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5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特征与高频症状的增龄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乐霄 王玫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39-1445,1452,共8页
背景主观症状是老年患者就诊和再入院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症状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目前少有研究关注老年患者症状的增龄性变化,由此降低了老年患者症状管理的针对性、动态性和前瞻性。目的探究近10年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特征... 背景主观症状是老年患者就诊和再入院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症状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目前少有研究关注老年患者症状的增龄性变化,由此降低了老年患者症状管理的针对性、动态性和前瞻性。目的探究近10年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特征、高频症状的发生率及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为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症状管理、功能改善提供参考和方向。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医渡云”医学数据检索与应用平台进行检索,通过平台结果分析界面提取住院科室、疾病诊断前5位统计数据、患者症状统计数据,以症状发生率≥5%定义为高频症状,老年住院患者的高频症状分为共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症状6大类。采用例(%)描述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科室、疾病诊断、症状分布情况。分析50~<60岁(老年前期)、60~<70岁(低龄老年)、70~<80岁(中高龄老年)、≥80岁(高龄老年)住院患者高频症状的差异。采用Origin绘制散点图和曲线图描述患者症状随年龄增长发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1214387例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其中老年前期患者465488例(38.33%),低龄老年患者422935例(34.83%),中高龄老年患者235364例(19.38%),高龄老年患者90600例(7.46%)。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住院科室排列第1位为心血管内科;老年前期患者疾病诊断排列第1位为恶性肿瘤化疗,低龄和中高龄老年患者为高血压,高龄老年患者为冠心病。50~<60岁年龄段住院患者高频症状为12项,60~<70岁年龄段高频症状为14项,70~<80岁年龄段高频症状为19项,≥80岁年龄段高频症状为23项。高频症状以体力下降、体重下降、咳嗽、胸闷、消化不良较为突出,呼吸系统症状随年龄呈现“高增长”趋势,消化系统症状增龄性变化呈现异质性,神经、循环、泌尿系统症状发生率随年龄呈现相对“低增长”趋势。结论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各系统症状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增长趋势,不同症状随年龄的变化速率不同,70岁以后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诊断、高频症状的数量和发生率均较低龄老年人发生了大幅变化,增龄性变化的作用开始凸显,70岁可能成为老年住院患者整体状况衰退的重要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征和症状 主诉 症状 功能能力 增龄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微小RNAs调控心肌线粒体稳态:运动改善心力衰竭的新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毋江波 鲍蒙蒙 +1 位作者 方李 刘晨晨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囊泡,其携带了丰富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RNA分子,在细胞分化、增殖和生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动可促进外泌体分泌,并促进...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囊泡,其携带了丰富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RNA分子,在细胞分化、增殖和生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动可促进外泌体分泌,并促进其内容物miRNAs发挥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miRNAs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密切,且运动会改变体液和组织中外泌体miRNAs的表达。外泌体miRNAs是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纤维化、促进心肌线粒体功能和增强心肌细胞存活等作用改善心力衰竭。本文对外泌体miRNAs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以及运动通过外泌体miRNAs改善心力衰竭的线粒体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miRNAs 心肌 线粒体稳态 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热敏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侯晓钰 李娅 +3 位作者 宋宜安 何田慧 张洁 胥建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的:探讨致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MnPO)热敏神经元(WSNs)放电活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雌性小鼠MnPO冠状脑片,灌流含有突触阻断剂(STBs)的人工脑脊液(ACSF),改变灌流液温度的同时... 目的:探讨致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MnPO)热敏神经元(WSNs)放电活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雌性小鼠MnPO冠状脑片,灌流含有突触阻断剂(STBs)的人工脑脊液(ACSF),改变灌流液温度的同时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鉴定WSNs。