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23年口腔癌智慧医疗文献循证可视化及对比分析
1
作者 廖永珍 王晓辉 +2 位作者 邱洁 周加靓 丛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探究口腔癌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opus和PubMed数据库口腔癌智慧医疗主题英文文献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探究口腔癌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opus和PubMed数据库口腔癌智慧医疗主题英文文献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简称中国知网)数据库同主题中文文献,利用VOSviewer 1.6.18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被引频次、关键词进行循证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547篇英文文献和34篇中文文献,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近几年增长趋势更加明显;美国是该领域贡献最大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学术交流紧密,而我国跨国、跨机构、跨团队合作较局限,网络结构具有明显地域性。此外,人工智能辅助口腔癌诊治是国内外文献共同关注的重点,英文文献侧重新型诊断技术的深层探索,中文文献倾向智慧康养及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应用探究。结论口腔癌智慧医疗的持续发展使其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慧康养和中药特色药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日益深远,早期预警筛查亟待成为智慧医疗关爱口腔健康的重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智慧医疗 循证可视化 文献计量学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止性Stafne骨腔1例报道
2
作者 吴平凡 陈林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Stafne骨腔也被称为静止性骨腔,是一种发生在下颌骨舌面少有的骨质破损现象。临床上通常保持不变,患者多数只需定期检查。本文报道1例呈进行性增大的Stafne骨腔病例,介绍其诊疗过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进展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Stafne骨腔 增大 静止性骨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正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睿阳 刘凯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正颌外科是一种通过切开畸形的上下颌骨骨段,将牙-颌骨复合体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以建立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并改善面部外形的外科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结合内镜、压电手术刀、激光、导航和... 正颌外科是一种通过切开畸形的上下颌骨骨段,将牙-颌骨复合体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以建立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并改善面部外形的外科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结合内镜、压电手术刀、激光、导航和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器械的微创正颌外科凭借着其创伤小、精确度高等优势,逐渐成为正颌外科领域中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目前,微创正颌外科的临床应用尚未得到系统性阐述。鉴于其对正颌外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该文将对微创正颌外科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与展望,旨在为未来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微创 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瓣重建颌骨区域角化黏膜增量术后软组织愈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聂骏男 董佳芸 路瑞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评估颌骨重建区域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量手术(keratinized mucosa augmentation,KMA)术后受区、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并与天然颌骨牙龈移植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术后维护提供指导,同时分组比较临床经验对KMA术后愈合评价的影响。方法:... 目的:评估颌骨重建区域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量手术(keratinized mucosa augmentation,KMA)术后受区、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并与天然颌骨牙龈移植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术后维护提供指导,同时分组比较临床经验对KMA术后愈合评价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完成颌面部肿瘤切除、腓骨瓣或髂骨瓣重建及种植修复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转诊牙周科行角化黏膜增量手术,拍摄重建区域游离龈移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周和术后3个月的口内像,拍摄腭部供区术前、术后3周的口内像。由4位低年资医师(工作经验<10年)和3位高年资医师(工作经验≥10年)作为评分者,运用早期愈合指数(early healing index,EHI)、早期伤口愈合评分(early wound healing score,EHS)及粉红美学评分(the pink esthetic score,PES)根据所得口内像对重建区域软组织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并由高年资医师对比天然颌骨牙龈移植愈合效果作出10分制评价。结果:26位颌骨重建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34.2±10.2)岁,男11例,女15例,其中腓骨瓣重建13例,髂骨瓣重建13例。平均每位患者种植体数目为(3.2±0.7)枚。在受区,术后3周EHS评价体系得分为7.0(4.0,9.0),其子项——临床再上皮化征象(clinical signs of re-epithelialization,CSR)得分为6.0(3.0,6.0),凝血情况(clinical signs of haemostasis,CSH)得分为1.5(1.0,2.0),炎症表现(clinical signs of inflammation,CSI)得分为1.0(0.0,1.0)。这说明纳入患者术后3周受区伤口整体表现为切缘基本合并,切口处有少量纤维蛋白线同时伴有一定的红肿。EHI在受区得分为2.0(1.5,2.5),表示术后3周切口基本闭合且有少量纤维蛋白线。远期愈合评价体系PES[2.5(2.0,3.0)],以及其子项颜色[1.0(1.0,1.5)]、质地[1.5(1.0,2.0)]与天然颌骨周围软组织相比略有差异。在腭部供区,术后3周EHI[1.3(1.0,2.5)]得分较低,EHS[8.5(6.0,10.0)]得分较高,说明供区软组织愈合较好。在不同年资医师间,受区愈合评价中除CSI项低年资组高于高年资组,其余项为高年资组显著高于低年资组,EHS评价体系的子项CSH则在不同年资的分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年资医师对比天然颌骨牙龈移植愈合效果进行比较的十分制评分结果为8.5(7.5,9.5),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89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91~0.949],提示KMA术后愈合效果欠佳。结论:颌骨重建区域KMA术后愈合相对较慢,需要做好患者的术后管理,临床经验对颌骨重建患者KMA术后伤口愈合评价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龈移植 角化黏膜增量手术 颌骨重建 愈合评价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口面裂的分级分类诊疗专家共识
