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李佩艳 苏娇 +2 位作者 肖鑫鑫 罗登林 韩四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为研究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褐变的抑制作用,并阐明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该试验采用10 mmol/L草酸溶液处理银条20 min,之后10℃下贮藏30 d,测定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草酸处理对银条褐变的影响,并研究其与银条能量代... 为研究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褐变的抑制作用,并阐明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该试验采用10 mmol/L草酸溶液处理银条20 min,之后10℃下贮藏30 d,测定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草酸处理对银条褐变的影响,并研究其与银条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酸处理抑制了采后银条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的上升及L^(*)值的下降,且在贮藏15~30 d差异显著;草酸处理显著降低了银条呼吸作用的增加,抑制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较好保持了银条细胞膜完整性,降低了银条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inolyase,PAL)活性以及总酚含量,有效减轻了银条酶促褐变发生;同时,草酸处理还提高了银条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抑制了银条ATP、ADP及能荷(energy charge,EC)水平下降,维持了银条贮藏后期较高能量水平,从而延缓其褐变发生。相关性分析表明,银条BI与ATP、ADP、EC、H^(+)-ATPase和Ca^(2+)-ATPase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总酚、PPO、POD、PAL、AMP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草酸处理抑制银条褐变的发生与提高能量代谢而维持银条较高能量水平有关,同时也与降低银条总酚含量、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银条 褐变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葛根改善AD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方德宇 张林 +2 位作者 吴品昌 赵丹玉 王艳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本研究作者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结合相关验证实验,探究葛根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成分及潜在机制。通过检索TCMSP、DIP、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等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网络,结合蛋白互作分析,筛选葛... 本研究作者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结合相关验证实验,探究葛根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成分及潜在机制。通过检索TCMSP、DIP、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等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网络,结合蛋白互作分析,筛选葛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并通过GO/KEGG富集分析、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分子对接模拟,结合细胞存活率和Western blot检测,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共筛选得到4个核心成分,异黄酮类成分(芒柄花黄素、3′-甲氧基大豆苷元、葛根素)占3/4,甾醇类(β-谷甾醇)成分占1/4。25个葛根改善AD的关键靶点中,异黄酮成分中葛根素的关键靶点占比最高(18/25),在进一步的“核心成分-关键靶点”网络拓扑分析中,葛根素的综合结果最佳。细胞存活率检测发现,葛根素改善AD细胞的效果明显优于β-谷甾醇。关键靶点中的NOS3与4个核心成分分子对接结果最佳,100μmol·L^(-1)葛根素可显著上调AD细胞中NOS3的蛋白表达。异黄酮类成分是葛根中的重要活性成分,葛根素可能是其抗AD的重要物质基础,NOS3可能是葛根素改善AD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葛根素 NOS3 阿尔兹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净化-离子色谱法测定茶水及茶饮料中氟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3
作者 吴梅 陈祝军 +4 位作者 陈蓉 秦园 吴建兵 张珊 王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目的建立分析纯活性炭净化-离子色谱法检测茶水及茶饮料中氟离子含量的方法,进而研究茶水及茶饮料对人体健康风险。方法将6种茶叶分别以两种方式冲泡进行实验,方式一:按时间梯度冲泡茶叶;方式二:一次投茶,多次加水冲泡茶叶,收集茶水。... 目的建立分析纯活性炭净化-离子色谱法检测茶水及茶饮料中氟离子含量的方法,进而研究茶水及茶饮料对人体健康风险。方法将6种茶叶分别以两种方式冲泡进行实验,方式一:按时间梯度冲泡茶叶;方式二:一次投茶,多次加水冲泡茶叶,收集茶水。茶水及茶饮料,经活性炭净化,0.45μm微孔滤膜过滤,以4.5 mmol/L碳酸钠和0.8 mmol/L碳酸氢钠溶液为淋洗液,经AS23离子色谱柱(4.0 mm×250 mm)分离,离子色谱进行检测。以冲泡方式一获得的最高茶氟溶出量,冲泡方式二获得的总茶氟溶出量以及茶饮料中氟含量分别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在最佳分析条件下,本法氟离子的检出限为0.016 mg/L;在0.1~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6;加标回收率94.93%~105.32%;相对标准偏差1.02%~2.13%(n=6)。本方法检测茶叶中氟离子的溶出量,发现茶叶中氟离子的溶出量均随冲泡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达到最高值;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茶叶中氟离子的溶出量先增加,之后下降的趋势逐渐变缓。前2次冲泡氟离子溶出率可达茶氟总溶出量的65%以上。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单,具有实用价值。以该法检测6种茶叶在两种冲泡方式下获得的茶氟日摄入量以及茶饮料中茶氟日摄入量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氟日摄入量限值要求;目标危险因素(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均小于1,对人体没有显著健康风险。建议减少茶叶浸泡时间,洗茶,选用优质茶叶来科学健康饮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离子色谱法 茶水 茶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
4