32个MnPO WSNs分为基础放电组(n=32)和PGE_(2)组(n=32),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MnPO WSNs分别灌流ACSF和1μmol·L-1PGE_(2)后的放电频率。选择灌流PGE_(2)后放电频率明显改变且活性良好的MnPO WSNs(n=21),分为PGE_(2)受体E系列前列腺素受体(EP)1拮抗剂(EP1 ant)+PGE_(2)组(n=7)、EP3 ant+PGE_(2)组(n=7)和EP4 ant+PGE_(2)组(n=7),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MnPO WSNs分别灌流3μmol·L-1EP1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10μmol·L-1EP3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及10μmol·L-1EP4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后的放电频率。结果:灌流含有STBs的ACSF后,共有188个雌性小鼠的MnPO神经元进行了内在温度敏感系数(以m值表示)的鉴定,其中32个神经元的m值≥0.8,被鉴定为MnPO WSNs,占所有记录神经元的17%。与基础放电频率比较,加入PGE_(2)后MnPO的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5);与PGE_(2)组比较,EP3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百分比改变降低(P<0.05);与PGE_(2)组比较,EP1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的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GE_(2)组比较,EP4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的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性小鼠MnPO存在约17%的WSNs;PGE_(2)可通过突触后的机制经EP3受体直接抑制雌性小鼠MnPO WSNs的放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前列腺素E2 视前区正中核 热敏神经元 EP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在高盐诱导小鼠平滑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仲威 戴芝银 +2 位作者 崔星钢 李波 姜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5,共9页
目的: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NFAT5)抑制剂KRN5在高盐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每组10只,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构建小鼠... 目的: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NFAT5)抑制剂KRN5在高盐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每组10只,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构建小鼠自然衰老模型;分离培养小鼠VSMCs,将VSMCs分为正常组、衰老组、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和VSMCs衰老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和VSMCs中NFAT5和磷酸化的组蛋白H2A变异体X (γ-H2AX)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FAT5、 γ-H2AX、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P16)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 (P2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β-gal染色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主动脉组织衰老阳性面积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明显减少(P<0.01)。免疫荧光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小鼠VSMCs中γ-H2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SA-β-gal染色和NFAT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RT-qPCR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FAT5对高盐诱导小鼠VSMCs衰老可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衰老 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KRN5 血管平滑肌细胞 Β-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对比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
5
作者 孙硕 刘文佳 +3 位作者 张浩 王明霄 鱼笑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6-711,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急进海拔4411 m的高原地区10 h后路易斯湖评分(LLS)结果划分AMS组(n=9)与无AMS组(n=63);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各状态下AMS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单一及联合VM状态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结果轻度VM下ICA搏动指数(PI ICA)、中度VM下IJV面积(S IJV)及重度VM下IJV阻力指数(RI IJV)均为AMS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联合VM状态模型(AUC=0.869)预测AMS的效能高于单一VM状态模型(AUC=0.698~0.738)。结论基于轻度VM PI ICA、中度VM S IJV及重度VM RI IJV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过渡期管理在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高媛 李楠 +3 位作者 陈芳 邢思琦 王祎雪 蔡艳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08,1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干预周期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过渡期准备水平、自我管理效能。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过渡期准备水平得分、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癫痫患者的过渡期准备水平和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少年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过渡期管理 过渡期准备水平 自我效能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免疫细胞中潜在药物成瘾生物标记物及其m RNA定量分析的动态特征与应用前景
