底盘... 针对设施垄作模式下空间结构狭小、环境密闭造成机器自主作业困难等问题,设计一种四轮独立驱动转向设施植保机器人,开发基于UWB和IMU的组合导航控制系统,并对机器人进行室内垄间与换垄行走性能测试。首先根据设施垄作模式特点,确定底盘垄间行走和换垄作业模式并设计相应的底盘结构部件;然后基于行走作业模式与底盘结构开发设施植保作业机器人的导航控制系统,采用UWB定位技术与IMU模块进行组合导航,以机器人的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作为输入,在底盘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纯跟踪算法实现导航控制。最后开展机器人室内导航实地测试。结果表明,在行驶速度为0.5 m/s、1.0 m/s、1.5 m/s时,该机器人的垄间直线行走最大横向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094 m、0.106 m、0.148 m,平均偏差分别为0.028 m、0.041 m、0.068 m。该机器人在室内具有较好的转向灵活性和导航行走精度,能够满足设施垄作结构特点下的行走作业要求,为自主设施植保作业机器人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温室 垄作模式 植保机器人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夜间不同深度土壤温差变化的量化分析
8
作者 张传坤 温丹 +5 位作者 刘波 赵旭 韩玉娟 宋计平 杨宁 王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0,共9页
[目的]探明日光温室夜间土壤放热引起地面以下土壤温度降低的幅度和深度,计算不同深度土壤的储热能力,为日光温室土壤加温深度确定以及加温效果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山东济南的试验温室内,在东西长度中部和南北跨度中部的交叉处,... [目的]探明日光温室夜间土壤放热引起地面以下土壤温度降低的幅度和深度,计算不同深度土壤的储热能力,为日光温室土壤加温深度确定以及加温效果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山东济南的试验温室内,在东西长度中部和南北跨度中部的交叉处,选取地面以下距离地面0,0.1,0.2,0.3,0.5,0.6 m为测点,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_(0)、T_(1)、T_(2)、T_(3)、T_(5)和T_(6),在地面设置热流板H0;选取晴天和阴天06∶00至翌日06∶00的试验数据,对T_(0)变化引起的T_(1)、T_(2)、T_(3)、T_(5)和T_(6)变化进行定性分析,选用18∶00时至翌日06∶00时的试验数据,对T_(0)降低引起的T_(1)、T_(2)、T_(3)、T_(5)和T_(6)降低进行定量分析,显示不同深度土壤温度降低幅度,计算土壤放热深度和土壤温差积分;对地面放热强度H0进行积分运算,计算土壤放热量,计算土壤储热能力。[结果]土壤温差随着深度增加急剧降低。晴天夜间土壤放热深度为0.25 m,土壤放热量为5.56×10^(5)J·m^(-2),0~0.25 m土壤储热能力为1.16×10^(6)J·m^(-3)·℃^(-1);阴天夜间土壤放热深度为0.67 m,土壤放热量为6.05×10^(5)J·m^(-2),其中0~0.30 m放热量占到总放热量的83.33%,0~0.67 m土壤储热能力为2.52×10^(6)J·m^(-3)·℃^(-1)。[结论]夜间放热时土壤温差随着深度降低急剧减少。土壤放热量集中在0~0.3 m区域,土壤加温深度设置在0~0.3 m较为适宜。深层土壤储热能力远大于浅层土壤,温室土壤加温对浅层土壤加温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温差 储热能力 放热量 加温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对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张彩虹 姜鲁艳 +2 位作者 王国强 刘涛 德贤明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目的】探究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对室内土壤环境的影响,为该新型日光温室越冬茬作物栽培以及环境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研究选取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新型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普通砖墙结构日光温室为对照... 【目的】探究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对室内土壤环境的影响,为该新型日光温室越冬茬作物栽培以及环境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研究选取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新型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普通砖墙结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分析试验温室和对照温室的主要土壤环境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对土壤进行分层研究的方法,确定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结果】新型日光温室相对于砖墙日光温室,其夜间室内表层土壤温度提高30.1%,-50~-60 cm土壤温度提高20.85%,新型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均显著高于砖墙结构日光温室(P<0.05)。新型日光温室不同土壤深度的含水量相对于传统温室,均显著降低(P<0.05),在-10 cm土壤深度时,新型日光温室土壤含水量降低11%;在-20 cm土壤深度时,新型日光温室土壤含水量13.29%;在-30 cm土壤深度时,新型日光温室土壤含水量降低2.68%;在-40 cm土壤深度时,新型日光温室土壤含水量降低6.63%;在-50 cm土壤深度时,新型日光温室土壤含水量降低8.07%;在-60 cm土壤深度时,新型日光温室土壤含水量降低10.74%。新型日光温室较传统温室,其深层土壤总氮含量提高21.26%,土壤总碳含量提高12.07%,土壤无机氮含量提高19.95%。【结论】新型日光温室在冬季夜间拥有更高的土壤温度与更低的土壤湿度。同时,新型日光温室在控制氮素等元素淋溶迁移方面相较于传统日光温室也有明显改变,更好地保持耕作层土壤肥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深层土壤以及地下水的破坏,促进设施农业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 土壤分层 土壤环境因子 土壤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茶树幼苗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0
