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沼液施用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蒋会东 李永杰 +2 位作者 汤云龙 王小波 徐晓燕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用量(0、75、150、225、300 m^(3)/hm^(2))和化肥(常规、减半)配施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用量150 m^(3)/hm^(2)+化肥减半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第1年和第2年水稻产量较常规纯化肥...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用量(0、75、150、225、300 m^(3)/hm^(2))和化肥(常规、减半)配施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用量150 m^(3)/hm^(2)+化肥减半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第1年和第2年水稻产量较常规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3%和5.79%。沼液用量150 m^(3)/hm^(2)+常规化肥处理水稻茎叶生物量最高,沼液用量超过225 m^(3)/hm^(2)时,水稻产量、株高、茎叶生物量降低。沼液施用提高了土壤的养分含量,且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化肥施用量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93%~30.04%,碱解氮含量提高4.36%~39.90%,有效磷含量提高14.86%~39.89%,速效钾含量提高9.17%~41.25%。沼液施用对土壤pH没有显著影响,提高了土壤EC值,但相同处理的第2年土壤EC值没有累积提高。综上,在本试验中沼液用量150 m^(3)/hm^(2)+常规化肥减半为最佳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水稻 土壤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氮肥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艾应伟 刘学军 +4 位作者 张福锁 毛达如 曾祥忠 吕世华 潘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和微区框15N示踪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秸秆覆盖、旱作薄膜覆盖、旱作秸秆和薄膜双覆盖、旱作无覆盖与常规灌溉栽培方式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常规灌溉栽培的氮肥利用率(15.30%)显著低于旱作无覆盖(23.56%)和旱... 通过田间小区和微区框15N示踪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秸秆覆盖、旱作薄膜覆盖、旱作秸秆和薄膜双覆盖、旱作无覆盖与常规灌溉栽培方式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常规灌溉栽培的氮肥利用率(15.30%)显著低于旱作无覆盖(23.56%)和旱作薄膜覆盖(23.10%);旱作秸秆薄膜双覆盖(19.07%)和旱作秸秆覆盖(18.41%)显著低于旱作溥膜覆盖。旱作水稻根、茎叶、子粒各器官的NDFF值(即各器官N含量来自化肥N所占的百分率)是覆盖栽培小于无覆盖栽培;而旱作栽培普遍高于常规灌溉栽培。旱作条件下,水稻产量覆盖栽培高于无覆盖栽培;无覆盖条件下,常规灌溉栽培显著高于旱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旱作 水稻 氮肥 肥效 利用率 秸秆 薄膜 灌溉 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程建峰 潘晓云 刘宜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0-598,共9页
采用“三维坐标容器法”,研究了三种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条件下,根系入土深度均在 60 cm左右。2.不同土壤类型中,根系体积(V)、总表面积(St)、活跃表面积(Sa)、长度(L)、干重(Wd)、密度(D)... 采用“三维坐标容器法”,研究了三种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条件下,根系入土深度均在 60 cm左右。2.不同土壤类型中,根系体积(V)、总表面积(St)、活跃表面积(Sa)、长度(L)、干重(Wd)、密度(D)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少,Sa/St大致在同一水平;潮砂土以上层粗根为多,生长居中:红壤土以下层细根为多,生长最好;水稻土最差。3 不同地下水位中,L、Wd、V、D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在不同垂直土层中的分布,均为水层深6cm(A处理)>水层深4cm(B处理)>水层深2cm(C处理),但 A处理在 30~50 cm处有较大的回升,即深层(30~60cm)根细、多;A、B处理的St、Sa有升有降,但三种处理的Sa/St均随垂直深度增加而增加。4.不论何种土壤温度,V、L、D、Wd、St、Sa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土温的升高和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明显减少;在不同垂直土层中,5月8日播种(b)、6月8日播种(c)间V无明显差异,与4月8日播种(a)有较大差别:a、b间Wd无明显差异,但与c有较大差别;Sa/St随入土深度的增加、土温的日益升高、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增强,且处理a<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条件 陆稻 根系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旱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俊芳 杨晓光 +2 位作者 王志敏 王化琪 B.A.M.Bouma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旱稻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稻 50 2”、“津稻 3 0 5”拔节期和开花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一致 ,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中间高、两头低变化趋势 ,水分利用效率均呈“L...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旱稻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稻 50 2”、“津稻 3 0 5”拔节期和开花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一致 ,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中间高、两头低变化趋势 ,水分利用效率均呈“L”型趋势。充分灌溉和水分胁迫处理“旱稻 50 2”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津稻 3 0 5”。“旱稻50 2”和“津稻 3 0 5”农业用水 (灌溉 +降水 )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 ,2品种水分胁迫处理下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充分灌溉处理 ,“津稻 3 0 5”农业用水和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旱稻 5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条件 旱稻 水分利用效率 田间试验 拔节期 开花期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旱稻土壤及植株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全志 高桐梅 +2 位作者 殷春渊 宁慧峰 吕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5,共5页