7
作者 吴美霖 王一凡 +4 位作者 段文劲 党王杰 韩静 任维 段海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3-614,共12页
药物成瘾是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止药物复吸行为产生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难点。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可动态反映中枢系统中相关标记物的含量水平,相比传统行为心理分析具有更加有效地识别成瘾状态的潜力。通过分析外周血中成瘾相关的... 药物成瘾是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止药物复吸行为产生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难点。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可动态反映中枢系统中相关标记物的含量水平,相比传统行为心理分析具有更加有效地识别成瘾状态的潜力。通过分析外周血中成瘾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来辅助评估戒治人员的易感性、戒治反应和戒治成效,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减少成瘾药物复吸的发生概率。本文综述了当前药物成瘾主要的外周血免疫细胞潜在生物标记物,总结了在不同药物成瘾类型和成瘾状态的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相关生物标记物m RNA表达水平变化的趋势,并对其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外周血 生物标记物 免疫细胞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纵向对比研究
8
作者 尼玛欧珠 杨景元 +2 位作者 任玉莹 刘百芳 拉穷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并分析时间效应及世居与移居群体在体质健康变化趋势中的差异。方法:研究基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对位于海拔3650 m的两所高校共300名18~22岁男性大学生进行两...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并分析时间效应及世居与移居群体在体质健康变化趋势中的差异。方法:研究基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对位于海拔3650 m的两所高校共300名18~22岁男性大学生进行两年纵向追踪,测量BMI、肺活量、速度、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等指标,并根据体力活动水平分组。结果:体力活动水平对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大一阶段,高体力活动水平组(HPA)在部分指标上低于低体力活动水平组(LPA),大二阶段其体能显著提升,全面优于LPA组,尤其是移居高原学生的体能改善更为显著。此外,HPA可优化BMI(身体质量指数)与PFI(体质健康指数)的关系,并在BMI超出最佳范围时缓解PFI下降趋势。结论:持续的高体力活动有助于提升体能、优化BMI-PFI关系、促进高原适应,尤其对移居群体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地区大学生体育教学及移居人群健康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体质健康 纵向研究 男性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跌倒经历的老年女性身体功能特征
9
作者 段亚飞 姬得文 +1 位作者 傅涛 董竹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0,共9页
目的探究具有跌倒经历老年女性相关身体功能指标情况,在老年女性跌倒预防、风险评估和老年健康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方法使用问卷调查167名天津社区老年女性的跌倒史,并根据跌倒次数分为跌倒组(近1年内发生2次以上跌倒)... 目的探究具有跌倒经历老年女性相关身体功能指标情况,在老年女性跌倒预防、风险评估和老年健康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方法使用问卷调查167名天津社区老年女性的跌倒史,并根据跌倒次数分为跌倒组(近1年内发生2次以上跌倒)和非跌倒组。分别用Inbody 770体成分测试仪测试身体成分,用UBD2002A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密度,用PRIMUS BTE等速测试仪测试下肢膝、踝关节的肌力和本体感觉,30 s坐起个数测试下肢肌力,使用两对比度近视力检查表(少笔画)测试视觉敏感度,Korebalance测试仪测试动、静态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站立测试静态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估动、静态平衡,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测试行走步态特征。