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6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粪定向选育黑水虻品系的研究
1
作者 杨健 颜瑾 +5 位作者 王胜辉 姚祥 彭才望 梁德宏 戴良英 王运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连续进行了鸡粪定向选育黑水虻5个世代(F1至F5),记录各世代的龄期历程,测定各龄期幼虫的体质量,并从中选取生长快、体型大的个体进行繁殖。结果表明:经过鸡粪定向选育,黑水虻的幼虫期缩短3.2 d,终龄幼虫体质量显著增加了15mg,化蛹率上升... 连续进行了鸡粪定向选育黑水虻5个世代(F1至F5),记录各世代的龄期历程,测定各龄期幼虫的体质量,并从中选取生长快、体型大的个体进行繁殖。结果表明:经过鸡粪定向选育,黑水虻的幼虫期缩短3.2 d,终龄幼虫体质量显著增加了15mg,化蛹率上升11.5个百分点,选育后黑水虻对鸡粪的减量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虫沙含水量降低了7.6个百分点。营养成分分析显示,粗蛋白含量降低了1.74个百分点,略有下降,而粗脂肪含量增加了2.43个百分点,干物质质量增加了5.25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鸡粪 定向选育 生长性能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铃斑翅夜蛾蛹及成虫性别的快速鉴定
2
作者 李露 李素欣 +5 位作者 王冕之 孙学文 罗水晶 林发鑫 贾黎明 温俊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292,共6页
本文通过观察比较铃斑翅夜蛾Serrodes campana Guenée蛹及成虫雌雄个体之间外部形态差异,总结出其蛹及成虫个体雌雄鉴别特征与区分方法,结果表明:雌蛹腹部末端第8腹节有生殖孔和产卵孔连接形成的纵裂缝,形成“人”字形,裂缝两侧平... 本文通过观察比较铃斑翅夜蛾Serrodes campana Guenée蛹及成虫雌雄个体之间外部形态差异,总结出其蛹及成虫个体雌雄鉴别特征与区分方法,结果表明:雌蛹腹部末端第8腹节有生殖孔和产卵孔连接形成的纵裂缝,形成“人”字形,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雄蛹第8腹节无裂缝,第9腹节靠近第10腹节中央有1纵裂缝,裂缝两侧各有1个半圆形瘤状突起。雌成虫前翅亚中褶内侧的黑斑外侧半圆形,前翅基线至外线间与前胸背板同色,腹部末端圆锥状;雄成虫前翅亚中褶内侧的黑斑外侧直线形,前翅基线至外线间浅黄色,颜色较前胸背板浅,腹部末端圆筒状。此方法简易有效,能极大提升野外区分蛹和成虫性别的效率,对研究其生殖生物学和后续提取性信息素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斑翅夜蛾 成虫 形态特征 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毛锤角细蜂寄生黑腹果蝇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代晓彦 陈浩 +5 位作者 王瑞娟 苏龙 高欢欢 郑礼 翟一凡 刘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为了调查不同日龄毛锤角细蜂寄生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1~10日龄毛锤角细蜂成虫对黑腹果蝇蛹的寄生率及其后代的发育历期和雌性比进行统计,同时对寄生后黑腹果蝇蛹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日龄毛锤角细蜂对黑腹果... 为了调查不同日龄毛锤角细蜂寄生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1~10日龄毛锤角细蜂成虫对黑腹果蝇蛹的寄生率及其后代的发育历期和雌性比进行统计,同时对寄生后黑腹果蝇蛹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日龄毛锤角细蜂对黑腹果蝇蛹的寄生率有显著差异,7日龄寄生率最高,为(58.89±2.94)%,1日龄寄生率最低,仅为(30.00±1.94)%,但对毛锤角细蜂后代的发育历期和雌性比没有显著影响。黑腹果蝇蛹被毛锤角细蜂寄生后,重量显著降低。因此,1~10日龄毛锤角细蜂成虫均可大量寄生黑腹果蝇蛹,以7日龄为最佳寄生时期,这为毛锤角细蜂的大量扩繁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锤角细蜂 黑腹果蝇 寄生 日龄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仁怀市昆虫资源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盛涛 苟光利 +2 位作者 谭志祥 蒙仕涛 邢济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通过对仁怀市的昆虫开展调查,明确仁怀市的昆虫多样性和种群分布,旨在为该地区昆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网捕法和灯诱法调查该地区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1)该调查区共鉴定出昆虫20目224科590属800种,其中3个目种类... 通过对仁怀市的昆虫开展调查,明确仁怀市的昆虫多样性和种群分布,旨在为该地区昆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网捕法和灯诱法调查该地区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1)该调查区共鉴定出昆虫20目224科590属800种,其中3个目种类最多,分别为鞘翅目61科147属207种、鳞翅目38科150属191种和半翅目47科141属178种;(2)常见7个昆虫目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3个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鳞翅目昆虫的丰富度指数高达184.4498;该研究为仁怀市的昆虫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昆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物种多样性 资源调查 仁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荡山蝶类昆虫地理区系分析