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土壤矿质元素的释放及旱稻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土壤N、P、K含量及植株养分吸收存在明显影响。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氨态氮含量显著上... 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土壤矿质元素的释放及旱稻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土壤N、P、K含量及植株养分吸收存在明显影响。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氨态氮含量显著上升;磷素在低水分处理下先升高后基本保持较高水平,而在高水分处理下有一个升降升的变化过程;钾素在65%、100%水分处理下在分蘖中后期显著大于其它水分处理,而在分蘖前期各水分处理都有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上,100%水分处理下植株体内的全氮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65%、75%处理下磷素变化呈“U”型,其余各处理下植株体内的N、P、K含量都呈W型变化。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旱稻植株对N、P、K的吸收总量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旱稻 主要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艳敏 刘小京 +1 位作者 孙宏勇 李伟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研究了在高温季节地膜覆盖栽培的调温、保墒、活化土壤和抑草等作用 ,结果表明夏季地膜覆盖栽培 5cm~ 1 5cm地温增高 2 .6℃~0 .9℃ ,且随每日的时间有所变化 ;1 m土壤含水量提高 2 .1 6%;地膜覆盖后 ... 通过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研究了在高温季节地膜覆盖栽培的调温、保墒、活化土壤和抑草等作用 ,结果表明夏季地膜覆盖栽培 5cm~ 1 5cm地温增高 2 .6℃~0 .9℃ ,且随每日的时间有所变化 ;1 m土壤含水量提高 2 .1 6%;地膜覆盖后 ,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吸收加快 ,叶片光合速率提高 ,对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地膜栽培的旱稻产量提高6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地膜覆盖 生态学效应 高温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淮麦茬稻区适宜旱稻品种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6
7
作者 秦利征 李俊周 +4 位作者 杜彦修 张静 孙红正 韩迎春 赵全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5,共5页
为筛选适合河南黄淮麦茬稻区种植的优良旱稻品种,建立适宜的旱稻鉴定评价体系,利用河南地区主要推广的23个水、旱稻为材料,于旱棚内旱直播种植,在孕穗期和成熟期对植株形态、生理生化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 为筛选适合河南黄淮麦茬稻区种植的优良旱稻品种,建立适宜的旱稻鉴定评价体系,利用河南地区主要推广的23个水、旱稻为材料,于旱棚内旱直播种植,在孕穗期和成熟期对植株形态、生理生化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高产品种的平均单株产量、分蘖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基粗分别是低产品种的2.46、1.78、1.17、1.57和1.18倍,分蘖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基粗与旱田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旱田产量和分蘖数可以作为河南黄淮麦茬旱稻的评价指标,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基粗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初步筛选洛稻998、徐旱702、原旱稻3号和郑旱2号为适宜推广的高产抗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旱稻 鉴定指标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材料对旱稻生长环境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杰瑜 马友华 +3 位作者 时光宇 高大林 陆笑舒 鲁洪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设置地膜覆盖、小麦秸秆覆盖、油菜壳覆盖、青草覆盖和无覆盖(对照)共5个处理,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4种覆盖材料对旱稻田间生长环境、氮肥利用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覆盖材料均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小麦秸秆、油菜壳和青草... 设置地膜覆盖、小麦秸秆覆盖、油菜壳覆盖、青草覆盖和无覆盖(对照)共5个处理,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4种覆盖材料对旱稻田间生长环境、氮肥利用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覆盖材料均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小麦秸秆、油菜壳和青草3种覆盖材料在有效保墒的同时,又可较好地利用天然降水;地膜覆盖可明显增加旱稻的土壤温度,而小麦秸秆、油菜壳和青草覆盖则可保持土壤温度处于相对较稳定的范围;4种覆盖材料均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的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提高了土壤肥力,尤其是小麦秸秆覆盖和油菜壳覆盖处理的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的;地膜覆盖、小麦秸秆覆盖、油菜壳覆盖、青草覆盖处理的旱稻较对照分别增产9.9%、16.9%、22.5%、8.5%。综合本研究中旱稻田间生长环境和产量因子各要素,油菜壳覆盖具有较好的吸水、保水、隔热作用,同时可较好的利用天然降水,增强旱稻种植时土壤涵养水分、养分的能力,是当地旱稻覆盖材料的最佳选择,小麦秸秆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地膜 小麦秸秆 油菜壳 青草 生长环境 速效养分 氮素积累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苗期品种(系)间锌吸收与利用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姜雯 赵明 +1 位作者 金灵娜 樊堂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4,共6页