结果跌倒组在骨骼肌含量(P<0.001)、非优势侧膝关节屈肌力量(P=0.002)、30 s坐起个数(P=0.006)、平均步速(P=0.013)等方面均显著弱或小于非跌倒组;跌倒组10%灰度下视力(P=0.001)、膝关节主动位置觉(P<0.001)、非优势侧踝关节屈肌力量(P<0.001)、单腿闭眼站立时间(P<0.001)均显著弱或小于非跌倒组;跌倒组在动静态测试中左右向平衡率(P=0.031)、前后向平衡率(P=0.028)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跌倒的老年女性踝关节角度、本体感觉、下肢肌力和骨骼肌含量、视敏感度、动静态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均弱于非跌倒老年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老年女性 步态分析 骨骼肌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联合血管弹性指标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模型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高钰 王子涵 +6 位作者 高雪菲 张瑾 代天顾 何清 樊佳溶 黄力 李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背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是冠心病易发人群,其冠心病患病率与死亡率较绝经前显著升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联合糖脂代谢、血管弹性等相关指标诊断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以期为临床识别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 背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是冠心病易发人群,其冠心病患病率与死亡率较绝经前显著升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联合糖脂代谢、血管弹性等相关指标诊断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以期为临床识别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风险提供新思路。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踝肱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脉压指数(PPI)、动脉硬化指数(AI)联合与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构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2022年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的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TyG指数、ABI、baPWV、PPI、AI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非冠心病组141例、冠心病组15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I、baPWV、TyG指数、PPI、AI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并根据预测方程绘制列线图。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I、baPWV、TyG指数、PPI、AI和联合预测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2、0.687、0.659、0.700、0.612、0.808(P<0.001),预测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灵敏度为0.7806,特异度为0.741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曲线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ABI、baPWV、TyG指数、PPI、AI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新开发模型可对冠心病风险进行有效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绝经后女性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血管弹性 诊断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习服对电磁辐射所致小鼠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泽泽 杨学森 +8 位作者 王英 谭雨龙 罗珍 李萍 何根林 刘晓倩 申婷婷 刘怡杉 罗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9-638,共10页
目的探究热习服对电磁辐射所致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18~22 g,7周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Con)组、热习服(HA)组(34℃,30 d)、电磁辐射(EMF)组(2450 MHz,20 min/d,4周)、热习服+电... 目的探究热习服对电磁辐射所致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18~22 g,7周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Con)组、热习服(HA)组(34℃,30 d)、电磁辐射(EMF)组(2450 MHz,20 min/d,4周)、热习服+电磁辐射(HA+EMF)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蔗糖偏好程度,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各组不动时间,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分别使用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促炎表型标志物CD68及抗炎表型标志物CD206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检测各组海马内小胶质细胞数量及小胶质细胞表型变化;采用ELISA检测各组海马内TNF-α、IL-1β、TGF-β和IL-10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内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EMF暴露小鼠对蔗糖的偏好降低(P<0.05),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1),第7天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细胞排列较紊乱、结构较松散、存在细胞形态不规则、肿胀,细胞核固缩、着色深,小胶质细胞水肿;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1),CD68相对荧光强度升高(P<0.01)、CD206相对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提示此时活化小胶质细胞主要呈促炎型M1表型;海马中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10和TGF-β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EMF组相比,HA+EMF组小鼠对蔗糖的偏好增加(P<0.01),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0.01),第7天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小鼠海马区细胞损伤程度改善,细胞固缩减轻。