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蕾 申国立 +1 位作者 沙影丽 曹红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一系列符合儿童危重症抢救的SOP,通过护士自身抢救能力评价、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应用后,92%的护士认为抢救能...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一系列符合儿童危重症抢救的SOP,通过护士自身抢救能力评价、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应用后,92%的护士认为抢救能力得到提高(P<0.05);医护配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P<0.05);抢救成功率提高(P<0.05)。结论制定并应用多部门协同的护理SOP,提高了儿科急诊护理团队的救护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提升了儿童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救 标准操作流程 急诊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新生儿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晓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9期58-58,60,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为同类疾病的护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呕吐病例7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出现呕吐的原因,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新生儿呕...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为同类疾病的护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呕吐病例7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出现呕吐的原因,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包括喂养不当18例(25.71%),咽下综合征12例(17.14%),胃食管反流10例(14.28%),新生儿感染20例(28.57%),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7.14%),颅脑疾病5例(7.14%)。患者经积极的救治及护理后情况得到好转,无患儿死亡,其中治愈65例(92.86%),好转3例(4.28%),放弃治疗2例(2.86%)。结论对新生儿呕吐查明病因,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策略能改善新生儿呕吐的症状,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呕吐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APP引导下知识构建对护士疫情期间培训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沙影丽 姜慧轶 闫雯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27-429,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机APP引导下的知识构建对护士疫情期间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2020年3月16日某三甲医院儿科护士32名,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疫情期间,采用手机APP引导下的网络学习方式进行培训,与疫情之前护士集中到科... 目的分析手机APP引导下的知识构建对护士疫情期间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2020年3月16日某三甲医院儿科护士32名,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疫情期间,采用手机APP引导下的网络学习方式进行培训,与疫情之前护士集中到科室进行开会、学习的方式进行比较,观察改善方法前后护士现场抽查考试成绩、学习效率及护士满意度。结果比较改善前后抽查考试成绩,改善后学习效果未受影响;比较改善前后护士学习评价耗费时间、答题平均耗费时间、路程平均耗费时间,改善后护士时间管理效率明显高于改善前;比较改善前后护士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整体满意度,改善后护士满意度高于改善前。结论通过比较改善前后护士抽查考试成绩、护士时间管理以及护士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通过手机APP引导下的学习方法来完成疫情期间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学习及工作效率,还能提高护士时间管理能力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培训 手机APP 知识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绩效考核工作态度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其红 张华君 胡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55-56,共2页
目的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保证优质护理的落实。方法设计护士工作态度评价表,使用该表考核得分作为每月护士绩效考核重要的一部分。结果应用后科室护士积极性、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结论护士绩效考核工... 目的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保证优质护理的落实。方法设计护士工作态度评价表,使用该表考核得分作为每月护士绩效考核重要的一部分。结果应用后科室护士积极性、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结论护士绩效考核工作态度评价量表在护士绩效考核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工作态度 评价量表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沁媛 林颖 +2 位作者 徐颖 王静 范燕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所选患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所选患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取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联合综合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的摄奶量、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观察组在护理5 d后的摄奶量多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 d、3 d、5 d后,2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护理3 d、5 d后,2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护理1 d后;护理5 d后,2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护理3 d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MDI和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可促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尽早康复,改善其智能和运动的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评估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朴 周乐山 +1 位作者 金梦 黄亚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61,共4页
随着睡眠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婴儿睡眠问题亦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家长的关注。Mindell等[1]对超过10个不同国家的10085名0~5岁婴幼儿睡眠进行调查发现,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47.2%,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 随着睡眠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婴儿睡眠问题亦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家长的关注。Mindell等[1]对超过10个不同国家的10085名0~5岁婴幼儿睡眠进行调查发现,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47.2%,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婴儿良好的睡眠对其体格、认知、气质发育及神经运动形成有重要意义[2],持续的婴儿睡眠问题会对婴儿及其家庭造成诸多不良影响[3]。近年来,如何有效改善婴儿睡眠问题,缓解母亲产后不良情绪已成为困扰家长的主要问题[4],因此,使用正确的方式评估婴儿睡眠问题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十分重要。本文从婴儿睡眠问题的定义、危害、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加强婴儿睡眠管理、改善婴儿睡眠质量、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睡眠问题 影响因素 睡眠评估 睡眠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感知家庭参与儿科临床实践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晴 张春梅 +4 位作者 班晓辉 王志虎 牛韩菲菲 李佩佩 李雪纯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98,共4页
