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对长期干旱胁迫下甘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小燕 娄立 +4 位作者 张楠 令兆勋 张澳旗 张万民 严加坤 《农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3-21,共9页
为提高人工栽培的甘草质量,以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在榆林学院进行盆栽试验,对其在干旱胁迫下添加外源硅后的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根系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外源硅的添加显著提升了干旱胁迫下甘草干物质的积累;显著促进... 为提高人工栽培的甘草质量,以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在榆林学院进行盆栽试验,对其在干旱胁迫下添加外源硅后的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根系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外源硅的添加显著提升了干旱胁迫下甘草干物质的积累;显著促进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合成;干旱胁迫下外源硅添加使根干重由0.93 g/株提高到1.31 g/株;促进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合成累积、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增加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木质部面积/横截面面积和韧皮部/解剖横截面积;外源硅添加使2种土壤水分状态下甘草整株水力学导度显著提高了39.15%和302%,且甘草整株水力学导度和根系伤流量与甘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下外源硅的添加提高了甘草品质、促进了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累积、提高了根系吸水效率和整株水力学导度并参与根系组织在逆境中的建成,从而提高了甘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品质 生理生化指标 干旱胁迫 水力学特性 根系解剖结构 次生代谢物 外源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地区乌拉尔甘草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梦哲 袁晓霞 +3 位作者 杨冰洁 申奥龙 李华 冀照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为探究乌拉尔甘草共生根瘤菌的微进化历程,温室条件下种植乌拉尔甘草捕捉当地土壤中根瘤菌,共分离得到根瘤菌21株,基于核心基因recA序列鉴定菌株的种属分别为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阿拉米根瘤菌(Rhizobium alamii)、阳... 为探究乌拉尔甘草共生根瘤菌的微进化历程,温室条件下种植乌拉尔甘草捕捉当地土壤中根瘤菌,共分离得到根瘤菌21株,基于核心基因recA序列鉴定菌株的种属分别为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阿拉米根瘤菌(Rhizobium alamii)、阳陵根瘤菌(Rhizobium yanglingense)、菜豆根瘤菌(Rhizobium phaseoli)、圆明园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yuanming ense)、Rhizobium sp.I和Bradyrhizobium sp.II,其中Rhizobium sp.I为第一优势菌群,Bradyrhizobium sp.II为第二优势菌群,群落结构相对单一,核苷酸多态性(π)较低(范围为0.00205~0.01791,平均值为0.010406),遗传距离(Dxy)较远(范围为0.0688~0.1935,平均值为0.1483),基因交流指数(Nm)较低(范围为0.02~17.10,平均值为3.048)。综上所述,内蒙古东部地区乌拉尔甘草根瘤菌遗传多样性较高,在进化历史上基因交流频率较低,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乌拉尔甘草 遗传多样性 内蒙古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志东 唐琦勇 +2 位作者 茆军 欧提库尔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及美容等行业。介绍了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及酶解法,并对各自工艺的原理、使...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及美容等行业。介绍了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及酶解法,并对各自工艺的原理、使用利弊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酮 提取工艺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适宜生态种植区 被引量:37
4
作者 陆嘉惠 吕新 +1 位作者 吴玲 李学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根据西北地区盐碱土的盐分组成特点,选择NaCl、Na2SO4、NaHCO33种单盐,通过盐胁迫下3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特性、萌发进程、胚生长、种子活力及复水后萌发率的差异分析,比较3种药用甘草种子对不同土壤盐分的萌发响应、耐盐阈值及其适宜盐... 根据西北地区盐碱土的盐分组成特点,选择NaCl、Na2SO4、NaHCO33种单盐,通过盐胁迫下3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特性、萌发进程、胚生长、种子活力及复水后萌发率的差异分析,比较3种药用甘草种子对不同土壤盐分的萌发响应、耐盐阈值及其适宜盐碱地种植区,为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适宜生态区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3种单盐胁迫不同程度降低了药用甘草种子的萌发率,延长种子的萌发时间,抑制胚轴伸长生长,盐害强弱顺序为:NaHCO3>Na2SO4>NaCl。NaCl和Na2SO4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主要为渗透效应,盐胁迫解除复水后种子萌发恢复率为50.6%~78.5%;NaHCO3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主要为离子毒害,种子萌发恢复率仅为5.1%~21.5%;胀果甘草耐盐性最强,适宜在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1.3%的区域种植,光果甘草耐NaHCO3最强,可在含小苏打的弃耕低盐地种植,乌拉尔甘草耐盐性最弱,种植地土壤的总盐量范围在0~0.7%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甘草 种子 萌发响应 耐盐性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则海 曹建国 +2 位作者 王文杰 付玉杰 祖元刚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对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栽培甘草,栽培甘草的净光合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能利用能力增强。野生甘草比栽培甘草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3年生栽培... 对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栽培甘草,栽培甘草的净光合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能利用能力增强。野生甘草比栽培甘草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3年生栽培甘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接近野生甘草。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性明显。2~3年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在7:00-16:00较强光照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波动与净光合速率基本同步;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但1年生栽培甘草具有较高的胞间CO2浓度,且波动幅度较小。3年生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各项光合特性指标均较接近,受强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可见3年生栽培甘草已经适应了草原上较强的长日照,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光合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燕 王继永 +1 位作者 刘勇 王文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60,共4页