5
作者 李承浩 安阳 +11 位作者 段小红 郭应坤 刘珊玲 罗红 马端 任芸芸 王旭东 吴晓珊 谢红宁 朱洪平 朱军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识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先天口面裂进行详细的分级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指南,为患者家庭应对产前筛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对我国预防和控制严重出生缺陷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口面裂 分级分类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对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安玮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姚志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6-983,共8页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甲基...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甲基腺嘌呤(3-MA)(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叶黄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MA+叶黄素组建立兔TMJA模型,假手术组兔仅暴露组织不进行手术。叶黄素组兔给予10 mg·kg^(-1)叶黄素,3-MA+叶黄素组兔给予15 mg·kg^(-1)3-MA和10 mg·kg^(-1)叶黄素。所有药物均于手术后24 h开始通过兔耳缘静脉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注射3个月。完成后取手术侧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评估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AKT、磷酸化AKT(p-AKT)、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受体蛋白(P6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解聚蛋白酶5(ADAMTS-5)、蛋白聚糖(aggrecan)和Ⅱ型胶原(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检测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eclin-1、ATG5、P62、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Beclin-1、ATG5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与叶黄素组比较,3-MA+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Beclin-1、ATG5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减少(P<0.05);与叶黄素组比较,3-MA+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减少(P<0.05)。结论:叶黄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改善TMJA兔的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颞下颌关节强直 软骨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腭裂患者辅音构音表现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尹恒 蔡易廷 +4 位作者 张博宇 张乐汶 吴敏 罗枭 石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分析隐性腭裂患者辅音构音表现及语音清晰度,为临床隐性腭裂患者语音评估和后期语音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5岁以上隐性腭裂术前患者333例,其中腭咽闭合完全196例,腭咽闭合不全137例;男184例,女149例,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腭咽... 目的分析隐性腭裂患者辅音构音表现及语音清晰度,为临床隐性腭裂患者语音评估和后期语音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5岁以上隐性腭裂术前患者333例,其中腭咽闭合完全196例,腭咽闭合不全137例;男184例,女149例,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腭咽闭合功能下患者辅音正确率(PCC)、错误类型及其发生率。结果333例患者中,145例(43.54%)全部辅音构音正常,188例(56.46%)存在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其中66例(19.82%)有代偿性构音行为,男、女性患者间构音错误没有显著差异。所有辅音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鼻音、边音、擦音、塞音、塞擦音。在构音错误类型中,替代是最常见的错误,发生率为35.93%,其次为省略(34.62%)、代偿(25.51%)。塞音平均正确率为73.27%,擦音为78.20%,塞擦音为69.29%,边音和鼻音为93.39%。塞音和擦音发生率最高的错误类型是替代,塞擦音发生率最高的错误是省略;代偿性错误发生率最高的是塞擦音,鼻音和边音没有出现代偿性错误。结论替代、省略和代偿依次为隐性腭裂患者最常见的构音错误,可发生在所有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构音障碍严重程度与性别无关,与腭咽闭合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腭裂 辅音正确率 构音障碍 代偿性构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相关颌面部血管畸形1例
8
作者 孟鑫 张静睿 +5 位作者 张诗涵 程龙龙 侯明 王买全 蔺栋鹏 王永功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1-533,共3页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血管畸形相关疾病,主要影响皮肤、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其潜在的消化道大出血及脑出血风险,口腔科医师及时识别并转诊至相关科室对改善患者预后及...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血管畸形相关疾病,主要影响皮肤、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其潜在的消化道大出血及脑出血风险,口腔科医师及时识别并转诊至相关科室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升其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文报告1例颌面部血管畸形相关的BRBNS患者,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旨在提高口腔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血管畸形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消化道血管畸形 临床诊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掀盖法”拔除左下后牙区埋伏多生牙伴囊肿1例