5
作者 牟爱友 章海英 +4 位作者 高育洪 李远荣 林子琪 倪丽萍 吴鸿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
2004年3月—2021年11月,采用线路踏查和网捕法对雁荡山蝶类资源开展调查,发现了11科113属205种。采用文献查考比对法,对雁荡山蝶类昆虫地理区系构成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世界动物区系中归属11种分布类型,其中东洋界139种,占67.8... 2004年3月—2021年11月,采用线路踏查和网捕法对雁荡山蝶类资源开展调查,发现了11科113属205种。采用文献查考比对法,对雁荡山蝶类昆虫地理区系构成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世界动物区系中归属11种分布类型,其中东洋界139种,占67.81%;共有种37种,占18.05%;古北界4种,占1.95%,共有种6种,占2.93%;共有种5种,占2.43%;其他分布型均呈零星分布。由此可知,雁荡山蝶类昆虫属于东洋界范围。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属华中区,共有28种分布类型,其中共有种50种,占24.39%;共有种21种,占10.24%;华南、西南、华中共有种20种,占9.75%;可见,华南、华中亲缘关系密切,华南、西南、华中、华北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物种 地理区系 雁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红托竹荪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6
作者 张超 何丽 +3 位作者 潘金壮 陈孝玉龙 戴仁怀 丁召斌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为明确贵州红托竹荪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本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田间普查和系统调查的方法,在省内主要红托竹荪种植区开展红托竹荪害虫种类和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到贵州红托竹荪害虫有6纲9目17科18种,闽菇迟眼蕈蚊B... 为明确贵州红托竹荪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本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田间普查和系统调查的方法,在省内主要红托竹荪种植区开展红托竹荪害虫种类和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到贵州红托竹荪害虫有6纲9目17科18种,闽菇迟眼蕈蚊Bradysia minpleuroti、隐翅甲Oxytelus megaceros、棘白跳虫Orthonychiurus folsom是危害贵州红托竹荪的主要害虫,其中,跳虫的数量最多。整体上6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红托竹荪害虫的盛发期,应在6月之前进行合理预防。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红托竹荪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闽菇迟眼蕈蚊 棘白跳虫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天牛科新纪录——增华华草天牛
7
作者 范宗骥 林美英 +2 位作者 张泽坤 程德洪 梁恒然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3期86-88,共3页
2024年4月29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昆虫多样性监测中拍摄和采集到增华华草天牛(Sinodorcadion zenghuaae Xie&Wang,2020)。华草天牛属和增华华草天牛分别为广东省天牛科新纪录属及新纪录种,这丰富了广东天牛科昆虫的多样... 2024年4月29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昆虫多样性监测中拍摄和采集到增华华草天牛(Sinodorcadion zenghuaae Xie&Wang,2020)。华草天牛属和增华华草天牛分别为广东省天牛科新纪录属及新纪录种,这丰富了广东天牛科昆虫的多样性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华华草天牛 鼎湖山 天牛科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尺蛾亚科6种西藏新记录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
8
作者 王晗 于霞 +1 位作者 蒋心蕊 潘朝晖 《高原农业》 2024年第6期661-666,675,共7页
记述了采集自西藏林芝地区的6种西藏新记录种:褐达尺蛾Dalima subferrugineata (Poujade, 1895)、鲜鹿尺蛾Alcis perfurcana (Wehrli, 1943)、格毛角尺蛾Myrioblephara marmorata (Moore, 1868)、摩尺蛾Cusiala stipitaria (Oberthü... 记述了采集自西藏林芝地区的6种西藏新记录种:褐达尺蛾Dalima subferrugineata (Poujade, 1895)、鲜鹿尺蛾Alcis perfurcana (Wehrli, 1943)、格毛角尺蛾Myrioblephara marmorata (Moore, 1868)、摩尺蛾Cusiala stipitaria (Oberthür, 1880)、双云尺蛾Biston regalis (Moore, 1888)、褐鹰尺蛾Biston quercii (Oberthür,1910);文章详细描述了所记录种的成虫外形特征及其生殖器特征,并提供了成虫图片和雌雄外生殖器图片以及国内外分布信息。研究标本现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尺蛾科 灰尺蛾亚科 西藏 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岩溪多足摇蚊属种类记述
9