20 0 2年作者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素营养对1、2年生乌拉尔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梯度试验中,当施氮量到达0 15g L之前,氮的增施对甘草主要生长、生理、产量和药效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0 10~0 15g L为最佳,... 20 0 2年作者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素营养对1、2年生乌拉尔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梯度试验中,当施氮量到达0 15g L之前,氮的增施对甘草主要生长、生理、产量和药效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0 10~0 15g L为最佳,而超过0 15g L时,甘草开始受到抑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甘草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施肥 氮素营养 植物产量 甘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甘草幼苗的生理反应及其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鲁守平 孙群 +2 位作者 洪露 王建华 孙宝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0-144,共5页
盆栽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研究不同种源地的6种乌拉尔甘草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酶活... 盆栽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研究不同种源地的6种乌拉尔甘草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则表现为先增后降。各种指标变化幅度因甘草种源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种源甘草的抗旱能力依次为:来自内蒙古中部伊盟杭锦旗和鄂托克前旗的01、02号甘草的抗旱性最强,其次为来自赤峰的03号和04号甘草,而来自新疆的05号和06号甘草的抗旱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种源 抗旱性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NaCl、SA处理对砂磨后甘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江山 张恩和 +1 位作者 黄高宝 张仁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1,共4页
研究了砂磨后H2O2、NaCl和SA溶液处理对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种子砂磨后经适宜浓度的H2O2、NaCl和SA处理均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其中,以0.4 mol.L-1H2O2、50 mmol.L-1NaCl和0.01 mmol.L-1SA... 研究了砂磨后H2O2、NaCl和SA溶液处理对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种子砂磨后经适宜浓度的H2O2、NaCl和SA处理均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其中,以0.4 mol.L-1H2O2、50 mmol.L-1NaCl和0.01 mmol.L-1SA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较未经砂磨处理的种子分别提高244.1%、264.7%和269.8%,发芽势分别提高279.5%、334.0%和320.4%,发芽指数分别提高411.0%、364.9%和456.3%,与单一砂磨处理比较也表现出明显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H2O2、NaCl和SA的3个最优浓度中,以0.01 mmol.L-1SA处理的促甘草种子萌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种子 砂磨 H2O2 NACL SA 发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Si对盐胁迫下甘草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崔佳佳 张新慧 +2 位作者 李月彤 周达 张恩和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4-220,共7页
为深入了解Si对盐胁迫下甘草幼苗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培养皿滤纸床进行发芽试验,以乌拉尔甘草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两种浓度Na Cl溶液胁迫下设置不同浓度的硅溶液对甘草幼苗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幼苗形态(胚根、胚芽)及生理(质膜相对透性、丙二... 为深入了解Si对盐胁迫下甘草幼苗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培养皿滤纸床进行发芽试验,以乌拉尔甘草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两种浓度Na Cl溶液胁迫下设置不同浓度的硅溶液对甘草幼苗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幼苗形态(胚根、胚芽)及生理(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指标,以探讨在盐胁迫下外源硅对甘草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 Cl胁迫下,加入硅(Si)溶液后可以有效增加幼苗胚芽和胚根的长度及重量。在低盐(100mmol/L)胁迫下,Si浓度为0.4 mmol/L时对胚根生长的促进最强;在高盐(200 mmol/L)胁迫下,Si浓度为0.8mmol/L时对胚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外源Si也不同程度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由此可见,在盐胁迫条件下,加入适宜浓度的外源硅,可以通过保持一定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进而保持膜的稳定,来缓解盐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盐胁迫 幼苗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候期胀果甘草生物量和营养物质生殖分配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小玲 马新娥 +1 位作者 尚可为 马春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32,共8页
通过测定新疆极端干旱气候下野生胀果甘草种群在不同的物候期(现蕾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不同构件(茎、叶、花、荚果)中生物量、能量和营养元素(N、P、K)的含量,以探索随物候期的变化,生物量、能量以及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的动态规... 通过测定新疆极端干旱气候下野生胀果甘草种群在不同的物候期(现蕾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不同构件(茎、叶、花、荚果)中生物量、能量和营养元素(N、P、K)的含量,以探索随物候期的变化,生物量、能量以及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胀果甘草种群生殖分配随物候期的变化而增加,现蕾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的生殖分配分别为2.40%,4.30%,13.90%,18.90%。2)生殖构件的表型可塑性强于营养构件,且有性生殖构件表型可塑性随物候期逐渐减弱。3)在不同物候期,花(荚果)生物量与分株叶、茎和总生物量均呈显著(P<0.05)的线性正相关关系。4)在各物候期,各构件中能量和营养元素分配的变化趋势与其构件生物量变化几乎完全一致,叶均以盛花期为最高,茎中以现蕾期为最高,生殖构件中随物候期推移而增加。总体上,胀果甘草生殖构件生物量、能量和营养元素分配随物候期推移而增加,其有性生殖是一个物质、能量和营养元素积累的过程,但野生胀果甘草种群对有性生殖的投资比例较小,大部分用于营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 物候期 生殖分配 生物量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营养特征与需肥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程滨 张强 +2 位作者 杨治平 赵瑞芬 刘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对乌拉尔甘草营养特征与需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N、P、K与Ca配施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 ,其生长期内N、P、K平均吸收比例为 1∶0 5 5∶0 34,每生产 1t乌拉尔甘草其根、茎平均吸N 2 0 9kg、P2 O511 5kg和K2 O7 2kg ,且生长后期P吸... 对乌拉尔甘草营养特征与需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N、P、K与Ca配施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 ,其生长期内N、P、K平均吸收比例为 1∶0 5 5∶0 34,每生产 1t乌拉尔甘草其根、茎平均吸N 2 0 9kg、P2 O511 5kg和K2 O7 2kg ,且生长后期P吸收比例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营养特征 需肥规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程安玮 金征宇 万发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31-434,共4页
