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水稻“克螟稻”选育 被引量:124
1
作者 舒庆尧 叶恭银 +2 位作者 崔海瑞 项友斌 高明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9-580,共2页
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等)和稻纵卷叶螟等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上百亿公斤的稻谷损失和因化学防治而造成的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培育抗螟水稻品种,是预防和控制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的重要措施.由于在现有的水稻种质资源中,只有极... 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等)和稻纵卷叶螟等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上百亿公斤的稻谷损失和因化学防治而造成的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培育抗螟水稻品种,是预防和控制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的重要措施.由于在现有的水稻种质资源中,只有极少数野生水稻对螟虫具有一定抗性,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水稻 克螟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旱稻苗期抗旱性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育红 姚宇卿 +4 位作者 张灿军 吕军杰 张洁 王聪慧 李俊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4-137,164,共5页
选取旱稻苗期10个抗旱指标: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株高、叶片萎蔫度、叶片抗衰度及根部性状等,采用抗旱总级别法,确定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次序为N422s/R8272>郑旱6号>旱稻110>巴西陆稻>旱稻277>旱稻8号>郑旱7号>辽优30... 选取旱稻苗期10个抗旱指标: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株高、叶片萎蔫度、叶片抗衰度及根部性状等,采用抗旱总级别法,确定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次序为N422s/R8272>郑旱6号>旱稻110>巴西陆稻>旱稻277>旱稻8号>郑旱7号>辽优3072>郑州早粳,这与生产实际情况相符,说明用抗旱总级别法对旱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是科学的。分析了各指标与抗旱性的相关性,筛选出旱稻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有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叶片萎蔫度、根长、根干重、根冠比、根基粗等,参考指标有生物量和干旱后新生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反复干旱 抗旱性 抗旱总级别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卫星 朱德峰 +3 位作者 林贤青 张玉屏 陈惠哲 朱智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5-260,共6页
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的盆栽试验,在水稻幼穗分化至灌浆结实的不同时段,人为控制土壤水分以模拟干旱胁迫的发生,研究了中度干旱胁迫对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产量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段的中度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及穗部... 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的盆栽试验,在水稻幼穗分化至灌浆结实的不同时段,人为控制土壤水分以模拟干旱胁迫的发生,研究了中度干旱胁迫对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产量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段的中度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及穗部性状都有影响,最终籽粒产量均比正常供水时显著下降,穗分化15-30 d控水处理影响最大,其次是开花至花后15 d和花后15-30 d的控水处理,减产原因主要是结实率下降和千粒重降低。不同品种受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超级稻品种较普通杂交稻品种来说相对要小,但也有受影响较大的超级稻品种,大穗型品种(国稻6号、两优培九、Ⅱ优7号)受干旱胁迫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中穗型品种(天优998、Ⅱ优602、汕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干旱胁迫 产量因素 穗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育红 吕军杰 +6 位作者 张洁 李俊红 王聪慧 丁志强 张灿军 姚宇卿 李志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用干旱棚法,对11个旱稻品种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株高、穗长、穗下节、抽穗期、成产三因素、结实率、叶片失水率、叶片萎蔫度等性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变化及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产量的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旱稻抗旱性是... 用干旱棚法,对11个旱稻品种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株高、穗长、穗下节、抽穗期、成产三因素、结实率、叶片失水率、叶片萎蔫度等性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变化及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产量的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旱稻抗旱性是科学的、准确的,并用其对试验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定性分级;结合隶属函数法评价了其它生育指标与抗旱性强弱的关系,相对株高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对结实率、叶片萎蔫度(抽穗期)和相对穗粒数与抗旱系数呈显著相关性,抽穗期和相对穗下节长与抗旱系数相关性密切,其它性状与旱稻抗旱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抗旱性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列先 陈深 +7 位作者 刘景梅 司徒志谋 陈森 胡学应 罗森辉 杨健源 林佩珍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40,共3页