家庭是医疗保健的最佳资源,儿科护理的既定基础就是家庭参与。在儿科实施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的模式可以使父母感知授权和满足感,减轻家庭、儿童和医护人员的压力,大幅提升护理质量[1]。FCC在儿科护理中变得越来越重... 家庭是医疗保健的最佳资源,儿科护理的既定基础就是家庭参与。在儿科实施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的模式可以使父母感知授权和满足感,减轻家庭、儿童和医护人员的压力,大幅提升护理质量[1]。FCC在儿科护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护士是与患儿及其家庭接触最密切的人,是在儿科实施FCC的关键,但目前护理人员对FCC缺乏正确理解、相关指导支持及保障措施,没有将FCC理念融入日常实践的行动计划,导致护理人员和家庭对FCC没有共同的理解和承诺,FCC在儿科应用并不理想[2]。准确评估护理人员对家庭参与儿科临床实践的态度及看法是实施FCC的前提,因此,本文对护士感知家庭参与儿科临床实践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实施FCC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家庭 护士 测评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博 李陕区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6期760-761,共2页
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改进传统的带教方法,因人施教,着眼于提高护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 护理教学 儿科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叶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3062-3063,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护理 临床症状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评分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会娟 李翠花 常小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2082-208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邓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基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邓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CFA-DC、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FA-D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BS、GMFM-88、FMA评分均较高,睡眠潜伏期较短,夜间觉醒次数较少(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平衡等功能好转,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 个体化康复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11
作者 罗听薇 张娜 +3 位作者 唐倩 宋青青 向玉琼 朱丽辉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两名研究者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662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虚拟现实技术可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GMFM-88进行评估时)[SMD=0.61,95%CI(0.07,1.14),P=0.03]、平衡功能(干预时长≥12周)[SMD=0.91,95%CI(0.51,1.31),P<0.001]、10 m步行速度[MD=0.14,95%CI(0.01,0.27),P=0.04],但对功能独立性、2 m步行速度的改善不显著(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对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10 m步行速度有一定积极意义,在改善功能独立性、2 m步行速度方面效果尚不明显,未来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脑瘫 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内科的科学护理体会
12
作者 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X期59-60,共2页
儿童肾内科的科学护理应立足儿童肾内科的特殊性,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重视对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重视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使患儿更好地恢复健康。本文着重从心理护理、腹透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儿童肾内... 儿童肾内科的科学护理应立足儿童肾内科的特殊性,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重视对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重视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使患儿更好地恢复健康。本文着重从心理护理、腹透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儿童肾内科的科学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内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方案应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琼花 施培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对其神经、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6例HIE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对其神经、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6例HIE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神经行为、应激反应指标、体格发育水平及智能发育商(DQ)。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D-乳酸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的身长、体重和头围均大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6月龄和12月龄的各能区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提高HIE新生儿的神经、体格和智能发育,并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循证护理 应激反应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链式护理法对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全合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3期6316-6318,共3页
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法对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14例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依照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 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法对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14例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依照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层级链式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遵医行为、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遵医率(94.74%)高于对照组(82.46%)(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喘憋、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区环境、专业技能、责任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链式护理法可提高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遵医行为,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且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链式护理法 学龄期 喘息性支气管炎 遵医行为 护理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晓慧 袁俊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应用 新生儿 HIE/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卢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66例脑血栓患者分为reference组(n=33)和observation组(n=33).为reference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 目的:探讨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66例脑血栓患者分为reference组(n=33)和observation组(n=33).为reference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为observation组患者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表(ESS)的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reference组患者相比,observation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ADL的评分均更高,其ESS的评分更低,P<0.05.结论: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