用含不同浓度甘草多糖(GPS)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测定GPS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能量代谢水平和IL-1、IL-6、IL-1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GPS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量代谢水平和IL-1、IL-6、IL-12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用含不同浓度甘草多糖(GPS)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测定GPS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能量代谢水平和IL-1、IL-6、IL-1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GPS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量代谢水平和IL-1、IL-6、IL-12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添加GPS的各组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添加浓度为600μg/ml时,测定的结果除了IL-12,其余各指标的测定值基本上高于阳性对照组。表明GPS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和能量代谢水平,同时可分泌多种的具有杀瘤作用的活性因子。综合各指标的测定值,GPS的添加浓度为6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多糖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13
作者 栾海云 许勇 +1 位作者 杨美子 张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121-12122,共2页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测定的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以控制其质量。[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分析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 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V/,V 1∶4);流速为1.0 ml/min;柱温...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测定的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以控制其质量。[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分析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 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V/,V 1∶4);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甘草苷在0.1~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97.86%和2.0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甘草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RADIX RHIZOMA GLYCYRRHIZAE) 甘草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草甸生境甘草种群生殖构件表型可塑性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杨允菲 张宝田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4-20,共7页
采用大样本取样,对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甘草种群生殖构件进行了表型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籽实完熟期,甘草种群单个生殖分株的生物量为23.99±12.99g;豆荚生物量和豆荚数分别为13.55±10.03g和67.10±48.83个1种... 采用大样本取样,对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甘草种群生殖构件进行了表型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籽实完熟期,甘草种群单个生殖分株的生物量为23.99±12.99g;豆荚生物量和豆荚数分别为13.55±10.03g和67.10±48.83个1种子生物量和种子数分别为3.55±2.61g和265.00±194.50粒;生殖分配Ⅰ和生殖分配Ⅱ分别为51.19%±13.21%和13.44%±3.65%。各生殖构件表型观测数据最大值比最小值高2.1~21.1倍。豆荚和种子形成均需要分株积累6.2g以上的生物量。豆荚生物量、豆荚数、种子生物量、种子数分别与分株总生物量星极显著(P〈0.01)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豆荚数、种子数、生殖分配Ⅰ、生殖分配Ⅱ分别与叶生物量分配和豆秸生物量分配星极显著(P〈0.01)的幂函数负相关关系。甘草种群生殖分株同时具有同速和异速2种不同增减过程的表型可塑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生殖构件 分株生物量 生殖分配 表型可塑性 草甸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乌拉尔甘草内生菌鉴定及甜瓜采后病害病原拮抗菌的筛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建利 曹君迈 马文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256,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宁夏地区乌拉尔甘草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菌,依据形态进行初步鉴定;以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为供试菌株,测定甘草内生细菌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宁夏地区乌拉尔甘草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内生菌287株,根中分离出142株,...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宁夏地区乌拉尔甘草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菌,依据形态进行初步鉴定;以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为供试菌株,测定甘草内生细菌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宁夏地区乌拉尔甘草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内生菌287株,根中分离出142株,茎中分离出78株,叶中分离出67株,136株属内生真菌,151株属内生细菌。对产孢的53株内生真菌进行初步鉴定,分类为2纲4科6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种群。151株内生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杆菌占优势。其中8株内生细菌对4种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均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内生菌 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斌 常军 +2 位作者 刘可越 刘海军 程春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246-15247,15249,共3页
以甘草苷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新疆巴楚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高(5.62%),宁夏盐池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低(3.89%);甘草总黄酮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24~13.1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 以甘草苷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新疆巴楚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高(5.62%),宁夏盐池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低(3.89%);甘草总黄酮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24~13.1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2.24%(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苷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五种甘草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小娜 邱黛玉 蔺海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6-253,共8页