为了探讨旱稻品种(系)间苗期锌吸收与利用的差异,揭示旱稻前期锌反应和锌高效机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12个旱稻品种(系)进行不同锌水平处理,出苗后35d对植株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系)间锌吸收和利用率。结果表... 为了探讨旱稻品种(系)间苗期锌吸收与利用的差异,揭示旱稻前期锌反应和锌高效机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12个旱稻品种(系)进行不同锌水平处理,出苗后35d对植株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系)间锌吸收和利用率。结果表明,品种(系)间对低锌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在低锌条件下适当补施锌肥可显著提高旱稻植株的锌含量和植株体内的锌积累量1~2倍,并增加干物质生产量20%左右,其中云南旱稻、秦爱-3混、辽旱109和91B特9—7四个品种锌的相对生物量均大于100%,对低锌表现不敏感;而旱稻7号则对低锌较敏感,相对生物量仅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相对生物量 锌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土壤处理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吉春明 刘建凤 +2 位作者 陆玉荣 刘怀阿 张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7期11007-11008,共2页
[目的]筛选对旱直播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土壤封闭除草荆。[方法]研究了4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旱直播稻田阔叶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的防除效果。[结果]除360g/L异嗯草松CS(广灭灵)对秧苗前期生长有点影响外,50%二·苄&... [目的]筛选对旱直播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土壤封闭除草荆。[方法]研究了4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旱直播稻田阔叶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的防除效果。[结果]除360g/L异嗯草松CS(广灭灵)对秧苗前期生长有点影响外,50%二·苄·异WP、35%丙·苄WP、42%丁·恶EC对水稻安全性较好。4种药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药后45d,50%二·苄·异WP1500、1800g/hm^2 2个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2.31%~94.51%,对阔叶草的株防效为93.48%^-97.19%,对莎草的株崎效为97.44%~97.68%;35%丙·苄WP1200g/hm。对莎草的株防效为97.4‘4%;42%丁·恶Ec1650ml/hm^2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7.80%;360g/L异嗯草松CS750ml/hm^2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8.90%,但对阔叶草和莎草只有抑制作用。[结论]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直播 稻田杂草 土壤处理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赣无系列油茶叶片SPAD值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胡玉玲 胡冬南 +2 位作者 周城师 汪峻 郭晓敏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5年生赣无系列油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鸡粪、复合肥、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不施肥对照(CK)5个处理,分别对春梢进行调查并采叶片样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比较4种肥料对赣无油茶春季叶片叶绿度SPAD值、叶片养分及... 以5年生赣无系列油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鸡粪、复合肥、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不施肥对照(CK)5个处理,分别对春梢进行调查并采叶片样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比较4种肥料对赣无油茶春季叶片叶绿度SPAD值、叶片养分及干物质积累量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赣无油茶品系丰产栽培、科学施肥及氮素丰缺指标测定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氮对油茶春季叶片SPAD值贡献率最高,钾对叶片干物质积累贡献率最高;(2)施油茶专用肥叶片叶绿度SPAD值和叶片干物质含量最高;(3)不施肥叶片养分含钾量最高,施有机肥叶片含磷最高,施复合肥叶片含氮磷钾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无油茶系列 专用肥 SPAD值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游县旱稻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12
作者 朱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67-71,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仙游县种植的旱稻新品种,2023年引进5个旱稻新品种,以旱优73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在2个不同地点进行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进行详细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旱优3015的产量为7677.45 kg/hm... 为筛选出适宜仙游县种植的旱稻新品种,2023年引进5个旱稻新品种,以旱优73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在2个不同地点进行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进行详细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旱优3015的产量为7677.45 kg/hm^(2),比对照旱优73增产10.28%,分蘖能力较强,穗粒数多,谷粒饱满,田间种植表现好,可作旱稻进一步在仙游县推广示范种植;旱优78、旱优786产量分别为7295.31 kg/hm^(2)、7100.77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4.79%、2.00%,综合表现较好,可进行多点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新品种 对比试验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颂平 周清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0-244,共5页