作者 朱晓丽 周小丽 +1 位作者 王奎鹏 王盼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药物指标。结果河南...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药物指标。结果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呈整体升高趋势,但在中成药总销售金额的占比逐年降低,2022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降幅较大。5 a内销售金额排在前5名的分别为祛瘀剂、肿瘤用药、清热剂、扶正剂、祛湿剂。祛瘀剂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清热剂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及其日均费用,连续5 a均位居前10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B/A大于1.00。结论通过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3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发现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经过相关措施干预后,有较大改善,但个别药物仍需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对丹参幼苗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孟静静 李辉 +2 位作者 魏姗姗 崔文宁 芦站根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79-80,共2页
选取丹参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施用量(0 mL、 10 mL、 20 mL、 30 mL、 40 mL、50 mL)的鱼腥藻藻液对丹参幼苗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鱼腥藻施用量为30~50 mL时丹参幼苗根长和丹参酮含量显著增加,且在40 mL时达... 选取丹参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施用量(0 mL、 10 mL、 20 mL、 30 mL、 40 mL、50 mL)的鱼腥藻藻液对丹参幼苗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鱼腥藻施用量为30~50 mL时丹参幼苗根长和丹参酮含量显著增加,且在40 mL时达到最大值。当鱼腥藻施用量为20~50 mL时丹参幼苗的叶片数、鲜重和干重显著增加,且均在40 mL时达到最大值。丹参幼苗含氮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只在施用量为40 mL时显著增加。总体来说,在鱼腥藻藻液施用量为40 mL时丹参幼苗生长的最好,说明鱼腥藻藻液能够促进丹参幼苗的生长,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并且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丹参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淡水鱼中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6
作者 杨雪丽 王猛 +3 位作者 杨亚磊 罗文涛 田家磊 李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3类23种全氟及多... 目的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3类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分析方法。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质谱检测参数,并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固相萃取柱填料对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样品前处理及仪器条件。淡水鱼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后,采用去磷脂PPR Pro小柱净化,以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通过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目标物;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检测,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23种PFASs目标物在0.5∼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0),检出限为0.030~0.170μg/kg,定量限为0.100~0.567μg/kg,方法回收率为72.9%~1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0%~17.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精密度好,适用于淡水鱼中23种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淡水鱼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迁移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王佳祥 王珊珊 +1 位作者 丛珊珊 梁亚鑫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前,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食品接触材料的定义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液相色谱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分析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研究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研究... 目前,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食品接触材料的定义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液相色谱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分析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研究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研究中应用的提升对策,以提升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液相色谱 迁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米粉中8种真菌毒素
8
作者 张来颖 张志荣 +3 位作者 王菊 杨茗茜 李韵冰 王玉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液液分散-净化柱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米粉中8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米粉样品中加入同位素内标,用乙腈-水(80:20,V:V)振荡提取25 min,液液分散萃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采用HSS T3液相色谱柱分离待测物... 目的建立一种液液分散-净化柱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米粉中8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米粉样品中加入同位素内标,用乙腈-水(80:20,V:V)振荡提取25 min,液液分散萃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采用HSS T3液相色谱柱分离待测物,以乙腈-水(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负离子扫描,多重反应监测模式,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检测8种真菌毒素在对应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4~0.9998,方法检出限为0.10~10.00μg/kg,定量限为0.30~30.00μg/kg。分别测定低、中、高3种添加水平的加标样品,回收率为75.8%~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2.9%~5.9%。对市售的21种米粉样品中的8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分析,除HT-2外7种毒素均有检出。结论本方法样品前处理步骤简单,检测结果精密准确、灵敏度较好,适用于米粉中8种真菌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米粉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GPX4信号通路探讨葫芦巴碱对ARPE-19铁死亡的干预研究