9
作者 郭美玲 徐微 王予江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3-726,共4页
多生牙是临床常见的牙齿数目异常,可发生在颌骨的任何位置,埋伏多生牙可导致邻牙移位、牙根吸收、颌骨囊肿,常需手术拔除。传统方法拔除埋伏多生牙时需大量去骨,导致骨组织大量丢失,手术创伤大。本文报道超声骨刀“掀盖法”拔除左下后... 多生牙是临床常见的牙齿数目异常,可发生在颌骨的任何位置,埋伏多生牙可导致邻牙移位、牙根吸收、颌骨囊肿,常需手术拔除。传统方法拔除埋伏多生牙时需大量去骨,导致骨组织大量丢失,手术创伤大。本文报道超声骨刀“掀盖法”拔除左下后牙区埋伏多生牙伴囊肿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掀盖法 多生牙 拔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牙源性角化囊肿术后病理性骨折保守治疗1例及文献分析
10
作者 徐晨 常红光 +1 位作者 邵强 宋永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颌骨囊肿术后病理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临床罕见。一旦出现病理性骨折,处理往往较为棘手,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本文报道1例颌骨多发牙源性角化囊肿术后下颌骨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案,治疗效果良好。同... 颌骨囊肿术后病理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临床罕见。一旦出现病理性骨折,处理往往较为棘手,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本文报道1例颌骨多发牙源性角化囊肿术后下颌骨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案,治疗效果良好。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骨折 牙源性角化囊肿 下颌骨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盖髓材料治疗龋源性露髓恒牙的临床疗效比较
11
作者 于汶源 史文毅 +2 位作者 万梅 邵禹 陈正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比较Bio-dentine、iRoot BP Plus、TheraCal■LC和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龋源性露髓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龋源性露髓恒牙360颗。随机分为A组(Bio-dentin... 目的:比较Bio-dentine、iRoot BP Plus、TheraCal■LC和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龋源性露髓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龋源性露髓恒牙360颗。随机分为A组(Bio-dentine组)、B组(iRoot BP Plus组)、C组(TheraCal■LC组)和D组(氢氧化钙组),每组90颗。比较4组盖髓时长。治疗后第1、3、6、12个月测量并计算成功率以及牙本质桥的厚度和密度。结果:在盖髓时长方面,C组小于A、B组,A、B组小于D组(P<0.05)。在成功率方面,第1个月,4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月,A组高于C组(P<0.05);第6、12个月,A、B两组高于C、D组(P<0.05)。在牙本质桥厚度方面,第1个月,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P<0.05);第3、6、12个月,A、B两组高于C、D组(P<0.05)。在牙本质桥密度方面,第1、3、6、12个月,A、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P<0.05)。结论:对于龋源性露髓恒牙,Bio-dentine与iRoot BP Plus疗效相当,且均优于TheraCal~?LC和氢氧化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源性露髓 直接盖髓术 Bio-dentine iRoot BP Plus TheraCal■LC 氢氧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00a/14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轴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姚曼曼 仇永乐 +4 位作者 刘铁军 路月亭 路华林 尚宏悦 董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目的 基于公共数据库探索微小RNA (miRNA) 200a/14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STAT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构建预后模型,探讨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仿生明胶外泌体颗粒递送miRNA200a/14... 目的 基于公共数据库探索微小RNA (miRNA) 200a/14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STAT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构建预后模型,探讨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仿生明胶外泌体颗粒递送miRNA200a/141进而调节STAT4,评估在OSCC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核酸保护能力及抗癌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OSCC相关miRNA及信使RNA表达测序数据,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评估miRNA200a/141与STAT4的表达水平和临床相关性。制备负载miRNA200a/141的仿生明胶外泌体纳米颗粒(GNP-EXO-miRNA200a/141),进行Transwell迁移、细胞划痕和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评估纳米颗粒对SCC25细胞的作用,并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SCC25细胞中STAT4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NA200a/141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其靶标STAT4的表达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制备的GNP-EXO-miRNA200a/141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在细胞实验中,GNPEXO-miRNA200a/141显著抑制了SCC2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下调了STAT4的表达。结论 miRNA200a/141通过调节STAT4在OSCC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望成为OSC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微小RNA 200a/14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外泌体 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调控成骨成血管功能促进颌骨缺损愈合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志凯 刘航航 +3 位作者 刘士博 李帛伦 刘瑶 罗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7,共9页