从抗旱性机制、鉴定、基因工程、遗传与育种 4个方面综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陆稻抗旱性研究的成果与进展 。
关键词 陆稻 抗旱性 作用机制 遗传 育种 基因工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陆稻在中国 被引量:7
14
作者 盛锦山 曹桂兰 韩龙植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巴西陆稻 IAPAP-9 特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婕 杨晓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95-98,共4页
从旱稻需水耗水规律、水分对旱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衡量旱稻水分指标等方面综述了旱稻需水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旱稻 耗水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需水规律 耗水规律 生长发育 产量 水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旱稻品种在南方红壤地区抗旱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秀英 黄国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7,74,共10页
选择抗旱性不同的6个旱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多项田间生产性能指标和抗旱生理指标,探索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旱稻品种间的抗旱差异,并对其抗旱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及按抗旱力大小进行排序及分类。结果表明:(1)中旱3号和98-1抗旱力最强为第1类... 选择抗旱性不同的6个旱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多项田间生产性能指标和抗旱生理指标,探索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旱稻品种间的抗旱差异,并对其抗旱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及按抗旱力大小进行排序及分类。结果表明:(1)中旱3号和98-1抗旱力最强为第1类,绿旱1号为第2类,农选2号、中旱221和中旱215为第3类;(2)中旱3号生理生态适应性能表现最好,有必要作为选择目标进行多年多点试验,以期筛选出南方红壤地区既高产又耐旱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抗旱性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7
17
作者 江巨鳌 邬克彬 《作物研究》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论述了发展旱稻生产的意义,从种植分布、种植方式、品种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旱稻生产的现状,从根系特征特性、产量及构成因素、抗旱形态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旱稻的抗旱机理,综述了旱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旱稻生产的策略。
关键词 早稻 栽培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ADH·mtlD基因耐盐旱稻生理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智华 张凌云 徐德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0944-10944,10986,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各水稻品系的耐盐能力及其耐盐机理。[方法]将转入BADH和mtlD基因的5个旱稻新品系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不同含盐量地块种植。分别测定新品系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及其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转基因耐盐旱稻脯氨酸... [目的]分析比较各水稻品系的耐盐能力及其耐盐机理。[方法]将转入BADH和mtlD基因的5个旱稻新品系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不同含盐量地块种植。分别测定新品系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及其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转基因耐盐旱稻脯氨酸含量高;转基因耐盐旱稻植株相对电导率低;脯氨酸可作为耐盐植株的选择指标进行选择。[结论]新品系99-4、99-5有较强的抗逆和耐盐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H mtlD 耐盐 旱稻 相对电导率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红壤区旱稻需水量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水建国 叶元林 +2 位作者 王安明 廖根清 李卡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应用“坑测法”测定了旱稻需水量 ,结果表明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地区旱稻需水量为 5 14 .0 mm。该需水量约为同期降雨量的 6 1% ,一般年景不用灌溉。过多过少水量都影响旱稻生长 ;低于 35 0 .0 mm不能成穗。旱稻根系发达 ,吸水吸肥和抗... 应用“坑测法”测定了旱稻需水量 ,结果表明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地区旱稻需水量为 5 14 .0 mm。该需水量约为同期降雨量的 6 1% ,一般年景不用灌溉。过多过少水量都影响旱稻生长 ;低于 35 0 .0 mm不能成穗。旱稻根系发达 ,吸水吸肥和抗旱能力强 ,特别适宜丘陵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红壤区 旱稻 坑测法 生态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旱稻不同播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尚宗 杨洪国 +3 位作者 刘文霞 彭美祥 刘发明 马德亮 《作物研究》 2003年第2期73-74,77,共3页
2001年在沂水、费县以旱稻65为材料进行了6个播种量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加,群体逐渐增大,穗数明显提高。合理的播量,形成了适宜的群体结构,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产物增加,最终产量较高。试验认为以播量75~90kg/hm2较适宜。
关键词 麦茬旱稻 播种量 产量形成 影响因素 试验 群体结构 光能利用率 光合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