作者 曹家康 罗柠 +2 位作者 狄轩如 严萍 齐鑫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依据采集自黄岩溪的摇蚊标本,记述了新记录种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 Kieffer,1912)摇蚊2种,分别为浅川多足摇蚊(Polypedilum asakawaense Sasa,1980)、小云多足摇蚊[Polypedilum nubeculosum(Meigen,1804)],对这2种摇蚊的雄成虫和幼虫... 依据采集自黄岩溪的摇蚊标本,记述了新记录种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 Kieffer,1912)摇蚊2种,分别为浅川多足摇蚊(Polypedilum asakawaense Sasa,1980)、小云多足摇蚊[Polypedilum nubeculosum(Meigen,1804)],对这2种摇蚊的雄成虫和幼虫进行了详细描述,其幼虫均为浙江省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 Kieffer) 种类 记述 新记录种 黄岩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肛齿摇蚊属种类记述
10
作者 方晶 牟昆仑 +2 位作者 曾琬茹 蒋文骏 齐鑫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依据浙江省已有标本,记述了浙江省肛齿摇蚊属(Neozavrelia Goetghebuer,1941)3种种类,分别为凤城肛齿摇蚊(N.fengchengensis Wang&Wang,1996)、寡节肛齿摇蚊(N.oligomera Wang&Zheng,1990)和缩肛齿摇蚊(N.tamanona Sasa,1980),... 依据浙江省已有标本,记述了浙江省肛齿摇蚊属(Neozavrelia Goetghebuer,1941)3种种类,分别为凤城肛齿摇蚊(N.fengchengensis Wang&Wang,1996)、寡节肛齿摇蚊(N.oligomera Wang&Zheng,1990)和缩肛齿摇蚊(N.tamanona Sasa,1980),其中,寡节肛齿摇蚊和缩肛齿摇蚊依据雄成虫标本鉴定,凤城肛齿摇蚊依据幼虫标本鉴定。对3种标本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主要特征图,以上3种均为浙江省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齿摇蚊属(Neozavrelia Goetghebuer 1941) 种类记述 新记录种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
11
作者 孙瑶 钟问 李一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7-1504,共8页
【目的】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的多枝柽柳开花后第1~3 d,每天09:00~19:00连续观察其上访花昆虫,研究访花昆虫类群,甄别并确定传粉昆... 【目的】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的多枝柽柳开花后第1~3 d,每天09:00~19:00连续观察其上访花昆虫,研究访花昆虫类群,甄别并确定传粉昆虫种类,分析其传粉生物学特征;通过传粉昆虫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沉降数量及移出花粉数量的比值计量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结果】研究区域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包括粗腿毛带蜂Pseudapis femoralis、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艳叶舌蜂Hylaeus variegatus、艳小彩带蜂Ceylalictus variegatus、淡翅红腹蜂Sphecodes grahami和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其中粗腿毛带蜂(0.62)和大分舌蜂(0.60)的传粉效率高于其它传粉昆虫(P<0.05);6种传粉昆虫的访花活动在12:00~13:00时达到高峰,该高峰与多枝柽柳的花粉活力高峰重叠,随时间推移,观察到的访花昆虫数量逐渐减少。【结论】塔里木盆地荒漠、半荒漠生态区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包括粗腿毛带蜂、大分舌蜂、艳叶舌蜂、艳小彩带蜂、淡翅红腹蜂和丝光绿蝇;粗腿毛带蜂与大分舌蜂为高效的传粉者;传粉昆虫的访花活动高峰与柽柳的花粉活力高峰重合,两者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生态区 传粉昆虫 传粉效率 访花行为 访花频率 单花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rDNA 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序列的克隆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武晓云 程晓非 +2 位作者 张仲凯 桂富荣 李正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利用PCR技术克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rDNA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的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相应序列对两者的突变类型、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以及系统进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Ⅰ基因较r... 利用PCR技术克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rDNA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的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相应序列对两者的突变类型、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以及系统进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Ⅰ基因较rDNA ITS2更适合于F.occidentalis的种内遗传分析;F.occidentalis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株系或隐存种组成的复合体;入侵我国的F.occidentalis以温室系(greenhouse strain)为主体,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羽扇豆系(lupin strain).