9
作者 岳欣欣 付洋 +2 位作者 金海哲 尹晓燕 傅全威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收集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按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铁离子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评价各组细胞中GSH、MDA和铁离子变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ROS变化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ACSL4)的表达情况。结果:40μg/mL葫芦巴碱的预处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高糖造成的细胞活性的降低。H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与HG组相比,TR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下降,各组GSH变化情况与ROS、MDA相反,Fer-1组和TRG组中ACSL4蛋白和铁离子水平表达降低,Fer-1组和TRG组中Nrf2、HO-1、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结论:葫芦巴碱保护ARPE-19细胞免于高糖损伤是通过靶向抑制Nrf2/HO-1/GPX4信号通路抗铁死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碱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血红素加氧酶-1(HO-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氧化应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烟酰胺单核苷酸和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含量
10
作者 解楠 郑国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精确定量保健食品中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与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BEH-Amide色谱柱,0.1%磷酸溶液和乙腈...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精确定量保健食品中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与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BEH-Amide色谱柱,0.1%磷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设定为1.0 m L/min,进样量为2μL,柱温箱温度设置为35℃,选择263 nm作为检测波长。保健食品用6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10 min,将提取液通过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质量浓度10~1000μg/m L的范围内,NMN和NAD^(+)均展现出优异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9,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50 g/kg,NMN和NAD+的回收率在95.9%~98.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19%~3.05%之间。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保健食品中NMN和NA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 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 保健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枸杞复方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研究
11
作者 郑海云 王斌 +1 位作者 翟永松 梁爱卿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评估余甘子枸杞复方对小鼠改善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5组:空白组、阳性药组、余甘子枸杞复方低剂量组(3.75 g/kg)、中剂量组(7.50 g/kg)和高剂量组(15.00 g/kg)。每组小鼠每日接受一次给药,持续3... 目的评估余甘子枸杞复方对小鼠改善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5组:空白组、阳性药组、余甘子枸杞复方低剂量组(3.75 g/kg)、中剂量组(7.50 g/kg)和高剂量组(15.00 g/kg)。每组小鼠每日接受一次给药,持续30 d。通过实施直接睡眠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延长实验以及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对余甘子枸杞复方改善小鼠睡眠的功效进行了评估。此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血清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以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余甘子枸杞复方的3个剂量组分别使小鼠睡眠率提高了50%、70%和90%。同时,3个剂量组均显著延长了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P<0.01),且高剂量组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显著高于阳性药组(P<0.01)。此外,中、高剂量组余甘子枸杞复方能显著缩短小鼠的睡眠潜伏期(P<0.05或P<0.01)。神经递质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余甘子枸杞复方能显著提高小鼠脑组织中5-HT和GABA的含量(P<0.01或P<0.05),并显著降低DA的含量(P<0.01);但对小鼠脑组织中TPH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余甘子枸杞复方对小鼠睡眠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枸杞复方 改善睡眠 小鼠睡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止血说蒲黄
12
作者 胡献国 《中国食品》 2025年第3期120-120,共1页
蒲黄是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狭叶香蒲或香蒲属 其他植物的花粉,生用或炒用皆可,具有一定的养 生保健功效,已入选国家卫健委“可用于保健食品 的物品名单”。 中医认为,蒲黄性味甘、平,归肝、心包经, 有收涩止血、行血去瘀、利尿通淋之功,... 蒲黄是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狭叶香蒲或香蒲属 其他植物的花粉,生用或炒用皆可,具有一定的养 生保健功效,已入选国家卫健委“可用于保健食品 的物品名单”。 中医认为,蒲黄性味甘、平,归肝、心包经, 有收涩止血、行血去瘀、利尿通淋之功,适用于各 种出血病证,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随息居饮 食谱》言其:“入药凉血消瘀,炒黑又专止血,为 喉舌诸血证妙品”;《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心 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本草纲 目》言其:“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需要注意 的是,蒲黄有活血作用,故孕妇忌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作用 心包经 水生草本植物 化瘀止血 凉血活血 《神农本草经》 蒲黄 香蒲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菜药膳美食系列——惠州药膳美食