鉴定评价了广东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依656个品种对5个致病型的抗病谱,划分为6个抗性类型;品种间对广东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和强毒菌系Ⅴ型菌表现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等不同抗性水平;广东主栽品种均不抗Ⅴ型菌,对Ⅳ型... 鉴定评价了广东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依656个品种对5个致病型的抗病谱,划分为6个抗性类型;品种间对广东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和强毒菌系Ⅴ型菌表现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等不同抗性水平;广东主栽品种均不抗Ⅴ型菌,对Ⅳ型菌的抗性常规稻比杂交稻好;品种抗性来源,主要来自携有Xa4、xa5和Xa7基因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白叶枯病 抗性 鉴定 评价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超级稻品种茎秆结构特征及其与抗倒性和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惠杰 房贤涛 +1 位作者 何花榕 谢祖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9-913,共5页
为探讨超级稻品种的茎秆结构特征及其与抗倒伏性和产量因子的关系,以期为选育抗倒伏的水稻品种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选用福建省育成的经农业部认定的4个超级稻品种("Ⅱ优明86"、"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qu... 为探讨超级稻品种的茎秆结构特征及其与抗倒伏性和产量因子的关系,以期为选育抗倒伏的水稻品种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选用福建省育成的经农业部认定的4个超级稻品种("Ⅱ优明86"、"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2号")及对照品种"汕优63"为材料,按常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在成熟期每品种各选取有代表性的20个茎蘖,测定基部伸长节间的抗折力、各节间至穗顶的长度及鲜重、节间长度、粗度和秆壁厚度,并进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除"Ⅱ优明86"的倒1节间极显著短于对照外,超级稻品种各节间多数不同程度比对照长;各节间粗度多数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在节间壁厚方面,除"Ⅱ优明86"倒1节间极显著厚于对照外,其他多数低于对照;超级稻品种各节间的倒伏指数均大于对照,且多数达极显著水平,但倒伏指数均小于200,表明均具有较强的抗倒能力;茎秆基部3个伸长节间的抗折力与相应节间壁厚呈极显著正相关,各节间的倒伏指数与相应节间壁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株高、节间长、节间粗度关系不显著,显示供试品种的抗倒伏性能主要取决于节间秆壁的厚度;穗长与节间壁厚呈显著正相关,增加基部伸长节间壁厚有利于孕育大穗。在超级稻品种培育过程中,可寻找植株矮化以外的抗倒因素,培育茎秆壁厚实的品种,以增强品种的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茎秆性状 抗倒性 产量性状 品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水稻品种孕穗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涛 何霞红 +3 位作者 李成云 孙婷 赵娟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9,共5页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外界低温胁迫的反应不同,研究水稻的耐冷机制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云南栽培的楚粳26为材料,以常温[28℃(06:00—18:00)/25℃(18:00—06:00)]为对照,采用两种不同的昼夜低温处理,即:处理1[20℃(06:00—18:00)...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外界低温胁迫的反应不同,研究水稻的耐冷机制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云南栽培的楚粳26为材料,以常温[28℃(06:00—18:00)/25℃(18:00—06:00)]为对照,采用两种不同的昼夜低温处理,即:处理1[20℃(06:00—18:00)/12℃(18:00—06:00)]和处理2[18℃(06:00—18:00)/5℃(18:00—06:00)],探究该品种对不同外界处理处理的生理生化反应机制。研究表明:处理1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迅速增高,其他抗氧化酶未出现较大变化;处理2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花粉育性检测证实,处理2较处理1对花粉影响更大;同时,处理2较处理1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影响也更大,但都未对光合系统造成深度的伤害(>0.82)。结果证实:楚粳26对低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且抗氧化酶系统对抗低温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冷性水稻 低温 抗氧化酶活性 孕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首个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水稻品种白香占的选育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列先 成太辉 +4 位作者 朱小源 陈深 杨健源 孔德全 杨祁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19,28,共2页
利用抗Ⅴ型菌基因xa5结合稻瘟病抗源,选育出广东首个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并抗稻瘟病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白香占。该品种的育成,对提升我省抗病育种水平,解决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病区及稻瘟病区生产所需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 白香占 选育 抗白叶枯病Ⅴ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一种快速筛选抗二化螟转Btcry1Ab基因水稻的方法(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刚 崔海瑞 +2 位作者 舒庆尧 叶恭银 夏英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杭药性 二化螟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久英 陈光辉 +1 位作者 刘斌 刘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冷胁迫条件下,水稻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减小冷胁迫对其伤害。从膜脂过氧化、抗氧化系统、光合作用和抗冷调控途径;水稻耐冷性生理指标评价鉴定,水稻耐冷性QTL定位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耐冷研究... 冷胁迫条件下,水稻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减小冷胁迫对其伤害。