据此,推测F.occidentalis最先是被传播至云南,再从云南扩散至北京、哈尔滨等地.本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F.occidentalis的遗传多样性、株系组成以及入侵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遗传分析 株系组成 入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取食对不同抗虫性辣椒品种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传明 何菁 +6 位作者 顾爱祥 苏宏华 吴晓霞 张海波 解雅梅 邬亚红 周福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6-1462,共7页
为了探讨烟粉虱取食对辣椒体内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选择抗虫辣椒品种(‘新一代三鹰椒’、‘新苏椒五号’)和感虫品种(‘苏椒13号’、‘苏椒15号’)各2个,每株辣椒分别接烟粉虱成虫0头(对照)、30头(低密度)、60头(中密度)和120头(... 为了探讨烟粉虱取食对辣椒体内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选择抗虫辣椒品种(‘新一代三鹰椒’、‘新苏椒五号’)和感虫品种(‘苏椒13号’、‘苏椒15号’)各2个,每株辣椒分别接烟粉虱成虫0头(对照)、30头(低密度)、60头(中密度)和120头(高密度),取食24 h后测定辣椒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发现,低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随着虫口密度的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感虫辣椒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高于抗虫品种。低密度和高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抗虫品种的下降幅度大于感虫品种。低密度和中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但高密度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上升;抗虫品种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感虫品种。烟粉虱取食后,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上升,感虫品种的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上升幅度大;随着虫量的增加,辣椒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高密度烟粉虱取食后酚类化合物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烟粉虱取食后,感虫辣椒品种‘苏椒15号’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上升;其他3个品种在中等以下密度的烟粉虱取食时,黄酮类化合物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在高密度烟粉虱取食时,黄酮类化合物明显高于对照。研究表明,烟粉虱取食可引起辣椒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含量向着有利于提高抗虫性的方向改变,但不同虫口密度下不同辣椒品种的改变幅度不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寄主植物与烟粉虱之间的防御和反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辣椒 虫口密度 营养物质 抗性物质 抗虫性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和捕食元宝枫种子瘿蚊的重要天敌——毛链金小蜂属一新种(膜翅目:金小蜂科)
14
作者 刘慧慧 李恩杰 +5 位作者 曹亮明 王小艺 辛学兵 仇兰芬 包青春 杨忠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40,共7页
【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神经酸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近年来作者发现元宝枫种子受到一种元宝枫瘿蚊(Acumyia sp.)幼虫的严重侵害。为了无公害防治该害虫,本研究旨... 【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神经酸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近年来作者发现元宝枫种子受到一种元宝枫瘿蚊(Acumyia sp.)幼虫的严重侵害。为了无公害防治该害虫,本研究旨在调查并鉴定元宝枫瘿蚊的天敌。【方法】通过在北京和内蒙古的实地调查,发现了寄生和捕食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的一种小蜂。通过分类研究,确定其为小蜂总科金小蜂科毛链金小蜂属Systasis的一个新种——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aceri Yang,Liu et Cao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寄生蜂的形态特征,并附有彩色形态特征图。同时,还记述了该小蜂的生物学,也和毛链金小蜂属我国的二个相近种进行了比较,提供了鉴别特征。