与Con组相比,HA+EMF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1),抗炎型M2表型标志物CD206相对荧光强度升高(P<0.01),此时CD68相对荧光强度相较EMF组显著下降(P<0.01)。与EMF组相比,HA+EMF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水平下降(P<0.01),TGF-β和IL-10水平升高(P<0.01)。HA+EMF组小鼠海马内HSP70蛋白表达量相较于EMF组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HA组(P<0.01)。结论热习服可能通过改变小胶质细胞表型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电磁辐射诱导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 电磁辐射 海马神经损伤 神经炎症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探讨高原鼠兔棕色脂肪低氧环境代谢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华 何雨昕 +3 位作者 郭子旭 林凯歌 白振忠 曹学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探讨BAT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代谢分子机制。方法:分别捕捉青海省果洛地区(4360 m)(MD组)和海北州门源地区(2900 m)(MY组)高原鼠兔各8只,利用UHPLC-QTOF-MS检测2组高原鼠兔BAT样本代谢产物,采用Simca软件对BAT代谢轮廓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t检验、火山图分析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构建气泡图。结果:PCA和OPLS-DA模式结果显示,2组BAT代谢组均表现出明显聚类型分布,这些代谢物参与体内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其中,葡萄糖-6-磷酸、胆酸、ADP-核糖、腺苷、脱氧胞苷、L-苯丙氨酸等代谢物水平在MD组高原鼠兔BAT中明显上调(P<0.05);去甲肾上腺素、硬脂酸、尿素、鸟氨酸、丙硫氧嘧啶等代谢物水平明显下调(P<0.05)。富集通路分析发现BAT代谢与苯丙氨酸、磷酸戊糖途径、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通路相关。结论:高原极端环境影响机体的能量相关代谢通路有效激活BAT非颤抖产热,促进机体脂肪组织分化与白色脂肪褐变,增加BAT比重,以此适应高原极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高原低氧 高原鼠兔 棕色脂肪组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联合辐照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作用研究
13
作者 杨欣海 陈芳 +6 位作者 全勇 胡梦佳 芦玉凯 陈乃成 许杨 王崧 王军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1-690,共10页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联合辐照损伤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65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体质量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33)、6 Gy单纯辐照组(6 Gy组,n=43)、6 Gy低氧辐照组(Hy-7 d+6 Gy组,n=4...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联合辐照损伤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65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体质量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33)、6 Gy单纯辐照组(6 Gy组,n=43)、6 Gy低氧辐照组(Hy-7 d+6 Gy组,n=43),7 Gy单纯辐照组(7 Gy组,n=12)、7 Gy低氧辐照组(Hy-7 d+7 Gy组,n=12)、7 Gy持续低氧治疗组(Hy-7 d+7 Gy+Hy组,n=12)、6 Gy持续低氧治疗组(Hy-7 d+6 Gy+Hy,n=10);Hy-7 d+6 Gy组、Hy-7 d+7 Gy组、Hy-7 d+7 Gy+Hy组、Hy-7 d+6 Gy+Hy组于常压低氧舱内进行7 d预处理(氧浓度12%),其余组小鼠在正常氧环境中饲养;6 Gy、Hy-7 d+6 Gy组、Hy-7 d+6 Gy+Hy组小鼠在低氧预处理结束后进行^(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6 Gy;7 Gy、Hy-7 d+7 Gy组、Hy-7 d+7 Gy+Hy组小鼠在低氧预处理结束后进行^(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7 Gy;Control组、6 Gy组、7 Gy组小鼠全程正常氧环境饲养,Hy-7 d+7 Gy组、Hy-7 d+6 Gy组小鼠辐照损伤后继续低氧饲养24 h后恢复正常氧环境饲养,Hy-7 d+7 Gy+Hy组、Hy-7 d+6 Gy+Hy组小鼠辐照后持续低氧环境饲养。Control、6 Gy、Hy-7 d+6 Gy组小鼠制备骨髓细胞悬液,采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骨髓腔病理形态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Lin^(-)Sca1^(+)c-Kit^(+),LSK)、髓系祖细胞(myeloid progenitor,MP)以及成熟T/B髓系细胞数量;7 Gy、Hy-7 d+7 Gy、Hy-7 d+7 Gy+Hy组小鼠从低氧预处理后开始持续监测30 d的生存率;6 Gy、Hy-7 d+6 Gy、Hy-7 d+6 Gy+Hy组小鼠采取尾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等的动态变化;Control、6 Gy、Hy-7 d+6 Gy组小鼠于辐照后17 d处死后获取骨髓细胞悬液并进行单细胞测序及分析。