从膜脂过氧化、抗氧化系统、光合作用和抗冷调控途径;水稻耐冷性生理指标评价鉴定,水稻耐冷性QTL定位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耐冷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冷 生理机制 QTL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晓飞 陆展华 +5 位作者 刘维 卢东柏 王石光 巫浩翔 方志强 何秀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革命”以来,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水稻的倒伏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以及优质化。水稻一旦发生...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革命”以来,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水稻的倒伏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以及优质化。水稻一旦发生较大面积倒伏将会导致产量的严重损失,同时导致稻米品质的严重下降。目前,随着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水稻倒伏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威胁水稻正常生产的巨大隐患之一。国内外研究者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在水稻抗倒伏的成因、机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抗倒伏遗传育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综述了“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的进展情况,同时结合多年来进行水稻抗倒伏研究工作的经验,全面分析了水稻抗倒伏研究的由来,明确了水稻倒伏的本质,归纳了水稻抗倒伏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水稻抗倒伏性的相关对策。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新时期水稻抗倒伏育种、栽培及分子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旨在为水稻抗倒伏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基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白叶枯病水稻恢复系 被引量:59
12
作者 薛庆中 张能义 +2 位作者 熊兆飞 李羽中 朱立煌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1-582,共2页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组合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但多数缺乏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多年来用常规技术改良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抗病性进展不快,其原因是已发现的多数抗病基因和恢复基因均属显性基因,在杂交后代中产生纯合重组体的概...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组合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但多数缺乏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多年来用常规技术改良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抗病性进展不快,其原因是已发现的多数抗病基因和恢复基因均属显性基因,在杂交后代中产生纯合重组体的概率很低,同时抗性鉴定手续繁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白叶枯病 恢复系培育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与育种材料抗气传病害鉴定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原宗英 武英鹏 +1 位作者 李艳芳 曾卫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用山西省目前小麦气传病害(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主要优势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的混合菌,采用人工接菌方法,对1111份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并对其中479份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进行条锈菌分小种鉴定,累计5357种次,为育种... 用山西省目前小麦气传病害(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主要优势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的混合菌,采用人工接菌方法,对1111份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并对其中479份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进行条锈菌分小种鉴定,累计5357种次,为育种提供抗病信息、抗源材料,并为小麦品种审定提供抗、耐病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育种材料 气传病害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杂草稻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国华 马殿荣 +7 位作者 刘晓亮 孔德秀 高齐 杨光 唐亮 高明超 徐正进 陈温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133,共7页
以杂草稻heb07-2、wr04-6及巴西陆稻IAPAR9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幼苗,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杂草稻及巴西陆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杂草稻heb07-2幼苗的叶片与根... 以杂草稻heb07-2、wr04-6及巴西陆稻IAPAR9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幼苗,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杂草稻及巴西陆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杂草稻heb07-2幼苗的叶片与根系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杂草稻heb07-2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它材料。杂草稻heb07-2细胞膜系统保持完整,膜质过氧化程度小于其它材料,表明干旱胁迫对杂草稻heb07-2伤害较小,具有较强苗期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干旱胁迫 苗期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籼稻新品种抗病性鉴定及筛选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小源 曾列先 +5 位作者 高汉亮 杨健源 陈进周 颜群 张晋 陈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5,共4页