【结果】该新种与中国的一种寄生刺槐叶瘿蚊的小蜂——叶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obolodiplosis Yao et Yang相似,但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新种体呈金绿色,雌性体长3.4~3.6 mm,雄性1.8~2.4 mm(而后者体呈蓝色,带有紫色金属光泽;雌性体长2.1 mm,雄性1.3 mm);唇基略呈方形,宽为高的1.4倍(后者的唇基更宽,宽度是其高度的2.0倍);腹部较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的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8倍)。Xiao&Huang修订了中国毛链金小蜂属的种类,并提供了9个种的分类检索表。使用此检索表,新种最初被归为Systasis procerula Xiao et Huang。然而,本新种雌性在其他特征上存在差异:痣后脉长度是痣脉的1.4倍(后者的痣后脉短于痣脉);触角较短,梗节加鞭节的长度是头宽的1.15倍(后者是头宽的1.4倍);本种腹部更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5倍)。此外,还描述了新种的生物学特性。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对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具有较高的寄生率,达到34%。其1~2龄幼虫为寄生性,而3龄以后则转为捕食性,能将单个种子中的52~125头瘿蚊幼虫(或蛹)捕食殆尽。该小蜂一年发生2~3代,是元宝枫瘿蚊的主要天敌。【结论】本天敌的发现为无公害生物防治元宝枫瘿蚊提供了一种优秀天敌。这一发现对于保护元宝枫这一珍贵树种及其籽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种实害虫提供了新的生物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元宝枫瘿蚊 元宝枫毛链金小蜂 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形态特征和羽化节律观测
15
作者 王桂萍 刘海港 +9 位作者 王光召 郭文秀 宋莹莹 李霞 贾琪渊 张凯 门兴元 李丽莉 刘大会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平颜蚜蝇为害天麻球茎,引起天麻腐烂,极大降低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羽化过程和羽化节律等方面对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的发育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其习性。结果显示,越冬前后平颜蚜蝇的发育经历老熟幼虫、预蛹、浮蛹、... 平颜蚜蝇为害天麻球茎,引起天麻腐烂,极大降低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羽化过程和羽化节律等方面对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的发育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其习性。结果显示,越冬前后平颜蚜蝇的发育经历老熟幼虫、预蛹、浮蛹、沉蛹和成虫5个阶段,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成虫羽化分为展翅前、展翅中和展翅后3个阶段,时间持续60~120 min,羽化雌、雄比约为2∶3;52.78%的成虫在23∶00至次日5∶00区间羽化。田间观测发现,平颜蚜蝇以预蛹在为害部位土层中越冬,春季气温回暖后爬到地表寻找隐蔽处化蛹,4月中上旬羽化。建议在春季气温回暖时对平颜蚜蝇进行田间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颜蚜蝇 形态 羽化 性比 节律 田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蜂与蜜蜂的防御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垦 余玉生 +2 位作者 刘意秋 周丹银 和绍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84-588,共5页
在19 4℃气温条件下,选择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各3群进行蜜蜂激怒时的结团温度的试验研究,刺激物分别为半导体点温仪器的铜线头和活体胡蜂,在蜂群内放入刺激物后每隔15s做一次温度记录。结果发现,在东方蜜蜂群内,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 在19 4℃气温条件下,选择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各3群进行蜜蜂激怒时的结团温度的试验研究,刺激物分别为半导体点温仪器的铜线头和活体胡蜂,在蜂群内放入刺激物后每隔15s做一次温度记录。结果发现,在东方蜜蜂群内,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蜜蜂数在25~32只之间;温度在210s左右的时间内分别达到44 6℃和45 0℃,其中,刺激物为铜线头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5 0℃,而刺激物为活体胡蜂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5 6℃;在西方蜜蜂群内,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蜜蜂数在18~26只之间;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温度在210s左右的时间内分别达到42 2℃和44 1℃,其中刺激物为铜线头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2 7℃,而刺激物为活体胡蜂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4 4℃ 在恒温箱的耐温试验里,20min内,黑盾胡蜂的最高耐温极限温度为46℃,而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最高耐温极限温度却分别为51℃和52℃ 另外,选择云南高原温带型东方蜜蜂和云南低海拔热带型东方蜜蜂各2群,在蜂箱门口用活体黑盾胡蜂(Vespavelutina)干扰蜜蜂采集活动,干扰的时间分别为3min,6min和12min 每min为一计数单位,记录蜜蜂采集蜂飞出的数量。结果发现:蜜蜂采集蜂飞出的数量随干扰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干扰的时间越长,蜜蜂采集蜂恢复到正常数量的时间就越长;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蜜蜂 防御行为 干扰 采集蜂数量 结团温度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木斯市园林食叶害虫多样性调查与危害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丽丽 朱云 +4 位作者 王海涛 岳明 赵也 王辉 罗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51-152,169,共3页