为探索5种甘草属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药用价值,以栽培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刺果甘草及黄甘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特性及根部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栽培的5种甘草属植物学特性... 为探索5种甘草属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药用价值,以栽培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刺果甘草及黄甘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特性及根部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栽培的5种甘草属植物学特性差异明显;刺果甘草主茎高、小叶数及地上部分鲜重最高,黄甘草居最低水平;甘草根长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但根部鲜重与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及刺果甘草无显著差异;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均为3年生比2年生显著增加;3年生根中甘草酸含量除刺果甘草含量最低,其他4个种均达到药典标准,而甘草苷含量则只有甘草达到药典标准。综合各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指标,认为在甘肃河西荒漠化地区,甘草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甘草药材的基源植物推广种植,而刺果甘草则可作为河西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植物学特性 甘草酸 甘草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品种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勇 李鹏 +1 位作者 成玉怀 彭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确定人工栽培甘草的适宜播种期并为甘草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研究在10、15、20、25、30、35、40℃下不同品种甘草种子的萌发率。[结果]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种子在1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77... [目的]确定人工栽培甘草的适宜播种期并为甘草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研究在10、15、20、25、30、35、40℃下不同品种甘草种子的萌发率。[结果]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种子在1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77%、43%、30%,在1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80%、72%、34%,在2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70%、68%、30%,在2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80%、74%、21%,在3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91%、81%、16%,在3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80%、75%、35%,在4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94%、55%、21%。[结论]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15-4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乌拉尔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硼、锰和锌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梁新华 张风侠 +1 位作者 王俊 何文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7-1494,共8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Mo、B、Mn和Zn 4种微量元素不同浓度(0 g/L、0.5 g/L、1 g/L和1.5 g/L)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几种主要次生代谢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甘草苷含量与Mn、Zn和Mo供应...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Mo、B、Mn和Zn 4种微量元素不同浓度(0 g/L、0.5 g/L、1 g/L和1.5 g/L)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几种主要次生代谢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甘草苷含量与Mn、Zn和Mo供应水平密切相关。其中,Mn、Zn元素的低、中、高浓度处理和Mo元素的中、高浓度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酸含量;Mo和Zn元素的低、中、高浓度处理及Mn元素的高浓度处理则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苷含量;Mn元素的中、高浓度处理及Zn元素的中浓度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多糖含量。4种微量元素的低、中、高浓度叶面喷施均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总黄酮含量。由此认为,以上4种微量元素对改善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的品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乌拉尔甘草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位置效应对幼苗建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春 陆嘉惠 +4 位作者 周玲玲 牛清东 宋凤 王跃 杨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37,共10页
通过对甘草属3种植物,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和比较,探讨了3种药用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策略、幼苗的生长适应性,为更清楚地认识甘草属植... 通过对甘草属3种植物,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和比较,探讨了3种药用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策略、幼苗的生长适应性,为更清楚地认识甘草属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建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光果甘草植株中、上部,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植株中、下部种子具有较高的出苗率,是种子繁殖的主要保障,但存活率无差异。2)具有较高出苗率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具有较大的生物量、较长的根长,且根冠比也相对较高,其分配到地下部分生物量多于地上部分,发达的根系可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而地上部分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和光反应阶段电子传递的速率也相对较高,荧光动力学曲线也反映出其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电子捕获和光能利用率,进而增强了幼苗建植能力。3)具有较低出苗率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较多的叶片数,可以通过优先占领空间和光源来维持生长。综上所述,3种药用甘草不同位置的种子具有不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策略,这对野生甘草自然种群的幼苗建植和种群更新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甘草 种子 位置效应 幼苗建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