目的 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在体内外条件下对小鼠成骨成血管功能及颌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使用SIRT1特异性激活剂及抑制剂干预小鼠胚胎前体成骨细胞(MC3T3-E1)及小鼠颌骨缺损,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 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在体内外条件下对小鼠成骨成血管功能及颌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使用SIRT1特异性激活剂及抑制剂干预小鼠胚胎前体成骨细胞(MC3T3-E1)及小鼠颌骨缺损,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多种方式,研究SIRT1对MC3T3-E1细胞成骨成血管因子表达、小鼠颌骨缺损愈合及颌骨缺损成骨成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 细胞实验中SIRT1激活时可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成血管因子表达和ALP活性;动物实验中SIRT1激活可促进颌骨缺损的愈合,同时增强颌骨缺损区域成骨成血管功能;抑制SIRT1活性时则会抑制上述过程。结论 SIRT1可通过调控小鼠颌骨成骨成血管功能促进颌骨缺损的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血管生成 颌骨缺损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促进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14
作者 高阳 高林波 +1 位作者 史春 吴大雷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sEV对骨缺损修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小鼠PRP-sEV,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对PRP-sEV大小、结构以及标志蛋白进行鉴定。采用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建立小鼠颅骨缺损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PRP-sEV对骨缺损修复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PRP-sEV大小约为120 nm,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PRP-sEV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细胞外囊泡阳性标志蛋白CD63、CD81、凋亡连接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均呈阳性,微囊表面标记物CD40呈阴性。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正常摄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P-sEV促进成骨标志蛋白BMP-2及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RP-sEV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MP-2及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P-SEV可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模型 富血小板血浆 小细胞外囊泡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唾液腺内镜的临床操作及技能培训规范
15
作者 张博文 门乙 韩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2,共5页
唾液腺内镜的出现,根本性地改变了唾液腺疾病的诊疗方式,对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全国范围内,能够熟练使用唾液腺内镜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数量较少,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的口腔院校并未形成规范标准的... 唾液腺内镜的出现,根本性地改变了唾液腺疾病的诊疗方式,对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全国范围内,能够熟练使用唾液腺内镜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数量较少,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的口腔院校并未形成规范标准的唾液腺内镜医生的技能培训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培训的内容和考核标准。本文通过临床和培训的相关经验,强调唾液腺内镜的临床操作规范和技能培训对于唾液腺内镜医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旨在推动唾液腺内镜治疗的普及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唾液腺内镜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裂整复的创新理念、方法与技术
16
作者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单侧唇裂整复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绩与困难依然并存。虽然唇裂整复术方法已经度过了快速发展期,但临床仍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改进单侧唇裂整复术方法为目标,对唇裂整复术的属性、理念转变、术式、... 单侧唇裂整复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绩与困难依然并存。虽然唇裂整复术方法已经度过了快速发展期,但临床仍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改进单侧唇裂整复术方法为目标,对唇裂整复术的属性、理念转变、术式、技术、继发畸形的分类及整复方法等方面,结合笔者的研究与体会,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整复 理念 术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牙齿缺失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的比较
17
作者 高芳 解凤磊 +4 位作者 赵腾飞 李钰 王忠涵 闫声明 费利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评估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牙齿缺失老年患者80例,男33例,女4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 目的评估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牙齿缺失老年患者80例,男33例,女4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Supreme喉罩组(S组)和SaCo可视喉罩组(V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放置胃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喉罩置入前即刻、喉罩置入后即刻、喉罩置入后1 min、拔除喉罩前即刻、拔除喉罩后即刻、拔除喉罩后1 min的HR、MAP、SpO_(2)。记录内窥镜显露分级(EVGS)、对位准确例数、气道密封压、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漏气发生例数以及喉罩放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喉罩首次置入成功例数、喉罩置入和拔除时间、拔管后30 min的Aldrete苏醒评分和术后1 d恢复质量评分(QoR-15)。结果与喉罩置入前即刻比较,喉罩置入后1 min两组HR明显增快(P<0.05),且S组HR明显快于V组(P<0.05)。