作者 胡永光 郑家椋 +2 位作者 潘庆民 金矿 李友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6-832,共7页
为实现温室茶苗的节水灌溉及水分胁迫的有效评估,以一年生“苏茶早”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水分胁迫的对照(NS)和轻度(LS)、中度(MS)、重度(SS)水分胁迫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茶树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势(ψ_(w))... 为实现温室茶苗的节水灌溉及水分胁迫的有效评估,以一年生“苏茶早”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水分胁迫的对照(NS)和轻度(LS)、中度(MS)、重度(SS)水分胁迫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茶树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势(ψ_(w))及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剧,茶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而胞间CO_(2)浓度(Ci)变化不显著.水势(ψ_(w))随胁迫程度加重呈显著降低趋势.PSⅡ实际量子产量(YII)在NS与LS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在MS与SS处理下显著下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随胁迫程度加深逐渐降低,除LS与MS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随胁迫加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特征.除Y(NO)和Ci外,其余指标均与水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水势(ψ_(w))是最敏感的指标.其他指标的敏感性随胁迫程度而异:Pn,Y(NPQ)和qN对轻度胁迫响应最敏感;Tr,Pn和Gs对中度胁迫更敏感;而Tr和Gs在重度胁迫下表现出最强的敏感性.这些指标可作为不同水分胁迫程度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幼苗 水分亏缺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棚室番茄果实识别
11
作者 陈翠琴 孟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3,共5页
我国番茄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种植的主要方式为棚室种植,大多采用人工采摘,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种植产业的发展。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ENet模型的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棚室番茄果实的识别。A-ENet模型在EfficientNet运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 我国番茄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种植的主要方式为棚室种植,大多采用人工采摘,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种植产业的发展。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ENet模型的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棚室番茄果实的识别。A-ENet模型在EfficientNet运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用于优化深度网络运算结果。EfficientNet通过调整、完善网络的宽度、深度等网络参数提升网络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在网络提取输入信号特征时引入注意力机制用于捕捉输入信号特征的权重信息,主动忽略环境因素对目标信号的干扰。A-ENet模型能够解决由于识别目标之间的细微差异产生的识别错误的问题,且能够减少随机环境因素对识别过程的干扰,提高识别成功率,对棚室番茄果实识别问题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A-ENet模型能够构建出效率更高、鲁棒性更强的目标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果实 EfficientNet 注意力机制 图像处理技术 深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温室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建图与导航研究
12
作者 傅泓龙 胡裕兵 +2 位作者 谢立敏 蔡云 方兵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78,185,共9页
针对番茄温室中的长廊环境及植被分布问题,对番茄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和导航算法进行优化。基于Cartographer算法,进行激光雷达数据去畸变处理,再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融合激光雷达、里程计及IMU信息进行机器人位姿估计优化,... 针对番茄温室中的长廊环境及植被分布问题,对番茄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和导航算法进行优化。基于Cartographer算法,进行激光雷达数据去畸变处理,再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融合激光雷达、里程计及IMU信息进行机器人位姿估计优化,并使用优化后的算法对温室进行高精度地图构建。将建立的高精度栅格地图使用改进的A^(*)与DWA融合算法进行验证,通过动态调整权重和优化搜索逻辑,提高A*算法的搜索效率和路径安全性,使得机器人在温室环境下能够更加智能地寻找最优且安全的路径,在ROS的gazebo平台和实地的温室环境中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机器人运行速度≤0.6 m/s时,平均位置偏差为10.3 cm,满足番茄温室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温室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激光SLAM 路径规划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13