13
作者 范文昌 谢文妮 +5 位作者 袁羽桥 余炫莹 许展柔 陶雨洁 马子娟 易思聪 《食品界》 2025年第1期38-40,共3页
惠州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别称“鹅城”,下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2区3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境内东江蜿蜒,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盛产药材(金线莲、红脚艾、五指毛桃、巴戟天、猴耳... 惠州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别称“鹅城”,下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2区3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境内东江蜿蜒,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盛产药材(金线莲、红脚艾、五指毛桃、巴戟天、猴耳环、铁皮石斛、牛大力等),养育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和区域特色美食。本文记载了广东惠州各地区传统美食、各区域特产及特点、常用药膳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粤港澳大湾区 传统美食 五指毛桃 铁皮石斛 药膳 巴戟天 金线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人参”芡实的食疗方法
14
作者 李杰 刘绪强(指导) 《中国食品》 2025年第1期117-117,共1页
芡实是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又称鸡头米、鸡头莲,植物学称为欧洲黑麦草、狐狸坚果,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印度比哈尔邦北部,每年七八月份成熟。芡实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自古就被誉为“水中人参”,2002年... 芡实是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又称鸡头米、鸡头莲,植物学称为欧洲黑麦草、狐狸坚果,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印度比哈尔邦北部,每年七八月份成熟。芡实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自古就被誉为“水中人参”,2002年被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宝库 水中人参 水生草本植物 比哈尔邦 美味佳肴 药食同源 芡实 食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诺丽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15
作者 于纯淼 廖贤 +3 位作者 陈小倩 李艾欣 陈佳 于苗苗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3期142-151,共10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法提取诺丽多糖的工艺,探讨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技术对诺丽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检测其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诺丽多糖复合酶...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法提取诺丽多糖的工艺,探讨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技术对诺丽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检测其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诺丽多糖复合酶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9 h、料液比1∶39(g/mL)、提取温度62℃、pH5.5。经光谱扫描鉴定,该工艺下的诺丽多糖含有少量蛋白质,具有典型的多糖结构,是一种酸性多糖。体外抗氧化试验证明,诺丽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在抗氧化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 多糖 复合酶 工艺优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股动脉结扎诱导下肢缺血后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构建与评价
16
作者 王莉 梁嘉敏 +2 位作者 苏元港 赵劲民 刘倩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与评价小鼠股动脉结扎诱导下肢缺血后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7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在股动脉主干近端进行双重结扎小鼠作为造模组;仅切开皮肤小鼠作为对照组。术后,分别比较小鼠下肢... 本研究旨在建立与评价小鼠股动脉结扎诱导下肢缺血后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7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在股动脉主干近端进行双重结扎小鼠作为造模组;仅切开皮肤小鼠作为对照组。术后,分别比较小鼠下肢血流、小鼠行为学和小鼠骨量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小鼠股动脉结扎诱导下肢缺血后骨质疏松症模型,该模型骨丢失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结扎 缺血 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衰养颜松花粉
17
作者 胡献国 《中国食品》 2025年第3期121-121,共1页
松花,又名松黄、松粉、松花粉,为松科植物 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等的花粉。松花开时, 不能称之为“朵”,只能说“颗”,因为松花没有 花瓣,数十粒花蕊聚成一颗蛋形的球,且以黄色、 细腻、无杂质、流动性较强者为佳。
关键词 松花粉 松科植物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温经汤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自噬的影响
18