选取5个典型样地对佳木斯市园林食叶害虫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对其危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食叶害虫样本1 638只,隶属于7目20科34种;水源山公园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高于其他4个样地。
关键词 园林害虫 食叶性 资源调查 多样性 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尸食性昆虫种类与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马玉堃 胡萃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5-380,共6页
通过在杭州地区室内外选点放置猪尸诱集,共鉴定出3目12科30种昆虫.其中双翅目Diptera5科12种、鞘翅目Coleoptera6科16种、膜翅目Hymenoptera1科2种.此外尚有部分种类有待鉴定.对其中4种... 通过在杭州地区室内外选点放置猪尸诱集,共鉴定出3目12科30种昆虫.其中双翅目Diptera5科12种、鞘翅目Coleoptera6科16种、膜翅目Hymenoptera1科2种.此外尚有部分种类有待鉴定.对其中4种主要尸食性昆虫,即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丝光绿蝇Luciliaser-ic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食性昆虫 生物学 双翅目 鞘翅目 膜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露地及设施蔬菜烟粉虱越冬种群密度及耐寒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凤銮 郑宇 +3 位作者 丁雪玲 卢学松 何玉仙 翁启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5-835,共11页
2017年1月9—12日和2月21—24日,在南平建瓯、三明将乐、三明三元、福州闽侯、龙岩新罗以及漳州龙海等6个地区,调查了大棚和露地烟粉虱越冬寄主及种群密度,以期明确福建省露地及设施蔬菜烟粉虱越冬规律,为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1月9—12日和2月21—24日,在南平建瓯、三明将乐、三明三元、福州闽侯、龙岩新罗以及漳州龙海等6个地区,调查了大棚和露地烟粉虱越冬寄主及种群密度,以期明确福建省露地及设施蔬菜烟粉虱越冬规律,为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共记录烟粉虱越冬寄主6科16种,主要包括栽培蔬菜花椰菜、番茄、茄子以及阔叶类杂草龙葵、小飞蓬、辣子草和胜红蓟。在露地花椰菜上,烟粉虱越冬虫口密度1月份显著高于2月份;花椰菜采后残株上的越冬虫口密度显著高于莲座期和花球形成期。在温室大棚中,休耕大棚中越冬虫口密度显著高于生产大棚。无论是蔬菜还是杂草,温室大棚中的越冬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露地。烟粉虱各虫态均可在各地温室大棚和漳州露地越冬,而在南平和三明等温度较低的地区以卵和伪蛹在露地越冬。在蔬菜上发现越冬烟粉虱有MEAM1隐种和MED隐种,温室大棚中两隐种数量分别为57只和111只,温室大棚可能有助于MED隐种定殖。室内耐寒性测定证实卵和高龄若虫比低龄若虫以及成虫更耐寒,烟粉虱在花椰菜、龙葵和辣子草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83.7%、79.3%和81.6%,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18.9d^-16.7d^-18.8d,龙葵和辣子草是烟粉虱适宜的越冬杂草寄主。综上,烟粉虱可在福建省露地越冬,温室大棚加重了烟粉虱的发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越冬寄主 种群密度 蔬菜 耐寒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诱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永翠 杨德雁 +6 位作者 马仲炼 叶辉 马列 冯正军 刘洪翠 李平松 彭明春 《植物医学》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在云南昭通区域的田间发生动态,将依科蔓牌和百乐宝牌2种性诱剂于2021年3—8月期间在昭通市永善、彝良、昭阳等5个县(区)进行草地贪夜蛾诱捕试验,以筛选对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较好的性诱剂....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在云南昭通区域的田间发生动态,将依科蔓牌和百乐宝牌2种性诱剂于2021年3—8月期间在昭通市永善、彝良、昭阳等5个县(区)进行草地贪夜蛾诱捕试验,以筛选对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较好的性诱剂.结果表明,2种性诱剂均可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依科蔓牌性诱剂总诱蛾量276头,百乐宝蔓牌性诱剂总诱蛾量162头,说明试验区草地贪夜蛾发生总体较轻;4个监测点成虫首次出现在依科蔓牌性诱剂诱捕器中,3—8月虫量发生趋势和峰值两者较相似,成虫始见期和高峰期基本吻合,但依科蔓牌性诱剂在各监测点的峰期表现较百乐宝牌性诱剂稳定,诱虫专一性较好,使用成本低于百乐宝牌性诱剂,建议首选依科蔓牌性诱剂诱捕草地贪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诱剂 监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