作者 杨光 范志华 +3 位作者 杨硕 马巍 娄天爱 苗钱义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61-67,共7页
我国智能化温室设施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运行经济效益较差,智能温室相关测控使用技术要求过高,一般用户很难掌握,限制其在温室的应用。利用单片机技术研发一套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降低温室智能化升级成本... 我国智能化温室设施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运行经济效益较差,智能温室相关测控使用技术要求过高,一般用户很难掌握,限制其在温室的应用。利用单片机技术研发一套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降低温室智能化升级成本。该系统既可以满足新建温室的智能控制需要,又可以将普通温室升级为智能温室,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智慧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系统 温室 嵌入式系统 设施农业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循环高架设施栽培装置优化设计及试验分析
14
作者 朱庆松 严露露 +2 位作者 李玉斌 白东方 朱赞彬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0,185,共7页
高架设施栽培模式提升了温室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此,针对固定式高架设施遮荫问题,通过测定30°、40°、50°、60°等不同角度栽培装置的光照遮阴变化情况,确定了基于光照因素的最优高架栽培架式角度为50°。为了... 高架设施栽培模式提升了温室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此,针对固定式高架设施遮荫问题,通过测定30°、40°、50°、60°等不同角度栽培装置的光照遮阴变化情况,确定了基于光照因素的最优高架栽培架式角度为50°。为了解决固定式高架设施角度过大、底层作物光照不足等问题,利用温室控温管路系统中水的压力,创新设计了一种以水轮机为动力的自动循环高架装置,分析了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三维模型。同时,通过Fluent模拟分析不同型号叶轮作用下的水力压力和速度变化,确定了双列直线型六叶轮为最优叶轮选型。装置是以水力产生动力使栽培槽围绕支架匀速转动,为高架设施架式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在创造良好光照条件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设施栽培装置 水力循环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AM下温室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张胜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8,共7页
传统的温室作业方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且难以保证作业的质量和稳定性。温室自主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温室内自动化导航和作业,提高温室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因此,设计一种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 传统的温室作业方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且难以保证作业的质量和稳定性。温室自主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温室内自动化导航和作业,提高温室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因此,设计一种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技术下的温室自主导航系统,可利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时构建温室内的地图,并利用SLAM算法实现自主定位与导航。为了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姿态估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温室自主导航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实现温室内的自主导航任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自主导航系统 SLAM技术 粒子滤波算法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建模分析
16
作者 李祯 庄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智慧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而温室大棚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BIM技术,对Venlo智慧农业温室大棚进行了建模分析。首先,对温室大棚的设计流程进行分析;然后,对BIM工作流做介绍和分析,并对... 智慧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而温室大棚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BIM技术,对Venlo智慧农业温室大棚进行了建模分析。首先,对温室大棚的设计流程进行分析;然后,对BIM工作流做介绍和分析,并对建筑结构和节点进行深化分析;最后,设计了一栋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并利用BIM软件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实例设计表明: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建模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Venlo温室大棚 BIM技术 建筑结构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的塑料大棚温湿度系统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马少辉 孟婷 +2 位作者 吴智勋 任伟 朱霞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57-63,共7页