结果①与Control组相比,6 Gy组小鼠辐照后全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HE染色显示骨髓血窦扩张明显、红细胞溢出;与6 Gy组比较,Hy-7 d+6 Gy组小鼠骨髓腔内细胞密度增加,有核细胞数减少程度明显减轻(P<0.01);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6 Gy组骨髓LSK、MP与成熟T/B/髓系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6 Gy组比较,Hy-7 d+6 Gy组单纯辐照造成的LSK、MP的数量减少能得到显著抑制(P<0.01);③与7 Gy组相比,Hy-7 d+7 Gy组经过低氧辐照后24 h复常氧治疗显著提高了小鼠生存率(P<0.01);与7 Gy组相比,Hy-7 d+7 Gy+Hy组小鼠经持续低氧治疗未能显著改善小鼠生存率;Hy-7 d+7 Gy组与Hy-7 d+7 Gy+Hy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虽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12),但在整个观察周期内Hy-7 d+7 Gy组始终表现出存活数量优势;④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Hy-7 d+6 Gy组小鼠较6 Gy组和Hy-7 d+6 Gy+Hy组WBC水平得到更快的恢复(P<0.05);经低氧预处理后,Hy-7 d+6 Gy组和Hy-7 d+6 Gy+Hy组辐照前RBC及HGB水平更高;而相比于6 Gy组及Hy-7 d+6 Gy+Hy组,Hy-7 d+6 Gy组PLT恢复更显著且迅速(P<0.05);⑤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进行细胞亚群比例推测,相比于6 Gy组Hy-7 d+6 Gy组小鼠长期造血干细胞(long-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LT-HSC)、短期造血干细胞(short-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T-HSC)数量减少得到抑制,与流式细胞术结果一致;拟时序分析显示,Hy-7 d+6 Gy组小鼠数据与Control组相似,表现出分化程度低且自我更新能力强的LSK较多;差异基因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表明,6 Gy组氧化磷酸化通路活跃度显著高于其他组,而Hy-7 d+6 Gy组则富集于染色质重塑和mRNA监视等通路。结论低氧预处理可减轻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放射损伤,辐照后恢复常氧治疗有助于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骨髓造血干/祖细胞 急性放射损伤 造血功能 单细胞转录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源PM_(2.5)暴露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跨代效应及传递机制研究
14
作者 张中豪 王建康 +4 位作者 何孟超 孙磊 陈卿 刘晋祎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41-1749,共9页
目的研究父源PM_(2.5)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影响的跨代效应,初步探讨精子DNA甲基化修饰在跨代传递中的作用。方法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将8周龄C57BL/6雄鼠分为过滤空气(filtered air,FA)组、未过滤空气(unfiltered air,UA)组和浓缩环境PM_(2.5... 目的研究父源PM_(2.5)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影响的跨代效应,初步探讨精子DNA甲基化修饰在跨代传递中的作用。方法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将8周龄C57BL/6雄鼠分为过滤空气(filtered air,FA)组、未过滤空气(unfiltered air,UA)组和浓缩环境PM_(2.5)(concentrated ambient PM_(2.5),CAP)组,每组10只,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进行暴露。暴露结束后,与未暴露过PM_(2.5)的正常雌鼠交配获得F1代,逐代繁殖到F2~F3代,所有子代饲养在无PM_(2.5)环境中。记录子代的出生体质量、出生数量和性别比例,监测体质量增长情况,计算心脏、肝脏、肺脏和脑的脏器系数。对CAP组与FA组及其得到的F1代精子DNA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筛选差异甲基化区域,分析差异甲基化区域相关基因及通路。结果与FA组F1代相比,CAP组F1代小鼠出生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F2~F3代组间出生体质量无显著差异,未发现F1~F3代各组间性别比例和出生数量的显著改变。与FA组子代相比,CAP组F1~F3代体质量增长迟缓,且在雄性中更为显著(P<0.05),CAP组F1代雄性小鼠肝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1),未发现F1~F3代各组间心脏、肺脏、脑系数的显著改变。CAP组与FA组相比检测到37997个差异甲基化区域,其F1代差异甲基化区域的数量减少约50%。F0和F1代精子中的差异甲基化修饰基因可能与发育过程相关,其中包括印记基因(Gnas、Igf2)及代谢基因(Ppard、Rps6kb1)。结论父源PM_(2.5)暴露可导致子代出生体质量下降及跨代生长迟缓,对表型效应的影响在代际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弱,精子中发育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改变可能是介导此跨代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跨代效应 生长发育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特征的潜在剖面分析
15
作者 韩梦雅 赵鑫宇 +5 位作者 徐琰 刘雨骅 罗玉红 王燕秋 李秋萍 韩斌如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4例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Fried衰弱表型、社会支... 目的探讨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4例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Fried衰弱表型、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类别特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间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的内在能力得分为61.34(52.79,68.39)分,可分为低内在能力组(46.4%)、低运动中内能组(24.2%)、高认知中运动组(17.5%)、高认知低感官组(11.9%)4个类别。婚姻、Barthel指数得分、衰弱、自评健康状况、血清白蛋白是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内在能力归属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住院相关性失能老年患者内在能力水平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且运动维度受损较为严重,建议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干预,提升内在能力、延缓功能下降,从而达到失能预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住院相关性失能 失能 内在能力 衰弱 生活自理能力 潜在剖面分析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糖肽激活CAMKK2/AMPK/MCU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衰老
