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5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昕 陈细兵 +3 位作者 曾文进 黄颖洪 彭雨 陈佳娜 《作物研究》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推进双季稻机械化生产,促进单产提高,集成了“机械整地、机械施肥、机械撒施石灰、机械播种育秧、机械插秧、机械开丰产沟、机械植保、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机械深翻越冬、机械开沟、机播绿肥”等农机农艺融合的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 为推进双季稻机械化生产,促进单产提高,集成了“机械整地、机械施肥、机械撒施石灰、机械播种育秧、机械插秧、机械开丰产沟、机械植保、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机械深翻越冬、机械开沟、机播绿肥”等农机农艺融合的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并于2022年在汨罗市对该模式进行17 hm^(2)的示范应用。结果显示,在双季稻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下,双季稻周年产量增加了2.19 t/hm^(2)、纯效益增加了4782元/hm^(2),双季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全程机械化 技术模式 高产高效 农机农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南县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军晖 田琴琴 +5 位作者 罗谷林 刘冠 罗召国 王水怀 刘颖成 易镇邪 《作物研究》 2024年第3期225-229,共5页
2021—2023年,衡南县组织实施了较大面积的双季杂交稻高产技术攻关与示范。本文在总结衡南县双季杂交稻高产攻关示范成效的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同时针对该模式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双季稻生产效益、提高科... 2021—2023年,衡南县组织实施了较大面积的双季杂交稻高产技术攻关与示范。本文在总结衡南县双季杂交稻高产攻关示范成效的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同时针对该模式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双季稻生产效益、提高科技支撑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双季杂交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杂交稻 示范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蛙-麦穗鱼复合种养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伍世豪 罗雨聪 +5 位作者 黄璜 陈灿 王忍 张印 张泉 马学虎 《作物研究》 2024年第4期249-255,共7页
为探究稻、蛙、鱼复合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于2022年5—10月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开展大田试验,以不施化肥农药的水稻单作(CK)和常规水稻单作(HX)为对照,设置稻+牛蛙+麦穗鱼(DNY)、稻+黑斑蛙+麦穗鱼(DHY)2种复... 为探究稻、蛙、鱼复合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于2022年5—10月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开展大田试验,以不施化肥农药的水稻单作(CK)和常规水稻单作(HX)为对照,设置稻+牛蛙+麦穗鱼(DNY)、稻+黑斑蛙+麦穗鱼(DHY)2种复合种养模式,对不同模式土壤的养分含量、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养分方面,DHY和DNY处理均能提高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因为蛙类与鱼类的活动可以加快全量养分的溶解,从而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在土壤物理性质方面,稻鱼共生82 d后,与HX处理相比,DHY处理的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持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4.7%、31.7%、16.6%,容重则降低了7.1%,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水稻产量方面,各处理的实际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稻—蛙—麦穗鱼复合种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且能够达到稳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复合种养 土壤 理化性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磷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武 杨晓娟 +4 位作者 唐湘如 黎国喜 彭国巍 李翠甜 康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610,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华南水稻减量化栽培的品种,明确其在减磷栽培条件下产量构成特点。本试验以常规优质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和杂交稻"华优8305"及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研究了常规施磷... 为了筛选出适宜华南水稻减量化栽培的品种,明确其在减磷栽培条件下产量构成特点。本试验以常规优质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和杂交稻"华优8305"及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研究了常规施磷肥(P2,过磷酸钙450.0kg·hm-2)、减量施磷肥(P1,过磷酸钙315.0kg·hm-2)和不施磷肥(P0,过磷酸钙0kg·hm-2)3个处理下水稻生育后期群体LAI、剑叶SPAD值、叶片老化指数、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3个磷肥水平中,P0处理下"华优8305"因总粒数显著最高的优势而获得超高产;P1处理下"天优998"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优势而高产;P0、P1、P2对"桂香占"产量无显著影响,而P2处理下"粤晶丝苗2号"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表现出协同提高的优势而获得高产。可见,华南早晚兼用型常规稻"桂香占"和杂交稻"华优8305"适宜实施磷肥减量化栽培。此外,对不同磷处理下各水稻品种LAI、SPAD值及叶片老化指数的研究表明,水稻高产归功于齐穗后绝对值适宜的群体LAI、剑叶高且持久的SPAD值及较大的叶片老化指数等所塑造的后期功能型强"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晚兼用型品种 减氮 减磷 水稻产量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 叶片老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衣稻种物理特性的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张桂花 汤楚宙 +1 位作者 熊远福 张文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为研制适应包衣水稻种育秧精量播种要求的播种机,对包衣水稻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稻进行包衣处理后种子的粒径、球度增大;滑动摩擦系数减小,流动性变好;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抗剪强度受剪切平面内的正应力的影响减弱.通对... 为研制适应包衣水稻种育秧精量播种要求的播种机,对包衣水稻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稻进行包衣处理后种子的粒径、球度增大;滑动摩擦系数减小,流动性变好;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抗剪强度受剪切平面内的正应力的影响减弱.通对包衣水稻的物理特性的研究,认为采用机械式型孔排种器是实现包衣水稻单粒精量播种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包衣处理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3 位作者 陆秀明 李康活 李惠芬 张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3,共3页
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 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一季中晚稻)和再生稻的穗粒结构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留桩高度40 cm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是其较高节位(第3、4节)的穗数和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再生稻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朝晖 袁隆平 +2 位作者 青先国 马国辉 熊绪让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9-385,共7页