基于自然诱发多点病圃田间鉴定以及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试验,对来自华南早晚籼135个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性鉴定。明确了近年来新品种(组合)抗性的基本情况及趋势、筛选出一批抗病新品种(组合),为华南地区抗性品种的利用以... 基于自然诱发多点病圃田间鉴定以及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试验,对来自华南早晚籼135个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性鉴定。明确了近年来新品种(组合)抗性的基本情况及趋势、筛选出一批抗病新品种(组合),为华南地区抗性品种的利用以及病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水稻正反交F_2群体的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石华 谭学林 谭亚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5-760,共6页
云南高寒稻区的地方粳稻品种小麻谷与籼稻细胞质的改良品系南34的正反交F1分别种植于海拔400,1 860和2 200 m的3个点,对6个F2群体的孕穗期耐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穗育性是对低温最敏感的性状,可用作孕穗期耐冷性的评价指标。F2(小麻... 云南高寒稻区的地方粳稻品种小麻谷与籼稻细胞质的改良品系南34的正反交F1分别种植于海拔400,1 860和2 200 m的3个点,对6个F2群体的孕穗期耐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穗育性是对低温最敏感的性状,可用作孕穗期耐冷性的评价指标。F2(小麻谷×南34)群体的平均孕穗期耐冷性均极显著高于同一海拔下产生的反交F2群体的表现(P<0.01)。同一组合在2 200 m海拔产生的F2群体平均孕穗期耐冷性均高于其余两海拔产生的群体,其中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在400 m海拔产生的群体。结果明确了杂种F1在高海拔低温条件下传粉产生的后代更耐低温,其中在粳稻细胞质背景下更为明显。在F2(小麻谷×南34)群体中耐冷性状的分布主要是受耐冷基因的作用,然而在其反交F2群体中耐冷性状的分布除受耐冷基因的作用外,还受到籼稻细胞质背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稻细胞质 F2群体 孕穗期耐冷性 海拔变异 配子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几丁质酶基因提高水稻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覃宏涛 肖晗 +1 位作者 孙宗修 徐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2-215,共4页
以农杆菌介导法将木霉内切几丁质酶基因ThEn - 42导入粳稻台北 - 30 9和农虎 6号中。PCR检测表示ThEn - 42己整合入水稻基因组中。在温室中进行的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 :T0 代转基因植株对纹枯病菌 (Rhizoc toniasolaniK櫣hn)的抗性得... 以农杆菌介导法将木霉内切几丁质酶基因ThEn - 42导入粳稻台北 - 30 9和农虎 6号中。PCR检测表示ThEn - 42己整合入水稻基因组中。在温室中进行的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 :T0 代转基因植株对纹枯病菌 (Rhizoc toniasolaniK櫣hn)的抗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T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纹枯病 抗病育种 哈茨木霉几丁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高抗稻瘟病优质稻新品种新黄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道强 李宏 +7 位作者 卢德城 赖穗春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曾列先 李康活 周少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0,共2页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具有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基因Xa-23的材料CBB23,2003年早造育成优质、中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绿油占/CBB23;2005年早造育成优质、高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黄华占//绿油占/CBB23;2008年晚造育成高抗稻瘟...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具有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基因Xa-23的材料CBB23,2003年早造育成优质、中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绿油占/CBB23;2005年早造育成优质、高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黄华占//绿油占/CBB23;2008年晚造育成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IV型菌1级,V型菌1~3级)的新黄占。新黄占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两年广东省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5.67%,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选育 Xa-23 CBB23 新黄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水稻耐冷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谊 王建军 游承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冷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亚洲各国对水稻耐冷性研究极为重视,在耐冷性育种和资源评价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就亚洲一些国家和机构对水稻耐冷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介绍.
关键词 水稻 耐冷性 资源评价 亚洲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汉祥 李燕芳 +2 位作者 张扬 张振飞 廖永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4-65,共2页
为评价几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采用苗期抗性鉴定、分蘖期蜜分泌量的测定以及田间褐飞虱种群动态调查的方法评价几个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玉香油占和中9优1462在苗期对褐飞虱表现为中抗,分蘖期分泌的蜜... 为评价几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采用苗期抗性鉴定、分蘖期蜜分泌量的测定以及田间褐飞虱种群动态调查的方法评价几个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玉香油占和中9优1462在苗期对褐飞虱表现为中抗,分蘖期分泌的蜜露量也少,田间成株期褐飞虱种群数量也少,对褐飞虱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粳籼89虽然苗期鉴定为感虫,但分蘖期蜜露分泌量较少,田间成株期褐飞虱种群数量最少,对褐飞虱表现出一定的成株期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