16
作者 刘晓丹 凌晨 +5 位作者 刘璐 蒲静 马海滨 马会明 张文萍 陈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1125,共10页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标志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因子。结果CCK-8、EDU、Ki67与DOX组相比,经LbGP治疗可明显提高细胞活力(P<0.05),促进增殖(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阳性面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p21、γH2A.X下降(P<0.05)、pRB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组衰老表型蛋白p21、p53明显减少(P<0.05),pRB升高(P<0.05);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的cyt C和活化的caspase-9明显减少(P<0.05);CAMKK2、pAMPK和线粒体钙稳态调节蛋白MCU水平升高(P<0.05);细胞核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SIRT1、PGC1α/β和ATP5A1明显升高(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LbGP可改善DOX诱导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MKK2/AMPK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线粒体钙稳态,提高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为LbGP能够辅助改善卵巢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糖肽 衰老 CAMKK2/AMPK信号通路 线粒体钙稳态 能量代谢 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调节mTORC1和mTORC2平衡改善衰老所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
17
作者 程窈婷 张长城 +4 位作者 付国庆 王坦 毛剑敏 孙建明 赵海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098,共8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自然衰老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月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给药组,另设1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10...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自然衰老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月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给药组,另设1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10只/组。青年对照组与衰老模型组小鼠接受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作为溶媒对照,淫羊藿苷给药组小鼠则分别接受不同浓度淫羊藿苷灌胃,连续给药3个月后,检测小鼠睾丸和附睾质量、脏器指数、精子活率和浓度,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电镜观察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1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睾丸ZO-1、Occludin、Raptor、Rictor、p-70S6K和p-rps6定位和表达。结果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可明显增加衰老小鼠睾丸质量、睾丸指数、附睾指数,提高精子活率和浓度,改善睾丸组织形态及紧密连接超微结构损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淫羊藿苷上调ZO-1和Occludin表达,但对Claudin 1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淫羊藿苷能上调ZO-1、Occludin及Rictord的表达,下调p-70S6K、p-rps6及Raptor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可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恢复mTORC1和mTORC2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衰老 睾丸 支持细胞 紧密连接功能 mTORC1和mTORC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单侧刺激小鼠背侧纹状体D1-MSN对小鼠运动速度的影响
18
作者 成芳园 陈冬琨 +2 位作者 刘惠金 贾军 王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目的明确单侧激活小鼠背侧纹状体多巴胺Ⅰ型受体中型多棘神经元(dopamine typeⅠreceptor medium-sized multi-spiny neurons,D1-MSN)对小鼠运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基因动物结合光遗传学实验,以不同频率特异性激活小鼠背侧纹状体D1-... 目的明确单侧激活小鼠背侧纹状体多巴胺Ⅰ型受体中型多棘神经元(dopamine typeⅠreceptor medium-sized multi-spiny neurons,D1-MSN)对小鼠运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基因动物结合光遗传学实验,以不同频率特异性激活小鼠背侧纹状体D1-MSN,分析刺激D1-MSN时小鼠的旋转行为及运动速度。结果单侧刺激D1-MSN会增加小鼠的运动速度并诱发小鼠的对侧旋转行为,且诱发的旋转行为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刺激D1-MSN未诱发旋转行为的实验中发现5 Hz刺激仍可引起小鼠运动速度增加,但15 Hz,25 Hz刺激并未引起小鼠的运动速度增加。进一步分析小鼠刺激前的运动状态,结果发现刺激前平均运动速度小于5 cm/s时,5 Hz、15 Hz和25 Hz刺激均可增加运动速度,但对刺激前平均运动速度大于5 cm/s时,15 Hz刺激却降低了小鼠运动的速度。结论单侧激活背侧纹状体D1-MSN可调节小鼠的运动速度及诱发小鼠的对侧旋转行为,且与刺激频率和刺激前小鼠的运动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神经节环路 纹状体 中型多棘神经元 旋转行为 运动速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利钠肽在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天宇 吴亚玲 +2 位作者 胡殿兴(综述) 王世宣 张金金(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8-381,共4页