作者 张翼 吴璐璐 +3 位作者 贺冰 梁莹莹 唐俐 谭泉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讨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O数据库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靶点并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预测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核心靶...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讨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O数据库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靶点并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预测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核心靶点并对核心靶点-药物配体进行分子对接,通过体外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获得温经汤有效成分117种,对应靶点248个;GEO数据库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差异基因5312个;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在作用靶点97个,核心靶点为IL6、TNF、EGFR。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内吞作用、钙信号通路、自噬、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IL6、TNF、EGFR与相应药物配体结合稳定。体外实验表明,温经汤可抑制PI3K/Akt/mTOR通路表达,促进LC3Ⅰ向LC3Ⅱ转化,增加Beclin-1表达,抑制P62表达。温经汤还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CA125表达,减少异位内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增殖。结论温经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通过抑制PI3K/Akt/mTOR表达逆转自噬抑制是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物信息学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5-5p靶向SMAD同源物7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影响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
19
作者 杨爱玲 林玲 +4 位作者 申明月 后梅 苏蓉 张浒 李云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5-5p(microRNA-195-5p,miR-195-5p)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阴性对照组、miR-195-5p组(miR-195-5p抑制剂)、9型重组腺相关病... 目的探究微小RNA-195-5p(microRNA-195-5p,miR-195-5p)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阴性对照组、miR-195-5p组(miR-195-5p抑制剂)、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阴性对照)、联合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小干扰RNA-SMAD同源物(SMAD homolog,Smad)]7,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构建AF模型。给予对应干预措施后,进行心电图测试,记录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组织miR-195-5p、Smad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Smad2、磷酸化Smad2、Smad3、磷酸化Smad3、Smad7、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5p对Smad7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AF发生率(75.0%vs 0)和持续时间[(27.02±2.65)s vs 0s]、胶原容积分数[(14.47±0.89)%vs(2.12±0.35)%]、心肌组织miR-195-5p(3.27±0.21 vs 1.00±0.10)、TGF-β_(1)(0.76±0.08 vs 0.23±0.04)、Collagen-Ⅰ(0.58±0.07 vs 0.20±0.04)、Collagen-Ⅲ(0.46±0.05 vs 0.11±0.02)、磷酸化Smad2/Smad2(0.92±0.10 vs 0.37±0.05)、磷酸化Smad3/Smad3(0.65±0.06 vs 0.14±0.03)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0.32±0.06 vs 1.02±0.09)和Smad7(0.19±0.03 vs 0.58±0.07)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95-5p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miR-195-5p、TGF-β_(1)、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Smad2/Smad2和磷酸化Smad3/Smad3表达明显降低,Smad7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195-5p组和rAAV9组比较,联合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TGF-β_(1)、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Smad2/Smad2和磷酸化Smad3/Smad3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和Smad7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miR-195-5p可能靶向Smad7抑制TGF-β_(1)信号传导,从而减轻AF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大鼠 循环微RNA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质类 心肌纤维化 微小RNA-195-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陈皮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20
作者 陈霖虹 肖更生 +7 位作者 徐玉娟 吴继军 余元善 温靖 邹波 李璐 陈树鹏 傅曼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陈皮精油含量、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标准干仓与自然陈化两种贮藏方式下陈化0~9年陈皮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Clevenger法提取陈皮精油,分析比较其精油得率,通过ABTS法和DPPH法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陈皮精油含量、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标准干仓与自然陈化两种贮藏方式下陈化0~9年陈皮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Clevenger法提取陈皮精油,分析比较其精油得率,通过ABTS法和DPPH法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比较精油成分。结果表明,精油得率随陈化时间延长而下降,抗氧化活性则呈现上升趋势。与自然陈化陈皮精油相比,标准干仓陈皮精油得率更高,抗氧化活性更强。两种贮藏方式陈皮精油共检测出65种共有香气成分,以萜烯类、酯类和酸类为主,自然陈化陈皮精油中酸类、醇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标准干仓陈皮精油,而酚类物质相对含量则显著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能较好区分两种贮藏方式的陈皮精油,其中10种差异香气物质可以用于陈皮精油贮藏方式的区分。相关性分析表明γ-松油烯和萜品油烯与精油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分析比较标准干仓与自然陈化两种贮藏方式陈皮精油的差异,为阐明两种陈皮精油的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精油 标准干仓陈皮 自然陈化陈皮 抗氧化活性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