与S组比较,V组对位准确率、气道密封压、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漏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喉罩置入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EVGS、P_(ET)CO_(2)、喉罩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V组患者术后24 h内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30 min的改良Aldrete苏醒评分、术后1 d QoR-15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牙齿缺失老年患者的气道管理中,SaCo可视喉罩较Supreme喉罩具有更高的对位准确率和更低的漏气发生率等优势,可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o可视喉罩 SUPREME喉罩 老年 牙齿缺失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珍珠层结构增强的丝蛋白GBR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杨飞宇 徐文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6-912,共7页
目的制备文石片(AP)增强的丝蛋白(SF)引导性骨再生(GBR)膜,通过测试其拉伸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研究其作为新型骨组织再生屏障膜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氧化法从天然鲍鱼壳(AS)中提取AP,通过溶液浇筑和蒸发自组装技术制备... 目的制备文石片(AP)增强的丝蛋白(SF)引导性骨再生(GBR)膜,通过测试其拉伸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研究其作为新型骨组织再生屏障膜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氧化法从天然鲍鱼壳(AS)中提取AP,通过溶液浇筑和蒸发自组装技术制备不同组分比例的AP-SF复合膜和纯SF膜,在湿态条件下使用万能力学机测试其拉伸性能。取拉伸强度最大的AP-SF膜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XRD)来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在表面的黏附情况,CCK-8及活死细胞染色探究AP-SF膜的生物相容性。使用碱性磷酸酶染色(ALP)和茜素红染色(ARS)检测各组rBMSCs的成骨向分化情况。结果成功从AS中提取出AP,且由SF和AP固含量为10∶9的混合溶液制备出的膜的湿态拉伸性能最强,达8.46 MPa,AP-SF膜的CCK-8和活死细胞染色试验结果与空白组及SF组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种膜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ALP试验和ARS结果表明AP-SF膜相比SF膜具有更明显的促进rBMSCs成骨分化的能力。结论制备的AP-SF膜兼具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片 丝素蛋白 珍珠层 引导性骨再生膜 骨缺损修复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软组织创口闭合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梦媛 郭玉兴 张新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是因治疗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使用抗骨吸收、抗血管生成等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颌骨感染坏死性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RONJ的治疗原则尚未取得统一意见,目前多建议进...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是因治疗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使用抗骨吸收、抗血管生成等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颌骨感染坏死性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RONJ的治疗原则尚未取得统一意见,目前多建议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手术重点主要集中在坏死骨的去除上,软组织创口的有效闭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术后口腔黏膜愈合不良、创口裂开、骨面暴露、反复感染等并发症较多,治疗效果较差。病变切除后软组织创口的有效处理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步骤,已成为临床上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多种MRONJ术后软组织创口闭合技术,包括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带蒂颊脂垫瓣、鼻唇瓣、下颌舌骨肌瓣和下颌下腺转位、颏下岛状瓣、游离皮瓣移植以及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就这些技术适用情况和优缺点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双膦酸盐 颊脂垫 颏下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2对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丽婵 刘芷言 +6 位作者 刘震宇 刘鹏 毛遂 张云森 胡宪文 李锐 陶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5,603,共8页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2(SIRT2)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下对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方法对1~2 d内的C57BL/6乳鼠心脏进行无菌摘取,碎化为组织匀浆、消化、过滤后提取分离的CFs。CFs贴壁生长至70%~80%汇合度后,加入An...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2(SIRT2)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下对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方法对1~2 d内的C57BL/6乳鼠心脏进行无菌摘取,碎化为组织匀浆、消化、过滤后提取分离的CFs。CFs贴壁生长至70%~80%汇合度后,加入AngⅡ诱导构建体外CFs活化增殖模型,AngⅡ刺激24 h后分别向各组CFs转染空载质粒及SIRT2过表达质粒,后继续培养1~2 d。应用RT-qPCR方法检测SIRT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骨膜素(POSTN)和Ⅰ型胶原A1(Col1A1)的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方法探测SIRT2、PCNA、POSTN和Col1A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CCK-8法与EdU法探测CFs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CFs迁移能力。结果与CFs空白对照组相比,AngⅡ导致CFs的SIRT2表达量减少与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增多,同时CFs的活化增殖明显增高。使用质粒过表达SIRT2上调AngⅡ诱导环境下CFs SIRT2表达后,与空载组相比,过表达组SIRT2表达上调,胶原纤维蛋白表达量降低,同时CFs的增殖与活化明显减少。结论过表达SIRT2能抑制AngⅡ诱导的胶原纤维沉积与CFs活化增殖,SIRT2通过调节AngⅡ诱导环境下CFs活化与增殖,也为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2 心肌成纤维细胞 AngⅡ 增殖 迁移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