为筛选并建立超级杂交稻集大穗与多穗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为基本模式,研究了多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主要经济性状与实际产量、不同栽... 为筛选并建立超级杂交稻集大穗与多穗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为基本模式,研究了多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主要经济性状与实际产量、不同栽培方式与理想方式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最密切的性状为有效穗数,其次为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最高的栽培方式为密度18×104穴/hm2,规格33.3 cm×(10+23.3)cm的宽窄行密株错位形式,该方式的综合表现与目标栽培方式关联最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方式 生理特性 产量 灰色关联度 两优02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农业节水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明德 余崇祥 +2 位作者 汤海涛 张一扬 何英豪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在湖南攸县、双峰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稻草覆盖免耕结合浅湿灌溉的稻田农业节水栽培配套技术与传统的栽培方法比较 ,能提早和促进水稻分蘖 ,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的积累 ,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晚稻产量达 ... 在湖南攸县、双峰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稻草覆盖免耕结合浅湿灌溉的稻田农业节水栽培配套技术与传统的栽培方法比较 ,能提早和促进水稻分蘖 ,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的积累 ,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晚稻产量达 8790 kg/ hm2 ,增产率达 10 .2 %;同时 ,能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 ,节约灌溉用水量 ,晚稻田灌水次数减少 40 %,每公顷节约灌水量 112 3.5 m3、节省水稻生产成本 5 10元、纯收入增加 143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栽培 配套技术 稻草覆盖免耕 浅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军文 刘强 +3 位作者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朱红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41,共4页
为了寻找能提高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的优化栽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生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湘早籼24号氮代谢几种关键酶活性及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栽培法能明显增强水稻功能叶中硝酸... 为了寻找能提高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的优化栽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生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湘早籼24号氮代谢几种关键酶活性及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栽培法能明显增强水稻功能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蛋白水解酶及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等几种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水稻糙米的蛋白氮含量以推荐栽培法处理最高,比常规栽培法处理提高了9.8%,其次为氮高量栽培法,比常规栽培法提高了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稻 酶活性 蛋白质含量 栽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玉波 梁乃亭 +1 位作者 王奉斌 布哈里且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水稻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根据优质水稻品种的特性以及市场上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迫切需求,并根据新疆主要稻区的土壤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简单、易行、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优质无公害大米的综合栽培... 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水稻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根据优质水稻品种的特性以及市场上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迫切需求,并根据新疆主要稻区的土壤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简单、易行、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优质无公害大米的综合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湿润育苗播种方式,旱育苗管理技术,同时注重稻米品质的田间管理措施和使用无公害农药,集成了以优质品种为前提,壮秧稀植为基础,无公害栽培为主导,足肥浅灌为中心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使优质水稻品种秋田小町等产量达到700kg/667m^2以上,稻谷品质提高了1~2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无公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厢栽培对水稻结实期剑叶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扈婷 陆准 +5 位作者 姚林 贺慧 刘建霞 郑华斌 陈杨 黄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选用3个水稻品种Y两优一号、黄华占和汕优63,比较了3种栽培方式(梯式窄垄、梯式宽垄、厢式宽垄)对水稻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式窄垄和梯式宽垄栽培,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慢,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且... 选用3个水稻品种Y两优一号、黄华占和汕优63,比较了3种栽培方式(梯式窄垄、梯式宽垄、厢式宽垄)对水稻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式窄垄和梯式宽垄栽培,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慢,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且有利于保护性酶CAT、POD活性的提高;常规栽培(水种)和厢式宽垄栽培(相当于旱种),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低,衰老快,保护性酶活性变化较大,酶活性下降幅度分别为24%~44%、28%~46%;梯式窄垄栽培产量最高,梯式宽垄产量次之,分别比常规栽培高27.17%和12.12%,厢式宽垄栽培产量稍高于常规栽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垄厢栽培 生理性状 产量 结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超级常规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庆 江奕君 +3 位作者 林青山 邹永春 刘怀珍 高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6,共4页