卵母细胞成熟是卵巢生殖功能的基石,该过程中存在一个由复杂分子机制调控的减数分裂阻滞时期。C型利钠肽(CNP)与其主要的利钠肽B型受体(NPR-B)在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卵巢中特异性高表达。研究发现,CNP/NPR-B通路在卵母细胞发育成熟中对... 卵母细胞成熟是卵巢生殖功能的基石,该过程中存在一个由复杂分子机制调控的减数分裂阻滞时期。C型利钠肽(CNP)与其主要的利钠肽B型受体(NPR-B)在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卵巢中特异性高表达。研究发现,CNP/NPR-B通路在卵母细胞发育成熟中对减数分裂阻滞有关键的调控作用。CNP/NPR-B通路可能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卵母细胞成熟障碍。临床辅助生殖中,CNP可用于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拓宽辅助生殖技术的适用人群。本文综述了CNP/NPR-B通路在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为CNP在卵巢功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利钠肽 卵母细胞成熟 减数分裂阻滞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辅助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青春期DEHP暴露通过损害Sertoli细胞和血睾屏障致小鼠生殖损伤
20
作者 徐桂勇 张露 +3 位作者 孙凤琼 杨芮 周紫垣 杨光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95-1707,共13页
目的探究围青春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暴露通过损害成年雄性小鼠Sertoli细胞功能及血睾屏障,致其生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80只3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30):玉米油组(对... 目的探究围青春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暴露通过损害成年雄性小鼠Sertoli细胞功能及血睾屏障,致其生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80只3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30):玉米油组(对照组)、5 mg/kg DEHP暴露组(5 mg/kg组)、25 mg/kg DEHP暴露组(25 mg/kg组)、125 mg/kg DEHP暴露组(125 mg/kg组)、250 mg/kg DEHP暴露组(250 mg/kg组)、500 mg/kg DEHP暴露组(500 mg/kg组),连续灌胃5周。首次取材于9周龄进行,每组取10只。各组剩余F0代小鼠于14周龄按雄雌比1∶2与未暴露成年雌性小鼠合笼交配2周,第二次取材于16周龄完成,每组取20只。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检测9周龄和16周龄雄性小鼠精子密度与活力;记录F1代仔鼠平均出生体质量、每窝4 d存活率、每窝产仔数及每窝内雌雄性别比。ELISA检测血清中激素水平;伊红染色观察精子畸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睾丸组织中血睾屏障相关的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睾丸组织中Sertoli细胞标志物SOX9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 phthalate,MEHP)致生殖损伤相关基因集,并结合GO/KEGG和Reactome富集分析预测可能信号通路。以MEHP 0、50、100、200和400µmol/L处理TM4细胞株建立体外暴露模型;检测不同剂量MEHP处理组中TM4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蛋白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及血睾屏障相关蛋白ZO-1和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kg组雄性小鼠使雌性小鼠的怀孕率从80.0%降低到52.5%,总产仔数从212只减少到125只。与对照组相比,9周龄DEHP暴露组小鼠精子密度和活力显著降低,精子总畸形率显著增加(P<0.05);16周龄小鼠的精子活力仍然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P<0.05)。25、125、250、500 mg/kg组小鼠曲细精管生精上皮高度显著下降,细胞空泡化增加,上皮萎缩和退化明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50、500 mg/kg睾丸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加,而血睾屏障相关的ZO-1和Cx43蛋白表达减少。血清中雄激素结合蛋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睾酮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而黄体生成素和血清中促卵泡激素的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通过CTD分别筛选出与MEHP相关的男性系统疾病基因为153个。基于153个基因结合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和Reactome富集分析,凋亡信号通路明显富集。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MEHP处理组TM4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EHP处理组中Bcl-2、ZO-1和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围青春期DEHP暴露可能通过破坏血睾屏障和激活Sertoli细胞凋亡而导致成年雄性小鼠的精子质量降低及生殖力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围青春期 SERTOLI细胞 血睾屏障 雄性生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