针对塑料大棚温湿度调节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问题,设计一套基于PID控制的塑料大棚温湿度系统。系统由温湿度测量模块、控制输出模块、显示和报警模块组成,以加强模块间通信的连接性和抗干扰性,效率与稳定性得到提高。对算法进行分析与... 针对塑料大棚温湿度调节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问题,设计一套基于PID控制的塑料大棚温湿度系统。系统由温湿度测量模块、控制输出模块、显示和报警模块组成,以加强模块间通信的连接性和抗干扰性,效率与稳定性得到提高。对算法进行分析与优化,开展单因素试验和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设置预设温湿度初始范围25~27°C和50%~60%时,系统控制平均误差1.2%,满足试验作物生长要求,为塑料大棚自动化技术升级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温湿度 PID控制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蓄放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效果及分析
18
作者 朱超 辛亚飞 +2 位作者 郑国梁 项颖峰 孙先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92,共8页
为解决冬季日光温室内白天高温、夜间低温高湿的问题,将一套主动蓄放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中,并对该系统开展连续运行试验。首先,从调温、调湿角度分析其环境调控效果;然后,通过性能系数COP评价不同阶段的系统性能;最后,结合... 为解决冬季日光温室内白天高温、夜间低温高湿的问题,将一套主动蓄放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中,并对该系统开展连续运行试验。首先,从调温、调湿角度分析其环境调控效果;然后,通过性能系数COP评价不同阶段的系统性能;最后,结合蓄能水箱放热率、系统运行模式和能量利用率综合评价蓄能模块性能,为系统及蓄能模块提出优化建议。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试验温室白天降温、夜间增温降湿效果显著。系统总性能系数为3.0~4.7;蓄能水箱能量利用率在90%以上,其工作可明显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系统平均运行费用为0.096元/(m^(2)·d)。为日光温室的环境调控及主动蓄放热系统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主动蓄放热 热泵 系统优化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闽侯山区冬季温室环境特性研究
19
作者 祖颖达 刘美琴 沈文杰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1期38-41,44,共5页
以福建闽侯山区的简易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线传感器监测方法,在冬季的晴天、阴天、雨天3种典型天气下,对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福建山区的设施栽培与高山蔬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 以福建闽侯山区的简易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线传感器监测方法,在冬季的晴天、阴天、雨天3种典型天气下,对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福建山区的设施栽培与高山蔬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在3种典型天气下,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均低于室外;其中阴雨天气下室内光照强度较弱,易出现弱光环境;在晴天天气下,白天温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低,而夜间温室湿度较大,同时有可能出现逆温现象;在阴雨天气下,温室在白天的升温幅度较小,夜间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同时湿度可达到饱和水平。针对冬季温室的上述环境特性,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温室小气候,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区 温室 光照强度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温室茄子三维重建与表型测量
20
作者 韩笑宇 张波 +5 位作者 赵秀丰 董鑫 白皓然 贾天怡 姜宏宇 王瑞雪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针对传统手动提取作物表型的方式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三维重建获取茄子植株表型信息的方法。使用激光雷达获取茄子点云信息并进行处理,构建了基于半径滤波和统计滤波单株点云提取,DBSCAN叶片点云聚类的茄子植株点云... 针对传统手动提取作物表型的方式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三维重建获取茄子植株表型信息的方法。使用激光雷达获取茄子点云信息并进行处理,构建了基于半径滤波和统计滤波单株点云提取,DBSCAN叶片点云聚类的茄子植株点云三维重建方法。研发了基于三维重建激光雷达点云的温室茄子株高、冠幅、叶面积和叶倾角的生理结构表型参数的建模方法,基于单株点云最小包围盒计算株高和冠幅,基于三角面片化计算叶面积,基于高频法向量计算叶倾角。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三维重建提取茄子植株表型参数的方法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取茄子植株的表型信息,可以用于作物表型参数的在线检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三维重建 表型测量 激光雷达 点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