几年来通过对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玉香油占和桂农占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结合华南稻区的生态特点,提出华南超级常规稻早、晚季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了育秧、移栽、施肥、水分管理以及病虫草鼠螺害综合防治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几年来通过对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玉香油占和桂农占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结合华南稻区的生态特点,提出华南超级常规稻早、晚季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了育秧、移栽、施肥、水分管理以及病虫草鼠螺害综合防治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供广东省各地在超级稻推广过程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常规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稻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湘如 潘圣刚 +3 位作者 段美洋 田华 钟克友 肖立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从香稻品种选择、增香施肥措施、育秧和移栽、水分和病虫鼠草害防治管理、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香稻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促进香稻栽培实现增香、优质、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 香稻 增香施肥措施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野鸭复合生态种养技术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郑华斌 扈婷 +1 位作者 陈杨 黄璜 《作物研究》 2012年第2期127-130,147,共5页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经济效益更好的野鸭品种"绿头野鸭"代替普通家鸭的一种新型种养技术,即稻-野鸭复合生态种养技术。与单一水稻种植对比,采用该技术能促进分蘖早发和根系生长发育,提高了9.04%的水稻产量,增加了...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经济效益更好的野鸭品种"绿头野鸭"代替普通家鸭的一种新型种养技术,即稻-野鸭复合生态种养技术。与单一水稻种植对比,采用该技术能促进分蘖早发和根系生长发育,提高了9.04%的水稻产量,增加了近6倍的单位面积利润,提高了36%的产投比。通过稻-野鸭复合生态种养技术,可在保证水稻生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稻田经济效益,调动稻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 产量 野鸭 经济效益 生态种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化肥减量化栽培技术规范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旭华 梁向明 +3 位作者 黄农荣 田卡 麦燕霞 梁笑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72,共2页
从品种选择、育秧、施肥、水分管理、稻草还田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化肥减量化栽培技术操作规范,可在珠江三角洲双季稻高产高效栽培中应用,也可供其他稻区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减量化 技术规范 “三控”施肥技术 稻草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罗琼 王昆 +1 位作者 许靖波 陈光辉 《作物研究》 2014年第1期86-91,共6页
水稻超高产研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的概念及其由来,并从经验式栽培、叶龄模式栽培、群体质量栽培和精确强化栽培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各种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情况和所取得的效益,指出了现... 水稻超高产研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的概念及其由来,并从经验式栽培、叶龄模式栽培、群体质量栽培和精确强化栽培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各种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情况和所取得的效益,指出了现阶段水稻超高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在超高产栽培技术上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丹杰 陈少婷 +1 位作者 胡学应 黄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5,共2页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一项增收节支效果显著的先进实用技术。开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必须在掌握水稻高产生育诊断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基础上,着重把握好壮秧精确定量、密度精确定量、施肥精确定量和管水精确定量等"四大"关键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精量栽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栽培专家决策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米湘成 邹应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为了给水稻高产栽培管理决策提供优化方案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 ,以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用原型类表示知识类型 ,以及原型和瀑布型自顶向下的方法 ,开发出了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栽培专家决策系统 .该系统依据可... 为了给水稻高产栽培管理决策提供优化方案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 ,以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用原型类表示知识类型 ,以及原型和瀑布型自顶向下的方法 ,开发出了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栽培专家决策系统 .该系统依据可视水稻生长模型 (VRGM)系统为基础 ,以水稻“旺壮重”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一次性全层施肥法、水稻生产全程化控栽培管理技术等研究成果为知识中心 ,试图覆盖水稻生产全部栽培过程和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梯式栽培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和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佘玮 黄璜 +2 位作者 郑华斌 姚林 崔国贤 《作物研究》 2015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垄作梯式栽培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以及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梯式栽培处理水稻的生物量和千粒重显著提高,茎生物量高7.15%,叶生物量高6.88%,籽粒生物量高4.89%,千粒重高4.86%;与平作相比,水稻...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垄作梯式栽培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以及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梯式栽培处理水稻的生物量和千粒重显著提高,茎生物量高7.15%,叶生物量高6.88%,籽粒生物量高4.89%,千粒重高4.86%;与平作相比,水稻氮磷钾的总吸收量显著提高,分别高7.39%、12.84%和5.58%,经济系数和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与平作相比,垄作栽培处理水稻根区土壤的氮磷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综合分析,垄作梯式栽培提高了水稻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保持了土壤肥力,水稻齐穗期前保肥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垄作梯式栽培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常优1号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枫 陆增根 +2 位作者 张强 周培南 郁寅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2-643,共2页
通过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不同产量水平典型田块的调查,分析了高产田块产量构成因素、穗部性状、功能叶指标等特征,明确了在适宜穗数前提下,主攻总颖花量、提高结实率、稳定千粒重的高产途径,并提出了相应配套栽培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粳稻 常优1号 高产群体特征 栽培蓑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